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60700000266

第263章 乡试(三)(4000字二合一大章,求订阅,求月票!)

说来也是巧了,这玉面书生住的客栈也是鹏举客栈。

细细想来倒也不算稀奇。毕竟鹏举客栈能住几百人,近期入住的又都是赴武昌府赶考乡试的生员,宁修自然不会对三个陌生人有什么印象。

那玉面书生姓崔,名樊和。其余二人一个叫赵渊,一个叫钱盏。

三人都是湖广长沙府的士子。

宁修叫了些酒菜与三名长沙士子、刘惟宁一起在房中进食,边吃边聊了起来。

“说来吾等也算是长沙府学的生员。只是宁朋友也知道,如今官学废弛,讲授的东西实在没多大用处,无奈之下我们只能以游学的名义前去岳麓书院听讲。”

崔樊和酌了一口酒,无奈的说道。

宁修心中了悟。

晚明官学废弛,不少县学、府学近乎处于半荒废的状态。很多生员索性外出游学,等到科试临近再返回官学备考。

崔樊和等人以游学的名义请长假自然不会引起官学学官的怀疑。

只是他们却没有真的去游学,而是到长沙城外的岳麓山上,拜入岳麓书院求学,倒真是有些让人出乎意料。

“是啊,起初我们也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毕竟此前我们从没有在私人书院进学过。”

赵渊如是感慨道。

“但只听了两场讲,我们便被震撼到了。无论是对于儒家经典的阐释,还是阳明心学的理解,岳麓书院的讲师都远比官学学官要好。”

钱盏声音有些哽咽道:“这才是真正做学问的啊。”

宁修与刘惟宁对视了一眼,眼眸中皆是露出了倾慕之意。

他二人都从未在书院听过讲,宁修也只是有过一次路过嵩阳书院的经历,真想试试在书院长期读书是什么感觉。

“呃,那这朝廷颁下禁毁书院的命令,恐怕岳麓书院也难幸免了吧?”

刘惟宁摇头叹道。

“是也不是。”

崔樊和苦笑道:“张相国虽然下令禁毁书院,却也不是一定要斩尽杀绝的。岳麓书院只是暂时关停,将来如有机会也还是会重新开门讲学的。”

宁修自是长出了一口气。

如果说张居正柄政期间有哪些事做的欠考虑,那一定就是下令禁毁书院了。

虽然这个决定在大的时代背景下具有必然性,可却毫无疑问的间接造成了学术损失。

像岳麓书院这么著名的书院却不得已暂时关停,直是让一众士子扼腕叹息。

“这便好,宁某坚信终有一日朝廷会允准书院讲学的。”

崔樊和又呷了一口酒,淡淡道:“希望如此吧。对了,宁朋友若是有机会来长沙府,一定告知于我,为兄也好提前安排。若论风景秀丽,长沙可不比荆州差。到时你我泛舟于橘子洲,登临岳麓山吟诗作赋岂不美哉?”

“是啊,若宁朋友不说我们还不知道,原来你就是那个作出‘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的宁修呢。宁朋友大才,这次乡试桂榜定然榜上有名,若是夺魁钱某人也丝毫不感到惊讶。”

钱盏打趣道:“能作出这种诗的一百年也出不了一个,起初我以为雁卿兄才是湖广第一才子,自此诗问世后,我倒觉得雁卿兄有对手了。”

刘惟宁大笑道:“看吧,宁贤弟你的对手来了,不如便看看这次乡试谁的名次更靠前一些。”

宁修见刘惟宁心情不错,知道他已经把状体调整了过来,由衷的为他感到高兴。

接下来还有一场策论,若刘惟宁能够发挥出色,未必没有机会扭转乾坤。

“不敢当,宁某实是不敢当啊。乡试乃是湖广布政司一次盛考,各地士子皆会聚于此,宁某何德何能敢妄称魁首?”

低调,做人一定得低调啊。

何况是在乡试这么敏感的节骨眼上,绝对不能出差池。

“宁朋友太过自谦了,也就是科举不考诗词,不然以宁朋友之才,我们都不用考了。”

赵渊夸耀了一番宁修,兀自感慨道:“人和人真的差的好远啊。想那武昌府的一众士子一个个眼高于顶,极是目中无人。在他们眼中,乡试上榜竟然如探囊取物,难道主考官是他们大爷吗。”

额......

