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363000000060

第60章 大调整(2)

但是,这样大规模的会议,不可能进一步具体地部署经济调整工作,因此,在“七千人大会”后不久,又在少奇同志主持下,在中南海西楼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扩大会议(即“西楼会议”)。会议根据“七千人大会”的精神,对国民经济面临的严峻形势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把“七千人大会”上没有涉及的或未能充分展开讨论的问题讲深讲透。在会上,少奇同志指出,只有暴露了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周总理建议对国民经济进行大幅度的调整。****同志就当时的财政经济情况和克服困难的办法做了重要讲话。****同志指出:“目前的处境是困难的。对于存在着困难这一点,大家的认识是一致的。但是,对于困难的程度,克服困难的快慢,在高级干部中看法并不完全一致。”****同志认为困难主要表现在5个方面:农业减产;基本建设规模超过国家财力物力;通货膨胀;投机倒把现象;城市人民生活水平下降。他接着提出6条解决措施:一是把1963~1964年的十年经济规划分为两个阶段,前一阶段恢复,后一阶段发展;二是减少城市人口,“精兵简政”;三是采取一切办法制止通货膨胀;四是保证城市人民的最低生活需要;五是把一切可能的力量用于农业增产;六是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以农业为基础,必须按照“农轻重”的次序来安排计划。****同志这篇讲话深得少奇同志的赞赏。与会同志也都同意****同志的讲话。少奇同志还建议召开******全体会议,请****同志再展开讲一讲,****同志接受了这个意见,并建议******会议扩大到各部委党组成员参加,由富春、先念同志和他共同传达“西楼会议”精神。

2月26日,******召开有各部委党组成员参加的扩大会议,李富春同志做了《关于工业情况和建设速度问题》的报告,李先念同志做了《当前财政、信贷、市场方面存在的问题和应当采取的措施》的报告,****同志做了《目前财政经济情况和克服困难的若干办法》的报告。这三个报告进一步阐述了“七千人大会”和“西楼会议”的精神,把经济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彻底摆开了,提出的措施也很有力。特别是****同志的报告,对问题讲得很透彻,克服困难的办法讲得很具体,对大家认识全局,统一思想,正视困难有很大的帮助,从而坚定了全党同志克服困难的决心和信心,受到与会同志的热烈拥护。当时农业大幅度减产,1961年同1957年比较,粮食减产800多亿斤,棉花等经济作物和畜牧产品也减产很多。农业生产恢复速度的快慢,直接影响到粮食的进口、工业的速度、基建的规模等财经工作的整个部署,而对于农业恢复速度的快慢,党内还有不同的意见。****同志在分析了农业生产条件的变化以后说,“总的看,好坏两种条件相抵,现在的条件可能不如过去。”“农业的恢复大约要三年到五年”“我们工作的基点应该是:争取快,准备慢。”在此基础上,****同志还提出把当时拟定的1963~1972年十年规划的初步设想分为恢复和发展两个阶段。所有这些精辟的论述,使各部委的领导同志和财经部门的全体同志从“超英赶美”和“十年规划”等框框中摆脱出来,对集中精力搞好调整工作,起了极大的作用。会后,****同志命我整理他的报告记录,我整理以后,又经******同志做文字修改,再送少奇同志。经政治局常委讨论同意并报毛主席批准后,把****、富春、先念三位副总理的报告,连同中央的批语,一并印发全国省军级干部学习并贯彻执行。

“西楼会议”以后,党中央决定恢复中央财经小组。少奇同志指示****同志,将财经小组从过去的咨询机构改为决策机构。新成立的中央财经小组由****同志任组长,李富春、李先念同志任副组长,成员包括周总理、谭震林、薄一波、罗瑞卿、程子华、谷牧、姚依林和我。我作为****同志的主要助手。仍兼任财经小组的秘书。1962年3月7日和8日,召开中央财经小组成立后的第一次会议,研究如何进一步贯彻落实“西楼会议”和******扩大会议的精神问题。在会上,****同志除了重申把“十年规划”分为恢复和发展两个阶段的主张外,着重讲了1962年国民经济计划的调整问题。

