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18200000007

第7章 泛爱众

“原文”

凡是人 皆须爱 天同覆① 地同载②

“译文”

只要是人,就应该相亲相爱,如同苍天与大地所生长的万物,不分你我,互助合作,绝对没有私心,才能维持这个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

“注释”

①覆:盖住。

②载:承载。

“评解”

人类生活在一个共同的世界,你我都是一样,所以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包容、相互尊重,团结友爱,不要有什么种族歧视、民族之争。地球其实就是个大家庭,而生存在地球上的人类就是这个家庭的成员,所以一家人要和睦相处,这样这个家庭才会美满、才会祥和。

“国学小百科”

大同世界

“大同”是古人追求的一种理想的社会模式。

“大同”之说,最早来源于《礼记·礼运》篇。文章记载孔子出游,有所感叹。当时,弟子子游在侧,问孔子为什么叹息。孔子遂表述了自己对大同社会的看法:大道实行的时候,以及夏、商、周三代英贤,他都没有赶上,但是,他非常向往那个时代。他说,大道之行就是天下为公,在那个时代,选贤能,讲诚信,人们不独亲其所亲,不独抚养自己的子女,而是普遍相爱,使老者有所终,壮者有所用,幼者能够顺利成长,寡、孤、独及残疾者生活都有依靠,男子有一定的职分,女子都能找到合适的人家。人们不必把财货攫为已有,只怕货财被丢弃而不用;人们在劳动中都能各尽其力,但不是为自己,并且鄙弃那种只为自己而劳动的行为。所以,奸邪之谋、盗贼之事都不会发生,夜不闭户,那才是太平盛世。

孔子重新建构“仁”这一道德范畴,主要是为了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由于每一个人均处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之中,所以把各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处理好了,就可以导致一个秩序井然的理想社会的出现。

即首先通过强调在家里要孝顺父母、亲爱兄弟,培养其对亲人的强烈爱心,作为对仁的基本要求。然后把爱心逐渐扩展到家庭以外的人,最后再把这种爱心进一步扩大到全社会,使每个人都有一颗博爱的心。虽然做不到“博施于民”,但每个人都能自觉地为社会作好事,能够推己及人,将心比心,“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选贤举能等等。“在这个社会里,奉行天下为公的原则,其所向往的不是社会生产能力的高度发达和人们物质生活的极大富足,而是社会道德的高尚,人伦关系的和睦,社会秩序的安定。”

这表明孔子所追求的正是人民安居乐业、老幼各得其所、怡然自得的大同世界。

“相关链接”

斩蛇除害

战国有一个名叫孙叔敖的人,很有德行。有一天他在外面做事,看到了一条两头蛇,因为在他们乡里面谣传,看到两头蛇的人都活不了,可能就会有厄运。所以他看到以后,马上拿起棍子把这个双头蛇打死了,然后把它埋好,自己就哭哭啼啼回家里去了。

孙叔敖的就问他:“你在哭什么?”

孙叔敖就说:“我不能奉养您老人家了,因为我看到双头蛇,我把它打死埋掉,命可能保不住了。”

他的母亲听完也很欣慰,因为孩子能够替别人着想。

就安慰他说:“你不用担心,你有这样的善心,往后一定会很有福分。”

后来孙叔敖长大,果真做了楚国的宰相,也很有成就。

“延伸阅读”

如何培养孩子的爱心

孩子爱心的培养,关键时期在童年,并且需要父母爱心的浇灌。培养孩子爱心的途径、方式很多,下面介绍几种简单而行之有效的妙法:

1.以身示教

父母、亲人要用爱心去影响孩子,要孩子学会尊老爱幼、尊敬乡邻,爱护花草树木,爱护小动物,珍惜光阴等,潜移默化中使孩子拥有爱的感知。同时,耐心地给孩子讲解什么是爱,并结合生活中孩子的坏行为、不良习惯,进行教育,使爱具体化。

2. 正确引导,转移坏习惯,

父母要冷静地对待孩子的缺点,要宽容地给孩子尝试错误的机会,然后听听孩子的想法这样才能有目的有针对性地进行恰当的评议,也只有恰当的评议才能使孩子信服、接受你的建议。用博大的爱心去感化、尊重孩子,而不要简单粗暴地去指责,埋怨。要多给孩子建议性的引导,让孩子信服,从而纠正孩子的坏习惯。

3.培养孩子的自爱、自立、自强心

日常生活中,孩子每一天都会有变化,变化有好的也有坏的,当孩子做的不对时,父母尽可能避免正面批评,要巧妙地让孩子知道什么不对,应该怎么做,而且使他感觉到自己原来很优秀,感到自己在变化中长大,从而产生自爱、自立,努力把握正确的方向达到自强。