看来崔樊和他们也没少被刘文广这一种武昌府士子恶心啊。

也是,这些人一个个高调跳脚,生怕旁人不知道他们考得好似的。武昌府一共就这么大,赴考士子活动的区域更是小之又小,崔樊和他们要想不知道也是件难事呢。

之前刘惟宁被刘文广一番讽刺,这回自然要借着机会出一口气。

他冷笑一声道:“说不准这主考官还真的和那刘文广沾亲带故呢,不然他为啥拍着胸脯说自己一定中举?崔朋友且看吧,待放榜之时这刘文广说不准还是解元呢。”

崔樊和轻咳了一声道:“这种事情谁又说的好呢?在崔某看来没有确凿的证据前还是不要乱说的好。”

“崔朋友说的是,方才是刘某莽撞了。”

刘惟宁神色一黯,拱了拱手道。

科举之事,本就是置讳莫深的,若有十足的证据还好,没有证据只会被人抓住凶猛的攻讦。

“不说这些了,今日有幸结识崔兄、赵兄、钱兄,当浮一大白!”

宁修举起酒杯放声笑道。

“来,满饮此杯!”

“今日当大醉!”

......

......

乡试最后一场考的是策论。

所谓策论便是考官根据时政出一道题目,考生自由发挥作文。

相较于四书经义,策论的开放性极大,最容易体现考生的思想性。

像殿试就是只考策论,由天子亲自出题,考生在大殿丹陛下作答。

但在乡试中,策论却是最后一场考的,显得有些无关轻重。

在此之前,同考官们便开始了阅卷工作,重点自然放在了四书经试上。

四书还好说,都是必答题。经试是要根据考生选取本经而分别批阅的。

同考官们会将卷子先阅览一遍,给出批荐,再把卷子呈递给主考官,由主考官复批。

通常而言主考官都会尊重同考官的意见,但有时也会重新写下批语。

......

......

此时,提学官仇英便和本次乡试的主考官赵明和一起讨论一篇文章。

作为朝廷委派的湖广乡试主考官,赵明和是绝对够格的。

首先赵明和是庶吉士出身,散馆后又留任翰林院,苦熬资历熬到了侍讲学士。

别看这只是个从五品的官职,但在翰林院已经是仅次于翰林学士的存在,与侍读学士平起平坐。

再说,翰林院的官职是不可以用寻常衙门来比较的。

翰林院中任职的都是清流,都是简在帝心的储备官员,将来是有机会改任东宫讲官或者直接入阁参与机务从而平步青云的。赵明和外放到湖广充任乡试主考官从某种意义上讲便是熬资历,为将来升迁做好准备。

而身为湖广学政官的仇英只是副主考,无论是官职还是前景都不如这位京师来的贵人,自然要陪着万分小心,小心侍奉着。

“赵侍讲且看看这篇文章,下官以为其文中正,言之有物,是本科乡试中为数不多的佳文。”

赵明和接过文章,轻嗯了一声。

他对仇英的态度很满意。仇英没有称呼他主考官,而是以翰林院的官衔相称,明显是懂规矩的。

莫说这区区乡试主考官,便是六部郎官都比不了翰林院的一个侍讲学士。

赵明和展开来看,只看到第一句便吃了一惊。

“齐王有服天下之心,亦不自知其难矣。夫齐地而止一,已非必胜之势也,而乃欲服八,抑何小视海内耶?”

这开篇就很惊艳嘛。

赵明和一边捋着下颌短髯,一边点评道:“此子倒是十分懂得抓题眼,这个开篇可谓犀利。”

赵明和是庶吉士出身,文章功底自然是没的说的,能得他如此夸耀证明这文章确实有过人之处。

仇英淡淡笑道:“赵侍讲不妨接着看下去。”

赵明和微微颌首,便继续读来:“今夫形势之说,似不足以量王者,顾未有不自量而轻量天下也;乃有治未治乎王者,而几欲挟其区区之地,谓斯世可自我而定,其亦未审乎天下之势,而狡焉思逞者也......”

他沉默良久,喜上眉梢道:“妙哉,妙哉!这展开也十分之自然,让人丝毫挑不出毛病来。本朝能作出如此文章的不出十个。”

说罢他又觉得似乎有欠妥当,便改称道:“不超百个。”

其实他心中却已认定,这篇文章绝对可以跻身本朝前十了。

“要下官说,这篇文章的精髓还在最后。”

仇英不动声色的说道。

赵明和却也不急,按照顺序读了下去。只不过读到结尾的时候他更用了几分心思。

“噫八其果服于一耶,一其可服八耶?欲远交以服之,既苦币赋之不支;欲近攻以服之,又恐军威之或顿;欲一举而服之,彼或合从以相抗;欲徐图而分之,彼且兵以相迎,较诸以邹敌楚将勿同乎?”