他指出:“现在调整计划,实质上是要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上。”他说:“农业问题,市场问题,是关系五亿多农民和一亿多城市人口生活的大问题,是民生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应该成为重要的国策。”他还语重心长地说:“我们花了几十年时间把革命搞成功了,千万不要使革命成果在我们手里失掉。现在我们面临着如何把革命成果巩固和发展下去的问题,关键就在于安排好六亿多人民的生活,真正为人民谋福利。”应该说,****同志的这两次讲话,对于纠正“******”以来决策上的重大失误,使我国国民经济重新走上健康发展的轨道,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同志建议正式规定1961~1965年五年为恢复时期,争取1965年粮食生产恢复到1957年水平。

第一次财经小组会议以后不久,****同志就因病去杭州疗养,由周总理直接领导中央财经小组的工作。1962年4月2日至4日,中央财经小组举行扩大会议,吸收有关各部委党组负责同志参加,听取并讨论国家计委提出的《关于调整1962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会后,财经小组又继续讨论了两天。原来确定的1962年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主要指标为:工农业总产值1400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50亿元,工业总产值950亿元,当年生产原煤2.51亿吨,钢750万吨,粮食2986亿~3014亿斤,棉花2034亿~2049万担。这些指标虽低于1961年的实际数字,但仍然过高。会议根据****同志指示的“计划指标必须可靠,而且必须留有余地”的精神,调整为:工农业总产值1300亿元,其中农业总产值420亿元,工业总产值880亿元,原煤2.39亿吨,钢600万吨,粮食2890亿斤,棉花2063万担。

调整计划确定以后,周总理又亲自领导我们起草《中央财经小组关于讨论1962年调整计划的报告(草稿)》。参加起草小组的除我外,还有******、梅行、顾明、许明、吴俊扬、廖季立等同志。报告突出地强调:第一,大幅度削减基本建设规模。国家预算内基本建设投资由原计划草案的60.7亿元削减到46亿元,这是1953年以来基本建设规模最小的一年。坚决停建、缓建一批没有条件继续建设的项目,不要怕“伤筋动骨”,同时要合理使用有限的财力物力,确保一批重点项目和支援农业、满足市场、出口需要的工业项目继续建设并按时投产。第二,除砍掉10万个小高炉外,对那些消耗大、成本高、质量差、效益不好、经过整顿仍然亏损的企业和那些原料、燃料、动力供应不上或生产任务严重不足的企业,要下决心“拆架子”、“收摊子”,坚决关、停、并、转。第三,大力压缩城镇人口和减少职工。在“******”中,城镇人口从1957年的9900万人,增加到1961年的1.3亿人,职工总数从2450万人猛增到5000万人。这样庞大的职工队伍和城镇人口,是已经大幅度下降的农业生产、首先是粮食生产根本负担不了的。自从中央提出调整方针以后,1961年已压缩城镇人口1000多万人,其中精减职工873万人,但仍然超过了当时农业生产的承受能力。因此确定再压缩城镇人口1000万人,其中精减职工850万人。动员那些“******”时进城的农民返回农村,加强农业生产。动员一部分家在农村的职工回家务农,解决口粮问题,以缓和城镇粮食和副食品供应的紧张状态。调整计划的报告起草完成后,周总理命我送到杭州向****同志报告,得到了他的同意。这个调整计划,正如****同志所说,实质上是要把工业生产和基本建设的发展放慢一点,以便把重点真正放在农业和市场上。没有这样的调整计划,“******”和人民公社化所造成的严重困难是很难克服的。但在“左”倾错误还没有从根本上得到解决的当时,这样大幅度的调整计划,很可能被认为是要砍掉毛主席的“三面红旗”,是冒了很大风险的。要不是刘少奇同志、周总理和******同志的支持,是不可能得到毛主席同意,用中央名义批准和转发下去的。

1962年5月7日到11日,党中央又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通称“五月会议”),中心议题就是讨论中央财经小组的调整报告。会议由刘少奇同志主持,在京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政治局委员、**********成员、各大区中央局、党中央和******各部委负责同志参加了会议。少奇同志、周总理和小平同志都在会议的最后一天讲了话。他们和到会同志一致同意调整报告对形势的分析、所下的决心和采取的重大措施。会后,中央财经小组又吸收会议中提出的意见修改补充,将这个调整报告报送中央,经毛主席批准,于1962年5月26日发到全国贯彻执行。随后,******又组织若干个工作组,由有关部委的负责同志带队,国家计委和国家经委派干部参加,到各大区和重点城市,同地方同志一道落实压缩城镇人口、精减职工、消减基本建设规模以及关停并转企业等各项任务。这一大幅度调整国民经济的工作,使严重困难的局面得以迅速扭转。