4.不失时机地进行情感教育

父母要做爱的发现者和讲解员,及时进行爱的传递,让爱从小在孩子心中萌芽,成长。如看到小动物,告诉孩子为什么要保护小动物啊,看到有人乱扔垃圾时,带着孩子把垃圾拾起来丢到垃圾筒,告诉孩子要保护环境等等。讲故事、阅读书籍也是培养爱心的方式之一。

关键是父母要做到,孩子在你的影响下,也效仿你去做,有可能会比父母做的更好。

“原文”

行高①者 名自高② 人所重③ 非貌高④

才⑤大者 望⑥自大 人所服⑦ 非言大

“译文”

德行高尚的人,名望自然高。大家所敬重的是他的德行,不是外表容貌是否出众。

有才能的人,声望自然不凡,人们之所以欣赏佩服,是他的处事能力,而不是因为他很会说大话。

“注释”

①高:高尚。

②高:指名望高。

③重:重视。

④高:出众。

⑤才:才华、才能、能力。

⑥望:名望、声望。

⑦服:佩服。

“评解”

一个受人推崇与尊重的人,他的名声、声望一定很高,其主要原因并不是他相貌长的如何出众,多么有钱有权有地位,更重要的是他有很高的德行与修养,凡事能以身作则,事事从大处着眼,处处为他人考虑。大家看到他的言行举止,就会很尊敬他、敬仰他,仰慕他的人会越来越多,那他的声望就会随之而提高,而且这种尊敬与敬仰是发自内心的,这就是所说的“以德服人”。

一个有才能的人,不光要有深厚的学问,还要有很好的德行,学问会随德行的提高而提高。一个真正有德行有才华的人,他所做的事一定会有利益于家庭、有利益于社会,让家庭、社会的每个人都受益,尊重他、佩服他是很自然的。

“国学小百科”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由来

“桃李不言,下自成蹊”原意是桃树不招引人,但因它有花和果实,人们在它下面走来走去,走成了一条小路。比喻人只要真诚、忠实,就能感动别人。这一成语典故出汉将军李广的故事。

西汉时候,李广是一位勇猛善战的将军,一生跟匈奴打过七十多次仗,战功卓著,深受官兵和百姓的爱戴。李广虽然身居高位,统领千军万马,而且是保卫国家的功臣,但他一点也不居功自傲。他不仅待人和气,还能和士兵同甘共苦。每次朝廷给他的赏赐,他首先想到的是他的部下,就把那些赏赐统统分给官兵们;行军打仗时,遇到粮食或水供应不上的情况,他自己也同士兵们一样忍饥挨饿;打起仗来,他身先士卒,英勇顽强,只要他一声令下,大家个个奋勇杀敌,不怕牺牲。

后来,当李广将军去世的噩耗传到军营时,全军将士无不痛哭流涕,连许多与大将军平时并不熟悉的百姓也纷纷悼念他。在人们心目中,李广将军就是他们崇拜的大英雄。

汉朝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在为李广立传时称赞道:“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意思是说,桃李有着芬芳的花朵,甜美的果实,虽然它们不会说话,但仍然会吸引人们到树下赏花尝果,以至树下都走出一条小路,李广将军就是以他的真诚和高尚的品质赢得了人们的崇敬。

“相关链接”

以貌取人

孔子有许多飞弟子,其中有一个名叫宰予的,能说会道,利口善辩。他开始给孔子的印象不错,但后来渐渐地露出了真相:既无仁德又十分懒惰;大白天不读书听讲,躺在床上睡大觉。为此,孔子骂他是“朽木不可雕”。

孔子的另一个弟子,叫澹台灭明,字子羽,是鲁国人,比孔子小 三十九岁。子羽的体态和相貌很丑陋,想要事奉孔子。孔子开始认为他资质低下,不会成才。但他从师学习后,回去就致力于修身实践,处事光明正大,不走邪路;不是为了公事,从不去会见公卿大夫。后来,子羽游历到长江,跟随他的弟子有三百人,声誉很高,各诸侯国都传诵他的名字。

孔子听说了这件事,感慨地说:“我只凭言辞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宰予的判断就错了;我只凭相貌判断人品质能力的好坏,结果对子羽的判断又错了。”

自不量力

历史上自比诸葛亮的人不少,但像王昭远这样无耻而无能者却不多。王昭远本是无赖之人,靠奉承后蜀后主孟昶取得高位,他还不满足,宋太祖乾德二年(964年),他劝说孟昶派使者联络北汉,共同举兵灭宋,孟昶居然同意,后因使者在途中叛逃宋朝,宋太祖遂决意灭蜀。

随后,宋朝派忠武节度使王全斌、武信节度使崔彦进、枢密副使王仁赡、宁江节度使刘光义、枢密承旨曹彬等人率领步骑兵六万伐蜀。孟昶听说后,命王昭远为西南行营都统,赵崇韬为都监,韩保正为招讨使,李进为副招讨使,率兵拒战,并对王昭远说:“今日之师,卿所召也,勉为朕立功!”

