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78900000005

第5章 上知天文(3)

但这样计算下来,比标准回归年少了约11天,平均三年左右少一个月。为了符合“一年有365天”这一事实,故每三年左右加一个月(闰月)。长期观测证明,这一方法仍然不够精确(用着用着就出现观测误差了),故又将“3年1闰”改为更精确的“19年7闰”。月亮又称“太阴”,故又称“阴历”,也称“农历”。它永远固定地以十二朔望月为一年,平均每个月为29.5天,十二个月共354天。闰年在年底增加一日为355天,不设闰月。

这样,在没有现代钟表等计时工具的情况下,古人借助于自然现象,制订出了自己的历法。

知识小链接:为什么“十五的月亮十六圆”

当月亮与太阳的经度相差180度时,从地球上看,月亮与太阳处在正好相对位置的时刻,才能看到圆月。但是,月亮围绕地球运行的轨道是一个椭圆,时近时远,由于万有引力的关系,近时走得快一些,远时走得慢一些。如果快了,就会准时到达圆月的位置;在十五圆的月,如果慢了,就会“晚点”,赶在十六或十七到达圆月的位置。所以,这种“十五不到位”的情况并没有什么奇怪的。

历书的由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历书叫做“皇历”,它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据说唐文宗李昂曾下令,历书必须由皇帝本人“钦定”,并只许官印不许私印。从此历书就成了“皇历”,唐文宗大和九年(835年)曾印有一本《宣明历》,这本历书载有月日、时辰和节气。现存的一部最古老

的印刷历书是唐僖宗乾符四年(877年)印刷的。这本古老的历书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被英国人弄到伦敦去了。

历书在民间流传和普及是宋代以后的事。据说,宋代有个学政,有一年主持科考,批阅朱卷时,发现不少秀才把日期写错了。

问其原因,秀才回答:“书生昼夜读书只能观星月计算日期,哪有不差一两天的。”于是学政奏明朝廷,请翰林院年年修撰历书,以供秀才掌握光阴。后来,历书由宫廷逐渐发行到民间,成为劳动人民计月算日的工具书。

知识小链接:西夏的历法和历书

西夏历法承袭中原历法,与宋朝历法有渊源关系。西夏历书种类多样,内容丰富,目前已经发现的西夏历书有刻本西夏文历书、写本西夏文—汉文合璧历书、汉文写本历书。西夏历书前后跨越170多年时间。

日历的由来

我国始有历法大约在4000多年以前。根据甲骨文中的一页甲骨历,证明殷代的历法已具有相当的水平,这一页甲骨历是全人类最古老的历书实物,这页甲骨历也就叫日历。

但真正日历的产生,大约在一千一百多年前的唐顺宗永贞元年,那时皇宫中就已经使用皇历。最初一天一页,记载国家、宫廷大事和皇帝的言行。皇历分为十二册,每册的页数和每月的天数一样,每一页都注明了天数和日期。发展到后来,就把月日、干支、节令等内容事先写在上面,下部空白处留待记事,和现在的“台历”相似。那时,服侍皇帝的太监在日历空白处记下皇帝的言行,到了月终,皇帝审查证明无误后,送交史官存档,这在当时叫日历。这些日历以后就作为史官编写《国史》的依据。

后来,朝廷许多高官觉得这样的日历不错,于是纷纷仿效,编制供自家使用的日历。又有人把历书上的干支、月令、节气及黄道吉日都印在日历上,并留下空白以备记事。

知识小链接:有趣的日历

1.除闰年外,一年中的第一天是星期几,最后一天也必然是星期几。

2.任何一个世纪的第一天都不会是星期三、星期五或星期日。

3.在同一世纪内,每隔28年,日历中的月、日、星期就重合一次。

4.只要不碰上闰年,1月1日是星期几,10月1日也一定是星期几;4月1日和7月1日、9月1日和12月1日也同样如此。

5.每隔65年,会有最早的春节到来,约在1月23日前后;也会有一次最晚的春节,约在2月20日前后,两者相差一个月左右。

挂历的由来

现代家庭中使用挂历的越来越多,可是,很少有人知道挂历是从古时的讨债本演化而来的。在古罗马时代,社会上有一种专门从事放债的人,按月去向债户收取利息。为了防止差错,他们往往使用一种特殊的小本子,以月为单位,按日期排列,何月何日什么人该还多少债,收多少利息,都一一记在小本子上,还附有记事栏,一览无余。后来,这一简便的方法逐渐为其他行业所借鉴,流行开来。

