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81100000012

第12章 收涩(1)

温涩

收者。收其外散之意。涩者。涩其下脱之义。如发汗过多。汗当收矣!虚寒上浮。阳当收矣!久嗽亡津。津当收矣!此皆收也。泄痢不止。泄当固矣。小便自遗。遗当固矣!精滑不禁。精当固矣!固即涩也。十剂篇云。涩可去脱。牡蛎龙骨之属是也。凡人气血有损。或上升而浮。下泄而脱。非不收敛涩固。无以收其亡脱之势。第人病有不同。治有各异。阳旺者阴必竭。故脱多在于阴。阴盛者阳必衰。故脱多在于阳。阳病多燥。其药当用以寒。阴病多寒。其药当用以温。此定理耳。又按温以治寒。涩以固脱。理虽不易。然亦须分脏腑以治。如莲子肉豆蔻是治脾胃虚脱之药也。故泄泻不止者最宜。莲须是通心交肾之药也。为心火摇动精脱不固者最佳。补骨脂 葡萄阿芙蓉没石子沉香芡实石钟乳胡桃肉灵砂是固肾气之药也。为精滑肾泄者最妙。但补骨脂则兼治肾泄泻。葡萄则兼起阳稀痘。阿芙蓉则专固涩收脱。没石子沉香则专降气归肾。芡实则兼脾湿并理。石钟乳则兼水道皆利。胡桃肉则兼肠肺俱润。灵砂则合水火并降也。他如菟丝覆盆。性虽不涩。而气温能固。木瓜酸中带涩。醒脾收肺有功。乌梅敛肺涩肠。诃子收脱止泻。清痰降火。赤石脂固血久脱。治虽不一。然要皆属固脱药耳。惟有禹余粮柿蒂性属涩平。与于体寒滑脱之症。微有不投。所当分别异视。

(芳草)燥脾温胃涩肠肉豆蔻(专入脾胃。兼入大肠)。辛温气香。兼苦而涩。功专燥脾温胃涩肠。(时珍曰。土爱暖而喜芳香。故肉豆蔻之辛温。理脾胃而治吐利。)行滞治膨消胀。凡脾胃虚寒。挟痰食。而见心腹冷痛。泄泻不止。服此气温。既能除冷消胀。复能涩肠止痢。若合补骨脂同用。则能止肾虚泄也。至书所云能补脾气。以其脾胃虚寒。服此则温而脾自健。非真具有甘补之意也。气逆而服即下。以其脾胃既舒而气即下。非若浓朴枳实之下为最峻也。但此止属温胃涩肠之品。若郁热暴注者禁用。出岭南。似草蔻。外有皱纹。内有斑纹。糯米粉裹熟。去油用。

忌铁。

(芳草)温肾逐冷涩气止脱补骨脂(即破故纸。专入肾。)辛苦大温。色黑。何书皆载能敛神明。使心胞之火与命门之火相通。因而元阳坚固。骨髓充实。以其气温味苦。涩以止脱故也。(时珍曰。按白飞霞方外奇方云。破故纸属火。收敛神明。能使心胞之火与命门之火相通。故元阳坚固。骨髓充实。涩以止脱也。胡桃属木。润燥养血。血属阴恶燥。故油以润之。佐破故纸。有水火相生之妙。故语云。破故纸无胡桃。犹水母之无 。)凡五痨(五痨曰志痨、心痨、思痨、忧痨、瘦痨。)。七伤(七伤曰阴寒、阴痿、里急精枯、精少、精清、下湿小便数、临事不举。)因于火衰而见腰膝冷痛。肾冷流精。肾虚泄泻。及妇人肾虚胎滑。用此最为得宜。(许叔微学士本事方云。补脾不若补肾。肾气虚弱则阳气衰劣。不能熏蒸脾胃。脾胃气寒。令人胸膈痞塞。不进饮食。迟于运化。或腹肋虚胀。或呕吐痰涎。或肠鸣泄泻。譬如鼎釜中之物无火力。虽终日不熟。何能消化。济生二神丸用破故纸补肾。肉豆蔻补脾。二药虽兼补。但无斡旋。往往常加木香以顺其气。使之斡旋。空虚仓廪。食廪空虚。则受物矣。屡用见效。不可不知。)若认症不真。或因气陷气短而见胎堕。(应用参耆。)水衰火盛而见精流泄泻。(应用滋润。兼以清利。)妄用补骨脂止脱。则杀人惨于利器矣。盐水炒。得胡麻良。恶甘草。