王昭远此时仍非常狂妄,从成都出发的时候,后主孟昶让宰相李昊等人在城外为王昭远饯行。王昭远手拿铁如意,指挥若定,自比诸葛亮。王昭远酒酣,攘臂对昊曰说:“吾此行何止克敌,当领此二三万雕面恶少儿,取中原如反掌耳!”

结果,在宋军的打击下,王昭远三战三败,狼狈逃窜到利州,焚毁桔柏津的桥梁,留部将守剑门,自己逃到汉原坡。

宋军追到后,赵崇韬还想召集军队作最后抵抗,而王昭远却据胡床不能起,赵崇韬战败,被擒,王昭远脱下甲胄仓皇逃跑,投奔东川,藏在民宅中,被追兵活捉。

耶律休哥说:“史书中常提到所谓妄人,王昭远就是典型的狂妄,天下本无事、庸人自扰之,后蜀偏安一隅,无非是因为中原多事,无暇它顾,王昭远何德何能,非要愚不安愚,向强敌挑衅,最后上演一幕‘带汁诸葛亮’的闹剧,真是典型的蠢货。”

欧阳母教子

欧阳修是我国北宋时期的著名学者,杰出的文学家、史学家,是唐宋八大家之一。

欧阳修4岁时,父亲去世,母亲承担起抚养、教育儿子的责任。母亲不仅教他读书、识字,而且还教他读书的方法。她对欧阳修说:“你父亲读书时,常常在本子上写写记记,或是在书上圈点批注,你也应学着做。”欧阳修对母亲的教诲总是认真思考,并努力试着去做。在母亲的严格要求下,欧阳修十几岁就写得一手好字。

欧阳母不仅教孩子认字写字,还十分重视孩子的品德培养。她经常用欧阳修父亲的为人教育他。她向欧阳修讲:“你父亲是个清正廉洁的官,每当俸禄下来,她只留一部分贴补家用,大部分都接济了穷人。所以,你父亲去世时,只给家里留下一间房、一拢地,现在咱家住的房,种的地还是咱祖上留下的。我希望你也要成为你父亲那样的人。”

欧阳修24岁时,当上了推官(相当现在的审判官)。欧阳母用丈夫做刑官时谨慎处理案件的事例教育儿子。她严肃地对欧阳修说:“你父亲对每个案子都反复研究,认真推敲,特别是人命案,他更是反复核实,一丝不苟,从不徇私枉法。”

欧阳修牢记母亲的教导,为官清正,一直保持着刚正不阿、公正办案的作风,因此,欧阳修多次被贬。后来,因他疾恶如仇,勇于诤谏,被小人诬陷,而被挤出京城。欧阳修对母亲说:“孩儿不孝,这次授人以柄,被赶出朝廷,连累母亲又要跟儿受苦了。”

欧阳母听后,泰然一笑,对欧阳修说:“你这次仗义执言,做得很对。那些溜须拍马、心术不正的赃官,还算是人吗?为此,你遭贬谪,我不在乎。”母亲的话铿锵有力,掷地有声,令欧阳修激动万分。有这样一位母亲,欧阳修感到荣幸,感到骄傲。

欧阳母的言传身教影响了欧阳修的一生,使欧阳修一生光明磊落,敢说敢为,受到后人的尊敬和爱戴。

“延伸阅读”

提升你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是指能够产生吸引力的人的性格、气质和能力,以及思想、道德、情感、学识的有机融合,也指个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能作为权力、义务的主体的资格,说白了就是能产生吸引力的内在素质和外在表现。在今天的社会里一个人能受到别人的欢迎、容纳,他实际上就具备了一定的人格魅力。

人格魅力在人际交往中不可或缺。真诚、热心、无私、实在、大度者,人际关系融洽,亲和力强,那他的朋友就会越多,成功的几率就大。

人际关系,是一种最基本的关系,可也是一种最复杂的关系。虽然我们想常尽善尽美地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但客观上却常常为各种人际关系的纠葛与矛盾所烦恼和痛苦。我们可以探讨表现人格魅力的心理学规律,通过与人沟通心灵,加深理解,从而促进人际关系向理想的方向发展。

那人格魅力的性格特征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首先,在对待现实的态度或处理社会关系上,表现为对他人和对集体的真诚热情、友善、富于同情心,乐于助人和交往,关心和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对待自己严格要求,有进取精神,自励而不自大,自谦而不自卑;对待学习、工作和事业,表现得勤奋认真。