香港太古洋行的第二任华人买办莫藻泉上任后,创办了一家糖厂。1884年,他推出一种类似海报广告式的“月份牌”,用来宣传太古糖厂的产品。凡购买太古糖者,赠送“月份牌”一份。

后来,许多厂商竞相印制免费赠送“月份牌”,并不断改进形式。

随着岁月的流逝,一些人把日历订在一起,一年一本,“讨债本”和“月份牌”逐渐演变为今天的挂历。

知识小链接:三大历法

国际上使用的历法有几十种,其中最主要的有公历、回历和佛历,即所谓三大历法。

公历原是基督教的教历,基督教徒以基督诞生那年起算纪年,基督诞生前的年代称公元前,诞生后的年代称公元。

回历是从******教祖穆罕默德避难入麦地那一天算起的。回历的元年元月元日是公元622年7月16日。回历以月亮盈亏计算,一年为354天,与公历相差11天。回历又分太阴和太阳年法两种。

佛历是泰国、斯里兰卡、老挝、柬埔寨和缅甸等国,以及印度的部分地区通用的历法。佛教纪元是按照缅甸等传统的历法,以佛入灭于公元前544年开始计算的。

大月小月的由来

每年的1、3、5、7、8、10、12月都是31天,每月31天的月份,叫大月。每年的4、6、9、11都是30天,每月30天的月份,叫小月。2月份则为28天或29天。

月份的大小,始于罗马帝国恺撒时代。当时恺撒派人修订历法,制定了儒略历法,规定凡有特别宗教意义的月份为31天,不重要的月份为30天。因此,取名门神的1月、以战神为名的3月、为表示尊敬恺撒大帝而取名的7月,都有31天。因为2月是处死犯人的月份,属不吉的时间,所以只有29天。恺撒大帝的继任人奥古斯都以自己的名字命名8月。为了和恺撒等同起来,他要求把8月也加成31天。为了使8月有31天,他便从2月借来1天,把2月减少到28天。又为了避免3个大月的月份连在一起,又规定9月、11月各为30天,把10月、12月加到31天。

知识小链接:闰月

公历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是30.5日,农历每月只有29.5日,相差一天。因此,每月的中气会比上个月晚1~2天。这样下去,总会有一个月只有节气,没有中气。没有中气的这个月被历法规定为“闰月”,称作“闰某月”。

“正月”的由来

农历的第一个月一般称为正月。在中国古代,每年以哪个月为第一个月,各朝代都不相同。夏朝以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又以十一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改正一次月份顺序,就把改变后的第一个月称作“正月”。“正”是改正的意思,直到汉武帝时才最后确定农历一月为正月,一直通行到现在。

为什么“正月”的“正”字,又读成“征”的音呢?这里面也有个典故:秦始皇名字叫嬴政,他统一天下后,嫌“正”字读音与他名字中的“政”字相同,犯忌讳,就下令把“正月”一律念成“征月”,不然就杀头。从那时起,“正月”的“正”字,就读成了“征”字的音,也一直延续到现在。

知识小链接:“二月二,龙抬头”的由来

民间传说,每逢农历二月初二,是天上主管云雨的龙王抬头的日子,从此以后,雨水会逐渐增多起来。因此,这天就叫“春龙节”。我国北方广泛的流传着“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的民谚。

二十四节气的由来

二十四节气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起源于黄河流域。远在春秋时代,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和仲冬等四个节气。以后不断地改进与完善,到秦汉年间,二十四节气已完全确立。公元前104年,由邓平等制定的《太初历》,正式把二十四节气订于历法,明确了二十四节气的天文位置。

