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73200000108

第108章 李商隐(4)

广寒宫里,云母屏风上摇曳的烛光的影子愈来愈黯淡,苍茫的夜空,璀璨的银河渐渐落下去,启明星沉入了天幕的深处。天已近拂晓,又一个夜晚即将过去。广寒宫是富丽堂皇的,美轮美奂,衣食无虞,但那个独处广寒宫的人却那么凄清无聊,没有了凡间的喧嚣嘈杂、痛苦烦恼,也没有了世俗的温情和幸福。在初到广寒宫几天的新鲜、兴奋、喜悦过去后,一个个漫漫长夜只能守着孤灯,细细地去看云母屏风上的烛影是浓是淡,而且永无止境。一、二两句从室内陈设的明暗变化到屋外的斗转星移,构筑了一个浩瀚、空旷、悠远、凄美的意境。那个孤独、寂寥、百无聊赖的主人公,未着一字,却呼之欲出。这部分环境的描绘非常真切,给人设身处地的感觉。

三、四两句诗人换了个角度,以第三者的身份揣测主人公的心思。当初得到不死之药,能够得道成仙、长生不死,是何等的幸运,绝对未料到今日“高处不胜寒”的凄凉。嫦娥是不是后悔了呢?嫦娥应该是后悔当初偷了灵药,以致岁岁年年,日复一日,夜夜对着碧海似的青天,凄清寂寞难以释怀。

本诗采用了象征的手法,嫦娥的幽清孤寂,嫦娥内心活动折射的意蕴,吻合了诗人对现实生活中某些情绪的理解,如成功后的失落、热闹背后的寂寞、执著后的懊悔,等等,并能引起人们普遍的共鸣。全诗意象的选择贴切而巧妙,“烛影”、“长河”、“晓星”、“碧海”、“青天”等,都是一些具体可感又引人遐思的词语,非常优美;意境的营造,悠远而深邃,情韵绵长。

无题二首

李商隐

之一

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圆顶夜深缝[1]。

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2]。

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3]。

斑骓只系垂杨岸,何处西南待好风[4]

注释:[1]凤尾香罗:织有凤纹的薄罗,此指薄罗做的帐帷。碧文圆顶:有花纹的碧绿色圆顶罗帐。[2]月魄:月亮,美人面如满月,此指女子的面也。班婕好《怨歌行》:“裁成合欢扇,团团似明月。”[3]金烬:金属烛台上的余光。[4]斑骓(zhuī):杂色马。

鉴赏:本诗以隐晦的笔调抒写了对一个女子的爱慕之情。似乎是偶然相遇,一见钟情,此后难以忘怀,期待重逢。

首联“凤尾香罗薄几重,碧文园顶夜深缝”写一女子深夜在灯下缝制帷帐:绣有精美的凤尾图案的的丝罗,轻薄柔软,如烟似雾,散发着阵阵幽香,被裁剪成重重的帐帷;桔黄的灯光下,碧绿色有花纹的圆顶帐子在宁静的深夜缝制。那个飞针走线的人儿定有一双灵巧的手,那个在夜深忙碌的身影是那么专注、贤淑。诗人并不曾写出缝制罗帐的人,但“凤尾”、“香罗”、“碧文”,让我们感到诗人是怀着美好的回忆在想象着那个女子的一举一动。

颔联“扇裁月魄羞难掩,车走雷声语未通”是回忆和那个女子的相遇:两人在街上偶然相遇,四目相对,刹那间擦出心灵的火花,女子赧然一笑,赶紧以团扇遮面,虽遮着了明月般的脸庞,但无法掩饰羞怯。凝神间,言语未通,佳人的车子已匆匆驶过,辘辘车声渐行渐远。这应该是一见倾心的感觉,虽只是惊鸿一瞥,但女子靓丽的脸庞、娇羞的神态,却深深地印在诗人的脑海里,从此念念不忘。诗人可能认为那个女子也有同感,所以会在首联出现那样的想象。