(乔木)固肾止脱没石子(专入肾。兼入脾胃)。味苦性温色黑。功专入肾固气。凡梦遗精滑。阴痿齿痛。

腹冷泄泻。疮口不收。阴汗不止。一切虚火上浮。肾气不固者。取其苦以坚肾。温以暖胃健脾。

黑以入肾益气补精。俾气按纳丹田。不为走泄。则诸病自能克愈矣。至书所云安神定魄。亦是神气既收。不为外浮之意。他如烧黑灰煎汤以治阴毒。合他药以染须发。为末以擦牙齿。

皆是赖其收涩之力以为保护耳。无他道也。但味苦性降。多用恐气过下。不可不慎。(气虚下陷者忌。)出外番。颗小纹细者佳。炒研用。虫蚀成孔者拣去。忌铜铁。

(水果)补脾涩气莲子(专入脾。兼入心肾)。书载能入心脾肾三经。然气禀清芳。味得中和。甘温而涩。

究皆脾家药耳。中和则上下安养。君令臣恭而无不交之患矣。(冯兆张曰。按莲花出污泥而不染。生生不息。节节含藏。中含白肉。内隐清心。根须花果叶节皮心。皆为良药。禀芬芳之气。合稼穑之味。为脾之果。脾为中黄。所以****水火。会合金木者也。土旺则四脏皆安。而莲之功大矣。)故书载能补心与肾。(有莲子清心饮。)及通十二经络血脉。即是此意。且其味涩。则能使气不走。而梦遗崩带失血等症可理。(白浊遗精。用石莲肉龙骨益智仁等分为末。每服二钱。空心饭汤送下。)味涩则肠胃亦固。而无五更洞泄之虞。(同菟丝子五味子山茱萸山药车前子肉豆蔻砂仁橘红芡实人参补骨脂巴戟天。治脾肾俱虚。五更溏泻。)惟大便燥者勿服。去心皮。蒸熟焙干用。得茯苓山药白术枸杞良。莲心味苦性寒。能治心热。故产后血竭者最宜。石莲色黑。入水则沉。入卤则浮。煎盐用此试卤。味苦性寒。能除噤口热毒淋浊。果因热成。亦可以解。然必本于莲实。老于莲房。坠入污泥。经久坚黑如石者方佳。若使出自粤东。产于树上。大苦大寒。不宜入药。

(水果)入肾固精止脱莲须(专入心肾)。甘温而涩。功与莲子略同。但涩性居多。服能清心通肾。益血固精。

乌须黑发。止崩住带。如三因固真丸。巨胜子丸。并皆用之。凡欲勤精薄而见滑脱不禁。治当用此秘涩。但不似龙骨寒涩。有收阴定魂安魄之妙。牡蛎咸涩微寒。兼有化坚解热之功。金樱徒有止涩之力。而无清心通坚之理耳。毫厘千里。不可不辨。在细审玩。忌地黄蒜葱。

芡实(水果)利脾湿涩肾气芡实(专入脾肾)。如何补脾。以其味甘之故。(甘入脾。)芡实如何固肾。以其味涩之故。(涩固脱。)惟其味甘补脾。故能利湿。而使泄泻腹痛可治。(补脾同山药茯苓白术人参莲肉薏苡仁扁豆。)惟其味涩固肾。(用芡实一味捣末熬。金樱子煎和丸。服之补下元益人。谓之水陆丹。)故能闭气。而使遗带小便不禁皆愈。(伤损精气。小便遗数精滑。用秋石芡实茯苓莲肉各四两为末。枣和丸梧子大。每服三十丸。空心盐汤送下。)功与山药相似。然山药之阴本有过于芡实。而芡实之涩更有甚于山药。且山药兼补肺阴。而芡实则止于脾肾。而不及于肺。用或蒸熟捣粉。或连壳同服。

