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85000000006

第6章

凡读书分类,不惟有益,且兼省心目。如《纲目》等三书,所载大约相同,若《纲目》用心看过,则此二书,不必更用细阅,但点过便是。譬如复读,极省工夫,然须一齐看去,不可看完一部,再看一部,久则记忆生疏也。其余若理学书,如先儒语录之类,作一项看;经济书如《文献通考》、《函史》下编、《治平略》、《大学衍义补》、《经济类编》之类,作一项看;天文、兵法、地利、河渠、乐律之类皆然,成就自不可量也。(陆桴亭《思辨录》)

人一刻不进学,对草木亦可愧。馆中有隙地种蔬,不数日已长成矣。因感记此。(陆桴亭《思辨录》)

凡人所当读书,皆当自十五以前,使之熟读,不但《四书》《五经》,即如天文、地理、史学、算学之类,皆有歌诀,须熟读。(陆桴亭《思辨录》)

近日人才之坏,皆由子弟早习时文。盖古人之法,四十始仕,即国初童子试,亦必俟二十后方许进学,进学者必试经论,养之者深,故其出之者大也。近日人务捷得,聪明者读摘段数叶,便可拾青紫,其胸中何尝有一毫道理知觉,乃欲责其致君****,故欲令人才之端,必先令子弟读书务实。昔人之患在朴,今人之患在文。文翁治蜀,因其朴而教之以文也。今日之势,正与文翁相反。使民能反一分朴,则世界受一分惠。而反朴之道,当自教子弟始。有心世道者,慎毋于时文更扬其波哉!(陆桴亭《思辨录》)

洒扫应对进退,此真弟子事。自世俗习于侈靡,一切以仆隶当之,此理不讲久矣。偶过友人姚文初家,见其门庭肃然,一切洒扫应对进退,皆令次公执役,犹有古人之风。文初,砚闻先生之后也。其高风如此。(陆桴亭《思辨录》)

师道坏,则无贤子弟;无贤子弟,则后来师道愈坏。敝敝相承,吾不知其何所流极也。(陆桴亭《思辨录》)

致知工夫,莫备于六书,盖天地间一物必有一字,而圣贤制字,一字必具一理,能即字以观理,则格物之道在焉矣。许氏《说文》,虽略存古人之意,而理有未备。吾友王子石隐作《六书正论》,每字必据理精思,直穷原本,其精确处竟可作《尔雅》读。为格致之学者,不可不知。(陆桴亭《思辨录》)

谢上蔡见明道,举史书成诵,明道以为玩物丧志。及明道看史,又逐行看过,不差一字,谢甚不服。后来有悟,却将此事作话头接引博学之士。愚谓上蔡不服固非,即以此作话头接引博学之士,亦非也。凡人读书,皆不可稍有忽易之心。亦不可徒存记诵之念。有忽易之心,则掩卷茫然,事理俱无所得;有记诵之念,则随人可否,事虽察而理或遗。故上蔡记诵,而明道以为玩物丧志者,惧其详于事而略于理也;明道看史,却又逐行看过,不差一字者,求详其事,将以深察其理也。凡读书之人,皆当以此为法,奈何独以接引博学之士哉!(陆桴亭《思辨录》)

予尝欲辑兵书为三卷,曰道、曰法、曰术。道,只是道理。凡《四书》、《五经》中言兵处,如“教民七年”“以不教民战”、《易》之《师》卦、《书》之步伐、《诗》之《车攻》、《吉日》以及圣贤古今论兵格言,必有合于王者之道者乃取。法,则法制。如《司马法》、《李靖兵法》及《纪效新书》、《八阵发明》之类。术,则智术。如孙、吴兵法及古今史传所纪攻战之迹。令学兵者先知道,次学法,次论术,庶体用不淆而人才有造。(陆桴亭《思辨录》)

