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75600000100

第100章 总论(2)

未可知在季氏也定哀多微辞主人习其读而问其

传则未知己之有罪焉尔

谷梁传不言正月定无正也定之无正何也昭公之

终非正终也

死在外故

释曰非正终案桓公之薨于齐与

干侯不异庄公不即位而书正月何解以十八年

如齐至即薨薨而当岁即入入而庄公继位行既

殡逾年之礼但以先君杀而后立不忍行即位之

礼今昭公前年薨今年丧入定公既殡不居正月

之前欲行即位非踰年之始非始非正故未得即

位不得比之庄公

定之始非正始也昭无正终故定无正始不言即位

丧在外也

胡传元年必书正月谨始也定何以无正月昭公薨

于干侯不得正其终定公制在权臣不得正其始鲁

于是旷年无君春秋欲谨之而不可也季氏废太子

衍及务人而立公子宋宋者昭公之弟其主社稷非

先君所命而专受之于意如者也故不书正月见鲁

国无君定公无正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则未知己

之有罪焉耳

薛氏曰元年书正以正其始昭公已卒定公未

克践祚是昭公之末世未得为定公之始年也

沙随程氏曰定公未立先书元年春者追书也

汪氏曰秦以前皆逾年即位汉惠以后即位于先

君即世之年然犹逾年改元自汉帝禅即位改元

于昭烈崩之次月厥后皆一年二君而两建元矣

然朱子纲目必大书先君之年分注嗣君之改元

以为君臣父子之教所关甚大皆取法于春秋逾

年改元之意此年虽定公未即位而追书元年春

者以昭公已薨则是年实嗣君之年不可不书元

年春亦犹晋建武元年愍帝既废元帝始于三月

即晋王位而纲目追书建武元年春正月也

公即位

春秋夏六月癸亥公之丧至自干侯戊辰公即位

定公不得以正月即位失其时故详而日之

公羊传癸亥公之丧至自干侯则曷为以戊辰之日

然后即位正棺于两楹之间然后即位子沈子曰定

君乎国然后即位即位不日此何以日录乎内也

内事详录善得五日变礼或说危不得以逾年

正月即位故日主书者重五始也

解云书日所

以得变礼者癸亥之日公丧乃至戊辰之日然后

君即位象五日殡讫即位之礼故录日以明之言

其变而合礼矣

谷梁传殡然后即位也定无正见无以正也逾年不

言即位是有故公也言即位是无故公也即位授受

之道也先君无正终则后君无正始也先君有正终

则后君有正始也戊辰公即位谨之也定之即位不

可不察也公即位何以日也

据未有日者

释曰解定公即位特异常文者

欲言继弒公好卒欲言好卒卒非正终不即日逾

年乃至至正月当即位而皆失时时不得同于常

礼礼有异文文书之在夏是有故与无故两文并

见即位虽同而时义有别理有所见见必有意故

曰不可不察也

戊辰之日然后即位也癸亥公之丧至自干侯何为

戊辰之日然后即位也

癸亥去戊辰六日怪不即位

正君乎国然后即位也沈子曰正棺于两楹之间然

后即位也内之大事日即位君之大事也其不日何

也以年决者不以日决也此则其日何也着之也何

着焉逾年即位厉也

厉危也公丧在外逾年六月乃得即位危故日

于厉之中又有义焉未殡虽有天子之命犹不敢况

临诸臣乎周人有丧鲁人有丧周人吊鲁人不吊周

人曰固吾臣也使人可也鲁人曰吾君也亲之者也

使大夫则不可也故周人吊鲁人不吊以其下成康

为未久也君至尊也去父之殡而往吊犹不敢况未

殡而临诸臣乎

胡传昭公之薨已越葬期犹走得返至于六月癸亥

然后丧至而定之即位乃在是月之戊辰盖迟速进

退为意如所制不得专也以周书顾命考之成王之

崩在四月乙丑宰臣太保即于是日命仲桓南宫毛

俾爰齐侯吕伋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王世子钊于

南门之外延入翼室宅忧为天下主不待崇朝而后

