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61200000026

第26章

消积保中丸陈皮(去白一两) 半夏(汤浸切片一两) 白茯苓(去皮二两) 白术(去芦炒二两) 香附(醋炒一两) 青皮(去肉四钱) 木香(三钱不见火) 槟榔(七钱) 莪术(醋炒八钱) 三棱(醋炒八钱) 莱菔子(炒一两) 砂仁(炒四两) 神曲(炒一两) 麦芽(炒六钱) 白芥子(炒一两)川芎(八钱) 黄连(姜炒一两) 桃仁(去皮尖一两) 栀子仁(姜汁炒一两) 红花(五钱)当归(酒炒一两) 干漆(炒黄五钱) 真阿魏(醋浸五钱)上为细末。姜汁酒打稀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八十丸。食后白汤送下。体虚人。加人参一两。外宜化铁膏贴之。一论五积六聚。状如 瘕。随气上下。发作有时。心腹疼痛。上气窒塞。小腹胀满。大小便不利。宜以大七气汤三棱(一钱) 莪术(一钱) 青皮(二钱) 陈皮(二钱) 桔梗(八分) 藿香(三钱) 益智仁(一钱五分) 香附(二钱) 肉桂(八分) 甘草(八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温服。渣再煎服。心脾痛。加乌药、枳壳。

一论心腹坚胀。胁下紧硬。胸中痞塞。喘满短气。囗瘕积块。化痰饮。宽胸腹。顺气进食。消胀软硬。用此三棱煎丸三棱(生细锉半斤捣为末以酒三升于砂锅内慢火熬成膏) 青皮(去穣二两) 萝卜子(炒二两) 神曲(炒二两) 麦芽(炒三两) 干漆(炒令烟尽三两) 杏仁(汤泡去皮尖炒黄色三两) 砂(用瓷盏细研入水调和坐于炭火上候水干取出为末)上为细末。三棱膏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加至二十丸。食远。米饮送下。

一论男妇五积六聚。七 八瘕。破一切血。下一切气。宜消 破积丸三棱(煨) 干漆(炒去烟) 大黄(煨) 砂(入醋煎干) 巴豆(去油各一两)上为末。醋糊为丸。如绿豆大。每服三丸至七丸。空心。米汤送下。量虚实加减服之。

不可过服。损人之真气。

一论 积。心腹内结一块如拳。渐上撞心。及腹胀痛。

保安丸大黄(三两酒浸一宿蒸焙) 干姜(炮一两) 大附子(炮去皮脐用五钱) 鳖甲(醋煮一伏时炙黄色一两五钱)上为细末。

陈米醋一升。煮取四五合。和药为丸。

如梧子大。每服二十丸。五更。醋汤下。天明时。再服五丸。去积如鱼肠脓血烂泥而下一论虚弱之人。腹内积聚癖块。胀满疼痛。面黄肌瘦。肚大青筋。不思饮食。此药消痰利气。扶脾助胃。开胸快膈。消痞除胀。清热消食。久服积块渐消。大效。

加味保和丸白术(去芦炒五两) 枳实(麸炒一两) 陈皮(去白三两) 半夏(泡姜炒二两) 白茯苓(去皮三两) 苍术(米泔浸炒一两) 川浓朴(姜炒二两) 香附(酒炒一两) 神曲(炒三两)连翘(二两) 黄连(酒炒一两) 黄芩(酒炒一两) 山楂肉(三两) 麦芽(炒一两) 萝卜子(二两) 木香(五钱) 三棱(醋炒一两) 莪术(醋炒一两)上为细末。姜汁糊为丸。如梧子大。每服五十丸。加至七八十丸。食后。白滚汤送下。

一论五积六聚。七 八瘕。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腹中有时攻作疼痛。诸医误治。以攻击太过。以致面黄肌瘦。四肢困倦。不思饮食等症。宜以此方久服。则元气渐复。脾胃健壮盖养正积自除。譬如满坐皆君子。纵有一小人。自无容地而出。此洁古之言。岂欺我哉。

加减补中益气汤黄 (****炒一钱半) 人参(一钱) 白术(去芦炒一钱半) 白茯苓(去皮一钱) 陈皮(七分)柴胡(五分) 当归(酒炒一钱) 半夏(泡姜汁炒七分) 山楂肉(五分) 枳实(麸炒五分) 浓朴(姜汁炒七分) 甘草(炙四分)上锉一剂。生姜三片。枣一枚。水煎。温服。与前加味保和丸兼而服之。久则病根自拔按上诸方。虚弱人患积块久不愈者。宜用化铁膏肥皂四两熬膏。生姜四两。葱半斤。蒜半斤。皮硝半斤化水。大黄末四两。入膏再熬。

