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97000000004

第4章 中国史学的一个传统观点:重视事实,轻视批评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感很强的民族,也是一个最重视人事经验的民族。中国文明的一个显著标志是历史记载连绵不断,历史编纂学极为发达。早在公元前2世纪,我国就产生出一部记载了约三千年历史的通史《史记》;从《春秋左传》到《资治通鉴》、《续资治通鉴》等,我国有长达几千年的一系列的编年史;从《汉书》到《清史稿》,我国每一个朝代都有一部或多部比较完整的断代史;萌发于殷周时的史官制度和历史文献档案制度也是相当周密而完善的。中国文明的这一特点足以使世界上任何其他国家或地区的文明望尘莫及。如果清查一下中国用文字记载的文化遗产,那么,史学遗产恐怕最为丰厚了。然而,在这引以为自豪的丰厚的史学遗产里面,可以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历史编纂的成就与史学批评的成就比例悬殊太大。下面不妨以清代乾隆(1736-1795)年间编修的《四库全书》为例,从量的方面直观地把握一下中国18世纪以前的史学遗产概况:

从上表可以看出,史评类著录的22部书在整个史部所著录的561部书中只约占4%,这22部书共399卷,在总卷数21946卷中只约占1.8%(存目中的比例暂时不计)。

为什么史评书在整个史部书中少得可怜呢?四库馆臣在史部史评类小序里阐明了他们的指导思想和编辑方针。小序文繁不备引,归纳起来有这么几层意思:(1)早在《春秋三传》、《史》、《汉》时,史论就很繁多。后来那些“品骘旧闻,抨弹往迹”的史评书,粗制滥造,“其书动至汗牛”。还有像胡寅《读史管见)这类文士所作的史评书,“凿空生义,僻谬不情”。(2)感叹“博览精思”的史评著作太少,四库馆臣肯定的只是刘知几、倪恩等个别人考辨史体的著作。(3)从分类学上贬低史评的价值。馆臣认为“史评”这一类书,“瑕类丛生”。实属“百家谰语,原无可存”,只是因循守旧,“用备体裁”,才按“笃实近理”的选择标准,“酌录数家”。这些意见带有较浓厚的“钦定”色彩,代表了中国18世纪以前对史评的一种正统看法。四库馆臣之所以贬低和轻视史学批评,是与另外一种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即读史评史必须先知事实,然后才能判断是非,褒贬善恶。《四库总目提要》反复申明这一观点,卷首“凡例”云:

论吏主于示褒贬,然不得其事迹之本来,则褒贬何据而定?卷四十五史部总序云:

苟无事迹,虽圣人不能作《春秋》;苟不知其事迹,虽以圣人读《春秋》,不知所以褒贬,卷六十五史钞类存目《全史论赞提要》云:

读吏必先知其事之始末,而后可断兵人之是非。今笃寿(《全史论赞》一书鳊者)惟存其论,使称善者不知,其所以善,称恶者不知其所以恶,仍于读吏者无益也。初看起来,上述观点似乎未可厚非,不知事实,怎么能进行批评活动呢?实际上,他们是在知事实的幌子下,企图回避和放弃史学批评。《四库提要》史评类仅著录明代两部史评著作,不仅对明代的史论一笔抹杀:“明代史论至多,大抵徒侈游谈,务翻旧案,不能核其终始”⑨,而且对所肯定的《史料》书着眼点是:“是编考订诸史书法之谬,及其事迹之抵牾。于诸史皆钩稽参贯,得其条理,实一一从勘验本书而来,较他家为有根据,其书《三国志》及八史,多论书法之误,而兼核事实。”。仍然是以“事实”二字为主。

如果我们进一步考察下去,就不难发现,重视经验事实,轻视史学批评,不仅仅是18世纪的官方的正统史学观念,而且是中国史学发展史上一种由来已久的带有普遍性的传统观念。

司马迁在回答上大夫壶遂所提出的“孔子为何而作《春秋》”的问题时,引孔子语说:“我欲载之空言,不如见之于行事之深切著明也。”这一句话历来被史家奉为治史之圭臬,它集中地概括了中国传统史学家追求的目标:不尚空谈,让事实说话。中国史家的这种求实精神对我国史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促进了以记载历史事实为主的历史编纂学突飞猛进,丰富多彩。正是靠着这种求实精神,我们今天才能分享如此丰厚的史学遗产。一方面,我们应当充分肯定求实精神是我国史学的一大长处,另一方面,又不能不看到,求实精神会阻碍和限制以“空言”为特征的纯粹的史学批评的发展。