二十四节气反映了太阳的周年视运动,所以节气在现行的公历中日期基本固定,上半年在6日、21日,下半年在8日、23日,前后仅差1~2日。

知识小链接:立春习俗

在24节气中,立春也俗称“打春”。

立春那天,民间艺人制作许多小泥牛被称为“春牛”。将“春牛”送往各家,谓之“送春”。主人要给“送春”者报酬。其实,这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不过却不惹人厌烦。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象征土地,春牛象征农事,俗称“春牛图”。

这一天,女孩子们剪彩为燕,称为“春鸡”;贴羽为蝶,称为“春蛾”;缠绒为杖,称为“春杆”,戴在头上,十分美丽。晋东南地区的女孩子们,喜欢交换这些头戴。乡宁等地习惯用绢制作小娃娃,名为“春娃”,并将其佩戴在孩童身上。晋北地区则讲究缝制小布袋,装入豆、谷等杂粮,挂在耕牛角上,意味着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一年四季,平安吉祥。

立春这天,民间还习惯吃萝卜、姜、葱、面饼,称为“咬春”。运城地区新嫁女,娘家要接回,称为“迎春”。临汾地区则习惯请女婿吃春饼。

星期的由来

“星期”一词已被世界广泛接受和使用,成为人们日常纪时的最基本的工具之一。发明星期为7天的人是古巴比伦人。“星期”这个时间单位是怎样产生的呢?

早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两河流域的人就能区分恒星和行星。但限于当时的知识水平,他们认为行星一共有7个:金、木、水、火、土、太阳、月亮。在他们眼里,地球是宇宙的中心,只有地球是不动的,其余星球全围绕地球运转。

古巴比伦人从月亮的盈亏,发现了大体合乎规律的太阳历:一年为12个月,6个大月,每月30天,6个小月,每月29天,全年共354天。他们同时根据月象的变化,将7天定为一周,故一星期又叫一周。他们还把一个月分为4周,每周7天。有意思的是,他们认为在这7天中,上苍每天派一个星神光临人间值班,称其为值班星,简称“值星”。因太阳神沙马什、月神辛、火星神奥尔伽、水星神纳布、木星神马尔都克、金星神伊什塔尔、土星神尼努尔达7星共值一周,故称为“星期”。

另一说是起源于《圣经》所说的“神在第七日休息”——在古犹太人看来,7被认为是个幸运的数字。据西方古典哲学家温斯坦莱的记载,在摩西统治以色列共和国时代所颁布的法律中有一项规定,7天中要抽出1天作为人们的休息日,原因有三:一是让居民有友好往来的时间;二是让人和牲畜歇息一下;三是让教区牧师有机会宣讲法令和教义等。

知识小链接:不同的每周开始日

在不同地区,由于宗教信仰的不同,一星期的开始时间并不完全一致。埃及人的一星期是从土曜日开始的,犹太教以日曜日开始,而******教则把金曜日排在首位。在我国,起初也是以七曜命名一星期中的各天,到清末才逐渐为星期日、星期一……星期六所代替,习惯上认为星期一是开始时间(某些地区也有把星期日作为一周开始的观念)。

标准时间的由来

从前,每个地方各用各的时间。这在古代交通不发达、往来不多的情况下,还没有什么不合适。但到了近代,随着交通的发达,各地交往的频繁,就出现了诸多不便。

有这样一件争执案:1858年11月24日,英国多塞特郡的时钟指在10时6分,该郡一位法官判决一名土地诉讼的人败诉,因为10时开庭时,他没有准时到庭。但是,两分钟后,那人到了庭,当即向法官指出,按照他家乡肯柏兰郡喀来耳镇火车站的时钟,他是准时到达的,因此,这件案子必须重审。

火车站与法庭的时间差异,促使英国统一时间。但直到1880年,英国国会才决议以格林威治时间为全国的标准时间,那里天文台的格林威治大钟从此便决定着整个英国的时间。

大约从1884年起,格林威治标准时间也为其他国家所承认。无怪乎现在人们都把英国的格林威治天文台说成是“时间开始的地方”呢。

知识小链接:世界是如何协调时间的

世界协调时间是根据地球相对于转轴的波动、旋转速率以及极移效应对太阳时进行不断校正的一种协调时间。国际时间局每年进行两次调整,并通过标准时间电台向世界各地发射标准时间信号,这样就可以把格林威治时间产生的一秒钟误差调整过来。

