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59200000216

第216章 东林学案二(2)

孔子四十而不惑,心理一。孟子四十不动心,心气一。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不特气壹动志为动心,志壹动气亦总是动心。清明在躬,志气如神,心气工夫一体成,天君泰然,百体从令,气动即心动也。

生知之生字,人人本体,学知之学字,人人工夫。谓生自足而无待於学,古来无如此圣人。

铺天彻地,横来竖去,无非天命散见流行,即此是性,别无性也。孟子“莫非命也,顺受其正”,譬如亲造子命,喜怒惟亲,而喜不忘,怒不怨,则子之顺受其正。君造臣命,进退惟君,而进之礼,退以义,则臣之顺受其正。天造人命,顺逆惟天,生死惟天,兴废修短惟天,而修身以俟,则人之顺受其正。天无妄命,即气数,即义理,无气数之非义理,《中庸》天命之谓性,亦如此。

道之废行皆命,譬时之昼夜皆天,要有行无废,是有昼而无夜也。只昼里也是这个天,而处昼底道理不同于夜,夜里也是这个天,而****底道理不同於昼。昼应有为,宵应有得,日出宜作,向晦宜息。今或昼里要做夜里事,夜里要做昼里事,小人不知天命者,便如此。

《中庸》其为物不贰,哀公问仁人不过乎物,孝子不过乎物,天地人物总为一物。即物即理,《大学》格物,不消物上又生枝节,而添出理。

只是这个身子,顿放得下,是谓克己;提掇得起,又谓由己。

太极性也,两仪质也,形色天性,圣人践形。性质合而为道也,性质略有纤毫罅缝,斯谓之离。子思发明率性修道两项工夫,一在耳目睹闻上,较勘离与不离,一在心术隐微上,较勘离与不离,到浑融合一而独体露,斯即情即性,即吾身,即天地万物,即中和,即位育。

故者以利为本,小之无以利用出入,大之无以利天下,远之无以利万世。这故亦死粒已耳。学重温故,一粒化成千百粒,五穀熟,民人育,是为孟子以利为本大旨。

求在我者,天不在心外求,命不在身外者。求在外求,求天于心之外,求命于身之外。

隐微二字,朱子训作几字,本《易传》知几、《孟子》几希来。

譬如一粒穀种,人人所有,只难得萌芽,既萌芽,又须万分保护,培养到苗而秀,秀而实,方有收成。君子慎独慎此。

性,灵明也;慎,真情也。率以诚落脉,修以明入门。

禅本杀机,故多好为斗口语。儒者每染其毒而不自觉,何哉!

文介孙淇澳先生慎行

孙慎行字闻斯,号淇澳,常之武进人。万历乙未进士第三人。授翰林院编修。四明挟妖书起大狱,先生以国体争之。累迁至礼部侍郎。癸丑署部事,时福王已下明春之国之旨,然神宗故难有司,庄田给四万顷。先生谓祖宗朝未有过千顷者,且潞王为皇上之弟,岂可使子加於其弟?皇贵妃又求皇太后止福王行,谓明年七十寿诞,留此恭祝。於是上传改期。路人皆知福王必不肯行,但多为题目,以塞言者之口。先生谓福清曰:“此事不了,某与公皆当拚一死。”福清曰:“何至是?”先生曰:“非死何足以塞责?”乃集九卿,具公疏,待命阙下者二旬。先生声泪俱迸,达于大内。福清亦封还内降。神宗为之心动。十二月二十二日,从皇贵妃索所藏文书,不肯出。明日又索,至酉刻,皇贵妃不得已出之。文书者,神宗许立贵妃之子,割臂而盟者也。至是焚于神前,二十八日遂降旨之国。代藩废长立少,条奏改定;庚戌科场之弊,题覆汤宾、尹南、师仲罚处;宋儒罗豫章、李延平从祀孔庙;释楚宗高墙二十三人,闲宅二十二人,皆先生署事所行也。甲寅八月回籍,小人中以京察。天启初,召为礼部尚书。先生入朝,首论红丸事,劾奸相方从哲,下九卿科道议。议上,夺从哲官,而戍李可灼。未几,告归。逆奄起大狱,以三案为刑书。挺击王侍郎为首,移宫以杨忠烈、左忠毅为首,红丸则以先生为首。两案皆逮死,先生方戍宁夏,烈皇立,得不行。崇祯改元,用原官,协理詹事府,未上。后八年,有旨择在籍堪任阁员者,先生与刘山阴、林鹤胎同召。至京而卒,年七十一。赐谥文介。

