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76100000026

第26章 四、走历史必由之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一)实现共产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崇高理想

人类社会必然走向共产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基本原理。共产主义社会制度,是人类最理想最美好的社会制度,实现这一制度是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最终目的,是共产党人为之奋斗的基本目标,也是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最终归宿。

为探求社会发展规律,建立美好的、没有剥削的公平合理的社会,在马克思主义产生之前,从早期空想社会主义者到19世纪初三大空想社会主义者对此进行过积极探索,都对未来理想社会作过某些天才的描绘,其中包含着许多光辉的思想,但总的说,它是脱离现实的美好空想,只有马克思主义才使共产主义的理想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共产主义不是出自于马克思主义创始人的主观臆想,而是他们在分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基础上,从人类历史发展的趋势中得出的科学结论。对于共产主义社会的具体模式,马克思恩格斯没有也不愿凭主观意愿设想一套模式,而是根据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勾画了未来美好社会的基本轮廓,揭示了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特征。

根据马克思恩格斯对共产主义社会的主要论述,共产主义社会,将是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这是马克思主义从现代社会的社会化大生产和科学技术的巨大成就及其发展趋势中,预测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生产力高度发展的前景。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实行了生产资料社会所有制,社会经济的发展完全是根据社会需求有计划地进行安排,特别是科学技术的高度发达,无比强大的物质技术基础已建立,在一切生产部门中都广泛地应用最现代化的科学技术成就,全面地实现了机械化、电气化、自动化,社会资源得到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物质财富充分涌流,社会劳动产品极大丰富,可以满足整个社会及成员的需要。

高度发展的生产力和极高的劳动生产率是从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最根本最重要的条件,同时也是共产主义社会制度赖以建立、发展的物质基础。正是在共产主义社会中,生产力高度发展,物质财富、社会劳动产品达到涌流的程度,这就从根本上消除了过去社会中的重大差别、阶级、国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从而使长期存在的社会差别随之消失,阶级彻底消灭,国家完全消亡。社会成员将按自己的需求领取生活用品,实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从此人类进入自觉地改造自然界和改造自身的新时代。

共产主义是全体社会成员具有高度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的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随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人们在精神文化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具有很高的思想觉悟。社会成员都将成为有高等文化程度和技术水平的、大公无私的共产主义劳动者,人与人之间彼此充满了互相帮助、互敬互爱,没有尔虞我诈、互相损害、互相残杀等不合理的事情。在生产劳动和消费品分配方式上,社会成员有更高的思想境界来正确对待,能把生产劳动看作为自己生活中的第一需要,是一种快乐,任何人不会把自己应负担的那部分劳动推给别人,也不会像私有者那样贪婪地、无止境地占有社会财富。因为“共产主义革命是同传统的所有制关系实行最彻底的决裂;毫不奇怪,它在自己的发展进程中,要同传统的观念实行最彻底的决裂”。任何社会的发展都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统一。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物质财富的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物质文明;高度的共产主义思想觉悟和道德品质、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是共产主义精神文明的核心内容。

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成员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在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所谓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是指人的能力全面提高,人的社会关系日益丰富和发展,人与自然的关系和谐,人的多样性需要得到满足,人的自由个性充分发展等。实现人的全面自由发展,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同推进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改善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是互为前提和基础的。人越自由而全面的发展,社会的物质文化财富就会创造得越多,人民的生活就越能得到改善,而物质文化条件越充分,又越能推进人们自由全面发展。社会生产力和经济文化的发展水平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人的全面发展程度也是逐步提高、永无止境的历史过程。这两个历史过程是互相结合、互相促进地向前发展。到了共产主义社会,由于彻底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物质生产得到高度发展,劳动产品极大丰富,同时文化科学教育事业也高度发达繁荣,每个劳动者都具有高度的文化科学知识,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和自己的专长爱好从事和选择职业,因而使人的各方面能力得到全面发展和提高,人类将第一次成为能驾驭自然、驾驭社会、驾驭自身发展规律的真正的主人。共产主义社会是每个社会成员得到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使社会成员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自然界的主人和自由全面发展的人。

