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22800000045

第45章 全国高中课程改革前景展望(4)

由国家教育部主导的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设计的全新的高中课程改革已经启动。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宗旨鲜明、理念新颖、内涵丰富、方向明确,作为国家行为这项改革将强力推进。它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方面提出了与传统的高中教学模式差别甚大的改革构想,是涉及基础教育的根本性改革,目的是要改变传统普通高中教育的一些弊端(如:教材内容陈旧、缺乏多样性、选择性;教学方法简单,学生被动学习;注重结果,不注重过程评价;使学生成为分数的奴隶,缺乏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等),适应时代潮流发展的需要,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具有健全人格、健康体魄的高素质的现代人才。从理论构建上,这是理想、科学的改革方案,它突出的特点是学校有一定的自主设置课程,自主认定学分权,便于办出特色,学生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自主选择课程权,便于个性发展。

经调研,课改落实在具体的实践中,由于国家课改方案只作粗线条的原则规定,缺乏可操作性的具体实施细则,执行起来,难度较大。校长、教师、家长的观念转变、教师角色转换、素质的提升、学校资金的投入、教学设施、设备的扩充以及相关改革的均衡推进,配套政策的出台等方面均跟不上高中新课改推进的步伐。其中涉及考试评价制度的研究与改革迫在眉睫又严重滞后,难度最大。现行的高校招生考试制度不作相应的改革,高中新课程改革方案将遇到强大阻力,难以顺利实施。教育评价制度改革涉及学校办学水平、教师教学质量、学生毕业认定等复杂问题,如何在新课改背景下创新,确实是系统工程,值得组织精干力量作为课题深入研究。

(二)高中新课改背景下评价制度改革的困惑

高中新课改是立足于现有高中教育的基础上进行的重大改革,改革的目的在于完善,它要在继承优良的传统上革除弊端,而不是对传统的全面推翻与否定。例如:传统教育中的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课堂教学为中心,以及考试作为完整教育不可缺少的环节等教育思想与原则并没有过时。在思考考试与评价制度的改革中,不能回避存在困难与矛盾,才能找准对策。新课程改革面临改革与已有评价体系的矛盾,参与改革的实践者(校长和教师)与具有评价权的评价者之间(教育行政部门、社会、家长等)的矛盾,新课改采取评价改革贯穿于教学实践与研究全过程的策略,注重过程评价,但操作起来难度不小。

(1)新课改的教育评价由侧重甄别转向侧重发展,新课改提出的学生发展过程评价其中很多方面都无法通过考试的方式加以考查,更难以用量化的方式进行准确客观的描述,这就给老师的具体操作带来难度,且效果也未必理想。

(2)对学生个体综合素质的侧评,尤其是对学生在非认知因素、思想道德品质、心理健康水平等方面的测评,缺乏科学有效的技术和手段。教学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缺乏坚实的科学依据,操作性差;如果体系过于庞杂,影响评价的信度和效度。

(3)家长强烈追求分数的愿望,使教师和学校课改背负沉重的思想压力。中国传统的教育价值观以获取功名、扬名显祖为目的;在对学校教育评价上直接表现为以“分数定成败”重结果、轻过程,这与新课改倡导的关注学生发展观念形成鲜明对比。目前国家人才选择制度不健全,除一张考卷定终生的选拔制度外尚无良策;学校“以分取人”的观点与新的人才观错位;教师以“成绩论英雄”的现实与新的教学观错位;社会、家长的以“升学率看学校”的现实与新的教育观错位;这些传统的教育观念对课改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形成巨大的社会阻力。

三、高中新课改背景下考试评价制度改革亟须明确的若干问题

高中新课改方案出台后,部分校长、教师和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就认为:学分由学校认定,学生学满规定的学分就可毕业。那么十二年前建立起来的作为衡量高中学生能否毕业的会考,将完成它的历史使命,可以取消;再实行统一命题、统一考试、统一阅卷、统一发布成绩的全省会考与新课改理念相悖。

当年原国家教委推出会考制度,也是作为高中教育整体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宗旨也是为了提高学生群体素质,纠正以高考成绩片面衡量学校、教师、学生的不合理倾向。实践证明:高中会考制度在转变教育理念、规范学校办学行为,强制其面向全体学生,依照部颁教学大纲进行教学,纠正学生群体性偏科倾向,评价与促进高中教学质量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目前,我国会考制度都得到世界上许多发达国家的认可,我国高中毕业生赴国外高等学校留学深造,都要求出具省级高中会考合格证书。只是由于随着会考社会功能的日益弱化,考试和评估对学校和师生又总会有一定的压力和负担,教育部又把是否继续实施会考的决策权下放省里等原因,使会考的作用受到学校(特别是重点学校)的质疑。因此,在新课改的背景下要不要继续实施水平考试,亟须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1)学分由学校认定,学校的自主权要给,这是课改方案明确了的。但给到什么程度,认定的前提、条件、标准是什么,需要不需要明确,以便于学校掌握。

