登陆注册
36681400000039

第39章 形式与变化

要证明“自我满足的现实并不必然就是外在于绵延的现实”

这一观点,上面的长篇大论是不可或缺的。如果我们有意识地或无意识地通过“乌有”的观念,来触及存在的观念,那么,我们所获得的存在就具备了逻辑的或数学的性质,因而也就是永恒的性质。自然,一种真实的静止概念就强加给我们——所有事物都好像是一次给定的,都是永恒的。然而,我们必须使自己习惯去直接思考存在,而不是迂回地思考它,不是先去寻求插在存在和我们之间的那种“乌有”的幻影。我们必须设法为了观察而观察,而不再为了行动而观察。这样,绝对才会在我们近处被揭示出来,甚至在某种程度上它会在我们内心被揭示出来。绝对的本质是心

理的,而不是数学的或者逻辑的。它和我们在一起。它也像我们一样,只不过在某些方面,绝对无限制地集中着、汇集着;绝对延续着。

但是,我们想过真正的绵延是什么吗?这里仍旧需要一种直接的占有。尝试接近绵延是没有用的,我们必须把自己直接装进绵延中。智力通常拒绝这样做,因为智力习惯于用静止的事物来思考运动。

智力的功能就是支配行动。因此,在行动当中,只有结果才能引起我们的兴趣;只要达到了目的,我们并不关心使用什么手段。由此就出现了这样的情况:我们的注意力全都集中于待实现的目标上,我们自己通常都参与目标,为了让观念变成行动。而这又引发另一种情况,即我们的头脑只能把活动的目标清晰地描绘出来,但对于构成这个行动的运动本身,我们要么没有注意到,要么只是模模糊糊地意识到一点。我们来考察一个非常简单的行动,比如抬起一只手臂。如果我们必须事先想象出这个行动包括的所有重要的收缩和伸展动作,或者甚至要事先逐一观察到它们,好像它们已经被完成一样,那么我们会怎么样呢?头脑被直接带到了目标上,也就是说,它被直接带到了对将要完成的行动的简单而概括的虚像上。于是,如果没有对立的观念去中和第一个观念的影响,那么,合适的运动就会自行填充那个计划,并通过某种方式,被吸引到头脑缝隙的虚空里。所以说,智力只表现活动达到的目标,也就是说,智力只表现停止的点。我们的活动从一

个目的地转向另一个目的地,从一个停止点达到另一个停止点,它被一系列的跳跃所完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的意识被尽可能多地从正在继续的运动上转移开,从而使它只关心运动完成时的预期的形象。

于是,要使意识把正在完成的行动结果表现为静止的结果,智力就必须把形成结果的环境也视为静止的。我们的活动被置于物质世界中。如果物质像一种永恒的流动一样呈现在我们面前,那么,我们就不应当给行动标记任何终点。我们会感觉到,每个行动一旦完成,就立即消散;我们不应当期望一种转瞬即逝的未来。要使我们的活动从一个行动跳到另一个行动,物质就必须从一种状态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因为行动要实现,它只能在物质世界的状态中放置一个结果。然而,物质就是这样呈现自身的吗?

作为前提条件,可以假设我们的知觉力图用这种偏见去理解物质。事实上,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彼此协调。感觉器官象征我们的观察机能,而运动器官象征我们的行动机能。这样,有机体就通过一种可见的或可触的形式,呈现出知觉与行动的完美统一。

因此,如果说我们的活动总是指向结果,并且暂时适应这个结果,那么,我们的知觉在每个瞬间都必定只保留物质世界的一种状态,并被暂时地放置于这种状态中。这是一种再自然不过的假设。并且,我们轻易就能用实验来证明它。

从我们看到这个世界的第一眼开始,甚至在我们还不能辨别物体的时候,我们就已经能够辨别性质了。一种色彩又一种色彩,

一种声音又一种声音,一种阻力又一种阻力,诸如此类。分别来看,每一种性质都是一种似乎持续存在的状态,在另一种性质取代它之前都保持静止。然而,一经分析,每一种性质都将自己分解为无数的基本运动。无论我们在其中看到的是不是振动,无论我们用哪一种另外的方式去表述它,有一点是确定无疑的:每种性质都在变化。不仅如此,我们绝无可能从变化的东西背后寻求变化本身。变化总是暂时的,只是为了适应想象力的需要,我们才把这种运动和运动的物体联系在一起。这个运动永远在前面飞,科学探索总是跟随其后,因为科学只关心运动性本身。在构成一秒钟的那些能辨识出来的最小时间片段里,在对可感知性质近乎自发的知觉里,也许存在着数以兆计、自我重复的振动。可感知性质的永恒性,就在于运动的这种重复,一如生命的持续性就在于心脏的不停跳动。知觉的首要功能,恰恰就是通过浓缩工作,来捕捉一系列基本的变化。这些变化的形式是性质的形式,或者是一种简单状态的形式。一种动物被赋予的行动力越强,其观察机能在生命的一个瞬间里所集中的基本变化就可能越多。而在大自然中,从那些与太空的振动几乎同步振动的生物,到能在其简单知觉的最短瞬间内集中数以兆计的振动的生物,进化必定是连续的。前者除了能感知运动之外,几乎不能感知任何其他东西,而后者能感知性质。前者几乎被绑在事物的运动轮轴上,而后者则能对事物的运动做出反应,它们行动机能的张力,很可能与其观察机能的集中程度成正比。这个进程,甚至也在人性当中继续。