共产主义是最美好的社会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本趋势,它的最终实现是一个非常漫长的历史过程,它必然要经历长期、艰巨、曲折的斗争才能达到。过去,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比较肤浅、简单。经过这么多年的实践,现在,我们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全面和深刻得多了。我们对社会未来发展的方向可以作出科学上的预见,但未来具体的事情具体如何发展,应该由未来的实践去回答。我们要坚持正确的前进方向,但不可能也不必要去对遥远的未来作具体的设想和描绘。我们应该深刻认识以往这方面的经验教训。

(二)社会主义是共产主义的低级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是同一社会形态的两个不同发展阶段,共产主义只有在社会主义社会充分发展和高度发达的基础上才能实现,这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考察未来共产主义社会进程所得出的科学结论。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中第一次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社会分为“第一阶段”和“高级阶段”两个阶段,列宁在《国家与革命》中又明确地把共产主义的第一阶段称为社会主义社会,而将共产主义的高级阶段称为共产主义社会,并进一步论证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两个阶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社会主义社会与共产主义社会是有联系的两个阶段,社会主义社会的发展为向共产主义社会过渡创造条件,它的发展趋势最终走向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社会则是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完善和发展的必然结果。两个阶段的共同点表现在:二者是建立在消灭剥削制度、实现生产资料公有制基础上;劳动者是社会的主人;在生产过程中是团结互助合作的关系;生产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在产品分配上以“各尽所能”为前提;在意识形态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共产主义思想、科学的世界观和高尚的道德在社会居于主导地位。这些共同点表明社会主义存在着共产主义的因素。两个阶段的区别表现在:二者在生产资料公有制的程度、生产力发展的水平、个人消费品的分配原则、人们思想觉悟和文化水平以及阶级、国家消亡的程度上还存在很大的区别,即是在这些方面发展程度不同的两个社会发展阶段。

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低级阶段,共产主义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两个阶段互相联系又互相区别,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不断革命论和革命发展阶段论相结合的原理。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两大阶段关系,才能在社会主义发展中防止“左”和右的错误,既要在运动中坚持运动的未来,又不能急于求成,脱离实际去实现未来社会的任务。

正确认识共产主义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处理好两个阶段的关系,就是要坚持党的最低纲领和最高纲领的统一。江泽民在建党80周年大会的讲话中指出:“一个政党的纲领就是一面旗帜。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阶段中,我们党既有每个阶段的基本纲领即最低纲领,也有确定长远奋斗目标的最高纲领。我们是最低纲领与最高纲领的统一论者。”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共产党的最高理想、最高纲领仍然是实现共产主义,这是不可动摇的远大目标。而现实的纲领就是根据各国实际探索适合本民族特色的革命和建设道路,完成现阶段的革命和建设任务。在我国,中国共产党现实的纲领就是探索和建设初级阶段的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我国现在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整个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很长历史过程中的初级阶段。随着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将来条件具备时,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会进入更高的发展阶段。十五大报告指出:“我们现在的努力是朝着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最高纲领前进的,忘记远大目标,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不为实现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纲领而奋斗,同样不是合格的共产党员。”所以我们既要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坚定信念,以高尚的思想道德要求鞭策自己,更要脚踏实地地为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不懈努力,扎扎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忘记远大理想而只顾眼前,就会失去前进方向;离开现实工作而空谈远大理想,就会脱离实际。

