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407200000028

第28章 时人莫小池中水,静水流深有卧龙(1)

美的与东芝合作投产典礼

美的的经营管理,不仅从“术”的层面给了我们做事的方法,奉献了经营、管理企业的精华,而且还在“道”的层面给了我们做人的启示,用通俗实用的哲理和智慧,告诉我们基业常青的秘诀。

何老总是一个不张扬的人,很少面对媒体;美的企业文化也是如此,低调务实。许多人只知道美的是一家强大、优秀的企业,却难以探究其中的道理。究竟何老总是个什么样的企业家,美的又有怎样浓郁的企业文化,人才战略又是如何?这些内在的精华,才是美的之所以在经营、管理、营销等领域成功的原因所在。

看完之后,你定会恍然大悟,由衷感叹:“时人莫小池中水,静水流深有卧龙。”

第十一回 伯乐总爱千里马,心有人才万事成——美的人才之道

美的发展,20世纪60年代靠北滘人,70年代靠顺德人,80年代靠广东人,90年代靠全国人,现在要靠全世界的人才。宁愿放弃100万元销售收入,绝不放过一个有用之才。

——何享健

从北滘人出发

2004年9月11日,******总理视察美的,在谈到美的的用人特色时,美的董事局主席何享健介绍说:“美的(20世纪)60年代用北滘人,70年代用顺德人,80年代用广东人,90年代用中国人,21世纪用全世界的人才!”

陈序强回忆说:“70年代的时候,何老总通过镇公交办找到我,第一次见我就请我到他家吃饭,诚意相邀,还强调为确保工作与生活的方便,替我落实住房、交通工具,当时就是单车了,这也是相当级别的待遇。”

说到此处,早已退休的陈总爽朗地笑起来。他说:“何老总相当真诚,因为70年代我是另一家工厂的技术工人,专门做发电机的,我自学机电,曾经做过发电机,获得镇上的表扬。何老总就在现场,此后主动联系我,邀我加入美的。我刚进厂时,负责做发电机,但没多久就停了,开始转做风扇。”

这应该类似刘备三顾茅庐的故事。只是陈序强不像诸葛亮,因为彼此相识,非常了解何老总的人品,便毫不犹豫地加盟美的,共图大业。

其实,更多的人才是后来挤破脑袋进入美的的年轻人,黄妙姬便是其中之一。

“2000千禧年发的‘美的’牌手表我还一直戴着,现在还走得挺准的。”黄妙姬微笑着抬了抬左手,然后长时间地凝视着这块至今还走时很准的“美的”牌手表。看得出,这位在美的生产一线工作了23年的老员工对美的充满了深厚的感情。黄妙姬是北滘人,19岁进入美的风扇厂工作,现任微波炉公司运营部五金组组长。

“我1985年高中毕业就进入美的工作。”黄妙姬介绍她在美的的经历,“当时还是何老总亲自面试的”。据她介绍,1984年美的的销售已突破了1000万元,在当地影响力很大。她说:“当时本地很多人都想进美的。”美的的招聘信息是她从在美的工作的哥哥那里了解到的。得知美的招聘的消息,她就去报了名,两天后她被通知去面试。

“当知道是一把手面试我时,我心跳都加快了。”黄妙姬回忆道,当时大家都称呼何老总为“何厂”。她没想到的是,面试的内容很简单,“何厂”当时就问了她一些基本的情况,随后笑着问她:“你想做什么样的工作?”“我当时是很想进美的的,想都没想,就回答了一句:我干什么都行。没想到一说完,‘何厂’就让行政科的人去安排了。”事隔多年回想起来,黄妙姬觉得自己真是太幸运了。

后来经过文化测试,黄妙姬被分配到了美的风扇厂注塑车间工作。

“1985年风扇厂厂房还在美的新村,当时大概有700多名员工。”黄妙姬介绍说,那个时候美的就开始采取计件制了,工作一天,下班就能知道自己赚了多少钱。待遇非常好,一个月发25张餐票,吃饭不要钱;她妹妹在其他企业工作一个月才120元时,她就已经拿到了300元一个月。当时风扇厂外面就是美的托儿所,1990年她女儿出生,就在那里上学,“一个月才21块钱,每天还可以在上午10点半和下午3点半去喂奶。”“可惜当时妹妹考试不及格,没能进入美的。”