传统的中国史学家大都习惯于通过变换体例结构和提高叙事技巧来表现以褒贬为主旨的史学批评倾向。如果说《春秋》所谓“一字定褒贬”,是受到当时的物质基础和书写工具的制约,不得不以尽可能少的文字来表现尽可能多的批评内容的话,那么,《史记》的“寓论断于叙事之中”,则是有意识地发展了叙事性的批评方式。叙事与批评融为一体,然而叙事是主体,批评可以在高超的叙事技巧中去意会和领悟(《史记》中不少篇章均具备这种特征)。作者与读者都不能离开事实去发表批评意见。这样一来,批评便自然而然地融化在叙事之中。不过,司马迁还创立了“太史公日”的形式,作为一种补充,来满足批评的需要(这一点我们在后文还要谈到)。

从司马迁一直到近代,这种重视事实、轻视批评的传统观念的影响愈来愈大,许多史学家都接受了让事实本身来说话,寓批评于事实之中的主张。明人修《元史》,不写论赞,其《凡例》云:“历代史书,纪、志、表、传之末,各有论赞之辞。今修《元史》,不作论赞,但据事直书,具文见意,使其善恶自见,准《春秋》及钦奉圣旨事意。”清入毕沅模仿司马光的《资治通鉴》而作《续资治通鉴》,独独不用“臣光日”的批评体例,章学诚也以“据事直书,善恶自见”之类的理由加以回护。章太炎先生因此缺略而批评毕书“难乎其为续也”。

王鸣盛在《十七史商榷自序》里集中而强烈地表达了这种求实观念:

大抵史家所记典制,有得有失,读史者不必横生意见,驰骋议论,以明法戒也。但当考其制之实,俾敷千百年之建置沿革,了如指掌,而或宜法,或宜戒,待人之自择焉可矣。其事迹则有美有恶,读丈者亦不必强立文法,擅加与夺,以为褒贬也。但当考其事迹之实,俾年经事纬,部居州次,记载之异同,见闻之离合,一一条析无疑,而若者可衰,若者可贬,听之天下之公论焉可矣。书生胸臆,每患迂愚,即使考之已详,而议论褒贬,犹恐未当,况其考之未确者哉!盖学问之道,求于虚不如求于实,议论褒贬,皆虚文耳!作史者之所记录,读史者之所考核,总期于能得其实焉而已矣,外此又何多求邪?王鸣盛对史学批评的态度不仅是极端地轻视,而且近乎彻底放弃和完全否定。王鸣盛把一切“议论褒贬”都斥为“虚文”,并把作史与读史的终极目的限定在“能得其实焉而已矣,外此又何多求焉”。这种史学观念是偏激和狭隘的,实际上无论哪一位作史者或读史者(包括王鸣盛本人)都不可能排除议论褒贬的批评活动。

清代史学评论家章学诚曾分析过中国史学重视事实、轻视批评这一传统观念的理论依据。《文史通义·易教上》开宗明义提出一著名论点:“《六经》,皆史也。古人不著书,古人未尝离事而言理。”《经解中》又说:“事有实据,而理无定形,故夫子之述六经,皆取先王典章,未尝离事而著理。”中国古代史学自孔子以来一直认为,“事实”处于历史写作的中心或主导地位,说理或批评,只是附带的。只有事实才是可靠的、真实的,而说理或批评,是没有“定形”的东西,因而是不真实的、不可靠的。所以,古代史家坚持不离开事实来说理。这样一来,离开事实而进行独立的说理性的史学批评就难以得到充分发展。

下面不妨再举近代一位颇有成就的史学家的类似说法,以见这种传统观念的根深蒂固。邓之诚先生1933年在《中华二千年史·叙录》中说:

在中国文学,本有史评一派,积久流为空疏,遂不为人所重。诚以见解随时而异,随地而异。今日之所见,已异于昔日,则来日之所见,未必不异于今日。况往古之人与事多矣,论人当现其一生,论事当究其终始,而得也失也未必尽当。盖书阙有间者多矣,其涉疑似之间者,未能一一论定故斯编各标题目,略分片断,诚不欲轻下断语,徒滋空论,致胎他日悔恨,亦以排比之责已尽,任读者随时随事,自能以其见解解之。邓先生视史评为“空疏”、“空论”,与王鸣盛所谓“虚文”的看法并无二致。邓先生解释史评不受到重视的原因是因为人们的见解随时在变化,也就是章学诚所说的“理无定形”。这种看法说明不少史学家尚未充分意识到史学批评的职能和功用。客观的历史事实是不变的,但人们对客观历史事实的主观评价总是不断在变化的。焦循早就讲过“天下之言,未有能定者”的道理,“少时之作,壮而视之,或以为未定。壮时之作,老而视之,或以为未定。然究之,少壮之作,不必诚不定;老年之见,不必其遂定”。因此,一个史学家不必因老来悔恨少壮时的议论而放弃史学批评。

