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71900000010

第10章 肥胖的大脑

肥胖问题已经成为影响人们健康的世界性难题。肥胖可增加患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血管疾病的危险。根据流行病学统计,肥胖发生率的增加与成年人群死亡率的增加密切相关。有效地解决肥胖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肥胖的激素

59岁的美国人约翰·凯茨(John Cates)体重高达283公斤,他在床上一躺就是多年,因为他的体重早已超出了他双腿所能承受的极限。平时凯茨只能俯卧,因为如果他转身仰卧,身上赘肉就会压迫气管,这将会导致窒息。他的头从来没有碰到过床单或枕头。晚上,凯茨的左脸颊就搁在肩膀和胸部的一大堆肥肉上,每次他去医院治哮喘,都得惊动很多人。1999年那一次,消防队员撬掉了他公寓的两扇窗户,用起重机把他从2楼的屋里吊了出来。当时,周围几个街区都为此被封锁。两个月前,消防队员又从巴尔的摩国家水族馆借吊鲸鱼的专用设备把凯茨从房里吊到一辆平板卡车上,当地的媒体派出了一架直升机从空中拍摄了全过程。

当今社会,肥胖似乎正成为一种趋势,全世界肥胖人群越来越庞大。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全球超过3亿人属于肥胖人群,另有10亿多人超重。而且,每个月有15万人因过度肥胖导致各种疾病而死亡。

说实话,这真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肥胖的身体不光会加大躯体的负担,使许多内脏器官受到损伤,同样,作为人体组织一员的大脑也会受到相当的影响。据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体重过重的话,大脑将会缩小,进而大脑老化的时间也会提早。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神经学家保罗·汤普森(Paul Thompson)和同事选择了94名70岁以上老人作为研究对象(这些老人身体健康,而且不存在认知水平下降问题。研究人员以“身高体重指数”——“BMI=体重公斤数÷身高米数2”为标准,在18.5至25之间为正常体重,25到30之间为超重,30以上为肥胖——将这些人分成“正常体重”、“超重”和“肥胖”3组)。结果的数据显示,肥胖会加速大脑的老化过程,大脑组织减少速度会快于体重正常的同龄人。和维持健康体重的人比起来,体重过重者的大脑组织平均会减少4%,就大脑“年龄”而言,他们会比同龄者老上8岁。如果体重已达肥胖标准,那么大脑老化现象就会变得更严重,大脑组织将平均减少8%,大脑的衰老时间也将会提前16年之多,这一现象在老年人身上表现得尤其明显。

不止如此,若肥胖、体重过重,由于肥胖症所引起的脑萎缩多发生在大脑的前额叶和颞叶区域,届时像掌管注意力、执行力、长期记忆力和行动能力的大脑组织都会受到影响。研究者表示,当大脑组织大量流失时,认知能力会减弱,阿兹海默症和一些其他的疾病将更加容易攻击大脑。研究人员认为,这一研究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何肥胖者更容易出现认知方面的问题。

不看不知道

世界上最胖的男人和女人

世界最胖男人——体重将近半吨的墨西哥男子曼努埃尔·乌里韦(Manoel Uribe)以590公斤的惊人体重被《吉尼斯世界纪录》确认为“全世界最胖的男人”。尽管已经有6年不能下床,但乌里韦在过去的2年里一直在医生的指导下坚持节食,并已经成功减掉大约230公斤的体重。现在,他又有了新的目标:争取获得“世界上减重最多的人”的头衔。

美国佛州女子罗莎莉·布拉德福德(Rosalie Bradford)曾是“全世界最胖的女人”。她体重最高达到545公斤,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后来又成功地减少了454公斤赘肉,从而再次打破吉尼斯纪录。为了去掉减肥后松弛的皮肤,她先后做了5次拉皮手术,但却因此造成并发症。2006年11月29日,63岁高龄的布拉德福德在医院去世。

29岁的蕾妮·威廉姆斯(Renee Williams)也曾是“世界上最重的女性”,她的体重将近半吨。2007年初,在经过一次成功的胃绕道手术后,她的体重开始下降。但是手术12天后,蕾妮不幸地死于突发性心脏病。

科学家们试图找出“食欲的闸门”,希望通过对它的调整进而控制人类的摄入以减少因此而肥胖的可能。不过找到这个控制人体饥饿感和饱胀感阀门的指令开关可着实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因为食欲的调节是通过一个复杂并且高度“精密”的系统实现的,少说也有着数十种物质参与到这个过程中。在所有的这些物质中,最让人们感兴趣的是“勒帕茄碱”,它是一种由脂肪细胞分泌的激素,可以传递人体内能量储存的状态。那么,如果勒帕茄碱分泌的够丰富的话,人就会减少对于能量的摄取了吗?好像并非如此,因为似乎大多数肥胖者的体内分泌的勒帕茄碱都异乎寻常地高,而它们并没有带来预想的效果。这显而易见的矛盾是因为人体对勒帕茄碱产生了“抵抗力”,也就是说,人越是胖,脂肪组织所分泌的勒帕茄碱就会越多,因而大脑对其发出的信号就会变得麻木了,换句话说,大脑对它有了“抵抗力”。

