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73200000029

第29章 祖咏(4)

尾联“强欲从君无那老,将因卧病解朝衣”,诗人感慨自己老病,无法相从,间接地表达了诗人的出世思想。唐人许多酬赠诗中,往往在陈述了对对方的仰慕之后,立即表达自己希冀引荐提拔之意。然而王维此诗,却一反常见套路,别有一番避俗从雅的艺术效果。

积雨辋川庄作[1]

王维

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2]。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3]。

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4]

注释:[1]积雨:久雨。辋川庄:即王维在辋川的宅第。[2]空林:疏林。藜:一年生草本植物,嫩叶可食。这里指蔬菜。黍:这里指饭食。饷东菑(zī):往田里送饭。菑,开垦了一年的田地,这里泛指田亩。[3]朝槿:也叫木槿,落叶灌木,其花早开晚谢,古人以为人生无常的象征。露葵:即绿葵,一种绿色蔬菜。[4]野老:指作者自己。

鉴赏:这首诗是王维在隐居辋川蓝田期间所作。这首诗便是其中代表作之一。全诗意在描写积雨后辋川庄的景物,叙述隐退后的闲适心情。

首联描写怡然自乐的田家生活,乃诗人山上静观所见。“迟”字不仅写出连日的雨天使得树枝与空气都极潮湿,烟火不易燃烧,而且形象地表现出在这样潮湿的空气中,烟气上升徐缓滞涩的画面。后一句“蒸藜炊黍饷东菑”,写村妇正忙着蒸藜炊黍为东边田里劳动的男人们送饭,点明了烟的由来。

颔联“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描写了广漠平畴,白鹭飞行,深山密林,黄鹂唱和,积雨后的辋川,画意盎然。“漠漠水田”、“阴阴夏木”,构成一片青绿的背景,而“白鹭”、“黄鹂”为这片青绿描上几笔白色与黄色,色彩极为鲜明,似乎还能听到“黄鹂”婉转的啼叫。“水田飞白鹭,夏木啭黄鹂”已足诗味,前缀“漠漠”、“阴阴”四字,更觉气象万千,给人面目一新的感觉。

颈联“山中习静观朝槿,松下清斋折露葵”,描写了诗人独处空山之中、幽栖松林之下,观早开晚谢之木槿而悟人生之短。栖松林,食露葵,以避尘世之纷繁。这两句诗强调了“静”、“清”二字,这也正是诗人退隐和闲适生活的写照。

末联“野老与人争席罢,海鸥何事更相疑”,野老是诗人自称,这里连用两个典故。一见《庄子·寓言》:杨朱从老子学道时,旅店中的客人都争相给他让座;学成归来后客人不再让座,却与之争座为乐,说明杨朱此时已无心机,与人无隔膜了。二见《列子·皇帝篇》:海上有人与鸥鸟亲近,互不猜疑,每日有百来只鸥鸟与他相游。一天,他父亲要他把海鸥抓回家去,他再到海边时,鸥鸟都在天上飞舞,不肯停下。说明他心术不正,破坏了与鸥鸟的关系。两典正反结合,抒写了诗人淡薄名利的心情。

全诗共八句,前四句静观所见之景,后四句写诗人的隐居生活,将辋川的山中风光与自己的隐居生活相结合,形象鲜明,韵味清远,表现了诗人与世无争、自然淡泊的自由生活。

鹿柴[1]

王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2]。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3]。

