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50300000061

第61章 六 功成身退,保全自己

曾国藩认为,要想保全自己,就必须走功成身退的路子。他熟悉历史,害怕自己也遭遇"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狡兔死,走狗烹"的命运。

因此,曾国藩运用自己的智慧走出了一条保全之路。

一八六○年,清军江南大营被再度摧毁之后,清朝绿营武装基本垮台,黄河以南再没有什么军事力量足以与太平军抗衡,因而不得不任命曾国藩为两江总督,依靠他镇压太平天国革命。慈禧上台之后,又采取更加灵活的政策,让他督办四省军务,身负昔日五位钦差大臣的职权,其目的不过是为了调动他的积极性,事权归一,易于成功。

但是,自从进军雨花台以来,曾国藩兄弟迅速扩军,使曾国荃所属由二万余人增至五万人,曾国藩指挥的部队由几万人扩大为十二万人,除了赣、皖厘金和数省协饷外,增辟粤厘和湖南东征厘金,这就使清政府不能不渐生疑惧,感到这对他们是一种潜在威胁。湘军攻陷九浯洲,尤其苏、杭各城相继克复后,清政府的这种感觉与日俱增,隐隐感到自己的最大威胁已不再是行将失败的太平天国,而是手握重兵、广揽利权的曾国藩了。

一八六二年,曾氏家族处于鼎盛时期。曾国藩身居将相之位,曾国荃统领的人马达两万之众,曾国华统领的人马也达五千之多,曾国荃在半年之内,七次拜受君恩。尽管这还不是曾氏家族最为辉煌的时期,但面对如此浩荡皇恩,曾国藩早已心满意足,甚至有点喜出望外,他禁不住骄然慨叹:"近世似此者曾有几家?近世似弟者曾有几人?"曾国藩之所以被重用,关键是太平天国运动的存在。如果没有太平天国运动,清政府就不会依赖曾国藩。他们不想在消灭了太平军之后,又有湘军谋反。一八五四年,曾国藩攻陷武昌后,咸丰皇帝对他的封赏一再迟疑,正是考虑到这些。当时,捷报传来,咸丰皇帝很高兴,立即下旨,封曾国藩为湖北巡抚,并且夸奖曾国藩,说他虽然是一介书生,却能够立下大功。咸丰皇帝身边的一位大臣却劝他,说曾国藩虽然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他振臂一呼,四面八方的人都会Ⅱ自应,聚集在他的周围。虽然有了功劳可以得到奖赏,但给他权势,却不一定是国家的福气。成丰皇帝揣摩过后,就改变了主意。

曾国藩以其敏锐的洞察力意识到了危机,心中不免矛盾。因为要想做到精忠报国又要功成身退,的确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古今能做到这点的人寥寥无几。

曾国藩功成身退的想法在他的日记中屡屡表露:"日内因户部奏折似有意与此间为难,寸心抑郁不自得。用事太久,恐人疑我兵权太重、利权太大。

意欲解去兵权,引退数年,以息疑谤,故本日具折请病,以明不敢久握重柄之义。""是日,接奉廷寄,因十二月十八日秦兵之败,霞仙革职。业经告病开缺之员,留办军务,致有此厄,宦途风波,真难测矣!然得回籍安处,脱然无累,尤为乱世居位者不幸中之幸。"在给李鸿章的信中,曾国藩也提到:"仆辛苦多年,何必于晚节恋此一官,从此不居权要之任,或可保全末路耳。"另外,清政府对曾国藩的态度也逐渐变得冷淡起来。其第一个表现,就是在曾国藩与沈葆桢争饷时,有意偏袒沈葆桢,裁抑曾国藩。最后虽然以轮船退款解决了曾国藩的乏饷问题,但从此曾、沈不和,使清政府基本达到了分而治之的目的。与此同时,各省督抚也不像前几年那样对他热情支持了,江西争厘,他省协饷停解,就是明证。

清政府知道,虽然湘军总数有三十万人,仅曾国藩直接指挥的部从就有十二万人,但内部派系复杂,各树一帜,他的嫡系部队亦不过曾国荃的五万之众。所以,清政府迅速提拔和积极扶植曾国藩部下的湘军将领,使之与曾国藩地位相近,感情疏远,渐渐打破其从属关系。清政府还对曾国藩的部下和幕僚,实行拉拢和扶植政策,使他们渐渐与曾国藩分庭抗礼,甚至互相不和,以便于控制和利用。而对于曾国藩的胞弟曾国荃则恰恰相反。一八六三年五月曾国荃升任浙江巡抚之后,虽仍在雨花台办理军务,未去杭州赴任,亦本属清政府的意旨,照例是可以单折奏事的。曾国藩遂让曾国荃自己上奏军情,以便攻陷天京后抢先报功。不料,奏折刚到立遭批驳。清政府以其尚未赴巡抚任,不准单折奏事,以后如有军务要事,仍报告曾国藩,由曾国藩奏报。