不看不知道

不停地吃

5岁的印度小女孩苏曼·哈顿(Suman Khatun)患有某种罕见的激素失衡症,一天中的每一个小时她都会感觉到异常的饥饿,以至于需要不停地吃。身高仅1.06米的苏曼体重却已经达到了150斤。

苏曼从白天到晚上总是吃个不停,对于她来说得到食物就是最大的幸福和快乐。然而苏曼的父母一周只有6英镑的收入,这点收入根本无法满足苏曼的肚子。有时由于饥饿难耐,苏曼甚至会偷偷溜出家,向邻居要食物。由于太过能吃,好端端的一个家几乎要被苏曼“吃穷”了,她的父母连带着一家人去最近的大城市加尔各答旅游的实力都没有,甚至都没钱去正规医院看病。

给苏曼治病的医生非常担心,如果她再这样毫无节制地吃下去,或者不前往大医院接受专业治疗,也许不久后的某一天,她会活活地吃死。

我们怎样才能帮助勒帕茄碱与肥胖作斗争呢?美国俄勒冈卫生科学大学的专家理查德·梅尔(Richard Mayer)就此问题进行了一些实验。

他通过对体内没有勒帕茄碱的小白鼠和从一出生就开始补充勒帕茄碱的小白鼠进行对比,发现前者在身体发育成熟后存在致病性肥胖问题,而且似乎永远都感到饥饿,而后者则极度纤瘦,对食物丝亳提不起兴趣。走到极端都不是好事,因此梅尔得出的结论为,勒帕茄碱对新生小白鼠大脑中负责控制食欲的神经部分产生了决定性影响,并且将会持续终生。

尽管不同的人在勒帕茄碱作用下的表现可能有所差别,但对食物的反应还是有相同之处。例如,在刚吃完东西后,我们都会有饱胀感。实际上,很多研究都证明,让我们不再吃东西的主要原因是胃的充盈感。在进食之后,膨胀的胃向大脑发出一个“够了”的信号,而这个信号的依据却并不是食物所含的能量,而是依据食物的重量和体积。此外,食物到达胃里以后,若干种激素就会被释放到血液中。其中,“饥饿激素(Grelin)”得到的关注最为广泛。

饥饿激素不但会提高食欲,而且还能减少能量消耗,有利于新脂肪的形成。饥饿激素促使我们的祖先在那个频繁遭遇饥饿威胁的年代大量消耗掉富余的食物。但是到了今天,这种激素的过量却可能会导致人体发胖。研究发现,每次进餐之前,人体内“饥饿激素”的水平都会骤然升高,而在进餐后便又会立刻下降。更为重要的是,科研人员发现,对一些过度肥胖的人来说,体内“饥饿激素”的浓度在进食之前和之后并没有什么差别,这就是他们总是觉得吃不饱的原因。与“饥饿激素”作用相反的是“抑制饥饿激素”,即“肥胖抑制素(Obestatin)”。这种激素可以减少对食物的消耗,减轻胃的空置感,从而达到控制体重的目的。尽管对肥胖抑制素的研究仍停留在实验室动物阶段,但科研人员对利用这种激素开发出控制食欲的药物很有信心。(这段内容原载于西班牙英文版《趣味》月刊,由王志成编译)

不看不知道

饥饿并快乐着

科学家发现,当人们在饥饿时胃黏膜分泌的饥饿激素不但会让你感到“该吃东西啦”,而且还可以减轻心理压力,预防抑郁与焦虑的情绪的产生。也就是说,尽管饥饿激素可能让人们吃得多,但也会让你有一份好心情。

美国得州大学西南医学中心的内科学和精神病学教授杰弗里·齐格曼(Jeffery Zigman)博士表示,当胃粘膜释放饥饿激素时,人们会对食物产生兴趣,同时,抑郁或焦虑情绪也会减轻,抵抗压力的能力便会得到明显的增强。这是因为,当你饥饿时,对食物的兴趣会分散对于压力来源的注意,另一方面,饥饿激素会向大脑发出信号,让身体进行自我调节。也许这就是热爱美食的人一般都比较乐观的原因吧,毕竟想到美味的食物,心情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

都是基因惹的祸

以瘦为美的当今,总有一些人无论怎样都想瘦,甚至以恐怖的手段减肥,其效果都不会明显,就好像肥胖对于他们来说是天生的,即使光喝水也会变胖。对此,科学家称,那是因为体内的基因拖了后腿。由英国半岛医学院的安德鲁·哈特斯利(Andrew Hattersley)和牛津大学的马克·麦卡锡(Marc McCarthy)共同负责领导的研究小组对来自英国、芬兰以及意大利的大约3.9万名成人和儿童进行研究后,首次鉴别出一个与肥胖相关的等位基因——FTO(人体中某些特定基因通常成对出现,被称作“等位基因”,一个副本来自父体,另一副本来自母体)。它是第一个被发现的隐藏在肥胖症背后的关键基因。拥有这种基因的人如果两个副本均生变异,其肥胖的几率最高可超出正常人的70%,而FTO基因的作用要到7岁的时候才能显现出来。

