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86100000059

第59章 孔子所谓的“仁”是指什么

孔子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之一,是中国思想文化的创立者和奠基者。孔子思想包罗万象,博大精深,中国文化发展的所有丰富性特征都可以从孔子那里找到根源。孔子思想的主要特征之一便是他提出了著名的“仁”的思想,以至后来有人把孔子的思想概括为“仁学”。那么,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一些什么特征呢?在《论语》一书中,“仁”字出现达109次之多,说明“仁”在孔子的思想体系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那么,孔子所谓的“仁”究竟是指什么?不同场合,不同时间,针对不同主体对象,孔子所阐述的“仁”的含义是不完全一样的,这样一来,就给不同的价值主体在施行“仁”的过程中造成了理解上的自由空间,任何一种学说都可以从孔子的论述中找到其需要的理论根据。

具体说来,我们应从以下四个方面来把握孔子的“仁”:

第一,对待“仁”的态度。孔子主张任何人都应该有一种为“仁”的愿望,应该诚心诚意去求“仁”,如果这样做了,那么就会得到“仁”。达到“仁”的境界的根源在于自己如何去做,而不是由他人来推动,只有主体自己的主动追求,才有可能达到“仁”的理想境界。表明孔子认为“为仁”是某种自觉的内在情感行为,任何人是无法替代的,只要自己态度端正,就可以实现“仁”的要求。孔子强调在内心的价值观念上首先要明确对“仁”的态度,孔子这种在内心深处对“仁”的价值追求的思想,被后来的孟子引申为“四端说”理论。孔子对“仁”的思想的重视,表明“仁”的思想和学说是孔子整个思想体系的价值核心。

第二,“仁”的价值内涵。从《论语》中孔子论“仁”来看,其价值内涵主要指“仁”的情感性、自得性而言。孔子的思想是一门如何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我之间关系的学问,是一门关注人的自身发展的学问。孔子所提倡的是人在实际生活中如何达到理想人格的问题,“仁”精神价值的一个重要体现就是“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认为“仁”就是“爱人”。从理论源头上考察,孔子的“爱人”观点来自周初的“保民”、“敬民”思想。“爱人”作为“仁”的重要精神内涵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在孔子“仁”的价值内涵中,由“爱人”所推导出的一系列内容都深刻体现出孔子对一般社会民众的关注,对整个人类社会发展中实现人际之间共同和谐发展的关切,这一切都奠定了孔子作为中国乃至世界最伟大思想家的地位。不仅如此,在几千年后的今天,孔子所提出的一系列思想仍具有普遍适用性和永恒价值。

第三,“仁”的表现方式。以博大宽厚的胸怀来爱护民众是“仁”的一种表现方式,即“泛爱众而亲仁。”这首先是自我认知上的一种升华,是自我精神状况的内在反映。“仁”作为价值主体内在精神状态的反映,是实现理想人格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只有内心以“仁”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用“仁”的境界来考察自己的思想,是达到真善美崇高境界的前提条件。孔子“仁”的表现方式还体现在时时处处以人为主,以人为研究和关注的对象,一切围绕“人”的思想行为的发展状况为主要内容。在孔子看来,一个本质上有问题、思想上有邪念的人是不可能达到“仁”的境界的。

第四,“仁”的实践价值。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具有很强的实践性特征,他把关注的焦点投向社会,投向现实,时刻关注现实生活中如何实现人的全面发展问题。孔子关于“仁”的学说不是纯粹思辨性的形而上的理论体系,更多的是结合具体行为方式告诉人们应该怎么做,这不是哲学意义上的实践理性的体现,而是对一般民众人格升华、人性解放的终极关怀。孔子还认为,“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为了崇高的“仁”的境界,绝不做违背最高道德准则的事,必要的时候要不惜牺牲自己来成就这一事业。以至于“杀身成仁”成为后世一些知识分子报国捐躯的行为准则,多少“仁人志士”在此原则的指引下奋不顾身地为国家、为民族事业而奋斗终生。

