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76100000004

第4章 三、社会主义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一)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经济落后国家首先进行

历史进入20世纪以后,由于资本帝国主义固有矛盾的激化,先后发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30年代的大危机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在资本主义世界大动乱的年代中,以俄国十月革命为开端,社会主义获得了辉煌的胜利进军。到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和战后,欧、亚、拉美十几个国家先后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在占世界人口近三分之一的国家里,由科学的理论、革命的群众运动转化为新社会制度的创建。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划时代的伟大胜利。这些率先取得社会主义革命胜利的国家,大多是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这表明,随着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帝国主义阶段,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重心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转移到了经济比较落后的国家。

从社会主义制度诞生起至今,总有一种观点,认为社会主义是“早产儿”,认为现实社会主义的出现“违背”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某些人或集团的主观意志的产物。无论是德国的考茨基、俄国孟什维克的苏汉诺夫,还是中国的一些人,都顽固地持有这种看法。但是,历史的发展并不以任何人或集团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社会主义首先在落后国家的胜利,并不是个别的偶然的现象,而是一种带有规律性的历史现象。恩格斯认为,历史的发展是无数平行四边形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观察历史,需要多视角、多方面地进行分析研究,才能获得真理性认识。舍此,那就无法找到真理。19世纪中叶,马克思恩格斯分析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曾经设想过社会主义革命将首先在那些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发生。但是,历史往往走着曲折的路。社会革命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它虽然是由经济动因引起的,但并非是由单纯的经济因素所决定的纯粹的经济过程,而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基础上,经济、政治、文化、阶级力量对比、国际条件等多种因素错综复杂地相互作用的结果。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有其客观的必然性,是由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首先,帝国主义时代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规律,导致帝国主义统治链条的薄弱环节首先被突破,导致社会主义革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资本主义发展比较平稳,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没有凸现出来。到了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以后,列宁深入研究资本主义的新情况,发现了资本主义经济政治发展不平衡的规律,并由此得出社会主义将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的新论断。1915年列宁在《论欧洲联邦口号》中第一次提出:“经济和政治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由此就应得出结论: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内获得胜利。”1916年列宁在《无产阶级革命的军事纲领》中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各个国家是极不平衡的。而且在商品生产下也只能是这样。由此得出一个必然的结论:社会主义不能在所有国家内同时获得胜利。它将首先在一个或者几个国家内获得胜利,而其余的国家在一段时间内将仍然是资产阶级的或资产阶级以前的国家。”这是列宁在社会主义革命问题上得出的新的重要论断。这里说的“不平衡”,不是指工业部门或国家发展状况的前后依次排序,而是指后起的部门或国家逐渐赶上并超过原来走在前面的工业部门或国家。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由于技术的巨大进步,这种不平衡规律不是通过渐进形式而是通过跃进形式实现的。例如,英国走在各国之先花费了100年左右时间。可是在垄断资本主义时期,德国只用20年就开始超过英国,而美国用更短的时间超过欧洲各国。这种实际力量对比的显著变化,后起的资本主义必然要求获得更大的利益,结果导致帝国主义之间的战争,甚至爆发世界大战。两次世界大战都是这样发生的。战争削弱了帝国主义的力量,并使它们之间没有可能联合起来共同镇压无产阶级革命,从而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提供了可能。与此相联系,帝国主义体系出现薄弱环节,又提供了冲破帝国主义战线、夺取无产阶级革命胜利的机会。列宁认为,这个薄弱环节是指有一定的大工业和现代无产阶级、统治阶级的统治基础和统治能力比较薄弱、无产阶级和劳动群众具有高度的革命热忱、有一个政治上成熟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领导。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国,是一切矛盾的集中点,成为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最容易突破的薄弱环节。

其次,在帝国主义时代,比较落后的国家卷入了世界经济大潮,促使了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和无产阶级的壮大,同时,帝国主义又压迫着这些国家资本主义的发展。西方列强对落后国家的入侵,决不是要给这些国家和劳动人民带去“西方文明”的成果,而是要把这些国家和地区变成它们的殖民地和半殖民地,变成它们商品的倾销地,变成原料和廉价劳动力的掠夺地。因此,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人民既苦于资本主义的剥削,又苦于资本主义发展的不足。本来在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激化起来的基本矛盾和种种危机,现在它们通过各种方式和手段,转移和转嫁到落后国家,这些国家往往成为各种矛盾最集中、最尖锐的地方。因此,帝国主义侵略和战争的严重破坏,促使这些国家的社会矛盾日益发展和尖锐化,形成了对革命有利的客观条件。社会主义首先在比较落后国家的突破,是帝国主义世界体系中各种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

