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35600000470

第470章 李非三问

正如李非教训自家蠢儿子时说的一样,他的姿态摆得可谓十足,哪怕赵和是个再挑剔的人,此时也不禁对他发出无声的赞叹。

想想看,这位深深一拜的是谁。

当今法家的大宗师,家族随着大秦兴旺发达了近两百年的大官僚,曾经历任四朝天子的老臣子,烈武帝遗命五辅唯一尚存者……就算抛开这些全部不说,单说当初赵和贫微之时,他便敏锐地觉察到赵和所代表的“势”,而数次向赵和示好,特别是在嬴吉以赵和的真实身份登上帝位,而赵和自己却在出了一番死力之后却片瓦无存之时,他便向赵和提醒,要他去西域去——当赵和在西域见到张衡之时,他便明白其真正含意,其实就是指点和暗示,他若想要寻找到自己的真正身份,唯有去西域找张衡。

这么一位思虑深远之人,甚至连大将军曹猛的死也是他顺水推舟推波助澜的结果,如今恭恭敬敬拜在赵和面前,不顾白发苍苍,不顾颜面尊严,这姿态摆得难道还不足吗?

但正是他摆得这么足,赵和心中反而在第一时间做出了决定。

此人不可以使之居高位!

若是将此人放置在高位之上,凭借的心术权谋,谁知道他还会玩出什么样的花样来?

故此,赵和在稍稍一愣之后,忙将李非扶起。

“李公何必如此多礼,论公,李公是前辈,我是晚辈,论私,李公是长者,我是后进,无论如何也不能当李公这样的礼啊。”

李非倒没有矫情,被他轻轻一扶,便站直起来。

然后李非就开始正适打量赵和了。

两人其实也有些年头未见,从赵和去西域起,转眼便是数年过去了。

第一次见到赵和时,那还是一个瘦瘦的少年,但从彼时的事情当中,李非就看到了这个少年瘦小身躯之中暗藏的决心与勇气。事实上这么多年来,哪怕不以胜负而论,在李非看来,烈武帝的子孙当中,也唯有赵和身中暗藏的决心与勇气可以与烈武帝相提并论。

不,比烈武帝更为强大。

与他相比,嬴祝也好,嬴吉也好,都等而次之了。

“昔时上官鸿老儿尚在时,老朽曾与他有过一次密谈,时间就是去年年底,彼时他身体已经多病,开始考虑身后之事了。”李非感叹道:“他于老朽说,曹猛并无反意,但曹氏必有反心,他若尚在,曹氏反心可制之,他若不存,老朽若不能先行下手,便应当早日请辞,以养天年。老朽身蒙秦恩,又有一腔抱负,偏偏子孙皆不争气,故此彼时谢楠来寻时,老朽为其说动,暗谋曹猛。”

他是将自己加入嬴吉一边图谋曹猛的事情先解释清楚来,因为李非很明白,图谋曹猛这一件事情上,他们在赵和心中是失分了的。倒不是赵和喜欢曹猛,李非相信,若是赵和有机会,同样也会除去曹猛,但问题是,曹猛死的时间不对,死后善后工作更是没有做好,这让赵和异常生气。

就算是脏活,也应当做得漂亮一点,不要留下那么多后患。

“李公乃是法家,法家岂可因有心而论罪耶?只有恶心,而无坏迹,不足罪也。”对这个问题,赵和果然表示了不满,“上官鸿老病昏聩,李公却聪明强健,李公以此说我,实是敷衍!”

赵和的指责没有让李非畏惧,他心里甚至暗暗松了口气。

两人言谈之中,其实已经相互探了底,也相互表露了一些心意。比如赵和不以“太尉”称李非,其实就是暗示他,新的朝廷中没有他的位置。而李非则以上官鸿的遗言相对,则是暗示赵和,他是唯一还活着的五辅,如果赵和需要什么政治正确,比如说烈武帝有什么遗旨或者曹猛、上官鸿有什么非名,那就需要李非进行合作。赵和没有接这个茬,反而指责他诛杀曹猛时只论心意而不看实际,这是不符合法家学说的行为,则是暗示他,若是法家想要在新朝廷中有一个好位置,他李非还是最好乖乖合作为妙。

