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658200000078

第78章 陕西文物相关产业发展状况调研及思考(1)

陕西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历史上曾有十四个王朝在此建都。全省地上地下的文物灿若繁星,历史遗迹独领风骚,革命遗址影响深远,民俗遗存特色鲜明。陕西文化遗产资源所独具的完整性、丰富性、至高性和神秘、神奇、神圣等特点,为陕西文物事业和相关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陕西省文物相关产业发展的基本状况

1.文物相关产业概念文物相关产业,也称文博(文物及博览业)相关产业、文化遗产相关产业等,是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贯彻文物工作十六字方针中“合理利用”原则,实现文物教育、科研、经济三大功能的重要途径。其大致概念为:在现行政策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依托文博资源、由政府倡导、文物部门主管,面向市场提供的彰显文物内涵的衍生产品和相关服务。其功能是:一方面通过提供教育科研展览休闲服务等特色文化产品,向公众传播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历史文明,提高国家软实力;另一方面有利于建立健全独具中国特色的文化产业体系,其产生的经济效益也能为文物保护等公益事业提供部分资金支持。文物相关产业内容主要包括文物的流通经营、评估鉴定咨询,及其衍生的展览展示、旅游、复仿制、印刷、音像、非物质文化遗产演艺等针对广大观众游客的各项产品、服务。

2.陕西省发展文物相关产业的优势(1)区位基础优势。陕西是中国西部交通、文化、教育、科技中心,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有相当的影响力。陕西是国家西部大开发的重点省区之一,国家已将“关中——天水经济区”列为国家级重点发展经济区。省委省政府已科学规划了建设西部经济、科教、文化强省的宏伟蓝图。所确定的四大基地(关中先进制造业基地、陕北能源化工基地、陕南绿色产业基地、渭北果业基地)发展迅速。以西安为核心、以陇海铁路为轴线的关中城市群,正在建设中的高效便捷的现代交通、信息网络,以高技术和先进制造业为主导的现代综合产业体系,在全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建设等领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两纵五横四个枢纽”铁路网构架和“一主四辅”航空运输格局已初步形成,高速公路米字形主骨架日趋完善,全省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已达到2064公里,亚洲最长的秦岭终南山隧道顺利贯通和西汉高速建成通车,改写了“蜀道难”的历史。陆空交通的快速发展,使陕西大大缩短了包括与北京在内的国内城市及巴黎纽约等世界大城市的距离。陕西在全国乃至世界的享誉度及经济社会全面进步的发展态势,为文物相关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文物资源优势。陕西省的文物遗存密度大,等级高,大文物遗址占突出地位,发展相关产业的资源优势明显。作为中华文明的发祥地之一,陕西省已知的人类历史至少已有75万年,沉淀了从原始社会至近代各个历史时期中极为丰富灿烂的文化。全省现已发现各类文物点3575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139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15处,县级文物保护单位2090处。全省有各类博物馆、纪念馆154座,馆藏文物90万件(组),其中一级文物3709件(组)、国宝级文物123件(组),其数量均处于全国前列。“自古秦中多帝都”。从西周至唐代,共有14个王朝在此建都。近年来,陕西省相继完成了周秦汉唐部分都城遗址、汉唐帝陵、重点古建群等文物保护单位的保护规划编制工作;汉阳陵遗址、唐大明宫遗址等保护规划已经获得国家批准;秦始皇陵遗址公园、汉阳陵博物苑及大明宫国家公园、延安“一号工程”等保护工程进展顺利。陕西省重大考古发现也不断涌现。近年陕西省“眉县杨家村西周青铜器窖藏”、“扶风周原铸铜作坊遗址”、“唐昭陵北司马门遗址”、“梁带村墓地”等考古发掘被评为“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007年6月9日中央电视台现场直播了“梁带村墓地”考古发掘现状。陕西省的考古机构人员还承担了三峡移民区库区、南水北调、运河等国内考古发掘工作,并走出国门与越南国家博物馆联合组成考古队,对义立遗址发掘,取得了很好的成绩,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也在西安设立了保护中心。在这些丰富的文物资源中,我们还形成了众多知名品牌。诸如中华文明地标、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世界最重要的线形文化遗产之——陆上丝绸之路起点西安;世界仅存的真身佛指舍利供养地——法门寺;人文始祖——华胥墓、黄帝陵、炎帝陵等;全国最大的都城遗址群——周秦汉隋唐都城遗址;全国最大的帝王陵墓群——唐十八陵群;全国命名最早、影响最大的革命类纪念馆——延安革命纪念馆;全国现代化博物馆的里程碑——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第一座地下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全国最大的、保存最完整的城墙——西安明城墙……这些堪称人类文明的经典代表。这些珍贵的文物资源都是我们发展文物相关产业的优势所在。