计时单位的由来

历史上,商代将一天分为若干不同的时段,甲骨文中可见的时段专名有:明(旦)、大采、大食、中日、小食、小采、昏(暮)等,这是一种把白昼均分为六个时段的方法。周代曾用土圭测日影计时,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那么光阴之“阴”及时间的长短,用“分”、“寸”表达就顺理成章了。

中国最早的漏壶是在壶中插入一标杆,称为箭。箭下用一只舟承托,浮在水面上。水流出壶时,箭下沉,指示时刻,所以当时以箭为计时单位。《左传》说:“日之数十,故有十时,亦当十位。”说明古代曾将一天分成十时。《淮南子·天文训》中有一昼夜分成十五时的记载,而汉代的十二辰和百刻时制也相当流行。

同类推荐
  • 人体密码百科

    人体密码百科

    本书为少年课外阅读,补充少年知识的教学课外辅助读物。本书选取了适合少年阅读的关于科技发展、科学探索的知识问题。
  • 花的寿命有多长

    花的寿命有多长

    "这是我国第一部“问答寓言集”。全书题目均以问话形式出现,然后以有趣的故事来揭开问题的谜底。以问话做题目,不仅激发起读者的好奇心,也强化了寓言题目的引人入胜之功能,让每一个题目看起来不再平淡如水、相互重复。给问答寓言插上科学的翅膀,把复杂的科学问题故事化、简明化,让读者在简明的故事中,明了轻松地领会科学奥妙。使每一篇寓言除了哲理、教训和讽喻以外,还有新的知识看点。收入全书的192篇问答寓言,新颖独特,精彩纷呈。"
  • 剪贴簿:知道这些就够了

    剪贴簿:知道这些就够了

    你制作过剪贴簿吗?虽然电子版本的剪贴本很容易上手,但冰冷的虚拟空间怎能与传统的纸质剪贴簿相比。翻开自己制作的剪贴簿,触手的手感和情怀是任何电子产品无法比拟的。想了解剪贴簿的那些事吗?只要十分钟,你想知道的都能立即掌握。
  • 一本书掌握中国地理

    一本书掌握中国地理

    这是一本浓缩中国地理知识精粹的储备手册。此书不但开阔视野,又可以丰富人的生活情趣。所以说,它既是一本知识储备辞典,又是生活之余的实用佳品。作者根据丰富的地理知识和史料,编撰成这本集知识性、趣味性、科学性为一体的地理书籍。其内容涵盖历法日历、名山秀岳、高原盆地、平原丘陵、岛屿半岛、河流湖泊、瀑布泉地、沙漠森林、草原湿地、峡谷洞穴、地址公园、自然保护区、特色地貌、考古发现、中华奇景、历史文化名城、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简介等方方面面。让你轻松阅读浩博地理,从而丰富知识,开拓视野。
  • 大呼过瘾的科学知识

    大呼过瘾的科学知识

    许多人认为,科学知识就意味着枯燥、晦涩、艰深,它们只存在于科学家的实验室里和大部头的学术著作中。然而事实并非如此,科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小到打哈欠为什么会传染,大到宇宙的构成、生命的起源,都可以用轻松有趣的科学知识来解释。《大呼过瘾的科学知识》就是一座能让读者探索未知、增长见识的科学知识宝库。在这里,作者将带你见识各种奇葩的科学问题,开展各种奇妙酷炫的科学实验,让你在轻松有趣的阅读中,玩转科学知识,冲顶智慧之巅。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凛寒中的承诺

    凛寒中的承诺

    她是可盐可甜的小霸王他是清冷的世外谪仙独对她偏执.............小剧场..............那年夏天,樱花树下她对他说“你放心,我会好好对你的,毕竟我们可是兄弟啊”他用那好听的声音说“是吗,那我拭目以待”不过……你既然来招惹我了就不要想着全!身!而!退!.............剧场二..............寒风刺骨的冬天他对她许下了一生都不会违背的誓言他甘之如始,亦无不愿?
  • 赘入1988

