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33400000009

第9章 《世范》——移风易俗,可为世范(4)

【点评】

当家理财要以节俭为原则,有些人虽然自认为节俭,但持家还是没有收到好的效果,这正是因为他们认为偶尔奢靡无关紧要,勤俭不能持之以恒的缘故。袁采指出正是这种疏忽造成了有些人的倾家荡产,而要真正做到勤俭持家,就必须年复一年,日复一日地坚持勤俭,就必须在每一件事,每一个细节上坚持勤俭。他认为,日常花费要依据自己财力大小来定,量力而行,即使财产丰足,也不可奢侈,这样坚持下去才能保持家业兴旺发达。在个人、家庭消费上,我们并不主张做守财奴,但袁采这种坚持节俭的理财主张,对于我们今天仍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周济当择人

【原文】

人有患难不能济,困苦无所诉,贫乏不自存,而其人朴讷怀情,不能自言于人者,吾虽无余,亦当随力周助。此人纵不能报,亦必知恩。若其本非窘乏,而以干谒为业,挟持便佞之术,遍谒贵人富人之门,过州干州,过县干县,有所得则以为己能,无所得则以为怨仇。在今日则无感恩之心,在他日则无报德之事,正可以不恤不顾待之。岂可割吾之不敢用,以资他之不当用?

【译文】

有人遇到了无法克服的祸患困难,无处诉说困苦,贫穷得生活不下去了,而这人又质朴木讷,面有愧色,不好意思向人求助。遇到这样的人,我虽然手头也不宽裕,也还是要尽力去帮助周济他。此人即使不能回报,也一定会感激我的恩德。如果有人本来并不贫困,只是到处去权贵富家门前阿谀奉承请求施舍,无论他路过州还是县,他都这么干,得到人家的施舍就吹嘘自己有才能,得不到人家的施舍就和人家结下仇怨。这种人现在不会感激别人的恩德,他日也不会报答别人的恩德,对这种人完全可以不顾念不考虑。怎么能够舍出我平时都不舍得用的钱财,去帮助他干他不该干的事呢?

【点评】

扶危济困固然是好事,但也不可失于盲目,应该有所选择、有所区别,帮助那些善良无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至于那些本有生活能力却懒惰只想坐享其成的人,我们在伸出友爱之手时,一定要想清应该给予他哪些方面的帮助为好。其次,帮助他人也要讲究方法,“给人以鱼,不如给人以渔”。比如,我们现在的扶贫工作,给予物质帮助固然是最为直接的方式,但更为长远的方法是“给予”贫困地区以脱贫的方法,如注入产业、给予技术指导等。

虽贫亦不可轻受人恩

【原文】

居乡及在旅,不可轻受人之恩。方吾未达之时,受人之恩,常在吾怀,每见其人,常怀敬畏,而其人亦以有恩在我,常有德色。及吾荣达之后,遍报则有所不及,不报则为亏义,故虽一饭一缣,亦不可轻受。前辈见人仕宦而广求知己,戒之曰:“受恩多,则难以立朝。”宜详味此。

【译文】

在乡里居住,或是寄居在外,都不能轻易接受人家的恩惠。在我没有发达的时候,受了人家的恩惠,常常要记在心里,每次见到施恩于我的人,心里都很敬畏。而那人也因为觉得有恩于我,所以在神色上常常表现出来。等到我荣耀显达以后,要想报答所有有恩于我的人,恐怕也很难做到,不报答人家的恩情又觉得理亏。因此,即使是一顿饭,一丝绢,也不能轻易接受。前辈看见有人做官时广求知己,告诫他说:“受别人的恩惠多,就很难在朝廷中立住脚。”应该好好地体会这句话。

【点评】

袁采这条“不可轻受人恩”的训诫,在今天看来也有它的可取之处。生活中我们也常有这样的经验,受了别人的小恩小惠,办起事来就会碍于情面,受人牵制,最后自己吃了大亏。作为国家公务人员更应该警惕这一点,切不可接受别人的请客送礼,否则在执行公务时,难免受人牵制,做出殉私之事。

人情固有厚薄

【原文】

人有居贫困时,不为乡人所顾,及其荣达,则视乡人如仇雠。殊不知乡人不厚于我,我以为憾;我不厚于乡人,乡人他日亦独不记耶?但于平时薄我者,勿与之厚,亦不必致怨。若其平时不与吾相识,苟我可以济助之者,亦不可不为也。

【译文】

有人在贫困的时候,没有得到乡里人的照顾,等到他荣耀显达以后,就把乡里人视作仇人。殊不知乡里人当初不厚待我,我感到怨恨,我不厚待里人,乡里人他日难道就不记得了吗?只是对那些平时鄙薄我的人,不与他深交也不必怨恨他。对那些平时和我不相识的乡里人,如果我能周济帮助他,也不可不这样做。