摄精气归宿肾葡萄(专入肾)。种类不一。此以 名者。因其形似葡萄。琐细不大。故以 名也。

张璐论之甚详。言此生于漠北。南方亦间有之。其干类木。而系藤木。其子生青熟赤。干则紫黑。气味甘咸而温。能摄精气。归宿肾脏。与五味子功用不甚相远。凡藤蔓之类。皆属于筋。

(形类相似。有感而通。)草木之实。皆达于脏。(实则重着下行。实则气重内入。故多入脏。)不独此味为然。此物向供食品。不入汤药。故本草不载。近时北人以之强肾。南人以之稀痘。各有攸宜。强肾方用 葡萄人参各一钱。火酒浸一宿。清晨涂手心。摩擦腰脊。能助筋力强壮。若卧时摩擦腰脊。力助阳事坚强。服之尤为得力。稀痘方用 葡萄一岁一钱。神黄豆一岁一粒。杵为细末。一昼夜****调服。并擦心窝腰眼。能助肾祛邪。以北地方物。专助东南生气之不足也。然秉质素弱宜服。反是则不免有助火之害矣!

(稷粟)补火涩精秘气阿芙蓉(专入命门)。即罂粟花之津液也。一名鸦片。一名阿片。出于天方国。(罂粟结青苞时。午后以大针刺其外。或三五处。次早津出。以竹刀刮取。入磁器阴干用之。)气味与粟壳相似。而酸涩更甚。用阿芙蓉一分。糯米饭捣作三丸。通治虚寒百病。凡泻痢脱肛。久痢虚滑。用一二分。米饮送下。其功胜于粟壳。又痘疮行浆时。泄泻不止。用四五厘至一分。

未有不止。但不可多服。忌酸醋。犯之断肠。及忌葱蒜浆水。奈今有以房术为用。无论病症虚实。辄为轻投纵欲。以致肾火愈炽。吁。误矣!

(石)体重镇怯固脱禹余粮(专入大肠。兼入心肾)。甘平。性涩质重。(时珍曰。生于池泽者为禹余粮。生于山谷者为太乙余粮。其中水黄浊者为石中黄水。其凝结如粉者为余粮。凝干如石者为石中黄。

性味功用皆同。但入药有精粗之等耳。故服食家以黄水为上。太乙次之。禹余粮又次之。但禹余粮乃石中黄粉。)既能涩下固脱。复能重以祛怯。仲景治伤寒下利不止。心下痞硬。利在下焦。赤石脂禹余粮丸主之。取重以镇痞硬。涩以固脱泄也。(时珍曰。禹余粮手足阳明血分重剂也。其性涩。故主下焦前后诸病。)功与石脂相同。而禹余之质重于石脂。石脂之温过于余粮。不可不辨。取无砂者良。牡丹为使。细研淘取汁澄用。

寒涩

病有寒成。亦有热致。寒成者固当用温。热成者自当用寒。如五倍子百草煎。其味虽曰酸涩。而性实寒不温。为收肺虚火浮之味。故能去嗽止痢。除痰定喘。但百草煎则较倍子而鲜收耳!牡蛎性专入肾固脱。化痰软坚。而性止专入肾而不入肝。龙骨入肝敛气。收魂固脱。

凡梦遗惊悸。是其所宜。而性不及入肾。各有专治兼治之妙耳。至于粟壳。虽与五倍入肺敛气涩肠相似。而粟壳之寒。则较倍子稍轻。粟壳之涩。则较倍子更甚。故宁用粟而不用倍也。粳米气味甘凉。固中除烦。用亦最妙。若在蛤蜊粉气味咸冷。功专解热化痰固肺。及秦皮性亦苦寒。功专入肝除热。入肾涩气。亦宜相其热甚以行。未可轻与龙骨牡蛎粟壳微寒之药为比也。