先生之学,从宗门入手,与天宁僧静峰,参究公案,无不了然。每从忧苦烦难之境,心体忽现。然先生不以是为得。谓:“儒者之道,不从悟入。君子终日学问思辨行,便是终日戒惧慎独,何得更有虚闲,求一漠然无心光景?故舍学问思辨行,而另求一段静存动察工夫,以养中和者,未有不流于禅学者也。”其发先儒所未发者,凡有数端,世说天命者,除理义外,别有一种气运之命,杂糅不齐,因是则有理义之性,气质之性,又因是则有理义之心,形气之心,三者异名而同病。先生谓:“孟子曰:‘天之高也,星辰之远也,苟求其故,千岁之日至,可坐而致也。’是天之气运之行,无不齐也。而独命人于气运之际,顾有不齐乎哉?盖一气之流行往来,必有过有不及,故寒暑不能不错杂,治乱不能不循环。以人世畔援歆羡之心,当死生得丧之际,无可奈何而归之运命,宁有可齐之理?然天惟福善祸淫,其所以福善祸淫,全是一段至善,一息如是,终古如是,不然则生理灭息矣。此万有不齐中,一点真主宰。”先生之所谓齐也。先生谓:“性善气质亦善,以麰麦喻之,生意是性,生意默默流行,便是气;生意显然成象,便是质。如何将一粒分作两项?曰性好,气质不好。盖气禀实有不齐,生而愚知清浊,较然分途,如何说得气质皆善?然极愚极浊之人,未尝不知爱亲敬长,此继善之体,不以愚浊而不存,则气质之非不善可知。”先生之所以为善也。先生谓:“人心道心,非有两项心也。人之为人者心,心之为心者道,人心之中,只有这一些理义之道心,非道心之外,别有一种形气之人心也。盖后人既有气质之性,遂以发于气质者为形气之心,以为心之所具者,此些知觉,以理义实之,而后谓之道心。故须穷天地万物之理,不可纯是己之心也。若然则人生本来祇有知觉,更无理义,只有人心更无道心,即不然亦是两心夹杂而生也。”此先生之说长也。三者之说,天下浸淫久矣,得先生而云雾为之一开,真有功于孟子者也。阳明门下,自双江、念菴以外,总以未发之中,认作已发之和,谓工夫只在致和上,却以语言道断,心行路绝上一层,唤作未发之中。此处大段,着力不得,只教人致和着力后,自然黑窣撞着也。先生乃谓从喜怒哀乐看,方有未发。夫人日用间,岂必皆喜怒、皆哀乐?即发之时少,未发之时多,心体截得清楚,工夫始有着落。自来皆以仁义礼智为性,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为情,李见罗《道性编》欲从已发推原未发,不可执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而昧性,自谓提得头脑。不知有恻隐而始有仁之名,有羞恶而始有义之名,有辞让而始有礼之名,有是非而始有智之名,离却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则心行路绝,亦无从见性矣。先生乃谓孟子欲人识心,故将恻隐之心指为仁之端,非仁在中而恻隐之心反为端也。如此则见罗之说不辨而知其非矣。蕺山先师曰:“近看孙淇澳书,觉更严密。谓自幼至老,无一事不合于义,方养得浩然之气,苟有不慊则馁矣。是故东林之学,泾阳导其源,景逸始入细,至先生而集其成矣。”