注释:[1]鹿柴:“柴”通“砦”,“砦”通“寨”,即栅栏,篱障。鹿柴是辋川的一个地名。[2]但:只。[3]景:通“影”,指日光。

鉴赏:这首诗作于王维隐居陕西蓝田辋川别业时,是王维后期山水诗代表作。鹿柴是辋川的一个地名,是王维当年常游历的地方。

诗里表现的是鹿柴附近山林中傍晚的幽静景色。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王维好像非常喜欢用“空山”这个词,比如“空山新雨后”、“夜静春山空”。在这些诗句中,“空”往往都不能简单地理解为“什么也没有”,而含有“寂静、空明”之意。这首诗中也是这样,既有人语,山非是“空无一物之山”,而是“空寂之山”,可见,这里的“空”字是为了强调山的宁静。既然是写山“空”,为何又写有“人语”呢?一个人处于这样一片寂静的深林之中,周围什么声音也没有,突然,远远地传来几声人语,再细听听,似乎又没有了,只剩下长久的空寂——那样的几声人语不是更能提醒人身边的那份空寂么?在这里,诗人以有声来反衬无声,那无声更能渗入人心。这里是从声的角度而言。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是写景。一束夕阳的余晖透过密林的缝隙,射在林中的青苔上。深林本已是阴暗,而林间树下的青苔,更突出一分阴暗。但在突出阴暗的同时,诗人笔下却闪出一缕斜照,投射在青苔之上。这样的写法其实与上句相近,仍是用了反衬手法。阳光本给人以温暖的感觉,可是这是夕阳的余辉,已不再有太多热度;再者,在密密深林之中,周围是大片的阴暗,被大片阴暗包围着的小小光斑不是更显得弱小,从而也更突出周围阴暗的强大了么?这是用有光来描写无光。

王维不仅精通诗画,同时擅长音律,在这首五言绝句中,他以音乐家对声的感悟,画家对光的把握,诗人对语言的提炼,刻画了空谷人语、斜辉返照那一瞬间特有的寂静清幽的境界,令人回味悠长。

竹里馆

王维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1]。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注释:[1]幽篁:深密幽暗的竹林。

鉴赏:这是王维《辋川集》二十首中的名篇。它表达了诗人隐居辋川时闲适的淡薄生活。

作者借用一个相当典型的场景来表现。“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幽篁,指幽静的竹林,诗人仅用两个字便烘托出一个清新出尘的环境。作者写景并不是仅仅为了写景,他在这样的环境中加入了自身的活动——独坐,弹琴,长啸。这三个动作也是高雅脱俗之士所常有的。这里并没有多作刻意的描画,仅用了三个简简单单的词,但是一个潇洒自在的隐士形象已是跃然纸上。而长啸这一动作的使用尤为精彩,在那样的深夜中,静谧的深林里,隐隐地有几声琴声,间或一声清越的啸声划破夜空,是何等潇洒出尘的意境。这里是用了动静结合的写法。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这里作者又引入了一个新的意象——明月。在这里,皎洁的明月不仅仅是一个象征高洁的意象,烘托着诗人的形象;在这里,它更像是和诗人志同道合的一个友人,在幽林中陪伴着诗人。一个“来”字将明月写活了,月儿好像是有意识地参与诗人的活动呢。细读这一句,似乎可以瞥见诗人的情怀:我高雅出尘的情致在世间得不到理解,但是有什么关系呢?自有高洁的明月明白我,以明亮的月光安慰我、陪伴我。这一句仍是用了反衬的手法,以深林的黑暗来反衬明月之亮洁,明月更加显得明亮。

这首诗共四句,在遣词造句上,非常平淡无奇。但是它的妙处也就在于以自然平淡的笔调,描绘出一个清新的月夜幽林的意境,并使环境的形神与诗人的隐逸的情致完美地结合在一起,给人以天衣无缝的感觉。

山中送别

王维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1]。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2]。

注释:[1]柴扉:柴门。[2]年年:一作“明年”。王孙:贵族子孙,此指送别的友人。

鉴赏:这是一首送别名篇。与一般送别诗不同的是,它并未刻画离亭饯别、执手相看、依依不舍的场景,而是别出心裁地选取了与友人别离后的一个细节。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送别友人后,作者自己慢慢地回到住处。时已近暮,诗人回到家里,轻轻地关上柴门。这两句平淡如白话,但看似平淡的字里行间却隐含着汹涌的感情。有过送别经验的人都知道,送别最黯然销魂的那一刻,并不是离人动身,看着离人渐行渐远的那一刻,而往往是送别归来的那一刻,感觉离人似乎还在身边,而其实“他”已然远去,那种孤寂与失落,远胜送别之即的伤感。王维正是以诗人敏感的心捕捉到这种感受并用一个简单的动作“掩柴扉”加以表现,从中看出诗人别后的落寞与黯然。诗中交代送别归来正是“日暮”时分,夕阳西下,暮色袭来,令诗人又添几分伤感。在这里,写景为气氛做了极好的铺垫。

