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61400000036

第36章 解读星象的兆示——中国星命术(1)

一、星命术的渊源与发展

星命术就是人们所熟知的算命术。古人认为,人生的富寿贫夭、祸福吉凶,皆由冥冥之中那位最高的主宰预先命定,谁也脱不了命中的气数。那位神通广大、给人命数的至上神,毕竟是一种极度抽象、虚无缥缈的东西,看不见,也摸不着。于是人们丰富的想像力遂指向光耀人寰的日月、深邃莫测的星空。太阳是地上的君主,月亮是皇后;大而亮的星星是朝廷要员、名人学士;那些小而晦暗,挤挤挨挨,密布夜空的谁也叫不出名字的星星,便是地上的芸芸众生了。于是人们传说,“天上流一颗星,地下死一个人”。那些饱识诗书、精通天文的术士,当然不会有这么简单对应的解释,他们有自己的一套神秘的理论。大致说来,天上星象的变化,兆示着人间的妖祥。对人而言,吉星照命者富贵永寿,凶星入命者贫贱多夭。这种由星象而推测人生祸福吉凶的方术,就叫星命术,通俗的叫法为算命术。本篇仍称“星命术”,一是算命的理论(命理)脱胎于古代的占星;二是命理本身就是星象理论与阴阳五行说相结合的产物。

同其他神秘文化一样,星命之学的土壤是古人对命运的信仰,因有所谓“古人好言禄命”之说。命,指人生贫贱富贵的定数;运,也叫禄,为人生各个阶段吉凶祸福、盛衰兴废的运动变化。命是注定的,运是机遇。命好运好,必定发福;命好运蹇,难免困厄。

命运信仰,或曰天命思想萌芽很早,说它始于人类进入文明的初始阶段,一点也不为过。《易经》云:“乾道变化,各正性命。”注曰:“命者,人所禀受,吉贵贱夭寿之属也。”儒学大宗师孔子亦云,“死生有命,富贵在天”;“不知命无以为君子”;“君子居易以俟命,小人行险以侥幸”。在孔子看来,人之生死富贵贫贱,均由天命所定。知命与否,是君子与小人的区分标志之一。

命运既由天定,自然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了。人不能改变命运,只能听天由命。所以命运信仰的结果必定是宿命。这种宿命思想在《列子·力命篇》中有一段极为生动的表述:

一日,“力”与“命”发生了一场不小的争执。力对命说:“你的功劳几何?怎能同我相比!”命不服气:“你对人间世事又有什么了不起的贡献呢?还能同我一争高下吗?”力答道:“人生的寿夭穷通,贵贱贫富,正是我力所能及的事。”命驳曰:“不然。彭祖之智不及尧舜,竟活至八百岁。颜回才华超群,寿仅三十又二。孔子之德不逊于诸侯,却遭困于陈、蔡诸国。商纣王的品行说不上仁,却登临帝位。吴国的贤公子季札未能于吴任上官,坏透了的田恒却夺得了齐国的国政。商朝的伯夷、叔齐忠心不二,结果饿死于首阳山,鲁国的权臣季氏的财富倒远远超过贤士展禽。假如你这位‘力’果能发挥作用,为什么要让彭祖长寿颜回夭折,孔子困厄纣王登极,季札低贱田恒高升,伯夷、叔齐、展禽贫困而季氏富贵呢?”力被问得哑口无言,好半天才开口道:“照你所说,我对人间事物确实没有功劳,然而世风如此,你为何不出来制止呢?”命说:“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得听由其自然变化。长寿的长寿,夭折的夭折,困厄的困厄,通达的通达,贵的贵,贱的贱,富的富,贫的贫,又岂是我所能改变的呢?”