困思抄

止即仁敬孝慈信,是至善也。岂惟道当止?抑亦人不能不止处?人不能舍伦之外别为人,亦不能舍伦之外别为学。日用人伦,循循用力,乃所谓实学,故特称止。学者谁不识有人伦?但觉人伦外,尚复有道,尽伦外,尚复有学,即不可谓知止。即一出一入,精神终不归歇,思致终不精详,扰扰茫茫,如何有得止时?三代以下,道术不明久矣,只节义一途,尚在人伦内,然已多不合道者。至说道德,即未免悠悠空旷,若功利辞章,更想不到人伦地位。鸣呼!何不於知止求之?(《知止》)

独非独处也,对面同堂,人见吾言,而不见吾所以言,人见吾行,而不见吾所以行,此真独也。且慎独亦不以念初****,做尽万般事业,毫无务外为人夹杂,便是独的境界。敛尽一世心思,不致东驰西骛走作,便是慎独的精神。(《自慊》)

(举世非之而不顾,擎拳撑脚,独往来於天地之间,夫到得焉有所倚地位,方是慎独。)

夫以天之浩荡,竟不知何处津涯?何从凑泊?直揭之斯昭昭,而天可括。且天道无穷,而曰及其无穷,岂真有积累乎?无穷者斯昭昭也,所谓为物不贰者也。夫吾之心,不有昭昭存耶?一念如是,万念如是,一息如是,终古如是。盖不盈寸而握天地之枢焉。(《昭昭》)

(昭昭非小,无穷非大,犹之火然,一星之火,与燎原之火,无小大之可言。)

哀与伤辨,哀性也,伤特情之私也。情愈用而日新,情一沉而立败,即乐淫何莫不然!(《关雎》)

世间人不诚,只为有思有勉。吾人立下要见得不思而得,不勉而中的实理,真切明白,是为择善。择久分明,将从前思勉心,一切放下,日用云为,纯是性真运用,是为固执。或谓思勉,何可不用?曰穷天地,亘古今,惟此一点,不容思勉处,默相感动,如何却要思勉?古来忠孝节义,尽有杀身同,而精神光彩与不光彩,风声磨灭与不磨灭,只一独知独觉之中,从容与勉强者,微不同耳。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种种工夫,正为思勉猝难去耳。曰:“若是,则世人俱不合思勉耶?”曰:“即世人亦何处用得思勉?譬如见入井恻隐,岂尝思入井之可哀,而后勉为恻隐否?孩提爱敬,岂尝思父兄之为亲,而后勉为爱敬否?夫四海之当保,独何异于孺子?天下之可达,岂独逊于孩提?呜呼!此可与知性者道也。”(《不思勉》)

余尝验之,若思嗜欲,未思而中若燔矣。思词章,久之亦有忡忡动者。倘思道理,便此心肃然,不摇乱。若思道理,到不思而得处,转是水止渊澄,神清体泰,终日终夜,更不疲劳,不知何以故?且思到得来,又不尽思的时节,不必思的境路,尽有静坐之中,梦寐之际,游览之间,立谈之顷,忽然心目开豁,觉得率性之道,本来元是平直,自家苦向烦难搜索,是亦不思而得一实证。(《慎思》)

天理人情,原无两项。惟循天理,即人情自安,所以为君子。中庸若徇人情,未免扳附天理。所以为小人反中庸。(《小人中庸》)

人徒说戒慎恐惧是工夫,不知即此便是真性。丢却性,别寻一性,如何有知性时?谓所不睹所不闻是天命,我要戒慎恐惧他,是天命与我身终粘连不上,一生操修,徒属人为,又如何有至于命时?

