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50000000037

第37章

泄泻

崔万安分务广陵,苦脾泻,家人祷于后土祠。是夕,万安梦一妇人,珠耳珠履,衣五重,皆编贝珠为之,谓万安曰:此痰可治,今以一方相与,可取青木香,肉豆蔻等分,枣肉为丸,米饮服下二十丸。此药太热,痰平即止。如其言愈。(《稽神录》。)宋高宗尝以泻疾召王继先。继先至则奏曰:臣渴甚,乞先宜赐瓜,而后静心诊脉。上急召大官赐瓜,继先即食之。既上觉其食瓜甘美,则问继先,朕可食此乎?继先曰:臣死罪,索瓜固将以起陛下食此也。诏进瓜,上食之甚适,泻亦随止。左右惊,上亦疑。问继先曰:此何方也?继先曰:上所患中暑,故泻,瓜亦能消暑耳。

(《四朝闻见录》叶绍翁。)王泾亦颇宗继先术,亦有奇验,然用药多孟浪。高宗居北宫,苦脾疾,泾误用泻药,竟至大渐,孝宗欲戮之市朝,宪圣以为恐自此医者不肯进药。止命天府杖其背,黔海山。泾先怀金箔以入,既杖,则以敷疮。若未尝受杖,后放还,居天街。独揭于门曰:四朝御医王防御。有轻薄子以小楮贴其旁云:本家兼施泻药。王惭甚。(同上。)窦材治一人患暴注,因忧思伤脾也。服金液丹、霹雳汤,不效,盖伤之深耳。命灸二百壮,小便始长,服草神丹而愈。

一女人因泄泻发狂言,六脉紧数,乃胃中积热也。窦询其丈夫,因吃胡椒、生姜太多,以致泄泻,五日后发狂言,令服黄芩知母汤而愈。

《衍义》治一人,大肠寒清,小便精出,诸热药服及一斗二升,未效。后教服赤石脂、干姜各一两,胡椒半钱,同为末,醋糊为丸如梧子大,空心及食前米饮下五七十丸,终四剂,遂愈。(《医学纲目》。)张子和曰:昔闻山东杨先生,治府主洞泄不止。杨初至,对病患与众人谈日月星辰缠度,及风云雷雨之变,自辰至未,而病者听之忘其圊。杨尝曰:治洞泄不已之人,先问其所爱之事,好棋者与之棋,好乐者与之笙笛,勿辍。(脾主信,又主思虑,投其所好以移之,则病自愈。)维阳府判赵显之,病虚赢,泄泻褐色,乃洞泄寒中证也。每闻大黄气味即注泄。张诊之,两手脉沉而软。

令灸分水穴一百余壮,次服桂苓甘露散、胃风汤、白术丸等药,不数月而愈。

赵明之米谷不消,腹作雷鸣,自五月至六月不愈。诸医以为脾受大寒,故泄,与圣散子、豆蔻丸,虽止一二日,药力尽而复作。诸医不知药之非,反责病之不忌口。张至而笑曰:春伤于风,夏必飧泄。飧泄者,米谷不化,而直过下出也。又曰:米谷不化,热气在下,久风入中。中者,脾胃也。风属甲乙,脾胃属戊己,甲乙能克戊己,肠中有风,故鸣。经曰:岁木太过,风气流行,脾土受邪,民病飧泄。诊其两手,脉皆浮数,为病在表也,可汗之,直断曰:风随汗出。以火二盆,暗置床下,不令病患见火,恐增其热,招之入室,使服涌剂,以麻黄投之,既乃闭其户,从外锁之。汗出如洗,待一时许,开户,减火一半,须臾汗止,泄亦止。(喻嘉言治周信川用火之法,殆祖于此。见痢门。)麻知几妻,当七月间,脏腑滑泄,以降火之药治之,少愈。后腹胀及乳痛,状如吹乳,头重壮热,面如渥丹,寒热往来,嗌干呕逆,胸胁痛不能转侧,耳鸣,食不可下,又复泄泻。麻欲泻其火,则脏腑已滑数日矣;欲以温剂,则上焦已热实。不得其法,请张未至,因检刘河间方,惟益元散正对此证,能降火,解表止渴,利小便,定利安神。以青黛、薄荷末调二升,(青黛、薄荷用得妙,所以能散少阳之邪也。)置之枕右,使作数次服之。夜半,遍身冷汗出如洗,先觉足冷如冰,至此,足大暖,头顿轻,肌凉痛减,呕定利止。及张至,麻告之已解。张曰:益气固宜,此是少阳证也。能使人寒热偏剧,他经纵有寒热,亦不至甚。既热而又利,何不以黄连解毒汤服之?乃令诊脉,张曰:娘子病来,心常欲痛哭为快否?妇曰:欲如此,予亦不知所谓。张曰:少阳相火,凌烁肺金,金受屈制,无所投舍。肺主悲,故但欲痛哭而为快也。(子和之学如此,是真能洞见结者,岂后学所可轻议。)麻曰:脉初洪数有力,服益元散后已平,又闻张之言,便以当归、白芍和解毒汤味数服之,大瘥。