(三)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人类社会的发展最终走向共产主义,这是不依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但共产主义的实现却是一个漫长而曲折复杂的过程,需要世界各国人民长期的共同努力。在新世纪,我们要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落实在行动上,就是把远大的理想同现实工作结合起业,顺应历史发展趋势,走历史必由之路,努力搞好本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在当代中国,就是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党总结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充分证明这条路子是成功的,是符合中国国情的。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为我们的光荣历史使命,显示了我党对实现共产主义大目标的坚定信心。当代世界风云变幻,社会主义潮起潮落,对信仰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政党和个人都是严峻的考验。由于20世纪社会主义受到过严重挫折,在一些人看来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都似乎成了过时的东西。西方有人断言社会主义是“历史的终结”。面对这种情况,我党作出了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选择,显示了我们对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党对中国社会未来的庄严承诺,担子重、责任大。我们党坚持社会主义,是因为社会主义符合人民的要求,符合国家和民族发展的要求。当旧中国处在四分五裂、任人宰割的状态时,中国有人主张走资本主义道路的尝试始终未能获得成功,在今天已经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下,中国更不能跟在西方发达国家后面亦步亦趋,再走它们走过的老路。那样的话,中国永远不能发展起来。中国的未来,是和社会主义联系在一起的,这一点,邓小平讲的更清楚,“不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就没有前途。”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中国近代以来全部历史揭示的真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关系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前途都具有重大意义。在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苏东剧变中,苏东各国共产党丧失政权,其它国家一些共产党也纷纷改弦易辙,放弃社会主义目标。社会主义会不会消失,成为世界各国关注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坚持社会主义,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不动摇,“我自岿然不动”,而且在社会主义低潮中取得巨大成就,“风景这边独好”。这不仅巩固了中国的社会主义阵地,而且对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作出了贡献。

我们要把社会主义坚持下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也不是一帆风顺的,还会经历挫折和艰险,还需要克服来自各方面的障碍和阻力,经受可以预料和难以预料的各种困难和风险的考验。因此,既要防止西方和平演变,反对敌对势力对我们的“西化”、“分化”的图谋,更要立足现实,积极工作,做好自己的事情,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建设好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首先,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增强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这是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前提。伟大的毅力来源于伟大的目标。为了更好地实现眼前的共同理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就必须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这个崇高理想。树立共产主义理想和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不是主观臆想,而是来源于对社会发展规律的正确认识和对历史与现实的科学分析。其一,共产主义并非渺茫,不是空中楼阁,它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客观趋势。一百多年来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历史证明,马克思主义关于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论断是完全正确的。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就是建立在相信社会化生产力的本性必然要求突破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这一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其二,苏东剧变使社会主义在发展中出现严重挫折,并不说明社会主义的失败,也没有改变社会主义发展的大趋势。历史的规律总是这样:历史既是前进的,又是在曲折中前进的,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苏联东欧国家在复杂的原因中发生了剧变,是社会主义前进中出现的暂时的、局部的曲折。在社会主义前进中出现的挫折是正常规律性的现象,它丝毫不会因此而改变人类社会发展的方向。“一时成败在于力,千古胜负在于理。”这是重要的历史教训,我们要牢牢记取。其三,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发生的一系列新变化,出现许多新情况,也没有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总趋势。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加之在生产关系上的调整,使资本主义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一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综合国力比社会主义国家雄厚,经济实力差距较大。这些说明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还有存在和发展的空间,但它仍然不会改变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总之,只有坚持历史唯物主义,正确地认识社会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挫折和资本主义世界出现的新变化、新情况,把握社会发展的规律,才能在复杂多变的世界中牢固地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社会主义必胜的信念。才能自觉地投身于伟大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做好本职工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作出贡献。

其次,必须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相结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开拓创新。这是建设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正确途径。社会主义建设是前无古人的伟大事业,既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具体可以操作的现成模式,必须在实践中把马克思主义同本国具体实际相结合,不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不断创新。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探索、没有创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就不可能走出一条新路、一条好路。坚持理论创新,是我们党的一个根本特点和优势。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是一项伟大的创新性事业,遇到的是“四个没有”:马列本本上没有、历史上没有、前人没有、外国没有。因此,必须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老祖宗“不能丢”,但又要“说新话”。我们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探索中,不断解放思想、坚持创新,把马列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逐步形成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两大理论成果。在这些思想理论指导下,制定了符合中国实际的路线方针政策,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进入21世纪,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还有许多新的、深层次的问题,如改革的深化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经济全球化趋势下同世界经济接轨等,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解决。面对新的形势、新的问题,既要积极的正视,又要认真地解决。只有坚持把马列主义同当前我国实际相结合,继续解放思想,积极探索,不断创新,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正确途径,不断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