朱子云:“所以存天理之本然。”天理,天命之性也,即是戒慎恐惧。君子戒慎恐惧,便为存,非是别有他物,而将此存之也。(以上《慎独》)

大凡运用无形,而纯然有以自养者,谓之道,功能稍著,而灼然有以自见者,谓之事。今人之事,不知道即毕力劻勷,盖世猷为,总谓之笾豆事耳。当时鲁秉周礼,三家亦有学礼于夫子者。故曾子直欲夺其平生所最慎重者,而反之道,至比於有司四恶之科,其言绝痛。(《贵道》。)

告子以生言性,执已发而遗未发,便是无头学问。且以天命言性,正所谓凡圣同然,理义说心,而形体不与焉。言生则未免涉形体矣,乌可谓性?夫人之与禽兽异也,以形体观,不啻相千万矣,而孟子特谓之几希,可见形体之异,圣贤不谓之异也。惟是义理之说,惟人有之,而禽兽不能,所谓几希者也。今若以形体言性,则犬牛人同有生,便同有性。正如以色言,白之谓白,只一白,白羽、白雪、白玉亦同一白,而所谓几希者,恶从见之?说者谓生非形体,特生机。夫既有生机,非无可指,既有可指,便非未发,正白之谓白之说也。然则生终不可言欤?曰性未尝不生也,而实不可以生言也。如天地之大德曰生,德与性固有辨,曰大生,曰广生,皆天地之用,用即已发,不可偏执为性也。且时行物生,天地位,万物育,圣贤亦何尝不言生?但从生言性,虽性亦生,从性言生,虽生亦性。虽性亦生,必至混人性于犬牛,虽生亦性,方能别几希於禽兽。(《生说》)

孟子性善,○。可使为不善,●。(上圈即性相近,下圈乃习相远)

告子无分,(善,○。不善●。)两者不存,并性亦不立。

宋儒○性即理。(才禀于气,气有清浊。○清贤,●浊愚。)右《言性图》。

(如此并衡,便把真性来做两件。孟子说“性善”,即习有不善,不害其为性善。后人既宗“性善”,又将理义气质并衡,是明堕“有性善、有性不善”与“可以为善、可以为不善”之说了。且告子说“无分”,虽不明指性体,而性尚在。后人将性参和作两件,即宗性善而性亡。)

孟子谓“形色天性也”,而后儒有谓“气质之性,君子有弗性者焉”。夫气质独非天赋乎?若天赋而可以弗性,是天命之性,可得而易也。孟子谓“为不善,非才之罪也”,而后儒有谓“论其才,则有下愚之不移”。夫使才而果有“下愚”是,“有性不善”与“可以为不善”之说是,而孟子之言善非也。孟子谓“故者以利为本”,而荀子直谓“逆而矫之,而后可以为善”。此其非人人共知。但荀子以为人尽不善,若谓清贤浊愚,亦此善彼不善者也。荀子以为本来固不善,若谓形而后有气质之性,亦初善中不善者也。夫此既善,则彼何以独不善?初既善,则中何以忽不善?明知善既是性,则不善何以复击之性?然则二说,又未免出入孟、荀间者也。荀子矫性为善,最深最辨。唐、宋人虽未尝明述,而变化气质之说,颇阴类之。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帝诀

    天帝诀

    苍天已死,黄天当立。苦难笼罩着大地,人们祈福于天,却不知这天早已不会降下福祉。妖魔横行,到处都是屠杀,谁来改变这一切?周辰茫然地望着这个世界,不知道是该拯救它,还是毁灭它!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勾魂索

    勾魂索

    乌云密布,天空远处隐隐有雷声响起。俄顷,豆大的雨点赛跑似地冲向地面。
  • 光明里有你我

    光明里有你我

    【又名《盛先生他吃醋了》甜宠文醋王x自黑】盛明臣一生最大后悔的,是前世的他拒绝了真情和伤害。今世的他改过自新,重新追回苏初光。“就算我们都重生了又怎样?我也配不上你啊!”“我还喜欢过好多男人呢,我这么脏,你这么干净,不配啊!”“哇,那个小哥哥长得好俊,是我喜欢的款。”盛明臣深吸口气,长臂一把将满脸兴奋的苏初光夹在腋窝下,沉声道:“查真相,抓凶手!”无论陷于困境,你心中有光,而我也有明天。
  • 穿成大佬的恶毒主子