(2)是否修满学分,学生就可毕业,不再需要经受以整合各个模块系统知识为目的的水平考试测验。

(3)作为国家行为的高中课程改革体现了国家对人才培养的意志,需不需要由国家授权认可的有关部门对新课程改革进行必要的监控、衡量、评估、规范。还是完全执行校长负责制,任由校长自己理解、自主负责,实施新课改。

(4)对于不同类型的学校如何保证其培养的高中毕业生人才规格要求得到基本保证,即有没有高中毕业生的质量的底线要求。

四、新课改背景下考试评价制度改革几个设想的比较

教育评价对于教育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考试与评价制度的改革是落实课程改革的重要配套措施。考试不是评价的全部,却是评价的重要组成部分,新课改还需要评价与考试已是不容置疑的。面对新课改,会考要抓住机遇、研究课改、适应课改、继承创新、有所作为。

实施新课改仍然需要教育质量的监控与评价,关键在于怎样监控,用什么方法、手段监控,由哪一级监控,才不与新课改理念冲突。

设想一:

学分认定权完全给学校,学生毕业不毕业全由学校说了算,那么会考作为高中生毕业的认定功能自然消失。省里只按各级各类学校办学水平,对必修科目实行抽考,分级分类进行命题以监控各类学校实施课改的质量、效果与水平。

目前,处于市场经济转轨中,社会尚缺乏有效诚信制度,普遍追求功利的环境下,学分认定、毕业标准,完全放权给学校,放弃教育行政部门的监控,在一些学校,特别是办学条件差、生存困难的学校中,容易造成高中文凭的滥发与贬值。由全省组织抽考,不失为一种有效的制约、监控手段。

设想二:

学生修满规定的课时取得规定的学分,仅是毕业的必要条件。毕业的充要条件还应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达标、整合各模块的水平考试合格。而水平考试的组织、评估、监控由各地级市负责实施。这一设想也有利于各地级市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其辖区教育特点、现状、检测情况,适时作出灵活调控。

设想三:

(一)学分认定的充要条件是:(1)学时修满;(2)学业水平考试及格;(3)综合素质达标;并由省里制定较详细的“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二)课程设置里8个学习领域中的艺术、体育与健康、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评价与选修学分Ⅱ(校本课程部分)一起放权给学校,省里只检控有无课本、教材?开课否?是否正常?鼓励学校办出各自特色。

(三)整合必修科目的基础性模块的学业水平考试由省里统一命题、统一组织考试,权重为60%;记载学生的成长经历与综合表现评价,权重约占20%,过程性考核(主要指学校内的模块考试)权重约占20%。学生必修科目的基础性模块的学业水平考试必须合格;综合表现评价达标;由学校组织过程性考核(含选修模块考试)合格才准于毕业。该设想将会考的评价功能与新课改妥善的衔接,在新课改理想的考试评价方案未出台前,不失为积极稳妥的创新(有所变化、有所进步就是一种创新)。

设想四:

随着我国高等学校办学规模的扩大和招生人数的逐年增多,高等教育已从“精英”教育转向“大众化”教育。其中约占高校招生人数2/3的高职高专批层次的考生,可以试用实施高中新课改后的由省组织的必修科目水平考试的等第成绩及学校认定的学分等为依据,由所在高中学校推荐,高等学校面试或加某些科目的简单笔试注册入学(就像国外先进国家的社区大学招生)。如此则使新课改的学分管理与高考招生制度改革有所衔接,有利于新课改的实施与发挥水平考试的功能,理顺几个改革的关系。

十多年前,原国家教委推出的会考制度,从理念上讲与当今倡导的素质教育、高中课程改革价值取向是一致的、并不相悖,实践上也还算成功;尽管在新课改背景下会考还存在不少值得研究的突出问题(如统一性考试与多样性选择的矛盾),在还没有找到比会考更有效的评价手段之前,“高中毕业会考”的职能主动转改为“基础教育学业水平考试”,以适应、服务新课改,有所变化、有所进步,在改革中完善创新。

面对新课改,会考工作既经受严重考验又有着改革发展的潜力,会考要与时俱进,增强服务意识,主动适应新课改与高中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新形势,要站在新课改的角度重新审视高中质量检测评价问题,在理念、政策、模式上有所创新,给会考以新的内涵,使其焕发出新的生机。