定也今昭公丧至在葬期之后公子宋自坏隤先入

犹未得立是知为意如所制不得以时定非为正棺

乎两楹之间故定之即位不可不察也夫即位大事

也宗嗣先定则变故不生盖代君享国而王其察宜

戚宜惧一失几会或萌窥伺之心至于生变则为不

孝矣古人所以贵于早定国家之本也今昭公之薨

定公之即位春秋详书于策非为后法乃见诸行事

为永鉴耳

家氏曰定公之立不书即位正也今书即位以

其篡君之子受位于贼特书即位以正之也定公

而能执子臧季札之让逃而去之夫然后于义为

尽今也受位于贼臣曾不曰先君有嫡子在我不

当立偃然自以为己之所当得是与篡何远哉春

秋书即位从桓宣之例夫岂与之亦以诛之也

朱子全书

答潘子善书

问康王释丧服而被衮冕且受黄朱圭币之献诸家

皆以为礼之变独苏氏以为礼之失曰天子诸侯之

礼与士庶人不同故孟子有吾未之学之语盖谓此

类耳如伊训元祀十二月朔亦是新丧伊尹已奉嗣

王祗见厥祖固不可用凶服矣汉唐新主即位皆行

册礼君臣亦皆吉服追述先帝之命以告嗣君盖易

世传授国之大事当严其礼而王侯以国为家虽先

君之丧犹以为己私服也五代以来此礼不讲则始

终之际殊草草矣

丘浚大学衍义补

祭告祈祷之礼

舜典正月上日受终于文祖肆类于上帝禋于六宗

望于山川遍于群神

臣按王者中天地立为神人主是以其初即位也

明则诏告于遐迩之臣庶幽则祭告于上下之神

祇帝舜受尧之禅以有天下受终文祖之后遂类

祭于上帝谓之类者意其所祭者非特一帝也凡

夫后土社稷与夫境内祀典所载者皆聚合于上

帝而并祭以告之焉始也受终于文祖仅告于受

命之祖一庙而已兹于祭帝之次乃精意以享夫

三昭三穆之宗焉既禋祀矣于是望祀天下之山

川遍索天下之群神盖以道里辽远不能亲诣望

所在而遥祭之祀典众多恐有或遗按所有而遍

及之也洪惟我列圣登基之初首祭告于郊庙社

稷继遣臣僚分祭天下山川等神盖与有虞之制

越千载而符合也或曰自汉以来解书者咸从周

礼注疏依类之类孔注祭法六宗之宗蔡传本朱

子非苟同者而取之不以为非曰神之大者上帝

也其次后土其次五土五谷之神舜告摄位虽山

川群神咸望祭而遍及之乃独遗后土社稷乎受

终文祖文祖之外岂无他祖宗若曾若祖若祢者

而皆不使之与闻乎胡宏取晋张髦之说虽与周

人祖有功宗有德之制不合然帝王异世不相袭

礼其制不必尽同也孔注谓文祖为尧文德之祖

庙有祖斯有宗合此六宗以为七庙故舜始则受

终于祖继则禋享于宗焉注家又谓四时寒暑日

月星水旱为所尊祭故谓之宗呜呼后土社稷此

之六者卑耶胡乃遗之也况寒暑即四时之候水

旱乃雨旸之变既祭四时则寒暑在其中矣水乃

雨之淫旱乃旸之亢不常有也古有雩祭盖有所

因摄告之际夫水旱而预祭之何居或又谓三昭

三穆出于周非帝世制也曰七世之庙可以观德

商初已有七庙矣安知其非承虞夏之遗制乎

月正元日舜格于文祖

大禹谟正月朔旦受命于神宗率百官若帝之初

论语曰予小子履敢用元牡敢昭告于皇皇后帝

武成厥四月哉生明王来自商丁未祀于周庙邦甸

侯卫骏奔走执豆越三日庚戌柴望大告武成

汉文帝即皇帝位入未央宫十月辛亥见于高庙

光武即位于鄗为坛营于鄗之阳祭告天地六宗群

唐高祖即皇帝位命兼太尉萧造告于南郊

宋太祖即皇帝位差官告天地社稷群神

高宗即位告于昊天上帝

孝宗以三十二年受禅奏告天地宗庙社稷景灵宫

诸宫观诸陵绍兴两攒宫光宗宁宗亦如之

臣按国家之事孰有大于受终继体者哉继天命

以出治承祖宗而践阼必行祭告之礼自尧舜禹

汤周武皆然自秦汉以来礼文苟简乃有行不行

者创业之君出于草创继世之君拘于谅暗遂无

一定之制宜以唐虞之世为则盖舜受尧禅以姓

言则舜与尧异以位言则舜受之尧盖兼创与继

也方其摄位之初既以告于文祖而遍祀群神矣

及夫尧丧既毕之后而复至于文祖庙而告之焉

窃意告祭之礼宜于嗣统之初遣礼官告即位于