其次,在理智上,表现为感知敏锐,具有丰富的想像能力,在思维上有较强的逻辑性,尤其是富有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再次,在情绪上,表现为善于控制和支配自己的情绪,保持乐观开朗,振奋豁达的心境,情绪稳定而平衡,与人相处时能给人带来欢乐的笑声,令人精神舒畅。

最后,在意志上,表现出目标明确,行为自觉,善于自制,勇敢果断,坚韧不拔,积极主动等一系列积极品质。

具有上述这些良好性格特征的人,往往是在群体中受欢迎和受倾慕的人。

“原文”

己有能 勿自私① 人所能 勿轻訾②

勿谄③富 勿骄④贫 勿厌⑤故 勿喜新

“译文”

当自己有能力做事情时,不要自私保守,只考虑到自己,舍不得付出。对于他人的才华,应当学习、肯定、欣赏,而不要批评、嫉妒、贬低。

不要去讨好巴结献媚富有的人,也不要在穷人面前表现出骄傲自大的样子,或者以轻视的眼光去看穷人。不要喜新厌旧,对于老朋友要珍惜,对新朋友或新事物不要一味地贪恋。

“注释”

①私:自私。

②訾:音zǐ, 轻视、鄙视。

③谄:讨好、奉承。

④骄:骄傲。

⑤厌:厌倦、嫌弃。

“评解”

当自己有能力去帮助别人的时候,要尽己所能去帮助,不要坐视不管,这样是自私的。救人于水火,是一个有良知的人应该去做的;乐于助人的人,才会在遇到危难的时候“得道多助”。当看到有才能的人,不要嫉妒和诋毁,应见贤思齐,这才是君子之道。

“人不可有傲气,但不能无傲骨”,一个人首先要有骨气,不论穷也好富也罢,只要知足,就会常乐。当自己生活不如人时,不要觉得抬不起头来,更不要去巴结有权有势之人,这样做很没骨气,会让人瞧不起的;若自己的生活富裕,条件较好时,也不要瞧不起不如自己的人。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生活一帆风顺、完美无暇,因此有的人为了追求“十全十美”,放弃了曾经和他朝夕相伴的在他看来不是完美的事物或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这样的习性。在欲望的驱使下,养成了奢靡的习惯,结果一旦欲望得不到满足,就会痛苦不堪,久而久之愈陷愈深,最终走上一条不归路。

“国学小百科”

重“义”的古人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义”不仅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也是古人非常重视的一种道德修养和人格境界。“义”是指道义,即行为是正义的或符合道德规范的。“义”与“仁”的关系甚为密切,所以“仁义”二字经常并称连用。从某种意义上说,“仁”是“义”的内隐,“义”则是“仁”的外显。

早在夏朝,统治者就有所谓“夙夜惟寅,直哉惟清”的廉政思想。西周在选拔官吏时,特别强调道德品行,以“六德”(即知、仁、圣、义、中、和)与“六行”(即孝、友、睦、姻、任、恤)作为选拔官吏的标准。由于司法官是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所以西周在选拔司法官时更是强调必须遵循“有德惟刑”的标准,即司法官既要道德高尚,又要知刑懂法。

春秋战国时期,任用官吏时更加重视能力与德行。管仲把礼、义、廉、耻视为国之四维。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典型的以法家学说为统治思想的王朝,在国家治理上反对“礼治”,“独任法治”。但即便如此,秦朝在职官管理制度中仍十分注重官吏的道德素质。

到了汉代,礼义道德教化也被置于治国的首位,对官吏的道德素养也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汉朝选官的主要途径是察举制,其法定的主要标准为“四科取士”和“光禄四行”。

“四科取士”为:“一曰德行高妙,志节清白;二曰学通行修,经中博士;三曰明达法令……四曰刚毅多略……皆有孝悌廉公之行”。“光禄四行”为“质朴、敦厚、逊让、节俭”。由此不难看出,汉朝选官是按照德、才、能的顺序进行考察的,德被置于首位。

三国时,尽管在选官标准上过于重门阀家世,但对才德亦有具体要求。明确规定:“一曰忠恪匪躬,二曰孝敬尽礼,三曰友于兄弟,四曰洁身劳谦,五曰信义可复,六曰学以为己。”

