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543400000003

第3章 同是将军客

机会总是青睐有准备的人。这句话很励志,即便退回去一千多年,少年李商隐那也是励志的典型。

《才论》和《圣论》一经流传,义山的才名便广为传颂,这份才名有没有给他一家的窘迫生活带来转机不好猜测,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义山凭借这个虚拟的软梯,顺利进入到上层贵族文艺圈。

喜欢吟风弄月的洛阳城士大夫们,顿觉眼前一亮,如此俊切的古文,居然出自一个年仅十六岁的少年,并且,这儒雅俊逸的少年身世竟如此寒苦,端的是惹人怜爱。于是,在官宦贵族吟诗雅聚的某些场所,便多了一位引人注目的青衣少年。

少年时的义山相貌俊美,有庾信、潘岳之仪。在汉语词汇里,“以貌取人”常被用作贬义词,但从古至今,人们也没能摆脱外貌对力比多的影响力。就连三国时以仁厚著称的刘备,也差点以貌丑为由而错失凤雏庞统。因此,义山的美姿仪可看作他仅次于文章才名的另一优势。《史记》描绘平原君为“翩翩浊世之佳公子也”,义山呢,起码也是个翩翩美少年,这为他日后缠绵玄美的情感生活埋下了伏笔。

有才名,美姿仪,这样的少年受人关注总在情理之中。更何况,义山的《才论》、《圣论》,使他在机会来临之前有了充足的准备和铺垫。很快,这机会便来了。一位对义山的一生都影响深远的人——东都留守令狐楚,此时出现了。

在晚唐政界和文学界,令狐楚是一个大腕级人物。贞元七年(公元791年),二十六岁的令狐楚登进士第,此后一直官居高位,屡屡升迁。难得的是,这位炙手可热的官场要人才思俊丽,能文工诗,尤喜四六骈文,曾颇得德宗皇帝李适欣赏,是当时独领风骚的文坛翘楚。

洛阳城出现了一位名噪一时的少年才俊,这个消息对于一向惜才并有极高文学造诣的令狐楚来说,自然是早有耳闻并心生揽才之意。而令狐大人的盛名厚德,义山更是敬仰已久,早就想以诗文登门拜谒。在义山生活的年代,白衣儒生为了寻得施展才华的机遇,常常写一些含蓄婉转的自荐诗上达官员,以求进阶,时称“干谒”。严格来讲,这算不得什么潜规则,毕竟,干谒能否成功,那是要靠作品质量说话的。

毋庸置疑,才华横溢的义山正式进入了令狐楚的视野。令狐楚对义山的喜爱可谓恩德备至,不但时时接济义山一家生活,还亲自教义山写作四六骈文,也就是当时流行官场的今体文,使义山在熟谙的古文基础上,逐渐丰满了骈体文创作的羽翼。在令狐幕府,义山可以自由出入,并在令狐楚的安排和建议下,与令狐家公子们结交优游。《旧唐书·文苑传·李商隐》中说得很明白:

楚以其少俊,深礼之,令与诸子游。

这“诸子”中就包括日后成为宰相的令狐公子令狐绹,义山曾与令狐绹关系密切,至于日后两人一度失和,那是令狐楚去世后,义山介入牛李党争之后的事情了。

唐文宗大和三年(公元829年)三月,义山的堂叔在荥阳病逝。同年十一月,令狐楚由东都留守升迁俭校右仆射、天平军节度使,治所在梁山附近的郓城,郓城也就是水浒故事的发祥地,“梁山一百单八将,七十二名在郓城”说的就是这个地方。

从荥阳奔丧回到洛阳不久,义山便被告知,令狐楚已辟聘他为天平军幕府巡官,成为令狐幕府名正言顺的僚属。此时,十七岁的义山正有大把的青春好年华,虽只是一介白衣,不曾科考及第,但他的逼人才气和风流韵致,在群贤毕至的令狐幕府已是一段极具眼球效益的佳话。

与令狐楚来往密切的官员和社交名流们,常常在类似于沙龙的聚会中,宴饮酬酢、即席赋诗,顺带PK一下智商和才情。每逢酒饮三分醉,诗赋七分味的关键时刻,令狐大人少不了要让义山出马,随便拟个题,义山便能即景生情,人家还在捻须苦思,他这厢已笔落纸端诗情摇曳了,引得举座为之喝彩,给令狐大人挣足了面子,也赢得了许多溢美之辞。