第三,有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的阶级力量对比,造成了有利于无产阶级掌握革命领导权的政治条件,实现由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落后国家资本主义发展的不充分性、封建势力的顽固性以及来自帝国主义列强的侵略压迫性,造成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动摇性甚至叛变性,因此,它们难以担负起领导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历史重担,从而不能领导这些国家沿着资本主义道路发展。与此不同的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虽然人数较少,但是他们的资格一般比本国资产阶级要老,他们往往遭受封建主义、本国资本主义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多重压迫,有着强烈的反对剥削和压迫的革命性,加上有广大农民作为广泛的可靠的同盟军,有各种群众革命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相配合,特别是有经过长期革命斗争锻炼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能够承担起领导和完成民主革命的历史重任,并在民主革命胜利后,不失时机地转变为社会主义革命。这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阶级状况和政治斗争发展的历史趋势和最后结果。

第四,有些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可以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率先夺取政权,然后利用新型国家政权的力量,在初创的社会主义制度的基础上追赶西方文明,并最终超过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很难设想,如果当革命条件成熟的时候,无产阶级和广大劳动者还在等待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继续容忍旧政权的残酷剥削和压迫,那就会丧失革命的大好时机。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一文中尖锐批评过苏汉诺夫等人主张先发展资本主义,再去进行革命的错误主张,指责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辩证法“一窍不通”,简直“迂腐到了极点”。只要具备革命条件,落后国家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可以先夺取政权,创造发展经济、追赶西方发达国家文明的前提,然后在新的条件下,经过长期努力奋斗,逐步改变经济文化落后的状况,力争走在世界文明的前列。因此,社会主义革命率先在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这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胜利,是历史必然性和历史主动性的生动体现。

由于上述这些因素导致社会主义革命首先在比较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这已经成为历史事实。社会主义制度率先在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的国家取得胜利,并不违背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纵观生产方式更迭的历史,率先建立新生产方式的国家,往往既不是旧生产方式发展最充分的国家,也不是旧的生产方式最不发达的国家,而是这种生产方式有一定发展而又发展尚不充分的国家。至于历史上跨越某一社会充分发展阶段的现象,也并非个例。在莱茵河岸生活的日尔曼民族,没有经历奴隶制社会,而直接进入封建社会。美国民族也没有经历封建社会,而直接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说明人类历史的发展并不是完全按照一条简单的固定的直线发展的,某些国家或民族跨越某种社会制度的独立发展阶段,只是改变了历史发展的形式或顺序,并不是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因为,归根结底,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率先发生社会主义革命,是由该国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决定的。当生产关系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社会革命就会爆发。列宁在《论我国革命》一文中从理论的高度阐述了这个问题,称这是在坚持“世界发展的总的路线”即一般规律、共同路线下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的形式或顺序上的改变。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沿着原始氏族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社会循序推进的理论,指的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总体性规律。至于某些特定的民族和国家,发展的历程并不完全如此。原来后进的民族和国家可以跳跃式地兴起,后来居上,乃至上升到一个更高的社会形态,也就是列宁所说的“个别发展阶段在发展形式或顺序上表现出特殊性”。俄国革命、中国革命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取得革命胜利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个历史真理。

社会主义实践说明,经济文化比较落后国家可以率先进入社会主义,随之而来的是这些国家如何解决好建设社会主义的历史新课题。比如,经济基础薄弱,如何集中精力,加快经济发展,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奠定雄厚的物质基础。例如,封建专制影响长,缺少民主法制传统,如何消除政治体制中的弊端,改革党和国家的领导体制,让人民真正当家作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比如,在国际资本主义仍保持经济、科技、军事等优势的环境下,如何同资本主义打交道,借鉴和利用资本主义的好东西,为我所用,建设与资本主义相比较优势的社会主义等。这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遇到的高难度的历史课题。解决好这些新课题,是社会主义走向新的胜利的真正出路。