科举文章讲究八股,每一行每一字都是有严格要求的。在如此严格的制式要求下,还能够做到言之有物是一件很难得的事情。

赵明和本人是非常反感空有华丽辞藻却空洞无物的文章的,在他看来这根本就不是文章。

偏偏此次乡试他已经见识到了太多这样的文章。

照理说,湖广是仅次于南直隶、浙江、江西的第四科举大省,生员的素质竟然如此之差,着实让人惊讶。

偶有几篇不错的文章,也是矮子里面拔将军,跟赵明和的期望相去甚远。

心想着要点选作出这样水准文章的人为魁首赵明和便一阵郁闷。要知道这些文章考试后都是会公布的,名次靠前的还会被印成时文选集。

到时看到选集文章的士子会作何感想?怕是会心生中举文章不过尔尔的想法吧?

好在让他发现了这篇文章。莫说是湖广乡试,便是把这篇文章拿到明年的会试都是可以作为扛鼎之作的。

赵明和暗暗感到庆幸,有这篇文章在,就不会有人质疑他评断文章的水准了。

“可惜策论还未考完,不然赵某真想直接点选此人为解元了。”

赵明和发表了一通感慨,仇英立刻心领神会的接道:“反正策论已经开考了,届时叫同考官们加紧些批阅,最迟明日便能将试卷呈递到赵侍讲面前。”

赵明和捋须幽幽说道:“看此人的行文风格极为老辣,想必是三四十岁的壮年子,这般人才中了进士正好为朝廷所用,岂不美哉?”

仇英连声称是,顺带拍了番赵明和的马屁。

赵侍讲虽然是清流词臣,可清流也是食人间烟火的。

他被拍的飘飘欲仙,沉声吟道:“那便劳烦仇提学多盯着些了,一旦房官批阅完毕,便差人送来,本官要亲自复批。”

......

......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却说策论场开考,众人皆提笔挥毫开始最后一搏。

对于那些前场次考的好的,自然希望能够再接再厉巩固优势。而对于那些考的不好的,当然是希望抓住最后的机会完成翻盘逆袭。

虽然他们也知道单单靠着一场策论翻盘难度很大,但人还是要给自己一点希望的。

看到题目的那一刻宁修笑了。

题目是用人论。

这明显是为了迎合张居所推行吏制改革而出的一道题目。

这位主考官看来也不是一个榆木疙瘩啊。

却说张居正新政的很重要一条便是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吏制改革,推行考成法。不管是京官还是地方官都需要在年初的时候制定一整年的工作计划。

计划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十分的详细。

年终的时候吏部会专门派人对着这个计划进行考察,没有完成的或完成度不高的官员会受到降职的处罚,若来年又未完成则继续贬谪,直到贬为白身为止。

这么严格的考成法自然让作威作福惯了的官老爷们叫苦不迭,但碍于张居正的威势他们又不得不遵照执行。

这位主考官出了一道‘用人论’的题目,明显是想借着机会拍张居正的马屁。毕竟要是出了一两篇优秀的文章,这位主考官大人也是面上有光的啊。

......

......

同类推荐
  • 闯荡隋唐

    闯荡隋唐

    他,无意来到群雄并起的隋末,天生神力,却不是李元霸!他,不是王伯当,却例无虚发,箭箭封喉,群雄闻风丧胆!他,凭着一柄长弓一把铁剑,闯荡于千军之中,所向披糜!他,本想浪迹于江湖,却给历史的洪流推入隋灭唐兴的风雨之中,为了生存,他不得不奋力拼搏,倾力推动历史的车轮!
  • 三国风云异录

    三国风云异录

    穿越三国,搅动风云,权倾天下,唯我独尊。
  • 楚云深

    楚云深

    还好,眼睛没花,可以读一本好书!还好,身边有茶,可以品一口清雅!读好书就如选老婆,选个最好的。
  • 苏公承传

    苏公承传

    天启十年,一场大火烧毁了一切,苏公承成了孤儿。天启三十年,通天塔塌,有谣言起:“通天塔塌,大明国灭;东灵夸雀,浴火重生”。为了调查通天塔一事,苏公承走上了一条荆棘丛生却又鲜花盛开之路。
  • 帝国软肋——中国脆弱的十个瞬间

