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50300000057

第57章 二 淡泊名利,知足常乐

曾国藩认为,做人做官要懂得知足,对名利要看得淡一些,因为那些成大器者都能做到把自己看得平淡无奇。曾国藩学着放弃功名利禄,学着看淡军事上的胜败荣辱,并且尽量把结果推之于天命。一八七○年二月,曾国藩在回复刘蓉的信中说"事功之成否,人力居其三,天命居其七。文章之成否,学问居其三,天质居其七。"的确,与人战争,事功成败、机运好坏和天有很大关系,所以古人云: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随着涉世渐深,曾国藩越来越认识到有些事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所以他越来越重视"天命"的作用。

除了自己时时刻刻以古人胸怀宽广为榜样外,曾国藩也常常同亲人、朋友谈起淡泊明志的重要性,以此来相互激励。有的朋友甚至非常真诚地向曾国藩建议,在他身边应该有一个心胸开阔之人,以便时时提醒,不断促之前进。

平淡是曾国藩喜尚的人生涵养。他认为,涵养深、有器量的人,品德就高尚,遇事忍耐的人办事才能成功。因为器量大就能原谅他人,有忍耐就会好事多磨。有一点不满意就勃然大怒,有一件违背自己意愿的小事就愤然发作,有一点优于他人的长处就向众人炫耀,听到一句赞颂的话就为之动容,这些都是没有涵养的表现。器量随见识而增长,遇事不喜不惊,才可以担当大事。

曾国藩淡泊名利,即在于能淡化物欲,这是他保持平常心的一大学问。

他认为,要获得这样的一种心态,就应该按照静坐、平淡、改过这三个步骤来进行锻炼。

所谓"静坐",这是儒、道、佛三家所共有的初步门径,是士大夫阶层最基本的修养功夫。曾国藩综合儒、道、佛三家之说,把"静"字功夫看得非常重要。他反复强调,如果一个人的精神不能安然沉静下去,那么他的心里总是散漫的、浮动的,对事理不会看得清楚,做事不会踏实,乃至于自己的身体也不能保养得宜。

所谓"平淡",实际上主要是他对老庄淡泊寡欲之说的继承和阐述。一个人如果对世事不能看得平淡,那么他的心境就会被外物所扰乱,精神就会受到牵累,常因一些不愉快之事而耿耿于怀,进而直接影响到他待人接物、处世治事的好坏成败。因此,他主张人要有平淡的心境。他说:"思胸襟广大,宜从'平、淡'二字用功。凡人我之际,须看得平,功名之际,须看得淡,庶几胸怀日阔。以庄子之道自怡,以苟子之道自克,世俗之功名须看得平淡些。"所谓"改过",曾国藩指出,一个人如果在心境上不能平淡,就应该究其所以不能平淡的原因,然后在这个问题上痛下针砭,去检讨、去改过。为此,他一生坚持写日记,每天认真检讨所作所为。对于友人的忠告,他则强制自己虚心接受,力求改过。他的铭联、箴言、格言、警句、单字等,大都体现了他提醒自己不忘改过、立志自新的精神。

曾国藩一生功名卓著,被一些人颂为"古今完人",是因为他善于从"知足"两宇上下工夫,讲求谦让、退让的修身之术。他能以"知足"、"谦让"为人生学问,真可谓智者!

曾国藩深知知足之道,他曾经写道:"知足就会觉得心中像天地一样宽广,贪得无厌会觉得宇宙也十分狭小。对于没有超乎常人资质的人来说,多欲多求就更招致祸害。贫困时总想到丰盛,困境时经常寻求平安,富贵时要求有千乘车,尊贵时追求万钉带。没有得到又要求迅速赏给,得到后又永久占有。

芬芳的香气可比淑兰,位置稳固如同泰山。追求荣华富贵,没有知足,整日精神昂扬但越来越委顿。天气有寒有暖,日月有全有缺。时运好时多结善缘,时运不好会生灾患。各种福分不可期求,各种祸害往往纷至沓来。一句话会招人怨尤,一举足便会有障碍。举首望世界,乾坤是多么大。得到荣誉不要立即欢欣,遇到患难也不要立即气馁,你看十个人中,八九个没有依赖。别人穷困多超过我,我的穷困仍然可以忍耐。况且处于平坦夷途,还有什么事值得嗟气叹息呢,对于世界少一些索求,走路、睡觉都十分愉快,听天由命活到老,就不会四处不安。俗话说:'一个名利思想不能彻底拔除的人,即使能轻视富贵荣华而甘愿过清苦的生活,最后还是无法逃避名利世俗的诱惑:

一个受外力影响而不能在内心加以化解的人,即使他的恩惠能泽被四海甚至遗留给千秋万世,其结果仍然是一种多余的伎俩。"'

是的,名心切的,必然俗见重。名心的表现形态是多种多样的,如成功、成名、成人、成绩、成就、成仁、成礼、成全、成事、成家、成熟等等。正是这样一种广泛的、普遍的心理愿望,使人们对任何事情都有这样的一种心理期待:事事周全,样样完满,件件顺遂——这就是俗见。自然,就对疾病的有无,子孙贤良与否也格外看重,没有得到,就希望得到,得到了,又害怕失去;自己得到了,害怕子孙失去,子孙没有得到,又希望他们得到。人一天到晚就处于这样的患得患失之中,何处是个尽头呢?