一僧病泄泻数年,丁香、豆蔻、干姜、附子、官桂、乌梅等燥药,燔针烧脐脘,无有缺者。一日发昏不省,张诊两手脉沉而有力。《脉诀》云:下利微小者生,脉浮大者无瘥。以瓜蒂散涌之,出寒痰数升。又以无忧散泄其虚中之积,及燥粪盈斗。次日,以白术调中汤、五苓散、益元散,调理数日而起。

刘德源病洞泄,逾年食不化,肌瘦力乏,行步倾敬,面色黧黑。凡治利之药,遍用无效。张乃出示《内经》洞泄之说以晓之。先以舟车丸、无忧散,下十余行,殊不困,已颇善食。后以槟榔丸,磨化其滞。待数日,病已大减,又下五行。后数日,更以苦剂越之,病渐愈。而足上患一疖,此里邪去而之外,病痊之候,凡病皆如是也。(子治余氏媪,膈证将愈,亦指上生疖。)刘仓使大便少而频,日七八十次,常于两股间,悬半枚瓠芦,如此十余年。张见而笑曰:病既频,欲通而不得通也,何不大下之?此通因通用也,此一服药之力耳。乃与药大下之,三十余行,顿止。

殷辅之父年六十余,暑月病泄泻,日五六十行,喜饮,而家人辈争之。张曰:夫暑月,年老津液衰少,岂可禁水?但劝之少饮。先令以绿豆、鸡卵十余枚同煮,卵熟取出,令豆软,下陈粳米作稀粥,搅令寒,食鸡卵以下之,一二顿,病减大半。盖粳米、鸡卵,皆能断利,然后制抑火流湿之药,与调理而愈。

一男子病泄十余年,豆蔻、阿胶、诃子、龙骨、乌梅、枯矾,皆用之矣,中脘、脐下、三里,岁岁灸之,皮肉绉槁,神昏足肿,泄如泔水,日夜无度。张诊其两手脉沉微,曰:生也。病患忽曰:羊肝生可食乎?曰:羊肝止泄,尤宜食。病患悦,食一小盏许,以浆粥送之,几半升,续又食羊肝生,一盏许,次日泄减七分,如此月余而安。夫胃为水谷之海,不可虚怯,虚怯则百邪皆入矣。或思荤蔬,虽与病相反,亦令少食,图引浆粥,此权变之道也。若专以淡粥责之,则病患不悦而食减,久则增损命,世俗误甚矣。

子和之持论如此,岂放手攻泻,而罔顾元气者哉?第其用补,专重饮食调摄,而不恃药饵,故万全无弊,而亦无可举之功。其书具在,惟好学深思之士,能通其意耳。

孙文垣治张怀赤,每早晨肠鸣泻一二次,晚间泻一次,年四十二,且未有子。诊之,尺寸短弱,右关滑大,曰:此盖中焦有湿痰,君相二火皆不足,故有此证。以六君子汤加破故纸、桂心、益智仁、肉豆蔻煎服,泻遂减半。前方加杜仲为丸,服之愈,次年生子。