(3)文博人才优势。三秦大地,人杰地灵。陕西省各文博单位人才辈出,并在国内外广有声誉和影响。据2006年统计,全省有各类文物保护管理科研机构216所,文物行政管理部门119个,从业人员6611人,占全国文物系统从业人员的十分之一。陕西省各文博单位人才辈出,并在国内外广有声誉和影响。仅省文物系统直属单位具有中级职称以上的人员为478人、其中高级职称人员206人。文物工作者获全国性、国际性比赛奖励80余项。在展览展示、历史文化教育、对外交流、考古发掘、古籍考证、文物鉴定咨询等专业领域,活跃着一大批专业技术骨干和学术领军人物,而这些优秀文博人才必将成为文物相关产业发展的智力资本。

(4)文博基础设施优势。陕西省拥有遍布广大城乡的博物馆(室)和众多的文物管理所,拥有一批高质量、多功能的文物展示保藏场所。全省博物馆、纪念馆总数现已达到154座,各类专题性和民营博物馆不断出现。博物馆陈列展览的主题内容、展览形式、科技含量和艺术感染力都有很大提高,每年接待国内外观众超过一千万人次;法门寺博物馆、秦俑博物馆、宝鸡青铜器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等单位的陈列展览先后获得当年度的“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大奖。在发挥博物馆教育功能中也有新的拓展。陕西省在全国率先将文物系统的博物馆、纪念馆向中小学生实行集体预约无限次免费开放,使博物馆成为中小学校日常教学实习和综合实践基地,这一提法和做法受到各界好评,国家文物局已在全国推广。国家文物局公布的全国首批83家国家一级博物馆中,我省有6家人选,居全国首位。另外,从“十五”以来,相继完成了黄帝陵二期整修、秦俑博物馆门前区改造、西岳庙古建维修、汉阳陵帝陵外藏坑展示厅、半坡遗址大厅、大明宫含元殿、西安博物院、陕西历史博物馆基本陈列改造等一批文物保护重点项目建设。秦始皇陵遗址公园、陕西历史博物馆唐墓壁画馆、西安碑林博物馆新石刻艺术馆、“一号工程”和“红色旅游”建设、列入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文物保护单位建设、“丝绸之路”联合申遗等项目进展顺利。随着文化大省向经济强省力建设的推进,各地都在新建和扩建各种文博设施。这些雄厚的文博基础设施条件,为我省文化遗产相关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5)产业发展环境优势。文物法制建设不断完善。陕西省先后颁布和修订了《延安革命遗址保护条例》、《陕西省重大文物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西安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管理条例》、《陕西省秦始皇陵保护条例》及《陕西省文物保护条例》等法规。特别是省政府下发的《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调整完善部分文物旅游景点管理体制的通知》(陕政发[2007]29号文),进一步明确了文物部门经营管理文物景点的主体地位,以及文博单位从事相关产业的职责。陕西省文物安全制度也不断完善,各级各类文博单位的安全防范设施得到进一步改善,安全责任得到了进一步落实。近年来,全省没有发生重大文物安全事故,群众参与文物保护热情日益高涨,规模性田野文物犯罪活动基本得到遏制。文物交流合作成果显着。先后与法、德、意、日等国家完成多项文物保护交流合作项目,成效显着;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第十五届大会、第七届“全国博物馆十大精品陈列”评奖大会等重大活动相继在我省成功召开;先后在全国数十座大中城市(含香港、澳门及台湾)和十余个国家(地区)举办了各类丰富多彩的文物巡回展览。如2007年在英国举办的《中国秦代文物精品展》,英国首相布朗先生出席了开幕式并致辞,称这个展览是“中英文化交流日益加强的又一个见证”,并在国际博物馆界引起强烈反响。2007年,法国总统萨科齐访华期间专程参观了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和汉阳陵博物馆时说,“感谢你们让我参观了这杰出的博物馆”。这些都标志着陕西省发展文物相关产业具备了得天独厚的发展环境。