1962年夏季,中央在北戴河召开八届十中全会。会前召开了中央工作会议和全会的预备会议,整个会议的过程长达两个多月。会议原定的主要任务是讨论农业、粮食、商业和国家支援农业的问题,重点是要讨论和通过《关于进一步巩固人民公社集体经济、发展农业生产的决定》、《农村人民公社工作条例修正草案》和《关于商业工作问题的决定》。在8月6日的大会上,毛主席作了关于阶级、形势、矛盾的讲话,强调社会主义社会中一定范围内存在的阶级斗争。以后又在会上多次讲这个问题,会议风向就转为着重讨论阶级斗争问题和批判所谓“黑暗风”(指“西楼会议”和“五月会议”以来对经济形势的估计)、“单干风”(指主张包产到户、实行责任田的意见)、“翻案风”(指彭德怀同志的“万言书”等事件)和“三自一包”(指自留地、自由市场、自负盈亏、包产到户)。这样,又把进行不久的对扭转困难局面起了重要作用的纠“左”变成了反“右”。鉴于1959年庐山会议的教训,对会议精神的传达作了严格的限制,防止了扩大化。全会以后,在国民经济的调整方面,还是继续贯彻执行“八字”方针和“西楼会议”、“五月会议”确定的各项重要措施,经济工作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但是,再次强调阶级斗争,在政治上造成的消极后果是很严重的。

1963年9月,中央召开工作会议,认真分析了当时的经济形势,认为1963年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确实出现全面好转的局面,但问题仍然不少,特别是农业生产还没有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吃、穿、用的商品供应还很紧张;整个工交系统,特别是基础工业的调整还有大量工作要做;企业还需要大力整顿。基于这样的分析,会议确定再用3年时间继续进行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工作。把1963~1965年这3年作为一个过渡阶段,1966年再开始实施第三个五年计划。过渡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农业生产要达到或超过1957年的水平;工业生产水平要在1957年的基础上提高50%;国民经济各部门的主要比例关系应在新的基础上取得基本协调;经营管理工作要走上正常轨道。为了实现上述任务,经济工作必须遵循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的发展国民经济的方针;解决吃穿用,加强基础工业,兼顾国防和突破尖端技术的方针;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奋发图强、勤俭建国、自力更生、迎头赶上的方针。中央工作会议作出的这些决策,对于统一干部思想,防止形势稍有好转就想大干快上的“左”的倾向,保持健康发展的势头,争取国民经济的根本好转有重要意义。

在9月中央工作会议的正确决策下,经过1964年全党、全国各条战线上干部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努力,恢复经济的工作取得了巨大成就。1964年12月三届人大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周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工农业生产已经全面高涨,整个国民经济已经全面好转,1965年要继续完成调整工作中尚未完成的任务,大力掀起工农业生产的新高潮,并为1966年开始的第三个五年计划做好准备。形势的发展,正如中央预料的那样,到1965年底,工农业总产值按当年价格计算达到2235亿元,其中农业833亿元,工业1402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1957年相比,工农业总产值增长59.5%,其中农业增长9.9%,工业增长98.1%。工农业之间的比例关系、工业内部的各种比例关系以及积累与消费之间的比例关系,已趋于协调。财政收支已趋于平衡并略有节余。市场上社会购买力和商品可供量之间,在总量上已经平衡,全国零售物价和集市贸易的价格大幅度回落。特别令人高兴的是,在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在松辽平原建成了大庆油田,结束了我国靠洋油过日子的时代;我国的原子能工业,在攻克了几千个难关之后,终于在1964年10月16日在我国西部地区试爆成功第一颗原子弹。事实证明,我国国民经济的调整时期已经结束了。

同类推荐
  • 梦与幻的异界

    梦与幻的异界

    这是茫茫宇宙中另一个星球世界,这里有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有独特的海洋陆地,这里有独特的国家民族,这里有独特的城镇乡村,这里有独特的历史故事,这里有独特的英雄传说。在这个独特而奇妙的世界上,人们同样在繁衍与生息,人们同样在发展与进步,人们同样在合作与融和,人们同样在厮杀与争斗,人们同样在快乐与悲伤,人们同样在生存与生活……
  • 二胎记