颈联“曾是寂寥金烬暗,断无消息石榴红”写诗人后来的感受:曾经为她相思,在漫漫长夜,独自守着金属烛台,看着黯淡的灯火在夜色中闪烁,寂寥的潮水淹没了身心,而她却“断无消息”。时光流逝,石榴树已绽放出红艳艳的花朵,斯人依然音讯全无,让人感到无限惆怅。

“斑骓只系垂杨岸”寓意着自己对她是情有独钟,斑骓只愿系在绿丝拂地的杨柳树下,将一种抽象微妙的感情变得具体可感;“何处西南待好风”化用曹植《七哀》的诗句“愿为西南风,长逝入君怀”,哪里有好风吹来,使相爱的人得遂所愿?这里有无法可想的苦恼,又蕴含着隐隐的希望。

这首诗表现得很含蓄,物象间的跳跃很大,故说法颇多。但诗情的多意,并不影响诗歌的艺术感染力,情感的真挚、深厚,表达的细腻、形象,言辞的清丽、优美,使这一段无法明言的感情委婉动人。

之二

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1]。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2]。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叫桂叶香。

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

注释:[1]莫愁堂:此指青年女子的居所。乐府古辞《河中之水歌》:“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古代常将莫愁作为淑女的代称。[2]神女:宋玉《神女赋·序》:“楚襄王与宋玉游于云梦之浦,使玉赋高唐之事,其夜王寝,果梦与神女遇,其状甚丽。”原:一作“元”。小姑:乐府《神弦歌·清溪小姑曲》:“开门白水,侧近桥梁。小姑所居,独处无郎。”

鉴赏:这首诗表现一个独居深闺的女子如梦似幻的情怀,隐隐寄托了诗人个人的身世之感。

首联“重帷深下莫愁堂,卧后清宵细细长”写环境:层层叠叠帷幔低垂的闺房,幽邃宁静;夜深了,闺房的主人上床后却心事重重、辗转反侧,凄清的长夜何其漫漫。她为何迟迟不能人眠?她在想什么呢?诗中什么也没说,任由读者去想象。

“神女生涯原是梦,小姑居处本无郎”是她长夜无眠的思绪吗?如巫山神女一样有浪漫的奇遇,过恩爱的生活,原来只是一场梦。至于这场梦是她的向往,还是曾经的巫山云雨,已在岁月的流逝中变得如梦似幻,我们无从得知。但现状很明显,她还像清溪小姑一样,独处无郎。“本无郎”有孤单、寂寥、无奈,也有自我安慰的味道。

颔联巧妙化用两个典故,融会了神话的传奇色彩和乐府的文化韵味,写得瑰奇迷离,摇曳多姿。

“风波不信菱枝弱,月露谁叫桂叶香”转以客观事物来影射主观感情:菱生水中,大风吹来,波起浪涌,激得菱叶翻飞,菱枝欲折;菱枝本柔弱,而风波“不信”,是否意味着有些纤如菱枝的东西,是经不起生活的波浪的,即使“不信”,要逆势而为,终究是枉然。月下露珠,谁会滋润桂叶,让其吐出馨香,流露出无可依靠、无所寄托的幽怨。

颈联的意象具体而鲜明,但象征的意味相当隐晦,可能是抒写那个女子在长夜无眠时的慨叹,可能是暗示女主人公的不幸遭遇,可能是诗人自伤身世,历来说法颇多。

尾联“直道相思了无益,未妨惆怅是清狂”直抒胸臆:就算相思全无益处,仍不妨碍为相思而惆怅的情怀执著、狂放。明知相思无益而惆怅不已,实已是情至深处,铭心刻骨,欲罢不能了。

本诗文笔清雅俊逸,神思跌宕,意蕴朦胧隽永,耐人寻味。

贾生[1]