因此,人类就更加是“行动的人”了,因为他一眼就能看到众多事件——人类如果能够一一观察到连续的事件,那他就可以使自己受到这些事件的指引;而人类如果能把这些事件作为一个整体加以把握,那他就能支配这些事件。总而言之,物质的性质就是我们对物质的动态性所采取的静态视角。

于是,从可感知性质的连续流动中,我们就标记出实体的边界了。实际上,每一个实体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它首先把自己分解成一组性质,就像我们所说的,每一种性质都包含一连串的基本运动。但是,尽管我们把性质视为一种静止状态,实体也依然是变动不居的,因为它不停地改变其性质。实体首先是生命体——实体之所以首先是生命体,是因为我们最有理由从物质的连续流中分离出生命体,因为生命体构成了一个相对封闭的系统;此外,我们从整体中切割出其他的实体,就是为了生命体。所以说,生命就是进化。我们把这种进化的一个时期集中在一个静止的视野里(这个视野我们称之为形式),而当变化多到足以克服我们知觉的懒散惰性时,我们就说实体的形式改变了。但实际上,实体的形式每时每刻都在改变;或者可以说,根本就没有形式,因为形式是静止的,但现实却是运动的。实际上存在的是形式的连续变化——形式只不过是转变的快照。因此,我们的知觉还是力图把真实的连续性流体固化为一个个不连续的形象。当连续的形象之间没有太大的区别时,我们就把它们看做同一个平均形象的盈亏变幻,或者看做这个形象在不同方向上的变形。其实,当

我们谈到事物的本质,或者这个事物本身时,我们正是暗指这个平均形象。

最后,事物一旦被构成,他们的位置变化就在表面上将其显露出来,整体中的深刻变化就正在被完成。于是,我们就说这些事物之间相互作用。在我们看来,这些行动无疑是以运动为形式的。不过,我们却尽可能多地从运动的运动性中转出来,就像我们在前面说过的,我们感兴趣的,与其说是运动本身,不如说是运动的静止方案。它是个简单运动吗?我们向自己提问,这个运动会去往何处呢?正是依靠运动的方向,也就是说,依靠运动的暂时终点位置,我们才能在每个瞬间表现这个运动。

它是个复杂运动吗?我们首先想知道的是什么在继续,这个运动又在做什么,换句话说,我们最想知道的,是运动获得的结果,或者支配运动的意图。仔细检验一下,当你说到一个正在完成的行动时,你头脑里究竟在想什么。我愿意承认,头脑确实存在着变化的观念,只不过被隐藏在黑暗的阴影里。而处于强光之下的是行动的静止方案,我们认为会被实现。正是依靠这种静止方案,也只有依靠这种方案,复杂的行动得以辨别并界定出来。如果我们非得去想象诸如吃、喝、打架等行动中所包含的运动,那我们一定会觉得很为难。我们只要大略知道这些行动都是运动就足够了。一旦物质的这个侧面建立起来,我们只要设法把每个复杂运动的总体方案表现出来就可以了,也就是说,把这些运动背后的静止图式表现出来就可以了。这里,知

识仍然是关于状态的知识,而不是关于变化的知识。所以,这第三种情况也和其他情况一样。无论是性质的运动、进化的运动还是扩展的运动,头脑都力图用静止的视角看待动态性。因此,就像我们刚刚说明的那样,头脑就提取三种表现:(1)性质;(2)本质的形式;(3)行动。

这三种观察方式分别对应着三种词语范畴——形容词、名词和动词,它们是语言的基本要素。因此,形容词和名词代表状态。

但是,如果我们总是清楚“动词”这个观念唤起的意义,那么,动词本身几乎并不表达什么内容。

同类推荐
  • 韩非与法家思想

    韩非与法家思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谭嗣同哲学思想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谭嗣同哲学思想研究(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

    本书利用经典诠释学、哲学、文化人类学、比较学等多个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审视、反思谭嗣同的哲学思想;通过对谭嗣同所关注的哲学问题的具体解读以及与其他人的比较分析,对谭嗣同仁学视域下的以太观、三纲观、平等观和孔学观视域下的诸子观、经典观等进行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力图全方位、多维度地呈现和还原谭嗣同的哲学思想。
  •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