3.陕西省文物相关产业的发展现状(1)陕西省文物相关产业概况。陕西省文物相关产业起步较早,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各地文博单位就积极开展文物相关产业的发展探索工作,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也出现过一个发展高峰。由于后来的一些历史由于,导致现阶段总量较小,发展水平较低。仅据2006年度不完全统计,全省文物相关产业总营业额约为6515.9万元,实现利税约831.78万元,从业人员约928人(具体数据见《2006年度省文物系统产业经营状况汇总表》)。其开展的产业项目具体为:一是各文博单位经营管理的馆藏文物复仿制品及旅游纪念品研发生产销售业务。这是陕西省开展文物相关产业的主要项目,占总营业额的一半以上。如秦俑博物馆“秦俑及铜车马复仿制品”、“秦俑矿泉水”等,陕西历史博物馆“唐代金银器高仿品”等,乾陵博物馆“唐墓壁画复仿制品”、“女皇矿泉水”等,西安碑林博物馆“明经拓片”、“数字碑林”等,汉阳陵博物馆“汉俑复仿制品”、“汉塬汉服”等,西安市“西汉美酒”等,宝鸡市“青铜器”等,汉中市“汉魏十三品拓片”等系列产品远销海内外,受到观众的欢迎。二是文博单位在文物景点设立的餐厅、咖啡厅、商店、旅行社、电动游览车等观众服务项目。这些项目在大多数文博开放单位都有,但规模、档次、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如秦俑博物馆建设了观众综合服务楼,营业面积超过两千平方米,从业人员超过百人(含临时工),每年接待观众近百万人次,年营业额超过千万。还有很多单位根据观众需求,开发新的项目。如汉阳陵博物馆依托其雄浑壮阔、花丛簇拥的环境优势,开发了“汉塬华宴”户外餐饮项目,受到中外观众的欢迎。自开业以来,已接待了3000余中外宾客,收人10余万元。碑林博物馆依托区位和资源优势,开发了“数字碑林”和“书法书院”等项目,试运行效果良好,引起了很多投资商的兴趣。三是各地文博单位依据文物资源编印录制的图书影像制品等出版物。主要包括具有收藏价值的文物图录、介绍景区的录像光碟、学术专着、科普读物等。如秦俑博物馆出版的“秦俑图录”、陕西历史博物馆编辑出版的历史文物系列丛书等很受观众欢迎。但从总体上看,由于出版物的学术性较强,读者有限,市场效益不够理想。四是文博单位依据文物资源、当地传统风俗和民间曲艺整理而成的演艺和体验活动。如法门寺博物馆推出的“茶道表演”,西安市推出的“西安城墙人城式”、“西安博物院长安古乐”、延安市推出的“黄帝陵祭祖”、“延安革命纪念馆革命精神宣讲”等演艺项目初具市场开发潜力,后市看好。汉阳陵博物馆开发了模拟考古和文物参观项目,使观众可以参与模拟文物工作实践,体验文物工作的科学性、神秘感和成就感。该项目自开业以来,共接待1000余中外宾客,收入12余万元。五是各类系统外文物相关产业经营单位。目前全省在文物管理部门注册的约有文物拍卖企业近10家,文物商店近20家,文物复仿制企业60余家。其中,文物复仿制企业大多属于作坊式生产,规模较小,资金紧张,产品单一,效益也不太理想。但其机制灵活,贴近市场,发展势头很猛。如宝鸡市,现有文物复仿制企业7家,从业人员35人,其产品三分之二以上销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年产值200万元以上,实现利税70万元以上。