FTO的发现源于对II型糖尿病相关基因的搜索,但研究人员很快便意识到,它所扮演的真正角色与肥胖症直接相关。尽管科学家一直认为遗传因素可能是造成肥胖症的重要原因,但相关基因的敲定却困难重重。研究人员对大约3万9千名受试者进行了采样分析,断定携带这种拥有FTO变异的两个副本的人,体重增加了约3公斤,这是关于一种常见肥胖症基因的第一个清晰例证。

然而随后的研究工作却遇到了瓶颈——FTO究竟干了什么以及它的运行机制到底是什么?为了回答这些问题,由几家英国研究机构组成的科研小组分别对FTO进行了不同侧重的研究。其中剑桥大学的遗传学家斯蒂芬·欧拉海里(Stephen O’Rahilly)和他的同事尝试了解FTO蛋白质对于动物是如何作用的。研究人员在实验室小鼠体内发现,其大脑下丘脑中的FTO含量非常高。与对照组的小鼠相比,下丘脑中FTO减少60%的小鼠往往会拒绝进食。这意味着,FTO在食欲的控制中可能扮演了一个重要角色。

“致胖基因”绝非只有一个,根据现有研究,导致人类出现过度肥胖的基因大致有5到6个。

当属于啤酒爱好者的夏天过去时,“啤酒肚”却没有随着消失,作为人体脂肪堆积中最顽固的一分子,肚子上的赘肉很难被甩掉。

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人们认为爱喝啤酒是导致出现啤酒肚的原因,一些奥地利男士被戏谑为长了“格瑟尔肌肉”,“格瑟尔”是一种啤酒的名字,而浪漫的法国人则竟然更加直接,他们把肚子上的这一大坨脂肪称呼为“克罗南堡啤酒肚”,因为他们喜欢饮用克罗南堡牌啤酒。然而,一份科学研究报告说,喝啤酒不会直接导致“啤酒肚”的产生。事实上,是基因决定了脂肪在人体不同部位的堆积。看来,啤酒肚是天生的。

来自德国和瑞典的研究人员对7876名男性和12749名女性进行了平均长达8年半的跟踪研究。起初,受测者的体重、腰围和臀围信息被记录下来,在随后的8年半时间里,他们被要求自己定时测量并记下身材数据。在综合了疾病、更年期、节食和吸烟等影响因素之后的数据分析的最后结果是:在一天之内,男性每喝1000ml啤酒,腰围增长的几率比很少喝酒的人增加17%,但腰围不是唯一增加的地方,男人们的体重和臀围也毫无幸免地加了码。在女性方面,少量饮酒的女性腰围增长的可能性也只比戒酒女性高了0.88%,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也就是说,就整体而言,喝啤酒会增加腰围和臀围,但变胖的部位不只是针对腹部。因为一杯啤酒的热量只有200卡路里,而同样体积的葡萄酒含有近400卡路里。这个研究佐证了2006年波士顿乔斯林糖尿病中心的罗纳德·卡恩(Ronald Kahn)博士的研究,他的研究小组当年就在美国国家科学院院报上撰文称,他们发现了控制人体长胖部位的基因。

就像女性肥胖从臀部开始一样,男性的脂肪大部分储存于腹部,德国联邦营养医学会的研究也表明,脂肪的集中堆积有可能是遗传基因在作怪,但每个男人的基因不同,引发“啤酒肚”的可能性也不同。一般来说,年纪轻轻就有“啤酒肚”,往往是因为营养过剩;而对于中年人而言,睡眠质量则是主因。随着年龄增长,男性深睡眠时间减少,由于睡眠质量差,激素的分泌会随之减少,激素的缺乏使体内脂肪增加并聚集于腹部,而且年纪越大影响越明显。

倘若单论肥胖和基因的话,美国和英国的科学家都有贡献。美国科学家定名了一种叫“油脂”的基因,它的数量多少决定了人体是否更容易发胖,其作用是负责管理人体脂肪的存储与燃烧过程。伦敦帝国理工学院的科学家揭示,位于人体第10号染色体上的GAD2基因能够加速大脑中伽马丁胺酪酸(Gamma~amionbutyric~acid,简称GABA)的生成,而伽马丁胺酪酸能够刺激人的食欲,使人食量过剩,进而产生脂肪堆积。

突破肥胖的基因网

一般来说,男性的体内有大约300亿个脂肪细胞,随着年龄增长,这些细胞就会增重。因此,几乎每一个男人在30岁以后,体重都要增加。再加上他的基因、激素和减慢了的新陈代谢都会对他的腹部产生影响,于是终于长出了啤酒肚。带着个球样的啤酒肚不仅影响个人形象,而且还暗藏着对健康的杀机。卡恩博士说,啤酒肚会抑制胰岛素的分泌,而胰岛素是控制血糖的主要激素,分泌不正常容易形成糖尿病。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腹部肥胖很可能成为影响健康最危险的杀手之一,目前已证明有冠心病、心肌梗塞、脑栓塞等15种以上导致死亡的疾病与腹部肥胖有直接关系。

