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98900000033

第33章 传媒与政治的博弈(2)

二、台湾地区的传媒格局

自1949年以来,台湾媒体经历了从低迷徘徊到百花齐放的过程。1949年国民党败退台湾后,继续在岛内推行独裁统治,实施“报禁”政策。通过限发报纸登记证、规定每天的报纸不能超过三大张、报纸不能在两地印刷等政策,严格控制新闻舆论,媒体发展受到很大钳制。当时全台只有31家报纸,较大的只有《“中央”日报》、《“中国”时报》、《联合报》,无线电视台中规模较大的也只有台视、“中视”和“华视”,即所谓的“三报”、“三台”,社会舆论工具完全被当局所垄断,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了将近40年。

1987年,在世界民主化浪潮的冲击和岛内各种势力的压力下,国民党当局被迫进行“政治革新”,次年宣布解除“报禁”。1988年解除报禁以来,台湾的媒体从国民党一党威权管制下逐步松绑,媒体产业结构在20年间已发生迅猛变化:以《苹果日报》为代表的新兴报纸及其相关内容产品重新划分了《联合报》、《“中国”时报》等老牌报纸曾经垄断的传统印刷媒体市场;有线电视从地下走上台面并逐渐整合成几大竞争激烈的电视媒体集团;互联网等新媒体的用户群迅速扩张。台湾年青一代民众的媒介选择与日常生活的主要信源发生了明显的转移。面临高度的生存压力、科技汇流带来的产业融合以及松动的政府管理,商业媒体在市场导向下纷纷调整竞合策略,传统媒体机构组织发生较频繁的并购重组并寻求与互联网和电讯业主体的合作发展。

据台湾新闻主管部门统计,到2005年,岛内的无线电视台已有5家,有线电视台近100家,广播公司172家,报社2605家,杂志4251种,通讯社273家,出版社7550家。另据统计,近三年来,由于经济原因及经营管理上的因素,间或有小的媒体倒闭,但也不断有新的媒体成立,岛内的媒体总数并无大的起落。

庞大的媒体数量与有限的地域面积和受众群体形成了鲜明对比,由此,台湾岛内的媒体竞争激烈程度可见一斑。打开电视机或上台湾任何一家网站,常常可以看到,各媒体都在为一条相同内容的新闻抢头条、争独家,以吸引更多的观众。一些电视台如TVBS有3~4台小型卫星转播车停在大楼门前,全天24小时有记者值班,一有线索马上跑现场。

(一)台湾报刊出版业

1.报刊业

由报纸、杂志等组成的传统平面媒体虽然受到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体的巨大冲击,但仍然在岛内占有重要地位。进入21世纪,台湾报纸从1987年“报禁”前的31家,迅猛增加到2000年的445家,至2004年达723家,17年间增长了23.3倍。

据统计,在台湾平均每6~7个人有一份报纸,其中超过四分之三的份额集中在三个主要的报业集团,即《“中国”时报》、《联合报》和《自由时报》。每家报纸的发行量大约为60万到80万份。2004年台湾岛内报纸的广告额大约为40多亿元人民币。有人认为台湾的报业可以用“3加1”来概括。“3”指的是传统的三家大报,而“1”就是从香港气势汹汹杀过来的《苹果日报》。其中,“中国”时报集团与联合报集团是台湾两个最大的专业报业媒体集团,其他平面媒体也由财团或政党直接或间接掌控。

“中国”时报集团是台湾两大专业报业媒体集团之一,由知名报人余纪忠创立,也是家族性甚强的企业集团。目前“中国”时报集团下属媒体与事业包括《“中国”时报》(“中国”时报文化事业公司是一家上市公司)、《工商时报》(属工商财经有限公司)、《“中时”晚报》、《时报周刊》、“中时”电子报、“中时”网络科技公司、“中时”购物网、广告联播网、“中网”理财、“中网”娱乐、“中网”生活等。据报道,“中国”时报集团名下资产超过200亿元新台币,员工超过4000人,报业本业年营业收入超过100亿元新台币。“中国”时报集团还有9家转投资的企业。2001年10月,“中国”时报文化事业公司董事长及创办人余纪忠宣布退休,集团权力结构重组。旗下《“中国”时报》、《工商时报》与《“中时”晚报》董事长由《“中国”时报》发行人、余纪忠长子余建新继任,女儿余范英任副董事长。“中国”时报集团强调未来发展要在更加企业化、透明化的基础上,秉持一贯的“政治民主,民族认同,稳定大局”信念,实现持续发展。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与财务压力,90年代以来,“中国”时报集团制订了“五合一方案”,进行改革。即将《“中国”时报》经济组、《“中时”晚报》财经组与证券组等并入《工商时报》相关部门,原《工商时报》的区域产经组和商业新闻组合并成立地方产经新闻中心,其他财经要闻、金融、证券、科技、产业、国际财经与大陆财经皆由“组”改为“中心”。同时对人事布局进行改组。