义山后来在向令狐楚陈述这一段经历时,言辞中仍是意犹未尽的美好回忆。

每水槛花朝,菊亭雪夜,篇什率征于继和,杯觞曲赐其尽欢,委曲款言,绸缪顾遇。

——《上令狐相公状一》

如果说堂叔是义山的第一位恩师,那么令狐楚则在义山一生中,尤其是在义山急需扶掖的入世之初,充当了恩师加伯乐的角色。这一段知遇之恩,我们用没齿难忘四个字替义山酬情,似乎也不为过。几年后,令狐楚从天平节度使任上调离,还不忘“岁给资装”,以钱物相赠,资助义山入京赶考。至开成二年(公元837年)令狐楚临终之际,还将人生中最后一件大事,代拟《遗表》的重任特意嘱托义山去完成。此番厚意,义山怎能不铭心刻骨?

天平之年,大刀长戟,将军樽旁,一人衣白。十年忽然,蜩宣甲化。人誉公怜,人谮公骂。公高如天,愚卑如地。

——《奠相国令狐公文》

将军樽旁,一人衣白。义山以一介寒门白衣,从洛阳被令狐楚慧眼识珠开始,相伴左右共十年时光。这十年在令狐楚的影响和护佑下,义山汲甘饮露得以顺利成长,特别是骈体文写作,使他如褪去壳甲的蝉儿获得了新生。有人赞扬他时,令狐楚对他越发喜欢怜爱;有人诋毁中伤他,令狐楚则严厉指责那个人,甚至不惜出言喝骂。

这哪里是恩威并重的官场中人,这分明是心怀慈爱的护雏长者形象,一息一念,都真实得像义山熟悉的父辈。义山后来在专呈令狐楚的《谢书》中这样写:

微意何曾有一毫,

空携笔砚奉龙韬。

自蒙半夜传衣后,

不羡王祥得佩刀。

于茫茫人海中相遇,原本不过是陌路,令狐楚却对义山倾注了亲人般无尽的厚爱扶持。这份知遇之恩,比之东汉人王祥获赠吕虔那把助他登三公之位的佩刀,也更加珍重和难以忘怀。诗中这份谢忱是真实温暖的。

“水槛花朝,菊亭雪夜。”“将军樽旁,一人衣白。”这样的时光是多么美好,不说义山难忘,就连今天的我们,念这样的词句,也让人流连其境,叹时光恍隔。

天平公座中呈令狐令公,时蔡京在坐,京曾为僧徒,故有第五句

罢执霓旌上醮坛,慢妆娇树水晶盘。

更深欲诉蛾眉敛,衣薄临醒玉艳寒。

白足禅僧思败道,青袍御史拟休官。

虽然同是将军客,不敢公然仔细看。

读这首诗,不禁感叹汉字真是奇妙。事隔一千多年,诗中的每一个字都如蛛丝,沾了些千年前的月色和烟尘,直到今天,也仍然能研出当时况味。一幕旧戏,戏服虽然陈旧了些,唱腔也尽管含混了些,但戏中的人物却是活的,有情绪有颜色,还有呼吸。

诗的题目很长,作为题目的用途当然不算精练,却透露了很多真实的信息。义山说,在天平公幕府座中,我把这首诗呈给令狐公,当时蔡京也在,因为他曾做过僧徒,所以诗中第五句的“白足禅僧”便来源于此。

在天平军幕府,义山度过了几年快乐时光。“将军樽旁,一人衣白”,这一句颇有些自怜自恋的意味。令狐幕府,衮衮诸公,一介白衣儒生,能以才名伴坐府主身旁,已是幸运之至。于是他一定会谨言慎行,才能取得一种地位和礼仪的平衡。然而,这只是我们的猜想。

写这首诗时,义山已为令狐幕府巡官。令狐府还是“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的往日盛况,义山,却已不是那个青涩少年。

唐朝是开放的朝代,即便到了晚唐也犹是如此。宴饮,少不了女人助兴。

这是一个妩媚的女人,妩媚常是女人以柔克钢的武器,何况是在开放的唐朝,迷死人不偿命,官伎冶情也不用客人买单。

义山对她是略为熟悉的。她曾是女道士,过着手执霓旌,祷神祭醮的日子。唐朝道教兴盛,入道是个时尚的职业,女人,特别是上流社会女人,自请出家为道是件颇为流行的事情。甚至很多大唐公主都自愿出宫入为道藉,过着比皇宫随意自在的逍遥生活。