何洗心每饮食稍冷,粥或稀,必作胀泻,理脾之剂历试不瘳。孙诊之,左三部皆濡弱,右寸亦然,关滑,尺沉微,此下元虚寒所致,法当温补。以补骨脂、杜仲、菟丝各二钱,山萸肉、人参、山药各一钱,茯苓、泽泻各八分,肉果三分,数剂愈。

吴鹤洲母年八十六,素有痰火,大便日三四行,一夜两起,肠鸣,脐腹膨胀,脉三四至一止,或七八至一止。医以苦寒入平胃散投之,克伐太过,因致腹疼。且谓年高而脉歇至,是为凶兆,辞不治。孙诊之曰:脉缓而止曰结,数而止曰促,此乃结脉,非凶脉也。由寒湿之痰,凝滞所致。法当温补下元,俾火得以生土,所谓虚则补其母是也。吴间寿算如何?曰:两尺迢迢有神,寿征也。以补骨脂、白术各三钱为君,杜仲二钱为臣,茯苓、泽泻、陈皮、甘草各一钱为佐,肉豆蔻、益智仁各五分为使。四帖,大便实。惟肠鸣未止,减肉果,加炮姜五分而安,寿至九十有八。

薛立斋治侍御沈东江之内,停食腹痛作泻,以六君加木香、炮姜而愈。后复作,传为肾泻,用四神丸而安。

侍御徐南湖子室,泻属肾经,不信薛言,专主渗泄,后遂致不起。

一妇人年逾五十,不食夜饭,五更作泻,二十年矣。后患痢,午前用香连丸,午后用二神丸,各二服而痢止。又以二神丸数服,而食夜饭,不月而形体如故。

吴江史玄年母,素有血疾,殆将二纪,平居泄泻,饮食少思,面黄中满,夏日尤甚,治血之药,无虑数百剂,未尝少减。薛以为脾肾虚损,用补中益气汤送二神丸,复用十全大补汤,煎送前丸,食进便实,病势顿退。

若泥中满忌参、术,痰痞忌熟地,便泄忌当归,皆致误事。

府博赵宜人患泄泻,诸药无效。诊之曰:此肝肾虚也,服木香散而愈。经曰:泄痢前后不止,肾虚也。又曰:诸厥洞泄,皆属于下。下谓下焦肝肾之气也。门户束要,肝之气也。肝气厥而上行,故下焦不能禁固而泄痢。肾为胃关,门户不要,故仓廪不藏也。

薛立斋治沈大尹,病泻,五更辄利,此肾泻也。用五味子散,数服而愈。因起居不慎,泻复作,年余不瘥。

此命门火虚不能生土,法当补其母。火者,土之母也。遂用八味丸,泻即止,食渐进。东垣云:脾胃之气盛,则能食而肥,虚则不能食而瘦,全赖命门火,为生化之源,滋养之根也。故用八味丸屡效,只用六味亦可。

龚子才治一人,食下腹即响,响即泻,至不敢食,诸药不效。以生红柿,去核。纸包水湿,炭火烧熟食之,不三四个即止。

许州黄太守,患泄泻二三年不愈,每饮烧酒三钟,则止二三日,以为常,畏药不治。龚诊之,六脉弦数,先服药以解酒毒,后服理气健脾丸而愈。宜黄连一两,生姜四两,以慢火炒令姜干,去姜,取宣连捣末,每服二钱,空心茶汤下。甚者不过二服,专治久患脾泄。

陈三农治一士,喜食瓜果,纵饮无度,忽患大泻。先用分利不应,再用燥湿,反加沉困。诊其脉浮,因思经曰:春伤于风,夏生飧泄。非汗不解,以麻黄三钱,参、术各二钱,甘草、升麻各一钱与之,泄泻顿止。以四君子调治而愈。

