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150000000011

第11章

万密斋治萧敬吾,庚戍冬得风疾,医治之未尽,辛亥春,右肩膊抽掣,唇吻随动。诊之,脉浮缓而涩,此风邪在太阴经也。右寸浮而涩,肩膊动者,肺病也。(手太阴。)右关脉缓,唇动者,脾病也。(足太阴。)以黄蜜炙,白芍酒炒,甘草炙,作大剂服之。问何以不用治痰之药?曰:此缓而治本也。盖气伤卫肺者,卫气之主也,黄之甘温以补肺。白芍味酸,曲直作酸,酸者甲也。甘草味甘,稼穑作甘,甘者己也,所以补脾。经曰:诸风振掉,皆属于肝。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故用甘草。肝欲收,酸以收之,故用白芍。乃守法调理,至初夏而安。

孙文垣治吴勉斋,体肥腴,嗜炮炙,任性纵欲,年六七十,极躁急。一日,跌伤齿,恬不为意。后连跌两次,(将中而频眩晕也。)次日晚,左手足忽不能动,口眼邪。诊之,左洪大,右缓大,其色苍黑,神昏鼾呼,呼长而吸短,呼至口,气勃勃出不能回,终日偃卧如醉人。问曰:此非半身不遂乎?曰:症甚恶,不特此也。半身不遂者,中风已过之疾,其势仍缓,亦有十余年无恙者。今才病势便若此,乃中风之渐,方来且不可测,与六君子加全蝎、僵蚕、天麻。两日无进退,间作吐,前药再加竹茹。两日神始苏,欲言而舌不能掉,前药加石菖蒲、远志、红花,始能进粥数口,夜与正舌散同前药饮之。又三日,能坐,粥亦颇加,言尚謇涩,以笔书我左手痛甚,大小便艰少,又用四君子加陈皮、竹茹、当归、白芍、红花、钩藤、天麻。服三日,神思大好,饮食日加。服弥月,手痛减,语言亦渐清。惟大便十日一行,此血少之故,补养久,自当瘥。病患常自言,吾病乃痰在膈间,安得一吐为快。(盖肝肾之气上浮,病者不知,误认为痰,不用峻剂养阴,俾龙雷之火下归元海之过也。)孙曰:据脉乃大虚证,非痰为害,不可轻吐。有医谓是病痰,吐而后补,可以全瘳,不然,必成痼疾。

病患欲速效,决意吐之,家人不能阻,一吐而烦躁,犹曰:吐不快耳,须大吐始可。再吐而神昏气促,汗出如雨,竟毙矣。

程晓川客湖州,四十诞辰,征妓行酒,宴乐弥月。一日忽觉两小指无力,掉硬不舒,且不为用,口角一边常牵引。诊之,六脉皆滑大而数,浮而不敛,其体肥,面色苍紫。据脉滑大为痰,数为热,浮为风。盖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以善饮,故多湿;近女,故真阴竭。而脉浮,中风之症已兆。喜面色苍紫,神藏,犹可治,宜戒酒色,以自保爱。以二陈汤加滑石为君,芩、连为臣,健脾消痰,撤湿热从小便出。加胆星、天麻以定风,竹沥、姜汁拌晒,仍以竹沥、姜汁打糊为丸,引诸药入经络化痰。又以天麻丸滋补筋骨,标本两治。服二料,遂十年无恙。迨五十,妓饮如旧,酒色荒淫,忘其昔之致疾也。于是手指口角掉硬牵引尤甚,未几中风,右体瘫痪矣。归而召诊,脉皆洪大不敛,汗多不收,呼吸气短。此下虚上竭之候。盖肾虚不能纳气归原,故汗出如雨,喘而不休,虽和、扁无能为矣。阅二十日而卒。