    本书先秦是中国思想史上群星灿烂的时期,奠定了中国文化的基本性格和此后发展的基本格局,并因此成为世界性的永恒研究焦点。作者史华兹教授为欧美中国研究界的一代宗师。他既渊博、敏锐又灵动,从不随波追逐任何成见和时髦,被学界誉为柏林式的“反潮流”人物。《古代中国的思想世界》是他集晚年功力之大成的著作,作者从中西比较的视角,对先秦的思想世界进行了分析性重建。作者坚信人类思想可以通过文化符号系统进行交流和沟通,并以此项研究挑战了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相对注意倾向及其相关预设。
  •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哲理散文

    蒙田是法国文艺复兴之后最重要的人文主义作家,以博学著称,在世界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在他的作品中,日常生活、传统习俗、人生哲理无所不谈,并旁征博引了许多古希腊罗马作家的论述,还对自己作了大量的描写与剖析,使人读来有亲切之感,增加了作品的文学趣味。《蒙田哲理散文》一书中的文字富有哲理性,能够引人思考,让人深受启发。文中有“平和执中”、“谈三种交往”、“要生活得写意”等等哲理故事。
  •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译林人文精选)

    《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采用1876年典藏版法文原著,在此版本上进行翻译。译文尊重卢梭当年应第戎学院征文而执笔的写作原意和部分词汇的专业用法,更加精准流畅。开篇导读,帮助读者对卢梭以及对这部著作进行一个提纲概括式的了解,减轻名著入门难的障碍。本版《论人类不平的起源和基础》新增卢梭当时于论文写成后又添加的19个补充注释,使读者更加全面的了解卢梭在写作过程中的哲学思辨,延伸的知识也令本著作更加立体。还收录当年日内瓦著名博物学家博纳(Bonnet)以菲洛普利(Philopolis)的笔名写信反对《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后,卢梭亲自雄辩答复博纳质疑的回信,是值得收藏的经典版本。
热门推荐
  • 按摩取穴定位随手查

    按摩取穴定位随手查

    从头到脚的养生穴位蕴含着代代相传的保健祛病妙法。本书精选了人体12条正经和任督两脉上的特效穴位,从最基本的穴位手法入手,循序渐进的告诉你如何进行按摩才能达到防病祛疾、保健养生的目的。本书配有准确的穴位图方便读者查找穴位进行操作,呵护自己以及家人的健康。
  • 明伦汇编人事典称号部

    明伦汇编人事典称号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倾世王者

    倾世王者

    一位少年受最敬爱师兄谋杀,怀着滔天仇恨,立志无敌,为了守护、为了复仇、为了无敌、在冥界开始王者之途。
  • 田家五行

    田家五行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祭司大人拍拖吗

    祭司大人拍拖吗

    魔界最近传闻失踪多年的小魔君回来了,不仅失忆了,还对祭司大人初心未改。不仅夜闯祭冬岛,还在成年礼上公然怼祭司,祭司也没有责怪这位小魔君。就在众人都以为祭司大人也喜欢小魔君并没有责怪她的时候,小魔君直接带人往各界去做生意了。魔界的人表示,咱也没有好卖的东西,不过熊老板的酒还挺好的。可没有过多久,小魔君就把魔界积压多年的魔株给卖出去了。不为别的,就为了人界的某个帝王养了只不知名生物。人界表示他们也没有什么值钱的,也就千流宗的那漫山遍野的竹笋还挺好吃的。小魔君表示,我要是卖出一枚竹笋我就不是魔界之人。转头就把人界的一些杂七杂八的东西卖给了自称混沌的奴隶的族群,换来了当年引发上上个神魔大战的陨石碎片。成为人生赢家的小魔君表示,我不想当人生赢家,我只是个想财色兼收的俗人。
  • 女孩阳光

    女孩阳光

    一个小女孩孤独的内心世界,新人勿喷,只是想写点东西,内心脆弱不喜勿看。感谢!
  • 仙魔传之进化

    仙魔传之进化

    仙魔之间的传奇故事经久不衰。本作品希望从另外一种角度来诠释仙与魔的诞生、修炼以及对抗的过程,希望能为读者们展现出仙与魔的奇特一面。
  • 尘埃未尽爱如幻影

    尘埃未尽爱如幻影

    你是我最好的青春,可我们的生命后来再无交集。爱过你,不悔,可若重来,再不爱你。短篇合集,不定时更新。
  • 半生流离皆为你

    半生流离皆为你

    当你一本正经地看老师备课本时,老师对你说“以后备课本都是你的。”……网文作家学生&新闻系老师,打开不一样的学习之旅
  • 上古言魔

    上古言魔

    神族公主黎筱筱倒追人间王爷林傲然,在不懈努力下终于追上林傲然,但好景不长黎筱筱被抓回天庭施上魔法忘掉人间一切而林傲然为了自己爱人最后成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