寒涩

(卵生)内服敛肺泻火除热止嗽固脱外祛风湿五倍子(专入肺脾)。按书既载味酸而涩。气寒能敛肺经浮热。为化痰降火收涩之剂。(汪昂述丹溪谓倍子属金与水。噙之善收顽痰。解热毒。黄昏咳嗽。乃火浮肺中。不宜用凉药。宜五倍五味敛而降之。《医学纲目》云。王元 虚而滑精。屡与加味四物汤。吞河间秘真丸及真珍粉丸。不止。后用五倍子一两。茯苓二两。丸服遂愈。此则倍子收敛之功。敏于龙骨蛤粉也。昂按凡用秘涩药。能通而后能秘。此方用茯苓倍于五倍。一泻一收。是以能尽其妙也。)又言主于风湿。凡风癣痒瘙。眼目赤痛。用之亦能有效。得非又收又散。又升又降之味乎?讵知火浮肺中。无处不形。在上则有痰结咳嗽。汗退场门干吐衄等症。在下则有泄痢五痔。下血脱肛。脓水湿烂。子肠坠下等症。溢于皮肤。感冒寒邪。则必见有风癣痒瘙。疮口不敛。攻于眼目。则必见有赤肿翳障。用此内以治脏。则能敛肺止嗽。固脱住汗。(常出自汗。睡中出为盗汗。用五倍子研末。津调填脐中。缚定。一夜即止也。)外以治肤。熏洗则能祛风除湿。(一切癣疮。用五倍子去虫。白矾烧过。各等分为末搽之。干则油调。)药虽一味。而治分内外。用各不同。非谓既能入肺收敛。(治黄昏时嗽。)又能浮溢于表。而为驱逐外邪之药耳。书载外感勿用。义实基此。染须皂物最妙。生于盐肤木上。乃小虫食汁。

遗种结球于叶间。(盐肤木酸寒。除痰生津止嗽。五倍子虫食其津液结成。故与盐肤木功同。)入药或生或炒用。

寒涩

(卵生)敛肺止嗽固脱百药煎(专入肺胃)。系五倍子末同药作饼而成者也。(五倍一斤。同桔梗甘草真茶各一两。入酵糟二两。拌和糖罨。起发如。)其性稍浮。味酸涩而带余甘。五倍子性主收敛。加以甘桔同制。则收中有发。缓中有散。凡上焦痰嗽热渴诸病。用此含化最宜。加以火 则治下焦血脱。肿毒金疮。喉痹口疮等症。用之即效。以黑能入下焦故也。

寒涩

(稷粟)敛肺涩肠固肾御米壳(专入肺大肠。兼入肾)。酸涩微寒。功专敛肺涩肠固肾。凡久泻久痢。肛脱。

久嗽气乏。并心腹筋骨诸痛者最宜。(杲曰。收涩固气能入肾。故治骨痛尤宜。时珍曰。泄泻下痢既久。则气散不固而肠滑肛脱。咳嗽诸病既久。则气散不收。而肺胀痛剧。故俱宜此涩之固之。收之敛之。但要有辅佐耳。)若嗽痢初起。寒热未净。用此以为收涩。致令邪留不解。

则杀人如剑。可不慎欤?(震亨曰。治嗽多用粟壳不必疑。但要先去病根。此乃收后药也。治痢亦同。凡痢须先散邪行滞。岂可据投粟壳龙骨之药。以闭塞肠胃邪气?盖邪得补愈甚。所以变症作而淹延不已也。)洗去蒂膜。或醋炒蜜炒取用。得乌梅陈皮良。罂中有米极细。书言气味甘寒。煮粥能治反胃。亦须分脏偏纯。及病症阴阳虚实以治。

寒涩

(龙)敛肝气止脱镇惊安魄龙骨(专入肝肾大肠。兼入心。阴中之阳。鳞虫之长)。甘涩微寒。功能入肝敛魂。不令浮越之气游散于外。故书载能惊镇辟邪。止汗定喘。(冯兆张曰。龙灵物也。灵则能敛邪恶蛊毒魇魅之气。喘逆者气不归元也。气得敛摄而归元。则喘逆自止。)涩可去脱。故书载能以治脱肛遗结崩带。疮口不敛等症。功与牡蛎相同。但牡蛎咸涩入肾。有软坚化痰清热之功。此属甘涩入肝。有收敛止脱。镇惊安魄之妙。如徐之才所谓涩可止脱。龙骨牡蛎之属。白地锦纹。舐之粘舌者佳。(时珍曰。龙骨本经以为死龙。其说似是。别录曰。生晋地川谷及太山岩水岸上穴中死龙处。采无时。汪昂曰。今人或以古圹灰伪之。)酒煮火 用。忌鱼及铁。

