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74300000104

第104章 文化传承,有几多谬误(3)

还有人认为,拉丁文不是古代最早的文字,拉丁字母表亦不是世界上最早的字母表,拉丁字母表的诞生离不开东方文化的哺育。这是因为世界上最古老的6 种文字——西亚的楔形文字、埃及的象形文字、克里特线形文字、印度的哈拉巴文字、中国的甲骨文和中美/墨西哥的玛雅文字中大部分文字发源于东方。而且,它们更确切地说是图像,而非真正的文字,因此它们对人类文字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由此,许多专家猜测:拉丁字母表应该是在东方文字的影响下产生的。

历史学家推测:在古代,尽管交通极不便利,但东西方也并非完全没有交流。根据威廉·库里坎的研究,最早的字母系统见于叙利亚海岸的古代乌加里特。这个乌加里特字母表定年为公元前1400年左右,用的是30个楔形符号,而最早的线形字母表是腓尼基字母表,这种字母始见于比布罗斯的阿希拉姆国王的石棺上面。该字母定年虽有不同说法(公元前13世纪,或前11世纪,或前10世纪,或约前975年) ,但一般学者倾向约公元前975年.以此推知,约公元前1200年,22个字母的腓尼基字母表似乎已经产生了。至公元前9 世纪中期,希腊人从居住在希腊各地的希腊商人那里学会了腓尼基字母,在克诺索斯的一个克里特几何形墓中发现了公元前900 年的腓尼基铭文,这证明,那时的腓尼基人与爱琴地区的希腊人已有文化交往。希腊字母表来自腓尼基字母表,而希腊字母本身又分为东部和西部两个变体,其中东部变体的爱奥尼亚字母通行于希腊、小亚细亚及临近岛屿.雅典用的是爱奥尼亚字母.至公元前4 世纪中期,爱奥尼亚字母取代其他字母,成为24 个字母的古典希腊字母表。

时至今日,关于拉丁字母表是怎样产生的一谜仍无定论,随着历史考古的继续深入,人们期待着有一天能最终揭开这个文字起源的谜团。

复活节岛上的神秘图案是象形文字吗

复活节岛是世界上最与世隔绝的岛屿之一,它之所以闻名于世,不仅是因为学术界对于岛上巨大的石雕像的来历心存疑问,也因为人们对岛上的神秘图案是否是象形文字这一话题展开了多年的争论,却至今无解。

1722年,当罗格文海军上将发现复活节岛时,岛上的人类社会似乎还处在“石器时代”,岛上的居民——拉帕努伊人有自己的语言,却似乎没有自己的文字。因为岛上都是石块,不长农作物,因此拉帕努伊人以捕鱼为生,并种植少量甘薯。尽管当时的欧洲殖民掠夺者也对岛上的巨大石雕像表示了好奇,但他们的主要目标在于一种兽性的疯狂的财富掠夺,以及绝对强势的精神洗脑。也因为西方殖民者的这种疯狂侵略行为,复活节岛本身的文化被大肆破坏,这也就为解开复活节岛的种种谜团设置了巨大的障碍。

一般来说,一个社会的文明都是复合的整体。由此规律推断,复活节岛上不应当仅仅只有这些巨石人像,而应当包括宗教信仰、神话传说,以及文字等文明产物。而且,据罗格文等的回忆录介绍,当他们登上复活节岛时,曾在石人像附近发现大量刻满奇异象形文字的木板。这种象形文字的确非常奇怪,它不同于中国古代的象形文字,也不同于印度、埃及的古象形文字。它的象形图案更趋于符号特征。它的笔触的粗细、深浅,似乎都表示着某种含意,而且整个如同密码似的书写排列方式,都仿佛表现出某种波动般的节律感。1864年,第一个踏上复活节岛的西方传教士,法国人埃仁·埃依洛也曾看到过岛民用独特文字写成的“科哈乌·朗戈-朗戈”条板,当地居民管它叫做“会说话的木头”。

可惜的是,在那个西方国家大肆殖民扩张的年代,西方传教士为了在复活节岛上推行基督教,认为那些复活节岛所特有的木板文字是“魔鬼的咒语”,强迫拉帕努伊人大量烧毁。这种愚昧绝顶的行为,使今天的研究者们大感遗憾。

所幸的是,在欧洲传教士烧毁那些木板文字的时候,有一个帕努伊人抢下了25块木板,将它们钉成一条渔船,逃到海上。后来这25块木板保存了下来,被世界各地的著名博物馆收藏,但专家们一直未能破解这些木板的秘密。