“力”与“命”的对话,无非是说人间种种不平事,皆由天命而定,不是人的力量所能改变的。

古人既信有命,当然想进一步探测命运的好坏、吉凶的变化,作为处世行事的指南。测算命运的方法起源很早,据记载不晚于殷商,而且经过了一个由方法简略到理论繁复的发展过程。起初,人们就某一具体的事情测问吉凶,也就是占卜。从河南殷墟大量出土的甲骨卜辞,我们不难看出殷商晚期统治者对占卜的高度重视及占卜技术的考究程度。又有所谓“易占”,其法见于我国现存最古的筮书《周易》。算命术的直接源头应该是星占,笼统地说起源于占卜也未尝不可,因为星占本也属占卜的一种。

古史说轩辕氏黄帝设立过占星的官,称为星官。《周礼·春官》记载保章氏专门负责占天上的恒星,记载星辰日月的变化,观察人间祸福的变迁,辨明吉凶。以星土分野辨别九州地域,根据星象的变化,推占某一地域的吉凶情况。又以占视十二岁星,占测天下的吉凶妖祥;以五色云气,推测年成丰荒及水旱灾害;以十二种风候,观察天地之气的和顺与乖戾。然后将这些观察推占所得的结果报告给君王,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及时推行所宜的事务。

古书中关于星与世事、星与命运的记载很多。《吕氏春秋》记曰:宋景公时“荧惑守心”,也就是荧惑星(即彗星)处于心宿的位置。景公忙找来大臣子韦问其故。子韦说:“祸在君王,不过可以移祸于宰相。”景公说:“宰相是帮助我治理国家的,那哪能行!”子韦又说:“可以移祸于百姓。”公曰:“百姓死了,我还做谁的君主呢?”“那么还可以移祸于年岁的收成。”景公说:“年成饥荒,百姓必遭饿死!”子韦说:“君主您已有三回圣德之言,上天一定会报赏您的。”果然,那天夜晚荧惑星真地退避三舍。天象与人事的感应竟是那么地迅捷、灵异!

传说东汉时严光与光武帝刘秀同榻而卧,酣睡中把脚架到了光武帝的肚子上。次日,职兼占星和记事的太史奏曰:“客星犯御座。”你说奇也不奇?古典小说《三国演义》多次写到诸葛亮、司马懿等人如何夜观乾象,指导作战。历史上的政治家、军事家都必须上识天文,下知地理。直到清代中叶,曾国藩还时常教其子认星座,以便仰观天象,占卜吉凶。就是现在,人们的生活习俗和习惯中,也不时地流露出星辰影响命运的信仰来。新屋落成时,屋主会请人用红纸大书“吉星高照”、“紫微驾临”的横额。人们在身处窘境、心遂不安的时候,也每每嗟叹自己“命不逢辰”、“我生不辰”。

无论如何,占星而论吉凶毕竟是一种原始而又粗糙的术数。首先,占星是官方化的,多主军国大事,很少施用于民间;其次,占星也是被动的,它只能在变态的特殊星象发生以后,方才据以预测吉凶,而且局限于近期所要做的事中,难以满足人们急切了解一生吉凶祸福、贵贱寿夭的愿望。于是古人开始探索新的方法,将星占之术发展为星命的理论。本命元神这里,我们的祖先创造的阴阳五行学说对之发生了重大的推动作用。天有太阳、月亮、金星、木星、水星、火星、土星,与阴阳五行的观念很容易结合到一块。那些具有革新思想的星命家认为,人的命运受星象的影响,实际上是通过星象的质,也就是五行之气而传递的。人身由星象获得不同的五行之气,因而也就有了各不相同的命运。

以五行结合星象论命,大概始于两汉,而以东汉王充的《论衡》为代表作。《论衡》谈及命理的篇章,主要有《命禄》、《气寿》、《幸偶》、《命义》、《无形》、《吉验》、《偶会》、《初禀》、《物势》等,王充的《论衡》提出了五行论命的依据,而且还进一步触及到生肖克合与夫妻贼害的星命理论,成为我国命理学的先驱。

在后人的着述和算命先生的观念中,一般都把战国时代的鬼谷子、珞琭子等人推为算命术的开山祖师,也是一种“信而好古”思想的反映。后来意义上的算命术,严格说来应是滥觞于两汉,经过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探索发展,至唐宋时期才告成熟。

宋《王应麟集》谈到按照星象历法推人命贵贱,由唐贞元年间(公元785-805年)一位来自西域康居国的术士李弼乾发其端。李弼乾传来印度的星命书《聿斯经》,大大推进了中国算命术的发展。从此历法及生辰年月成为了算命术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算命术理论体系确立的过程中,起关键核心作用的人物有唐代的李虚中和五代宋初的徐子平。