贴块上。内服前方保中丸。

一治痞块。心下坚硬。状若覆杯者。服此一料即愈。

三棱(二两) 莪术(二两) 槟榔(二两) 草果(二两) 陈皮(二两) 枳壳(二两) 山楂(二两) 小茴(一两) 甘草(一两) 砂仁(五钱) 木香(五钱) 浮铁皮(五钱) 浓朴(姜炒四两)沉香(三钱) 枳实(一两) 神曲(酒炒二两) 麦芽(炒二两) 青皮(二两) 苍术(米泔浸四两)收贮。

一男子腹内有痞者。先以烫热好醋。将痞上洗净。量所患大小。用面圈圈定。用皮硝一升。

放入面圈内铺定。用纸盖硝上。熨斗盛火。不住手熨。俟硝化尽。再用热醋洗去。用红绢摊膏。贴于患处。用旧鞋底炙热。熨两三次。每七日一换贴药。重者不过三七。肿血化去。

一小儿幼女患痞者。酽醋熬硝洗之。用红绢摊膏贴患处。一人将小儿双手抱住肩上。却用木鳖子捣烂。搽于双肾上。后用膏贴。炙鞋底熨之。觉腹内大热为度。

一戴雷门夫人。年近三旬。患腹左有一大块。坚硬如石。

有时作痛。肚腹膨闷。经水不调或前或后。或多或少。或闭而不通。白带频下。夜间发热。脉急数。予以千金化铁丸当归(酒炒一两半) 白芍(酒炒一两半) 川芎(七钱) 怀生地(酒洗一两半) 白术(去芦炒一两半) 白茯苓(去皮一两) 陈皮(去白一两)青皮(七钱半) 半夏(姜汁炒一两) 枳实(麸炒七钱五分) 木香(炒七钱五分) 香附(炒一两) 槟榔(五钱) 萝卜子(炒五钱) 三棱(炒五钱) 红花(五钱) 干漆(炒令烟尽五钱)桃仁(去皮尖五钱) 莪术(醋炒一两五钱) 砂(为末瓷器内煨过五钱) 琥珀(五钱)上为细末。醋打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钱。白汤送下。早晚各进一服。服尽药其块潜消。经水即调。而后孕生一女也。

五疸

脉经曰。凡黄候寸口脉。近掌无脉。口鼻黑色。并不可治。大抵脉大者死。微细者生。

无脉鼻气冷者。不治也。凡渴欲饮水。小便不利者。必发黄也。

内经曰。诸湿肿满。皆属脾土。夫黄胆为病。肌肉必虚肿而色黄。盖湿热郁结于脾胃之中。

久而不散。故其土色形于而与肌肤也。盖脾主肌肉。肺主皮毛。母能令子虚。母病子亦病。

是故有诸中者必形诸外。其症有五。曰黄汗。曰黄胆。曰酒疸。曰谷疸。曰女痨疸。虽有五者之分。终无寒热之异。丹溪曰。不必分五。同是湿热。如 曲相似。故曰。治湿热不利小便。非其治也。又曰。湿在上宜发汗。湿在下宜利小便。二法并用。使上下分消其湿。则病无有不安者也。一论治肾疸目黄。甚至浑身俱黄。小便赤涩者。宜肾疸汤羌活 防风 本 独活 柴胡(各五分) 白茯苓(一钱) 泽泻(三分) 猪苓(四分)白术(五分)神曲(炒六分) 苍术(一钱) 黄柏(二钱) 人参(三分) 葛根(五分) 升麻(二分) 甘草(三分)上锉一剂。水煎。热服。

一论湿热发黄。汗黄尿赤。及寒热呕吐。而渴欲饮冷水。身目俱黄。小便不利。不思饮食。用茯苓渗湿汤猪苓 泽泻 苍术(米泔浸) 白茯苓 陈皮 枳实(麸炒) 黄连(炒) 黄芩 栀子 防己茵陈 木通上锉。生姜三片。水煎服。如饮食不思。乃伤食。加砂仁、神曲、麦芽炒各三分。