【点评】

世态炎凉,人情冷暖,自古莫不如此。对于人情世故,不必斤斤计较;睚眦必报,必有失豁达大度的风度。宽容仁厚才会更加受人尊重。

以直报怨

【原文】

圣人言“以直报怨”,最是中道,可以通行。大抵以怨报怨,固不足道,而士大夫欲邀长厚之名者,或因宿仇,纵奸邪而不治,皆矫饰不近人情。圣人之所谓直者,其人贤,不以仇而废之;其人不肖,不以仇而庇之。是非去取,各当其实。以此报怨,必不至递相酬复无已时也。

【译文】

圣人说:“对于仇怨,须以正直之道来对待。”这句话最符合中庸之道,可以通行无阻。一般来说,以怨报怨的说法当然不足称道,而有的士大夫为了博取仁厚长者的名声,放纵奸邪之人而不去惩治,都是虚伪不合情理的做法。圣人所说的正直,就是他人贤德,不因仇怨而废掉人家;他人不肖,(为了赢得好名声)也不因为仇怨而庇护他。是非取舍应当根据实际情况来定。以直报怨,就不会无休无止地互相报复了。

【点评】

冤冤相报,是最不明智的选择,最终的结果难免两败俱伤。而以直报怨,“是非去取,各当其实”,不但能反映出一个人不记前嫌,宽容大度的品格,也是改善人际关系的最适用的办法之一。春秋时,齐桓公不记管仲的一箭之仇,重用他让他帮助自己治理齐国,最终国富兵强、称霸诸侯。可见,按是非正道来处理人际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了。

性格不可强求一致

【原文】

人之至亲,莫过于父子兄弟。而父子兄弟有不和者,父子或因于责善,兄弟或因于争财。有不因责善、争财而不和者,世人见其不和,或就其中分别是非而莫名其由。盖人之性,或宽缓,或褊急,或刚暴,或柔懦,或严重,或轻薄,或持检,或放纵,或喜闲静,或喜纷孥,或所见者小,或所见者大,所禀自是不同。父必欲子之强合于己,子之性未必然;兄必欲弟之性合于己,弟之性未必然。其性不可得而合,则其言行亦不可得而合。此父子兄弟不和之根源也。况凡临事之际,一以为是,一以为非,一以为当先,一以为当后,一以为宜急,一以为宜缓,其不齐如此。若互欲同于己,必致于争论,争论不胜,至于再三,至于十数,则不和之情自兹而启,或至于终身失欢。若悉悟此理,为父兄者通情于子弟,而不责子弟之同于己;为子弟者,仰承于父兄,而不望父兄惟己之听,则处事之际,必相和协,无乖争之患。孔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无怨。”此圣人教人和家之要术也,宜孰思之。

【译文】

人际关系中,最亲的莫过于父子和兄弟。然而,父子与兄弟有不和睦的。父与子之间,或者因为(父亲对孩子)求全责备,兄与弟之间,或者因为相互争夺家产。有的父子之间、兄弟之间并没有求全责备、争夺财产,却也很不和睦,周围的人看见他们不和,有的便从这种不和中分辨是非,最终仍找不到理由。人的性情,有的宽容缓和,有的偏颇急躁,有的刚戾粗暴,有的柔弱儒雅,有的严肃庄重,有的轻浮浅薄,有的克制检点,有的放肆纵情,有的喜欢闲雅恬静,有的喜欢纷纷扰扰,有的人识见短浅,有的人识见广博,各自的性格各不相同。父亲如果一定要强迫子女合于自己的性格,而子女则未必是那个样子;兄长如果一定要强迫弟弟合于自己的脾气,而弟弟也未必如此。他们的性格不可能做到相合,那么他们的言语与行动也不可能相合。这就是父与子、兄与弟不和睦的最根本的原因。况且一般面临一件事情时,一方认为正确,一方认为错误;一方觉得应当先做,一方认为应当后做,一方以为应该急,一方以为应该缓,观点不同竟然是这个样子。如果彼此都想要对方和自己相同,结果必然会导致争吵与论辩,争吵、论辩不分胜负,以至于三番五次,更至于十次八次,那么不和自此就会产生,有的竟到了一生失去和睦的地步。

如果大家都能明白这个道理,父亲和兄长对子女与弟弟通情达理,且不苛求他们与自己相同;做子女和弟弟的,恭敬地追随着父兄,却并不期望父兄只听取自己的意见,那么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必定相互和协,没有乖离争论的祸患。孔子说:“对待父母,、屡次婉言劝谏,看到自己的意见不被采纳,还必须恭恭敬敬,不违背父母,仍然在做事的时候无怨无悔。”这就是圣人教给人们和家的重要方法,我们应认真思考。

