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83200000009

第9章 亲不亲故乡人(三)

十一、接见堂兄毛纯珠

毛纯珠(1899—1963),派名泽堂,******的房弟。生于清光二十四年(1899)十二月二十五日韶山冲东茅塘,一生务农。祖父黼,号鼎臣。父亲毛贻谟(1879—1993),字喜生,号星阁。

毛纯珠兄弟三人,纯珠居长;大弟毛泽全,号荣珠,生于1907年,过继给叔父毛全生为嗣,曾任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生产管理处处长、太原办事处副主任、山西省军区顾问,1989年3月7日病逝于太原;小弟毛泽满,字润珠,生于1919年,曾在湖南永新矿务局工作,后调株洲火花塞厂。

1956年4月,毛纯珠到北京看望胞弟毛泽全。当时,毛泽全担任总后勤部军需生产部生产管理处处长。兄弟俩相见甚欢,叙说家常。毛纯珠心想:以前母亲邹氏和舅舅邹普勋均到北京,见了主席,自己也很想有这个机会,今天到了北京,想借此了偿夙愿。于是,他与弟弟商量,请泽全领他去见主席。毛泽全是三十年代离开家乡的,与兄长好多年没见面了,他知道哥哥见主席的心情迫切,要求也不算太高,于是他很快便答应了。随即,毛泽全通过电话与中南海取得了联系。

4月20日这天晚上10点,中南海来电话,通知毛泽全一家和毛纯珠一起去见******。毛纯珠高兴极了。

当晚,毛纯珠与弟弟毛泽全、弟媳徐寄萍,还有两个侄女一同乘车来到中南海,走进******的住处菊香书屋,******正在办公室等候他们。他们走进屋里,只见房子不大,里面放了一张办公桌。几张沙发,陈设很简朴。******已站起来微笑着迎接他们,并同他们一一握手。

“我刚睡醒,现在是我精神最好的时候,大家先吃了饭再谈。”******爽朗地说。

一听主席叫吃饭,毛纯珠、毛泽全兄弟也不便推辞,随即拿起了筷子。其实,毛纯珠他们已吃过晚饭,此时一种幸福感又促使他们在饭桌旁坐了下来。

饭桌放在办公桌旁,桌上摆着几个小碟,盛着炒茄子、辣椒、苦瓜及西红柿炒鸡蛋等家常菜。

人们围着方桌共进晚餐。******指着西红柿对毛纯珠等人说:“这东西我就不爱吃,可医生说营养。鸡蛋呢,医生一会儿说应多吃,一会儿又说不能多吃,我就不管那一套。医生的话不可不听,也不可全听啊!”

人们知道******嗜辣、嗜苦,但不爱吃酸甜的食物,因此才有了这番感慨。

饭后,******向毛纯珠询问家乡韶山的农业合作社情况:“农民对合作社喜欢不喜欢?”

毛纯珠回答说:“喜欢。”

“真喜欢还是假喜欢?”******问道。

“真喜欢。”毛纯珠憨厚地回答。

“每个农业合作社的范围有多大?每户是不是还自家喂猪?”

毛纯珠一一做了回答。

******又对毛纯珠说:“农业社目前宜小不宜大,回去后告诉乡亲们,每户还是要多喂猪。猪多肥多,地里肥足就能多打粮。”

毛纯珠连连说:“是,是!”

毛纯珠是种田能手,很勤劳,家里还喂了好几头肥猪,他想不到******对种地、养猪这些事情还这么操心,真是感动不已。

“婶母身体健康吗?”******又问。

毛纯珠的母亲邹氏,是南岸私塾******的启蒙老师邹春培的女儿,邹普勋的胞姐。此时已满76岁了,还能干些家务活。两年前,即1954年深秋,邹氏到过北京,受到******的接见。******还亲自搀扶她上台阶,亲切地同她话旧,对她恭敬有加。

毛纯珠从心底里感激主席对母亲的关怀。他回答说:“我母亲身体还健康,还能喂猪喂鸡,只是鸡下的蛋自己舍不得吃,卖了换钱花。”

******一听,知道乡下生活困难,即动了感情,他说:“拿两百元给你带给婶母买点吃的,补补身体。”说完叫秘书去拿钱。

毛泽全在一旁急了,连忙说:“不必了!主席,我们常寄钱回去,不用你管。”

******这才朝秘书招了招手:“那就算了。”

接着,******询问了毛泽全在总后勤部的工作、学习情况:“你现在工作任务紧张吗?”毛泽全答道:“现在正参加总后干部哲学学习班的学习。”******说:“那好,等学习完好,跟单位请个假,去湖南跑一趟,到自己熟悉的地方去了解一下农业合作化的问题,回来向我汇报。”

“好!”毛泽全满口答应。

这时,******忽然想起一件事来,问道:“纯珠兄什么时候回去?”