孔子思想体系中“仁”这一重要概念的内涵是极为丰富的,有内在的如何达到“仁”的境界,有外在的如何实现“仁”的方式方法;小到个人理想人格的培养,大到治理国家的理想社会行为,是一个具有深刻内涵,包括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各方面的理想人格修养体系。孔子关于“仁”的思想在今天仍然具有其一定的合理性及适用性,这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孔子思想为后来的孟子和荀子所提倡的“内圣外王”之道提供了理论参考,其中的某些行为甚至完全被后人所吸取,成为儒家人学思想中永恒的“不灭之火”。

“四书五经”分别指什么

人们常说某个事情“很经典”,或者说“引经据典”,其实这个“经”和“典”说起来很简单,只有九部书。四书五经的“经”本来是有六部,即“六经”,但是后来当中的《乐经》,在秦始皇焚书坑儒的时候被烧掉了,只剩其中一篇,后人就把它并到《礼记》中去了,所以就少了一部,变成“五经”,即《周易》、《尚书》《诗经》、《春秋》、《礼记》。《易》为群经之首,是第一经。“易”是什么呢?易是变化,就是讲变化的学问。毛泽东对《易》的研究非常深,所以经常可以从他的讲话里头看到关于易经的一些言论;《尚书》跟《春秋》、《左传》其实是史书,在中国古代,文史哲是一体不分的。孔子一生最大的业绩,除了教育出一大批杰出的学生之外,就是留下了这几部经书。《尚书》也称《书经》,《诗经》则是孔子之前各个诸侯国和民间诗歌的总集。孔子把这些诗歌分为“风、雅、颂”三类,其中的“风”即所谓“十五国风”,是各国的民歌,主要是民间情歌;“雅”指周王畿所在地曲调;“颂”则是祭拜祖宗的一些可以配以舞蹈曲调的颂词。因为文史哲不分家,所以文学作品《诗经》可以和专门讲等级礼制的《礼记》和权威的历史典籍《尚书》和《春秋》并列。“四书”是三本孔子的言论集和一本孟子言论集的统称,即《大学》、《中庸》、《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原来是《礼记》中的两篇关于孔子的言论,朱熹把它抽出来分别独立成篇,《论语》是孔子的学生记录的孔子的一些讲话;《孟子》是孟轲(孟子)的学生记录的孟轲与学生谈话的精髓。就这样,孔孟之学构成了中国的主流文化的内容,即儒家学说。

同类推荐
  • 美学思考力——创造经典的构图法则

    美学思考力——创造经典的构图法则

    什么样的作品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作品?什么样的作品能成为经久不衰的名作?这些问题或许是许多欣赏名作的观者都会产生的疑问。名作之所以脍炙人口,自然有它的过人之处,而在本书中,从构图的角度对名作进行了详细的介绍,通过分析作品中的构图特征,挖掘大师笔下出色的构图手法,帮助我们提升版面的组织能力,以及增长自身技能和艺术涵养。在灿若星辰的艺术大师笔下,每幅作品在构图上都具有各自迥异的特征,本书借鉴了西方绘画艺术上众多优秀的名家名作,在欣赏画作的同时,为读者揭开大师作品中精辟的构图法则。
  • 普通逻辑学教程

    普通逻辑学教程

    本书内容包括:判断、推理、普通逻辑学的基本规律、简单逻辑方法、论证与反驳等。
  • 灵动之欲

    灵动之欲

    在科学技术走向高度发达尤其是航天技术日新月异的当今之世,探寻宇宙奥妙及万物本源问题更加引起世人的浓厚兴趣。带着这个疑问,作者对事物的形成和发展进行了深度思考,从而得出“欲乃万物之源”的哲学结论。本书探天理、究人伦、论教育、说谋略、谈情爱、道意识、鉴历史、通未来,以欲理统御全篇,汲取并融汇古今中外哲学前辈的思想精髓,对宇宙万物、人类历史及人类意识等问题加以研究和探讨,通过旁征博引、史论结合,从不同角度揭示了“灵动之欲”在其中的根本作用。本书主旨在于进一步激发广大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爱好者对宇宙万物及人类意识的研究兴趣,以便更好地促进每个人的健康成长以及整个大自然和人类社会的良性发展。
  •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

