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97000000020

第20章 上古史学

刘知几对上古史学的批评,要点有四:一是中国史学的起源,二是孔子的功绩及春秋史学的成绩,三是战国史学的发展,四是对《尚书》和《春秋》的怀疑与批判。

先看第一点,这一点我们曾在“原始察终”一节里有所论及。刘知几认为中国史学起源于太古,所谓太古,就是指唐、虞以上的历史时期。刘知几把唐、虞作为上古史学的一个界线,显然是根据《尚书》中的《尧典》与《舜典》而来。刘知几虽然把中国史学的起源追溯到太古,但是最后的落脚点是在“自唐、虞以下讫于周”这一段历史时期。《史官建置》篇云:“史之建宫,其来尚矣。昔轩辕氏受命,仓颉、沮诵居其职。至于三代,其数渐繁。史官之作,肇自黄帝,备于周室。”史官的设置起源于黄帝(黄帝属于太古时期),这当是根据传说,而史官“备于周室”才有文献根据。《古今正史》篇首先追溯太古时期的史书《三坟》、《五典》,但“其书不传”,因此刘知几的结论是“惟唐、虞已降,可得言者”。“唐、虞已降”之所以“可得言者”,是因为有一部《古文尚书》,也就是《二体》篇所说的:“三、五之代,书有《典》、《坟》,悠哉邈矣,不可得而详。自唐、虞以下迄于周,是为《古文尚书》。”中国史学起源或形成于唐、虞至周代,刘知几认为应当归功于孔子。

孔子是中国史学史上一个里程碑式的人物,刘知几充分肯定了孔子在上古史学发展过程中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浮词》篇说:“昔夫子断唐、虞以下迄于周,剪截浮词,撮其机要。故帝王之道,坦然明白。嗟乎!自去圣日远,史籍逾多,得失是非,孰能刊定?”《叙事》篇说:“昔圣人之述作也,上自《尧典》,下终获麒,是属词比事之言,疏通知远之旨。子夏日:‘《书》之论事也,昭昭然若日月之代明。’扬雄有云:‘说事者莫辨乎《书》,说理者莫辨乎《春秋》。’然则意指深奥,诰训成义,微显阐幽,婉而成章,虽殊途异辙,亦各有差焉。谅以师范亿载,规模万古,为述者之冠冕,实后来之龟镜。”《自叙》篇说:“昔仲尼以睿圣明否,天纵多能,睹史籍之繁文,惧览者之不一,删《诗》为三百篇,约史记以修《春秋》,赞《易》道以黜《八索》,述《职方》以除《九丘》,讨论《坟》、《典》,断自唐、虞,以迄于周。其文不刊,为后王法。自兹厥后,史籍逾多,苟非命世大才,孰能刊正其失?”刘知几沿袭了孔子删定《六经》的传统说法,这种说法的前提即孔子与《六经》的关系迄今仍然是一个争论不清的谜。孔子是否修订过《尚书》、《春秋》等上古历史要籍,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孔子及《尚书》、《春秋》在中国史学发展史上的楷模作用和规范价值。刘知几正是站在这样一个高度来评价孔子的历史地位。我们指出这一点,是想强调刘知几虽然对《尚书》和《春秋》进行过严厉的批判,但是丝毫无损于孔子在他心目中的崇高形象。

刘知几对春秋史学的肯定,集中在《左传》一书。刘知几从小就偏爱《左传》,《左传》是引导他走向史学道路的启蒙著作。《史通》全书中对《左传》的评价最高。《史通》外篇以整篇的篇幅评价的史书有四部。《疑吉》篇之批判《尚书》、《惑经》篇之批判《春秋》、《汉书五行志杂驳》与《五行志错误》之批判《汉书》、与《申左》篇之褒扬《左传》,形成了是非鲜明的对照,甚至给人以褒贬抑扬失去平衡的感觉。在《申左》篇里,刘知几通过《左传》与《公羊》、《谷梁》的比较,得出《左传》三长而二传五短的结论,这里面固然有古文家的立场作怪,但是就史学价值而言,《公》、《谷》的确远远不及《左传)刘知几认为《左传》是对《春秋》必不可少的补充,如果没有《左传》,春秋时代的历史就会留下许多空白:“向使孔《经》独用,《左传》不作……则当其时二百囚十年行事茫然阙如,俾后来学者兀成聋譬者矣。”刘知几在这个意义上推尊《左传》,抓住了问题的要害,表现出史学家特有的专业思想和评价标准。直到今天人们还遗憾战国时代没有一部像《左传》这样的书。刘知几不仅完全认识到《左传》的文献价值,并能引用其中的史料考证其他典籍。《申左》篇指出:“且当秦汉之世,《左氏》未行,遂使《五经》、杂史、百家诸子,其言河汉,无所遵凭。及《左传》既行,而其失自显。”