“为了赶时间生产,我们那个时候中午吃饭都跟打仗一样,通常半个小时吃饭,然后马上投入生产。”梁燕霞说。她和黄妙姬一样,也是将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美的的北滘人,她说:“我们每天在8个小时内就能完成任务。”当时美的是很难进的,本地人对它梦寐以求工厂。“那个时候不光看文凭,还要进行文化考试。”据了解,黄妙姬、梁燕霞等老员工进来的时候都进行了初中文化考试,在当时文化程度算是比较高的了。

如今,美的早已打破“人缘、亲缘、地缘”的枷锁,从“北滘人”出发,采用多种创新形式来实行人才战略。2007年7月10日,540名新毕业生正式到美的集团报到,这只是1000多名新毕业生中首批到总部报到的新鲜血液。在未来三年,美的总部将引进管理人员5000人,其中外籍员工300人,科技创新人才3000人。在这些人当中,就有不少是何老总所说的“全世界的人才”。

在现在企业竞争中,谁拥有人才,谁就是知识经济时代的强者。美的总是将人才放在企业发展的战略高度,通过这一系列“做”人措施使得美的集团在家电行业的道路上,越走越宽广,越走越沉稳。

冯静梅的眼泪

为了纪念改革开放三十周年,广东卫视曾做过一期节目,叫做《改变》,其中就谈到美的四十年的发展历程和变迁。该栏目对何老总等美的高层进行了采访,他们回忆了创业的艰辛和未来的发展。访谈中,除了美的的变化让人欣喜印象深刻之外,原美的董事、创业元老冯静梅的眼泪也让我久久难以忘怀。

我与冯静梅非常熟悉,常称呼她为静姐。谈到动情处静姐潸然泪下,她说:“那天我根本一点思想准备都没有,集团负责主管媒体宣传的领导,突然来电话,说何老总让我速去公司一趟,说有些以前发展历史的事,我比较清楚,给他们讲讲当时的情况。”

谁知道到了现场,当几台摄像机对着静姐的时候,她才明白这是广东台在拍片子,主要问的情况是当年美的资金最困难的时候,美的是怎样的一个状况。

说到那段艰难的岁月,静姐感慨:“真是一言难尽啊!”她说:“美的最初向内部员工募集资金,那是1989年左右,募集120万元,现在这个金额不算大,但这在当时却可以让一家企业生存下去,个别员工就几千元、一万元的借,当时按银行利率1分息给他们计算回报,这是第一次通过募集渡过资金难关的,然后企业赚钱了就都连本带息还给他们了,后来我们在1992年开始进行股改,改造成股份制企业。”

在那个时候,乡镇企业要发展,困难重重,事事受制,最困难的就是资金问题。财务部门工作相当难做,工作量非常巨大。静姐回忆说:“那时几乎常常工作10几个小时,根本没怎么休息,忙到凌晨3点后才可以回家。”

半夜三点休息,早上起来还要正常上班。三天两天这样许多人就吃不消了,长期如此,有几个人受得了?但是,这些困难静姐都挺过来了,在她印象中,有两次危机让她记忆深刻。

第一次是在1985年、1986年期间,美的由于做贸易生意不慎亏损,导致资金极为困难,财务人员压力非常大。当时,该部门五个财务人员除了静姐,走得一个不剩。偌大的办公室空空荡荡,成堆的账单等待处理,催款的电话响个不停。这个往日充满欢歌笑语的地方,只剩下她一个女人了。

面对此情此景,静姐流泪了,百感交集的她无法不流泪。但是,擦干泪水之后,她咬着牙说:“这个担子我挑起来。既然公司已经困难到这个地步了,我如果走掉就太没义气了,先把这些账单、电话处理好再说,坚决不能走。”