郊庙社稷群望分遣近臣遍祭于天地群神迨夫

丧毕之后特于常祀之外如舜格文祖之比择日

躬诣郊庙行礼庶几合于舜典之义

荆川稗编

即位谨始例

人君嗣立逾年必改元此重事也当国大臣必以其

事告于庙秉笔史官必以其事书于策缘始终之义

一年不二君故不改于柩前定位之初缘臣民之心

不可旷年无君故不待于三年毕丧之后逾年春正

月乃谨始之时得理之中者也于是改元着新君即

位之始宜矣即位而谨始本不可以不正为子受之

父为诸侯受之王此大本也咸无焉则不书即位隐

庄闵僖四公是也圣人恐此义未明又于卫侯晋发

之书曰卫人立晋以见内无所承上不请命者虽国

人欲立之其立之非也在春秋时诸侯皆不请王命

矣然承国于先君者则得书即位以别于内复无所

承者文成襄昭哀五公是也圣人恐此义未明又于

齐孺子荼发之荼幼固不当立然既有先君景公之

命矣陈乞虽流涕欲立长君其如景公之命何以乞

君荼不死先君之命也命虽不敢死以别于内复无

所承者可也然乱伦失正则天王所当治圣人恐此

义未明又于卫侯朔发之朔杀伋寿受其父宣公之

命当有国矣然四国纳之则贬王人拒之则褒于以

见虽有父命而乱伦失正者王法所宜绝也由此推

之王命重矣虽重天王之命若非制命之义亦将壅

而不行故鲁武公以括与戏见宣王之欲立戏仲山

甫不可王卒立之鲁人杀戏立括之子诸侯由是不

睦圣人以此义非尽伦者不能断也又特于首止之

盟发之夫以王世子而出会诸侯以列国诸侯而上

与王世子会此例之变也而春秋许之郑伯奉承王

命不与是盟此礼之常也而春秋逃之所以然者王

将以爱易储贰桓公纠合诸侯仗正道以翼世子使

国本不摇而天下之为父子者定所谓一匡天下民

到于今受其赐者也至是变而之正以大义为主而

崇高之势不与焉然后即位谨始之义终矣万世之

大伦正矣故曰春秋之法大居正非圣人莫能修之

谓此类尔

辨嗣君踰年即位

先儒皆以春秋君薨嗣子逾年即位为正非也不知

圣人所书正以讥非礼且启祸乱之门也在礼天子

崩七日而殡既殡嗣子即位称王以示天下之有主

也诸侯薨五日而殡既殡嗣子即位称公以示一国

之有主也观书顾命及康王之诰曰乙丑王崩齐侯

以二干戈虎贲百人逆子钊于南门之外延入翼室

恤宅宗癸酉王麻冕黼裳既尸天子太保毕公率四

方诸侯执壤奠群公既已听命相揖逊而出王释冕

反丧服此嗣君即位之常礼也夫成王崩齐侯必逆

元子钊入翼室居忧以为天下宗主及既殡遂麻冕

黼裳称王受册命同瑁而即位矣既尸天子受诸侯

之奠贽作诰报之君臣之分已定乃释吉凶之服行

丧礼自乙丑至癸酉九日之间已行即位之礼斯周

公之旧典夫子定书取之以存周制周公孔子岂不

知君父方崩嗣子遽吉服即位改元为未可哉盖以

大位奸邪之窥名号不早正则窥伺夺嫡之祸作矣

岂惟天子则然方周公薨丧未逾年伯禽因徐戎之

伐称公以兴师盖诸侯亦然也迨至周衰此礼丧乱

始有逾年即位之制其未逾年也天子不称王诸侯

不称公名之为子故平王以隐三年春三月崩至秋

武氏子来求赙奠虽逾三时不称天王之使以威王

未即位也襄王以文八年秋八月崩至明年春毛伯

来求金虽逾年犹不称天王之命以襄未葬嗣君未

成君也昭二十二年景王崩于夏四月至冬十月王

猛犹称子则异乎康王嗣天子之礼也鲁庄公薨于

秋八月子般至冬十月而称子文公薨于春二月子

赤至冬十月而称子襄公薨于夏四月子野至秋九

月而称子其他列国皆然僖九年春宋公御说卒其

夏襄公称子会于葵丘僖二十二年夏卫侯毁卒其

冬成公称子盟于洮如此之类异于伯禽嗣诸侯之

礼矣呜呼一人之家不幸丧其主父不有家督以为

之主则豪奴悍婢与其他人窝其私藏谋及田宅必

矣矧大而一国又大而天下其可一日而无君乎方

先君不幸逾年而后正嗣君之位号何以绝觊觎之

望塞祸乱之萌耶所以尹氏得以立子朝而抗猛王

室以危诸父得以立闵而弒般襄仲得以立宣而弒