李仕材治一商人,忽然昏仆,遗尿手撒,汗出如珠。咸谓绝症既见,决无生理。李曰:手撒脾绝,遗尿肾绝,法在不治。惟大进参、附,或冀万一。遂以人参三两,囗、术、附各五钱,是夜服尽,身体稍稍能动。再以参附膏加生姜、竹沥盏许,连进三日,神气渐爽。后以理中、补中等汤,调养二百日而安。

唐太守,多郁多思,又为府事劳神,昏冒痰壅,口语涩,四肢不随,时欲悲泣,脉大而软,此脾肺气虚,风在经络。以补中益气去黄,加秦艽、防风、天麻、半夏,十剂症减二三。更加竹沥、姜汁,倍用人参,兼与八味,两月乃愈。

一人自远方归,忽然中风昏冒,牙关紧闭。先以牙皂末取嚏,次以箸抉开,灌苏合丸二丸,然后以防风散投之,连进三服,出汗如洗。此邪自外解矣,去麻黄、独活、羚羊角,加秦艽、半夏及钩藤、姜汁,十剂痰清神爽。服六君子加竹沥、姜汁、钩藤,两月而瘥。(此治闭证之法。)姚太史中风昏愦,语言不出,面赤时笑,(非肾绝而笑。)是心脏中风也。时初秋,诊之六脉洪大,按之搏指,乃至虚反有盛候也,宜补中为主,佐以驱风化痰,方可回生。而病家惶惧,两日不决,乃力任之。遂以大剂补中益气,加秦艽、钩藤、防风、竹沥,再剂而神爽。加减调治,五十日始愈。(脉证如此,而以补中益气取效。

设有实热者,何以辨之,想其时必别有证据也。)黄履素曰:余从弟履中,年方强仕,以劳心忧郁,忽然昏愦,痰升遗溺,眼斜视,超时不醒,竟类中风,灌以童便而苏。此等症候,皆火挟痰而作,又非三生饮可治者,并姜汤亦不相宜也。(此当与江选薛立斋治王进士案同参。)赵以德治陈学士敬初,因醮事,跪拜间就仆倒,汗注如雨。诊之,脉大而空虚。年当五十,新娶少妇,今又拜跪致劳,故阳气暴散,急煎独参汤,连饮半日而汗止,神气稍定,手足俱,喑而无声。遂于独参汤中加竹沥,开上涌之痰。次早,悲哭一日不止,因以言慰之,遂笑,复笑五七日无已时。此哭笑为阴火动其精神,魂魄之脏相并故耳。正《内经》所谓五精相并者,心火并于肺则喜,肺火并于肝则悲是也。稍加连、柏之属泻其火,八日笑止手动,一月能走矣。(出《医通》。)陆养愚治吴少参,年五十,新得美宠荣归祭祖,跪拜间就倒仆,汗注如雨,浑身壮热,人事不省。或欲灌以牛黄。脉之,关尺浮数而空,两寸透入鱼际,此阴虚甚而阳亢极也。若灌以牛黄则死矣。急用生地自然汁一升,人参一两,麦冬五钱,五味子百粒,浓煎灌之。二三服,神气稍定,汗止,似睡非睡。至五更时,作恐惧状,如人将捕之。至清晨,又作盛怒状,骂詈不止。至午间,又大笑一二时。至薄暮,又悲泣。自夜静日作,病家以为鬼祟。此即《内经》所谓五精相并也。并于肾则恐,并于肝则怒,并于心则喜,并于肺则悲。刘河间曰:平时将息失宜,肾水不足,心火亢极,乃显此症。夜间阴盛,邪乃暂息,日中阳隆,遂游行五脏而无宁时也。仍用前方减人参之半。旬日间,或但悲笑,或但骂詈恐惧,人事时省时不省,与之饮食,尽食方止,不与不思索,大小便亦通。至半月后始宁静,乃调养气血,百剂始愈。