孙、吴、司马法等七书,世谓之“武经”。然七书中惟《司马法》近正;《孙子》虽权谲,然学兵者心术既正之后,亦不可不尽兵之变。至《吴子》则浅矣。其余若《尉缭》甚粗略。《六韬》、《三略》、《卫公问答》皆伪书,无足观。(陆桴亭《思辨录》)

兵家所言出奇制胜者多矣,言旗鼓步伐者少。出奇制胜之法虚,旗鼓步伐之法实,虚处聪明人自可会得,实处非学不可,犹之名物度数,即圣人亦不能生知也。《孙》、《吴》不必言,即《通鉴》一书,凡言战攻处,孰非出奇制胜之法?惟旗鼓步伐,所传甚少。唐有《李靖兵法》,此其书也,然不得见全书,今仅存杜氏《通典》所载。戚南塘《纪效新书》,是从此书中脱出,故于旗鼓步伐之功独详,读者不知,以为戚公必有异人传授,亦可笑也。(陆桴亭《思辨录》)

人欲知地利,须是熟看《通鉴》,将古今来许多战争攻守去处,一一按图细阅。天下虽大,其大形势所在,亦不过数项。如秦蜀为首,中原为脊,东南为尾;又如守秦蜀者,必以潼关、剑阁、夔门为险;守东南者,必以长江上流荆襄为险。此等处俱有古人说过做过,只要用心理会。其或因事远游,经过山川险易,则又留心审视,默以证吾平日书传中之所得,久之贯通胸中,自然有个成局。其他琐碎小利害去处,俟身到彼处,或按阅图籍,或询问土人,当自知之,无庸屑屑也。(陆桴亭《思辨录》)

地利只是“险阻”二字,山为险,水为阻。秦以一面东制诸候,山为之也;长江天限南北,水为之也。推此以往,可以知地利矣。(陆桴亭《思辨录》)

地势险易,古今亦有变更,不可尽据书传。昔当秦汉时,函谷至潼关八百里,其右阻河,其左傍山,道远险狭,敌来犯关,常在千里之外,故曰“秦得百二”。今闻河流渐北,中饶平陆,宽坦无阻,失其险矣。天下之古今异势者,岂特一潼关哉!(陆桴亭《思辨录》)

水利与农田相表里,故善治水者,以水为利;不善治水者,以水为害。江南泽国,而土田日辟,以水为利也;西北高地,而每受河患,以水为害也。故善言水利者,必言农田。(陆桴亭《思辨录》)

水利只是“蓄”“泄”二字,高田用蓄,水田用泄;旱年用蓄,水年用泄。其所以蓄泄之法,只在坝闸。知此数语,水利之道,思过半矣。(陆桴亭《思辨录》)

立身以力学为先,力学以读书为本。今取《六经》及《论语》、《孟子》、《孝经》,以字计之:毛《诗》三万九千一百二十四字;《尚书》二万五千七百字;《周礼》四万五千八百六字;《礼记》九万九千二十字;《周易》二万四千二百七字;《春秋左氏传》一十九万六千八百四十五字;《论语》一万二千七百字;《孟子》三万四千六百八十五字;《孝经》一千九百三字。大小九经合四十八万四千九十五字,且以中才为率,若日诵三百字,不过四年半可毕;或以天资稍钝,减中才之半,日诵一百五十字,亦止九年可毕。苟能熟读而温习之,使入耳着心,久不忘失,全在日积之功耳。里谚曰:“积丝成寸,积寸成尺;寸尺不已,遂成丈匹。”此语虽小,可以喻大。后生勉之。(郑耕老《劝学》)

读书当时虽极熟,久而不读亦必忘。其温习之法:若初读过书一卷,则一日温此一卷;其后读过二卷,则二日温一遍;三卷则三日温一遍,……二百卷则二百日能温一遍,亦永不忘。此乃杨子吴秘之家传温书之法,如此既省工,又永永不忘之妙法也。(王虚中《训蒙法》)