曾国藩恐曾国荃心情抑郁,言辞不逊,在奏折中惹出祸来,特派颇有见识的心腹幕僚赵烈文迅速赴雨花台大营,专门负责草拟章奏咨察事项。

曾国荃攻陷天京后,当天夜里就上奏报捷,满心以为会受几句赞扬,不料又挨当头一棒。上谕指责曾国荃破城之日晚间,不应立即返回雨花台大营,以致让干余太平军突围,语气相当严厉。事情发生后,曾国荃部下各将都埋怨赵烈文,以为是他起草的奏折中有不当言辞引起的。赵烈文则认为,这与奏折言辞无关,而完全是清政府节外生枝,有意苛求,否则,杭州城破时陈炳文等十多万人突围而去,左宗棠为何不受指责,幸好有人将李秀成捆送到营里,否则曾国荃更无法下台。

但是,清政府并不就此了结,而是步步进逼,揪住不放。数日之后,清政府又追查天京金银下落,令曾国藩迅速查清,报明户部,以备拨用。尤其严重的是,上谕中直接点了曾国荃的名,对他提出严重警告。上谕暗示说,曾国藩兄弟如不知禁忌,就难以"永保勋名","长承恩眷"了。寥寥数语,暗伏杀机。

曾国藩具有丰富的政治经验和历史知识,熟悉历代掌故,当然能品出这些话的味道,掂出它的分量。何况,曾国荃确实非常骄傲,以为攻陷天京全是他一人的功劳。因而,攻陷天京前后,就成为曾国藩思想上最紧张的时期。

曾国藩时常提醒自己要注意"富贵常蹈危"这一残酷的历史教训,尤其注意回避历史上那些顾命大臣常遇到的功高震主的问题。因此,他在攻破天京后,虽然位列三公,权倾当朝,得到了一个汉族官吏前所未有的名利和权势,但是,他深刻地认识到,清政府是在八旗兵和绿营兵已腐败不堪的情况下,才不得不依靠汉族地主和汉族官僚来对付太平天国的。当太平天国已除,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数十万湘、淮军的存在,对曾国藩本人来说,当时简直不是福,而是祸。曾国藩经过周全的考虑,最终决定采取裁军而不辞官的保全方案。

关于曾国藩裁军的情况,我们在前面已经做过介绍。比较有趣的是,曾国藩在裁军的同时却坚持不辞官,这其中是有一定深意的。曾国藩在领兵作战时,一再请求回家为父母服丧终制,而战事终了后,何以不再提及此事,这点仍和他的忧畏有关。

曾国藩在剿平太平天国之乱后,皇帝封他为一等毅勇侯,世袭罔替。他是事实上的湘军领袖,凡是湘军出身的将领,无论是执掌兵权抑或出征疆场,都视他为精神上思想上的领导者,而湘军在裁遣之后,被藏者多至数万,功名路断,难免有很多人感到不满。

曾国藩如果在此时请求解官回籍终老,皇帝当然不能不接受他的要求。

但他若在回到乡间之后,以一个在籍乡绅的地位,忽然为一群图谋不轨之人所挟制,并奉之为领袖人物,即使曾国藩知所自处,而对清朝政府来说,也仍然不是保全功臣之道。如果清政府怀有过人的恐惧,曾国藩之辞卸官职,正表示他有不愿继续为朝廷效力的意愿,那就更容易发生不必耍的猜忌了。

所以,曾国藩在此时一方面自动解除兵权,一方面更留在两江总督任上继续为清政府效力,决不轻言去留,无疑正是使清政府感到放心的最好办法。

试看他在两江总督任内因奉旨剿捻而不以劳苦为辞,逢到军事失利,立即趁机推荐李鸿章自代,亦无非仍是远权势而避嫌疑的做法,不过在表面上不太显露痕迹而已。至此,我们当然要相信曾国藩之功成不居与远嫌避位,正是他的一贯作风了。所以曾国藩大刀阔斧裁撤湘军,高官却仍然要做,这也是消除清廷疑忌的一种高明手段。

