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公羊传》和《穀梁传》记载,孔子生于鲁襄公二十一年,即公元前551年,死于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终年实72岁。
孔子所处的社会,是动荡的社会;所处的时代,是变革的时代。他出世时,中国历史正处于春秋后期的社会大变动时期。当时,中国社会正在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型。旧的制度日益崩溃,而新的制度还没有建立起来,整个社会处在动荡之中。
政治上,东周天子已经无力控制属下的诸侯国,而各诸侯国中也出现了大权旁落、卿大夫专权的现象,由天子到诸侯,到卿,再到士大夫,这种等级森严的宗法秩序被打乱了。各国内部,尤其是大国内部,权臣间或者强大氏族间的你吞我杀日渐多了起来。
思想文化方面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夏商周三代十分浓厚的天命鬼神观念受到冲击;贵族垄断教育的传统制度也维持不下去了;文化开始下移,出现了私人讲学现象。
在孔子的出生地鲁国,这种旧制度崩溃的迹象更为明显。三大氏族(季氏,孟氏,仲氏)互相兼并现象并不严重,但和鲁国公室冲突日益扩大。甚至迫使鲁昭公寄居齐国和晋国,死在晋国边邑乾候,鲁哀公出亡在越国,死在越国。鲁国曾是著名的“礼乐之邦”,而此时已处在“礼崩乐坏”的状态中。
孔子生于乱世,3岁时父亲病故,家贫又没有靠山,迫使属于“士”阶层的孔子不得不自贬身价,从事一些在当时被认为卑贱的职业。然而,正是这种逆境激发了孔子好学向上的志向,他15岁便确立了学习的志向,从此便如饥似渴地学习。孔子博学、好闻、审思、明辨的精神在早年就可见一斑。他曾向老子请教过礼制,跟苌弘学习过音乐。
孔子的志向很大,要做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但这一套在鲁国行不通。到齐国也碰壁,到陈、蔡等小国,更不必说了。在卫国,孔子被卫灵公供养,住了较长时间,晚年终于回到鲁国。他大半辈子精力都用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而他对后代的最大贡献也就在这里。
西周最根本的政治制度是什么
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周王把某一地区的土地,连同该土地上的人民,封赐给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侯国,拱卫王室。受封的诸侯要承担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义务。同时受封的诸侯,也有权利把自己封区内的土地和人民,封赐给自己的家族和亲信以为卿大夫,并有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的权利。这就是西周最重要的政治制度,分封制。分封制巩固了周王朝的统治,扩大了周王朝的统治区域。
西周另一个重要的政治制度就是宗法制,它是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演变而来的,用以规定宗族内嫡庶的办法,是一种基于血缘关系,来确立、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地位的制度。宗法制是嫡长子继承制,是用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它规定,周王称为天子,王位由嫡长子继承,为天下的大宗;其他儿子分封为诸侯,他们对天子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却是大宗。诸侯的爵位,也只有嫡长子才能继承,其他儿子领有封地成为卿大夫。卿大夫对诸侯来说是小宗,但在自己的领地内又是大宗。卿大夫与士的关系,依此类推。大宗可以命令和约束小宗,小宗必须服从大宗。周王是天下的大宗,也是政治上的最高领袖。
宗法制与分封制结合紧密,宗法制是西周政治制度的基础,分封制基于宗法制而产生,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从根本上说,分封制就是宗法制作用于国家地方政治制度的重要举措和体现。分封制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宗法制则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