一论黄胆专属湿热。饮症相似。

茵陈五苓散茵陈(三钱) 白术 赤茯苓(各一钱半) 猪苓 泽泻(各一钱) 苍术 山栀 滑石(各一钱二分) 官桂 甘草(各二分)上锉。灯心水煎服。

一论五疸。俱是脾胃湿热相蒸。以致遍身发黄如栀子水染者。是病延日久。医误以寒凉之过。损伤元气脾胃。以致身体黑瘦。四肢沉困。憎寒发热。不思饮食等症。宜以加味益气汤黄 (蜜炒一钱五分) 人参(一钱) 白术(去芦炒二钱) 陈皮(八分) 当归(一钱)柴胡(五分) 升麻(五分) 茵陈(四分) 苍术(米泔浸炒四分) 栀子(炒四分) 猪苓(四分) 赤茯苓(一钱) 泽泻(四分) 黄连(四分) 滑石(四分) 甘草(炙四分)上锉。生姜煎服。以六味地黄丸。加苍术、白术、茵陈、黄柏各二两。蜜丸。相兼而进之。

一治发黄症。身口俱发如金色。小便如浓煮柏汁。诸药不效。用加味解毒汤黄芩(二钱) 黄连(六分) 黄柏(一钱五分) 栀子(三钱) 柴胡(八分) 茵陈(二钱)龙胆草(二钱) 木通(二钱) 滑石(三钱) 升麻(五分) 甘草(八分)上锉。灯心煎服。大便实。加大黄二钱。目睛黄。倍龙胆草。

一治发黄。脉沉细而迟。体逆冷。腰以上自汗。宜以加味姜附汤茵陈(二两) 大附子(一枚麸炒去皮脐) 干姜(炮一两五钱) 甘草(炙一两)上锉四剂。水煎服。

一治黄胆。(安陵马进觉传极效)露珠饮露珠即土豆。形如姜。捣烂。取汁半碗。温服立效。

一治黄肿妙方 王少川传。

苍术(一斤) 广陈皮(半斤) 川浓朴(五两) 草果(一两) 砂仁(一两) 青矾(四两)茵陈穗(半斤) 香附米(一斤)上青矾同香附米炒烧过。俱为细末。醋打面糊为丸。如梧子大。每空心酒下。姜汤亦可一治黄肿病最捷。用此绿矾丸五倍子(半斤炒黑) 绿矾(四两姜汁炒白) 针砂(四两醋炒红) 神曲(半斤炒黄)上为细末。生姜汁煮红枣肉为丸。如梧子大。每服六七十丸。温酒下。不能饮酒。米汤下。终身忌食荞面。

一论黄胖。饮食无味。四肢无力。行步倦怠。脉涩而迟。或腹有积块胀满。

加减胃苓汤苍术(一钱五分) 陈皮(一钱五分) 浓朴(姜炒八分) 猪苓 泽泻(各二钱) 白术(一钱五分) 白茯苓(三钱) 藿香(三钱) 半夏(姜炒二钱) 大腹皮(三钱) 山楂(三钱) 萝卜子(三钱) 三棱(一钱) 莪术(一钱) 青皮(一钱) 甘草(八分)上锉。生姜三片。枣二枚。水煎。温服。

一治黄胆倦怠。脾胃不和。食少。小便赤。宜以平胃散。合五苓散加滑石。

一治黄肿。腹中有积块胀满者。

退金丹 山东李西岭传。

苍术(酒炒八两) 香附(八两) 青皮(去穣三两) 陈皮(四两) 良姜(一两) 浓朴(姜炒三两) 乌药(四两) 三棱(煨三两) 莪术(煨一两) 青矾(八两用百草霜同炒)上为细末。醋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送下。

一治酒疸食疸。五积六聚。七 八瘕。心腹疼痛。潮热等症。不问大人小儿。皆可用此紫金丸血竭(二两) 沉香(一两) 青皮(二两) 陈皮(二两) 枳壳(去穣麸炒二两五钱) 浓朴(姜炒二两) 百草霜(一两) 皂矾(四两用醋煮过) 蓬术(醋炒三两) 香附(去毛一两)针砂(醋炒一两) 干漆(炒过性二两) 槟榔(二两) 黄石榴矾(二两即金丝矾是也) 蓁艽(一两) 三棱(醋炒三两) 甘草(五钱) 一方。加苍术、白术各一两。

