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97800000012

第12章 冬季大生产(一)

公元1630年,崇祯三年的冬天已经降临中华大地。春播,夏种,秋收,冬藏是中国人,特别是农民的传统生活方式。

黄复华来到这明末时空,还没有对科技的发展做出贡献。水泥虽然在这中国大地是首次出现,但西方早已经有了类似的产品。而且,暂时水泥作为重要物资,还不能推广。黄复华决心让这个冬季成为大明科技的春天,掀起大生产,大发展的运动!

第一个,就是罐头食品的问世。

在日常生活中,为了延长食物的保藏期,千百年来聪明的人类想出许多的办法,如烟熏、日晒、盐腌等。而罐藏技术,无疑是最年轻的。1810年,当时法国拿破仑为解决军队在作战时的食物供应问题,悬赏征求食物保藏的新方法,巴黎的一位糖食师傅阿培尔经过多年研究,发明了用玻璃瓶罐藏食品的方法。

黄复华利用不易透气的陶罐品种来代替玻璃罐,用木塞封口。把食品放在罐内,盖上塞子。高温蒸煮消毒后,罐内气体从木塞缝隙里蒸发。然后再用蜡密封罐口和木塞。

至于这食品,暂时就是两种,秋白梨和鱼类。

根据《诗经》、《齐民要术》等古籍记载,中国梨树栽培的历史在4000年以上。梨树是中国南北各地栽培最为普遍的一种果树。明朝人沈榜的《宛署杂记》中记载,“七月分,……,梨十斤,价五钱”。算是比较便宜的水果。

其中,秋白梨为长圆或卵圆形的果实,果实硕大,果心却很小,果皮金黄,肉质细嫩,味道甘美。既可鲜食,亦可加工成果脯、果干、罐头等。秋白梨品质上等,果实耐贮,贮藏后的秋白梨色愈正并伴生香气,一般可贮至来年的4~5月份。

至于鱼类,在这水产丰富的长江口,就不详述了。

这些罐头的生产,可以全年进行,以后还可以开发其它品种。在不应季的时候可以知道这销路和利润会有多好。这些也是很好的军用食品。以后,等玻璃工业发展起来,还可以改用玻璃罐头。

先期,黄复华可以赚取丰厚的利润。另一方面,由于技术含量并不高,肯定慢慢地会有人学着做起来,这个可以给整个大明带来进步和财富。

第二个,黄复华还开始了大明朝安全火柴的生产。

在原来的时空,1845年,奥地利人A.施勒特尔研制出赤磷(也称红磷),性能比较稳定,且无毒。1855年,瑞典人J.E.伦德斯特伦创制出一种新型火柴,它是将氯酸钾和硫磺等混合物粘在火柴棒上,而将赤磷药料涂在火柴盒侧面。使用时,将火柴药头在磷层上轻轻擦划,即能发火。由于把强氧化剂和强还原剂分开,大大增强了生产和使用中的安全性,称之为安全火柴,应用广泛。

而在化学史上第一个发现磷元素的人,是十七世纪的一个德国汉堡商人波兰特。由于他曾听传说从尿里可以制得“金属之王”黄金,于是抱着图谋发财的目的,用尿做了大量的实验。1669年,他在一次实验中,将细砂、木炭、石灰等和尿混合,加热并蒸馏,意外地得到一种十分美丽的物质,它色白质软,能在黑暗的地方放出闪烁的亮光,于是波兰特给它取了个名字,叫“冷光”,这就是今日称之为白磷的物质。

德国化学家孔克尔曾用尽种种方法想打听出这一秘密的制法,终于探知这种所谓发光的物质,是由尿里提取出来的,于是他也开始用尿做试验,经过苦心摸索,终于在1678年也告成功。他是把新鲜的尿蒸馏,待蒸到水分快干时,取出黑色残渣,放置在地窑里,使它腐烂,经过数日后,他将黑色残渣取出,与两倍于“尿渣”重的细砂混合。一起放置在曲颈瓶中,加热蒸馏,瓶颈则接连盛水的收容器。起初用微火加热,接着用大火干馏,及至尿中的挥发性物质完全蒸发后,磷就在收容器中凝结成为白色蜡状的固体。

黄复华利用孔克尔的方法,得到了白磷,然后在隔绝空气的前提下,慢慢加热,使白磷转化为红磷。

现在,制造安全火柴的难点就只剩下了氯酸钾的制备。

利用电解法,分成两大步,黄复华得到了氯酸钾。

第一步,将热的饱和的食盐水溶液进行电解制得了氢氧化钠、氢气、氯气。再利用氢氧化钠的热溶液与氯气反应得到氯酸钠、氯化钠和水。不断将此中生成的氯化钠作为原料,经过适当的时间可得到较纯的氯酸钠。

第二步,氯酸钠和一定量的氯化钾进行复分解反应,反应液经冷却至35℃以下时析出结晶,分离出母液,将粗制氯酸钾进行精制,等到精制液含有氯酸钾280g/L、氯化钠40g/L以下时,再进行二次冷却至25℃析出结晶,经离心分离、水洗、在65℃下气流干燥、粉碎,制得氯酸钾成品。