刘知几高度评价了《左传》的史料价值,但并不认为它的记载是很完备的,相反,由于春秋时代诸侯割据,交通不便等因素,《左传》的记载必然是不完备的。《探赜》篇说:“孙盛称《左氏春秋》书吴、楚则略,荀悦《汉纪》述匈奴则简,盖所以贱夷狄而贵诸夏也。案春秋之时,诸国错峙,关粱不通,史官所书,罕能周悉。异乎炎汉之世,四海一家,马迁乘传,求自古遗文,而州郡上计,皆先集太史,若斯之备也。况彼吴、楚者,僻居南裔,地隔江山,去彼鲁邦,尤为迂阔,丘明所录,安能备诸?”《烦省》篇继续阐明了这一点:“余以为近史芜累,诚则有诸,亦犹古今不同,势使之然也。求其本意,略而论之。何者?当春秋之时,诸侯力争,各闭境相拒,关粱不通。其有吉凶大事,见知于他国者,或因假道而方闻,或以通盟而始赴。苟异于是,则无得而称。鲁史所书,实用此道。至如秦、燕之据有西北,楚、越之大启东南,地僻界于诸戎,人罕通于上国。故载其行事,多有阙如。且其书自宣、成以前,三纪而成一卷,至昭、襄已下,数年而占一篇。是知国阻隔者,记载不详,年浅近者,撰录多备。此丘明随闻见而成传,何有故为简约者哉!”刘知几通过对春秋时代的史学分析,揭示了史书记载的详略必然受到一定的客观历史条件的限制,这个观点是符合史学史实际的。

战国时代,在刘知几看来,是“史籍逾多”、“史道勃兴”的时代。《书志》篇指出:“伏羲已降,文籍始备,隶于战国,其书五车,传之无穷。”战国时代的历史文献虽然比以前繁多,但实际上流传下来的史书并不繁多。《六家》篇说:“逮孔子云没,经传不作。于时文籍,唯有《战国策》及《太史公书》而已。至晋著作郎鲁国乐资,乃追采二史,撰为《春秋后传》。其书始以周贞王续前传鲁哀公后,至王赧入秦,又以秦文王之继周,终于二世之灭,合成三十卷口”《战国策》、《吏记》、《春秋后传》等书是后人对战国史实的记载与整理,战国时代缺乏一邮像《左传》那样详明的编年体的信史,因此刘知几不得不说:春秋之后,战国之时,史官阙书,年祀难记。旧刘知几一方面承认战国史学的进步和发展,一方面又指出战国史学的缺陷和不足,这种具有辩证观念的评价,也是符合史学史实际的。

刘知几根据《尚书》、《春秋》(实际上是《春秋左传》)和《史记》等历史文献,生动地描述了上古时期历史语言的发展轨迹:“上古之世,入惟朴略,言语难晓,训释方通。是以寻理则事简而意深,考文则词艰而义释,若《尚书》载伊尹之训,皋陶之谟,《洛诰》、《康诰》、《牧誓》、《泰誓》是也。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大夫、行人,尤重词令,语微婉而多切,言流靡而不淫,若《春秋》载吕相绝秦,子产献捷,臧孙谏君纳鼎,魏绛对戮杨干是也。战国虎争,驰说云涌,入持弄丸之辩,家挟飞钳之术,剧谈者以谲诳为宗,利口者以寓言为主,若《史记》载苏秦合纵,张仪连横,范雎反间以相秦,鲁连解纷而全赵是也。”刘知几展示上古时期历史语言的变化过程,是为了说明上古史学茬记言方面的成就,以此来批判后世史书不能如实记载当时口语,只会模仿古人的弊病。

