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200400000119

第119章 梦中戚继光

杨振和张居正谈起要重用戚继光以及抗倭方略的时候,只觉得浑身热血澎湃,心情激动,眼前仿佛出现了金戈铁马的战争场面,抛头颅、洒热血,大刀砍得鬼子人仰马翻、鬼哭神号,但是当他坐到书案前,看着面前那张空白的纸时,才彻底冷静下来,自己仅凭对戚继光的一些表面上的了解,竟然在张居正跟前夸下海口要写出一个震惊满朝文武的抗倭方略来,如今却到了骑虎难下的地步,万一拿不出来,受到那些大学士的嘲笑还是小事,丢了张居正的面子却是大事,到时候他想保也保不住自己。

想法总归是美好的,现实却总是很残酷,杨振渐渐坐立不安起来,不料,越是着急,脑子里却越是一片糊涂,到了最后,戚继光的印象逐渐模糊起来,以至于关于他的事情全都忘记了!

杨振做了一个梦,梦中竟然见到了将来的抗倭名将,戚继光一身戎装,骑在一匹高头大马上,威风凛凛的样子着实让人感到钦佩。戚继光身材高大,肩宽臂长,双手孔武有力,一看就是行伍出身,但他脸上却隐约透出儒雅之气,原来他也是读过不少书的,是个儒将!

杨振迷糊之中,心中大喜,他想上去打声招呼,戚继光却摆摆手制止了他。戚继光仿佛知道他心中在想些什么,竟然详细的跟他讲述了关于自己的情况,很有点毛遂自荐的味道。

原来,戚继光是山东登州人,号南塘,字元敬,祖籍河南卫辉,后迁定远(今属安徽),再迁山东登州(今蓬莱)。其祖为明朝开国将领戚祥,曾任朱元璋亲兵,洪武十四年(1381)最终病逝,授世袭明威将军。

戚继光从小受其父戚景通严格教育,戚景通一发现其缺点,会严厉批评。嘉靖二十七年(1548年)兵部主事计士元,推荐戚继光“留心韬略,奋迹武闱。管屯而俗弊悉除,奉职而操持不荀。”戚继光从浙江义乌募集矿工和农民,编练戚家军。嘉靖三十九年(1560年),受到时任兵部职方司郎中唐顺之的启发,从其所编“六编”中《武》获得灵感,戚继光创立“鸳鸯阵”。

虽然,戚继光也取得了几次战役的胜利,但因为战绩不大,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他的上司也对他一直很冷淡,就怕他功劳大了,抢了自己的风头和位置,所以时而压制着他。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朝廷的态度,也影响着地方军事首脑的决策。

元朝灭亡以后,他们多次南下掳掠,对明朝构成巨大的威胁。但是在当时,朝廷比较重视北虏(蒙古),认为蒙古骑兵比东南倭寇的威胁更大。在这样的大形势下,戚继光要想受到重用,简直难于登天,更别想出人头地了。

杨振听了戚继光的介绍,大喜过望,只要戚继光有这份报效朝廷、敢于建功立业的决心,那一切都好办了,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总归能想到一个好的办法说服那些顽固死板的大学士的。杨振张口刚想和戚继光说话,却发觉得喉咙口好似被东西堵住了,一个字也吐不出来。他感到极为惊恐,戚继光却对他微笑着,然后从怀中掏出来两本书,他接过一看,竟然是《纪效新书》和《练兵实纪》,他脑中灵光一闪,他记得很清楚,这两本书是戚继光练兵和实战的总结,是两部不可多得的兵书,戚继光怎么会把他多年的心血交到他手里呢?他正在疑惑时,戚继光却说道:“你拿去吧,这两本书对你有用,对我也有用。”

杨振大惊,正想问个明白,戚继光却掉转马头,飞快的往远处去了。杨振紧紧追上去,大声叫喊着戚继光的名字,戚继光回过头来对着他微微一笑,扬起马鞭,猛的抽在马屁股上,那马吃痛,踢起马蹄,然后箭一般的蹿了出去,看着消失的踪迹,杨振只好捏着手中的两部书呆呆发愣。

“少爷,少爷,你该醒醒了。”

杨振猛的惊醒过来,睁眼一看,却是胡伯在床边叫他,他连忙往床边看去,哪里有那两本书啊,顿时心中恐慌,忙问道:“我的书呢?”

“少爷,我根本没看到什么书啊?你是不是记错了,我进来就没看到有书在这儿。”胡伯慌忙辩解道。

杨振这才回忆起来自己只不过是做了一场梦,所谓的戚继光根本就没有出现过,不过他还是下意识的摸了摸床边,当然不会有什么书在了。他猛然坐了起来,一拍自己脑袋说道:“原来只是一场梦!”

“少爷,您该起床了,外边来了一位客人,说是有要紧事见您呢?”胡伯小心的问道。

杨振正在想着梦会戚继光的事情,他虽然是个无神论者,但事到关头,却对任何相关的事情都抱着一丝希望,这毕竟也是人之常情,也许戚继光在梦中与他见面,是老天爷要给他一点提示罢了,本来正有一点眉目时,却被胡伯打断了,他不由得有些恼怒,于是没有好气的说道:“是谁要来见我啊?没看到我正困吗?”

