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97000000017

第17章 随时之义

史学作为认识历史的特定事物有其自身变化发展的过程,对这个过程的“原始察终”,只是历史地划定了史学批评从古到今的时间长度。对于史学家来说,更重要的是,面对史学的变化发展,在史学实践活动中应采取的态度和立场以及应变能力。对于史学评论家来说,其评论水平的高下取决于他对既往的史学发展变化过程的总体性把握,这种总体性把握也可以叫做史学发展史观。《史通·因习》篇说:

盖闻三王各异礼,五帝不同乐,故传称因俗,《易》贵随时,况吏书者,记事之言耳。夫事有贸迁,而言无变革,此所谓胶柱而调瑟,劐船以求剑也。这里,刘知几集中地表述了他对史学发展的看法:史学的变化应当随着朝代的变化而变化。很显然,这种历史观念是《周易》“随时”思想的蜕变和发挥。以往的《史通》研究者,似乎未充分注意到《周易》中的哲学思想对刘知几的较大影响。《周易》居儒家经书之首,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经过修订后的《五经正义》“颁于天下,每年的明经,令依此考试”。作为官方科举考试指定的统一教科书,孔氏《正义》对《周易》哲学思想的权威性阐释必然会被唐人所接受,本文第一节所征引的几条材料可作旁证。刘知几对《周易》甚有研究,他曾经考订子夏《易传》为伪托。考虑到这种思想文化背景,刘知几借助《周易》的哲学观点来阐发他的史学发展史观便是自然而符合逻辑的结果。“随时”,是刘知几历史的批评的重要尺度,下面通过具体事例来论证这一点。

刘知几认为汉代的诸侯与古代的诸侯不同,没有世家:“古者诸侯,皆即位建元,专制一国,绵绵瓜瓞,卜世长久。至于汉代则不然。其宗子称王者,皆受制京邑,自同州郡;异娃封侯者,必从宦天朝,不临方域。或传国唯止一身,或袭爵才经数世,虽名班胙土,而礼异人君,必编世家,实同列传。”因此,刘知几批评《史记》:“马迁强加别录,以类相从,虽得画一之宜,讵识随时之义?”浦起龙对此大加赞赏:“‘随时’二字,具有通识。”“史无世家,时为之也。‘随时之义’四字,乃持论主句。”诚如浦氏所言,“随时之义”四字就是《世家》篇的理论根据。同样是针对司马迁,刘知几仍然用“随时”的统一尺度去肯定他在记载人物邑里时的正确做法:“昔《五经》、诸子,广书人物,虽氏族可验,而邑里难详。逮太史公始革兹体,凡有列传,先述本居。至于国有弛张,乡有并省,随时而载,用明审实。”只有“随时而载”,才能客观而准确地反映历史人物的邑里,纪昀高度评价了刘知几这一观点:“此论甚伟,而《唐书》仍循旧例,殊可怪也。”。

自古以来,对于历史人物的称谓都是“缘情而作,本无定准”。刘知几列举了战国以上和汉魏以降对历史人物的不同称谓的例子,然后概括出史书称呼历史人物的一条通行法则:“凡此诸名,皆出当代,史臣编录,无复张弛。盖取叶随时,不藉稽吉。”刘知几认为“后来作者,颇慕斯流,亦时采新名,列成篇题”的写法也是可行的。唯有魏收不懂得“取叶随时”的法则,因此,刘知几批评他:“远不师古,近非因俗,自我作故,无所宪章。”

王劭的《齐志》是刘知几特别推崇的一部史学著作,有人问:“王劭《齐志》多记当时鄙言,为是乎?为非乎?”刘知几回答说:“古往今来,名目各异。区分壤隔,称谓不同。所以晋、楚方言,齐、鲁俗语,《六经》诸子,载之多矣。自汉已降,风俗屡迁,求诸史籍,差睹其事。斯并因地而变,随时而革,布在方册,无假推寻。足以知盳俗之有殊,验土风之不类。”庄重严肃的史书为什么应当记载“当时鄙言”?这道理便在于历史生活的“因地而变,随时而革”。像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的国家,史学家如果不充分意识到历史空间和历史时间的变易性,那么,人们就无法通过史书来分辨历史上异时异地的语言风俗习惯。刘知几反驳了对王劭的讥诮,充分肯定了《齐志》对于历史生活的认识功能:“盖语日:‘知古而不知今:谓之陆沉。’又日:‘一物不知,君子所耻。’是则时无远近,事无巨细,必藉多闻以成博识。如今之所谓者,若中州名汉,关右称羌,易臣以奴,呼母云姊。主上有大家之号,师人致儿郎之说。凡如此例,其流甚多。毖寻其本源,莫详所出。阅诸《齐志》,则了然可知。由斯而言,劭之所录,其为弘益多矣。足以开后进之蒙蔽,广来者之耳目。微君懋,吾几面墙于近事矣,而子奈何妄加讥诮者哉!”刘知几对王劭的《齐志》可能有所偏好,或者夸大了其史学价值,但他能从“因地而变,随时而革”的历史变易角度来强调,要正确而客观地认识和理解历史生活特定阶阶段的语言风貌,这种史学观念还是相当进步的。