有研究表明,挺着“啤酒肚”的男性患高血压的概率,是其他男性的8倍;而患冠心病的概率也是常人的5倍;得糖尿病的概率是常人的7倍;脑溢血和脑梗塞等疾病在“啤酒肚”男性中也是很常见的。

既然基因在控制着人体发胖的部位,是否可以通过改变基因来拒绝肥胖?理论上是可行的。

剑桥大学的科研人员

曾与史密斯克兰·比彻姆(SmithKline Beecham)公司合作,把一种名为UCP3的人类基因(该基因的作用是调节脂肪)转移到老鼠身上,结果发现,试验鼠食量增加了15%—45%,但体内脂肪却减少了44%—57%,而且未发现任何副作用,老鼠体内胰岛素的作用变得更有效了,血液中的胆固醇也减少了70%。

但现实更为复杂。来自美国默克研究实验室的消息说,导致身体肥胖的是一个基因网,简单的基因测试并不能检查出来,所以“对基因下药”治疗肥胖,还需要一段时间才能实现。卡恩博士也强调,控制基因只对脂肪形成有影响而不对身体其他部位造成危害同样具有挑战性。

吃掉肥胖

马克·吐温(Mark Twain)说过,“戒烟最容易了,我已经戒了100次了”,于是我们或许会说:“戒零食最容易了,我已经戒了100次了。”

想瘦却又无法抗拒零食对你的诱惑,怎么办?其实只要你挑选那些能让你的嘴忙碌而又不会增加体重的食品,并学会合理吃零食就可以了。首先,从了解“三大零食误区”开始。

第一误区:果冻是一种富含营养的零食

虽然果冻中没有脂肪,并含有一些“水溶性膳食纤维”,少量吃些并没有坏处,也不会让你发胖。也许自制的果冻可以做到“营养丰富”,但市场上销售的果冻肯定不会。一般情况下,买来的果冻基本成份是一种不能为人体吸收的碳水化合物——卡拉胶(Carrageenan,最初起源于爱尔兰南部的卡拉根郡),并且基本不含果汁,它的甜味来源是精制糖,而香味则来自人工香精。所以多吃果冻不但不能补充营养,甚至会妨碍某些营养素的吸收。

不看不知道

卡拉胶

卡拉胶(也称鹿角菜胶或鹿角藻胶)是从红藻中提取的天然多糖植物胶,广泛应用于食品工业、化学工业及生化、医学研究等领域中。卡拉胶具有形成亲水胶体,凝胶、增稠、乳化、威膜、稳定分散等特性,因而被广泛应用于乳制品、冰淇淋、果汁饮料、面包、水凝胶(水果冻)、肉食品、调味品、罐头食品等方面。可调配成果冻粉、软糖粉、布丁粉、爱玉粉、西式火腿调配粉等。其独特性能是不能被其它树脂所代替,使得卡拉胶工业迅速发展,现在世界卡拉胶的年总产量已远远超过琼脂的产量。

卡拉胶的水溶性很好,在70度开始溶解,80度则完全溶解。干的粉状卡拉胶很稳定,长期放置不会很快水解,比果胶或褐藻胶等糖的稳定性好得多。卡拉胶在中性和碱性溶液中也很稳定,即使加热也不水解。由于卡拉胶的诸多物理化学特性,令人满意的弹性,透明度及溶解性能扩展了卡拉胶的应用范围;安全无毒的特性已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UECFA)所确认。

第二误区:常吃果脯、蜜饯可以代替新鲜水果

在果脯、蜜饯这些食品的加工过程中,水果所含的维生素C已经基本被完全破坏了,而加工中所用的白砂糖纯度也可达99.9%以上,如此之纯的糖中除了大量热能之外,几乎没有其它营养,而食用这样多的糖,除了会让身体发胖,还会导致维生素B和某些微量元素的缺乏。另外,有些果脯等食品中可能还含有防腐剂,经常食用会影响健康。

或许我们会觉得,食用含盐较多的话梅等食品比蜜饯安全,恐怕非也,因为这些零食含盐量过高,如果长期摄入大量的盐分会诱发高血压,如此一来也是得不偿失。

第三误区:肉干的营养丰富,可以多吃

鱼干和肉干是经过干燥而成的食品,水分含量低,而其中的营养物质得到浓缩,的确是补充蛋白质的好食品。但同时肉干也是一种高热量的食物,大量食用和吃肉没什么分别,尤其是那种味道鲜美、质感较软多汁的肉干,其脂肪含量更高。大量食用肉干、鱼干除了对减肥不利之外,它们所含的蛋白质一旦超过了人体的利用能力,还可能导致形成致癌物质,威胁到你的健康。