“春草年年绿,王孙归不归。”一个“绿”却是用得意象飞动。这两句是写诗人送别归来的心理活动。回到家里,他不禁想起,明年春草绿了的时候,友人会不会归来呢?这句话本来应该在送别之际问的,却没有问,友人已远去,这句话又浮上心头,有一分欲说还休的情致。唐汝询在《唐诗解》中概括这两句的内容为:“扉掩于暮,居人之离思方深;草绿有时,行人之归期难必。”刚刚送别,就盼望明年能再相聚,情意之深可想而知。正是因为“归期难必”,所以“离思方深”。这两句主要是采用直抒心声,以情语成文的表达方式,抒发了朋友之间的情深意长。

这首诗题为《送别》,并无一字写离别情态,而别时的依依不舍与别后的无尽想念已是见于言外;字字明白如话,令人回味无穷。

杂诗

王维

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著花未[1]。

注释:[1]来日:指动身前来的那天。绮窗:雕饰精美的窗子。

鉴赏:王维的《杂诗》三首是一组描写游子思妇相思之情的五言绝句,意思互有关联,此乃其二,主要表达游子的怀乡情怀。

本首诗的抒情主人公是一位久居他乡的游子,这一点从头两句的两个“故乡”中可以感知到。在他乡忽然遇到来自故乡的友人,一下子激起无限思乡之情。多么想多知道一些故乡的事呀。于是,“我”便急切地问开了——“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两个“故乡”叠加,打破一般小诗用字忌重复的常规,发语自然,反而表现出一种问话的急切,进而令人感受到乡思之殷切。“应知故乡事”这一句表意上近乎啰嗦,隐含着的仍然是那么急切的思乡之情——甚至是一点点的担心,你不会不知道吧?所以在问话里,便先把“不知道”的可能给堵死了。这种心态有些近乎孩子气,然而却是非常准确地还原了生活的本质状态。

后两句才是对“故乡事”的正式提问。渴望知晓的“故乡事”有好多,家人健康?友人安好?山川景物、风土人情是否依旧?可是这些,“我”都没有问,而是选取了一个似乎无足轻重的问话:“寒梅著花未?”你来的时候,我家窗前那株梅花开了没有呢?不从最关心的家人问起,而问起梅花,看似反常,其实细细想来,却也不然。有的时候,我们往往会有这样的一种心态,越是关心的事,可能反而是越怕说出口,只好问起看似不相干的梅花来。这样的一种反常很容易引起读者的思考:为什么呢,这株梅花是否有什么独特之处,是往日美好生活的见证抑或其他?这些,“我”都不再说了,全诗戛然而止,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绮窗,寒梅,构成一幅古典而精美的画面,让人禁不住联想,那梅下或有佳人如玉?或有佳节之聚?——梅花在这里成了往日生活的一个见证。在这里,游子对于梅花的记忆,反映出游子浓厚的乡情,真是“于细微处见精神”,寓巧于朴,韵味浓郁,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

全诗皆用口语,真乃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看似信手拈来,实则经过艺术的提炼,表达了丰富的情意。

相思

王维

红豆生南国,

春来发几枝[1]愿君多采撷,

此物最相思[2]。

注释:[1]红豆:又名相思子,一种生在岭南地区的植物相思木所结出的籽,像豌豆而稍扁,呈鲜红色。[2]采撷(xié):采摘。

鉴赏:唐代绝句名篇经乐工谱曲流传于世者非常多,王维的这首《相思》便是其中非常著名的作品之一。据唐范摅《云溪友议》言,安史之乱后,著名歌者李龟年流落江南,“曾于湘中采访使筵上唱:‘红豆生南国,春来发几枝。赠君多采撷,此物最相思。’……歌阕,合座莫不望行幸而惨然”。由此可知,此诗作于安史之乱爆发之前。

这是一首借助咏物而遥寄相思的诗。一题为《江上赠李龟年》,可见是抒发对友人眷念之情。起句“红豆生南国”,因物起兴,语虽单纯,却富于想象——南国也是友人所在之地,想起了红豆也就想起了友人。第二句“春来发几枝”以设问寄语,衔接自然。这样的一句问话是意味深长的,明里是问红豆发了几枝,暗地里却是在说相思几许?第三句“愿君多采撷”,仍在和友人对话。一句殷勤叮嘱,是在暗示珍重友谊,表面似乎嘱咐友人勿忘相思,背里却深寓自身相思之重;不说自己相思,反嘱别人相思,相思之重又添一重。最后一句“此物最相思”是对前句“多采撷”作的解释。这一句行文自然但又巧夺天工。一方面它回扣诗题,“相思”且与首句“红豆”(红豆别名相思子)相应,有回环曲折、反复咏叹之美,又关合相思之情,一语双关,婉曲动人。此外,两个表示程度的副词“多”、“最”准确表达了诗人奔放的内心情怀。