五、关注高中新课改,素质教育责任不该由高考承担

尽管2007年的高考改革方案还没出台,但进入选课阶段的“2007届”学生及老师已经开始寻找“最优解”应对各种可能的方案。而大部分学校的所谓“最优解”就是“考什么,就开什么、教什么、学什么”。

照这样看,通过新课改促进高考更全面考核一个高中毕业生综合素质的初衷已经发生了改变,甚至,在某种意义上,高考反成了新课改难以发展的“镣铐”。

这究竟是我们理解的偏差,还是以素质教育为重点的新课改真的“老酒装新瓶”般地成了另一种应试教育载体呢?记者走访了省教育厅、广州市教育局,以及部分高校、中学,寻找新课改遭遇尴尬的症结和出路。

(一)促新课改,关键在“怎样考”

“高考究竟是阻碍了课改,还是促进了课改,很难说得清,但从历史上看,作为比任何一个评价标准更具威力的高考升学率,确实不断地推动着我们的课程改革。”广东实验中学李老师说,从单科看,近年来高考考纲比教纲更有时代特色,逐步抛弃了死记硬背类试题,检查面更广,使各科老师在教学上以考纲为主,各种开放性思维和问题讨论在平时练习中占的比例越来越重。从这个层面上看,高考一直促使着中学课程教学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尽管如此,但据了解,广东仍有相当一部分家长担心“像课程超市”的新课改“只是凑个数”,并不能保证孩子应对高考,而一心希望学校只开某些有利提高高考成绩的“必修课”,因此,某些中学在开展新课改时“如履薄冰”,怕“辜负”了家长、孩子和影响升学率。

对此,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部分人士认为,目前新课改之所以在一些中学出现选修变必修的尴尬现象,主要是由于2007年的高考方案还没最后定论,牵涉到新课改的选修模块考不考,怎样考等都不能裁定,才导致部分规模不大的中学“摸着石头过河”开选修课。“这也正好说明,高考是可以促进新课改实施的,关键就在于方案的制定。”他说,“比如在高考考核的内容中涉及选修课程模块的背景知识,就能在不超教纲的同时,促进各中学自觉、主动地推进新课改的实施。”

(二)素质教育的责任不该由高考承担

据悉,前段时间发至部分中学校长、高校学科教学专家、高校招生办、地市教育局、科研机构、教育专家的广东省2007年高考改革三个候选方案均提到新高考把文综、理综作为独立的考试科目,即目前实行的“大综合”有可能分改成“文综”、“理综”,分别考核文、理科生。

在采访中,有不少高校及中学老师担心,高考的指挥棒作用过强,使中学放弃或敷衍新课改中的一些模块,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在语文、数学、英语,以及文综或理综等学科应试上,提高成绩,致使学生过早偏科。“若新高考分文、理科考核,加上往后高一生就可以开始选修课程,如他们一上高中就选文科模块进行演练,敷衍理科模块,连可乐是碳水化合物都不知道,那我们培养出来的学生,还能算得上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吗?”广州市第七中学黄老师说。

广东省考试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正在研讨的高考改革方案将充分考虑到平衡“全面发展”和“适当选课”的关系,推动新课改的良性发展。“首先,高考是一种选拔性的考试,要与水平测试区分开来。素质教育不该由高考来承担,而是从后者身上体现。”他说,其次,全面发展是一个终极目标,不是高中教育的阶段目标。适当选课的新课改以及新高考都将是为一个学生下一步成长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选拔性的高考以及适当选课的现象不能判断一个学生是否“偏才”或“偏科”。学生的全面发展在高考之后,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三)“会考+高考”或可成新课改发展支撑点

据了解,按照目前的高考模式,即使不区分文、理综合,但由于标准分的设计使越来越多的学生在高二分班时,为了避免高考与“尖子”同堆排队以致分数不理想,舍弃物理、化学而投身文科,或报理科中的生物,希望能在较容易的学科中提高“排队名次”。

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广州市有意向在2007年选考物理的学生不到10%,甚至在一些中学理科生有4个班都报生物,选考物理、化学的却不足1个班。

“在这样的情况下,怎能保证新课改的物理模块学习得到保证?”该调查项目负责人忧心忡忡地说,如果分文、理,那么肯定有相当一批考文综(或理综)的考生,会弱化或放弃了理、化、生(或政、史、地)科目的学习,最终新课改并不能达到预期目标。

同类推荐
  •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社会组织治理的公共政策研究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组织迅速发展,在经济和社会生活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得到高度重视。本书采用制度主义的方法,专门对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进行了梳理,考察我国的社会组织的具体状况,从而为社会组织的治理提供参考。本书首先讲述了社会组织总体的发展与现状,而后对正式社会组织、草根社会组织、网络社会组织的相关政策法规进行了梳理。
  •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编导教程