面对庞大的工作量,特别是一切都乱糟糟的,静姐看到很多是白头单(指无签名审批的借条、收据及报销单),也有很多是各种不符合财务流程的单据。后来,美的重建财务队伍,花费大量时间在财务基础管理建设上,严格制度和审批流程,重新核算成本,特别是用比较原始的办法。那段时间公司要求财务人员每天下午,不得坐在办公室,必须下到生产车间去,根据生产流程逐一对零配件和成品称重,计算水电耗费,核算出单价,计算出成本,开始实施责任制考核方式,讲求效益最大化,为后来我们能顺利上市打下了良好基础。

就这样,美的解决了危机,熬过了困难,静姐也守候到了喜悦。

十年之后,第二次危机出现了。1996年、1997年期间,是美的最困难的时候,当时空调业绩大幅下滑,库存严重,资金周转不灵,情势非常危急。这时候,何老总冥思苦想,终于找到化解危机的妙招——推行事业部制。

当时有个别董事不理解,以为权力下放太大,担心造成失控局面。静姐坦诚地说,其实这些何老总都心中有数,他早在1996年年初就跟她说,要有系统(指部门)把全公司的资金管理好,所以美的在1996年10月3日正式运行“资金结算中心”,也就是在1997年实施事业部制之前,就做好了这个准备。

早在1996年年初,何老总嘱咐静姐做好资金结算等财务工作后,她就陆续到深圳华为、华强等企业参观学习,因为当时这些优秀的企业也实行了“资金结算中心”的管理方式。静姐跑去取经,学习招商银行的模拟资金结算管理系统,将资金使用为企业服务达到最大化。这样做之后效益就体现出来了,后来更进一步,实行企业内部银行,为下属各大事业部统筹管理资金,充分盘活资金作用,效果更是明显。

但是,集团成立资金结算中心以后,几乎所有事业部都反对,个别事业部不愿意将其资金归到集团来管理,总怕削弱其资金调度权和使用权。美的运行系统(指整个电脑系统联网)正式运作后,各大事业部的销售回款一律集中到结算中心,各事业部全部按照预算申请资金用款,结算中心先行硬性处理,后来效果凸显,各事业部享受到好处了,也就自然接受这种管理方式了,不再反对。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何老总的全力支持。当有事业部提出反对意见时,何老总曾经在会议上,发脾气拍着桌子骂道:“我让这么做的,你们如果不愿意,可以马上走人。”这是强行实施的政策。当时由于威灵电机、美芝压缩机两大事业部是合资公司的关系,只好暂缓加入系统,其他全是强制纳入管理。后来威灵电机、美芝压缩机也陆续加入集团的资金结算系统。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美的不仅转危为安,而且就此踏上了飞速发展的快车道。回望这么多年的坎坷,有辛酸,有喜悦,有笑容,有泪水。静姐没法不激动,没法不流泪,不同的是,这一次她是喜极而泣。

静姐是北滘人,从1980年到2004年,整整为美的奉献了25年。岁月匆匆,弹指一挥,静姐说,把这25年最宝贵的青春年华奉献给美的,自己从不后悔。跟我一样,她至今都关注着美的每天的变化,关于美的的一切信息她都会关心,因为她永远是美的人。

其实我不是女强人

在美的,我常常有一个感受:巾帼不让须眉。除了静姐让我非常尊敬之外,邓工也是令我佩服的榜样。

我所说的邓工是当上全国人大代表的邓明义,她总是说,能当上人大代表真的是幸运,自己根本没有想到。从一个普通老百姓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突然一下觉得自己的责任重大。邓工说:“既然给我这个机会做这些事,我就一定会尽心尽力去做好。”

邓工1978年考上重庆大学,成为改革开放后的第一届大学生,当时社会上普遍认为机械制造专业是“万金油”,不管在哪里都用得上。邓工也深受建设四个现代化的口号鼓舞,选择了机械制造专业,从此开始了和技术打交道的生涯。毕业之后,她先在国有企业工作了十年,也就是这十年的时间,她打下了扎实的技术底子,才会有如今的厚积薄发。

邓工和爱人老孟在20世纪80年代就想到南方闯荡,但没有找到合适的机会。1992年******南巡讲话之后,他们深受影响,坚定了去南方的决心。当年的国庆节,他们请了一个月的假,全家一起来到广东东莞,一个月后就回四川把工作辞了,户口档案都没带就过来了。虽然户口1994年迁到广东,档案却被原单位卡到2000年。