同类推荐
  • 施米特文集:政治的神学

    施米特文集:政治的神学

    《政治的神学》收入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五种:《教会的可见性》、《政治的神学》、《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政治的神学续篇》、《价值的僭政》;均围绕一个共同的主题——法学与基督教神学的关系。欧洲的法学传统与基督教神学有内在关联,施米特借助“政治的神学”这个提法,力图在现代语境中保有欧洲传统的法学品质。本书可以让我们看到施米特法学思想的基本信念所在。《教会的可见性——经院学思考》乃施米特一系列政治法学论著的滥觞,关注的是基督教教会建制的政治形式意义。《政治的神学——主权学说四论》讨论的是政治法学意义上的公法问题,在现代语境中进一步阐发了博丹“主权就是谁决断非常状态”的著名论断,已成为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哲学和法学的经典文献。《罗马天主教与政治形式》讨论政治制度建构中的“代表”问题,从韦伯“新教伦理”的对立面——天主教政治法理来看待自由民主现代性的形成及其问题,带出截然不同的现代性问题景观和意识,具有重要理论意义。《政治的神学续篇——关于终结所有政治神学的传说》乃施米特八十高龄时所著,旨在为针对“政治的神学”的大批判展开反批判,相当神学化,但谈论的仍是现代性政治的正当性问题,是其著作中最难迻译的一篇。《价值的僭政——一个法学家对价值哲学的思考》从法学家立场检讨现代启蒙主义价值哲学,对于了解施米特对议会民主制的思想史批判的理论出发点具有重要意义。
  • 朝向远大理想的精神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书系)

    朝向远大理想的精神建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书系)

    本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的形成,性质、特征及内涵,地位、作用,基本原则,基本任务,主要内容,基本途径,基本经验,新实践等方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理论和经验进行概括和总结。揭示了文化发展进程的基本特征,探讨了新的历史时期在文化建设、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以及社会和谐文化建设等主要领域所取得的理论与实践的新经验、新成果,并对我国文化的未来建设与发展进行了构想和展望。
  • 西方世界的衰落(修订版)

    西方世界的衰落(修订版)

    本书从理性概念出发,通过理性的同化与异化分析,研究了西方资本主义兴起与衰落的内在机理,对资本主义经济社会进行解构。作者认为,西方资本主义的兴起过程就是理性同化的过程,但是西方资本主义在兴起过程中就埋下了理性异化的祸根,随着理性同化的完成,理性异化的力量逐渐显现和增大,并导致了一系列矛盾和冲突。在此基础上,作者对资本主义自由市场经济、现代经济增长方式、资本主义制度的合法性以及资本主义全球化进行了剖析和批判,并得出了西方资本主义正在走向衰落的结论。
  •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基本知识

    党的性质是党的本质特征集中而科学的体现,它指一个政党所固有的质的规定性。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义。”这是对中国共产党的性质的集中概括。
  •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工会小组长工作手册

    为了把广大基层工会干部和职工的思想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七大精神上来,把贯彻落实工会十五大精神落实到基层、落实到行动中,因此,非常有必要在新形势下加强基层工会干部培训与日常工作业务指导,使得基层工会能够不断推出新举措,指导基层工会工作在各方面的创新发展。
热门推荐
  • 西游我也是师傅

    西游我也是师傅

    穿越了修仙界,不一起的起点,不一样的经历!
  • 拯救极品校花

    拯救极品校花

    我楚天作为侠盗燕子李三的嫡系传人,我大学没毕业就身家过亿!我缺什么?我什么都不缺,我的女友可是校花啦!不过我发现我的女友校花MM竟然身患绝症!为了拯救校花,医术?我学!道家练气术?我学!道家那房什么中什么术?我学!我拳打修行人,脚踢异能者,枪挑黑道毒枭!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一切为了拯救校花。
  • 王者荣耀巅峰战神

    王者荣耀巅峰战神

    鲜衣怒马,人还少年。看林晓如何从人生的低谷中走向世界的巅峰。“欺我、辱我之人,我必定百倍还之....”
  • 神盗墓系统

    神盗墓系统

    吴坤穿越到了一个世界,获得了神盗墓系统。但系统第一个任务就让他去一处古宅找到鲁班书。看他怎样,在这危机四伏的世界生存下去
  • 神兵时代之破晓

    神兵时代之破晓

    这是关于一个神兵的时代,每个人都有专属的武器,或强或弱。这个世界的境界分为武者,武士,武侠,武灵,武圣,武神,武仙。
  • 忆昔君初纳采时

    忆昔君初纳采时

    她是王爷小女。他是一朝太子。他们拥有相同的姓氏。他们年少相识,相知,相恋。作为皇帝,后宫只她一人。他曾深情缱绻,为她做只属于她一人的诗。奈何命运弄人。忆昔君初纳采时,与子成说作比翼。
  • 鹤归华表

    鹤归华表

    你可愿等上那么千万年,换的那么一次鹤归华表?
  • 大氪学家

    大氪学家

    “少年,你想变强吗?”穿越之后的楚凡,在自己脑海中听到一个声音。“想!”楚凡不假思索地回复道。“想变强,只需一发648,没有什么是一发648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再来一发!”楚凡:“……”
  • 我是一只手机

    我是一只手机

    一只手机,突然一天有了思想,然后开启了漫长的唠叨之路……
  • 浴血阿拉曼

    浴血阿拉曼

    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本册将为您展现浴血阿拉曼的那些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