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哪些零食是可以稍稍“肆无忌惮”的。

吃不胖的零食一:提子

提子含丰富维他命C及E,为皮肤提供抗氧化保护,有效对抗游离基,减轻皮肤受外来环境的侵袭。提子是营养价值很高的果品,特别是含糖类很高,因此容易产生内热,所以阴虚内热,津液亏损,便秘者不宜食。

吃不胖的零食二:西梅

西梅,据说是最完美的零食,它除了富含丰富的膳食纤维素和各种微量元素外,还保留了鲜果中除维C之外的全部营养,集聚美容、减肥、保健之功效,而且本身的热量也是很低的。

吃不胖的零食三:海苔

一般来说海里的东西脂肪、胆固醇含量都不是很高,氨基酸、微量元素等人类需要的营养都很丰富,海苔自然也是一样,热量低、纤维高,并且富含丰富的维生素B族。

吃不胖的零食四:饼干、面包和蛋糕

用面粉、糖和少量的油制作的,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B族维生素,是维生素B1重要来源。如果清晨匆匆赶来上班,没顾上吃早餐,就应该选择这类食品,因为它们能为大脑细胞提供能量,使人聪明,提高工作效率。

吃不胖的零食五:水果

经常吃不同种类的水果可增进食欲,帮助消化,治疗便秘,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如果三顿正餐已吃了足量主食,休息时不妨吃个水果,丰富的维生素C,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力。

吃不胖的零食六:奶类制品

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钙、比例合适的氨基酸等。酸奶不但营养丰富,还易于消化吸收,尤其适合乳糖不耐受者。每天喝一些牛奶或酸奶,可以获得丰富的蛋白质和钙。

不看不知道

伟大的超级胖妈

英国北约克郡里德卡市31岁母亲斯蒂芬妮·布吉斯(Stephanie Burgess)自生下第二个孩子后,就患上了“产后抑郁症”(也叫产后忧郁症,是妇女在生产孩子之后由于生理和心理因素造成的抑郁症,症状有紧张、疑虑、内疚、恐惧等,极少数严重的会有绝望、离家出走、伤害孩子或自杀的想法和行动)。因为经常通过狂吃食品来寻求安慰,因此导致她的体重猛增到了152公斤。接踵而来的是堆积成山的健康问题,甚至连爬楼梯都会令斯蒂芬妮感到十分困难,她一度担心自己随时都有可能因心脏衰竭而死。

为了能够活着看到儿女们长大,斯蒂芬妮从去年开始下定决心努力减肥,令人意想不到的结果是,她竟然在一年多时间内减掉了76公斤的体重,这如同减掉了半个自己。从“超级胖妈”摇身变成“窈窕女郎”的斯蒂芬妮也因此被英国某减肥杂志评选为“年度瘦身女郎”,并且获得了5000英镑的奖金。

据报道,在减肥前,斯蒂芬妮甚至提前写下了一封以防不测的“遗书”,在里面指导万一她死后,她的家人应该如何将她的两个孩子托马斯和塞丽丝抚养长大。好在后来斯蒂芬妮和妹妹一起参加了减肥课,开始了只吃低脂肪的食品,包括酸乳酪、麦片粥、水果等,她也不再喝碳酸饮料,改喝低卡路里的饮料,此外她还坚持锻炼身体。经过不懈的努力换来了健康优美的身体。

如今,斯蒂芬妮走在街上仍然保有超高的回头率,不过不再是因为肥胖,而是因为良好的曲线和动人的笑容。

针对饮食减肥,除了合理地选择零食外,还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妙法。

慢食减肥:日本玛利娜医科大学营养教研室的中村丁次通过一组男女的饮食速度试验发现,减慢进食速度可以减肥。我们知道当食物进入人体后,血糖会升高,而当血糖升高到一定水平时,大脑食欲中枢就会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然而,进食过快,当大脑发出停止进食的信号时,往往就已吃了过多的食物,从而,因纳入过多的食物而致肥胖。所以,减肥者可通过慢食而达到减肥的目的。

早食减肥:法国医学家发现,在饥饿之前吃东西是减肥的一种有效方法。胰岛素可以调节体内糖类的吸收,同时它对食物转化和脂肪积累也起着一定的作用。如果人在饥饿之前吃些东西,常常可以控制胰岛素的分泌。

分食减肥:德国营养学家研究出了一种分食减肥法,这种减肥法就是要求减肥者在就餐中不能同时吃某些食物。例如,人们吃高蛋白、高脂肪的荤菜时,可以食用一些蔬菜,但不能喝啤酒或吃米饭、面包、马铃薯碳水化合物食品。原来,人体脂肪是由多种营养素组合而成的,人体在食用高蛋白食品时,不食用碳水化合物食品,人体就不会增加脂肪。

食醋减肥:近年来,美国兴起一股食醋减肥热,有关专家认为,食用醋中所含的氨基酸,不但可以消耗体内脂肪,而且可以使糖、蛋白质等新陈代谢顺利进行,能够收到良好的减肥效果。