李虚中的算命方法,已经开始使用出生年、月、日的干支,推算其所涵五行的生克变化及旺相休咎衰死状态,占人寿夭贵贱、吉凶祸福,初步形成了一套复杂、系统的方法与理论。从这个意义上说,李虚中是生辰算命术的实际开创者。难怪后世的算命先生都要尊他为祖师了。李氏没有着作传世。今所见《李虚中命书》三卷,实是宋人的假托之作。

李虚中创立的方法,后来又经过五代宋初人徐子平的发展完善,这才进入成熟完备阶段,并为后世的命理学家广泛阐释和取法。

徐子平在命理学上的最大贡献是,将李虚中推算年、月、日干支五行的办法,进一步演进为测算年、月、日、时“四柱”。四柱每柱天干、地支各一字,共八个字,再按照八字蕴涵的阴阳五行的生克变化进行演算,即可预知一个人一生的贵贱贫富、穷通寿夭。从此以后,算命才叫“看八字”,方法也更加完备。我们将徐子平改进发展的这种推命术,叫做“四柱八字推命术”。后人为了纪念他的功绩,也称算命术为“子平术”。徐氏的命理学着作,据说有《徐子珞琭子赋注》、《明通赋》、《渊海子平》等。也有不少着作是后人伪托其名而写作的。

四柱推命术侧重于五行论命,但是并没有排除占星的内容,只是降为次要地位。如算命术中的神煞就都是星象,如天乙贵人、将星、华盖、文昌、太岁等。再说五行也是由五星禀受而来,仍然具有占星的意味。不过,四柱推命术较之初期的占星推命,无论是方法上还是理论上,都是一大进步。

自宋代徐子平确立“四柱”之法后,八字推命渐渐风行于天下。算命术不光是命理术士混饭吃的工具,许多文人学士也大都精于此道。明清时期的术士甚至还把河洛之学、易学、宋人理学中的传统术数结合子平术(四柱推命法)及五星术(与子平术并行的另一流派),创制出五花八门的推命法,其中的铁板数和紫微斗数一直流传至今。铁板数伪称是宋人邵雍所作,谓凡事皆有定数,故名曰铁板,其法用人父母本身八字,配合五音八卦推试。紫微斗数则以本人的生辰八字,配合星辰十二宫,牵系《易》辞卦爻,推人生吉凶祸福。

四柱推命术确立以后,对中国的社会生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这种算命术继承了古代阴阳五行的哲学概念,有一个十分完密的理论体系,因而深得历朝学者大儒的喜爱。这些学者大儒的精习与提倡,又致使广大百姓深信不疑,推命求算蔚然成风。人们不分贫富贵贱、男女老幼,事不论做官、赴考、营业、婚姻,几乎人人要算命,事事要算命。至高无上的皇帝以算命证明他是受命于天的真龙天子;官吏将领以算命决定施政和用兵;普通百姓则以算命处理许许多多的似乎十分重要的生活琐事。千百余年来,算命之术流行不绝,成为中国民俗的重要内容之一。

尽管历代也有一些众人皆醉我独醒的智士推出过种种非命的思想,然而社会各阶层绝大多数人都相信算命的灵验。古人的笔记和野史中有不少算命的记述,灵验的居多,不验者也有。不过对不验的命局,算命术士自有他的一套解释以圆其说,这就是算命术中常用的遁辞。这些遁辞,具有很大的欺骗性。

有人计算过,八字经过排列组合,可得五十一万八千四百个程式,同年、同月、同日、同时生者肯定不少,然而其命却大相径庭。对此如何解释?有人以八字相同而属地有异,故而命不同作解;有人则将命运与五行生克关系进行简单附会,不免让人感到荒唐。