赤鲁以大乱春秋之多变故盖始于此也使从周公

之典名位早定岂至是乎圣人于春秋所以书其逾

年即位及嗣君称子者皆着其变周礼而启乱源也

近世苏氏读书顾命康王之诰及据汉儒记礼之说

与春秋列国之制谓康王以嘉服见诸侯又受乘黄

玉帛之币为非礼且曰使周公在必不为此夫周公

制礼成康之君召毕之臣相与守之以为常制岂有

非周公之典成康召毕乃行之乎行之非礼夫子定

书乃取之乎不知书之所以存顾命者正以见春秋

之非尔盖苏氏不究春秋之旨故误为之说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我不想当主角有错吗

    我不想当主角有错吗

    人生苦短,好不容易穿越一次傻逼才去练武当主角,那是人干的吗?!李叶:我就要吃最软的饭,娶最美的老婆,谁不同意老子就嫩死他!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貋

    星貋

    窗外下着淅淅沥沥的小雨,火车正在缓缓的停靠站台,陈醉撑着头看着窗外,真是平凡又无趣的生活。七颗星球,七个不同的世界。光明在消散,黑暗正在涌进;守护还是堕落,这是星者与诡谲的对决!
  • 神剑情劫

    神剑情劫

    声名显赫的狄家因为一柄逆天神剑遭到覆灭。十年后,狄家遗孤狄枫踏上了一条充满凶险与阴谋的复仇之路。携逆天神剑,遇倾世红颜,斩灭族仇敌,破乱世阴谋,成千古佳言。
  • 你好,我的佳人

    你好,我的佳人

    从自己看小说,到渐渐的开始写小说,希望大家多多支持。
  • 2049,相信中国

    2049,相信中国

    中国是唯一的无神论世俗大国,唯一的文明持续五千年不间断的大国,唯一的数次和平崛起的大国,唯一的在殖民浪潮中未被同化的大国,唯一的财富和科技持续拥有二千年中心地位之一的大国,唯一的还在使用象形文字的大国……一个唯一是巧合,许多唯一就是特质。本书带领读者纵观中国五千年历史,向读者展示秦汉唐宋的辉煌,雅片战争的屈辱,新时代的雄心。通过对比,用事实和理论向世人论证,2049年的中国是一个更加富足、和平和文明超越的大国。随着中国的雄起,世界将走向三极化。
  • 世间孟婆汤

    世间孟婆汤

    在阴暗的地府里,孟婆看清世间的事态炎凉。孟婆见过许许多多的人,听过许许多多的故事。
  • 原始世界我最强

    原始世界我最强

    .吸收兽核,能量+100。吸收原石,能量+10000。远古的人族,曾在盘古大陆有过辉煌的时刻,曾想将人族的文明,传播至每一个世界。因为种种原因,这项伟大的事业以失败而告终,直到……萧阳从大荒中走出,人族迎来了历史上的最强者。你们做不到,是因为你们还不够强——萧山氏*阳。
  • 总裁的办公室娇妻

    总裁的办公室娇妻

    这一切都是命中注定,她的出现,让他有了感情,也是她的出现,让他告别的了gAY的路线,一切的一切都因她而起,因她而完美,她是他的女神。
  • 冥配

    冥配

    农历七月初七为中国的情人节,一名妓女突然失踪。这件本不应该引人注意的事情却令隍都城最有权势的孙老板坐卧不宁。鬼棺新娘,这是一件极其恐怖的事件,每年的七月十五日,鬼节的晚上,总有一具被肢解后又拼凑在一起的女尸穿着光鲜的喜服出现在孙老板所经营的贵族公墓中。一个混混的家中无意间发现了一张光盘,没有经过任何剪辑,光盘上记录着真实的杀人场面。三桩案子错踪复杂地纠缠在一起,似乎相互之间有着某种联系,又似乎根本没有联系,各色各样的人开始粉墨登场……信仰,权势,阴谋,所有的元素都交织在一起,勾勒出一副邪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