第三,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这是进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要内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项艰巨的任务,这是由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我党在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从我国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在认真总结社会主义建设正反历史经验的基础上,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这条基本路线,是邓小平理论的集中体现和核心内容,是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党的奋斗目标和任务的系统概括,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全面开创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的新局面,关键是坚持和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要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尽快地发展社会生产力,不断提高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充分显示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同时要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保证社会主义发展的正确方向。二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充分证明,党的基本路线是符合中国实际的强国富民的正确路线。在走向21世纪的今天,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全面贯彻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否则,社会主义建设就会出现问题。邓小平把这一点提到事关社会主义存亡的高度,指出:建设社会主义,“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关键是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只能是死路一条。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江泽民在庆祝建党80周年大会讲话中也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全党同志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始终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为实现党在现阶段的基本纲领而奋斗,不断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向着未来推进。”

第四,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和改善党的领导,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保证。“三个代表”是我们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推进我国社会主义制度自我完善和发展的强大理论武器。贯彻“三个代表”要求,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核心在保持党的先进性,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一定要高举邓小平理论伟大旗帜,认真贯彻江泽民“三个代表”要求,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全面反映人民的利益和时代发展的要求;一定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进一步解决提高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提高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能力这两大历史课题,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一定要准确地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前进的脉搏,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领导体制和工作制度,使党的工作充满活力;一定要把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有机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既立足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通过锲而不舍的努力,保证我们党始终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始终是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忠实代表,始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人间正道是沧桑”。社会主义是充满希望,走向未来的伟大事业。让我们坚定地走历史必由之路,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而努力奋斗。

思考题

1.如何认识20世纪社会主义历史贡献和历史经验?

2.怎样看待社会主义发展的曲折性?

3.如何认识社会主义在新世纪的机遇和挑战?

4.联系实际,谈谈如何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而奋斗。

同类推荐
  •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现代化理论与中国现代化

    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十五”规划项目成果,本书基于马克思主义立场,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社会发展理论和中国现代化问题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
  • 志愿者之歌

    志愿者之歌

    本书第一章是北京交通大学的志愿者志愿服务岗位全景展示———每个志愿者送上的奥运寄语;第二至第五章分别是场馆志愿者、媒体运行服务志愿者、城市运行志愿者、媒体村服务生自己写作的岗位服务事迹与心理成长轨迹记录;第六章记录学校的条件保障团队在志愿者背后默默地付出;第七章是对奥运志愿者的特殊组成成员的访谈;第八章是“奥运精神与青年成长成才”课题组的一部分研究成果。
  • 新编农村生活实用手册

    新编农村生活实用手册

    人类生活方式与社会发展存在着密切关系。社会发展状况和水平制约着人类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又对社会发展起着巨大的影响和反作用。新农村、新农民、新生活,呼唤健康生活方式的形成,在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研究农民实现健康生活方式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 教师公文包-休闲时光

    教师公文包-休闲时光

    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的素质。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将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了把这种“转型”工作做好,我们配合当前的新课程策划、组织并编写了这套“教师必备知识丛书”。此套丛书的特点,一是“准”,它准确地体现了《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准确地解读了新课程标准;二是“新”,它体现了素质教育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新要求;三是“实”,它内容充实,资料翔实,语言朴实,有很强的实用性。
  •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文化研究的理路与视野

    性别与传播研究作为一个成长中的学科和研究领域,已经引起了广泛关注,这不仅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紧密相关,更重要的是它对人们的价值观念、人生态度、生活方式等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吸收了与该研究相关的社会学、传播学、心理学、文学、哲学等学科领域的信息,力图使整个研究既有理论的思辨力,也有对现实问题的穿透力。
热门推荐
  • 竹马总裁请让开