为了调和推命实践中客观存在的种种不验,命理学家特别注重宣扬劝人为善的佛家因果报应思想。所谓“福善祸淫,必然之理。如为恶之人,命应一品之贵,而减至四五品;命应百万之富,而减至六七十万;命应百岁之寿,而减至六七十岁;命应五福全备,而减其一二。又如为善之人,命应极贱,而得一命之荣;命应极贫,而得中人之产;命应早世,而得数十岁之寿;命应诸凶毕集,而免其什三(十分之三)。世俗之见,将谓为恶者,何尝不福?为善者,何尝不祸?岂知福之已损,祸之已灭乎?知祸福者,非知命也,知善恶之为祸福者,则诚知命耳。虽然,徒知之何益?是有转移之道焉。……故凡欲求富贵吉寿,而免贫贱凶夭者,当以积善为要。”这里所说“积善为要”,注重行为上的进取,倒是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从总体上看,中国古代星命术是在生产力极其低下,实证认知手段十分落后的条件下逐步发展起来的一门唯心臆断的“学问”。江湖术士的故弄玄虚,使其具有很大的欺骗性。在此,我们将其玄虚破译出来,让具有现代科学认知水平的人们去“品味”,从而达到对古代文化的科学取舍,而不至于陷入伪科学的泥坑。

二、四柱推命的文化工具

四柱推命术的头一步就是立“四柱”,测“八字”。所谓“四柱”,指的是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古人用天干、地支的配合表示时间,每柱干、支各一字,四柱共八个字,所以又称“八字”。“八字”排定,即可依其天干地支的配合,及其所涵阴阳五行相生相克、相冲相合等关系,推断命运造化的祸福休咎。

(一)天干地支

干支原作干枝,取义于树木的干和枝,实际上是古人记数的数字。又古人以天为干,以地为支,故又称天干地支。

十天干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是十进位制的计数法。我们的祖先很早就发明使用了十进法。他们通常用手指计算,不够时再加上脚趾,因而十进法最为方便,也使用得最早。

同类推荐
  • 古寺之谜

    古寺之谜

    悬空寺作为现存唯一的三教合一的寺庙为什么能悬而不坠?“先有潭柘寺,后有幽州城”的说法古已有之。这种说法是否准确?博大精深的少林武学究竟源自何方?布达拉宫这一世界屋脊上的“白宫”最初是为女人而建?杭州灵隐寺中是否有那位传说中的济公?雍亲王的府邸被乾隆改成了喇嘛庙,是出于孝心还是另有目的?法门寺何以能使整个大唐帝国疯狂,它的地宫中埋藏了怎样的天机?千年古寺,衍生无限传说:匪夷所思的佛像传奇,珍贵无比的佛家法器,趣味浓郁的佛国典故,神奇诡秘的佛教传说。让我们走进奇妙的世界,探索中国二十座著名古寺。
  • 八股文

    八股文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机融合的产物;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的历史沉积。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也越来越重视本民族的文化。我们只有加强对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创新,才能更好地弘扬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任何一个民族要想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必须具有自尊、自信、自强的民族意识。文化是维系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强大动力。一个民族的存在依赖文化,文化的解体就是一个民族的消亡。
  •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三天读懂希腊神话

    希腊的神,就是镜子中的我们。读希腊神话,就是读人和人性。全书图文并茂,文风诙谐明快,带您进入希腊神话的奇异世界,让您快速读完希腊神话故事,了解西方传统历史文化,开拓思维想象空间。
  • 巫术的世界

    巫术的世界

    神秘文化和神秘现象总能激发无限的遐想,作为一套神秘文化的专题百科读物和速读读物,本系列读本分专题全景式展现了世界神秘文化各个分支领域的历史起源、发展状况,以及与该领域相关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民间传说、影视文学作品等等,并以现代科学的视角给林林总总的神秘文化一个全新的解释。
  • 成语故事·第三辑

    成语故事·第三辑

    成语故事是我国历史的一部分,它是历史的积淀。阅读成语故事。可以了解历史、通达事理、学习知识、积累优美的语言素材。成语故事以深刻形象的故事典故讲述一些道理,在让人们了解历史的同时,又获得了现实的收益。
热门推荐
  • 超一线影星

    超一线影星

    混迹好莱坞的知名制片人唐子玉,意外穿越,成为生意被抢走、无奈卖光盘的小混混。为了名与利,进入娱乐圈,使用各种手段成为超一线影星的奋斗史。
  • 文心世相:何满子怀旧琐忆

