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73200000036

第36章 李白(5)

鉴赏:这是一首惜别诗。诗人首先描绘出一幅令人陶醉的春光春色图。春暖花开时节,诗人即将离开金陵,独自坐在江南水村的一家小酒店里饮酒。飞扬的柳絮飘满小店。这里诗人用“柳花”暗示时当暮春,以“风吹柳花”直入店内的情景,将“金陵酒肆”置于杨柳含烟、绿遍十里长堤的芳菲世界之中。一个“香”字,把店内店外连成一片,同时又带出第二句:酒店的侍女压出新酒捧来劝客,酒香与随风吹来的百花的芳香融为一体。两句诗写得十分欢畅,意象丰美,展现了金陵之春令人陶醉的场景,为下文抒发惜别之情蓄势。此情此景,诗人依依惜别之情,不觉涌上心头。金陵的年轻朋友们来为诗人送行,相送者殷勤劝酒,不忍离别;告别者“欲行不行”,无限留恋。诗人用“各尽觞”三字,将双方的惜别之情化虚为实,体现于人物行动之中。但是正当风华正茂的诗人并没有沉溺于离别的感伤,他触景生情,就地取譬,深情地写道,请你们问问这东流的江水,离情别意与它相比究竟谁短谁长呢?诗人既像在问送行的友人,又像在询问读者,更像是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自我表白。此诗收语与“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之手法有相似之处。

此诗虽只有短短的六句,却写情饱满酣畅,寓抽象情感于具体意象之中,通过有情与无情的联结、抽象与具体的融合,使情感表达生动可感。情绵绵,意切切,句短情长,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说此诗“语不必深,写情已足”。构思也十分巧妙,起伏跌宕,第一、二句造势,三、四句突转,五、六句拍合,把“留别”的情景写得活灵活现。语言清新流利,具有质朴的民歌风味,洋溢着浓郁的农家生活气息。

送孟浩然之广陵[1]

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释:[1]之:去。

鉴赏:唐玄宗开元十三年(725),年轻的李白从四川出峡,在湖北安陆住了十年,认识了隐居在襄阳鹿门山的孟浩然。孟浩然是李白非常称赏的诗界名士,李白曾有“吾爱孟夫子,风流天下闻”的赠诗称誉之,故诗中称之为“故人”。

黄鹤楼在武汉武昌区的江边,历来是游览胜地。广陵即扬州,是唐代最繁华的都市之一,有“扬一益二”(当时的繁华都市,扬州第一,成都第二)之称。诗的开头一、二句交待送别的时间、地点。武汉在西,扬州在东,从武汉去扬州,顺流东下,自然是向西告别了黄鹤楼。这样的句子,信手拈来,毫无雕饰。第二句接得很好。他向哪里去呢?去扬州。“烟花三月”用得非常妙。它不仅是指出了离别的季节,也表达了当时的心情。“烟花”指春天笼罩在蒙蒙雾气中的绮丽景色。江南三月,风光明媚,孟浩然将去的又是繁花似锦,绣户珠帘的江南名都,怎不令人心旷神怡。这两句表面上只写了送别的人物、地点、时间和目的地,但透过字面可以清晰地感觉到诗人对作为三吴都会的扬州的无限神往。前人称此句为“千古丽句”。

后二句通过对自然景物和送别情景的描写很巧妙地表达了依依惜别的情感。楼头话别,孟浩然登船启程了。诗人依然伫立江边,目送故人所乘船只远去,渐渐消失于白云碧水之间。明丽的天空下顺流行进的“孤帆远影”,本身就具有一丝孤独感和苍凉感。别情如流水,诗人凝望着天际江流,这时只有一江汹涌的波涛,奔向碧空尽处,仿佛依依不舍去追赶远行的朋友。整幅画面情景交融,给人苍茫空阔的感觉。诗人对朋友远行的惜别深情,对于不能同游的惋惜,以及对扬州胜景的无限神往,尽在江边送别的形象当中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1]。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2]。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3]。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4]。