1995年,邓工和老孟一起来到美的,老孟跟我非常熟悉,也是老朋友了。刚来的时候,邓工就做空调产品设计开发,一心想着把产品做好。她说在这么好的条件下做技术,一个一个产品做下去很开心,根本就不想做好以后会有什么奖励、会实现什么价值。她当时所想的就是做好每一件事情,有一份稳定的工作,只是没想到回报会这么多。

一年后,邓工开始负责开发“冷静星”静音节能分体机,这是她第一次做项目经理,现在想来当时也是硬着头皮上的。这个产品是美的首次自行设计开发的第一款全新分体机,采用了多项先进技术,噪声及能效比等主要性能指标均居同行榜首,在市场上取得了良好的销售业绩,同时也使美的空调的研发、设计、制造、测试水平上了一个台阶。记得当时设计的“多折式蒸发器”需在日本改模,有位日本技术人员问“多折式蒸发器”是由谁设计的,当被告诉是邓明义的时候,他特意向她竖起了大拇指。时隔这么久,邓工说到这一幕还记忆犹新。

同类推荐
  • 世界如此浮躁,心静即完美

    世界如此浮躁,心静即完美

    记得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大意是:一个人能否成功,你是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和谁在一起。后面的这个“谁”字,包含了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是,要遇到好领导、好同事、好朋友等;二是,还应该有一个好心境,也就是要拥有一颗平常心。尤其是在当今时代,当人们把财富积累、事业成功、职务晋升,作为体现自我价值与衡量成功与否的标准时,却忽略、限制,甚至压抑了内在的心灵成长与负面情绪的释放,从而导致失衡的心智结构影响到人们的生活、事业和人际关系,各种烦恼与痛苦也因之而生。
  • 别让自己输在说话上

    别让自己输在说话上

    说话是一门极为高深的艺术。《别让自己输在说话上》以人的说话能力为基点,提炼总结了拥有良好的表达能力必须要具备的技巧,把语言与人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并配以生动真实的案例和形形色色的故事,深入浅出地将社会生活中最直接、最便利、最有效的说话技巧展现给读者,《别让自己输在说话上》教你如何运用最巧妙的语言,寥寥数语,打动人心,《别让自己输在说话上》让你在成功的道路上风雨无阻,让你的生活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 领袖影响力

    领袖影响力

    学会影响别人并不意味着要扮演者的角色从而把自己的意志强加于别人身上。它所展现的是一种领导的才华,一种巨大的感召力,一种传达自己思想的能力。在这个社会上,不是别人影响了你,就是你影响了别人。前者,使你成为他人思想的仆从,后者则使你成为众人仰望的领袖。
  • 别让求职卡在面试上

    别让求职卡在面试上

    面试是一件大事。能否得到喜欢的工作,能否进入心仪的企业,在很大程度上将影响你的事业,甚至一生。而成功的面试,则是这一切的开始。 本书正是以此为出发点,针对如何进行职业选择与规划,如何做好面试准备,如何提升个人形象力,如何表现良好的礼仪修养,如何灵活应对面试题,如何展示个人特质,以及如何更好地把握面试机会等面试问题进行了总结,并辅之以诸多面试案例以及名人名企用人观、招聘实例,为广大求职者提供了兼具理论性和实用性的面试指南。 无论你是求职“菜鸟”,还是职场“大虾”,我们都希望本书能够给予你指导和借鉴,帮助你克服面试时的畏惧和困惑,避免面试中的常见错误,有的放矢地提前准备,提高面试应对水平,在面试中更好地发挥,成功实现自己的求职梦想。
  • 一开口就能找对话题

    一开口就能找对话题

    《一开口就能找对话题》针对“如何才能一开口就找对话题”这一问题进行了全方位的细致解答。抛出话题时要注意什么?说错话后该怎样挽回?话题处处都有,可怎么才能找出对的那一个?关于话题的一切困惑,你都能在这里找到答案。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回生诀