"天道忌盈",是曾国藩顿欣赏的一句古话,他认为"有福不可享尽,有势不可使尽"。他"势不多使"的内容是"多管闹事,少断是非,无憾者也无怕者,自然悠久矣"。他也很喜欢古人"花未全开月未圆"七个字,认为"惜福之道,保泰之法莫精于此"。他主张"总须将权位二宇推让少许,减去几成",则"晚节渐渐可以收场"。

曾国藩认为,"功成身退"是一种退守策略,是指一个人能把握住机会,获得一定的成功后,见好就收。这是一种典型的"知足"观。另外,知足和谦让也是联系在一起的。曾国藩认为,知足就要求一个人在获得一定的地位和成绩后,要尽量将这些成绩谦让给别人,因为这样是避免仇视的一个重要方法。

人们总喜欢以家世、金钱、地位等这些单纯的客观现象或外在条件去衡量一个人的荣辱毁誉,把它们看成是永恒不变的东西,却忽视了主观的、内在的、可变的因素,从而犯下了许多错误,造成了诸多悲剧。曾国藩的过人之处在于他能够透过现象看本质,对于得失无常、兴衰浮沉有一种透彻的理解。

曾国藩认为,功高名显,必然会带来他人对自己的嫉妒和仇视,所以与人分享利益和名誉是曾国藩的一贯做法。每次打仗,他都不以首功自居,而是将下属或是同僚的名字放在前头。例如,在担任两江总督时,为了搞好关系,曾国藩就特别注意将满人都督官文的功名摆在自己之前。后来,曾国藩费尽心思将长江水师改为经制水师,这样一件大事,曾国藩又将官文的名字推到自己前面。这是为什么呢7曾国藩分析了官文的为人。官文既仇视湘军,又沾了湘军的光。不是湘军的胜利,哪有他的一等伯爵?贪名贪利,毫无定识,更无风骨,为了促成水师制,不让他反对,对于这样的贪官,只能给他点好处,他才会站在你这边。因此在给太后、皇上的奏折里,如果建议改制后的长江水师统领让官文做,大家都做他的副手,他一定会乐意。这样既可以减轻官文对湘军的嫉恨,又可拉拢他一起做事,借此消除满人对湘军的仇恨和排挤。

后来水师的发展证明了曾国藩推出一个满人担任领头的做法是正确的,获得了极大成功。

在人们的一生中,处处都有风波险阻,遭遇功名利禄,面对这个复杂的社会,谦让才是处世的妙方。做到恭谦让人,争斗才会停止,愤恨才会平息,积怨才会化解,天下再大的祸患都会冰消雪化于"谦让"之中。平常的人如果能够把握住它,则可以免除灾祸而获得幸福。自古名利太过都是祸害,与人分享才能与人共处。在曾国藩做官后期,正是凭着这样一种对人谦让、与人为善的原则,才使他晚节得保,并在韬光养晦之中达到最高峰。

淡泊名利,善于知足,讲求谦让,这是一种贤者的修身态度,也是一种有为者的谋世智慧!

同类推荐
  • 公务员职业道德:恪尽职守(三)

    公务员职业道德:恪尽职守(三)

    本书内容包括增强职业使命感和责任意识,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权力观、事业观,把个人价值的实现融入到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不懈奋斗之中;弘扬职业精神,勇于创造、敢于担当,顾全大局、甘于奉献,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应对突发事件等考验面前冲锋在前;发扬职业作风,求真务实、勤于任事,艰苦奋斗、淡泊名利,兢兢业业做好本职工作;严守职业纪律,严于律己、谨言慎行,不玩忽职守、敷衍塞责,不滥用职权、徇私枉法。
  • 施米特文集:合法性与正当性

    施米特文集:合法性与正当性

    《合法性与正当性》收入卡尔·施米特经典作品三种:《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合法性与正当性》、《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主题围绕施米特作为宪法学家的思考与命运。《当今议会制的思想史状况》尖锐提出议会民主制的法理学和政治学困难,既立足于现实政治问题,又具有思想史视野。《合法性与正当性》为宪法学和政治学的经典文献,是施米特在魏玛宪政危机关头书写的法学名作,堪称挽救魏玛民国宪政的“绝望尝试”,明确主张对反魏玛宪法的政党(纳粹)实行党禁。然而战后,施米特却吊诡地被贴上“第三帝国桂冠法学家”的标签,1945年被盟军当局拘押近两年。其间,施米特写作六篇随笔,结集为《从囹圄中获救:1945—1947年间的体验》出版,篇幅虽小,但在施米特研究中征引率却很高,因为从中可以看到施米特因欧洲法学传统的彻底崩溃而深感无奈。
  • 创新·务实·奋进: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履职回眸