安定胡先生之主湖州学也,天下之人谓之“湖学”。学者最盛,先生使学者各治一事,如边事、河事之类,各居一斋,日夕讲究,其后从学者多为时用。盖先生教人务有实效,不为虚言也,是时孙公莘老名觉、顾公子敦名临,最为高第。(吕氏《童蒙训》)

田腴诚伯笃实士,尝从横渠学,每三年治一经,学问通贯,当时无及之者。(吕氏《童蒙训》)

杨应之学士言:“后生学问,聪明强记不足畏,惟思索寻究者为可畏耳。”(吕氏《童蒙训》)

儿辈读书,惟务涉猎,都不精专,故每试辄蹶。尝与之言,譬如用人,必平日与之共肝胆、忘形骸、绸缪胶结,曾无间然,临缓急时,自得其力;若只泛交及一面之识,平时饮酒燕笑,渠便肯来;一旦有事,则掉臂去。每见先辈读书,必有本头,饭边枕上,都不放舍,虽与人看不得,然执此以往,取青紫如拾地芥,只是与之稔熟耳。(《小柴桑喃喃录》)

王景文曰:“文章根本,皆在《六经》,非惟义理也,而机杼物采,规模制度,无不具备者。张安国出《考古图》,其品百二十有八,曰:‘是当为记,于经乎何取?’景文曰:‘宜用《顾命》。’《游庐山记事》,将裒所历序之,曰:‘何以?’景文曰:‘当用《禹贡》。’”(《辞学指南》)

刘子厚曰:“当先读《六经》,次《论语》、孟轲书,皆经言。左氏、《国语》、庄周、屈原之辞,少采取之;谷梁子、太史公甚峻洁,可以出入。”(《辞学指南》)

穷经之暇,各随自家聪明材质,专习一艺,或能兼通诸艺更佳,如礼、乐、射、御、书、数及历象、兵刑、钱粮、治河之类,必精研习炼,实实可以措诸事业,不徒空谈其影响而已也。(施虹玉《塾讲规约》)

陶公读书,止观大意,不求甚解。所谓甚解者,如郑康成之《礼》,毛公之《诗》也。世人读书,正苦大意未通耳。今者朝读一书,至暮便竟,问其指归,尚不知所言何事;自云吾师渊明。不惟自误,更以教人,少年倦于讨求,从之而废。凡我同人,若遇此辈,所谓“损友”,绝之可也。(《钝吟杂录》)

为学要在小时,年长便不成。然年长矣,亦不可不勉。(《钝吟杂录》)

吾见人家教子弟,未尝不长叹也。不读《诗》《书》,云妨于举业也。以余观之,凡两榜贵人,粗得名于时者,未有不涉猎经史。读书好学之士,不幸而踬于场屋,犹为名于一时,为人所宗慕。其碌碌不知书者,假令窃得一第,或鼎甲居翰苑,亦为常人,其老死无成者,不可胜记。岂曰学古不利于举业乎?又不喜子弟学道,脱有差喜言礼义者,呼为至愚,不知所谓道者只在日用中,惟不学也,居家则不孝、不弟;处世则随波逐浪,作诸不善。才短者犹得为庸人,小有才者往往陷于刑辟,中世网而死,其人不可胜屈指也。见三十年前,士人立身,尚依名教,相见或言《诗》《书》,论经世之务,今则绝无矣。(《钝吟杂录》)

每看古今书,见嘉言善行,凡有关于修齐治平之道者,即为圈点,日录数纸。与人聚谈时,随便将此当闲话,亦出亦巽,总不过家常话,此有数意:一不空过此不复来之白昼;二不虚耗此不易得之茶饭;三不负此好朋友英年子弟不能常聚首时。(《小言》)

朱子论读书之法,谓始初一书费十分工夫,后一书费八九分,后则费六七分,又后则费四五分矣。此即所谓势如破竹,数节之后,迎刃而解。(《问学录》)