李商隐

宣室求贤访逐臣,贾生才调更无伦[2]。

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3]。

注释:[1]贾生:贾谊,西汉初年著名的政论家,才华横溢。[2]宣室:西汉未央宫前殿的正室。逐臣:即贾谊。贾谊因遭谗言被贬为长沙王太傅。《史记·屈原贾生列传》:“后岁余,贾生征见,孝文帝方坐宣室,上因感鬼神事而问鬼神之本。贾生因具道所以然之状。至夜半,文帝前席,既罢曰:’吾久不见贾生,自以为过之,今不及也。‘”才调:才华格调。无伦:无比。[3]虚:徒然。前席:在座席上向前移动坐处。

鉴赏: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撷取汉文帝与贾谊深夜促膝谈心却“不问苍生问鬼神”的史实,替天下所有有抱负有才华的知识分子(包括他自己)不能为苍生社稷尽展其能发出了一声长长的叹息。

首句写汉文帝求贤若渴的姿态。文帝刚祭祀完毕,在未央宫前殿正室向那个被放逐长沙刚回来的臣子咨询,求贤之心非常迫切。

次句借汉文帝的口赞叹贾谊的才华,“贾谊的才华格调更加无可比及”,文帝的赞扬从侧面烘托出贾谊的风流倜傥、才华横溢、学识过人。看来贾谊深得文帝的赏识,我们应该为贾谊庆幸,得遇明君,有了施展抱负的空间。一二两句层层铺垫,极力渲染汉文帝的虚怀若谷、求贤若渴,真可谓君臣遇合的盛事。

从第三句开始,笔锋却陡转直下,“可怜夜半虚前席,不问苍生问鬼神。”如此虚心垂询、凝神倾听,原来并不是为国为民,而是追问鬼神的本原!一个才子的雄才大略不是用在苍生社稷上,不是为国家大事谋划、为百姓造福,而是去解答一些无聊又无谓的问题,实在是可悲、可怜、可叹。皇帝关心的不是苍生而是鬼神;皇帝的求贤,只是满足他自己的消遣。这样的“求贤”,太虚伪!贾谊有才,也得到皇帝重视,但其实他的才学还是不能得到充分发挥。三四两句通过强烈的对比,撕破了沽名钓誉的面纱,揭示了某些封建统治者所谓重视人才的本质。

诗中的皇帝并不局限于汉文帝,诗中的贾谊更是晃动着诗人自己的影子。“在寓讽时主的同时,诗中又寓有诗人自己怀才不遇的深沉感慨”(刘学锴语)。全诗内容跌宕起伏。诗人的讽刺非常犀利,但含而不露。

凉思

李商隐

客去波平槛,蝉休露满枝[1]。

永怀当此节,倚立自移时。

北斗兼春远,南陵寓使迟[2]。

天涯占梦数,疑误有新知。

注释:[1]槛(jiàn):栏杆,此指水边堤岸。[2]南陵:唐时属江南道宣州,今安徽南陵。寓使:传书的使者。

鉴赏:清凉如水的秋夜,诗人思绪悠悠,有对远去的友人的思念,有秋风起万物枯的愁怀,有天涯飘零的悲凉,《凉思》正反映了诗人在秋夜的种种愁思。

首联写离别之长。客人离开时,水波还和堤岸平行,现在蝉已停止了鸣叫,清露挂满枝头。涨水时当是春夏,蝉休时已是深秋,霜凝寒露了,由自然景观的改变形象地说明朋友已经离去很久了。

颔联写思念之切。这一时刻,永远的思念还在我心头萦绕,我倚栏伫立秋风中,不觉时间已无声无息地流逝。诗人长久地沉浸在冥思苦想中,忘记了一切,足见其情丝之绵长,其愁绪之纷繁。

颈联写与朋友远隔万里,音信渺茫。“兼”,加上;“春远”,春天已离我们很遥远;“南陵”,是诗人今日怀思之地。北斗星远在天际,加上春天已离开我们很久远了,从空间、时间上形象地暗示朋友和诗人是天各一方。朋友不能相见,那就通通信吧,却迟迟不得友人的音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故?正是诗人苦思之处。