这个妩媚的女人,曾为女冠的日子离她有些遥远了。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女子,无法像皇室公主那样家世富贵行止自由,或者是出于别的什么原因,总之她后来脱下道袍,凭着美貌和才艺做了令狐府的歌舞乐伎。

那天,天平军幕府如往常一般觥筹交错。这个女人甫一出场,四围的嘈杂倏地尘埃落定,像一枚石子刚刚投进湖水,此时只剩下涟漪在众人心间一波波无声荡漾。烛光下,她淡妆的容颜、轻歌曼舞的柔软身姿,如一株婀娜小树在水晶盘里伸枝展叶,惹人心驰。

昔日赵飞燕身轻善舞,汉成帝为她造水晶盘,令宫人托举着,飞燕立于盘中歌舞。水晶盘三个字,义山用来隐射眼前这位女子的妙曼姿颜,已是极致的赞美。更兼她轻敛蛾眉,眼如秋水。屋外更已深,夜已寒,她羽衣下的肌肤该有薄凉的寒意,若隐若现间,泛出冷艳的白皙,更添几分无法抵挡的魅惑。

屋子里的男人似乎都看得呆了,不呆的那个,也正在情挚浓烈地酝酿新诗。

于满座酒酣耳热中,义山游目四望。也许,他此时尚有几分矜重自持和三四分的心虚,毕竟,再美丽再妖娆,她也是恩师府中的女人。他往回收了收有些心猿意马的绮思,把目光投向了别人。很快,他的目光逮住了两个人,“白足禅僧”和“青袍御史”。

蔡京,晚唐官宦名士之一。提起这个名字,今人或许首先想到的是北宋那个有才但贪渎的奸相蔡京,似乎晚唐的这位蔡京已淹没在奸相蔡京的名下了,其实不然。此蔡京写过一首《咏子规》,诗中有一句“凝成紫塞风前泪,惊破红楼梦里心”,被很多红学家认为是曹雪芹《红楼梦》书名的由来。蔡京早年为僧徒,在道场中与令狐楚相识,令狐楚爱其才,令其还俗读书,后于文宗开成元年(836)登进士第,一度成为法律严明的好官。应该说,受知于令狐楚,蔡京与义山一样的幸运。

显然,因蔡京曾为僧徒的经历,便有了“白足禅僧”的指代。禅僧好理解,“白足”为何?传说鸠摩罗什的弟子昙始双足白皙,即便赤脚从泥水中走过,也不会污湿脚面,时称“白足和尚”,后来便以此借指高僧。

这样的宴席是让人愉悦的,除了幕僚知己,就是美酒佳人,此刻,借着醺然酒意戏谑一下同道中人,似乎更添情致。写诗的义山这么做了。

义山这首诗有图画的效果,色调是浓墨铺陈,美人是淡笔勾勒,同道是写意烘托。虚实点染间,一幅行酒图人物毕现,世相洒然。我仿佛看见义山在千年前这场宴会的光影中,对着醉眼迷离的蔡京坏坏地笑了,顷刻间笔落纸端,挥毫立就。一句“白足禅僧思败道”,将蔡京的窘态定格了一千多年,也将美人令人屏息的容颜拓展了无限想象的空间。

青袍御史,有研究者猜测八成是刘蕡。对中晚唐来说,刘蕡是颗发光的金石,无奈腐朽的末世只能让他闪烁着悲壮的光芒。

唐敬宗宝历二年(826),刘蕡进士及第。大和二年(828年),文宗李昂即位后,力图改变宦官掌权的局面,下旨举贤良方正,也就是施行人才兴国战略。刘蕡在应试对策中痛斥宦官乱政,主张诛灭宦官,改革朝政。考官大为赏佩,却慑于宦官威力,只能放弃录用。此一段令亲者痛、仇者快的忍痛弃贤让许多人扼腕长叹,连刘蕡的竞争对手、同时应考的河南府参军李郃都心有戚戚:“刘蕡下第,我辈登科,实厚颜矣。”令狐楚敬其刚正直言,聘为幕府从事并礼遇有加。只是最后,刘蕡的结局仍然惨烈,遭到宦官的诬陷报复,贬为柳州司户参军后,卒于任上。

如果时光永远停留在令狐府的那一夕欢宴,该有多好。诗酒趁年华,举座皆良朋,有知己相聚,有美人可赏。似乎只有此刻,严凛刚正一生的刘蕡才是快乐的,如此,即便忘形一回又有何妨?知己间,本就是无话不可谈,无形不可露的,连嘲笑和恶搞都有温暖的颜色。义山于是以情状入诗,他说,你们快瞧,如果能携美人归隐,我们的青袍御史就算是休官,怕也是愿意的呢。