“过天就回韶山去。”毛纯珠答。

“那好!”******坐到办公桌旁,从笔架上拿起一支笔,说:“我给宇居大哥写封信,请你带回去。”说完,挥笔而就。信上写道:

宇居兄:

迭次惠书均已收到,甚为感谢!今借纯珠兄之便敬致问候之意。

有祝

兴居康吉!

******

一九五六年四月二十日

写毕,******从抽届中拿出一个信封,在上面写道:“请带交宇居兄/******。”

毛宇居与毛纯珠是共祖父的堂兄弟,二人关系亲密。

******把信插入信封交给毛纯珠,然后对毛泽全的妻子徐寄萍说:“上次(指1954年)你不是想拍张合影吗?那天未拍成,今天就补拍吧。”

于是,大家站成一排和******合影。******站中间,毛纯珠站右边,其余是毛泽全一家。他们身后是两盆盛开的荷花。摄影师按下快门,拍下了一张珍贵的合影,也记录了******与堂弟毛纯珠这次难忘的相见。

十二、毛福清上京

1965年夏,一天下午,******在中南海游泳池的一间客厅里接见了湖南乡下来的客人毛福清。她刚进客厅,******就从客厅的另一张门迈着大步走进来,热情地用双手握住毛福清的手,说道:“你是福清妹妹,我还是你小的时候看过你的。”

毛福清端详着******的面庞,似在回忆过去的******,喊了一声“三哥”,不禁热泪涌流。

******穿着米黄色的衬衫,青色的裤子,青丝袜子,脚穿一双布鞋,十分朴素。他招呼毛福清坐下来谈话,用一口地道的韶山话和毛福清交谈,热情地询问毛福清的家庭和生活状况,毛福清一一作了回答。******沉默了一会儿,若有所思,回忆起年青时的往事。

“我那次走了以后,姑丈姑妈受连累了没有?”******问道。

毛福清答:“过去哪有不受苦的呀!”

******点点头,又问:“你的那双脚走路方便吧?”

毛福清答:“过去不方便。不过,现在还好。”

******的话,把他们两人带到对几十年前往事的回忆之中。

毛福清原籍韶山冲,是******的远房妹妹,当时年近六旬。她出生在韶山滴水洞附近的一个贫苦家庭。那时她的姑姑毛贵英、姑丈彭华在长沙三泰街开“彭福泰棉絮店”。他们没有子女,毛福清四岁那年,就被过继给他们做了女儿。

******在长沙第一师范读书时,常到远房姑妈毛贵英家里去,有时就在他们家里餐宿。

当时的******,是一位英俊少年,谈吐不凡,文质彬彬,很讲礼貌,很得姑丈姑妈的喜爱,特别是毛贵英把他当做娘家的亲侄子,关怀备至。只要******来了,总是给他做些好吃的。

******把毛福清看作自己的小妹妹,鼓励她读书学习文化,有时还告诉她识字、写字、唱歌。毛福清也亲切地称呼******为“三哥”。

有一天,******来到堂姑妈家,看到毛福清正在缠脚,一双脚被包得紧紧的像黄瓜一样,就关切地问道:“妹妹,痛吗?”当时,毛福清的脚像火烧一样疼痛难忍,被三哥一问,她的眼泪就扑簌簌地直流。

******对她说:“那就莫包嘛!”

毛福清十分为难地摇了摇头。

******知道她不敢和姑妈讲,就直接找到了姑丈姑妈,劝他们不要给妹妹缠脚,他说:“缠脚是封建社会对妇女的一种束缚。生成的一双脚为什么要缠呢?一个好人为什么硬要使他变成一个残疾人呢?这个习俗是很残忍的,不公平!”

“妹妹的脚痛得那么厉害,还是让她放了嘛!”******能言善辩,直说得姑丈姑妈点头称是,同意不再为毛福清缠脚了。

在湖南一师毕业后,******仍然常到毛福清家里去,他经常拿着一把雨伞,身穿一件蓝布长衫。有时候还带来一群青年人,在房里一谈就是半天,那时毛福清年纪还小,不知道他们谈些什么。她还记得有一次,养父彭华问******:“润之呀,军阀这么强大,有枪有势,你们这些青年人能把他打倒吗?”******坚定地说:“能打倒!只要大家齐心,慢慢总是会打倒的。”这以后,毛福清才知道三哥和这些青年人谈的是一些国家大事,革命的大事,她很佩服这位三哥。

一天傍晚,******来到姑妈家,吃完晚饭,正准备睡觉时,外面突然来了一帮人,捶门打户。毛福清想到这些人来势汹汹,一定与三哥有关,便灵机一动,大声嚷道:“你们会那个?你们会那个?”向******及时传递了信息。过了一会儿,她才慢慢地把门打开,父亲也急忙出来装烟,沏茶。这些人一直往房里冲,到处进行搜查。当时房子里到处堆满了棉花、棉絮。房子里点着一盏马灯,光线昏暗,他们一连揭开了几床棉絮,搜查了一遍,一无所获,就边骂边嚷地走了。