(2)陕西省发展文物相关产业的几点经验。一是领导重视,广泛宣传,积极贯彻落实中省有关文化产业政策精神。陕西文物局主要领导亲自主持召开专门会议,传达学习相关文件,并将其下发至各级文物行政部门和各地文博单位,同时还确定专人负责这项工作。二是制订了产业发展规划。陕西省文物局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制订了《陕西省文物博览业发展规划》,并以此为指南,要求各地文博开放单位依托独具特色的文物景点,研发和推销富有特色和个性的文物衍生产品和服务项目,建立与公益性博物馆事业协调发展的文物相关产业体系。并以人文初祖、周秦汉唐及革命历史文化为核心,充分挖掘历史遗址文化内涵,形成各具特色的相关文化产业聚集区,促进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三是开展了相关法规建立健全工作。每年举办文物复制企业经营管理人员文物法规知识培训班。并对全省文物市场暨文物复制品生产市场进行调研整顿,加大了对文物流通市场的监管力度和文物违法案件的执法查处力度。并修订了《陕西省文物复制生产管理办法》。四是开展了相关产业宣传推介活动。近年来,陕西文物局多次组织动员全省文博单位参与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东西部贸易洽谈会、北京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会等推介活动。推出了一大批文物精品景区、招商引资项目及文化遗产衍生产品(服务),收到了良好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五是举办了有关博物馆运营和文化产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研讨活动。如近年来,先后举办了“陕西省文物局第二届博物馆工作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乾陵文化遗产保护和文化产业发展学术研讨会”等研讨活动。郭宪曾、冯庚武、成建正、马振智、马文廷、张颖岚、王月华、周新华、郑代汉等同志撰写发表的《文博单位发展文化产业前浅议》、《关于博物馆发展文化产业的思考》、(博物馆展览的市场化运作》、(博物馆与旅游》、《博物馆旅游纪念品市场影响和对策》、《文博产业崛起正当时》等文章,深人研究探讨了相关理论和具体实践问题,并提出了许多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

同类推荐
  • 宋代文学研究(下册)

    宋代文学研究(下册)

    《宋代文学研究(下册)》全面系统地评述了20世纪宋代文学研究的状况及主要成就。
  •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彩曲艺

    图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多彩曲艺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各民族人民世代相承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如民俗活动、表演艺术、传统知识和技能,以及与之相关的器具、实物、手工制品等)和文化空间。中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56个民族在长期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与文明的结晶,是联系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
  • 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

    汉族风俗史(第三卷):隋唐·五代宋元汉族风俗

    本书是我们三人精诚合作的结果。本卷的写作启动于1990年,经过六七年的风风雨雨,直到1997年万建中和陈顺宣才将各自承担撰写的初稿交给主编审阅。1998年底,主编提出了具体的修改意见。
  •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

    101个故事读懂欧洲文明前言几百年前的欧洲人对于神秘的东方充满了渴望和幻想。于是渴望一睹东方风采的旅行家马可?波罗挥别亲友,踏上了前往东方的漫漫长途。多年的旅行之后,一本风靡世界的《马可?波罗游记》问世了。里边详细记录了他在东方的所见所闻。这本书不仅为欧洲人缔造了一个“黄金梦”,也把博大精深的东方文明带入了欧洲人的视野。而对于遥远的东方人来说,欧洲到底是一个什么摸样,在过去漫长的几个世纪里,我们都难以窥其全貌。当马可?波罗来到元大都时,不仅是平头百姓,就算是高高在上的皇帝都对这个鼻子高高,满脸络腮胡的外国人感到好奇。为什么他长得和中国人不……
  • 思想课堂-农业笔记