    穿成大佬的恶毒主子

    (这是一本种田文,女主努力发家致富!)白芃芃穿书了,穿成书中整天虐待男主的恶毒女配。书中,恶毒女配在男主得势之后,先是脸与身上被烙满“贱人”两字,后被关到牢房与蛇鼠同住,最后被五马分尸。为了不像书中那样惨,白芃芃踏上讨好未来大佬之路。“萧然我给你做了你爱吃的鱼。”“萧然今天下雨,记得添衣。”“萧然我让我姐给你做了衣裳。”“萧然你老大不小了,我给你寻门亲事可好。”未来大佬:“闭嘴!聒噪!”长路漫漫,讨好未来大佬的路上寸步难行,就在白芃芃决定放弃讨好,带着家人偷偷跑路时,某未来大佬把她摁在墙角,脸色十分阴郁。“撩完就跑?我让你走了?”白芃芃欲哭无泪,捂着自己的美眸,不去看他那张阴郁的脸,小声开口,“您开什么玩笑呢,谁说我要走了,我只不过是觉得这路上的风景好,所以才带着我姐姐跟阿木出来看风景的。”“嗯?既然你觉得这光秃秃的树林风景好的话,那我便陪你在这待几日,待到你觉得这风景不好为止。”白芃芃......孤男寡女的,这不好吧?“你觉得呢?”“我......”
  • 神魔之血:涅槃归来

    神魔之血:涅槃归来

    三岁,本应是襁褓中的她,却被斩断亲情,沦落为孤。心里的痛永远比不上心里的绝望。七年后,她已是能在世界上掀起一番风雨的恐怖死神,多少人想要将她杀死却无奈于不敢动她。她是孤傲的人,却因复仇心切而中了他人的诡计,一朝惨死!他是北翼国的二皇子,受尽万人景仰,然而却被亲生父亲冷眼相待。他,亦是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弑神殿殿下。不在人前显露才能,只是为养精蓄锐,给那痛恨之人全力一击,断了他所有后路!却不知从何时起,她的一颦一蹙竟牵扯着他的心弦,引他泛起丝丝波澜……此生,我唯一不悔的,便是爱上妳……
  • 剑戮天穹

    剑戮天穹

    这是一个光芒与玫瑰的世界!这是一段神和英雄的记载!这是一个爱恨交结,毁灭与拯救的时代!上古史诗,由我来揭开面纱,那些强者终究会被我踩在脚下!纵强者表示不服!!莫凡:为什么?众强者:因为你有脚臭!!上古洪荒,没有炼丹之术?我来做头一个。到处都是天才地宝,再也不用担心炼丹没材料了!什么?直接吃天材地宝?你们古人的节操何在?简直爆遣天物!PS:本人只是纨绔子弟,虽然有点帅,但是请不要迷恋哥,哥不是传说,哥将创造传说!!
  • 我的老婆蔡文姬

    我的老婆蔡文姬

    穿越三国,成为英年早逝的卫仲道。等等!这么说,我的老婆是蔡文姬?蔡邕:这个女婿我满意!董卓:他是我的孙女婿!王允:贤婿,小女貂蝉就拜托你了!曹操:仲道,看见了嫂夫人之后,你这个兄弟我交定了!
  • 光明或者黑暗

    光明或者黑暗

    他曾经能一挑五,后来,被没收了手机,最后,只留下了一根烟,和一段陈年往事……“那小子什么来历?”“他只是一个农民工而已。”“什么?!”苍茫世界之中,一处于最黑暗深处而立之年之人,毅然且孤独地拯救着所能拯救的……
  • 把他写成故事

    把他写成故事

    再平常不过的(暗恋)故事,结局…没有结局。
  • 宇宙梦想家

    宇宙梦想家

    宇宙的深处有一个叫做永夜之星的黑洞,它的威力使靠近它的一切都化为黑夜,是一个连宇宙最狂热的冒险家都不愿探寻的存在。可是有一天一个白发男子却对正个宇宙宣布在它的后面有着巨大的财富,可以满足每个人的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