    《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融汇了古罗马三位思想巨人的全部智慧精华,共分为三篇,比之同类书,内容更加详实,思想更加深邃,理解更为透彻。关键的是,能让读者在一《沉思录大全集:三位古罗马先贤的人生哲思(超值金版)》中,感受智慧的碰撞、思想的迸发,给生活于嘈杂现世的人们带来心灵的启迪。
  •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新儒家如何面对现代化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全新视角,探讨现代新儒家的现代观,审视并展现新儒家面对现代化潮流的种种思索与探求。因此,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基础的现代观,就成为贯穿本书的价值导向。此外,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的现代观也成为本书的一个参照;本书还全面反思了儒家的一些可与“现代性”关联起来的理念与价值取向。
热门推荐
  • 中国阿昌族

    中国阿昌族

    本套图书主题鲜明,彰显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和而不同”的理念,执著追求:充分展示56个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全面探寻56个民族波澜起伏的历史轨迹;深刻解读56个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气质;真切反映56个民族生机勃勃的发展前景。一有历史的传承性。在尊重历史的基础上,以新的视角挖掘民族文化的题材,提炼民族文化的丰厚资源,使之脉络清晰,连贯自然,富有时代感。二有宽广的包容性。
  • 空间农女小王妃

    空间农女小王妃

    一朝穿越,她竟成了一名小农女?……这家徒四壁,穷得揭不开锅,还不时来个泼辣难缠的七大姑八大姨……叔可忍婶不可忍!真当她叶九是软的?空间在手,天下我有,哈哈哈………………
  • 女人芬芳

    女人芬芳

    本书为笔者文集,包括散文、诗歌及社会写真三个部分,其中,社会写真为过去已发稿。散文中,仅有部分为已发稿,其余为新作。散文诗及诗歌均为新作。共计12余万字。
  • 星途始话

    星途始话

    三重宇宙,孕育三种至强种族炼灭星空,神化掌控,生死轮回一场持续了上万纪元的旷世之战,使三重宇宙分成了五重小宇宙一段永恒的传说从第四宇宙开始……
  • 纪源

    纪源

    东域军队踏出西镜大陆后,战争还在继续,更为残酷的更加残忍和血腥的战争正在蔓延。各自为战的西境的土地上没有统治者会为了人民而停止战争的,矛盾重重,战争一触即发,终于所有的矛盾全部都在圣约日的这一天全部爆发了出来,西境的人们称那年的圣约节为——染血日。欢迎书友们关注本书QQ群:197757858
  • 被迫的抉择

    被迫的抉择

    选择,无论你是否愿意,无论你是否逃避,我们总是面对选择!然而,在这个惊悚的世界里,你是否还有权利选择?疯狂的鬼,疯狂的人;贪婪的鬼,贪婪的人!究竟是鬼啃噬着人,还是人啃噬着鬼?这是一个充满着鬼的世界,这里不断上演的着死亡,请相信我,这里,有着最真实的鬼,与最真实的人!抉择,当你是人时,你该怎么抉择?!抉择,当你成为鬼时,你又该如何抉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苦中苦

    苦中苦

    对于她而言,成为世界的王者才是最重要,她要所有的人都拜倒在自己脚下,用歌喉称赞自己。她要的是世界的振兴富强,登基那天,天空飞满了凤凰,全世界被大火红红围起,只有她的笑声在世界里回荡,她不会把任何人看在眼里,自由来去,像火又像水,潇洒走一生。就算她是强者,但走过来的路却比常人困难几千倍,傲慢目中无人使她得罪许多人,但她不后悔,她失败再站起,站起又倒下,强者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几经波折,她有着应有的使命
  • 极道神体

    极道神体

    他是公认的天才,年纪轻轻就技压群雄,却被同门妒忌,险些被废掉。他被困入法宝玲珑塔十年,十年中将肉身修炼到极致,破塔而出后他要报一箭之仇!正在这时,末世降临,天地变。神魔群起,一场惊天大战一触即发,是战还是不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