【点评】

人的年龄、性格、阅历不同,做事方式也不相同。任何人都不应将自己的看法强加给他人。在家庭中、社会上,我们都应该以欣赏的眼光去看待别人,只要他人的观点、做法不为过错,我们都应以宽厚的胸怀去接纳。这样,我们不但会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还能在他人身上学到好的东西补益自身。当然,凡事都应有度。不“强合于己”,并不意味着要去顺从、迎合别人,重要的是学会沟通,“求同存异”。如果您被不良的人际关系所困扰,不妨如此试一下。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里,“父父,子子,君君,臣臣”都有严格的界限,父为子纲,君为臣纲,不可越雷池一步。“性不可以强合”,如此开明的观点出现在宋代,足见袁采在父子家庭兄弟观念上的超前意识。

人宜将心比心

【原文】

人之父子,或不思各尽其道,而互相责备者,尤启不和之渐也。若各能反思,则无事矣。为父者曰:“吾今日为人之父,盖前日尝为人之子矣。凡吾前日事亲之道,每事尽善,则为子者得于见闻,不待教诏而知效。倘吾前日事亲之道有所未善,将以责其子,得不有愧于心!”为子者曰:“吾今日为人之子,则他日亦当为人之父。今父之抚育我者如此,畀付我者如此,亦云厚矣。他日吾之待其子,不异于吾之父,则可以俯仰无愧。若或不及,非惟有负于其子,亦何颜以见其父?”然世之善为人子者,常善为人父,不能孝其亲者,常欲虐其子。此无他,贤者能自反,则无往而不善;不贤者不能自反,为人子则多怨,为人父则多暴。然则自反之说,惟贤者可以语此。

【译文】

父与子之间,有的彼此不思考自己的职责,却责备对方,这是导致父子不和的根源。如果父与子各自都能反思一下自己,那么就会相安无事。做父亲的应这样说:“我现在为做父亲,从前曾经是别人的子女。大凡我原来侍奉父母的原则是每事求尽善尽美,那么做子女的兢会有所闻见,不等做父亲的去教导他们,他们就会明白怎样去对待父母了。倘若我过去侍奉父母未能尽善尽美,(如今)却去责备孩子不能做到这些,难道不有愧于自己的良心吗?”做儿子的应该这样说:“我今天是别人的儿子,日后肯定会做他人的父亲。今日我的父亲这样尽心尽力地抚养培育我,并且为我付出许多心血,可以称得上是厚爱了。日后我对待自己的子女,只有做到与我父亲待我的程度一样,才可以无愧于自己的良心。如果做不到这些,不仅仅有负于子女,更无颜面去见父亲。”世上善于做儿子的人,常常也很善于做父亲,不能够孝顺其双亲的,也常想虐待其子女。这其中没有别的道理,贤达的人能够反省自己,那么做事就会稳当少出差错。不贤达的人不能反省自己,做儿子就多怨恨,做父亲则多暴戾。如此看来自省的道理,只有贤达的人才可以谈论。

【点评】

“换位思考”是如今谈论较多的话题。在与人相处时,我们应该遵循这样的原则,在家庭中亦是如此。然而,由于血缘因素的存在,家庭关系成为了一种较为特殊的社会关系。因此,很多时候我们在与家人相处时忽略了技巧和必要的逻辑。“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将心比心,懂得了这样的道理,我们才会将我们的“避风港湾”装点得更为美丽,才会拥有一个更为温馨、‘和谐的生活氛围。

随时疏解,方为忍之高境

【原文】

人言居家久和者,本于能忍。然知忍而不知处忍之道,其失尤多。

盖忍或有藏蓄之意。人之犯我,藏蓄而不发,不过一再而已。积之既多,其发也,如洪流之决,不可遏矣。不若随而解之,不置胸次。曰:此其不思尔。曰:此其无知尔。

曰:此其失误尔。曰:此其所见者小尔。曰:此其利害宁几何。不使之人于吾心,虽日犯我者十数,亦不至形于言而见于色,然后见忍之功效为甚大,此所谓善处忍者。

同类推荐
  • 关于谦虚的格言

    关于谦虚的格言

    名人名言是古今中外仁人志士的精辟妙语!名人名言,集丰富的内涵、深刻的哲理、简练的语言于一身。读名人名言,如同和名人名家做面对面的沟通与交流,就好像聆听圣贤智慧的谆谆教导。本书的名人名言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它既可以启迪人生智慧、提高自身素质,又可以在写作演讲中引用,更可以用来与朋友共勉。
  • 麻辣春秋

    麻辣春秋

    本书以春秋时期,吴国、楚国、越国之间自由竞争,人人都有机会创造财富,职场激烈角逐的时代作为背景,叙述了地处偏远的越国公司的草根老板勾践以及范蠡、文种怎样发挥民营企业的低成本优势,占领低端市场,与吴国公司总经理夫差和营销大师孙武,打造销售团队,进行竞争并最终成为业界王者的传奇故事。
  • 致山姆的信:一位外祖父在轮椅