把肥胖挡在健身房外

运动减肥是种不错的方法,既不用忍饥挨饿地看着别人盘子里的美食吞口水,也不用费尽心思计算各种食物的卡路里,而且经常锻炼身体还可以使自己变得更健康,并且大脑也会有所受益。要想有效快速地达到运动减肥的效果就需要注意以下的问题。

报章杂志上总是有许多瘦身操,甚至是在书店都可以买到的许多瘦身书里,都有许多“瘦这里”、“瘦那里”的肌力运动。不管哪个部位大腿、小腿、腰、肚子、臀部、手臂……只要你想得到,那么就能找得到。也许您每天都在认真地喊着“1、2、3、4,2、2、3、4”,并乖乖地照做,但是腿居然一点也没变细,手臂还是胖乎乎的。问题可能就在于您没有配合有氧运动。

要燃烧脂肪,就一定得做有氧运动,肌力运动的主要效果在增加肌肉量,提升新陈代谢率,同时雕塑你的体态,让你看起来更有曲线。如果你只做肌力运动,不做有氧运动,反而会肌肉增多,脂肪还是依旧,看起来不但不会苗条,反而会有更粗壮的可能。所以,除了这些体操外,建议您每天再加上个跑步30分钟吧。

也许您会为了减肥而每天爬15层楼上班,但是并没有得到理想的效果。这并不能说明现在的大楼都建的太矮了,而是因为爬的时间不够多。虽然爬楼梯的确是有氧运动,但想想看,爬上15层楼至多需要15分钟,而想要有氧运动出效果,至少时间要达到20~30分钟以上,身体才会开始更有效率地燃烧脂肪。如果离上班还有一段时间,再爬15层楼吧。

除了爬楼梯,您可能还在每天起床后就到附近学校的操场跑个几圈,中午再到公司附近的健身房上个有氧健身课,无论风雨,无畏无阻,从不间断。此外,在饮食方面您也相当的注意,吃的相当低卡,但是体重却仍然在无情地上升。这样每天的运动量确实很大,但长时间维持同一种运动处方而没有改变,久了身体就会渐渐习惯这种运动方式。所以改变运动项目、强度和时间就是打破僵局的好方法。把早上的慢跑换成游泳是个不错的选择,游泳运动员的身材都棒极了。

还有如果您下定决心选择走路当作减肥运动的“主力”,那么希望您不是穿着拖鞋,吃饱饭后到公园的散步当作你每天的“运动”,或者是下班后踩着高跟鞋,走一段路回家就叫做“健走”。请务必让心跳达到至少每分钟130下,而且每星期至少3次,每次运动至少30分钟,这样的“健走”运动才有效果。

怎么样,“箭步如飞”令您汗流浃背了吧,为了流更多的汗,您还选择了穿上长裤和长袖上衣去运动,或者是拿出瘦身秘密武器——三温暖塑身衣去上有氧课。确实这样会令身体挥汗如雨,不过甩掉的可并不是身上的脂肪,而仅仅是水分而已。等到休息时间一到,喝上一两口水,刚刚流的汗又马上回来了,所以,汗流的多或少并不是重点。更重要的是,如果穿不透气的三温暖塑身衣运动,可能会使体温升得太高,造成休克,十分危险。所以,在准备大量流汗前,还请慎重考虑。

除了要注意以上提到的一些事情外,还有一些运动减肥的小技巧。

技巧一:分段做运动

把2小时的健身运动,分成40分钟做一次,共做3次。这样做的话,所消耗的脂肪几乎是60分钟做一次,共做2次的7倍。因为如果连续做高强度的运动,身体就会很快筋疲力尽,但是如果间歇的休息、恢复可以帮助你维持住这种高强度的水平。所以,尽可能分段做运动,减肥效果也会更好。

技巧二:掌握强弱节奏

如果在30—45分钟的有氧运动中掌握好强弱节奏,那么你的热量消耗可以加倍。即在高强度运动中间隔性地加入平缓的恢复时间。运动频率的调整因人而异,也不是说任何人都要运动到心跳剧烈、大量出汗、气喘吁吁,才叫好的运动效果。你要做的,只是在短时间内加快自己的运动频率,比平常快15%,持续3—5分钟,然后放慢运动频率到平常的状态。

技巧三:热身

在进行运动前,热身过程不可忽视,而且一定要做得充分。在运动前做好热身,能最大限度地调动身体的积极性,同时也调动了身体里积蓄着的脂肪,使其在随后进行的运动过程中能充分燃烧。任何运动前,都要进行热身准备,包括瑜伽、普拉提这些我们认为比较舒缓的健身项目。

技巧四:负重

在步行或慢跑时套上一件负重马甲,可以帮你多燃烧10%的热量。负重马甲的效果要比在腿上绑沙袋或手上举哑铃好,有益于健身者控制身体的姿势。为了安全起见,负重的重量不要超过体重的20%(例如,体重为60公斤的女性,负重不应超过12公斤)。