注释:[1]荆门:即荆门山。[2]江:长江。[3]下:移下。海楼:海市蜃楼。[4]仍:频频。

鉴赏:这是李白从四川至湖北,在荆门送别同舟的人继续东去时写的作品。诗人远渡荆门,眼望一派壮丽的大好河山,意气风发,抒发了自己刚刚离开蜀地,“仗剑去国,辞亲远游”(《上安州裴长史书》)时的积极向上的情绪。首联交代远道而来渡过荆门,登临楚地游览。颔联描写渡过荆门山时所看到的奇妙美景:高山随着平原的出现逐渐消失,江水在一望无际的原野上奔流。诗人逼真地写出了自然景观的特征及其气象阔大,气势飞腾的神韵。颈联描写月亮在水中的倒影好像天上飞下来的一面天镜,云彩升起,变幻无穷,结成了海市蜃楼,很有奇思。它不仅表现了大自然的壮丽多姿,也反映了诗人从蜀地初到平原的喜悦心情和开阔胸襟。诗中有昼景,有夜景,可见船在荆门停了一宿以上。尾联是诗人在欣赏荆门一带的风光时,面对那流经故乡的滔滔江水所产生的思乡之情。诗人没有直接说自己思念故乡,而说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自己远行,这样写来,愈发显出自己的思乡之情。

长江流过荆门,两岸再无高险之山的约束,而是浩浩荡荡,奔向无垠的原野,使人骤感天地宽广,胸怀也为之豁然开朗。诗人以清新飘逸的笔触,生动地描绘了沿江东下所见的壮阔形势和奇丽景色。全诗意境开阔,如大江奔流,格调轻快。想象瑰丽,充满了积极的生活气息。这里的山和水,都富有强烈的感情色彩,都在这“万里送行舟”的深情祝福中,化为对故乡的眷恋和对前途的憧憬。尤其是“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成为脍炙人口的写景名句。

送友人

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1]。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2]。

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

挥手自兹去,萧萧班马鸣[3]。

注释:[1]郭:古时的城有内城、外城,内城称为“城”,外城称为“郭”。[2]蓬:蓬草,遇风则被连根吹起。鲍照《芜城赋》:“孤蓬自振,惊砂坐飞。”[3]兹:此。萧萧班马鸣:萧萧:马嘶叫声。《左传》:“有班马之声。”杜预注:“班,别也。”言主客之马,将分道而萧萧长鸣,亦若有离别之憾。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诗,通过送别的情景,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首联写送别的环境:青山横亘在城郭的北侧,日光照耀下的河水环绕在城郭的东方。颔联点明主题:我们即将在这里分手,你就要像孤飞的蓬草一样踏上万里征程。喻友为飘蓬,已见惜友之情;前加一“孤”字,顾念之情深矣。对朋友飘泊生涯的关切,惜别之情,溢于言外,充分表现了诗人对友人孤寂旅途生活的顾念。颈联用“浮云”、“落日”为喻,生动地表达分手时彼此的心情:空中的白云飘拂不定,仿佛你行无定踪的心绪,即将落山的太阳不忍沉没,也似我对你的依恋之情。尾联诗人化用《诗经·小雅·车攻》“萧萧马鸣”句,嵌入“班”字,以马的悲鸣,进一步渲染离别的气氛:我们挥手告别,从此各奔前程,两匹马似乎也懂得主人的心情,不忍离别同伴而萧萧长鸣……马犹不愿离群,何况人乎?以如此手法表达缱绻情谊,真是巧夺天工。

人言李白豪放洒脱,而此诗写得意致缠绵,表现了大诗人深情婉约的一面。这首送别诗,情景交融,充满诗情画意,尤其“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二句,以工整的对偶表达依依惜别之情,比喻贴切形象。清人仇兆鳌评说:“太白诗词’浮云游子意,落日故人情。‘对景怀人,意味深远。”(《杜诗详注》)对仗工整也是此诗的一大特点。以“青山”对“白水”,“北郭”对“东城”。“青”、“白”相间,色彩明丽。“横”字刻出山之静态,“绕”字画出水之动态。描摹挥洒自如,秀丽清新。全诗语言自然流畅,不事夸饰,但新颖别致,色彩鲜艳,情意宛婉转含蓄,自然美与人情美水乳交融,更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1]