一人脾胃素弱,少有伤即泄泻,此肝气乘脾,且久泻湿热在肾故也。用白术八两,红枣去核四两,二物间衬,煮至焦色,捣饼烘干,入松花七钱,白豆蔻五钱,新米糊为丸,午前服,愈。

一人脚膝常麻,饮食多即泄泻,此脾虚湿热下流。用补中益气汤加防己、黄柏而愈。

一人食物入口,顷从大便出,其脉洪数,此火性急速也。用黄连、滑石、木通、泽泻、人参,徐徐服,二帖愈。

杨起云:余壮年患肚腹微微作痛,痛则泻,泻亦不多,日夜数行,而瘦怯尤甚。用消食化气药,俱不效。

一僧授方,用荞麦面一味作饭,连食三四次即愈。(《简便方》,《本草纲目》。李时珍谓:气盛有湿热者宜之,虚寒人食,则大脱无气而落须眉也。)李时珍治魏刺史子,久泄,诸医不效,垂殆。李用骨碎补为末,入猪腰中,煨熟与食,顿愈。盖肾主大小便,久泄属肾虚,不可专从脾胃也。(《本草纲目》。)一妇年七十余,病泻五年,百药不效。李以感应丸五十丸投之,大便二日不行。再以平胃散加椒红、茴香、枣肉为丸与服,遂瘳。每因怒食举发,服之即止。(同上。)一妇人年六十余,病溏泄已五年,肉食油物生冷,犯之即作痛,服调脾升提止涩诸药,则转甚。诊之,脉沉而滑,此乃脾胃久伤,冷积凝滞所致,王太仆所谓大寒凝内,久利溏泄。绵历多年者,法当以热药下之,则寒去利止,遂用蜡匮巴豆丸五十粒与服,二日大便反不行,其泻遂愈。自是每用治泄痢积滞诸病,皆不泻而病愈者,近百人。盖妙在配合得宜,药病相对耳。苟用所不当用,则犯轻用损阴之戒矣。(同上。)有人患内寒暴泄如注,或令食煨粟二三十枚,顿愈。肾主大便,粟能通肾,于此可验。(同上。)易思兰治瑞昌王妃,患泄泻,屡用脾胃门消耗诸药,四五年不能止。一医用补中益气汤,加人参三钱,服一月不泄。忽一日,胸膈胀满,腹响如雷,大泻若倾,昏不知人,口气手足俱冷,浑身冷汗如雨,用人参五钱,煎汤灌苏,如是者三。病者服久,自觉口中寒逆,医者以为汗出过多,元气虚弱,于前汤内加人参三钱,枣仁、大附子、薄桂各一钱,昏厥尤甚,肌肤如冰,夏暑亦不知热。二年,计服过人参念五斤,桂、附各二斤,枣仁七十斤。至己巳冬,饭食入口,实时泻出,腹中即饥,饥即食,食即泻,日十数次,(邪火不杀谷,火性迫速,愈盛而愈迫也。)身不知寒,目畏灯。(火热明显。)初诊之,六脉全无,久按,来疾去缓,有力如石,闻其声尚雄壮,此乃大郁火证也。以黄连四钱,入平胃散与之。盖此病火势甚烈,不可偏用苦寒,故以平胃之温,为脾胃之引。饮下少顷,熟睡二时,不索食,不泄泻。饮五日,方知药味甘苦。既用通元二八丹,与汤药间服,一月,饮食调和,其病遂愈。

吴孚先治用昭,秋间水泻,腹痛异常,右脉弦数洪实,知肠胃湿热挟积。用枳壳、山楂、黄连、青皮、槟榔、木香,一剂而滞见。病患虑药克伐,意欲用补。曰:有是病,服是药,邪气方张,非亟攻不退,邪退则正复,攻即是补也。前方再服三剂愈矣。设不早攻,必致病痰,非一月不痊。