技巧五:水中行走

游泳时在水中行走,增加身体的阻力。美国运动心理学专家给这种运动起了一个有趣的名字,叫做“在泥泞中冲浪”,这个方法听起来很容易做到,但尝试之后就会发现,要完成这项运动,付出的艰辛远远多于通常的那些健身方法,因为人体在水中受到的阻力是在空气中的12—15倍。可以让身体消耗更多的热量。

技巧六:抓住傍晚

傍晚时人的各项体力指标达到峰值,如心跳、血压调节等,人体氧摄入峰值也在傍晚,此外傍晚还是体内激素、酶等调节处在最佳状态时间,人的各种感觉如视、触、嗅觉处于最盛时期,故此时锻炼更有利健康。晨练可能导致心脏病的发作。这一观点是美国的医疗机构经多年研究得出的结论。

技巧七:全程认真

运动过程都不能马虎对待,认真严格地完成每一个步骤,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达到最大限度的运动效果。对于教练要求的运动幅度,虽然要量力而行,但最好尽力而为,保证每个动作都能达到它应该达到的最好效果。

技巧八:全身性运动

运动时,应注意上身和下身在热量消耗上的平衡。所以如果你不想花更多的时间用在健身运动上,45分钟左右的运动时间是最合适的,选择那些可以运动到全身的项目,如游泳、划船、滑雪、跳舞、全身健美操等。

不看不知道

科学减肥五常识

1.“肥”包括脂肪、肌肉和水分。当我们说减“肥”的时候,减去的不仅是脂肪。事实上我们减去了身体的脂肪和肌肉组织的混合物。举个例子说明一下,研究发现节食之后,减去的重量中脂肪平均占75%,肌肉占25%。更进一步说,减掉的这些重量中,流失的水分占了很大的比例。记着,平均说来,水占据一个人70%的体重,而肌肉组织包含了差不多75%的水分(加上20%的蛋白质和5%的矿物质),脂肪包含了大约50%的水分。

2.影响减肥速度的因素。没有一个标准的或者统一的减肥速度。理由是,减肥速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体重、饮食和生活方式、身体锻炼、健康状况和基因以及压力等。

3.减肥“精确”不得。减肥会涉及到脂肪组织以外的其它组织,而减肥速度也由多种独立的因素决定。准确地回答“我能用多快的速度减肥呢”这个问题不是不可能,但是受这么多的制约,还是很难回答的。作为参考,这儿有一些建议可以帮助你将减肥的效果最大化。

4.你最多能减多少重量?一个星期减15斤不是不可能,但减掉的很可能只是水分。而且在日常饮食中,它们很快又会被重新吸收,增加身体的重量。你最多能减多少脂肪?一个健康的人一个星期能够减掉的脂肪最多是3—4斤。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只有肥胖的人才有可能减这么多。一位普通体重的女性一周最多只能减1—2斤。

5.减得适量。人类的身体当然不是为了减肥而设计的,它是为了生存而设计的!我们身体里基本的化学物质从远古就传承下来了这样一个信息:饥饿,而不是肥胖,是生存的最大威胁。这就是不能在短期内减掉过多脂肪的原因。事实上,如果你过分地减少了热量吸收,你的大脑就会下达指令,放慢身体新陈代谢的速度,从而储存热量。这个时候我们就会遭遇减肥的高原状态。

同类推荐
  • 上帝没空来救你——心灵自救手册

    上帝没空来救你——心灵自救手册

    人生中会遇到各种问题,人的心灵也总存在着美与丑、善与恶的较量。本书用丰富的人生经验来告诫你,用妙趣横生的故事来启发你,用朴实厚重的道理勉励你,帮助你成为一个拥有健康心灵的人。
  • 一分钟练就完美沟通技巧

    一分钟练就完美沟通技巧

    《1分钟练就完美沟通技巧》:沟通是什么?就是让别人听懂并接受你的话。这两个字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难,因为每个人都有固定的思维,因此,沟通就成了难题。《1分钟练就完美沟通技巧》分为六章,以浅显易懂、通俗质朴的语言,配以名人箴言和典型案例,将深奥却又实用的沟通之道向您娓娓道来。与人相处是一门学问,与人沟通是一门艺术,你越早接触、揣摩,你就会越快接近成功和幸福。
  • 做好工作并不难

    做好工作并不难

    本书包括“职场生存之道”、“与上司相处之道”、“职场晋升之道”、“职场人际关系”、“职场心理调节”、“职场仪表与言行举止”、“职场陷阱与潜规则”、“跳槽与维权”等内容,旨在使“职场中人”有所领悟,知所进退,扬长避短,随心如愿,在职场这个“江湖”中如鱼得水,如虎添翼,一路顺畅,万事亨通。
  • 让友情和爱充满我们的心灵

    让友情和爱充满我们的心灵

    青少年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以及心态和个性形成的关键时期,对青少年心灵的呵护就是对他们最大的关怀。现在各种信息冲击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造成很多人内心不平衡,甚至有一些急功近利的思想。
  •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不抱怨的活法大全集