为进入电子媒体,建立新的媒体平台,“中国”时报集团于2002年并购中视卫星传播公司即中天电视台,进入有线电视媒体领域。该公司创建于1997年,资本额近14亿元新台币。该公司最初为辜振甫家族的和信集团、江道生的象山集团与国民党共同投资经营,后由象山集团的江道生主导经营。国民党在失去政权后,财务压力增大,有意出售中天电视股权。民进党与“绿色金主”曾有意收购,但“中国”时报集团抢先一步取得经营权。目前中视卫星公司董事长为周盛渊,副董事长为微风广场董事长廖伟志,董事包括了“中国”时报集团董事长余建新、太平洋电线电缆集团董事长孙道存、理律法律事务所律师李念祖、达欣工程公司董事长王人正与怡和集团董事长张梁等。他们均是以荣丽投资公司的法人代表名义出任董事的。余建新希望“中时”(《“中国”时报》)与“中天”进行优势互补,实现新的媒体发展模式,壮大“中国”时报集团。

联合报集团是台湾另一个以平面媒体报纸、杂志与出版为主的专业报业媒体集团。目前该集团旗下媒体与事业包括《联合报》、《经济日报》、《联合晚报》、《世界日报》、《民生报》、《星报》、《联合文学》、《历史月刊》、《幼狮文艺》、联经出版公司、鼎进股份有限公司、中经社CENS、民生报丛书、联合新闻网、联合电子报、联合理财网、联合知识库、联合追星网、冠蓝运动网、联合报系文化基金会等。联合报集团是由王惕吾创建与发展起来的。王惕吾去世后,长子王必成任联合报集团董事长,次子王必立任《经济日报》、《联合晚报》发行人,并兼总管理处总经理;长女王效兰任《联合报》、《民生报》发行人,三女王惠兰任洛杉矶《世界日报》总经理,王必立的儿子王文杉于2001年11月正式接任《联合报》社长。

对于台湾媒体生态而言,2003年5月2日,原在香港发行、以膻色腥、八卦起家的《苹果日报》进入台湾,对报业造成了巨大冲击,台湾报业集团进入四雄割据的局面。台湾《苹果日报》自称是“台湾最贴近读者生活的一份日报”,强调只要读者想看的,《苹果日报》都会报道,尤其对色情、暴力议题的处理,理念和手法上都非常大胆。例如,2004年七、八月间,沸扬一时的“罗太太事件”就是由《苹果日报》首先揭发的。《苹果日报》近似杂志化、画报化,甚至电视化的“创新”手法,在一定程度上激活了台湾报业市场近年来逐渐沉闷的气息。根据AC尼尔森民调多年来的阅报率,2005年第一季度,《自由时报》位居第一,是16.3%,《苹果日报》以15.8%阅报率,位居第二。到2005年第二季度,《苹果日报》阅报率已经超越《自由时报》,发行量增至55万份。

但是受经济低迷的社会大环境影响,台湾报业整体面临前所未有的市场挑战。

每百户报纸订阅数从1990年的69.49份下降到2003年的37.87份,报纸日报阅读率从1991年的76%下滑到48.9%。虽然报纸总量自2000年来增加不少,但是通常正常发行的也只有五六十家。在商业化的潮流冲击下,在经营困难的情况下,多家风云一时的报纸纷纷倒闭,仅2007年一年,以影视娱乐与体育新闻为主的《大成报》于3月1日停刊,有78年历史的国民党机关报《“中央”日报》由于国民党决议不再资助自6月1日起停刊,《台湾日报》于6月6日停刊,以娱乐、体育、休闲与消费等软性新闻为主发行长达28年的《民生报》于11月30日停刊。面对“报纸死亡”的危局,台湾传统报业不得不作出一些调整。报业经营者除了加强内部成本的控制,还采取策略联盟方式进行跨媒体投资经营,报纸的所有权逐渐集中在两类经营者手中,一种是延续“解严”前优势并持续成为领导品牌的“中时报团”和“联合报团”,一种是财团,如《自由时报》的所有权和资金来源主要来自财团支持。报纸经营者通过重组、联合、兼并等手段,实现规模经营,提升报业竞争力。