唐朝统治者在“德礼为政教之本”思想的指导下,更加强调德礼在治国中的作用。唐朝实行科举选官制度,科举考试及第者还须经吏部的考试,合格者才被授予官职。

吏部考试主要从体貌、言词、楷法和文理等四方面进行,若“四事皆可取,则先以德行,德行均以才,才均以劳”(《通典·选举》)。

唐朝对官吏考绩的法定标准为“四善二十七最”,所谓“四善”专指品德 “一曰德义有闻,二曰清慎明著,三曰公平可称,四曰恪勤匪懈。”“二十七最”主要是根据不同部门的职责规定的具体标准,其中第三条是“扬清激浊、褒贬必当,为考校之最”(《唐六典·尚书吏部》)。从唐玄宗时制定的监察法规——《六察法》的内容来看,六察中的第一察便是“察官人善恶”。由此可见,唐朝对职官的选任、考核和监察,都把道德品行放在首位。

唐以后的宋、元、明、清各朝在职官管理制度方面与唐有诸多相同或相似之处,如宋代的《守令四善四最》和金代的《四善十七最》在官吏考课方面,对“四善”的要求与唐代是完全一致的。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朱元璋这位以重典治国治官著称的明代开国君主,也认为“礼乐者治本之膏梁”,在察举贤才时,“以德行为本,而文艺次之。”

由于儒家伦理观在中国古代社会始终居于支配地位,因而仁义道德教化在治国理政中的作用也就被无限拔高了。其主旨无不在强调仁义道德教化在综合治理中的主导地位。统治者意图通过突出道德教化来唤醒官员的良知和责任感,从而远恶近善,不去违法,达到防患于未然的目的。时至今日其中有些东西仍不失其借鉴意义。

“相关链接”

嗟来之食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互相征战,老百姓不得太平,如果再加上天灾,老百姓就没法活了。这一年,齐国大旱,一连三个月没下雨,田地干裂,庄稼全死了,穷人吃完了树叶吃树皮,吃完了草苗吃草根,眼看着一个个都要被饿死了。可是富人家里的粮仓堆得满满的,他们照旧吃香的喝辣的。

有一个富人名叫黔敖,看着穷人一个个饿得东倒西歪,他反而幸灾乐祸。他拿出点粮食给灾民们吃,却又摆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他把做好的窝窝头摆在路边。每当过来一个饥民,黔敖便丢过去一个窝窝头,并且傲慢地叫着:“叫花子,给你吃吧!”有时候,过来一群人,黔敖便丢出去好几个窝头让饥民们互相争抢,黔敖在一旁嘲笑地看着他们。

这时,有一个瘦骨嶙峋的饥民走过来,只见他满头乱蓬蓬的头发,衣衫褴褛,将一双破烂不堪的鞋子用草绳绑在脚上,他一边用破旧的衣袖遮住面孔,一边摇摇晃晃地迈着步,由于几天没吃东西了,他已经支撑不住自己的身体,走起路来有些东倒西歪了。

黔敖看见这个饥民的模样,便特意拿了两个窝窝头,还盛了一碗汤,对着这个饥民大声吆喝着:“喂,过来吃!”饥民像没听见似的,没有理他。黔傲又叫道:“嗟,听到没有?给你吃的!”只见那饥民突然精神振作起来,瞪大双眼看着黔敖说:“收起你的东西吧,我宁愿饿死也不愿吃这样的嗟来之食!”

黔敖万万没料到,饿得这样摇摇晃晃的饥民竟还保持着自己的人格尊严,顿时满面羞惭,一时说不出话来。

为国为民 先忧后乐

在宋朝时候,宰相范仲淹,他小的时候遇到一个算命先生,就走过去跟这位先生说:你可不可以帮我看看,我能不能当宰相?算命先生听了很惊讶,这个孩子小小年纪,口气挺大的。

算命先生这么一讲,范仲淹有点不好意思,头低了下来,接着又说:不然这样好了,你再看看我能不能当医生?算命先生也有点怀疑,奇怪!一开始是说能不能当宰相,现在居然降到当个中医师。就问他:为什么你两个愿望差那么大?

范仲淹就说:因为唯有良相跟良医可以真正救人。因为一个好的宰相只要把国家的政策处理好,可以帮助千千万万的人民;而医生尽心尽力,也可以让人从病苦当中得到解脱。算命先生听到范仲淹这么讲,看他小小年纪处处立的志向不为自己,而是为了帮助他人,很是感动,于是对他说:“你有这一颗心,你一定可以当宰相。

后来范仲淹真的在朝为相,在做官期间,他还买了很多的义田,他的亲族三百多个人都是他在照顾。兴义田让他们来耕作,这样就可以使他们生活无忧;他的俸禄,只要看到亲朋好友婚丧喜庆有困难,他都会慷慨解囊。

范仲淹除了在金钱当中尽心尽力帮助这一些亲友之外,他还盖了一所学校,兴义学,让更多学子能够得到圣贤的教诲,进而可以报效国家。范仲淹办的那个学校,直到清朝考上的进士有数百个,状元就有好几十个。直到现在范仲淹的德行还在影响着世人。