刘知几在对王劭《齐志》充分赞扬后,即对令狐德藁等人所撰《周书》提出严厉批评:“其书文而不实,雅而无检,真迹甚寡,客气尤烦。”刘氏把造成这种文风不正的原因归结为:“字文初习华风,事由苏绰。至于军国词令,皆准《尚书》。太祖敕朝廷,他文悉准于此,盖史臣所记,皆禀其规。柳虬之徒,从风而靡。案绰文虽去彼淫丽,存兹典实。而陷于矫枉过正之失,乖夫适俗随时之义。苟记言若是,则其谬逾多。爰及牛弘,弥尚儒雅。即其旧事,因而勒成,务累清言,罕逢佳句。”刘知几认为令狐德蕖当时是有条件革除这种“乖夫适俗随时之义”,一味追求儒雅文风的弊病,但是令狐没有这样做:“字文氏事多见王劭《齐志》、《隋书》及蔡允恭《后粱春秋》。其王褒、庾信等事,又多见于萧韶《太清记》、萧大圆《淮海乱离志》、裴政《太清实录》、杜台卿《齐纪》。而令狐德蕖了不兼采,盖以其中有鄙言,故致遗略。”在刘知几看来,《周书》的写法所产生的后果是严重的:令狐不能别求他述,用广异闻,唯凭本书,重加润色。遂使周氏一代之史,多非实录。刘知几之所以能重视那些“其中有鄙言”的史书的史料价值,主要是“适俗随时之义”的史学观念起了积极的指导作用。

在刘知几历史的批评概念中,“随时之义”有时又表述为“相时”、“从时之义”、“取顺于时”等提法,如《书志》篇讲设都邑志有必要时说:“帝王建国,本无恒所,作者记事,亦在相时。”《题目》篇批评几部史书说:“至孙盛有《魏氏春秋》,孔衍有《汉魏尚书》,陈寿、王劭日志,何之元、刘瑶日典。此又好奇厌俗,习旧捐新,虽得稽古之宜,未达从时之义。榷而论之,其编年月者谓之纪,列纪传者谓之书,取顺于时,斯为最也。”从这里可以看出,刘知几对“随时之义”或“从时之义”的重视,凡是符合刘氏“随时”或“从时”思想的历史编纂法及史书都得到好评,反之,则受到严厉的指责。

刘知几所确立的“随时知义”的史学批评法则,涉及历史时间的性质与历史学家的职责及历史书籍的价值标准的关系问题。历史时间是不间断地一去不复返地向前流动的,这种性质决定了历史学家必须根据历史时间的变化来调整历史编纂法,以便准确而及时地把他所感知的生动活泼的历史生活风貌记载下来,后入正是依赖这种记载来认知自己无法经验的历史生活。不遵循“随时之义”的史书,必然由于某些历史记载的空白而降低其历史认识价值。一般说来,偏重史学阶段性和现实性的“随时之义”,是进步可取的(当代国外流行的口述实录史学似乎与“随时之义”的思想有某些相近之处)。不过,史学史的事实说明,真正完全符合“随时之义”法则的史书是不多的。任何历史记载总会留下某些历史空白,如刘知几特别看重的“鄙言”、方言、俗语、风土、人情等并非所有的史书都能从时记载,后代史学家对前朝历史的记述也不可能完全遵循“随时之义”,如果仅仅因此而绝对地肯定或否定某些史书的史料价值,则显然不符合史学的客观实际。

“随时之义”、“从时之义”、“取顺于时”虽然具有顺应历史发展变化的进步意义,但在史学实践活动中往往又有不可行的一面。首先因为传统的史书修撰过程是分两步走的,正如《史官建置》篇所云:“为史之道,其流有二。何者?书事记言,出自当时之篇;勒成删定,归于后来之笔。”“出自当时之篇”也许比较容易做到“随时之义”,而“归于后来之笔”则难以实现“随时之义”。

其次,与“随时之义”相对应的一个问题是“拘时之患”。《核才》篇指出:“昔傅玄有云:‘观孟坚《汉书》,实命代奇作。及与陈宗、尹敏、杜抚、马严撰中兴纪传,其文曾不足观。岂拘于时乎?不然,何不类之甚者也。是后刘珍、朱穆、卢植、杨彪之徒,又继而成之。岂亦各拘于时,而不得自尽乎?何其益陋也?’嗟乎!拘时之患,其来尚矣。斯则自古所叹,岂独当今哉?”“拘时之患”是史学领域里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在中国封建专制社会中,史学家不得不受制于时代的约束。《直书》篇特别讲到时代与史家命运的关系:“为于可为之时则从,为于不可为之时则凶。”董狐、赵盾、崔述、司马迁等史家同样秉笔直书,但在不同时代遭遇不同的命运,刘知几由此而“验世途之多隘,知实录之难遇”。因此,对于“随时之义”不能一概而论,要分别情况,具体分析。