在办报理念上,文人办报的理念开始妥协,一些报纸为了减少成本大量裁员减薪,这些行为对媒体的质量、公信力都会有一些影响,另外,很多的报纸媒体受到政党政治角逐的压力,在辩论的时候倾向性很明显,这就导致了公信力严重下降。

目前台湾杂志达7000多种,除了商业性杂志外,亦包含为数众多的非商业性杂志。近年来面临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台湾杂志呈现集团化、国际化、专业化、分众化的发展,来自欧洲与日本等杂志集团纷纷在台设立分公司,选择台湾作为其加入华文市场的试金石,世界各地的杂志则更多透过授权合作将产品带到台湾。

台湾杂志涉及面十分广泛,除各种专业性杂志外,台湾较具有影响力的经济与政治评论刊物为数不多。目前,经济类与综合类知名刊物主要有《天下》、《卓越》、《商业周刊》、《经济前瞻》、《财讯》等;政论刊物数量远赶不上台湾“解严”前的发展水平,目前较知名的有《新新闻周刊》、《新台湾周刊》、《中央月刊》、《新月刊》、《海峡评论》等,其中以《新新闻周刊》立场较为中立,也较具影响力。

2.图书出版业

台湾当局鼓励业者出版优良出版品,并提升阅读风气,活络出版市场,每年举办金鼎奖活动;同时,积极协助办理台北国际书展和协助出版业者参加海外重要国际书展,以协助业者开拓国际市场。据统计,截至2005年12月,台湾地区共有6136家出版企业,其中近九成业者设在台北、台中、高雄等人口密集、信息便利、商机兴盛的都会地区,每年新书出版种类高达四万种。但是,近年受到整体经济不佳及阅读人口的流失等影响,台湾出版业整体呈现衰退现象。出版发行市场有限,新书库存量大增。出版业经营面临瓶颈,促使本土出版集团的形成(如皇冠、圆神),同时加强对外特别是两岸出版合作,以寻找出路。同时,由于行销渠道的种种限制,也促使专业网络书店崛起,以及大型出版业投入行销市场的经营,以求在新书上架不易的窘境中找到营销之道。

海峡两岸图书出版交流方面,台湾当局自2003年7月8日起开放祖国大陆地区大专专业学术简体字版图书进口销售。至2005年12月31日为止,许可549878种,2405639册图书进口。当局还协助出版业者前往祖国大陆扩展市场,在祖国大陆重要城市举办台湾图书展售会。

音像出版品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音乐歌曲类(主流);二是语言带类,近年来与图书业结合,有声书也是新兴产品。自1998年起,台湾唱片业因受全球经济不景气、盗版、数字音乐的兴起等因素冲击,呈现大幅衰退,2005年销售总值约新台币29亿元。

(二)台湾广播电视媒体

台湾自1993年广播频道开放后,少数播放范围为全台地区的大功率电台(如“中广流行网”)仍走综合型电台路线、以一般大众为诉求听众群,大部分电台在市场竞争及区隔定位的考量下,纷纷采用类型电台、专业电台、社区公益电台等经营方式,本土化、地方性、社区化更成为不少电台努力的目标。不同的节目策略设计、节目风格等多元化的发展,不但打破了同构型过高的广播生态,也将台湾地区的广播生态推向“多元化”、“区隔化”与“差异化”主导的未来广播世界。

根据AC尼尔森2002年广播收听率调查,全台联播网排名前10名的电台依序是:飞碟联播网、KISSRADIO联播网、“中广音乐网”、“中广流行网”、HITFM联播网、“中广新闻网”、NEWS98、ICRT、亚洲联播网、GOLDFM联播网。而2003年第二季、第三季调查结果显示,全区收听率排名依次为飞碟联播网、“中广音乐网”、KISS联播网、“中广流行网”、HITFM联播网。KISS联播网居南部收听率之冠,亚洲电台则连续四年来稳坐北部收听率第一。

同类推荐
  •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提高学校规范化管理的质量

    学校的规范化管理,是为了实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把学校管理活动中最基本的、相对稳定的管理内容,通过制定切实可行的制度和规范,采取强制执行、严格训练和有效的思想教育,使之成为学校师生员工自觉遵守的习惯,内化为师生员工的素质,进而形成学校的传统,以达到管理非管理,似有似无的境界,并形成一定的常规。
  •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教师的28个怎么办-教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

    我们用“教育是促进人的主体发展的活动”的定义来代替“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的定义。后者是我国教育理论中广为流行的看法。
  • 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