转笔到自己,义山含蓄起来,并小小地狡猾了一回。同是将军府的僚属,他们都在为美人痴狂,我却不敢公然细看。是心虚情怯,还是书生的腼腆?义山此时的心理很微妙也很有意思。恩师府中的女人,是要赞美的,何况确实美得让人目炫神迷,但全盘托出自己的爱慕绮思,怎么着也不合适,因为她是恩师府中的女人。

于是最终呈给令狐楚的这首诗,便有了现在的样子,他图画了一幅场景,他的心迹却是画外音。借着对场景的渲染,映衬了美人无以复加的美妙姿颜,同样借着场景的渲染,反衬了自己清醒内敛的谨慎修持。义山是聪明的,并且也不乏真诚和善意。

如今读这首诗,也许很多人只记住了诗中的欢宴,和欢宴中亚情色的描述,却读不破义山当时的心境。世事无常,时过境迁后,谁又能知晓旧时月色,谁又能体察前路迷茫?正如义山当年,无法预料他今后的时空里,有多少曲折和遗憾。

同类推荐
  • 走遍非洲

    走遍非洲

    马克吐温曾说过,上帝首先创造了毛里求斯,又仿照毛里求斯创造了伊甸园。非洲是一片美丽神奇的土地,本书14位作者都是在非洲长期驻站工作生活的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的记者,对非洲大陆怀有深厚的感情,他们的采访足迹遍布非洲的津巴布韦、肯尼亚、尼日利亚、埃及、坦桑尼亚、赞比亚、南非、毛里求斯、南苏丹、利比里亚、马拉维、刚果(布)、莫桑比克、赤道几内亚、博茨瓦纳、卢旺达、毛里塔尼亚、吉布提、索马里和斯威士兰等国家,他们用客观真实的文字表述向读者介绍了在非洲的所见所闻和切实感受。
  • 梦想照亮生活

    梦想照亮生活

    穆孟杰,一位盲人农民,以自己坚定不移的意志、不屈不挠的毅力和勤勤恳恳的努力,历经百般苦难,终于在两三年之后,成功地建起了自己的学校。他一步一步地践行着自己的诺言:为盲人办学,帮盲人自立。他最见不得盲人被人遗弃和蔑视,成为社会和家庭的负担。他要以一己之力,竭尽所能地去帮助盲人,把他们从不被公正对待乃至被虐待、被轻视、被侮辱的境遇中解救出来。
  • 毛泽东诗词赏析

    毛泽东诗词赏析

    在饱受内忧外患的近代中国,顽强的中国人民经过上百年的斗争,终于重新屹立于世界的东方,而毛泽东诗词正是中国人民前仆后继反侵略、反压迫、争取自由平等的战斗号角,也是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发愤图强、走向世界前列的战歌。他的诗词可以说是20世纪中国革命的一个缩影,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瑰宝。鉴于此,我们编著了这本《毛泽东诗词赏析》。本书收录了毛泽东所创作的62首诗词以及近30幅诗词手书,这些诗词或手书大多数是经毛泽东生前同意并正式公开发表的,少数作品虽然在他生前没有发表,但是在其逝世后由人民出版社、中央文献出版社等出版部门正式公开发表,这就使本书收入的诗词和手书不仅十分可靠,而且具有权威性。
  • 幸存者

    幸存者

    "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他被埋在废墟之下长达76小时。他说他是幸运的,可以活下来,可以用写作抚慰受创的心灵,可是,那些失去健康、失去家园、失去亲人的人,忍受着更加巨大的伤痛,更需要我们的关心……于是,他写下了这些文字,为了这段不该忘却的记忆。用血写就的实录以命换来的真情;献给所有地震遇难者与幸存者的宝贵记忆;这是我们共同的追思,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
  • 醒来的森林(英文版)

    醒来的森林(英文版)