李白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2]。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3]。

注释:[1]谢朓楼:南齐诗人谢朓作宣城太守时建,又称谢公楼、北楼,唐末改名叠嶂楼。校书叔云:李云曾为秘书省校书郎,唐人同姓者常相互攀连亲戚,李云当较李白长一辈,但不一定是近亲。[2]蓬莱:汉时称中央政府的著述藏书处东观为道家蓬莱山,唐人用以代指秘书省。建安骨:汉献帝建安时代的诗文慷慨多气,史称建安风骨。小谢:即谢朓,与其先辈谢灵运分称大、小谢。[3]散发弄扁舟:指避世隐居。《后汉书·袁闳传》:“党事将作,闳遂散发绝世。”散发,束发并以簪贯连干冠,散发就是发不整束,解冠归隐。扁舟:小船。越亡吴后,范蠡“乘扁舟浮于江湖”,后世就以弄扁舟喻避世隐遁。

鉴赏:本诗于玄宗天宝末年(755)作于宣城(今属安徽)。李白素有“诗仙”之称,他的诗,诗思天马行空,豪放不羁,想象奇异,却能以此启彼,一气呵成,脉理不乱,气概凌云。本诗正是最见他这种特征的名作。

全诗以唱叹起调,抒发去日苦多,今日愁闷。因饯别友人,他秋日登上高楼,望长风飞雁,俯仰身世,感慨万端,于是对酒放歌。在这里,诗人的烦忧不是惜别,而是怀才不遇。接下来“蓬莱”二句,从谢朓楼联想到汉魏六朝的著名诗人,用以暗喻叔云和自己以及在座诸人的才学和抱负。他称赞校书叔文章老成,得两汉蓬莱之风,切建安风骨;又说自己则如建此楼的谢朓,诗文清新秀发,两人都有壮志逸兴,可共上青天揽取明月。至此,先前的烦忧在这想象中似已烟消云散。但是,这逸兴来去皆匆匆,愁思又猛然袭来,诗人以“抽刀断水水更流”起兴,抒写自己“举杯销愁愁更愁”的情怀,说明“酣高楼”反而让心中的烦愁更加深重了,不禁发出了“人生在世不称意”的感慨。这个“不称意”又对应了起首句的去日之苦和今日之烦忧,由此诗人便自自然然地有了解冠泛舟,欲与世决绝,从此浪迹江湖归隐江湖的慨叹情怀。

全诗一唱三叹,跌荡起伏,前后照应,抑扬协调,在大起大落中展示其豪放气质。这首诗还值得一提的是,写愁思却不晦黯,情绪低抑却不哀婉,诗中一系列亮色调的意象,如“长风万里”“酣高楼”“青天”“明月”等,始终涤荡着一股清越之气,令诗歌清秀神奇。在这慷慨苍凉的歌声中,我们听到的是一个崇高的心灵对庸俗社会的抗议,而不是消极颓废的哀吟。

下终南山过斛斯山人宿置酒[1]

李白

暮从碧山下,山月随人归。

却顾所来径,苍苍横翠微[2]。

相携及田家,童稚开荆扉[3]。

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4]。

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5]。

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6]。

我醉君复乐,陶然共忘机[7]。

注释:[1]终南山:在陕西,东至蓝田,西至郿县,绵延八百余里,主峰在长安之南。斛斯山人:姓斛斯(复姓)的隐士。[2]所来径:下山的小路。[3]荆扉:柴门。[4]青萝:即女萝,又名松萝,地衣类植物,寄生在树木上,常自树梢悬垂,体如丝状,呈淡绿色或灰白色。[5]挥:这里是饮酒之意。[6]松风:琴曲名。《风俗通》:“河间杂歌二十一章,内有《风入松》曲。”[7]机:世俗的心机。