这首诗巧妙地借助红豆来比喻,委婉含蓄地表现出了深长的相思之情。全诗情调健美高雅,思绪饱满奔放,语言朴素无华,韵律和谐柔美。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1]

王维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同类推荐
  • 诡计

    诡计

    扣人心弦的《诡计》一书是哈坎·奈塞尔(H?kan Nesser)最好的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的合集,目前有三部重要电影是在其故事基础上拍摄的。《诡计》的五个故事以虚构的城市马尔达姆(Maardam)为背景,主题涉及秘密的大白于天下、谎言的被揭露,以及那些自以为已经逃脱了过去的人的噩梦重温。《诡计》是对瑞典犯罪教父哈坎·内塞尔的完美呈现。在这本小说集的基础上拍摄有国际电影三部曲——《亲爱的艾格尼丝》《作者之死》和《撒玛利亚》——它们由丹尼尔·阿尔弗莱德森(Daniel Alfredson)导演,本·金斯利(Ben Kingsley)和嘉玛·陈(Gemma Chan)主演。
  • 摩尔·弗兰德斯

    摩尔·弗兰德斯

    本书是鲁滨孙漂流记的作者笛福的另一部独特的杰作,被英国作家沃尔芙誉为“英国不多的伟大小说之一”。小说以第一人称的手法书写,极具震撼力。书中的主人公一直以罪人的身份出现——她从十八岁到六十岁,除杀人、叛国外真可谓无恶不作。女主人公弗兰德斯生于监狱,在孤儿院长大,给贵族家庭当仆人。她被主人家的大公子诱骗后被迫嫁给她所不爱的二公子……
  • 豆瓣高分日剧原著:侠饭(套装共三册)

    豆瓣高分日剧原著:侠饭(套装共三册)

    豆瓣高分日剧《侠饭》原著小说,深受日本读者喜爱的美食人生小说,本套装共3册。《侠饭》:浑浑噩噩的废柴大学生若水良太,在面试碰壁回家的路上,意外卷入一场街头火拼。良太在枪声中救下的刀疤大哥柳刃龙一,外表冷酷霸气,却对烹饪美食颇有心得。白天街头潇洒火拼,晚上烹饪人间风味,看似平庸的食材一经这位刀疤大哥之手,居然迸发出惊艳舌尖的化学反应。美味料理和毒鸡汤交错的生活就此开始……
  • 宙斯神像的诅咒

    宙斯神像的诅咒

    被囚禁的学者,被遗忘的部族,宙斯的诅咒逐一应验……还等什么,翻开“奇迹之旅”你就能得到,一次前往神秘遗址的机会!一场惊心魂魄的冒险旅途!!数轮挑战智力的头脑风暴。
  • 三国2

    三国2

    本书为“日本金庸”吉川英治最耀眼的巅峰杰作《三国》第二部。作者用颇具个性的现代手法对中国古典名著《三国演义》进行了全新演绎,简化了战争场面,巧妙地加入原著中所没有的精彩对白,着墨重点在刘、关、张、曹操等经典人物的颠覆重塑和故事情节的丰富变幻,在忠于原著的基础上极大成功地脱胎换骨,将乱世群雄以天地为舞台而上演的一出逐鹿天下的人间大戏气势磅礴地书写出来。书中扑面而来的旷放雄卓之豪气、凄婉哀切之情愫、夸张幽约之谐趣,令人感慨不绝;其中的运筹与博弈、权术与诡道、用兵与驭人,则令人掩卷深思。
热门推荐
  • 傲娇公主戏吾皇