刘知几对上古史学记言成就的肯定,是以对上古史学记事疏略的否定为代价的,刘知几认为《左传》以前,“记事之史不行,记言之书见重”,“古人轻事重言”,因此造成“唐虞以下帝王之事未易明”的后果。刘知几指出孔子删定《六经》时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如“事靡洪纤,动皆隐讳”,“其事甚著,而芟夷不存”,“饰智矜愚,爱憎由己”等,加上“古文载事,其词简约,推者难详,缺漏无补”,结果是“遂令后来学者莫究其源,蒙然靡察,有如聋瞽”。这样便导致刘知几写作《疑古》与《惑经》,对上古史学进行严厉的批判。

《疑古》与《惑经》不仅是刘知几上古史学批评中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史通)全书中最精彩的部分。划知几依靠事实与逻辑的力量,来揭发《尚书》和《春秋》的讳饰失实。《疑古》篇列举《尚书》可疑者十条,《惑经》篇列举《春秋》未谕者十二条,虚美者五条。这些批评本身正确与否,是无关紧要的,重要的是刘知几把怀疑和批评的触角指向上古史学,指向儒家圣贤和神圣经典,这样就有悖于宗经尊圣的传统。芷是在这一点上,刘知几比他前后的杰出文史评论家高出一个层次。刘勰的《文心雕龙)首先就标榜尊圣宗经的立场,章学诚的《文史通义》开始就是对儒家经典的解说,他们的批判性远远不及刘知几。至于那些因《疑古》与《惑经》而非议刘知几的人,其思想境界就更等而下之,不可同日而语了。如果我们承认批评家的职责主要是对批评对象说“不”而不是说“是”,如果我们承认批评家的见识主要体现在对某些公认经典的“证伪”而不是“宗经”上,那么,像刘知几这样的批评家才是完全彻底意义上的批评家。可惜的是,由于宗经思维方式的巨大压抑作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批评史并不能贡献很多的刘知几。

刘知几长篇大论、肆无忌惮地批判儒家圣贤和神圣经典,并不意味着他完全背叛了宗经尊圣的传统,相反,刘知几却不时地给《尚书》和《春秋)戴上“冠冕”的高帽子,所谓“《六经》之冠冕”、“《七经》之冠冕”、“述者之冠冕”等赞扬溢美之辞也几乎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上文我们也论述过孔子在刘知几心目中的崇高形象。这些都是很正常的,刘知几如果没有宗经尊圣的言论反倒是超越时代而不可理解了,正如刘知几的启蒙者之一王充既问孔又尊孔一样。

从史学发展史的角度看,刘知几对上古史学的怀疑与批判有着深远的影响,正如张舜徽先生所论:“其识力之锐,发例之周,实为后世史家,辟一新径。降自有清,遂开崔述考信一派。读书求是之风,超越往代;而古史考证之业,乃成专门。”不过,这已是刘知几始料所不及的。

同类推荐
  • 三国寻人启事

    三国寻人启事

    司徒允杰本是一个方才高中毕业之人,却在阴差阳错之下,通过一面古镜,出现在了千年前的东汉末年。一切未知之旅开启,迎接着他的又会是些什么……?
  • 我是大清血滴子

    我是大清血滴子

    好吧穿清不造反,菊花套电钻。小人物杨重重生回到了大清康熙末年,本想混口饭吃,平安一生,可没想到却卷入了九王夺嫡的阴谋中,为了生存不得不周旋于各种人物之间。他一手创建血滴子,帮助雍正登上九五之尊,可最后却引来杀身之祸,只因功高盖主。雍正既然你不仁,就别怪我不义,老子让你当定了满洲正黑旗绿帽子王,还要夺你的江山,恢复我华夏正朔。这一切全都靠手中的血滴子。新书《星球重生》上传,血滴子不断更,还请各位读者支持~~
  • 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双雄会