象他们这样的人在一起谈话,莫说一句话,甚至一个腔调一次停顿,都暗藏着深意。李非自己是积年官员,在官场上打拼这么多年,自然是轻车熟路,而赵和也能勉强跟得上他的节奏,甚至还能够尽力争取主动,仅这一点,李非就再次确定,赵和是远胜过嬴祝与嬴吉了。

“如今想来,此确实是老朽之罪,今日来见护国公,也正是为此请罪。”在相互试探之后,李非很真诚地向赵和认罪。

这句话还是有深意,他等于是通过向赵和认罪的方式,将刀子递给赵和:我的罪状已经在你手中,你可以放心大胆地使用我了,若是我有不让你满意之处,你自可以凭此罪状杀我。

“事关国家社稷,罪非一人可定,此事暂且放下,容后再议。”赵和也很高兴地接过这柄刀。李非认为,赵和的意思是当什么时候他不满意了,就可以来议李非之罪了。他觉得诛曹猛之事暂告一段落,也算是对此前咸阳城发生的变乱的一种了结,接下来两人要说的,才是真正正要的事情。

“老朽夜驱咸阳,一是请罪,二则是得知护国公欲定道统之事。”李非直视着赵和,此前认罪之类的事情他可以屈己以适人,但在这个定道统的事情上,他决定要和赵和好好讨论一番了。

“李公请说。”

“老朽有三问,其一,护国公欲立万世不易之道统乎?其二,护国公欲罢黜百家,独尊一术乎?其三,护国公欲天下皆叛,无人可用乎?”

三个问题,都是直指要害的,赵和精神一振,当即拉住李非的衣袖:“李公请坐。”

他心中也是暗自佩服,不愧是李非。

满朝文武吵了两日,却还没有谁提出这三个事关根本的问题来,也只有李非,才意识到不解决这三个问题,定道统之事根本就是沙上筑城。

“万世不易之道统谈何容易,当初始皇帝自称始皇帝,以为子孙万世无穷,结果二世之时便天下大乱,若非圣皇帝仁德,大秦已亡二百年矣。”赵和摇了摇头,有些无奈地道:“我这些年来,一直在读史,希望能读史而明今,进而窥识来日,可越是读史,便越觉得人智之有穷,而困顿之无尽。我等之智,能够解决当世之疑难就已经算是不错了,万世不易……等万世之后,人们更为聪明再说吧。”

说完第一个问之后,他稍稍停了一下,见李非仍然非常专注地在听,便又继续道:“诸子皆是一时圣贤,百家尽有各自所长,我立道统,欲尽取其长,可是这又谈何容易。百家之言中,彼此相对者比比皆是,比如儒家说仁恕,法家言刑法,彼皆各自有理,如何取舍,岂我一人可定夺?”

这是回答了第二个问题,他肯定是不赞成罢黜百家独尊一术的,毕竟从他自己所接受的教育来说,铜宫五贤本身也是出自各家,五贤们在铜宫中争执了十余年,也未能争出一个长短对错来,这就使得赵和自己也对谁是谁非认识混乱。

紧接着是李非的第三个问题:“定道统之事,我亦知其事关紧要,故此不欲独断专行,李公是担忧道统定后,人心不安,皆欲去国?”

“正是,如今天下百官,出自百家,若护国公以单一之理为道统,百官如何自处?忠者则辞官退隐,乱者则附逆投敌,自削臂助而资敌,此岂谋国之道也?”李非道。

赵和对这个也有所解释:“若因我之道统而投奔敌逆,我应该高兴才是,总比他们混杂于我方之中阳奉阴违要好。须知自古以来,大国之敌皆出于内,未有闻内无祸乱而外敌入之事也。”

赵和的话说得稍稍有些绝对,不过李非也很理解。往远里说,春秋战国之时的诸侯,若其内部不乱,大秦哪里能够崛起,又哪里能够一统天下?往近而言,此时大秦最大的祸患,不是犬戎骊轩,也不是尚远在万里之外的火妖,而是内部二百年来的积弊。这些积弊看似还可以维持,但当大秦真正面临压力之时,它们就会曝露出来,成为让大堤崩溃的蚁穴。

“更何况,对此我亦有所谋划。天下之大,哪里会缺人才,真正缺的,是人才上升的渠道。那些人不服我之道统而弃我,正好空出位置,可以招募更多的人才。我知道曹猛死前与嬴吉的谏言,他虽是擅权专断,但却是颇有远虑之人,废察举而开科举,势在必行。我定道统之后,以道统之学开科举之制,天下英雄,必纷纷弃旧而迎新,入我之门,为我之助!”