20世纪初,考古学家在印度河谷发现了雅利安人来到印度之前就已存在了几百年的城市,还有至今无法解读的古代象形文字。捷克人种学家洛乌科特卡研究了这些文字后,认为它同科哈乌·朗戈-朗戈文字十分相似。他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告诉了匈牙利的研究者封·赫维希。1932年,赫维希在法国巴黎铭文科学院作了一个轰动一时的报告,说印度斯坦象形文字中有100多个符号同“科哈乌·朗戈—朗戈文字”完全相同。在以后的研究中,赫维希又把相同符号的数目扩大到175个。他认为,只有400多个符号的印度斯坦象形文字中,有如此众多的符号同复活节岛的文字相同,这绝不是偶然的巧合。

澳大利亚考古学家罗伯特·哈利涅·赫列捷恩又进一步指出,复活节岛的文字不仅同印度斯坦的象形文字相似,而且同古代中国的象形文字和东南亚的图画文也有相似之处。另外一些古学家则持不同意见,他们说,印度斯坦的文字符号和物质文明产生于公元前2000年以前,而复活节岛的文字只是在公元500年时才出现。两者相差如此之大,很难说这两种分别属于不同历史时代,相距13000公里之遥的文字有着内在的联系。

在解读“科哈乌·朗戈—朗戈文字”的研究中,俄罗斯的一位学生鲍利斯·库德利亚弗采夫曾发布说,他把俄国科学家米克罗霍·麦克拉依所得到的两块条板加以对照,发现上面的文章完全一样。他又把这两块条板同圣地亚哥博物馆所收藏的条板临摹本相对照,发现内容也一样。他断定,这一系列符号已经组成了文字。在这观点的基础上,苏联科学院院士奥列德洛格认为:“科哈乌·朗戈—朗戈符号表明,这种文字还在形成之中,它在某种程度上同埃及早期王朝最古老的象形文字比较接近,而埃及当时的文字也才刚刚形成。”

1996年俄罗斯圣彼得堡人类学及人种学博物馆出版了一本蓝册子,印数仅200册。作者是历史学博士伊琳娜.费多罗娃。小册子是作者30多年苦心研究的成果。它宣告揭开了复活节岛“会说话的木头”之谜:“科哈乌·朗戈—朗戈文字” 实际上是一种图画文字。

伊琳娜是靠直觉和推理取胜的。她先弄清符号画的是什么,然后就深入思考,找出它所代表的意思,再寻找恰当的词语。她的公式是:直觉+波利尼西亚语知识+同义词和同义异音词的搜寻。最后又把结果放到另外的木板文中去检验。

结果完全相符,于是她编出了字典。利用字典,她可以阅读任何一块木板文。实际上她已经阅读了现存20多块复活节岛木板文字符。尽管未找到起源,但朗戈朗戈不再是秘密。圣彼得堡博物馆珍藏的两块木板中的一块,伊琳娜译为:“收甘薯拿薯堆拿甘薯甘薯首领甘蔗首领砍白甘薯红甘薯薯块首领收……”

然而,许多学者仍对“科哈乌·朗戈—朗戈文字”是否是代表复活节岛文明的文字一说心存疑虑,真相究竟如何,只能希望时间来证明了。

印加人的文字之谜

印加人又称印卡人,是南美洲古代印第安人,使用克丘亚语,自称是“太阳的子孙”。然而,在对印加人的历史研究调查中,人们心中一直存在一个谜团:印加人究竟有没有文字?

1527年,西班牙冒险家勘探今天厄瓜多尔南部海岸一带地区时,发现一个绵延逾4000余公里的庞大印第安帝国——印加帝国,疆界北起现在厄瓜多尔与哥伦比亚接壤地带,南及今智利中部。这个帝国的元首高高在上,是臣民尊为太阳神后裔的****君主。帝国各地建筑有道路和灌溉渠道系统,人口众多,分成多个部族。帝国内各种频繁活动,由一个颇具效率的行政体系统筹办理,并以帝国中部的首都库斯科为发号施令之所。西班牙人看到这些已开化“异教徒”的工程和农业技术,以及锻工精细、品种繁多的金银器,不由得叹为观止。这些印第安人的建筑工程和工艺制品不但足与欧洲最优秀的媲美,可以说犹有过之。但令西班牙人同样感到惊讶的是,印加人既不能读,也不会写。他们没有文字,亦无书写的数字体系,甚至原始的图画记录或象形文字也没有。

既然印加文化如此丰富,如此瑰丽,而且已进入有阶级的社会,那么,要维持这样一个庞大的帝国的正常运行,文字记载的功用必不可缺。因此,多年以来,人们一直都在争论:印加人究竟有没有文字呢?

一些学者倾向于印加人有自己的文字这一观点。那么,新的疑点又产生了:什么是印加人的文字呢?