长兴林中尊,年逾五旬,因送按台回,觉身体倦怠,头目眩运,既而头振动摇,欲语不能,喉中喘逆,咸与牛黄苏合丸、大小续命汤已旬日,病如故。脉之,沉缓而弱,左关尺尤甚,此肝肾虚,精气暴夺之候也。询其由,乃因按院严厉,惟恐失错,烦劳之极,归而病作。《内经》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刘河间曰:此非外来风邪,由将息失宜,肾水不足,心火亢甚所致。又经云:诸逆冲上,皆属于火。今振动喘逆,职是故也。人至中年之际,肾气原自不足,且经恐伤肾,今以矜持太过,损伤肾气。《内经》曰:恐则气下。声者,气之所发也。气下,故声不出。且肝肾之脉,俱挟舌本,法宜壮二经之气,以治其标;滋二经之血,以治其本。

用枸杞为君以补肾,天麻、川芎为臣以益肝,又用人参、少加附子以为佐,二冬以为使。二剂约数两,服后诸症顿减。用八味丸间服,十剂全愈。

邹春元心泉,年未五旬,患中风,耳聋鼻塞,二便不通,四肢不随而厥,语言不出。或言:皆说亡故之人,已灌牛黄钱许矣。或曰:经云脱阳者见鬼,脱阴者目盲。今口说亡人,目无所见,是见鬼与目盲也。又洁古云:中腑者着四肢,中脏者滞九窍。今手足不随,上下秘塞,是脏腑兼中也。且六脉弦数无伦,《脉诀》云:中风之脉迟浮吉,急实大数三魂孤。脉症俱危,恐无生理。立方人参五钱,熟地一两,桂、附各二钱半,未服。陆至脉之,浮按果极急数,中按稍觉和缓,此犹有胃气,第两尺重按觉空耳。乃曰:阴阳兼补,诚治本之法也,第上下秘塞之时,恐不能奏效。宜先通二便,使浊阴降,则清阳之气得以上升,然后议补。经谓病发急则先标而后本,先治其标,后治其本。咸谓病势已危急,恐不可虚缓,遂将前药灌之。连进数剂,俱停胸中,揉之作声而不下腹。再促诊,脉仍前,即袖中出家制神佑丸数十粒,抉其口纳之,令灌以淡姜汤。药已下,即为灸百会穴,使阳气上升,又灸关元穴,不使阳气下陷。一二壮,目即能开,眉频蹙。问痛否?能点头,四肢亦少动。

谓之曰:忍至七壮可生矣,亦点头。灸将毕,腹欲便,既而前后俱通,去垢秽极多。少顷,又泻一行,令急以前药倍人参煎候。及再便,有晕意,徐灌之,自苏。此后人事渐省,第手足振掉,左半身不遂,于大补气血药中,少佐却风顺气消痰之品,如秦艽、全蝎、僵蚕、乌药、星、半之类,调治年余而愈。盖此症初起,气血不足为本,九窍闭塞为标。先通其秘者,急则治其标也。迨后见风症,亦不足为本,风症为标,而专补气血,少佐风药者,缓则治其本也。

范溪云患口不正,四肢拘急,自汗恶风,凡针灸、涂、贴、诸风药遍尝不效,已半年。脉之,左手浮紧,右手洪缓。此风客阳明,留而不出,郁而为热。虽宜解散,然邪在一经,杂进诸经之药,诛伐无过,徒虚其表,而不能去邪,故反恶风自汗,而无救于口之也。经曰:胃足阳明之脉挟口环唇。兹病口唇邪,是乃阳明一经之症,麻、桂、羌活岂所宜哉?以葛根五钱,升麻二钱,以逐阳明固结之邪;白芷二钱,僵蚕一钱五分,以达头面不正之气;黄一钱五分,桂枝五分,以固周身疏漏之表;桔梗一钱,甘草五分,载诸药上行。