    致山姆的信:一位外祖父在轮椅

    本书分上、下篇两部分,上篇主要讲解有关心理健康的基本知识,下篇从人的性格、心态和人格等方面剖析人的心理。
  • 一流员工找方法,末流员工找借口

    一流员工找方法,末流员工找借口

    所有老板都希望你记住的一句话:不要遇到问题就来找老板,请给我解决方法!打造不找借口找方法的一流员工,方法决定人生,方法决定命运。借口是成功路上的高山险阻,方法则是成功路上的高速通道。在问题面前,“不找方法找借口”还是“不找借口找方法”,相信你已经作出自己的判断和选择了。
  • 不抱怨的心态全集

    不抱怨的心态全集

    生活不可能尽善尽美,阳光下也会有阴影,就看你用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生活。不抱怨的心态可以帮你取得辉煌的成绩、拥有幸福的生活。
热门推荐
  • 再见不如不见

    再见不如不见

    时间再次回到了原点。她从梦中惊醒,又是一场噩梦。一场似曾相识的梦。梦中的她,孤独的在黑暗中奔跑。却不知道终点在哪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剑神颜无敌

    都市剑神颜无敌

    一代豪门三公子颜无敌,独得一剑神秘方。后因家产缘故被兄弟姐妹逐出家门,回到校园又饱受欺凌。对势利的人性充满仇恨的颜无敌手握由古代第一铸剑师欧治子打造的第一把名曰龙渊的剑,踏上了血雨腥风的复仇之路。管好你们的脖子,菜鸟们。我也不知道我的剑到底有多令人恐惧。---颜无敌
  • 我真是小学生

    我真是小学生

    在现世饱受失意的方逸重生了,来到了2000年的时代,成为了一名十二岁的小学生;本来的一个孤僻孩童,携带者穿越光环开始了别样的生活。从学渣到学霸;从默默无闻到星光灿烂;私家侦探、职场精英、整人专家、吸金之王,他各种头衔集一身;有女警、有校花、有明星、有教师,美女环绕,别样风情;一个小男孩,一套超科技系统,一个超现代的头脑,方逸玩转新世界!
  • 忆青春之欠我一个曾经

    忆青春之欠我一个曾经

    徐亦:曾经青梅竹马,慕君之心,可谓情比金坚,仿徐福东渡,只为博他笑靥如花。从未两小无猜。冠失发落,琉球为天涯!许诺:人中龙凤,星中白马。陪我浪迹天涯。校长大神,不过是一言不合就倾城一笑。用不着以身相许吧!我还是个孩子,你不会想拐卖儿童吧!
  • 真心忘了我是谁

    真心忘了我是谁

    什么?简介?简介是什么?抱歉,这没有简介。什么?我是谁?抱歉,这个我也不知道。——————他曾立在万族之巅是世间的最强者如今重活一世他选择忘却前世今生只为自己而活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看他人成仙成魔亦或是陨落以他人的身份去亲历那本不属于自己的人生是代弱者逆袭还是被命运戏弄走过千山万水,看尽世间百态。
  • 如果是你让我们相遇

    如果是你让我们相遇

    第一眼的时候就已经喜欢上了他,而他偏偏喜欢上了她,他而且是不知道我喜欢他。他知道我喜欢他后?
  • 情动九天

    情动九天

    岁月悠悠,沧海横流。古大陆仙神杳无踪迹,只留下了为数不多的神的遗迹,神的故事在天下传诵。一个锦衣玉食的豪门之子天照,突遇飞来横祸,父亲被人迫害致死,美满的家庭毁于一旦,流离江湖。仇恨如海,而仇人势力强大如山,将心中的悲痛化为修炼的动力......悲情、真情、恋情、情动于九天之上.......
  • 琴声十六法

    琴声十六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邪皇毒妃

    邪皇毒妃

    她——龙耀皇朝大将军独女,不仅相貌奇丑,更是众所皆知的痴傻煞星。一场离谱的穿越,不仅让冷血的她代替了无能的她,更谱写出了一段惊世骇俗的传奇。当她的痴傻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嚣张狂妄时,世人惊呆了。当她的陋颜褪去,露出那羞花闭月的仙容,艳绝天下的妖姿时,世人震撼了。当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佛挡杀佛,魔挡灭魔,掌控天下只是弹指一挥间时,整个世界凌乱了!面对他国的威胁,她只是挑眉一笑:“不要在我面前嚣张,你们还不够格。若你们执意触犯我的底线,我不介意毁了你们的江山。”面对神秘家族的挑衅,她仰头一笑:“招惹我可以,前提条件是…你们做好死的准备了吗?”她说:不要赞美我的狠,这是我应该做的。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势必诛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