    思想课堂-农业笔记

    为你的头脑镀金,为你的思想导航。思想笔记系列丛书包括:道德笔记、典籍笔记、婚姻笔记、家庭笔记、教育笔记、经济笔记、科技笔记、历史笔记、伦理笔记、论爱笔记、美学笔记、民俗笔记、农业笔记、情感笔记、人生笔记、人物笔记、人性笔记、儒学笔记、商业笔记、社会笔记、文化笔记、文学笔记、心灵笔记、修身笔记、养生笔记、艺术笔记、语言笔记、战争笔记、哲学笔记、自然笔记。
热门推荐
  • 超时空穿越使者

    超时空穿越使者

    如果哪里写的不好请见谅。墨儒岚是来自22000世纪的星际高阶五星级指挥官,在一次完成任务的途中很不幸被身边的亲信给出卖了,然后成功的与“拯救男神系统”绑定了契约,于是乎开始了她的拯救男神之路。(小声bb内容来源灵感,灵感没了也就会很快完结一个位面。)
  • 三国之群英璀璨

    三国之群英璀璨

    穿越到汉末三国开端,黄巾还没有起义,诸侯还没有混战,且看主角是否能逆转大势,利用优势,力挽狂澜,我们的故事就要从这将乱的大汉说起,且看乱世沉浮,群英璀璨的三国中,无数文臣武将登上这熠熠生辉的大舞台,尽情施展自己的才能抱负……
  • 越读越想读的生活小故事(品味生活系列丛书)

    越读越想读的生活小故事(品味生活系列丛书)

    生活中一些平凡的小事物里往往包含着最深刻的人生道理,它们比起抽象的理论,能以更简单、更直接、更迅捷的方式把这些遭理揭示出来,触动我们的心灵,让我们于瞬间豁然开朗。本书里有各种各样关于生活的小故事,让你越读越想读,读后获益匪浅。
  • 傲娇先生,你老婆又要离婚啦!

    傲娇先生,你老婆又要离婚啦!

    夏天表示,自己“被”结婚这件事,完全是衰神俯身!更可恶的是,还有各种白莲花、黑莲花、绿茶表都纷纷找她麻烦……这种日子没法过了!她要离婚!离婚!离婚!瞿孟秋表示,自从“被”结婚之后,自己就多了一个活宝取乐子。她想离婚?没门!没门!没门!
  • 她是男总裁

    她是男总裁

    算命的说,她的命太硬,出生便会给家里带来霉运。“你若是男人身便是皇帝命,女人身的男人命,好自为之”她一直以为她的降临,周遭的一切会因为她的来到而变得幸运,只因为她叫李安月。现在她明白了这只不过是她可笑的幻想,并不能因为她的个性她的特别名字就会有特别的幸运待遇。
  • 凤惊阙:祸世妖妃

    凤惊阙:祸世妖妃

    (?????????)啊啊啊啊啊啊啊啊…………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大国医2:30位“国医大师”的养生秘术与治病绝学

    根据健康的一般规律,本书又分为“防病”(即保健)与“治病”两大体系,前六章分别从饮食、锻炼、养心、日常养生、经络养生等角度讲防病,主要讲述大师们的日常保健方法及经验,如朱良春教授常喝的“长寿粥”,邓铁涛教授常练的“八段锦”,李济仁教授常饮的“保健药茶”,王绵之教授常用的“打坐养心法”,何任教授提倡的“中年进补”等。后十章则主要讲述大师们对各类疾病的诊疗经验,包括心脑血管病、消化系统疾病、泌尿系统疾病、皮肤病、妇科病、儿科病等十大种类。
  • 再来一万次

    再来一万次

    叶浮最近总觉得自己名字不太好,不能明显反应出他大佬的气质。他决定给自己改名,在叶威、叶嚣,叶霸里果断听从了自己师傅的建议,叫叶不凡。不过自从改了名,这世界似乎越来越操蛋了……
  • 复仇五姐弟

    复仇五姐弟

    他们是姐弟,本该在无忧无路的童年里生活,但因为有些人的嫉妒羡慕的心理,毁了一个家,他们就开始了自己的复仇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