二剂便效,数剂全愈。后以养荣血,实腠理,少佐清热去痰之品调理之。(此宜与许叔微一案合参。)李思瑭母,年六旬,体甚肥,正月间忽中风卒倒,不省人事,口噤喉鸣,手足不随,服牛黄丸、小续命不效。脉之,浮洪而滑,右手为甚,缘奉养极浓,形气盛而脉有余。经云:消瘅击仆,偏枯痿厥,气满发逆,肥贵人则膏粱之痰也。又云:土太过令人四肢不举。丹溪所谓湿生痰,痰生热,热生风也,当先用子和法涌吐之。

乃以稀涎散、齑汁调灌之,涌出痰涎碗许。少顷,又以三化汤灌之,至晚,泻两三行,喉声顿息,口亦能言。

但人事不甚者,知上下之障塞已通,中宫之积滞未去也,用二陈汤加枳实、黄连、莱菔子、木香、白蔻仁,每日二服。数日,人事渐爽,腹中知饥,令进稀粥。大便结,每日以润字丸五分,白汤点姜汁送下。犹时有拘挛燥结之患,知为血耗津衰,以四物加秦艽、黄芩、甘草数十帖,三月而愈。

陆祖愚治赵一阳,年过五旬,中风卒倒,牙关紧闭,戴眼上窜,手握而四肢振掉。或以稀涎散吹入鼻中,吐稠痰数碗。投小续命汤二剂,反口开手撤,眼合遗溺,四肢厥逆,人事昏沉,喉鸣发热。脉之,洪滑而歇止。

症已危甚,勉力用方,二陈加南星、枳实以导其痰,四物以养其血,佐以牙皂、姜汁、竹沥,二剂,痰喘渐轻。

六剂,人事清爽。改用参、术、归、芍,大补气血而安。

李翠岩,年近七旬,肥盛多劳。一日,行至门外,视一人如两人,一路如两路,一门如两门,不知从何处入,遂卒然仆倒。扶归,懒于言语,尚能道其病状。咸以中风治之,投消痰搜风十余剂,遂冷汗如雨,惊惕振掉,昏不知人。脉左寸浮大,按之无神,余俱迟弱而空,已神色昏沉,不能言矣。此属虚脱,宜培补正气为主,用四君加囗、归、地、芍、天麻、杜仲、牛膝、枣仁,二剂汗止,五剂能言语识人,七八剂顿愈。每剂加人参三钱,二十余剂,饮食步履如常。

****仪治周某,神昏不语,状如中风,已半月。脉之,右虚微无力,乃阳虚之候也。胸中时满,或痴立如呆,上焦之阳不用矣。足膝无力,转侧不能,下焦之阳不用矣。诸阳既微,阴乃用事,不行温补,阴日以长,阳日以消,如气化有肃杀而无阳和,物其能久乎。遂与附桂理中汤,大培元气,半月而神始清,便乃行,一月而食渐进,足可履。兼进八味丸,调理而安。

冯楚瞻治张铨部,先年以焦劳,遂得怔忡耳鸣诸症。医以痰治,涌出痰涎斗许,复用滚痰丸,痰势虽清,精神内夺,初秋卒倒僵仆,痰涌鼾,目窜口开,手足强直,自汗如雨,危甚。脉之,六部皆豁大无伦,其候欲脱,刻不容缓矣。乃用人参三两,白术二两,附子五钱,浓煎灌之。日三剂,按时而进。服后,脉势渐敛,身热渐和,溃汗渐收。次日,仍用前方,日二服,夜一服。至三日,诸症渐减,僵仆不省如故,此工夫未到,故标症稍平,而元神未复也。仍照前服,服后必灌浓米汁半钟,以保胃气,助药力。或有劝入风药者,曰:保之不暇,敢散之乎?有劝加痰药者,曰:保之实难,敢消之乎?有劝入清火者,曰:尤误矣。元阳欲脱,挽之犹恐不及,敢清之乎?余之重用白术、附子者,既壮人参培元之力,而消痰去风息火之义已在其中。若稍涉标治,则虚证蜂起,势益难矣。违众勿用。三日所用人参计三十五两,附子六两,白术二十四两。至晚间,忽能言语,稍省人事,进粥半碗而睡,其鼾目窜诸症仍在。蚤间阳分,用大补心脾气血之药,如枣仁、当归、白术、白芍、茯神、远志、人参、桂圆、五味之类。下午阴分,用八味汤冲人参浓汁。服之六七日后,诸症渐平。