同类推荐
  • 大元氏

    大元氏

    在一片氏朝林立的大陆上,大元氏经过近乎几百年的发展,终于……大元氏的最高统帅……大元氏靠什么来统御万民……天地不仁,以万物为趋狗
  • 三国之最帅最强

    三国之最帅最强

    一代纯种屌丝陆小羽,对暗恋十年的女神表白失败后,心中很是悲愤抑郁。那难以发泄的屌丝郁闷之气,让他开始暴走手游三国杀传奇,泄愤!不眠不休,大战百天百夜,陆小羽竟然….将游戏服务器硬生生的打爆了去…….
  •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大宋帝国三百年:赵匡胤时间(下)

    公元960年,赵匡胤践祚登基,大宋帝国肇造。大军入城之际,东京汴梁“市不易肆”,针对刁民趁乱打劫则“索得数辈斩于市,被掠者官偿其赀”。对于私有财产的尊重和保护预表了一代圣君将要开启传统中国最绚烂的篇章。公元960年至公元976年,是赵匡胤的“帝王时间”,历史迎来了百姓富足、兵强马壮的“建隆之治”。此后16年间,他笃行德政、偃武修文,而终怀揣未竟之志于斧声烛影中神秘而逝。大宋立国之初,赵匡胤在怀柔天下、偃武修文之际,先后征潞州、平扬州,采纳宰相赵普锦绣良策“侵削藩镇”,收兵权定祸乱,以至升平之世……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本故事纯属虚构,半架空历史)苏劫,穿越成了战国末年战场上一名士卒却拥有了让时间倒退三十秒的能力。于是……欢乐群:1132554736
  • 有个书生万户侯

    有个书生万户侯

    21世纪工科狗,熬夜憋论文猝死,魂穿古代。接收了原主部分记忆后,看着脑海里的电脑屏幕,苏瑾发下宏愿,论功何须凌烟阁,书生亦可万户侯!可他首先要解决的的,是全家的吃饭问题…
热门推荐
  • 查理九世之死神

    查理九世之死神

    当夜来到这世界的第一步开始,命运的齿轮就已经开始转动了,死亡的气氛浮上每一个人的心头,当回忆起最不想回忆的人或事,那暗中人的计划,又偷偷地实现了一步······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薇薇安的异世界

    薇薇安的异世界

    为救人而死的孤儿夏思薇因为母亲死后的庇佑,转世成了俄卡斯大陆的痴呆女孩薇薇安。家人的疼爱让她拥有了前世从不曾拥有过的亲情,偏远宁静的小村落里她像正常的孩子一样享受童年。一场意外,父母惊人的身份被揭穿……灾难很快降临……神秘的霍尔德尔大森林深处,满身是血的薇薇安,对着天地发誓:“苍天!大地!你们看着吧,重要的人,我会夺回来,用自己的双手好好守护!”这个世界的一切她都不在乎,只要亲人平安喜乐,为此,就算化身成魔又怎样……
  • 穿越之迷糊落跑新娘

    穿越之迷糊落跑新娘

    她,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网络写手遭遇最囧穿越,成了架空历史的国度中身世成谜的公主,看似迷糊却有多年宫斗小说作为基础的她,怎么愿意被人陷害,看迷糊穿越女如何智斗心怀不轨的公主皇后为母报仇,又是如何一步一步迈向幸福彼岸他,带着复仇步步为营,看似病秧子却是最大杀手组织的幕后人。(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眯缝

    眯缝

    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人们,被时间的放大镜扩大后的不平凡的伤口,我步履蹒跚—在这个世界。
  • 想法做法活法全集

    想法做法活法全集

    本书分别从想法、做法、活法三个角度出发,为读者列出人生三法的具体运用与把握技巧,启迪读者从书中得到自己所需要的人生动力,以激励自身奋斗不息,并最终获取幸福与成功。
  • 你别管我Si

    你别管我Si

    宋节瞧她往她自己那通红的手上哈气,然后悄悄地把自己的手放进宋节上衣的口袋……“嘶!”奚楠看他被冷着了,嘻嘻一笑:“大家都冷得牙齿打颤,看你一副冻不着的样子我就手痒!”宋节在自己上衣口袋里握紧她冰冷冷的小手,淡淡地说:“今天零下八度,你还穿裙子,冷,你也活该!”奚楠低头看看自己的裙子,很好看啊!多漂亮啊!“我是女生,这样穿才漂亮!”宋节:“呵。”宋节:“没人规定女生冬天只能穿裙子。”奚楠:“也没人规定女生冬天不能穿裙子。”宋节:“嗤!”这就只是一个失足娇气自恋少女与专管女主闲事的伪高冷学长之间的日常
  • 暗影,娇俏萌徒

    暗影,娇俏萌徒

    大神,我天资聪颖,思维敏捷,记忆超强,最重要的还是你的粉,绝对是做侦探的料,你就收了我吧!“你会洗衣做饭打扫卫生吗?”“啊。”“啊是会的意思吗?那好吧,明天就来上班。”人家可是来毛遂自荐做侦探的,怎么就莫名其妙当上了保姆呢?好吧!保姆竟然还有升职机会,保姆保姆,保着保着便老婆了。
  • 白辰清幽

    白辰清幽

    一个叫清幽的女孩喜欢男主白辰,老人只看到女主的天赋,反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