鉴赏:写这首诗时李白正在长安供奉翰林。本诗描述了诗人月夜到唐代有名的士人隐居地——长安南面的终南山造访一位姓斛斯的隐士,与他一起欣赏自然风景,畅饮美酒,放声高歌的情景。诗人在这里忘却了人间的名利,心地淡泊,享受到了生活的恬淡自适。

本诗以诗人的活动为中心,田家饮酒为题材,属于田园诗。诗人写道:傍晚从终南山上走下来,多情的月儿与我同行。回头望望刚才走过的山间小路,苍苍茫茫笼罩在一片青翠之中。与斛斯隐士携手来到他的田舍,孩童出来打开了柴门。走在绿竹掩映的幽静小路上,青萝的枝叶时时拂着我的衣裳。我们欢言笑谈,心灵得到了真正的放松。面对良宵美景,宾主频频举杯,畅饮着美酒。饮至兴头上,大家兴奋得放声高歌,用古琴弹奏松风曲,歌罢曲终已是月淡星稀的深夜。我醉得糊涂,主人也乐得癫狂,大家尽情欢乐陶醉,让世俗的奸诈心机见鬼去吧此诗在选材上很受陶渊明的影响。但表达方式上却与陶渊明迥异。陶渊明的诗如“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等名句大多写得平和冲淡。而李白这首诗却浓墨重彩,刻意渲染暮色苍茫中的山林美景和隐士的田家庭院的恬静,细吟“绿竹入幽径,青萝拂行衣。欢言得所憩,美酒聊共挥”,写景则色彩鲜明,融情则神情飞扬,使人如见其景其情。“长歌吟松风,曲尽河星稀”两句描写酒酣欢歌之状,笔墨凝练,情景交融,生动形象地表达了诗人遇知己时畅怀豪饮的快乐心情。

陪侍郎叔游洞庭醉后三首(其三)[1]

李白

划却君山好,平铺湘水流[2]。

巴陵无限酒,醉杀洞庭秋。

注释:[1]侍郎叔:李白的族叔李晔,时由刑部侍郎贬官岭南。[2]划却:铲除、削平。

鉴赏:这是一首具有独特构思的记游名篇。

乾元二年(759)春,李白因追随永王李磷获罪,被流放夜郎(今贵州桐梓),途中行至巫山,遇大赦放还。九死一生的李白喜出望外,立即赶往江夏(今湖北武汉),希望朝廷能再度用他。但活动和等待的结果使他大失所望,只好离开江夏漫游湖南。这年秋天,他在岳州(今湖南岳阳)遇见同被贬官岭南的族叔李晔,于是一同畅游洞庭湖,饮酒作乐,醉后写下三首一组五言绝句。李白才华横溢,素有远大抱负,而朝廷昏暗,使他一生蹭蹬不达。今乘酒兴数十年感愤一齐涌上心头,述诸笔端,诞生了此佳作。

上联写叔侄二人碧波泛舟,开怀畅饮之时,放眼望去,兀立在洞庭湖中的君山,挡住了湘江之水,使之不能一泻千里地直奔长江大海;就好像他人生道路上的坎坷障碍,阻碍了他的远大前程。于是,他发出奇想,要铲除君山,为湘江铺平道路,让浩浩荡荡的湘水毫无阻挡地向前奔流。实际上这是抒发他心中的愤懑不平之气。他多么希望铲除世间的不平,让自己和与自己一样怀才抱艺之士有一条平坦的大道可走啊!然而,这毕竟只是浪漫主义的奇思幻想。君山是铲不平的,世路仍然崎岖难行。“何以解忧,惟有杜康”,何如尽情地喝酒呢!下联写诗人喝醉了,从醉眼里看洞庭湖中的碧波,好像全湖的水都变成了酒,那君山上的红叶不就是洞庭之秋的绯红的醉颜吗?于是,诗人又发出了浪漫主义的新奇想:他要像君山上绯红的秋叶一样,用整个洞庭湖中无情无尽的酒来尽情一醉,借以冲去积压在他心头无边的哀愁。