以上简要地考察了中国史学的一个传统观念。我们无意责备前贤,因为意识形态领域里一种带有普遍性的传统观念,都与整个民族的思维方式和文化——心理结构密切相关,一般人很难摆脱传统的影响。特别是中国有漫长的封建社会,小农经济的一体化和稳定性必然导致狭隘的经验论。在自给自足的封闭的自然经济的影响下,人们往往满足于眼前的经验事实,不太可能超越经验事实之外去发展独立的理论思维和批判精神。我们考察这种现象的目的是想说明,既要看到求实精神的积极作用,也要认清它的消极作用。过分地重实,不仅限制了史学批评与历史编纂学的同步发展,而且不利于史学向更深的层次跃进。中国的历史编纂学及其成果远在西方之上,然而,当四库馆臣18世纪一味地把史学范围限定在“知事实”的水平上时,西方的历史哲学已经兴起,并且诞生了第一个历史哲学家维科(1668-1744)。西方历史哲学家对抽象的史学理论所表现出的强烈的兴趣和探讨精神,按中国传统的史学观念衡量,都可能被视为“空谈”、“虚文”。有入或许能在中国史学家中找到某些历史哲学的因素,但其性质与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的历史哲学完全不同,正如同“《四库全书》等巨型类书丛书的编纂工作,其性质与法国18世纪启蒙大师撰写的《百科全书》迥然有别”。

总之,通过上述讨论,笔者想提出一个结论:传统的史学观念愈是轻视史学批评,也就愈是证明建设史学批评史的重要和必要。

同类推荐
  • 地球上最完美的花朵——世界思想史(下)

    地球上最完美的花朵——世界思想史(下)

    本书采用图文对照的形式、通俗易懂的语言,将世界历史上的重大事件、重要人物以及科技文化方面的突出成就,按照历史演进的顺序,进行了生动、真实、客观、全面的反映。
  • 羲皇故里寻根记

    羲皇故里寻根记

    伏羲女娲是华夏各民族共同的始祖,包括汉民族在内的许多民族在自己民族产生发展的传说中,都认定自己是伏羲的后代,是龙的传人,这种口头“史诗”长传不衰,直至今日。各族人民广泛地为伏羲女娲建庙立祠,祭祀不绝,尽情表达着他们对人文始祖伏羲的爱戴和敬仰。伏羲女娲的始祖地位同时也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早在春秋时期,在伏羲建都立国之地淮阳,就修建了太昊陵;自元以来,淮阳的太昊陵,天水的伏羲庙就实行国家最高规格的祭祀典礼,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江泽民总书记视察天水期间,欣然题词:“羲皇故里”。所有这些,都充分肯定了天水是羲皇故里和中华民族发祥地的地位。
  • 一条咸鱼的穿越记事

    一条咸鱼的穿越记事

    别人穿越是主角,死肥宅穿越依旧是咸鱼,立志混吃等死,却不想总被打扰,猥琐的死肥宅只好一步一步变得卑鄙无耻没下限,落井就要下石,,这样才能继续混吃等死的好日子嘛。
  • 颠倒鸳鸯

    颠倒鸳鸯

    林翔,一个形象设计师,坐在飞机上,突然天气发生异象,穿越时空来到古代,竟然掉到了烟花巷,被迫男扮女装,还竟然有人看不出他男的,以为他是女的,喜欢上“她”。林翔不知道招惹谁了,莫名其妙的被追杀~!“你们认错人了”林翔心里那个冤啊~!竟然有两个林翔~!
  • 大唐手机王

    大唐手机王

    “我大唐军队在陛下的英明领导之下迸发出王霸之气,吓得东突厥魂飞魄散,成功平灭突厥,俘获颉利可汗!”大唐手机头条新闻报道。“正宗漠北纯正牛羊肉,假一罚十!半价出售,仅此一天!!”大唐手机商城打出促销口号。“春天来了,万物复苏,这可真是交~配,啊呸!这可真是理政的好时节啊!”这是李世民的朋友圈状态。“欢迎来到俺老程的直播间,今天俺给大家表演一下程氏三板斧!唉唉,大家别走啊!~”大唐手机也传来了程黑子绝望的呐喊……是的,刘玉泽同学,带着一个超前的手机系统穿越了……
热门推荐
  • 宋太傅今天投胎了吗

    宋太傅今天投胎了吗

    『女主反穿现代』『男主轮回』『轻松温馨向』『赚钱养家系列』『三个弟弟神助攻』文案:宋沂航状元得中的那天,贵女皆艳羡他的发妻。这么一个如芝如兰的人物,居然被她捷足先登了。登了状元郎的杨子妍表示:说起来你们可能不信,其实我才是被迫的那个。―史载:过二岁,沂航欲高门另娶,以其妻投湖而终,盖其妇善妒也。杨子妍吹着空调吃着瓜,笑眯眯地看向他。“某人不是要高门另娶?”“嗯,无奈夫人善妒。”“……我信了你的邪。”―世人皆道太傅忧国忧民,但只有亲近的人才知道,太傅没有心。他所有的热枕和朝气,皆随着夫人的离世而消融殆尽,只剩下这一个理由挣扎着活下去。待轮回之时,宋太傅长揖至地,“愿以名垂千古换她百岁无忧。”
  • 裴先生娶了个200斤的胖子以后