但电解法需要用到直流电,黄复华还得先得到电池。为了能让大明朝一切自力更生,黄复华“发明”了这个时空的第一个电池。这实际上是重复本来时空1799年的事情。

1799年,伏特把一块锌板和一块银板浸在盐水里,发现连接两块金属的导线中有电流通过。于是,他就把许多锌片与银片之间垫上浸透盐水的绒布或纸片,平叠起来。用手触摸两端时,会感到强烈的电流刺激。伏特用这种方法成功制成了世界上第一个电池“伏特电堆”。

还可以利用中和法来得到氯酸钾。首先,将氯气通入热的氢氧化钾溶液;然后,利用冷却热饱和溶液分离出氯酸钾。将热的饱和的食盐水溶液进行电解能制得氯气。而制取氢氧化钾分三步。第一,通过高温加热碳酸钙生成氧化钙;第二,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第三步,氢氧化钙与草木灰反应生成氢氧化钾。

出现了氢氧化钠,氢氧化钾这些碱溶液,黄复华让PH试纸也问世了。

本来,这是生于1627年的英国化学家罗伯特.波义耳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发现的。在一次实验中,放在实验室内的紫罗兰,被溅上了浓盐酸,爱花的波义耳急忙把冒烟的紫罗兰用水冲洗了一下。过了一会儿,他发现深紫色的紫罗兰变成了红色的。这一奇怪的现象促使他进行了许多花木与酸碱相互作用的实验。由此他发现了大部分花草受酸或碱的作用都能改变颜色,其中以石蕊地衣中提取的紫色浸液最明显,它遇酸变成红色,遇碱变成蓝色。

利用这一特点,波义耳用石蕊浸液把纸浸透,然后烤干,这就制成了实验中常用的酸碱试纸——石蕊试纸。

石蕊为传统中药,在南北朝时,梁陶宏景所著的《名医别录》中,已有石濡(即石蕊)“可明目益精气”的记载。在明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中,谓“石濡有生津润喉,解热化痰”之功效。

第三个,就是平菇的种植。

搜索度娘得知,逐步由野生驯化成为现代人工大量栽培的各种不同颜色的平菇,是在现代国内外发现的2000多种食用菌中,属生长迅速,个体较大的一种质嫩味美、价值很高的大型食用菌。原是名贵山珍,宫庭佳肴,现是千家万户餐桌上的菌类蔬菜。

早在六、七百年前,南宋文学家朱弁出使金国被扣16年时作的《谢崔致君饷天花》一诗就热情地歌颂了平菇既是荤菜又是蔬菜,赞誉平菇犹如天上的花一样味鲜美,回味无穷,感慨万千。

平菇对温度的要求并不高,可以在冬季进行。气温在15℃以下是平菇栽培的适宜时期,既适于平菇生长发育,又不利杂菌生长。

平菇尽管种类繁多,除了菌丝和子实体生长发育所需温度不同外,其他生长条件和栽培工艺都是基本相同的。菌丝生长不同种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和适宜温度不完全相同,多数品种在5~35℃下都能生长。从平菇子实体形成温度上看,除了高温型的特殊种外,多数品种在10~20℃内都可出菇。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温度越高,子实体生长越快,菌盖越薄,色泽就越浅。

平菇可利用的营养很多,木质类的植物残体和纤维质的植物残体都能利用。人工栽培时,用废棉、棉籽壳、玉米芯、棉秆、大豆秸,产量都较高,其他农林废物也可利用,如木屑、稻草、麦秸等。下面就是一种常用配方及其配制方法。棉籽壳99%,石灰1%。将石灰溶于适量水中,均匀地淋在棉籽壳上,边淋水,边踏踩,边翻拌,直到棉籽壳含水适量均匀为止。

崇明也产棉,而且大明朝第一产棉基地松江府也和崇明的水域相邻,原料来源一点都不用担心。

同类推荐
  • 谋天下之红颜祸

    谋天下之红颜祸

    当一场姻缘因为一场杀戮而起,身后血腥肆虐,他为了爱、她为了恨。她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当风云突起,诡谲纷纭,生死抉择时谁又能守着自己的本心不在这权谋中迷失?当一个个朝中泰斗随着时间泯灭,掩埋,当她站在死亡边缘看风云迭起她嘴角的弧度透着嗜血的残忍时谁又能傲视群雄立于不败……
  • 大唐隐相

    大唐隐相

    “那一年,王忠嗣二十三岁,李嗣业只有十二岁,郭子仪大一些,已是三十岁了。环环、环环只有十岁的样子,李白和老杜也很年轻。玄宗四十岁了,一个大叔级别的人。最好笑的是安禄山,这货竟然不知道自己多大岁数了。不过,看他的样子,倒是与王忠嗣差不多大------那时我还想着,就做一个神童不香吗?干嘛要管你们的破事?”多年以后,李泌坐在隐宫中,和对面一个童子说着。
  •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鉴赏(中华古文化经典丛书)