    福建社会科学院决定自2010年开始编辑出版年度科研成果选编,《福建社会科学院科研成果选编(2011)》基本内容包括:上一年度具有较高学术价值、公开发表的论文和具有较高应用价值的研究报告;上一年度正式出版的专著简介;上一年度结项的省级以上课题和院一级课题成果简介;上一年度获省级以上奖励的科研成果简介;上一年度在学术期刊核心级别以上公开发表的论文(含论文集)和调研报告题目。
  •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新课程的理念与创新(教师继续教育丛书)

    本书主要内容包括:课程改革的背景和目标、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新课程改革的创新、新课程的实施、新课程改革的检视与展望。
  •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传播艺术与艺术传播

    在新中国成立60周年、中国传媒大学校庆55周年之际,《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也迎来了30周年刊庆。《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创刊于1979年,迄今走过了整整30年的历程。作为国内创刊最早的广播电视学术期刊之一,30年来我们向广大读者奉献了160多期刊物,5000余篇论文,发行总量50万余册,为中国广播电视学术与事业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热门推荐
  • 光的另一边

    光的另一边

    每个人心里都住着抑郁者,有些人足够强大,有些人就比较敏感,容易被抑郁侵蚀,那些说着难过的孩子真的不是无病呻吟。
  • 流浪之城

    流浪之城

    我叫骆有成,大灾难后出生的第一批孩子,也是最后一批。我是“旧纪元”的遗腹子,因为病毒给所有人做了绝育手术。有两个意识体找到我,让我重新打开人类繁衍之门。我又不是不孕不育专家,我是乞丐!手下有流浪汉、厨子、种田女和小偷。但我必须做点伟大的事才能对得起拿到手的好处。在我之前,有先驱者在探索把人类变成怪物,或者建立纯意识社会,简直是胡闹!我要整死他们,再来讨论生娃的问题。好难,走一步看一步吧。
  • 藏寺

    藏寺

    小凡?你敢出寺吗!不敢!我也不敢,他敢吗,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乒乓少年时

    乒乓少年时

    乒乓少年校园轻松热血幽默番本小说并非正宗体育类,没打过乒乓的读者们也可以观看。为增加阅读性,乒乓球规则已全部更改。本文类似黑子的篮球或网球王子。五王同盟、王下七女将、十二璀璨新星。数十位十年难遇的天才聚集在这个时代,为登临王座二拉开波澜壮阔的大幕。
  • 炼魂武神

    炼魂武神

    纪元本是王侯家族纪氏一族一脉殿主,却因为父亲身死被夺走至尊武魂,丢入林氏一族做牧奴,却因星河逆转神尸隐现获得逆天至宝星河炼魂塔,凝练天地将一切仇敌踩在脚下。踏过无尽妖魔尸骨,碾碎千万强者之身,最终立于苍穹之下成为至尊古神。
  • 诸天之主系统

    诸天之主系统

    穿越诸天万界,已定世界冰雪奇缘,超能矢控,龙之谷:破晓兵,成龙历险记,狐妖小红娘等
  • 异界之魔法新时代

    异界之魔法新时代

    一个修真界的九劫散仙在渡劫过程中不得不转世重生,却莫名其妙的重生在一个剑与魔法的世界。修真功法不能修炼了,怎么办?不要紧,这里可以修炼魔法!“在科斯拉马大陆的魔法历史长河中,有许多值得我们纪念的先辈,他们或创造出新的魔法,或研究出新的魔法道具,或成为人人敬仰的法神,但真正被我们所有人一直记在心底的却只有一位,那就是伟大的李晋法神!正是李晋法神把魔法给平民化,这才使得我们科斯拉马大陆的魔法水平真正得到了质的飞跃!所有人都应该感激李晋法神,而不光是魔法师,是的,所有人!”——以上摘自《魔法丛书》新人新书,需要大家的支持,希望所有走过路过的兄弟姐妹们把你们手中的神圣的推荐票都贡献出来吧!!
  • 一对青梅竹马的故事

    一对青梅竹马的故事

    他阳光帅气,她霸道无情,他们从小就青梅竹马,她小时候曾经赶走他身边所有的女孩,宣布他只能和她一人玩,他从不生气,只是服从。他对她极尽宠爱,但是她却从来不知珍惜,然后他们彼此深深伤害之后,他一直坚守:“不论在哪,我还是会回到这里的,因为这里有个人叫季小岚。”
  • 玄天大圣

    玄天大圣

    仙神辟易,道门式微,妖魔横行。在这乱世之中,神通无敌,法力无极,超脱诸界者,方为大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