    广播剧是一门综合性艺术,也是一门具有想象力的艺术。它通过声音塑造艺术形象,营造场景,激发听觉美感。《广播剧编导教程》系统地论述了广播剧这门艺术的发生、发展以及创作过程。同时,结合长期教学方法与教学实践的摸索,《广播剧编导教程》尤其从广播剧的编剧、导演、制作三个角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述,并配以思考问题和获奖作品分析,是。‘本较为完善的广播剧创作类教材。
  • 历代名人与天一阁

    历代名人与天一阁

    本书主要介绍了黄宗羲、全祖望、赵万里、王世贞、徐乾学、董沛、郑振铎、谢国桢、郭沫若等历代名人对中国古代藏书楼——天一阁所作出的贡献。
  • 教学相长文丛-享受着,如此美丽的教育

    教学相长文丛-享受着,如此美丽的教育

    教和学两方面互相影响和促进,都得到提高。教学是教与学的交往互动,师生双方相互交流、相互沟通、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在这个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彼此间进行情感交流,从而达到共识、共享、共进,实现教学相长与共同发展。《礼记·学记》:“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 图片报道

    图片报道

    纵观人类认识世界和信息传播的历史,如果从最小信息组成单位和组成形式的角度来看,有这样几种类型,一是语言,二是文字,三是图片,四是图像。语言和文字是最基本的,原始图画是对事实的一种象形记录,其含意相对比较模糊。图片的出现得益于近代照相机的发明。通过照相机对事物的摄取,图片完成了对现实场景的一种比较客观的记录。
热门推荐
  • 黎少,你别生气了!

    黎少,你别生气了!

    顾箐瑶第一次到舞厅,就遇到了黎昭南来抓人,抓就抓吧,还弄出那么些幺蛾子,本以为他是个高冷黎少爷,可谁知:怎么是个贱货大直男?一日,邻家傲娇哥哥终于回来,一回来就兴师问罪:怎么,听说我不在的这段时间,你跟黎昭南挺熟?顾箐瑶感觉:自己沧桑了十岁,邻家哥哥傲娇要她哄就罢了,可黎昭南也总出现在她面前,一生气就伸手背拍她的脑门儿,差点就把她拍成了个南极仙翁……哦,就是寿星!本文不仅搞笑逗比风,而且请注意,主角智商在线ps:文中各种男友都有呀,你买不了吃亏,买不了上当,欢迎选购……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冷媚王爷的小宠妃

    冷媚王爷的小宠妃

    因你一笑,愿用生命守护…‘啊,那条蛇是你?’‘怎么不能是我?难道爱妃不喜欢吗?要不,为夫在变一次,让爱妃看清楚?怎样?’‘啊!不了不了!夫君变得我怎么会不喜欢呢?喜欢!’……
  • 三见钟情爱上你

    三见钟情爱上你

    在医院,第一次见面,他心里轻笑了一声。第二次见面,她心想她要完蛋了!遇见宋医生之前,唐夏从未想过会如此极速地结婚!##这是一篇边结婚边谈恋爱的甜宠文。甜文!甜文!甜文!重要的事说三遍!新文,不足之处,多提建议!谢谢!##
  • 光荣的荆棘路

    光荣的荆棘路

    真正的名人,吸引人们关注目光的往往并非是他们头顶上耀眼的光环,而是他们的事业精神与人格魅力。盛名之下,真实的名人是何样子?《光荣的荆棘路》辑选的文章将带您一起走近名人,倾听他们的心路历程,分享他们光环背后的苦乐喜忧。这里有大师的画像,有岁月的朝花夕拾,有繁华落尽后沉淀的思想。他们经纬交织的阅历,映射出的是智慧的光芒,是人性的光辉。一起来走进这一精神殿堂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真不是一个卧底

    我真不是一个卧底

    玄月世界,天人合一,由天人地三宫感应星辰之衍,觉醒三圣帝本星,修习星辰之法。星辰之衍之极,以身融天道,号为星圣帝君。妖界星圣帝君苍龙苏衍,为了追求最极致的天道,利用无上功法自解转世去人界,修习太阳之道,却身具太阳太阴两条大道。人妖不两立,为了不被发现人发现自己身上的太阴之道,从而被作为妖族铲除,苏衍只能够开启一条非同寻常的修炼之路……苏衍:“讲真,我真的不是卧底啊!”
  • ON THE SACRED DISEASE

    ON THE SACRED DISEAS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外经微言

    外经微言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中国灾害通史·明代卷

    中国灾害通史·明代卷

    本书内容包括:明代自然灾害总论、明代自然灾害概况、明代自然灾害频繁的原因、明代救灾制度、明代的灾害思想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