    竹马总裁请让开

    那年,他搂着一个女人说:“从小到大,我给你处理了多少事?你不过是我捡回来的一条狗,真把自己当成主人了?现在你从这里搬出来,我已经给你安排好了地方。”再见,“你回来好不好?我错了,我对她只是利用。”“顾先生,你挡着我了。”说完便转身离去。时间逝去,我早已不再是那个爱你的我了。国际机场“快看,叶影后啊,啊啊啊!”“叶小姐,我是……”。“麻烦大家让一让,谢谢!”………“哎,你听说了吗?阿叶竟然是幽霆集团的总裁啊”“是啊,我越来越喜欢她了。”“阿叶从没叫人失望过。”顾先生,你可曾想过今天你会这般?———叶攸本文影后只是副业!!!主业是美女总裁!!!
  • 万界谛听

    万界谛听

    浩如烟海,无意追寻那段消逝的过往与迷茫,存于四海八荒,以何为界?只求黑暗中的黎明……飘渺的,宛如虚幻中的梦境,演绎过的人生,是否还存在着神的祝福,极光星昼那才是天界之律,回荡着,是何神的祈祷?在那破晓之际,天介线中,又是何人微笑的脸庞,隐隐约约眼中的泪水早已打湿了眼眶,看不清这个世界。或许,在莲开的那一瞬间,会出现着梦的光芒……
  • 天下志之九歌

    天下志之九歌

    遇袭,她窍穴被封,一夕之间从天之骄子沦为目盲废材。见疑,慕氏忠魂泡铁骨,却被东黎王室视作乱臣贼子,百般打压。战乱,六国平衡被破,东黎王朝在烽火中涅槃。家族,江湖,庙堂,沙场……天下风云际会,她为求安宁,弃正道,成就一代天地契约师;覆皇权,扶慕氏权倾朝野;定天下,收六国残局,一统天衍。ps:本文无男主、非百合。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帕斯蒂安

    帕斯蒂安

    帕斯蒂安,帕斯蒂安,帕斯蒂安……我的国度,你们谁也别想活着……
  • 余生有你好幸运

    余生有你好幸运

    作为我们可爱的女主叶素伊不负众望的是一位大小姐,可是不想一辈子依赖父母,在大学毕业后便成为了一名记者,在父母的努力撮合下,最终还是和门当户对的男主易笙阳在了一起。
  • 剑气凌天

    剑气凌天

    一个用剑的少年,踏上缥缈仙道,剑无回,剑无悔。#################新书推荐###############谷神新书《重生之仙武至尊》,求收藏!!!书号:532119谷神新书《重生之仙武至尊》,求收藏!!!书号:532119谷神新书《重生之仙武至尊》,求收藏!!!书号:532119
  • 黎明下的风中雪

    黎明下的风中雪

    也许多年后你会知道当时的我只是无可奈何现在我会回来报仇的~
  • 无敌兵火

    无敌兵火

    退役特种兵刘成环游世界,加入野狼敢死队,无意发现二战纳粹党卫军官神秘藏宝图!可以改变二战结局的地心之洞在何处?纳粹的不死兵团身在何方?各国特工组织争夺的,是黄金宝藏,还是可以转化时空,改变一切的巨大无敌战争之母!......为了一探秘密,带着美人穿越1945,我的二战如此萌!攻入柏林,杀入东京湾,打得三国投降,毙东条英机,剐谷寿夫,血还国耻,扬我国威!
  • 九零少女,逆袭吧!

    九零少女,逆袭吧!

    豪门千金意外成了憨傻的胖丫头,被嫌弃?被离婚?被抛弃?叶果笑了,“NO!是姐甩了他,姐一定要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后来,叶果发现,她好像意外走向了她母亲的生命轨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