李非点到这里,不由抚掌:“变法,护国公其实是欲变法!”

他这样说倒也没有错,但在赵和心里,又不仅仅是变法。所谓变法,大多数都只是在旧框架之中的缝缝补补,甚至只是裱糊纹饰罢了,他想做的,却是如商鞅一般,能够推动国力强盛、变革世代人心。

“既是如此,老朽于道统之事,倒是有几分浅陋之见,欲献予护国公之前。”李非见赵和没有否认,便向前微倾身体说道。

赵和注意力立刻集中起来,他也很好奇,李非这样的法家巨擘,究竟会如何在自己面前推销法家之说——李非所言的法家,肯定与他此前听到的法家有所不同,否则的话,他也不介意中途打断,让这位老人哪来哪去。

同类推荐
  • 灭胡之铁血篇

    灭胡之铁血篇

    五胡乱华,生灵涂炭,狼烟蔽天,哀鸿遍野。这是一个血腥的时代,这是一个悲剧的时代,弱肉强食,强者为尊,多少英雄走入末路,多少寒士一飞冲天。
  • 寂寞如雪,穿越到某个地方

    寂寞如雪,穿越到某个地方

    有一个人,他是一个非常寂寞,为什么呢,因为他刚生下来,她的妈妈就死了,到5岁那年他的爸爸也死了,是在战场上被打死的,还有他没有朋友,后来有一天从天来的仙人看到了,就有点同情他了,最后决定帮他。首先他就变成一个普通人,而且还是个乞丐,然后就拿了一个东西,骗他,他被骗了,就拿的这个东西穿越到了秦朝,可是他到了那边很不……穿越回来的他,去找那个乞丐算账,可是去了哪里,那个乞丐却告诉他你到2个月就要死了,因为你违反了天到,所以要接受惩罚。如果不想死,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把很久以前的人带回来,过5个月必须送回来……
  • 清穿之八旗铁骑

    清穿之八旗铁骑

    狗血的游戏,狗血的穿越,再加上狗血的人生,注定了本部小说狗血的开端,各位看官喜欢的可以多加关注,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不喜勿喷哦!
  • 黎生卷

    黎生卷

    黎国庆熙年间,他本是小城捕快,因一桩诡谲神秘的凶案,无意间卷入尔虞我诈的党派之争。朝廷之上风起云涌,宫闱之中疑窦丛生,他幸得贵人相助拜师天下第一门,人人都道他平步青云,却从此踏上真正的险途。周旋于功名利禄,纠缠于前朝往事,沦陷于儿女情长,沉浮于族国兴亡。庙堂之高,江湖之远,人心影绰,尘世阑珊。人生本有千万条道路,当迈出第一步时,便已寄余生于沧海,托命运付无常,而当大厦将倾之际,立足高塔之巅的你是否还会遵从初心?……这不仅是一个描述小捕快的职场打怪升职记,这也是一部反映黎国五十年兴衰的史书。黎生,既指身处黎国的人生际遇,亦为普天下茫茫众生。一曲歌谱尽英雄,一幅画绘尽山河,一卷书道尽苍生!
  • 绍宋