有人认为,印加人画在布板或其他织物上的一幅图画就是他们的秘密文字。据最早入侵印加王国的西班牙人叙述,在库斯科太阳神庙附近有一幢叫做“普金坎查”的房屋,屋内珍藏着不少画在粗布上的画,且都装在金框中,除印加王和专职的保管员外其他人都不得靠近这些画,西班牙总督托莱多说他亲眼看到过那些布画,上面画着各种人像和奇异符号。后来西班牙殖民者抢走了用黄金制作的镜框,焚毁了全部图画,从而这些“秘密文字”也就因此化作灰烬了。有人认为,目前发现的画在古板上组成堡垒形状的一排排四边形是印加人的文字。还有的专家认为,印加陶器上那些类似豆子的符号是他们的文字,只是尚未破译出来而已。

1980年5月,英国工程师威廉·伯恩斯·格林经过整整七年考察,写了题为《介绍印加人的秘密文字代号》一文,提出如下观点,即印加文字由16 个辅音和5个元音组成,这种秘密文字是美洲最早的象形文字和表意文字之一。然而这些观点并不为史学界、考古学界专家与学者所接受。

更多的人认为,印加人没有自己的文字,而是通过结绳法来记事。这是以为内至今为止确实也没有找到确凿证据证明印加人有过文字。而且,参加过征服印加王国的西班牙编年史学家佩德罗·西埃萨说,印加人当时用十进位的结绳记事法来记账、统计人口、记载军事和历史传说。后来大量的考古发现也证实了这一点。印加人用结绳记事的方法来储存和传递信息,如果一定要说文字,那么“结绳文字”就是印加人的文字。这种结绳记事被印加人称为“基普”。记事的绳目前已发现不少,最长的一条有250 米,是1981 年1 月9 日在秘鲁利马少拉帕斯村发掘出来的。记事绳一般用羊驼毛或骆马毛编结而成,主绳两侧系着成排、形状如麦穗的细绳,多的达上百条,细绳上涂着各种颜色,或再拴上更细的绳子。不同颜色表示不同的事物,红色为士兵,黑色为时日,黄、白、褐色分别代表金、银、马铃薯。细绳上打上各种不同的结,结的形状和位置表示具体的数字,离主绳最远的结是个位,然后是十位、百位、千位,万是印加人知道的最大的数,代表它的结也最靠近主绳。印加人就是这样借助绳的颜色、结的形状与位置及大小来记载当时所发生的各种重要事件和自然现象。印加王通过原始邮政系统传递记事绳,以此了解各地的收成、治安等情况。在印加王国有专门掌管和运用“基普”的官员,官名为“基普卡马约”,一般均为贵族和贵族子弟。他们经常陪同印加王使臣去各地巡游,负责监督税收和人口统计,实际为王室的会计兼秘书。他们依据记事绳向国王汇报情况。在印加王国为贵族子弟设立的学校里,教师还专门传授结绳记事的知识和方法。

然而,面对印加王国所缔造的辉煌局面,比如在印加文化中占重要地位的巍峨雄壮的巨石建筑群和纵贯南美洲的石砌大道,令当今建筑师都赞叹不已,如果说这一切都是在没有文字的情况下完成的,这又实在令人难以置信。因此,关于印加人有没有自己的文字的问题还将继续争论下去,直至谜底揭开的那一天。

同类推荐
  • 帝国英才

    帝国英才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他是五代十国第一猛将,他也是千古无一的帝王。他几十年骁勇奋战,百万兵忠心不二,三千里路马蹄踏过,终成一代帝王。他用自己的骑兵创建历史,他用自己的骁勇感动人心。帝国岂能没有英才,他从没有放弃寻找。
  • 从科技文明到封建王朝

    从科技文明到封建王朝

    科技的发展没有尽头,但地球的承受能力存在极限。在地球漫长的生命周期中,人类的历史是否只存在了短短五千年。历史中总有那么多疑似穿越者的存在,影响着历史的进程。历史的长河中总有无法解释的存在,这一切的幕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穿越到一个名叫大威国的封建王朝,遗留着太多科技文明下的产物,更有科技时代的遗民与封建王朝做着殊死抵抗。这是一次科技文明的大清洗,让曾经的一切归于尘埃,开启新的历史轮回。而穿越者:穿越穿一半,这岂能忍,我只想完成夺舍,你们打你们的。PS:完全架空
  • 落叶庐