    这套书稿的书稿,是英语原版公版图书,也是美国自然主义派系里的杰出代表人物约翰·巴勒斯(1837—1921年)除《冬日阳光》以外,早年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之一,最早出版于19世纪末。《醒来的森林》是一本关于鸟的书。确切地说,是邀请人们研习鸟类学的书。此书将展示作者的意图是唤醒和激发读者对自然史这一分支的兴趣。作者要求读者跟随他到著名的美国哈德逊山谷,倾听林中鸟的音乐会,更希望读者通过此书,走进弥漫着原始气息的森林里,观察不同的鸟类筑巢的乐趣。在巴勒斯的小花园中,读者可以看到鸟儿筑巢的一幕幕美妙的景象。这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鸟的书,它更是让读者享受鸟语花香和大自然的清新优美的书。同时,还给读者以启发,使读者对原野与丛林增加兴趣与知识。当然,最重要的,此书是要告诉读者,人类对待大自然的态度到底应该是什么。此作家也是首都师大著名英语教授程虹女士的主要研究对象,其作品(包括此作品)也由程虹女士在早些时候译成中文并出版问世。
热门推荐
  • 风霆世纪

    风霆世纪

    穿梭时间的列车,来往十二个时辰。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魔影幢幢侵蚀记忆散没云霭风鸟诉来悲苦为了久候的期许我不负使命到来
  • 极品美女老婆

    极品美女老婆

    “你有老婆了还叫我做你老婆?”“大老婆,二老婆,三老婆,四老婆啊。”这就是杨小风的都市生活。
  • 星火点亮

    星火点亮

    龙无敌的奇妙旅行了开始了,跟我一起来走进一个神奇的世界。
  • 魅乱天下之妖妃天降

    魅乱天下之妖妃天降

    一朝穿越,她居然成了被人追杀的人妖,撒尼?人妖?那还混个屁啊!恰恰这个人妖,把皇宫搅的鸡飞狗跳,还拐走了王爷老婆的姐姐,就算是逃跑,还带着一群大帅哥上路,到哪都是招蜂引蝶的,被追杀被暗算被出卖,这日子过的是有滋有味!女主的牛叉人生开始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逆袭之妹妹我回来了

    逆袭之妹妹我回来了

    她那年6岁,常常围在他的身边,一口一个“希哥哥”的喊。有一天,他家又收养了一个女孩,那个人是她的妹妹。她被妹妹的算计赶出家门,她的希哥哥能不能帮她洗刷冤屈?她的妹妹为了占有她的希哥哥,不惜一切代价。她被人收养,改变了性情。她在柔弱的基础上摇身一变,成了黑道让人闻风丧胆的女王。当黑道女王遇上心计叵测的妹妹,能否一挽狂澜?
  • 并蒂同生

    并蒂同生

    生活在网络小说世界里的都市讲师,厌倦了在浮华没有信仰的世界一成不变的生活!因探险旅游而进入长白山迷失于峡谷惨死!重生于并蒂莲并灵魂两分,得到轩辕血脉传承!且看同魂双胞男女成神之路!
  • 谁来拯救中国大学生

    谁来拯救中国大学生

    编著者从2002年至2004年的《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南方都市报》《羊城晚报》等多家报纸杂志采集、整理出了一些相关内容,并结合了个人的所见所闻及亲身经历,编写了此书——暂定名为《谁来拯救中国大学生》。针对书中的一些现象,编著者提出自己的陋解拙见,为的是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出专家学者、政府部门乃至全社会的真知卓见,共同关注扩招前后这几年的中国大学生,及时解决一些关键的或被忽略的问题。
  • 缠龙纹

    缠龙纹

    痴情就是个罪,寒轩穿越回3百年前,被大家当众羞辱的那一刻,他手上无名指缠绕着龙纹,独自闪耀。
  • 邪魅王爷的俏王妃

    邪魅王爷的俏王妃

    云夜国,这个传闻中带有一股神秘力量的国度,生活在这个国度的女孩宫思烟是一个太医的女儿,从小的生活就很是幸福,后来因为一道突如其来的赐婚圣旨彻底改变了他的生活.....因为她嫁给的不是别人,而是云夜国传闻中的不近女性并且手段心狠手辣的七王爷北堂慕羽,但是让宫思烟没想到的是,婚后的生活过的是无比的甜蜜,但是这也让她卷入了一场场的阴谋和权位的斗争中........
  • 前世落尽今生花

    前世落尽今生花

    神经大条的富家女和时冷静时短路的死党,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来到了一家cosplay店,“偶然”地遇见了灵魂不完全的帅哥血族和她妖冶却稳重的永生管家。明明是八竿子打不着的人,为什么会有一种莫名其妙的熟悉感?还有脑海里的空白,这是怎么回事?为了找到答案,就“顺便”接受了血族男的委托,那就开始帮他寻找碎落的灵魂吧。而这找回灵魂的方式居然是——穿越...那么,三国,我们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