    帝国软肋——中国脆弱的十个瞬间

    再强大的帝国,也有掩饰不了的弱点。不要以为盟约代表的都是平等与承诺,很多时候,它是强者颐指气使的施舍,是弱者苟且偷安的让步。在政治利益的交锋中,只有刀光剑影、铁马兵戈才是最真实的。中国历史上的不平等盟约,暴露出各个帝国的软肋,薄弱的外交,不择手段的进取,讳莫如深的屈从,且听本书为你一一道来。
热门推荐
  •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

    《汉高祖刘邦》,还庄严于鄙俗,由油滑而堂皇。刘邦的机智,项羽的勇猛,韩信将兵,张良运筹……波诡云谲,英雄辈出。让人捧腹,让人感叹,再现了楚汉风云变幻的时代。刘邦,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马上得天下,建立了中国历史上历时最长的帝制王朝。群雄逐鹿,捷足先登。是人力,还是天命?是人心所向,还是侥幸得手?本书正剖析着汉高祖刘邦由弱而强、由强转弱的经营转折,我们可以清楚地看见刘邦迈向成功之路的关键,也可以检讨出刘邦走下坡的原因。
  • 枫叶雄主

    枫叶雄主

    异族入侵在即,敌人亡我之心不死。各方大能宣誓曰:吾辈修士何惧一战乎!前方各部严阵以待,后方一群菜鸟异军突起。细曰:众兄弟听我号令;嬉曰:一切皆有可能;鸟爷叫嚣着:吾要化形,吾要人生;侵略肯定得说,就算千军万马,照样一枪撂倒,幻梦上来做总结:你们吃饱了撑着吗?赶紧洗洗睡了。都说女追男隔层纱,可是那层纱始终不肯破;喜欢拈花惹草的最后却“吊死”在一棵树上;奋斗吧少年们!!
  • 雇佣兵之暗影传奇

    雇佣兵之暗影传奇

    他是雇佣兵中的神话,他被称之为黑暗的影子,他自誉为黑暗的代言人,黑暗的裁决者被他看中的敌人只有等待死神的镰刀.他就是被誉为“暗影”神话的冷血杀手。
  • 田长地久

    田长地久

    醒来,成了地主家的闺女。地主爹叫大哥药死了大哥叫官家抓去判了充军一帮娘成了寡妇齐刷刷的望着她这个闺女来重整家业于是为了大院里的老小能吃上饱饭,她开始种田了。
  • 父子篇之暮年

    父子篇之暮年

    讲述一位年近八旬的老人经历了妻子离世前后与三个儿子发生的一系列冲突的故事。
  • 本草世家

    本草世家

    一直以来被迫给各种植物成精的小娃娃当妈的水清晓,守着自己的一家小花店想过上逍遥自在的生活,每天卖卖花晒晒太阳,生活岂不是美滋滋。至于什么拯救世界,造福苍生,且就交给其他人做去吧!话痨靠边站,小康致富全靠她,没爹的小妖精,照样长得水灵灵。
  • 好可爱一村花

    好可爱一村花

    文案不经推敲,所以我决定不写文案。更文随缘,即使没人看我也会写的。
  • 谁告诉你我是大神的

    谁告诉你我是大神的

    谁、赠我江山如画。。谁、予我执手画眉。。谁、浮华天下。。谁、白首相随。。谁、沙场洒泪。。谁、忧心不悔。。谁、坐等君归。。谁、乡音未改。。
  • 漂泊中的温柔

    漂泊中的温柔

    本书主要讲述寓居于海外的华人,在异国他乡的文化碰撞中所获得的生活感悟和人生智慧,是作者多年海外生活的积累。通过《等待花开》、《古巴假期》、《凌晨4点58分》、《情人节的玫瑰》等短篇故事诠释浓烈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并向读者展示在追求自由的道路上如何坚守责任。寓居加拿大多年的才女陆蔚青,带着她的多年作品回到故里,从最早的动荡不安,到现在的安之若怡,作者的内心所经历的过程,是一个人走出故里、走向外界的过程,也是一个人从外边的世界收回目光,审视自我的过程。在漂泊中守候着一份赤诚,在追寻中坚守责任,在温柔中挥洒坚强,在爱与自由的包围中释放热情。
  • 最强高手在都市

    最强高手在都市

    新书《神级厉害人物》欢迎收看。《神级厉害人物》《神级厉害人物》《神级厉害人物》重要的事情说三遍,支持支持支持…………………………以总分745的变态分数,报考“东海大学”的江星,在学校报到那天,他却改变了旅途轨迹,去了部队。两年后他重返都市,踏入了两年前原本属于他的校园。一切从校园开始......这是一个低调的富二代闯荡都市的传奇故事。他是特种兵,他是高手,他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