惜友宁死

汉朝有一个读书人叫荀巨伯,他去看望一个生病的朋友,却碰到了有盗贼侵入。盗贼对整个郡开始烧杀掳掠,所有的人都赶快逃命。

荀巨伯的朋友病重,行动不方便,不能逃命,就赶快跟荀巨伯说:你赶快走,我已经没有能力走了,不要让他们伤害到你。荀巨伯却说:我假如走了,我就没有道义,所以我宁死也不可以走。

当盗贼闯进来时,荀巨伯就主动走出来对他们说:我朋友已经病重了,你们不要再伤害他;假如你们要杀就杀我好了。

荀巨伯的慷慨陈词震撼了盗贼,因为郡里了人大多数都逃跑,居然有一个人不怕死在这里等着,而且是为了他生病的朋友。这些盗贼被荀巨伯的这种精神感动了,盗贼头目便说:我们这些人都是无义之人,怎么可以来抢这个有道义的地方?所以全部盗贼都撤走了。

“延伸阅读”

学会赞美的艺术

林肯说过:“每个人都喜欢赞美” 每个人都会对来自社会或他人的适当赞美而感到自尊心和荣誉感的满足。当我们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赏,并感到愉悦和鼓舞时,不免对说话者产生亲切感,彼此之间的距离会缩短、靠近。

那么如何巧妙地运用赞美的艺术呢?

1. 赞美要实事求是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适时地赞美一个人应该注重,这样的赞美是说了实话,并没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当你想到,别人听到你的赞美会很开心时,你说出赞美的话就自然得多了。千万不能无中生有言过其实,更不能虚情假意闪烁其词,这样别人会觉得很不舒服,自己也觉得很牵强。只要你的心地善良,内心由衷地赞美,走到哪里,别人都会乐于接受的。

2.抓住优点加以赞美

那就要做一个美好的发现者,挖掘他人身上不明显的优点加以赞扬。人人都有值得称到的地方,我们只需把它说出来就是了,它会给平凡的生活带来温暖和快乐,把世界的喧闹声变成了美妙的音乐。

3.赞美应注意的问题

(1)在赞美别人时,不要使用模棱两可的表述。

(2)不要仅仅因为想不出其它可说的话而去恭维别人。

(3)不要在某件事显然已经出错时还去赞美。

(4)不要同时夸赞很多人。

(7)不要在你准备请人帮忙前赞扬别人。

(8)不要太频繁地夸别人,你会降低夸奖的效果。

“原文”

人不闲① 勿事搅② 人不安③ 勿话扰④

“译文”

他人有事,忙得没有空闲时,就不要打扰;对方身心很不安定或心情不好时,就不要再与之谈话去干扰他。

“注释”

①闲:闲暇。

②搅:干扰、打扰。

③安:安定。

④扰:扰乱、搅扰。

“评解”

当别人忙得不可开交的时候,千万不要去打搅别人,如果是求人办事也要等别人忙完了再说,这也是出于礼貌。

在别人心烦意乱、心神不安的时候,也不要去打扰别人,你的喋喋不休有可能会更增加别人不好的情绪,这时如果不小心说错话,还会引起矛盾。所以人与人之间交往首先要设身处地的为他人考虑,不要以自我为中心。

“国学小百科”

中国古代的铨选制度

中国古代官吏的铨选主要解决官吏的来源,中国古代官吏铨选的途径很多,有世袭、纳赀、军功、荐举、郎选、恩荫和科举制等。主要有三个阶段和三种制度,即先秦的世袭制、秦汉至魏晋南北朝的荐举制和隋唐至明清的科举制。

1.世袭制

世袭制亦称世卿世禄制,盛行于夏、商、周时代。“世袭制”就是古代皇帝下台后,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儿子。世袭制就是名号、爵位以及财产等按照血统关系世代传承,这种传承主要有“家长”的传承,诸侯国的传承。“家长”的传承还可分为父系与母系。执政的君主也有承接,君主与君主之间可能有血缘关系,但不一定就是直系,有的是兄传弟,也有的是叔传侄;有的是受命于王。

原始社会末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的禅让制破坏后,出现了“大人世及以为礼”的世袭制。世袭制的特点是王权与族权统一。这种世袭制通常有父死子继和兄终弟继两种方式,具有极强的封建性。

2.荐举制

荐举制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

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举荐的标准主要是德行、才能,而非全靠家世,它冲破了先秦贵族血缘世袭制的藩篱。西汉的察举、征辟制的出现,是荐举制成熟的标志,而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的施行,表明其走向衰败。