    赘入1988

    重回那年,秦著泽成了赘婿。本可以不愁不忧地过着傻乎乎的富足生活,可是,秦著泽偏不,盯准了,咬死了,不折不扣地不断“玩火”。在很多人眼里,他要多浪有多浪!从某一天起,秦著泽的名头越来越多:奶业巨头。汽车霸主。房地产大佬。其实,秦著泽的理想鲜为人知————
  • 三国仙宗

    三国仙宗

    仙,在古老传说中,他们不老不死,不伤不灭,掌控着洪荒宇宙轮回演化的终极奥秘。与天地同寿,与日月齐辉,强大而神秘。末法时代的林伟彦因为修炼发生意外,结果没想到,最后竟然意外来到了了两千年前的古代,且看他如何在这里追寻上古仙踪。巫族传承,殷商后裔,神兽遗骸,远古谜团……
  • 朱子学的

    朱子学的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原来,我还爱着你

    原来,我还爱着你

    爱情就是擦肩而过的两个人,相濡以沫的走在一起。林芷和苏扬这一对人人羡慕,注定会一起走进“爱情的坟墓”里的两个人,因为一场误会而分道扬镳、各奔东西,有的时候爱情这东西就是这样经不起风雨的打磨。四年后,苏扬出现,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这两个曾经的恋人走得到一起吗?
  • 与你相遇,是我青春的全部意义

    与你相遇,是我青春的全部意义

    在一场小学义教面试上,他是面试官,她是面试者,他问了她很多问题,这让她有点猝不及防。因为之前类似的其他面试都是简单地做个自我介绍然后面试官问两三个问题就可以了。“在课堂上你觉得你应该怎样做才能让小孩子的注意力在你身上?”“在给孩子们发小球的时候,如果有个小孩不喜欢你手中的绿色的小球,你会怎么处理?”“在义教活动结束的时候,如果那些小孩跟你说‘姐姐不要走’你会怎么安抚这些小孩?”“……”黎晏荣听了何谨城的一系列问题后,心里默想着:你这狗男人,问题怎么那么多啊,你知不知道你面试我很久了?后面的同学等了很久你知道吗?还不快点结束我走?其实黎晏荣还不知道她和何谨城的故事未完待续……
  • 原来只是陌路人

    原来只是陌路人

    “我林墨一大好青年,才不稀罕你这点美色呢!”我瞅了瞅陆子辉,满脸拒绝。我是很喜欢他,但也只是419对象那样,在这种圈子里,真正动情你就输了。“墨墨,你的样子真让人心疼。”他低头轻轻地吻了吻我的额头。是啊,没错,我就是这样,一脸下作的去讨好我喜欢的人,到头来得到了什么呢?不过是一阵唏嘘。爱的越卑微就越活该被践踏,这种道理,我早就明白了。(第一人称视角,不喜勿喷)
  • 海棠花未眠(全集)

    海棠花未眠(全集)

    此文献给青春里认真喜欢过的你。多年后,我们都幸福了,只是偶尔会有些遗憾,给我幸福的人,不是你。有些轻微残疾的聪明少女路以宁,一直在偷偷地给秦桑写信,这是她青春里最大的秘密。从小与钢琴为伴的许音音,是众男生的女神,却一直等不到青梅竹马的易千树的告白。娇憨天真敢做敢当的花蕾,让木讷沉默的学霸许长阳第一次生出了反抗母亲的勇气。而在另一边的世界里,易千树被富商父亲的出轨问题困扰着;秦桑风光无限的表象下,是绝症病父带来的千疮百孔的绝境人生……那些曾经最闪亮的不复重来的心动,仍会永远地留在每个人的心里。如同凌晨四点见到的海棠花开,是永远的诗篇,拥有即是幸运,不可追,亦不可留。
  • 天书师

    天书师

    异界大陆,这儿最强大的职业是天书师,他们拥有神秘而强大的能力,转世而来的赵真则拥有着强大的异变天书,他发誓要成为最强大的天书师,而这一切视乎并不遥远。新人求收藏,求点击,至于推荐票则是可遇不可求的,先谢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