    落叶庐

    小说以1644年李自成攻破北京后,发生在中国西南部的永历政权抗清的历史为背景,描述了一个普通少年因为痛恨腐败的晚明统治集团到阴错阳差的成为绞杀义军,再到成为抗清的官军主力,经历了甲申之变以及南明各政权的昙花一现般的过场,而后以武冈迎接永历帝,与清军数次激战,促成大西军与南明政权的合流,从而使阶级对抗转变为那个时代的保家卫国之战。在这一连串的历史事件中,主人公最后历练为一个足智多谋、权谋机变的统兵大将,并跟随那个时代最伟大的军事家李定国征战湖广、两广,偷袭重庆,横扫缅甸。故事中两位女性,即郭都贤女儿纯贞以及靖江公主,一个是历史的真实人物,以悲剧收场,后者则是虚构人物,以喜剧结尾,同样作为那个时代最优秀的女性,却出现了截然不同的结局和命运,同那个时代大的背景不无关联,也与人物的性格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自1644年至1662年永历帝殉国,这段曾经激荡人心、惊天动地的历史,也是由那个时间无数个中国人用血肉和灵魂浇筑而成,如今早已湮灭在浩浩荡荡的历史潮流中。今人再翻开那段历史,以小说的形势,向国人致敬在国家存亡之际中的英勇不屈的勇士们。
  • 汉土

    汉土

    东汉末年,民生凋敝,豪强兼并,宦官专权,大乱将至。庶民衣食不继,士族结党自保。胡人渐渐强大,血的时代即将来临。一个热爱书法的中年人,无意间来到这虎狼横行的时空,开始一段可歌可泣的守护汉土故事。
  • 三国幽默2

    三国幽默2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诡案追凶

    诡案追凶

    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任何人在内心深处都住着一个恶魔,重要的是,你什么时候把他释放出来,又有多少念头想封印他。开启恶魔封印的或许是你自己,又或许是别人。但最终不管是谁,只要开启了这个恶魔,你就离不开恶鬼找到你敲门的那一天。我的职业是一名行为分析师,我要从每个人的蛛丝马迹中找出他们心中的诡异。
  • 凤求凰:倾城绝恋

    凤求凰:倾城绝恋

    芊芊少女原本有着属于自己的荣耀,祁城似乎成了她永远解不开的心结。谁又知道,远达云霄的飞机上黑发男子一双凌厉的眸子深处却是藏不住的哀愁“倾倾,我回来后你还会在吗?”当穆倾舞走出哀愁,站在举世闻名的世界级舞台上领取影后奖杯时,帷幕后的祁城温柔的注视着她,霸道的宣誓“穆倾舞,只能是我的。”
  • 中外寓言(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中外寓言(语文新课标必读书目)

    国家教育部颁布了最新《语文课程标准》,统称新课标,对中、小学语文教学指定了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语文素养,陶冶情操,促进学生终身学习和终身可持续发展,对于提高广大人民的文学素养具有极大的意义中、小学生是未来的主人,必须适应现代竞争激烈和交际广泛的社会生活,在心理、性格、思维、修养等内在素质铸造方面必须做好充分准备,同时在语言表达、社会交往等才能方面也必须打下良好的基础,这样才能顺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现代中、小学生不能只局限于校园和课本,应该广开视野,广长见识
  • 天纹地录

    天纹地录

    这就是一个悲催的主角和他的走私舰穿越并坠毁在一颗充满BUG的巨型行星上后,为了更好的存活下去额…其实也没这么夸张,为了提高生活质量和生活品质去奋斗的故事,基本目标只是不再吃营养餐。长远目标是过上大鱼大肉的美好生活。
  • 离王的绝世王妃

    离王的绝世王妃

    苏怜月医学博士,跆拳道黑带,与男友交往7年却被男友和闺蜜联合推下悬崖。与他相遇(离王皇帝九子,残暴冷酷。)他们的相遇是命中注定,还是另有玄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街角的一家酒馆

    街角的一家酒馆

    一家用故事换酒的酒馆,每天只接待一位客人,而调酒师会以一杯特调的酒来和你交换这个故事。ps:书友群已开通:858421991
  • 又宁的树洞

    又宁的树洞

    有很多事情,我们以为自己忘记了。但是,其实我们都记得。他们都在记忆长河中静静安睡,你若想起,它们便醒来。那时的人啊,那时的感觉感受,那时的情感,我不愿忘记。为了避免我未来老年痴呆,我决定,写下它们。我珍贵的人生。
  • 日本战国恶来记

    日本战国恶来记

    一个用作军事用途的人造人,一段日本历史中最起伏多变的战国乱世。由于身为人造人,没有过于复杂的头脑和深沉的思想,刚刚接触到人世的他没办法对信长说出其他如别的时空的人那般圆滑取巧的回答,甚至更多的时候显得有些莽撞和莽直。这样一个经历诸般痛苦才慢慢成熟的人,将在那下克上、英雄辈出的战国画卷上,抹上最浓墨重彩的一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