    创新·务实·奋进:江苏省十二届人大常委会履职回眸

    江苏省十二届人大任期的这五年,是地方人大工作在传承中发展、在开拓中前进的五年。五年来,十二届人大锐意进取,主动作为,扎实工作,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促进我省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健康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各项工作在往届基础上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较好地发挥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应有的作用,受到了各级党委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认同。本书回顾总结了本届江苏省人大工作的特色和成就。
  • 《实践论》《矛盾论》导读(增订版)

    《实践论》《矛盾论》导读(增订版)

    《实践论》《矛盾论》是毛泽东关于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代表著作。作者借用马克思主义的认识论观点揭露党内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教条主义的主观主义错误。运用唯物辩证法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实践经验,深刻地阐述了对立统一规律。由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研究出版社联合出版的《〈实践论〉〈矛盾论〉导读》,在附原文的基础上,以经典原著的写作背景、成书过程、结构内容和观点及其历史影响和现实意义为脉络,对《实践论》《矛盾论》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解读,同时对其中暗含的哲理给予了充分扩展,突出当代价值与时代特色,利于广大党员干部和青年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原理,也有助于理解现代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缺陷和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领导干部读本

    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领导干部读本

    本书稿是党政领导干部的重要学习参考资料。本书稿选取《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刊发的重要理论、评论文章,深入剖析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的危害及产生原因,并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有助于广大党员干部自觉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热门推荐
  • 善始仙终

    善始仙终

    一次下意识的善意救人,古宇救了一位碰瓷老人的生命,结果却丢了自己的性命,令人扼腕叹息。也许是古宇的这次救人感动了上天,让他得到命运女神的眷顾,得以在修道界一位人族少年身上重生。而在修道界中,一次不经意间的善举,让古宇邂逅了一位古怪老头,从此开启了他惊心动魄的修道之旅。都说好人有好报,不知古宇在弱肉强食的修道界中能否善始善终呢?
  • 那一年我遇见你

    那一年我遇见你

    这一刻,卷起一阵清风。杨柳随风起舞。空气变得异常的清新。连白花花的阳光都变得刺眼起来。一片阳光竟似是有生命的,柔柔依恋,跳跃在他的眉梢,唇角。那位少年,仿佛是天地间最耀眼的光芒。
  • 冷音女王:青春之后的年华

    冷音女王:青春之后的年华

    她叱诧风云,霸气侧漏,女神……神经病一个。身边暖男学霸,左右霸道总裁,还有一个阴晴不定的超强设计师缠身。她也是醉了……
  • 极品男仆缠不休

    极品男仆缠不休

    身为山庄继承人,她从小女扮男装。山中修行,先是迎上了爷爷暗中安排的六名极品男仆,又是被太爷爷硬塞了一名白发男仆!可问题是,他们个个都有着非凡的身份,这样的天价男仆她要不起!
  • 带着弟弟妹妹去探索

    带着弟弟妹妹去探索

    二十多年的学习生涯告诉我,这个世界没那么简单。你说世界是天圆地方,不不不,作为一个新时代受过高等教育的三无青年,我脚下这块地看起来方但实际上是圆的。看来有必要探索一下了。
  • 雇佣黑蚁当保安

    雇佣黑蚁当保安

    知了在树上纵情地歌唱,迎来了昆虫世界听众的一片喝彩之声。美丽的蝴蝶对知了这位成功的歌唱家赞叹不已:“您太了不起了,刚长出翅膀才几天就成了歌唱家,真是位歌唱的天才呀!”知了听了苦笑一声:“世界上哪有什么天才,哪个成功者不是苦其一生才成正果的。”……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地狱不是敞开的家门

    地狱不是敞开的家门

    一个高校不起眼的小女生,爱上了一个不该爱的男生,却在不断的留恋和往返中看到了地狱之门,她的沉默寡言,让这些曾经看起来青春靓丽的室友却一个个跌进了无底的深渊,一连串怪异的事情,所有的人都离她而去,包括那个她爱过的男生,进入地狱难道还需要通行证,那么孤魂野鬼就无论如何哪里也去不了,最后只能魂飞魄散,而这一切都是为了什么?这种诡异让她从噩梦中醒来......
  • 无法重生

    无法重生

    随着一声惊天动地的叫喊声,兵锋交错。嘶哑与狂吼在一瞬间从人群中迸发又被逐渐扩大,兵器之间的碰撞声随之而起。张斌在方阵的最后面,只能看到前面的士兵冲上去,紧接着就是一片又一片的血液混合着一具又一具尸体倒在地上。
  • 默听夏日黎明

    默听夏日黎明

    “你到底是谁?”因为父亲利益而分开多年的兄妹为何又重新相遇?看似平常的校园内女生的争风吃醋,背后又隐含着多大的阴谋;看似毫无关联的日常琐事,串联起来又是在掌控之中。四个女孩和四个男孩之间到底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