    彪悍南北朝之铁血双雄会

    公元六世纪,这是一个最精彩的时代,一个从大乱到大治的时代,一个浴火重生的时代。它是一座桥,一端连着四分五裂、天下大乱的魏晋南北朝,一端连着统一繁荣、兴旺发达的隋唐盛世。这是一个枭雄辈出的时代,群雄逐鹿,风起云涌。军事奇才尔朱荣崛起于乱世,击破南梁荡平关陇,一度权倾朝野;白袍将军陈庆之率七千勇士奔袭千里,直取敌国都城;东有高欢雄才大略,起于寒微而纵横天下,终成霸业;西有宇文泰远见卓识,南清江汉西克巴蜀,奠基北周。作为这个时代最为杰出的两大枭雄,高欢、宇文泰二人四度交手两胜两负,可谓是棋逢对手、将遇良才,堪称并世双雄。隋唐盛世在此时孕育,百年分裂在此时结束,中华民族在此时重生。
  • 大唐好妹夫

    大唐好妹夫

    倒霉蛋王轩,身穿大唐,本想凭借一起穿越而来的高产农作物,攀上李老二的大腿,当一富家翁,可没曾想,这李老二的大腿还没抱上,且阴差阳错的抱上了李老二他妹的大腿。从此过上,怼天怼地,怼李老二的美好人生。书群592074125
  • 这个唐朝不得了

    这个唐朝不得了

    这是一个异世界的大唐,这是一个不得了的地方。 这里仙盟侠派林立,绝世武功无数。 前世斩不断的恩恩怨怨,今世摆不脱的儿女长情。你有你的轻功水上漂,我有我的飞艇江上飙,你的一阳指凡人退,我的千年杀仙人跪。这里是仙唐,我叫林日刀,是个人吃西瓜不吐籽的狠人。
热门推荐
  • 藏神记

    藏神记

    沉睡万载再醒来发现世界已经沧海桑田的神女;自千年后破碎时光而回的脚印;储物袋内住着老爷爷的少年;偶得上古神物的废柴;在两个世界来去自如的玩家;躯壳内来自异时空的灵魂……漫天都是金手指,而我,吞噬金手指!
  • 蓝玥流年..more

    蓝玥流年..more

    百慕大、金字塔、遥远的外星球,这些神秘莫测的地方,到底藏着怎样的秘密呢?……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八零后的我

    八零后的我

    “明知道这是一个错误,却是我最美丽的错误,明知道这是一个错误,却是我永不后悔的错误。”———《烟锁重楼》我没写过小说,只想把我的曾经记录下来,等有一天老去,仍然可以铭记于心......
  • 安妮的异界生活

    安妮的异界生活

    其实穿越什么的还是可以接受的只不过别人穿越之后都是胸怀大志,豪气干云想要站在世界巅峰而他却总是想着好好过日子享受生活别人要么穿越成奶油小生或者硬朗青年,要么风华绝代或是巾帼红颜而他却穿越成二次元才会出现的猎奇存在他的名字叫安妮
  • 我的霸道剑气

    我的霸道剑气

    在这个世界谁的剑气高谁就高人一等,对不起我不屑于与你一斗。偏偏命运捉弄我,心上人伤害我,天下人耻笑我...那么亮剑必是最美的诗篇。
  • 三观崩塌前史

    三观崩塌前史

    这是一个认识世界,参与世界并改造世界的故事。
  • 九阳大帝

    九阳大帝

    这是一个强者为尊的世界。他没有妖孽般的天赋,没有强大的背景,有的只是一颗不甘于平庸的心。他走的每一步都是汗与血的铺垫,凭借着过人的毅力和勇气,他惊艳了时光。传说里,他的左手掌控毁灭,右手代表重生。他就是慕炎,一个应运而生,纯阳之体的修士,一个用实力踏上主宰巅峰的男人。
  • 快穿叶姐又怼白莲了

    快穿叶姐又怼白莲了

    鬼马少女江离叶喝醉酒,一觉醒来发现自己身处豪门,穿到了一年前她看的那本小说里,她像开了挂似的,疯狂虐渣,她只对对她的人好,演绎一场“炮灰女主角逆袭虐渣”的主场戏文案:她知道他有多么爱她所以她格外珍惜他有一天她醉酒回到家笑着对着他说:我喜欢你,好喜欢好喜欢的那种她篡改结局,跟原本小说里的深情男二在了一起
  • 转角遇到的不一定是爱情

    转角遇到的不一定是爱情

    转角遇到的不一定就是爱情,也许是让你意想不到的东西,不受伤怎会轻易成熟长大,不后悔怎会轻易懂得珍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