    回生诀

    回生诀是仙道千鹤庄的独门秘法,传闻能让人起死回生,为此,千鹤庄遭来了灭门横祸。玉晚星是千鹤庄唯一存活血脉,肩负着复仇和斩魔除祟的重担。在仙魔不两立的灵界江湖,玉晚星一个嫡根嫡系的仙道,偏偏被魔道莫七醉养大,还被另一魔道的唐霜借机狂撩。阴谋诡计、亲离背叛,其中还夹杂着恩动与情动,一张张密网交织于玉晚星的周边。他能否脱俗世人眼界,并且完成心中所愿?最终,回生诀的秘密,究竟是何?
  • 楚汉特种兵

    楚汉特种兵

    一个特种兵灵魂重生于楚汉相争时期,作为一个重生者,如何带领族人走向辉煌,如何在楚汉之争中夹缝求生。是否能改变历史?真真假假一笑而过
  • 漫湪诗集

    漫湪诗集

    一些简短平凡的记录难忘而热切的回忆之集。
  • 再生花的秘语

    再生花的秘语

    国际心理协会研究员袁洁宁意外收到出价100万的匿名委托,去给一个名叫莫离的孕妇做心理疗愈。当她乔装成莫离好友的表妹进入其生活,对这个童年经历了重创的患者开展治疗时,却意外发现莫离自带回了外婆的遗物——紫檀鲁班盒盛装的一株残缺奇异植物后就一直在做一个梦,而藏在莫离枕头里的梦境记录仪破译出的信息显示:这绝非一个单纯的梦境,而是一段被埋藏在潜意识的记忆。这是谁的记忆?残缺的奇异植物究竟是什么?它又为何会残缺?天价委托者到底是谁?这一个又一个的谜团将在斯坦福大学国际心理协会的地下室里被一一解开。文案仅为故事索引,并非全部。本文是心理悬疑爱情小说,属治愈系情感文。在心理疗愈的过程中:享一段死生契阔的爱情,揭开再生人轮回转世的秘密,见证一个女孩的艰辛成长。每晚8点前更新3000+,周末不断更。
  • 云行记

    云行记

    我听见风雨在这天地激荡,我看见众生在这世间求存,我闻见这诡谲的江湖的血雨腥风。作为一个穿越者,江云起满怀着一腔热血闯进了这世界,然而,随着修为的提升,他发现自己经历的一切都变得诡异了起来。这是一个关于穿越者塑就神话传说的故事。
  • 王妃每天都想咸鱼瘫

    王妃每天都想咸鱼瘫

    某系统:叮咚,宿主成功提交任务物品【战王亵裤】一条,恭喜宿主获得上古神兽貔貅一只~沈摇筝:……这系统怎么跟闹着玩儿似的?——侍卫甲:王府的挂名王妃私闯了王爷浴池?那她凉了!凝墨:……不,王爷把怼她的人拖出去砍了。侍卫甲:?……侍卫乙:王妃从厨娘那儿拿了葱花香料,可是要给王爷煲汤?凝墨:……不,她把葱花香料洒进了王爷的浴池,还按炖鸡指南上写的,往王爷身上补了一把盐巴。侍卫乙:?……她是现代让人闻风丧胆的医毒圣手,白天逗狗晚上喝酒,京中纨绔她排榜首,一朝穿越成凶残王爷不受待见的挂名王妃,于是……丫鬟:王妃您要争气呀,一定要打败那些绿茶婊成为王爷的心尖宠!沈摇筝:不,生鱼忧患,死鱼安乐,本妃只想安静的做一条咸鱼。系统:打脸女配有钱赚。沈遥筝:绿茶婊在哪呢?!
  • 不为上分只为你

    不为上分只为你

    苟分?不可能!诶诶大哥……别打别打!老公快来帮我!
  • 迷茫人生录

    迷茫人生录

    碎碎念,碎碎念,碎碎念,破碎又无趣的积攒,碎碎念,碎碎念,碎碎念,碎碎念。
  • 至高文明的遗产

    至高文明的遗产

    “请求上苍赐予我一个万能的系统!”星空下,一位相貌清秀的少年对着流星许愿,然后奇迹诞生了,仙神系统凭空出现,与少年相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