曹魏时,魏王曹丕接受吏部尚书陈群建议,实行“九品官人法”,即“九品中正制”。在州、郡设大小中正官,负责按家世门第和道德才能,并博采舆论,从上上至下下分九等品评地方士人,供朝廷按品级授官。九品中正制是察举制的发展,它将选官权由地方收归中央,人分九等在人才学分类上是一种创新,选才标准趋于周密。

魏、晋时期门阀统治的加强,至东晋后此制弊端丛生,中正权重,品评随意,世族门阀把持中正,控制选举,至后期造成“高门华阀有世及之荣,庶姓寒族无过进之路”。九品中正制已成为门阀统治的工具。

3.科举制

科举是中国古代读书人的所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隋统一全国后,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隋文帝开皇七年(587年)废九品中正制,设秀才科。隋炀帝时又建进士科,以“试第”取士,并创立了以公开考试,择优选才为特征的科举制度。

科举制创于隋代,形成于唐代,发展完备于宋代,强化于明代,衰落于清代,,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后期的官吏主要铨选制度。他打破了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的弊端。

科举制的主要特点是:

(1)公开考试,一定程度上的平等竞争。除工商隶皂倡优等人士外,不论门第等级和贫富,只要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均可怀牒于州县公开报考。它冲破了魏晋以来的门阀统治,为中小地主阶级的士人入仕开辟了途径。

(2)考试制度日趋完备。科举即分科举士,按科目性质又可分文举、武举。文举又有制科和常科之分。制科是皇帝临时设置考取名士的科目。常科是定期分科取士的制度。常科科目繁多,有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算、童子等科。各科考试方法和内容各异。考生来源也趋正规,属京师或州县学馆的士子叫“生徒”;经地方考试及格的称“乡贡”。考试程序,唐代有州试和省试,宋代增加殿试,明代以后又有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殿试三年一考,由皇帝亲自裁定名次,定一甲一、二、三名,称状元、榜眼、探花。

(3)以文化知识为主要录取标准。科举考试科目不同,内容各异,但考诗赋、经义、策问、算学、法律等,都以文化知识为主。

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相关链接”

不合时宜的劝说

?三国时期,魏明帝最疼爱的一个女儿死了。魏明帝十分悲痛,决定厚葬她,并且表示自己要亲自去送丧。

这时,大臣杨阜对明帝说:“过去,先皇和太后去世时,你都没有去送丧,现在女儿死了却去送丧,这与礼法不合。”杨阜说得有道理,但他却唠唠叨叨地说个不停。

当时魏明帝正处在悲痛之时,所以,他不仅没有理会杨阜的意见,还把他赶出了朝堂。杨阜落得这样的下场,完全是因为他说话不看时机所造成的。

哀帝改号

汉哀帝刘欣是汉成帝的养子,二十岁即位做了皇帝,定年号为建平。自做皇帝以后,哀帝经常生病。建平二年(前5年)六月,哀帝的母亲了太后得病去世。

担任“黄门待诏”的顾问官夏贺良向汉哀帝上奏?说:“汉朝的历法已经衰落,应当重新接受天命。成帝当时没有顺应天命,所以没有亲生儿子。现在,皇上您生病的时间已很长了,天下?又多次发生各种变异,这些都是上天的警告。皇上只有马上改变年号,才可以延年益寿,生养皇子,平息灾祸。如果明白了这个道理而?不照着做,各种灾祸都会发生,人民就要遭受灾难。”

哀帝听了夏贺良的这番话,也盼自己身体健康,就在建平二年六月甲子,即了太后死后的第四天,发布诏书,大赦天下,改建平二年为太初元年,改帝号为“陈圣刘太平皇帝”,把计时的漏上的刻度从一百度改为一百二十度。

改变年号以后,哀帝还是照样生病。夏贺良等人想趁机干预朝政,遭到朝中大臣的反对。哀帝也因夏贺良的话没有应验,派人对他们的所作所为作了调查,知道他们实际上暗藏阴谋,于是这次改号不到两个月就结束了。夏贺良等人因妖言惑众,被处以死刑。

“延伸阅读”

学会婉言拒绝

我们在拒绝别人时,要学会灵活变通,强硬的回绝会伤害到人的自尊,是不可取的。如何做才能既达到拒绝别人的目的,而又不伤害到别人的面子呢?这就需要学会婉言拒绝的方法。

1.借口托词

“不”字谁都会说,但怎样说才能既不伤害对方,又不使自己为难,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做得到的。拒绝他人,最好的办法就是在不便说出真实的原因时找到一个可信而合理的借口。

其实,在自己有难处,或者如果答应别人的要求自己的利益会损失很大的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拒绝别人,但是拒绝别人也要考虑对方的情感,尽量做到不伤害双方的感情。找一个好的借口这时是非常必要的。