同类推荐
  • 太上灵宝元阳妙经

    太上灵宝元阳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诸星母陀罗尼经

    诸星母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普陀列祖录

    普陀列祖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钦录

    钦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山中道士

    山中道士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

    佛说众许摩诃帝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我是爱与你是愁

    我是爱与你是愁

    本人第一次尝试写文章,这文章是写我曾经的爱人
  • 无敌从命名开始

    无敌从命名开始

    “系统,我要命名如来佛祖,鸿钧老祖,通天教主,我要这九天十地,四海八荒,唯我独尊。”“抱歉,宿主名气不够,暂时无法命名。”穿越得万界命名系统,只要名气足够,便可以为自己命名,同时命名的人物越牛逼,自身所能获得的好处也就越多。“算了,不就是拿了个废柴逆袭的剧本么,我有系统还怕个鸟啊!”为了出名,为了积攒名气,苏明甘愿背负骂名,一次又一次突破底线,若干年后,当他屹立于宇宙之巅,俯瞰这芸芸众生。所有的骂声都消失殆尽,只剩下其深沉,浑厚,洪亮的声音,回荡于世间。“信我苏明者,得永生!”“跪下,尔等都尽情膜拜我吧!”
  • 一见倾心之你是我余生唯一的光

    一见倾心之你是我余生唯一的光

    12岁的秦倾心对司厉琛一见倾心了?22岁的秦倾心如愿以偿的嫁给了司厉琛,本以为这是一场长达十年的暗恋,不曾想原来你也暗恋了我10年!!!25岁的司厉琛你好,我是22岁的秦倾心,余生多指教啦~
  • 沂蒙黑姑

    沂蒙黑姑

    抗日战争时期,八百里沂蒙山涌现出一大批舍己救人无私奉献的红嫂,同时也涌现出了手持红缨敢于面对侵略者,与日军浴血奋战保卫家乡的女英雄——黑姑们。该书以沂蒙山区为背景,聚焦于抗战时期“红色小延安”莒南,突出莒南全民抗战。以滨海大队西山区队队长黑姑为主人公,立足本地,发挥地形熟悉优势,从侧面打击鬼子,不断削弱鬼子的有生力量。她带领队员们进行阻击日寇、护送八路军伤员、伏击日寇运输车、保卫夏粮抢收、袭击炮楼、偷袭土匪寨、智取药品、锄奸毙恶等行动,创造了一个个传奇般地游击抗战神话。
  • 相遇之日

    相遇之日

    在一个特殊的日子,主人公“隆一”与一位女孩“洛雨”偶然相遇!在网络游戏《虚戮》中两人是同一个战队的好友;同时两人也是同一个学校的校友,却素不相识。
  • 步步追击

    步步追击

    最强军中王牌-战狼大队,为民而战,为国而生,少年的英雄,在用拳头,砸碎敌人头骨的同时,向全世界宣告:华夏民族的尊严,不容践踏。(一本男人的书,一本热血燃烧的军事小说。)
  • 寒王的倾城娇妻

    寒王的倾城娇妻

    他是容国皇室嫡子,16岁上战场,外界传闻这寒王是天上来的战神,自这寒王出生起容国便蒸蒸日上,是天之骄子。“晚晚,该…嫁给我了”男人一步步逼近“我…我…家里有点事”绝对的1v1,男女主从小一起长大青梅竹马
  • 废柴小姐要逆天

    废柴小姐要逆天

    堂堂古武界第一天才,竟穿越成了人人唾弃鄙夷,被未婚夫和手足联手背叛,残忍致死的北宫二小姐!暗藏锋芒,扭转乾坤,看不顺眼者,踩!夺她宝物者,死!触她逆鳞者,踩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梦魇末日

    梦魇末日

    末日之后的世界里没有对与错,只有强与弱,这个时代并不是人类的末日,而是梦魇的末日!PS:陈导的末日与传统末日流有所不同哦,日常保底两更,周末不定量爆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