失去朋友的信息后,诗人陡生天涯漂泊的孤独感,数次根据梦中的景象占卜,揣测友人是否已把自己遗忘,怀疑自己误会他有了新的知交。这里的感情很微妙,怀疑故人有新交,又怀疑自己的怀疑是否正确。天气已经转凉了,人间也是人走茶凉、离久情疏吗?尾联隐隐透出诗人的失望和抑郁。

我们并不知道那个让诗人苦苦思念的人是谁,但我们从诗人屹立秋风中的背影,从诗中含蓄而浓烈的抒怀,感受到诗人的萧瑟与落寞。

北青萝

李商隐

残阳西入崦,茅屋访孤僧[1]。

落叶人何在,寒云路几层。

独敲初夜磬,闲倚一枝藤[2]。

世界微尘里,吾宁爱与憎[3]

注释:[1]入崦(yān):日落。《山海经》:“鸟鼠同穴山西南日崦嵫,下有虞泉,日所入处。入崦,谓日下山。”[2]初夜:黄昏。藤:藤杖。[3]微尘:《法华经》:“譬如有经卷,书写大千世界事,全在微尘中。”爱憎:《愣严经》:“人在世间,直微尘耳!伺必拘于僧爱而苦此心也。”

鉴赏:诗题《北青萝》,一说有江淹《江上之山赋》:“挂青萝兮万仞,竖丹石兮百重。”这里指所访孤僧居住的环境在山阴险峻处,但也有认为“北青萝”指地名或其他。本诗通过访僧悟禅经过的叙写,表现了诗人想抛开人世间的一切爱憎。

首联写造访的时间和对象。残阳西下,层林尽染,光影变幻,踏着落日的余晖,到茅屋去拜访一位独居的僧人。诗歌一开始就渲染出温馨、迷离、古朴、清朗的氛围。

颔联写造访途中的风景。已是深秋,落叶遍地,寂静的山林哪里有人的影子,只有倦鸟归巢的啁啾,“鸟鸣山更幽”;清寒的雾气缭绕,润湿的山路层层叠叠向云深处延伸。走在这样幽深空灵的山林中,心便也变得澄澈纯净起来。

颈联写见到僧人。到达僧住的茅屋,已是黄昏,独自敲击的磬音在暮色中传得很远很远,诗人先闻其声,后见他悠闲地拄着一枝藤杖。僧的形象在诗中一直没有正面出现,而通过环境的描写和侧面的烘托,一个远离尘嚣、宁静致远、淡泊从容的孤僧形象已跃然纸上。

清幽雅静的深山,超凡脱俗的孤僧,让诗人顿悟生命的真谛。既然大千世界人如微尘,爱憎都是虚妄,还有什么看不开呢?诗人仿佛从现实的苦苦纠缠中得到了片刻的解脱。尾联借佛经的话意点出自己的感悟。

李商隐的诗常为世俗的名利得失苦恼,其实生活除了当官发达,应该还有许多美好的东西,本诗正试图表明这一点。诗人也许并不曾真的抛却,即使是暂时地自我安慰,也反映了一种生命的豁达。这样的内容在李商隐的诗作中并不多见。诗中“残阳”对“初夜”,“孤僧”对“独敲”,非常工整;以“落叶”、“寒云”、“独敲”、“闲倚”写山林、孤僧,用词精当而形象鲜明,意蕴深长。

同类推荐
  • 鸭子呱呱叫

    鸭子呱呱叫

    李东文,70后。1999年开始学习写作,以小说及情感专栏为主,曾在《天涯》《长城》《十月》《西湖》《长江文艺》等杂志发表小说,作品多次被《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读者》等转载。
  • 翼之影II·四分休止符

    翼之影II·四分休止符

    那片天空依旧自由而宁静,但自由之下孕育着无法挣脱的枷锁,宁静的背后则是漫长的永眠——四分休止符,当这个符号出现在乐谱中意味着停顿一拍。之后,还要继续行进……
  • 乱世红琰:蔡文姬