    二胎记

    每一个孩子都是精灵,你不懂他的由来,你也不会知道他的逝去!
  • 流华录

    流华录

    长天留痕,渊渟现龙,风流清华,绝代双骄。这朝堂之上、江湖之下,你的名字刻上去,便再也消磨不去了。
  • 回到大唐繁华盛世

    回到大唐繁华盛世

    唐一代,是中国历史上的鼎盛时期,军事强大、经济活跃、文化开放,期问名君贤臣、才子豪侠,勇将烈士、红粉佳人,风云际会,演绎了一出出荡气回肠的传奇故事……历史,在其行进的过程中,为后人留下了许多失落在时间长河中的神秘和美丽,但是由于岁月风尘的涤荡和其他种种原因,这些神秘和美丽被蒙上了重重的雾纱。历史的研究实际上是一个探寻的工作,探寻这一幕幕或威武雄壮或缠绵悱恻或悲凉感人的故事的真相……本书展现盛世风云、努力探寻历史脉络的同时,亦期待现代人以史为鉴,并将前人的谋略转化为现世的智慧。
  • 武则天的成长记

    武则天的成长记

    武则天是一个不择不扣一个政治女汉子,这个女人狠辣、
热门推荐
  • 擎宋

    擎宋

    足球运动员来到唐朝!不料却身陷一桩离奇案件,聪明才智的他竟找出案件的元凶,一时间成风云人物。他从小人物平步青云,自己做坏事,他人背恶声,醉卧美人膝……殊不知,一场危急正等待这他!
  • 我不想做首富

    我不想做首富

    从一张彩票到大涼首富的传奇故事。“我对钱没有兴趣,我不想做首富,我就写写剧本写写歌,赚赚大钱买买车,结果你们突然告诉我,我变成大涼首富了?这不闹呢嘛!”——大涼首富李啸齐。从一张彩票开始缔造商业帝国,多元素作品,无毒爽点足,各位读者大哥们放心阅读。
  • 深红的奇迹

    深红的奇迹

    一份跨越时间的奇迹,一个层层封锁的深红牢笼。借助来自十年后的书信,挣脱来自各个动漫世界的枷锁。面对强大且无法抵抗的幕后黑手,化身为鬼族的少年,有将会在这深红的牢笼下引发什么样的奇迹呢?
  • 夜空里的星辰

    夜空里的星辰

    (宝贝们,忽略书名,这是一本好看的青春校园文,且看恶魔校草如何狂追痴情小丫头。)樱花树下,“小至,你不会离开我的对不对,会一直跟我在一起的对吧。”少女轻轻道。“对,小至会一直和小曦在一起的”少年宠溺的摸着少女的长发道。一场车祸,她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光明,却带走了最爱的他…搞什么?她只是去江边散个步而已,为嘛这个男人会这样说:“哎,你不会是要跳江吧,虽然本少爷的确很帅,但你也不用自卑到要跳江吧”卧槽,跳你妹啊,叔可忍婶不可忍…
  • 衍生同人

    衍生同人

    起点中文网轻小说衍生同人驻站作品lol暂停中
  • 圣冥天使

    圣冥天使

    听说过“魔武同源”吗?………………魔武同源的”形态变“和瞬发魔法差不多,但是它的“性质变”和瞬发魔法是绝对不同的!魔武同源,即为:利用武技的招式,在不需要吟唱的情况下,引发天地间的无元素体,引于体内准换成想要发动的各系越阶魔法,在与武技融合,从而达到真正的魔武合一,那样召唤出的“魔武技”绝不是一加一等于二那么简单,如果是那也就不叫魔武同源了~~…………
  • 中国发展大战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中国发展大战略:从毛泽东到邓小平

    本书内容包括:毛泽东邓小平对现代化历史主题的认同和深化,战略目标:从“四个现代化”到富强、民主、文明三位一体的现代化,战略步骤:从“两步走”到“三步走”等。
  • 绝代枪祖

    绝代枪祖

    一世枪,一世殇,世人皆知我独尊,怎奈我早已没有争霸心!
  • 高冷天神养成记

    高冷天神养成记

    作为人,神,冥,三界的创始者,创神,三界第一美人,给予了万物生命,但却受到了自己身边之人的背叛。最爱之人,亲手杀了她,她最信任的手下,也背叛了她,联合噬魔屠杀了神界众神,神族灭亡,三界只剩下人界还有冥界。在最后创神魂魄快要消散于世间时,她用她那压制性的力量,以一己之力,镇压了罪恶之源噬魔。千年后创神再次醒过来,当初的爱人也再次转世,噬魔卷土重来。对与错的世界,对与错的人。这一次,她选对了,但她和她的爱人,却消散于世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