谢武功素患大便溏泄,兼病咳嗽。用凉药则咳减而泻增,用热药则泻减而咳剧,用补脾则咳泻俱盛。诊之,右尺软如烂绵,两寸实数抟指。酌用附子、肉果以温下焦之寒,麦冬、川连以清心肺之火,茯苓、甘草一以降气,一以和中,(上实下虚,上热下寒,最为棘手之症。其用药规矩森然,足为后学程序。)甫四剂而证顿减。不加人参者,缘肺有郁热耳。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剑帝星辰

    剑帝星辰

    风鸣大陆,益阳城,叶家此刻上上下下正在忙忙碌碌。因为叶家家主叶修的夫人赵煜书即将临盆,此刻正值午夜降临,突然天空中电闪雷鸣,九霄之上九头黄金巨龙正在上空盘旋,突然九头黄金巨龙突然向叶家府邸冲击而来,下一刻一声孩子的叫声响彻叶家府邸,一代强者就此问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你我将岁月两清

    你我将岁月两清

    养老院长大的普通女孩刘安安,在机缘巧合下先后认识了纪家的侄女和叔叔。明明互不相识的两个人却因为各种原因碰撞了在一起……事件一——刘安安贴着纪泽,用着几乎听不见的声音问纪泽,“你为什么进来。”纪泽感到不可思议,用同样的声音回答到,“刚才不是你推了我一下,示意我进来的吗。”刘安安彻底崩溃了,心里说了句脏话,我示意你个屁阿,这是你家,我是让你出去应付他们。嘴上却说,“现在怎么办。”纪泽回答道:“等,等他们俩走。”刘安安内心哀嚎,我这是什么悲催的人生啊。
  • 还是地球人狠

    还是地球人狠

    注意!注意!前方是地球人大型装13现场,外星人慎入,否则后果自负,勿谓言之不预也!
  • 黑白书局

    黑白书局

    以史为鉴,可知兴衰。以史为鉴,可命善恶。黑白书局立于三界之外,不涉三界之事,仅以记录明史知物,直到一个不愿意独立世外的书局记录官——孟凡开始执行任务……
  • 青春那年我们爱过

    青春那年我们爱过

    也许,我们的相遇本就是多此一举。是否我早早的转身就会遇见你。–––“纪念那段错过的感情”–––倩离
  • 重生之魔法卡徒

    重生之魔法卡徒

    前世倒霉到了极点的王天,死亡之后却转世了。转世的王天却发现自己的记忆并没有消失。拥有两世记忆的他发誓要在这个新世界成为真正的王。且看我们的主角如何在这险恶的卡片世界生存下去。
  • 仙神星月

    仙神星月

    话说在盘古开天辟地之后,孕育出第一批神力通天之辈,此辈之人为夺盘古遗留之下的先天至宝,经常大打出手,然而其中一代火祖祝融融合十大巫祖之神力与三清天尊决战之时被其永久封印在幽冥血海!只有三清天尊与鸿钧老祖女娲几位通天之人留在世间一统洪荒!就在封印火祖祝融之时,祝融一丝意念之力不灭,随风消散!百万年后转世投胎成就林莫聪,莫聪自出生之日便是异像横生,被村中之人称为不详之兆,天生便有操作火种之力!恰巧被昆仑仙家一名道修看中便接回昆仑,由此一场修仙之旅展开!摆在莫聪面前的是一场通天大道还是被三清天尊几人及早扼杀?且听下文慢慢道来...
  • 晃眼十年

    晃眼十年

    十二三岁的年纪遇到一位清秀的小男生,停留在他身上的眼神便再也没有停止过。匆匆十年,她已变,他的心是否也改变了呢......十年过去,她和他在一起了,可是她彷徨了,犹豫了......
  • 重生之暖婚我超甜

    重生之暖婚我超甜

    重生前,苏霓裳识人不清,落得凄惨下场,重生后,苏霓裳决定抱紧大腿,每天都和老公秀恩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