    乱世红琰:蔡文姬

    本书以小说的形式描绘了汉末才女蔡文姬坎坷曲折的一声,从少年才子到婚配丧夫,之后父母双亡,悲惨中又被抢到匈奴被迫嫁给匈奴左贤王,最终被曹操赎回大汉,又不得不于儿子分别,最终嫁于幼时同学董祀方才转危为安,共度余生。
  • 最后一个穷人

    最后一个穷人

    许三多,一个执拗的傻子;马三多,一个富足的穷人。甘肃河西疏勒河流域的一个小村庄沙洼洼。公农民马三多是个“一根筋”式的人物。小说从村里实行联产承包开始写起,一直到21世纪初,时间跨度近三十年,马三多从一个懵懂的少年成长为孩子的父亲,精通农活的好把式。其间,他和父亲经历了包产到户后的欣喜,各家单干要面对的天灾人祸、人情冷暖,他执拗的单相思以及一场迟到的爱情,勤劳和机遇带来的富足,最终为了拉扯大收养的几个孩子,几乎耗尽了半生的精力和积蓄,在改革开放二十多年后,成了富裕的疏勒河滩上“最后一个穷人”,但也是一个灵魂最为丰盈的“穷人”。
  • 为奴十二年(译文经典)

    为奴十二年(译文经典)

    《为奴十二年》来自所罗门的亲身经历。他本是一名生活在纽约州的自由黑人,随后遭诱拐绑架,从此开始了奴隶生涯。该书的出版影响了美国此后的废奴运动,影响了美国近代历史,被列入美国历史教材和学生必读书目,与另一部名著《汤姆叔叔的小屋》并称为推动废奴进程的不朽经典。所罗门·诺瑟普被送往的地方,正是汤姆叔叔在小说中被关押的地方;诺瑟普对那里的生活和事件的描述,也与我小说中的故事惊人的相似。——斯托夫人(《汤姆叔叔的小屋》作者)
热门推荐
  • 名草有主

    名草有主

    晋江人气作家酒小七口碑之作!聪明校草VS光头师妹,宠溺日常,甜到掉牙!一场由赌局引发的光头事件,一段处心积虑的甜蜜暗恋。他设下一个局,让她懵懵懂懂地撞进来。网络连载名《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出版名《名草有主》。沐尔长这么大,一共犯了两个让她追悔莫及的错误。第一个是填错了高考志愿,第二个,是得罪了钟原。如果非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第一个错误带来的影响,那简直就是,生不如死。如果非要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钟原对她做过的事情,那简直就是,罄竹难书。然而如此邪恶得令人发指的一个人,偏偏还是个招蜂引蝶的人间祸害。某一日,沐尔嘲讽钟原:“阎王派你来就是为了多祸害几个人吧?”钟原面不改色地回答:“为了少祸害几个,我打算选一个人祸害一辈子。”沐尔:“什么意思?”钟原笑眯眯地说:“你不入地狱,谁入地狱?”
  • 百年老课文

    百年老课文

    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就是飞翔。看一种书,接受了一个人的见解,又立刻能把那人那书的思想排逐了出去,永远不把别人的思想砖头在自己的周围起墙头来。
  • 王俊凯:今生今世我追你

    王俊凯:今生今世我追你

    樱花树下,你站在那里,享受着我给你沐浴的温馨,片片的花落,我很痛,真的很痛,但每次看到你开心的样子,我真的觉得很值得,这辈子,我们不一定要真心相爱,我繁花尽落,你赏心悦目就好,我不求太多,只求你能给我一个回眸微笑
  • 穿越之一品女相御王妃