    绍宋

    绍者,一曰继;二曰导。公元1127年,北宋灭亡。旋即,皇九子赵构在万众期待中于商丘登基,继承宋统,改元建炎。然而,三个月内,李纲罢相,陈东被杀,岳飞被驱逐出军,宗泽被遗弃东京,河北抗金布置被全面裁撤……经过这么多努力之后,满朝文武终于统一了思想,定下了拥护赵官家南下淮甸转扬州的辉煌抗金路线。不过刚一启程,在亳州明道宫参拜了道祖之后,这位赵官家便一头栽入了闻名天下的九龙井中,起来后就不认得自己心腹是谁了!朕要抗金!可朕的心腹都在何处?!这是一个来自于九百年后灵魂的真诚呐喊,他在无可奈何继承了大宋的名号后,更要将这个朝廷与天下导向一条新路。故称绍宋。
热门推荐
  • 英雄联盟之养老主播

    英雄联盟之养老主播

    沐阳被动来到一个于地球一般无二的平行世界,在这里他遇到了自己的一生之敌尹祸水,一对欢喜冤家如何最终成为电竞模范情侣。沐阳:如果我被绑架了我就会眨眨眼。(眨眨)本书娱乐文。(前期走的直播路线,后期收购战队转战世界,新人新书希望大家能给点意见。)
  • 哥哥你在干嘛

    哥哥你在干嘛

    何卿卿和他哥哥何逸、何尘的故事就此展开。“哥,我的两瓶牛奶哪去了?”“你说放在柜子里的牛奶?我和他一起喝了。”“你!你!啊啊我的牛奶,我不管,你赔我一箱,哦不两箱!”
  • 绝世倾城:废柴也狂妄

    绝世倾城:废柴也狂妄

    她是二十一世纪王牌雇佣兵,任务中被贱人所害。当她穿到痴傻儿身上,风云变色,天下皆惊。神器,上古神兽,万能夫君统统手到擒来。
  • 重生之巨擘

    重生之巨擘

    草根郑朔,年过而立,一事无成!却在人生在得意之时,醉酒穿越!郑朔重生了,回到了1986年,自己人生中最困苦的时节。看郑朔如何利用自己对国内大势的先知先觉,一飞冲天,平步青云。本文以官场争斗和商场遨游为主线,没有通天的靠山,也没有坚固的基石,仅靠着一分良知实实在在为民办事、为国争利,聊尽身为国人之责。本文不架空,适度YY。本文纯属虚构,如有雷同纯属巧合。
  • 火影之重生宇智波家族

    火影之重生宇智波家族

    当一个火影迷跑到了火影世界会发生什么呢?
  • 穿越之三界传说

    穿越之三界传说

    伟大的文学家奥尘多大公爵改变了历史,创造了人类思想界的解放,命运的洪流让他站在时代的浪潮前,拨开了黑暗,找到了光明,他引领我们在蒙昧中不断前行。在神圣的圣所前,面对圣洁的光辉,在帝国至高的皇家议会中,直视王权的金冠,在大陆最为崇高的至高山峰上,平视苍穹之巨龙,然后,他总是会拿出标志性的战斗十字架,翻开记录着无数灵魂篇章的笔记本,并郑重告诉所有人:说我偷看公共女澡堂,那是诬陷!
  • 一个像秋天

    一个像秋天

    你如同夏日的晨露,那双天真的眼睛里闪烁着清澈的光芒。你说我像秋天的狗尾草,即便没有了晨露,明年依旧会等你。
  • 玄气学院

    玄气学院

    王艺以气不足而被人称为废物,在进入校园后混的风声水起,再加上女友背后的势力可谓是如虎添翼以至称霸校园。
  • 妖踏巅峰

    妖踏巅峰

    天地不仁,化身为蛇,妖途纵横!他是段家少爷,只因他天生柔弱而被当成棋子摆布,怎能甘心?偶然化身为蛇,逆天破地重生。我非小人,却是有仇必报;欺我负我,虽远必诛!我本善良,奈何世事繁杂;辱我霸我,十倍奉还!
  • 萧少太撩夫人101次出逃

    萧少太撩夫人101次出逃

    萧夜宸:“女人爬上来我的床说走就走?”艾瞳:“喂大哥有没有搞错?你自己拉我进房间的诶?我没告你*已经很不错了好吗!(上了一个亿年级大帅比心里美滋滋)不行!要镇定!还有亿万家产等着我继承!不能因为他耽误了前程!这是一场女主追逐亿万家产男主追逐女主的浪漫搞笑之旅1v1欢迎入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