胡伯没有惊讶,却压低了声音说道:“少爷,那个人您还是去见一见,他不肯说自己的身份,不过老奴看他不是一般的人物,恐怕得罪不得。”

杨振一愣,这胡伯也是混了几十年的人精了,对一般人都看得比较准,能在他眼里排得上号的人应该不是泛泛之辈,这个时候,又有谁会来登门拜访他呢?他边想边穿上衣服,然后走出了卧室。

等到见了来人,杨振感到惊讶不已,原来冒昧来访的人竟然是永宁公主府上的老丁,他想起了那晚老丁和两个同伙将他绑架去见公主,强迫他为公主办事的情形,今日他突然来访又为何事呢?杨振摸不清他的来意,于是问道:“不知道丁大哥登门,有失远迎,真是抱歉啊。”

那老丁不曾料到杨振如此客气,顿时感到惶恐,虽说他是公主的门人,但毕竟杨振是翰林侍读,平时结交的都是达官贵人,他平时即使威风八面,在杨振这样的人面前,不自觉的就矮了三分,他半弯下腰,行了个礼道:“不敢,不敢,杨大人这样称呼小的,实在折杀小的了。小的是奉了公主之命,特邀大人过去有要事相商的。”

杨振一愣,这永宁公主突然找自己会有什么事情呢?上次选驸马的难题已经解决,暂时不会给她造成困扰,难道她是特地派人过来感谢自己的吗?

“敢问丁大哥,公主有何事吩咐?”杨振虽然明知老丁内心的想法,但表面上却仍旧很礼貌。

“事关机密,小的不敢私自透露,大人还是去见下公主,她自会告诉你的。”老丁竟然卖了个关子。

杨振越发感到好奇了,不过,他看的出来,老丁应该没有恶意,于是说道:“既然如此,那就请丁大哥带路,我马上去见公主。”

老丁连连答应,于是,二人出了杨府,就往公主的府邸方向而去。

同类推荐
  • 何解江山

    何解江山

    一解流离苦,二解血仇恨,三解天下局。苍漓大陆王室失权,狼烟四起,诸侯常年征战不休。都说时势造英雄,且看一豪门庶子如何搅动风云,解出一个锦绣江山。
  • 天命卡牌

    天命卡牌

    汉末乱世,却有着这样一群被称为天命师的人,他们以凡人之躯执掌着天命之力,三国杀卡牌成为了天命的承载。他们念头一动便可万箭齐发,手掌一挥就能水淹三军。越回这样一个三国,内心是放逐还是孤独,一切都从这里开始。。。。
  • 大明的晚餐

    大明的晚餐

    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我魂华夏魂,我地中国地!天下诸贼,任尔来战!
  • 封圣三国

    封圣三国

    掂量着手中的《遁甲天书》,韩远不知曾经背过的历史书,还有实际指导性么?这连自己都不正常的汉末,该怎么破?!
  • 季孙春秋

    季孙春秋

    春秋之末,吴越兴起,昔日的霸主渐次衰落,噩梦般的内乱正在各国之中悄然酝酿,而战国时代就此拉开序幕。来到此间,出身鲁国三桓之一的季意如,到底该何去何从?
热门推荐
  • 捉到一只小兔子

    捉到一只小兔子

    在随风飘落的枫叶衬托下,还没过19生日的南潇拖着自己黑色的行李箱,走进了魔都大学……想要好好体验大学生活的他遇见了她,从此生活变得诙谐有趣,有情人是否可以终成眷属呢,我们拭目以待。
  • 功夫大神医

    功夫大神医

    身怀异宝的王思远,奉师父之命入世行医,以一身绝世医术纵横都市之余,遍赏群芳、花间游走,捧得美人归。更是在逐渐参透太玄焚天鼎的奥妙之路上,奇遇连连,踏上了一片更加广阔的天地!
  • 穿越之女尊上

    穿越之女尊上

    前世的机械科学家,因爱人的背叛与出卖而选择同归于尽。穿越至一个历史架空的大商王朝,却被自己的未婚夫赐于又丑又瘸的王爷。好在夫君疼爱,让她找到了重新去爱的勇气,谁知再一次的背叛羞辱,令她的心变得冷硬如铁,既然这样,我要独霸天下……
  • 春梦无痕

    春梦无痕

    梦里一生,现实一世,谁悲谁叹,世事无常!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狼与魔法师

    狼与魔法师

    战争带来了虚假的和平,处在夹缝中的我们,到底该如何生存?
  • 风云准噶尔3:双城起义

    风云准噶尔3:双城起义

    《风云准噶尔》是新疆本土作家卢德礼撰写的长篇系列小说。《风云准噶尔》以新疆地方史为经线,以众多人物在重大历史事件中的活动情节为纬线,有点有面,全方位勾勒了新疆的历史演变及现状,随着系列小说一页页翻开,新疆人文历史景观的画卷徐徐展示在读者面前。小说着眼于晚清以来的风云故事,侧重于鸦片战争结束,直至建立新中国之前的动乱年月。
  • 猎吻冷酷魔族殿下

    猎吻冷酷魔族殿下

    堂堂天界公主,仙送外号小魔女不懂何为情爱;于是一次事件后,她逃下天界,来到了几界之中的结合界寻找姐姐口中那很甜蜜很甜蜜的爱。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被他的特殊迷住,她吻上他,一切皆由一个吻开始。阴谋的出现,真相的浮现,她,该作何选择。--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央兰末传

    央兰末传

    【偏女尊向】央兰第十任皇帝在位年间,国都西南方频发异相,大地时而晃动不平,央兰百姓人心惶惶。 央兰女相奉命暗查其根源,与一心寻找偶像遗作的‘废材’祭师巧合偶遇。 结怨已久的两人不得已携手并进,开启一段欢喜冤家,两相折磨的旅途。 — 手就这么尴尬的在空中停了一段时间。他谢人从来没有把腰弯到这种程度的,眼珠晃了一圈,还能看见眼前白色的锦靴。她没走,也没反应,在享受被他堂堂一国祭师行礼的滋味?
  • 大榆树下

    大榆树下

    赵庭禄常将自己与大鼓书里的人物置换,于是他的人生便如戏中的人一样,可以用来歌唱。四十几年后,他回首旧事时,免不了一阵唏嘘感叹:往日如云,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