    穿越之一品女相御王妃

    她,雪倾舞,是21世纪雪氏家族的独女,从小就被雪氏家族的族长雪战送去国外接受秘密训练,十年后,雪氏族长被人胁迫,雪氏产业被夺,雪倾舞回归,以铁血手腕重新夺回属于雪氏的家业。不料被人围攻致死,一朝穿越异世,成为了瑾渊大陆南漓国太师楚彦最不受宠的二女楚倾舞。传承记忆,亲母被庶母残害致死,原主被大小姐设计毁了清白,唯恐丧失脸面,被逐出太师府。“待我回归之日,便是你太师府灭亡之日”,有人对她避恐不及,却有人对她百依百顺,当朝御王帝御城,五岁能文,七岁能武,十二岁带兵连夺七城。回朝之日,偶遇佳人,从此陷入追妻的道路。
  • 罗之往我们来日方长

    罗之往我们来日方长

    喜欢一个人就像是在吃一串糖葫芦,得到回应的时候,冰糖的甜蜜便从舌尖蔓延至心底,而得不到回应的暗恋就是糖浆里的山楂,只有酸涩。很遗憾,年少时的汪顾然是后一种。“你好,罗之往”“?什么鬼”多年后。“小呆子,你是不是特别爱我?”“一点都…”罗先生将汪小姐的“不”字吞进了口中,看着怀中脸色绯红的女孩。“我知道你最爱我”是啊,罗之往,我爱你在很久很久以前,就对你一见倾心!就算来日方长是漫长的等待,可有生之年,汪顾然还是等到了罗之往!
  • 执金吾

    执金吾

    沙士比娅何以称人为“宇宙精华、万物灵长”,全因伴魂,又称伴生魂魄、伴生魂灵。宇航局基地,无数科学家正参照着几个飞船的虚影,不断推敲着设计方案……国体中心里,艺人小黑胖子在台上侃侃而谈,身边有一虚影化为卷发中年模样,一脸惬意,二指夹着香烟,口吐雾莲:“后学虞谦,愿为郭家世代抽烟、喝酒、烫头……”某新品发布会,眼镜男抱着一只虚拟的胖企鹅,高呼:“用薪创造快乐……”青原雪山之上,邮递员挎着帆布包,脚踩“窜天猴”火箭,翻山越岭,一日千里……而在安岭林海,金吾一家正坐着父亲的拖拉机颠颠晃晃地要去市集送粮食。
  • 我叫丁果粒

    我叫丁果粒

    《我叫丁果粒》讲述的是一个迷失在象牙塔之内,成天只会逃课玩lol的大学生丁宇在情人节的夜晚,被女神秦颖强吻之后发生的一系列故事,语言轻松幽默,剧情却十分紧凑,环环相扣,虽然语言轻松,却不乏小人阴谋,丁宇被动地接受着一个个人的加入,一件件事情的发生,开始慢慢成长。最终他是否还能让女神再次心甘情愿地吻他呢?敬请试读。
  • 妃不要宠:皇上请雨露均沾

    妃不要宠:皇上请雨露均沾

    二十年青梅竹马,十年两情相悦,五年夫妻情深换来的竟是他用她送的玄铁弩箭狠狠的刺穿她的心。原来一切的一切从一开始就是一个陷阱,从一开始她不过就是他的垫脚石。好在苍天有眼,重生一世。从一个小小的庶女再来,步步为营。这一次她要夺回她的所有,欠她的,欺她的,害她的,通通都要还来。只是,风云纷杂,一时不慎竟然跌落了世人皆惧的冥王怀中。她如待宰的鱼肉躺在床笫之上,却笑得灿如夏花,问:“冥王,不如咱们合作吧。”他眉尾一挑,笑得邪魅。“依你。”
  • 重生三国之财色双收

    重生三国之财色双收

    一个熟知三国历史的人写出的三国,一个平民百姓因为一个阴谋得以能够争雄天下最终成为皇帝的三国!
  • 凌璃

    凌璃

    璃少本不是这个地球人,他逃离了以前的世界,却因为她而重新踏上归程。且看一个男人如何寻找自己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