(二)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到多国胜利

1917年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改变了人类历史发展的方向,开始了人类从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伟大时代。在十月革命的影响和带动下,20世纪上半叶,一系列欧洲、亚洲国家先后建立人民民主政权,逐步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成为推动人类历史进程的不可忽视的进步力量。

南斯拉夫共产党领导人民反抗德意法西斯的占领,1945年3月获得解放后,于同年11月成立了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波兰1945年初在苏军反攻中获得解放,到1947年2月确立人民民主政权。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人民于1944年8月23日举行武装起义,配合苏军解放全国,到1947年12月宣布成立罗马尼亚共和国。保加利亚工人党1942年9月领导人民举行全国起义,推翻了反动政权,到1945年9月宣告成立保加利亚共和国。匈牙利在苏联红军帮助下于1945年2月获全国解放,1946年2月废除君主制,成立匈牙利人民共和国。随着反法西斯战争不断取得胜利,1945年4月4日捷克斯洛伐克民族阵线政府建立,在打退反动势力进攻后,到1948年6月,人民民主政权完全建立。1944年11月阿尔巴尼亚共产党依靠自己的武装力量解放了全国,1945年12月召开立宪会议后改为人民议会,宣告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成立。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成立比较特殊。1945年5月德国法西斯投降,在德国西部美、英、法占领区先成立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后,1949年10月7日在苏占区宣告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成立。

上述东欧八国尽管建立人民政权的方式不同,但仍有共同特点:一是除民主德国和捷克斯洛伐克外,都是传统的东欧国家;二是它们是在苏联红军胜利的背景下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根据雅尔塔协议,西方承认它们为苏联的势力范围;三是它们是苏联的弱小邻国,难以完全实现独立自主。

在东欧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同时,在亚洲也掀起了革命风暴。亚洲社会主义国家建立的方式有所不同,它们都是在本国共产党领导下经过长期的武装斗争,打败侵略者,并且经过艰苦的斗争建立社会主义政权的。1946年3月,越南正式建立人民民主政权。1948年9月,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比起东欧国家,亚洲社会主义国家更加落后,然而共产党取得政权的基础比较牢固,虽受到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影响,却能坚持独立自主,较少受苏联控制。

另外拉丁美洲的古巴和亚洲的老挝也分别于1959年和1975年走上社会主义道路。蒙古人民共和国是在1921年秋,在苏俄红军帮助下建立了人民政权,1924年确定向社会主义方向过渡,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继续按既定目标前进。

这样,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和战后一段时间内,社会主义进军达到了高潮。社会主义跨越一国范围,发展成为一种世界体系,到20世纪60年代,共有15个国家先后走上社会主义道路,使社会主义国家的人口达到15亿,占世界陆地面积的30%,占世界经济总量的30%。社会主义从一国到多国的发展,进一步证实了科学社会主义的伟大力量,大大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鼓舞了全世界被压迫民族和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沉重打击了世界资本主义,开辟了各国工人阶级和被压迫民族争取解放的新阶段。

20世纪下半叶,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经过大动荡的年代,进入了一个相对稳定和发展的时期。在世界科技革命迅速发展,世界形势发生重大而深刻的变化面前,社会主义原有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在新挑战、新考验面前,社会主义在一些国家发生历史性倒退。中国、越南、朝鲜、老挝和古巴的社会主义在经历这场重大挫折以后,正在改革中继续发展。

同类推荐
  • 公共服务型体育体制研究

    公共服务型体育体制研究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要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人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更加完善,基本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因此,构建服务型政府已成为了我国新时期政府行政改革的发展方向。建立公共服务型体育体制,成为后奥运时代体育事业发展的重要任务,同时也是推动体育体制转型发展实现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转变的必由之路。
  • 写作教学心理学

    写作教学心理学

    本书包括:“写作教学心理学的理论研究”和“写作教学心理学的实验与探索”两编共十二章内容。
  •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精彩课堂:中小学课堂教学艺术漫谈