全诗前后两种奇想,表面上看似各自独立,实际上却紧密相关。联系它们的纽带就是诗人壮志未酬的千古愁、万古愤。酒和诗伴随诗人一生,又都是诗人借以抒愤懑、豁胸臆的手段。只有处在这种心情下的李白,才能产生这样奇特的想象;也只有这样奇特的想象,才能充分地表达当时李白的心情。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1]。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2]。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3]。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4]。

注释:[1]凤凰台:故址在南京凤台山。相传刘宋元嘉年间因异鸟集于山而建。[2]吴宫:三国时孙吴建都金陵(今江苏南京)。衣冠:指王公贵族。[3]三山:在南京西南长江边上。二水:秦淮河流经南京西汇入长江,因白鹭洲横其间而分为二支。[4]浮云:陆贾《新语》:“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

同类推荐
  • 住在隔壁的隐形人

    住在隔壁的隐形人

    一个无心的闯入,搅动一个局,改变了所有命运的走向。张瑾宛如陀螺,旋转飞舞,牵动一个个关系网。11月7日惊雷夜,张瑾坠楼死了,陀螺却并未停止转动。闺蜜、男友、情人、同学……纷纷被卷入其中。看似毫无关联的几个人,面对讯问,各自心怀鬼胎,包庇、怀疑、质问、谎言,阴云弥漫在每个人心头。看似牢不可破的情感,却如薄冰般脆弱,这是谁的过错?抽打陀螺的手,究竟在哪里?看似缜密的逻辑,是否能导向真相?只有凶手,才能如作者一般筹划缜密。翻到最后一页,你可以听到杀人者的耳语……
  • 肇事者

    肇事者

    《失联》系列第一部。警察在调查一起恶性交通肇事逃逸案时,找到了案发所在小区门口修鞋店的年轻女技师穆丹,在对她的陆续走访中警方发现,这样一个普通的女孩,她既不是目击者,也不认识当事人,但她跟受害人的丈夫有着很深的情感关系,更由她引出了一系列的凶案嫌疑人。这个貌似问题重重的女青年,究竟和案件有怎样的牵连?
  • 大兵长胜(人体王国科学奇幻小说第1部))

    大兵长胜(人体王国科学奇幻小说第1部))

    普通一兵长胜意外遭遇了势倾人体王国黑白两道的癌细胞黑伯爵大帅,长胜别无选择,一场实力悬殊的、“咬狼的狗PK狮子”的较量惊心动魄、波澜壮阔地展开了。这场生死决战不仅关乎两人之间的情仇恩怨,更关系着人体王国的生存与死亡、光明与黑暗……
  • 抹大拉之谜

    抹大拉之谜

    以耶稣、抹大拉血脉后代为中心的宗教秘密团体,千百年来试图操控人类文明,并掌控中情局,网络欧美政治首脑、文化精英,试图以其独特模式统一欧洲,逐步统一全世界,并以耶稣与抹大拉的血脉后代担任国王。本书比《达芬奇密码》更早地以文学的形式揭示基督教神话背后的种种惊天秘密,令人惊叹地将神秘宗教组织、圣殿武士、美国中情局、政治纷争、神秘现象如“黑色圣母”、墨洛温王朝的耶稣神圣血脉串连在一起,完美融合了国际间谍战、阴谋论。
  • 女神一号

    女神一号

    《女神一号》,是作家冯唐的第六部长篇小说,试图以独特的视角,探究人对外面的世界及自己内心世界无休止的质疑,解决人性中的困扰、困境与纠葛。作者希望通过这部纯文学作品,深挖人性,诊断问题,解决精神层面的问题。
热门推荐
  • 唐圣武帝