敌人走后,一家人才松了一口气。******这才从一堆棉絮的底下钻了出来,拍打着衣服,笑呵呵地说:“真险呀,再揭两床,他们就可以请功了!”原来他就隐蔽在敌人的眼皮底下。

第二天一早,******穿上一身便衣,系上围裙,扎着头巾,和工人混在一起,挑着棉絮,来到湘江边上,乘船走了。此后,******为了革命东奔西走,再没有到过彭家。

他们从往事回到现实中来。毛福清告诉******说:“自从那次三哥走后,家里受牵连,父亲被迫关闭店门,远走他乡谋生,生活非常艰难,父母因病无钱医治,相继过早去世了。”

******叹惜说:“他们死得太早了!”说着,不禁潸然泪下,再次陷入了沉思。

解放初期,******并不知道姑父姑母已经去世,总是惦念着他们,曾打电话请湖南党政领导代为寻找,才知他们都已离世。后来,毛福清知道三哥当上了国家主席,才写信与******取得联系,才来到北京与分别多年的三哥会面。

兄妹俩不知不觉地就交谈了一个多小时,******意犹未尽,工作人员再三催他休息,他才站身来对毛福清说:“你们受苦了,我想留你在这里多住几天。”

毛福清说:“你是国家主席,工作很忙,(我在这里会)影响你的工作,乡里快扮禾了,家里的事情也多,住不得了,以后再来看您。”

******叫来人说:“帮我照个相吧!”于是,兄妹站在一起,照了一个相。

******又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你替我拿点钱给她,还帮她配副眼镜。”

“谢谢三哥!”毛福清激动地流下了眼泪。

两天后,毛福清依依不舍地告别******,离开北京,回到了长沙。

同类推荐
  • 留学僧

    留学僧

    那个罗里巴嗦,看到妖精喊悟空、看到女儿国国王冒冷汗的唐僧,在真实的历史中,是个什么样的人物?少年聪慧、名满天下的他,为何走上了西行求法的漫漫长路?没有白龙马为坐骑,没有能降魔伏妖的三个徒弟,他是经历了怎样的风霜,多少的生死,才得以完成了十万里的徒步游学?依靠历史文献,《留学僧》作者以不落俗套的见识,妙笔生花的文笔讲述了佛学史上不世出的奇僧玄奘的一生。作者深入史料,运用合理想象,描摹其绚丽多彩、荆棘遍布的传奇人生。语言幽默诙谐,书写言之成理,妙趣横生。
  •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摩根写给儿子的32封信

    本书是世界财富巨擘摩根家族的奠定者——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给儿子小约翰·皮尔庞特·摩根的信集。它本来是不愿公开的私人信札,是以遗嘱形式密藏的贵重珍品,并且“透露了太多的摩根家族创造财富的秘密和商业的智慧,是培养伟大企业家无可比拟的教材……”。
  • 读懂陈独秀

    读懂陈独秀

    本书沿着这样的体例——“言行大事记人物小传著作精选”。巧妙而精到地展示了陈独秀先生的全貌,是一套生动活泼,而又全面了解陈独秀先生的读本。其中:“言”、“行”取微博体形式,“言”即名家精辟精彩的言论,“行”则是彰显名家个性特质的行为。“大事记”是名家所历重大历史事件、社会活动、学术活动等,记录他们在其中的作用和影响。“人物小传”是对其一生经历的概览,尤其侧重于他们的成长、求学、治学等方面的经历。“著作精选”则是最能体现他们文化贡献的代表作品的选摘汇集。
  • 开国功臣——徐达

    开国功臣——徐达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谁许你一世倾城:林徽因传

    生动而具体地重现了民国时代林徽因幼年、童年、少年、青年四个阶段的成长与成熟。全面而细致的描写了林徽因的一生。书中所述均是认真考察历史典籍而成,绝非想当然的传记作品。而是根据现存的关于林徽因的史实资料与作品,在尊重事实的基础上予以文学性的演绎。本书填补了市面上众多林徽因传记未能触及的前半生,让读者从头认识这个可爱而坚毅的女孩,感受到一个依然美丽而不再遥远的林徽因。
热门推荐
  • 盛世白莲