    《史记》名列二十四史之首,是司马迁撰写的我国第一部通史,为纪传体史书的创始。《史记》全书包括本纪、表、书世家和列传,其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余字。内容浩繁,艺术精湛。因其在史学和文学两大领域的卓越成就及对后世的深远影响,鲁迅在《汉文学史纲要》一书中誉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为了帮助青年朋友学习历史、增长智慧,《史记鉴赏》选取了包括述事、人物、议论、典故在内的章节予以注释、翻译,鉴赏精辟,深入浅出。文白对照,译文精微,详而不繁,阅读方便。
  • 三国一介老兵

    三国一介老兵

    汉末三国,气候转冷,粮食少收,疫病横行,政治腐败,天下动荡。主角有望气之能,却过着普通民众的生活。主角自从被董卓手下将校强征入伍,开始了颠沛流离的军旅生涯。主角先后在董卓、吕布、曹操、刘备等三国各大军事集团中效力,通过对这些势力的观察,主角不断寻找着三国乱世中的安身立命之道。
  • 刺客信条:血契

    刺客信条:血契

    两个组织争斗了几百年,从十字军东征一直到现在。一个是为了守护人类自由的“刺客教团”,一个是严守秩序、铁腕至上“圣殿骑士”,十字军东征、文艺复新、美国独立战争、加勒比海盗、法国大革命……背叛、解放、成长、领悟造就了一代代的刺客大师,影中侍者:耕耘黑暗,服务于光名,我们是刺客!谨遵前人,恒古不变的信条:万物皆虚,万事皆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我终究选择了你

    我终究选择了你

    三年后,傅卿卿留学归来。她对蒋泽恺的爱情没有因时间与距离的原因变淡,反而变本加厉。穆诗曼的突然消失,致使蒋泽恺莫名其妙被单身。傅卿卿抓住机会,猛烈出击。再一次浪漫的晚餐后,傅卿卿终于安奈不住,对心中的男生伸出了魔抓。几天以后,穆诗曼突然回到风筝市。蒋泽恺像是重新找回了生活希望,对穆诗曼百般宠爱。傅卿卿不服输,对蒋泽恺进一步实行各种计谋。与此同时,泽曼面临又一次困境,被人告上法庭。廖辰风出手相救,结果却招来事端,被许颖棒揍一顿。两人感情面临第一次严峻考验。唐雪和邵婉晴的生意越做越大,生活变得忙碌,与尹尚的感情也被逐渐淡化。
  • 那些年之我和我的相师兄弟

    那些年之我和我的相师兄弟

    一名屌丝司机和他的相师兄弟的一段鲜为人知的探险旅程。你凭什么确定,你一生所见到的都是人?鬼性和人性,良心与良知,真实经历,胡雨口述17年鲜为人知的探险经历,聚阴宅,手足相残,妖魔附体,,,,,说出来也许你不相信,但是这的确是他的真实经历,现在就请随着他的口述进入他的世界,他将带你到一个神秘的灵异世界。请大家关注那些年系列之我和我的相师兄弟长篇小说
  • 魔心纪

    魔心纪

    少年天赋低下,凭借努力与机遇不断进步。在九死一生之下得神之遗物,自此天赋尽塑,一路进步,世界原来如此广阔。就算天赋如此低下,但我们从不放弃,哪怕只有一线生机,我们也会破茧成蝶。新人新书求收藏,求推荐!
  •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最新修正本)

    中华人民共和国检察官法(最新修正本)

    第二次修改的检察官法是旨在建立省以下法院人员统一管理制度,改革法官选任制度,建立法院人员分类管理制度,严格法官惩戒制度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仙门遍地是奇葩

    仙门遍地是奇葩

    原来仙门竟是这般不以为耻,当真是脸皮厚到极致。师傅喜欢徒弟,徒弟却为魔界鬼祭哭得死去活来。好一个郎艳独绝,遗世独立的灵澈仙人。又好一个不知羞耻,仙门之辱的徒弟。不愧是仙门之境,遍地奇葩,魔为仙成仙,仙为魔堕魔;不疯不魔,不魔不仙(ps:纯属瞎七八扯,毫无逻辑。)
  • 化兮

    化兮

    一个“盲人”,男主角,名叫李四,坚持不懈地为了别人,不顾自身安危,一次又一次救人于危难之中。李四,视觉非常特别。虽然是“盲人”,但可以捕捉到一般人都无法见到的“东西”。他父母在一次车祸中,离开了他,后来一直是他父母的好友在照顾。他有一个不为人知的神秘身份,他是“昆仑人”的后代,在家族中排行第四,所以名叫李四,字一,是后来挽救大灾难的关键人物。张三,女主角,身手不凡,但是第一次出场就倒在血泊中,一直晕迷不醒,是男主角救了她。其实他们很久之前就已经见过,她却一直看不上他,更谈不上有好感了。但自从他救了她,他们一直没有离开过,从有好感到相亲相爱,出生入死,一起战斗,为对方牺牲!化,一阴一阳,人与匕,能化解世间天地万物。男女主角的配合、结合,一起的战斗……都是化字之体现,化兮。
  • 幻想修改系统

    幻想修改系统

    一个咸鱼与更咸鱼的系统在二次元不断咸鱼的日子qq群:830840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