朱子答江元德曰:“所喻。《易》、《中庸》之说,足见用心之切,其间好处亦多。‘但圣贤之言,旨意深远,仔细反复,十年二十年尚未见到一二分,岂可如此才方拨冗看得一过,便敢遽然立论,似此恐不但解释之义有所差错,且是气象轻浅,直与道理不相似。’吾辈才举笔,不可不思此一段。何曾侍晋武帝宴,退谓诸子曰:‘主上开创大业,吾每宴见,未尝闻经国远图,惟说平生常事,非贻厥孙谋之道也,及身而已,后嗣其殆乎!’吾辈才学文,不可不思此一段。”(《问学录》)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在九零有矿山

    我在九零有矿山

    被人暗害摔成重伤,养母和大哥为钱放弃治疗。重生回来的方秋桃‘不计前嫌’对养母和大哥进行了深刻治疗!想要钱?没有!想占便宜?没门?更有最佳男主程文俊这个高手中的高手的助力!方秋桃学业种田两不误,还带着空间系统重返九零。“媳妇,有人偷咱家地里的菜!”“不怕,咱家有矿!”“媳妇,有人破坏咱家的货船!”“不怕啦,咱家有矿!”“媳妇,那个就是害你的人!”“谁?在哪?我拿金矿砸死他!”
  • 黑罪冥帝

    黑罪冥帝

    千秋业,万古名,英雄一身血染尘。战场荒,踏血行,百年气魄,胜者吾名。----黑罪冥帝
  • 影视诸天起

    影视诸天起

    在平凡无奇的一天,正在观看《龙珠超》的陈凡突然看到。"破坏神比鲁斯:破坏神神之体高级(灰),破坏神力(灰),自在极意功初级(灰),初级神级气的感悟(灰)""超级赛亚人之神孙悟空:神之体初级(灰),初级神级气的感悟(灰)……"这!!!
  • 觅道之旅

    觅道之旅

    东大陆的战火即将安定,西方的混沌在积蓄力量,新的纷争即将开始,崔行止带着两个兄弟在苍茫乱世寻访自己心中的道,也将为天下众生寻得一条新道
  • 竹马竹马偶是青梅

    竹马竹马偶是青梅

    对于从未谈过恋爱单纯的大龄“寨主”来说,老公果然要从小培养起才又实用又方便又划算。可惜她当初就没有这个思想觉悟,导致现在被逼去相亲。结果……这是算重生?穿越?还是借尸还魂?哭死!咱没打算重新来过啊~~~~(>_<)~~~~重生都重生了,那就好好过吧!哟,原来你是我的竹马啊!乖,听姐的话有糖吃。O(∩_∩)O~~~~~~~~~~~~~~~~~~~~~~~新人新书,希望喜欢本书的亲们,可以多多支持清风,加个收藏,投张推荐支持《竹马》,有意见也请多多留言,谢谢!O(∩_∩)O~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牛郎织女双神

    牛郎织女双神

    生命,如果这样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会怎么样.
  • 明明不懂我的心

    明明不懂我的心

    她叫明晶,一个知性、豁达、敢爱敢恨的漂亮女子,年轻时为爱放弃一切,甘愿陪他白手起家,可惜再美的感情也敌不过逝水年华;他叫金明,功成名就后,终是抵不住身边美眷如花,却怵于穷困潦倒之际与她所签的财产协议公证而不得不收敛爪牙。且看内心强大的她,无奈回首:有些人,一用心便成为了故人;且听一时失足的他,无限懊悔:有些事,一分心便成为旧事。
  • 孽缘之邪妃斗正牌

    孽缘之邪妃斗正牌

    本因在现代舒坦地过日子,却蛋花了!来到了一个架空王朝,这还不算,某女:“王爷,嫁给我呗。”某王:“不行!本王已有相爱之人。”啊啊??这是尼玛的剧情,我这个穿越女倒贴都不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