    唐圣武帝

    穿越成为唐中宗第三子李显第三子、李重俊被安乐公主视为眼中钉、之后发动神龙政变被杀、一个宅男穿越在他身上会改变他的命运吗
  • 李健吾译文集·第三卷

    李健吾译文集·第三卷

    福楼拜翻译第一人,莫里哀翻译第一人,创作、翻译、评论、研究全才李健吾先生译文全集;汇集著名翻译家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学术意义;在国内翻译界、文学研究界和出版界都有填补空白和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李健吾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戏剧家、翻译家、评论家和文学研究者,在创作、批评、翻译和研究领域都蔚为大家。尤其是新中国成立后,他从文学创作和批评与戏剧教学和实践转型为主要从事法国文学研究和翻译,事实上成为新中国法国文学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领军者,由他翻译的福楼拜的《包法利夫人》《情感教育》、莫里哀的喜剧全集等,成为法国文学翻译的典范之作,其翻译成就堪与傅雷并驾齐驱。《李健吾译文集》汇集了李健吾存世的所有翻译作品,是李健吾先生的译文全集,共十四卷,三百五十余万字。
  • 九沉殇

    九沉殇

    九沉殇,又名:冥王夫君太吓人…………踩过黄泉奈何,大朵的彼岸花开在忘川河岸,我站在三生石旁,上面没有我的前世来生,可是旁人都有的。。。好生郁闷呐!***************无常兄高挑着眉,大声的喊我:“九五二七,该去索魂了!”我叹了口气,驾一团黑气飘出了枉死城。。。。。。
  • 甜人蜜事

    甜人蜜事

    他本为豪门第二继承者,可以安然坐享继承家族财产。然而任性妄为的他,不仅性格上与豪门所需的人才格格不入,而又过分纵情欢爱不思商道,终于被他的父亲顾老总裁逐出家门。他的哥哥一直更为优秀而深得顾家老总裁的心,自然而然地被老总裁钦点为顾氏豪门的第一继承者,让他继承家族全部的资产。被赶出家门的他,来到一个穷乡僻壤的小城镇,在这里他依然死性不改,竟然再一次深陷入爱情的沼泽。因为他的身世,在返回豪门巅峰的途中不断遭遇各种渣女……感谢阅文书评团提供书评支持
  • 武运通仙

    武运通仙

    这是一个凡间少年求仙的故事,仙是否存在,仙又在哪里?
  • 超级万道系统

    超级万道系统

    龙羽,一名普通的大一学生,父亲去的早,母亲身患重病,欠下高利贷大笔债务。王哥:“你他妈的还不上钱就去死吧!”就当龙羽踏入地府半步时,脑海中一声巨响“检测中...符合条件...植入宿主...植入完成......”金钱,美女,权利......且看龙羽如何站在世界之巅!
  • 大明江山

    大明江山

    这是一段悬疑、沉闷的历史,它又有着辉煌的一面,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只知晚明东林党争,明末三案,阉党乱国,却不知本朝科技发达、人才济济,众人只记住了那皇帝昏庸荒唐事,却不知明代内阁首辅制。金戈铁马征寰宇,不逊十全大辫子。将领策马扬鞭,文臣运筹帷幄,扭转亡国颓势,开创大明辉煌盛世。江山锦绣如画,举杯共赏江南美景。北国塞外怀柔,南国海疆长啸!是军人又是君王,欲耀兵于异域,示中华之富强。锦绣江山岂能被大辫子束缚,关外硝烟四起,海外毛子横行,朝堂尔虞我诈,阉党的贪婪,东林党的腐朽,将领派的嚣张跋扈,他又是如何安内攘外,扫清寰宇,又是如何儿女情长,故事从这里开始
  • 都市圣手

    都市圣手

    牛阳意外打碎一座神像,却获得神秘卷轴,习得178种治病偏方,医术天下无双!他偶然救下药业集团女总裁,从一个小司机做起,逐步成长为医药界大鳄!想治病,那就拿出诚意,想找麻烦,那就做好覆灭的准备!跨越人生巅峰,且看牛阳医手遮天!
  • 洛特时代

    洛特时代

    一个隐藏着秘密的项坠,一个陷入黑暗的王国,来自神族的青睐与垂怜,来自隐秘龙族女王的爱恋。究竟是乱世造英雄还是英雄起乱世,他该何去何从。。
  • 大顺帝国

    大顺帝国

    本作品完全为架空历史【也可以叫yy】:在19世纪末到20世纪末,没有近现代武器,只有明代的武器。这个世界完全为虚构。讲述了李家王朝推翻清王朝和之后的政治混乱以及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