上为细末。用大枣煮烂。去皮核。打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六七十丸。温酒送下。

米饮亦可。

一治遍身发黄。妄言如狂。苦于胸痛。手不可近。此中焦蓄血为患。宜用桃仁承气汤。

打下瘀血即愈。

一治黄病爱吃茶者。用白术(去芦炒三两) 苍术(米泔浸三两) 软石膏(煨一两) 白芍(炒一两) 黄芩(一两)薄荷叶(一钱) 胆星(一两) 陈皮(一两)上为细末。砂糖水调神曲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砂糖水下。

一治黄病爱吃壁泥者。用黄泥(一斤) 砂糖(四两同泥炒干)上为细末。黄连膏和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五六十丸。空心。糖汤下。

一治黄病爱吃生米者。

陈皮 白芍 神曲(炒) 麦芽(炒) 山楂 白茯苓(去皮) 石膏(各一钱) 浓朴(七分)苍术(一钱二分) 藿香(五分) 白术(一钱五分) 甘草(三分)上锉。水煎熟。入砂糖一蛤蜊壳。食前服。

一治黄胆秘方大虾蟆一个。黑矾三钱。猪肚一个。上二味装入肚内煮烂。虾蟆去骨。用煮汤洗令肚净吃之即愈。

一治五劳疸方四苓散合四物汤。去川芎。加茵陈、麦门冬、滑石、甘草。

一治诸黄胆。口淡怔忡。耳鸣脚软。恶寒发热。小便白浊。此为虚症。用八味丸。(方见补益)用四君子汤吞下。

一治黄胆病。医不愈。耳目悉黄。饮食不消。胃中胀热生黄衣。盖胃中有干粪为病。用煎猪脂一小升。温热。顿服之。日三次。燥粪下去。乃愈。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还记得我们的匆匆那年吗

    还记得我们的匆匆那年吗

    13岁的她,遇见16岁的他。她视他为依靠,可他,却为了权利将她抛弃。。。。
  • 选项带我做大佬

    选项带我做大佬

    不知何时开始,阳尘的脑中总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选项,如果不选择其中的一个的话,就会被天雷劈中。为了变强,他来到七大战斗学园之一的星夏战园,在这里,开始了冒险。
  • 绝色神医:霸道夫君

    绝色神医:霸道夫君

    她是二十一世纪的天才医生,一朝穿越时空变成牙牙学语的婴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龙历古州

    龙历古州

    苍龙州位于古州的中部,气候复杂,地貌繁多,所辖十三城。火龙州位于古州的南方,所在之地多由灌木覆盖,气候闷热,所辖有六谷。水龙州位于古州的西方,地貌为无边的沼泽和巨木林,终年飘雨,所辖有三泽。风龙州位于古州的东方,地处无边的荒漠之中,常年风沙漫天,所辖有四郡。冰龙州位于古州的北方,因为常年被冰雪与严寒所覆盖,所以居住在此的人极少,所辖仅有东极原和西极原。
  • 南霜北竹

    南霜北竹

    十年前,他曾许诺她一场烟火,只是烟火未见,他便已离去。他寻了她十年,她亦等了他十年。十年后,在她生辰之夜,他终送了她一场盛大的烟火。他道:“我曾欠你一场烟火,如今总算是实现了我的诺言。”那夜,她抱着他痛哭不止。十年分离,终与君相认。后来,她一路随着他,战疆场,斩佞臣,洗冤屈。待一切尘埃落定,他问:“你可愿与我携手,一同度过这余生”她答:“我愿。”
  • 额的神啊

    额的神啊

    工科女童谣是大家眼中的莘莘学子,偏偏出站口遇到了白衣少年,还成为同学,兴奋之际,白衣少年让她感受到各种扎心,却不知是暗恋作祟。后被师哥追求,总是找不到恋爱的感觉,一手好牌打个稀烂,所幸事业第一,额的神还在。
  • 星道记

    星道记

    新书上传,求收藏,求推荐。公元2020年,有陨星自太空飞来,降落在人间,带来强大的能量,道家隐士观陨星而悟道,人类自此进入武道时代。十五岁的少年李墨凡,为给妹妹治病,为了家庭责任,踏修道一途,开启了逆天强者征战星空,追寻道之本源的路。道起源于宇宙,宇宙起源于混沌,混沌起源虚无,道之一途无穷无尽,无始无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阴玉神功

    阴玉神功

    一本武林秘籍掀开血雨腥风,一段纠缠不断地爱情缠绵悱恻,一段仇恨是否会被爱情化解,此中缘由等待你来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