    裴先生娶了个200斤的胖子以后

    简介:27岁的天才美女医生夏清猝死在手术室了!她还重生了!重生在了她最熟悉的病房。重生在一个200斤的产妇身上。一个剖腹产不打麻药被疼死的产妇身上。除了年轻一无是处。这要夏清怎么忍?复复仇、减减肥,顺便抢抢渣女的心上人,真是与天斗与人斗,其乐无穷!小剧场:“你们听说了吗?裴总未婚生子,要结婚了!”“娶了谁?娶了谁?”“南城林家200那个胖子!”“二少疯了吗?”“这年头富家少爷都流行吃猪肉了?”林夏清侧头看着,“您嫌我胖?”裴正扬看着身姿丰满的女人,“不胖,手感刚好。”助理:裴总,带您去眼科可好?
  • 那时的妖族

    那时的妖族

    雪夜里的一场巨变,使得少年韩铁木踏入了陌生的鸿冥界。这里妖魔遍地,鬼怪横行,各大族群,各大门阀,明争暗斗,连绵不绝。幸运地被帝秀峰妖主收为传法人,韩铁木的异界之旅可谓是一帆风顺,他能否一直这么幸运下去?在这片神秘的国度里,他究竟会上演何种的悲喜人生?又会遭遇怎样的爱恨情仇?各位亲爱的读者大人,不要再犹豫了,赶快点击吧!
  • 曲径幽幽情意浓

    曲径幽幽情意浓

    三好学生顾谨言在父母离婚后变得叛逆,成绩一落千丈性格也变得冷漠孤僻。被判给母亲的她被母亲带到继父秦浩天家里。顾谨言对这个新的家庭感到害怕,可是见到年长她一岁的哥哥秦倚和浩天叔叔竟是这么的温柔绅士顾谨言放下了心中的戒备。但是对姐姐和弟弟的思念、自己的奶奶的胡乱挑唆,以及秦家小姑的严厉让顾谨言又对这个新家反感。她试图用叛逆让母亲回到以前的那个家里,可谁想到因为她的任性差点造成让她悔恨终身的事情。“父母也许有他们的无奈,我们要做的就是尽量不要让他们操心。你这么大一个孩子了怎么就不能学会去爱身边的人,大人也需要温暖!你知道吗顾谨言”秦倚对她说的这句话,可是终究是……
  • 轮回再生之创界

    轮回再生之创界

    过去的岁月只留有一人等待,偶然间轮回,却发觉最真的自己。系统,复活石,神秘玉佩,黎天明是否还能重回过去,创造末来……
  • 网王短篇合集

    网王短篇合集

    嗯,我写的短篇的一个合集吧?反正就是我写的所有短篇啦,看看我能写多少吧,这个倒是不用担心我断更接不上的问题啦,嘿嘿:-P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魔传曲

    神魔传曲

    一次穿越,是巧合,还是精心设计?天魔体与神魔魂的结合,究竟会造成怎样的后果?万载之前的预言,又是怎样一个局?神秘的白衣剑仙,杀戮的魔都,强大的圣域,三者之间又是何关系?一切皆在神之三部曲:神魔传——为神为魔一念间,不看苍穹不看仙!
  • 丢下傲娇拥抱你

    丢下傲娇拥抱你

    苏茗从没想过相亲对象会是陈遇止,更没有想过分手后还能和陈遇止结婚。这一切却在陈遇止的计划内。听到苏茗相亲的消息后,陈遇止不淡定了,立马结束国外的一切工作,然后状似勉强地接受了徐秋琳安排的相亲。徐秋琳:“儿子,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姑娘?”陈遇止:“我不用浪费时间去认识的。”徐秋琳细数了四周的未婚女青年,发现正单身未嫁的苏茗最合适。这是一个傲娇的男人最终放下所谓的面子,速度追回美娇娘的故事。
  • BOSS大大有点撩

    BOSS大大有点撩

    这是快穿文:苏玖,一个宅家主播,平生梦想就是左抱美男,右拥亿金,人前是个女神,人后是个沙雕,一天洗澡的时候一个仰后摔,卒,本以为就此与人间白白,但莫名绑定了一个快穿败家(恋爱)系统“小玖,我喜欢跑车”“买”“小玖,我喜欢游艇”“买”“小玖,你好有钱”“不,我穷得只剩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