    盛世白莲

    天底下的白莲花,谁愿意黑化呢!阴狠毒辣,借刀杀人,白莲蜕化成一枚暗黑白莲花之后,她得到了本该属于她的一切!可她失去的,又是什么呢?
  • 不世出先生

    不世出先生

    你所了解的王者真的是王吗?欢迎来到半架空的不世出时代!在这里的足球世界,有一些普罗大众浑然不知的存在:不世出球员。
  • 托克维尔与现代民主问题

    托克维尔与现代民主问题

    《托克维尔与现代民主问题》基于对托克维尔的著作和相关文献的全面、深入研究,围绕着“现代民主问题及其诊疗”这个主题,从民主概念、民情、个人主义等角度切入,梳理并建构出托克维尔关于现代民主的系统思考。
  • 不一样的孩子心理学

    不一样的孩子心理学

    孩子就是一面镜子,他身上存在的一切现象,都映射着父母的影子。本书面向4—12岁孩子的家长,结合家庭教育的常见问题,从性格塑造、习惯培养、亲子沟通、社交能力等方面,教家长如何运用心理学的知识洞察孩子的内心世界,并给予最合适的教养方式。
  • 清代小说:第一美人传+锦香亭(套装共4册)

    清代小说:第一美人传+锦香亭(套装共4册)

    本套书包括《第一美人传上下册》和《锦香亭上下》共4册。《第一美人传》长安有一士子钟景期,七岁就能做诗,长大后无书不览,五经诸子百家,全都精通。到了十八岁,其母、其父先后染病而亡。钟景期将父母下葬后,将家财用去大部分,于是将家人遣走,城内房子也卖了,另造小房五大间,守在父母坟旁。只留一个苍头,一个老妪,在身边度日。光阴荏苒,不觉三年服满,正值天宝十三年开科取士,钟景期前去应考,三场已毕,寓中无事,他便出去游玩,走了一会儿,到一条小胡同里,跨进一个院子后,看见里面一群丫鬟簇拥着一位佳人,顿时心生爱慕。这位姑娘正是御史葛天民的女儿葛明霞小姐。这葛御史只有此女,在夫人死后,一心想找一个称心的女婿,一直未能如愿。甚至当朝宰相李林甫为儿子求亲,他也拒绝了。一日,葛御史与学士贺知章、供奉李太白、拾遗杜子美同饮酒,欢呼痛饮,都吃得大醉,傍晚各自上马各回。只有葛太古与李太白是同路,在路上遇到安禄山,醉酒的李白大骂安禄山。安禄山将此事告知李林甫,二人设计陷害葛、李二人。葛太古被降三级调外任用。钟景期偶遇之前小厮冯元,经他想法,得以与明霞小姐相见。高中状元后,知晓葛小姐之父被陷害,于是写奏章上奏,不成想被李林甫、杨国忠二人先看到,将其逐出京城,派到极艰险的地方。《锦香亭》本书名《睢阳忠毅录》,又名《第一美女传》,共四卷十六回。光绪二十年(公元一八九四年)上海石印本,改题《睢阳忠毅录》,书端又题《第一美女传》,藏首都图书馆。素庵主人生平无考,《锦香亭》约作于清初。以唐代安史之乱为背景,写才子钟景期与葛明霞、雷天然、卫碧秋三位佳人经历悲欢离合,终结成眷属的故事。本书特点在于:将历史演义小说与才子佳人小说相揉合。雷万春与南霁云、张巡、许远等坚守睢阳一段颇为动人,写法则明显受到一些历史演义小说的影响。虢国夫人之事,出自前人笔记,安禄山叛乱,张、许等守城,雷海青骂贼、郭子仪诸将平史之乱等情节,与《隋唐演义》雷同。
  • 予天作墓

    予天作墓

    原本被认为注定无法修炼的人,却因为被追杀后遇到了一条小鱼,从而得到了一把开启修炼之门的钥匙。是一飞冲天还是昙花一现?“我要这天地无人敢欺我!”
  • 六界之密

    六界之密

    仰天一吼镇神魂,一枪在手斩因果,挥枪一灭万物破,乌云成鼎护其身,风行六界扬我界。且看孤儿张凡骑着黑猪,破阴谋,战修罗界天才,戏神界神女,降妖界妖女,斗佛界蝉子,杀鬼界阴子,灭魔域魔族!一起尽在六界之秘!欢迎一起探索六界之秘。
  • 就是不让你好过!

    就是不让你好过!

    作为老奸巨猾的女儿,她一直都没什么觉悟,还要嫁给一只臭屁又阴险的大孔雀,开什么玩笑?!作为一名年少有成的精英,竟然有人喜欢给他添堵,还妄想吞了他的心血,能让你好过?当封湛有一天发现,自己吃错药喜欢上了一个二货,而二货背后还有两条黄鼠狼的时候,他就开始了默默的步步为营。
  • 神镜仙缘

    神镜仙缘

    山村小子,偶然得到一枚镜子,从此开启新世界大门。在镜子的帮助下,他勤奋努力,改变命运,开创未来,成为史上最强的农民。
  • 梦的旅

    梦的旅

    这是一个少年穿越到异世,却到后来发现这是个梦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