    文心世相:何满子怀旧琐忆

    本书收录著名杂文家何满子的优秀杂文随笔,内容丰富,如对历史人物的剖析、对文化现象的感触、对老友的回忆等。语言犀利风趣,多发自对世态、人生、文化的感触。面对历史上的人和事、当下的文化现象,作者深入剖析,慨叹时弊,启人才智。
  • 二次元都流行修仙了

    二次元都流行修仙了

    楚子游醒了过来,他发现他来到了一个二次元的世界里,这里有着各种二次元的人物,而他们都有着一个共同的目标——修仙!难道现在的二次元都开始流行修仙了吗?
  • 洛尘忆之不凡大陆

    洛尘忆之不凡大陆

    不凡仙宗,观仙台上仙音瞭绕,婉转动听的琴音令人心醉。蓝色长裙,袭地而坐,玉指轻轻挥弹着古琴。精美的五官,窈窕身材如同脱俗的仙子。白衣男子站在高台边缘背对仙子,眼眸微闭,良久叹息开口道:“半雪,我负天下,便为你。你真的要负我?”佳人并没有停止玉指,只是眼中的迷离却没有被男子看见。“此曲洛尘忆,小女子昙花一梦所悟。千年轮回终不悔,百年枕梦情长空。”男子身躯微颤,摇身飞掠消失在天际。几滴泪珠滴落古琴,最后的音律也成了悲伤的空鸣。
  • 九界之殇

    九界之殇

    现在的世界为什么没有神仙妖怪,上古大战遗孤身在何方,天地有变,浩劫是否重来,恩怨情仇再次演绎
  • A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A JOURNEY TO THE CENTER OF THE EARTH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考研人日记

    考研人日记

    2018年,考研人数,250万;2019年,考研人数,290万;2020年,考研人数340万,而每年只有70万人能够考研成功,其余均失败,二战有之,三战四战五战均有之。无论你是否承认,考研已是大势所趋。高考是所有人的拼搏,而考研是一个人的奋斗。我想将自己考研漫漫长路,以及路上开过的脑洞,以小说的形式呈现,并对人物进行戏剧化处理,让这一段艰苦奋斗,无愧于心记忆变得更加有趣一些。此外我将以戏谑调侃的段子,略微搞笑的故事揭示真实的大学生活,并回答一些考研新人的问题:考研中会面临那些困难?如何择校?肖秀荣和徐涛,张宇和汤家凤你会选谁?或者像成年人,不做选择我都要?本故事人物情节经过排列组合和戏剧化处理,请勿对号入座。谨以此文纪念考研人奋斗的青春,祝每一个认真备考的考研人都能成功上岸。
  • 青春hold不住:唯有爱永伤

    青春hold不住:唯有爱永伤

    凌晨三点,孙叶躲在医院的洗手间内默默垂泪。她来例假了,可是他支走了舍友,赶走了护士,她一个手臂骨折的病人,无力的看着眼前的卫生巾……不就是小时候说过他“别以为自己长的好看就可以欺负人!男大十八变,你肯定越变越难看”嘛!不就是在他说他是处男的时候,趁机要挟了一句“我可以不说出去你不举的秘密,但是我的毕业论文就交给你了”嘛!他至于怀恨在心嘛!王辰皓守在门外,奸笑腹语,亲爱的小怪兽,我看你能嚣张到什么时候!!
  •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佛说道神足无极变化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异世界暴兵之旅

    异世界暴兵之旅

    衰落的王国,即将覆灭的国家。这个面临绝望的国家迎来了一位外来之客,国家的希望火焰重新复然。罗伯林一战中,源源不断的人海战朮淹没了敌人的前线指挥部。太冥山战役中,其坚守主峰阵地固若金汤,顶住无数次的敌人攻势。首都夺回战役中,其为尖刅撕开敌人一道又一道的铁血防线。...星岳王国的三军统帅,公主附马。余天涯站在虎式坦克上抽着烟看着系统的大屏幕。嘴里默默念叨着“看似伤亡惨重,实则血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