同类推荐
  • King Lear

    King Lear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吕纯阳真人沁园春丹词批注

    吕纯阳真人沁园春丹词批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行在阳秋

    行在阳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池北偶谈

    池北偶谈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明史

    明史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琴煞

    琴煞

    第一次写书,写的不好也不知道应该怎么介绍,请小仙女们多多见谅。嘻嘻
  • 超级种植师

    超级种植师

    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人种药,成就神位之间别人把炼丹师当祖宗般供着,在我这炼丹师把我当祖宗供着只因我能种植诸天之内的各种灵药没有我种植不了的灵药仙药只有你想不到的灵药仙药
  • 修真少年

    修真少年

    他本是一个孤儿,小小年纪就流浪街头,却被好心的师傅收留,更是在机缘巧合之下踏入了一个修真的世界,在地球上灵气全无的情况下苦苦修炼,并加入华夏国龙组,为国效力。而最终肉身穿越宇宙,来到修真界,在那里他又展开了一段波澜壮阔般的传奇
  • 又是春来花开始

    又是春来花开始

    主要刊载本人近期未公开发表过及尚未拍摄的影视剧本
  • 飘然一叶随流水

    飘然一叶随流水

    平淡温馨的幸福生活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戛然而止,为了重回人间,严溪就此开启了一场漫长的快穿之旅。这场旅途连通着一个又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在这些世界里严溪借由着不同的身份,经历着一场又一场的悲欢离合。(非攻略快穿文,有男主,不过只在开头结尾打打酱油)
  • 寒若曦烊

    寒若曦烊

    就因为一场考试,寒若曦就招惹上了他,从此,世界永无宁日,寒若曦说:“哥,放过我吧”他说:“不够,我要你做我的女人!”
  • 洞玄青莲录

    洞玄青莲录

    传说上古之时,于虚空之中曾诞出诸多洞天秘境。其间灵气充溢,天材地宝蕴生其中,灵气滋渗于世间,更可灵秀一方水土,滋养一乡生灵。然而,不知从何时起,再无洞天秘境新生。原来所现洞天也逐渐成为修士们所独占的修行之地。封禁之后再无丝毫灵气向外溢出,不复当初盛状,继而竟在人间成为传说。庄户少年徐晋元,机缘巧合下踏上修行路。只是于纷争修行途中,渐渐生出疑惑:莫非修仙便是为贼?夺天之灵气,采地之精华,以无尽灵秀方成就一人。然而天生万物以养人,人却以何来报天?因为这一颗凡世赤诚之心,徐晋元选择走上了另一条艰难仙途,为此他上下求索,激昂前行……正是:凡心参尽洞玄路,仙识可至青莲境!
  • 给平庸生活加点糖

    给平庸生活加点糖

    生活平平淡淡,希望在你奋斗之余,共同激励
  • 图腾后裔

    图腾后裔

    一个图腾代表一个氏族,而这个世界又有着千千万万个氏族。每个氏族的嫡系继承着图腾所蕴含的力量,有动物化形,有自然掌控,有信仰召唤,甚至还有许许多多未知的奇特能力。图腾后裔们默默的守护着这个世界,他们在暗处保护着人们。可是宁静终会被打破,他们不得不挺身而出守护亲人,保卫国家。
  • 三国大谋士

    三国大谋士

    运筹帷幄帐中,决胜千里之外,诸侯帝王有何逍遥???谋士!!!主导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