    抱怨,早巳成为了现代人的通病。有病不治,病情势必会恶化,最终让人在抱怨的轮回中陷入痛苦的深渊。寻找抱怨原因,追本溯源审视自己:你在抱怨什么?你为什么会抱怨?怎样才能不抱怨?只有找到病因,积极“治疗”,你才能根治,从而在走向快乐的同时,拥抱成功。
热门推荐
  • 遇见你我真的好幸运

    遇见你我真的好幸运

    她遇见了一个满眼都是她的男孩,他遇见了一个满眼都是他的女孩,往后余生都是你
  • 他如星辰闪烁

    他如星辰闪烁

    田边的泥泞,锋利的稻草,沉重的背篓,激着杨暖从一无所有走上百万年薪的位置,内中艰辛只有她知。奶奶当她提款机,奇葩亲戚当她是一块大肥肉,表姐无耻地勾走她的未婚夫,却还要理所当然地找她要嫁妆钱时,她对这个家的心彻底凉透!“三年后我们离婚,互不干扰。”在被未婚夫背叛后,一纸这样的婚约丢在她面前,她想也没想跟着男人去民政局领了证。婚后,没等她出够那股背叛的恶气,齐先生却开始假戏真做!--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武侠世界冒险

    武侠世界冒险

    穿越十七年,楚天终于不得不正式踏足江湖。他立在世上最豪奢气派的珠光宝气阁前,已料算到了将不得不面对一个前所未有的强敌霍休,也知晓一旦踏足江湖,那么也必然和陆小凤、西门吹雪、叶孤城花满楼、司空摘星、木道人等人产生牵连,但这一步他不得不行,也无可回避,无论为了自己还是师门。但楚天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所行之路远比他想象中还要远得多。从一个世界到另一个世界,从一个谜题到另一个谜题,诸天之间传扬着一个神秘的传说。一剑光寒十九洲,剑气纵横三万里。
  • 九黎玉皇传

    九黎玉皇传

    禹传位于伯益,然禹之子夏启通过武力重新取得了统治的地位,结束禅让,开启了家天下的传承,历经数百年之久,夏王朝新的一位王者——癸继承王位,正逢天外天以黄帝轩辕的名义降下意旨,大夏将亡,新的王朝将会取代夏朝的统治……其中究竟有何因缘,而被后人称为一代暴君的夏桀——癸将会如何应对呢?夏王朝的命运又将如何呢?
  • 无意偷君心

    无意偷君心

    “砰。”噶共,她家兰博基尼坏了,她......穿越了。初来乍到,什么都不缺的她,缺钱了。怎么办?摆摊走起。丫鬟:不不不,你可是二小姐。她:对对对,我可是二小姐。翌日南城街头,一对年轻夫妻在卖画。数月后,他在她耳边威胁道:听说你在卖假画?她扑棱棱摇头,很快又扑棱棱点头。他嘴角一笑,眼里露出一丝寒光:也给我画一幅。她揣着疑惑问道:画什么?他冷哼道:你会什么。她自得而笑:我会的可多了,你先说你要画什么,一定包君满意。包君满意.....他沉静了会,莞尔而笑道:如果画心呢。画心,貌似有点难,她蹙眉问:何人之心?眼前人。——关于角色:白昼之光,岂知夜色之深?是也,非也。白昼与夜色终有交汇的刹那,即便须臾陨星,亦有千钧之力。
  •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禅里禅外悟人生全集

    本书对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禅人禅事、禅思禅语,进行深入的挖掘。精选了数则流传千年的佛学故事,进行了精当的评述,篇篇隽永,字字珠玑。阐释佛禅智慧,探讨人生哲理。
  • 杨晓涵出乡

    杨晓涵出乡

    农村姑娘杨晓涵自小就立志要离开贫瘠落后的家乡去外边闯荡一番,一个偶然的机会使她终于如愿以偿,由此展开了一曲荡气回肠的农村女孩的职场挽歌!
  • 反穿越:这个女帝有点懵

    反穿越:这个女帝有点懵

    我叫慕小萌,没错我是一个平凡的不能在平凡的女孩,对,起码在我20岁生日那晚前我的生活还是一碗静无波澜的水。但是,很不巧它还是撒了,不仅撒了满地还把我的碗打碎了。没错,我穿越了,很苦逼的穿越了,穿得我身心憔悴,苦不堪言。说得对,我是废柴,可是我他妈的还没大显身手没翻云覆雨呢,你们抓我干吗?!对我衷心不二的丫鬟呢?血帅血帅的男主呢?欸!大哥,我刚来的能不能让我适应下再走……
  • 我们算是朋友

    我们算是朋友

    第一次写作不喜勿喷0.0~~~~~~~~~~~
  •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

    《大国的崛起》威尔士以他开阔的视野,明快简洁的笔调将一部世界强国从成功走向辉煌的历史有条不紊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这部经典著作,不仅具有非凡的吸引力,也具有非凡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