    我想,作为第一线教师,我们要紧的不是盲目地否定哪种教法,也不是去证明许多种教法的没道理,更不是将某种教法不加任何更改就糊里糊涂地照搬到自己的课堂使用。好的一线教师应当像蜜蜂一样,在教学的百花园中,广泛采集对于自己有用的花粉,回来以后,酿造自己课堂教学的蜜。教师有必要集各家教法所长,结合自身的素质、个人性格特点以及学校和学生的实际状况,找到有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同样是课堂,教师的心理状态各有不同。同样一篇文章,不同的老师讲,有的时候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忽而眉飞色舞,忽而屏息凝神,这种课是一种享受。而有的时候,学生学得索然无味,忽而闭目瞌睡,忽而惊觉欠伸,这时的课则成了受罪。
  • 科技创业服务实践与探索

    科技创业服务实践与探索

    本书内容分为五篇,主要包括:江苏省科技创业孵化器调查统计分析报告、科技创业服务理论探索、江苏部分科技企业孵化器发展现状与展望等。
  •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现代化进程中的中国人文学科

    本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学术著作。作者将中国史学放在世界现代化运动的背景中加以考察,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史学现代化的“四段进程”与“三大流派”,论述了史学与经学的关系,东西文化交融与马克思主义史学对中国史学的影响,以及文化经世致用、抑制主义、民族史学的形成与发展等重大问题。全书论点鲜明、脉络清楚,视野独特,集中了华东师范大学人文学院与历史系多位著名教授近年来的研究成果,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不愧为“211工程”国家级的重点科研项目之一。
热门推荐
  • 欢喜冤家:遇见你真好

    欢喜冤家:遇见你真好

    “啊,羞死了!!!”“表害羞啦,小萱萱~”“你过来!看我不打死你!!!”一阵哄闹后,小萱萱安静了哇哦,感觉整个人都不好了某人又去讨好小萱萱陪着笑脸和贴心服务求!原!谅!冰山脸会不会被我们的萌萌哒小萱萱融化呢???本文甜甜哒给你免费发糖吃有点小虐哦求包养求包养求包养重要的事情说三遍×3!!!来吧在这茫茫人海中看到茫茫书海中的本文,是缘分!!!COMECOMECOME!
  • 尸尸相扣

    尸尸相扣

    两个不同的人,两个不同的世界,同样的传承,看两人如何在各自的世界演绎不同的人生。
  • 剑冥战神

    剑冥战神

    荒体小子得冥王传承,一条与众不同的剑道之路。一代冥神,君临天下。
  • 关于我懂得了八卦的这档子事

    关于我懂得了八卦的这档子事

    我就是我,不一样的烟火,内容虚构,不要当真。
  • 重生之帝后很彪悍

    重生之帝后很彪悍

    前世,她不顾一切离去,却在另一个世界找到真爱。某妖孽:“你去哪,我去哪。这辈子、下辈子,永生永世,你都别想离开我。”
  • 落绎,苏泽凉绝语

    落绎,苏泽凉绝语

    十年前,冰冷霸道的(他)和呆萌的(她)同一天出生,而在他们生日的由于意外失去了记忆.十年后的他们在学院里从新相遇,彼此爱上的对方.某一天他们想起了十年前一切但却忘记了现在y,他们应怎样面对彼此,是像陌生人一样插肩而过,还是……
  • 重生之平庸

    重生之平庸

    芸芸众生像,知难而退,还是迎难而上,想想,何必那么累,随波逐流吧!
  • 何为宠妃

    何为宠妃

    宠妃应该是什么样子的呢?明艳动人飞扬跋扈,表面上是皇桑最宠爱的女人实际上是真爱的挡箭牌?nonono,让温氏阿婉的宠妃进击之路来告诉你什么叫做宠妃。
  • 万界之我是数码世界创世神

    万界之我是数码世界创世神

    主角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成为了那个世界的创世神,后来等他世界强大起来之后吞噬了很多其他的世界,最后成为了万界之中谁都不敢惹的存在。
  • 快穿之女主是龙套

    快穿之女主是龙套

    (新书:我有一座愿望屋)摊上一个爱说谎又健忘又不靠谱的系统,徐晚生无可恋,可是生活还要继续,人生还要逆袭,她只能逆流而上,穿梭于无尽世界,翻转无数悲惨人生。(不为虐渣而虐渣,不为打脸而打脸。本文无cp,【小世界有男主~但男主和女主没有半毛钱关系~】女主一心向......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