    傲娇公主戏吾皇

    天才美少女一朝穿越为美丽无双,毒舌傲娇,一手遮天的完美公主夜凌幻;美男的告白滔滔不绝,桃花源源不断本公主不屑。冲出众美男的包围一掌震飞对面勾引自家男人的贱女人们熟练的坐在人家大腿上,勾住人家的脖子躺在人家怀里,挑衅的眼神霸道的口气“这妖孽男人是我的谁敢碰一下试试。”某妖孽美男露出一抹奸计得逞的微笑,,,夜凌幻抚摸着妖孽美男的俊脸“亲亲相公真想毁了你这张脸,这样就不会有人在惦记你了”抓住这只不安分的小手“亲亲娘子我不想毁了你的脸我会杀了觊觎你的蠢货们”,,,
  • 庄子(杂篇二)

    庄子(杂篇二)

    道家以无为治天下,无为就是以天下之心为心,不执迷自己的主张。中庸就是包容天下各种不同的见解,以天下共同的方向为方向。无为与中庸,其实质就是崇尚自然,奉行天地之道,自然自在。作者以普通人的视角,以章句分析的形式,重新解读了无为,解读了中庸,解读了自然,解读了生命的真谛、道家丰富超然的精神世界。
  • 九型人格的相生相克

    九型人格的相生相克

    比读心术更简洁有效,胜过心理测试、星座塔罗的最佳沟通术。
  • 乐园之心

    乐园之心

    当人类被放弃。当一批批怪物被投放到这个名为地球的『斗兽场』中。人类最后的净土,是『乐园』啊。
  • 王永年译欧·亨利短篇小说

    王永年译欧·亨利短篇小说

    欧·亨利原名威廉·西德尼·波特,美国著名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世界三大短篇小说大师之一。曾被誉为曼哈顿桂冠散文作家和美国现代短篇小说之父。一些名篇如《爱的牺牲》、《警察与赞美诗》、《带家具出租的房间》、《贤人的礼物》、《最后一片常春藤叶》等使他获得了世界声誉。王永年的翻译以精练、准确著名,翻译的欧·亨利小说出版多种版本,备受英美文学研究者的好评。
  • 恶魔公主复仇记之混沌少女穿越了

    恶魔公主复仇记之混沌少女穿越了

    从一出生,她就有了属于自己的使命。拯救六界.她给世界带来的是福还是灾,上帝给了她力量,也给了她孤独。呵!你是要我孤独么?那我就给你看看,我怎么活出我的人生。。
  • 从西游开始氪金

    从西游开始氪金

    从西游开始氪金修炼:西游只是开始,进入聊斋,闯入封神演义,途径哪吒传奇,落脚八仙过海……。
  • 他又苏又甜

    他又苏又甜

    “顾舟孓(jué),拜托你就委屈一下,栽我手里好不好?”“我姜桃确实不求上进,只求有生之年能上顾舟孓。”在给国民顶级男神顾舟孓接机的路上出了车祸不幸去世,她哀嚎不已:还没亲眼见到男神,怎么自己就死了?结果醒来后,发现自己意外的重生到十年前顾舟孓所在的高中。居然和男神在一个班,而且还是同桌?可是男神好像对她很冷漠......不过这不要紧。姜桃迅速振作起来,使出浑身解数去攻(勾)略(引)顾舟孓,就不信他不动心。被大叔骗钱,顾舟孓分分钟把骗子送进警局。被白莲花算计怎么办?根本不用自己动手,顾舟孓帮她搞定一切妖艳贱货。可顾舟孓就是不承认喜欢她!姜桃(咬牙切齿):珩木嘴硬哪家强?高一一班顾舟孓!顾舟孓(勾唇一笑):你过来亲我一下,试试硬不硬。姜桃:?!顾某人的高冷只是外表,实际上是个斯文败类?不过...她好像更喜欢了qwq“喜欢你,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蓄谋已久。”“我一定是为了和你相遇,才来到这个世界上的。”傲娇软萌少女vs高冷毒舌少年扮猪吃老虎x斯文败类--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几年我混的日子

    那几年我混的日子

    我是一个普通学生,老老实实,循规蹈矩的坚持学习。她的出现,让我的生活颠覆,为了维护我们的爱情,我努力让自己更加优秀。那些混混我本不愿理会,但他们的挑衅,恶语,终于激怒了我。这条道路很难启齿叙述,但谁无疯狂过的岁月!爱情,兄弟情,在这一刻,让我无法不动容!带你进入一个不一样的黑道社会,以真实事件颠覆你的黑道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