2.拖延时间

有时候我们也可以有意拖延回答的时间,比如“到时候再说”,“我考虑一下”等,这样既没有直接拒绝,又给自己留下回旋的余地。

3.先发制人

无论怎样委婉拒绝别人,总让人觉得你“不给面子”,所以如果你预测到对方要开口,你就先诉说你的不方便,诸多困难,这样对方就无法说出请求了。

4.直抒胸臆

并不是所有的请求都需要婉言谢绝,特别是对你有恩的人有求于你,的确是非常难以拒绝的。如果你确有不便,率直地讲出自己的难处,只是你的态度要诚恳,言辞要和缓,要顾及到对方的自尊,讲究策略,相信对方也是会谅解的。

[to44汉哀帝]

“原文”

人有短① 切莫揭② 人有私③ 切莫说

道人善 即是善 人知之 愈④思勉⑤

“译文”

别人的缺点,不要去揭穿,对于别人的隐私,切忌不要去宣扬。

赞美他人的善行就等于自己在行善,因为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地去做。

“注释”

①短:缺点。

②揭:揭穿。

③私:隐私。

④愈:更加。

⑤勉:勉励。

“评解”

“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与人相处时,看到他人的缺点和不足,首先要看看自己有没有这方面的缺点,其次不要去揭露别人的短处,因为别人的缺点和不足不想被他人知道,若这些弱点或不足被人知道,传播出去,人家会很没面子的,也很伤人家的自尊心,而且你讲别人,那别人也会讲你,这样做是很不道德的。

当自己知道了别人一些不为人知的,不愿被人知道的事情,那自己一定要守口如瓶,替人家保密,而不要把这件事做为新闻,到处去广播、到处去宣传,那会伤害了人家,甚至后果更为严重。

若一个人做了好事,就要去向人家学习,因为好事即是善事,帮助了他人,自己也很快乐,很安慰。别人若看到的你善行也会向你学习,并会夸奖、称赞你。

“国学小百科”

中国古代的保密工作

1.秘密通信

在有阶级的社会中,由于政治和军事斗争的需要,据文字记载,早在战国时期(公元前403~前221年)我国就开始使用秘密通信方法。如战国中、后期成书的军事著作《六韬》中的《阴符》和《阴书》就记载了当时秘密通信的具体形式与方法。

所谓“阴符”就是一种符节,双方事先约定好,多长的符节各代表什么意思。所谓“阴书”就是一封竖写的完整的秘密信件或情报,拦腰截成3段,派3个人各持一段,于不同的时间、路线分别出发送给收信人。收信者收齐3段信,即可知晓全部内容。万一途中某一个送信者被截获,对方也难以解读全信内容,所以泄密的可能性很小。

秦汉以后,在秘密通信中出现了各种暗语、暗号、密诗、符号等形式,不易被外人破解,还有的将密信用蜡密封或火漆、封泥密封,以防泄密,一旦泄露,即可立即发觉,采取补救措施,或将计就计,改变对策。

2.封泥制度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文件传递过程中的文书保密技术。为了使文书在传递过程中不被外人窃视以致泄密,古人发明了“封泥”(又称泥封)制度。

春秋时期使用的还是较为简易的泥封书,汉代以后开始使用“皂囊”(即外青里白的夹层布袋)以及“封长檄”(即印封的长牒)。到汉武帝时封泥技术已经较为先进,是用一大一小两块木片合起,大片的一面中间凹陷,在凹陷中刻写文字,小片正好合入大片的凹陷之中,成一扁匣;大片两端相对高起,预先刻好浅槽,两片端部均穿有孔眼,从外面用绳束起后将绳头引到刻好的沟槽里,填上泥再钤印在上,如要启封,则非破印断绳不可,与现代的火漆胶印密封完全一样。

3.宋代军用密码

到了北宋时期,密码术又有了新的发展。北宋仁宗庆历四年(1044年),由枢密使曾公亮、枢密副使丁度奉诏主编的《武经总要》(共40卷)是对宋代国防建设和军事教育都有指导性的综合性军事教程,也是研究北宋以前学术发展和北宋军事理论及实践的重要历史资料。

据《武经总要》的记载,宋代出现的传递情报的密码叫作“字验”。所谓“字验”,就是将各种情报,如请粮料、请添兵、请固守、被贼围、将士叛、将领病、贼退军、贼进军等40项,用40个字的一首诗来表示,把不含重复的40字诗与这些情报内容依次相对并具体搭配,编上相应的数字代号,从1至40.

密码本只能由军中主将掌握,每次使用时,可根据所需传递情报内容,在新抄写的这首诗应加符号的字下面,加上规定的符号即可。对方收到这首诗后,查对密码本就能译出情报内容。这种密码本即使落入敌手,也不会被敌人破译,即使送信人投降叛变,也无法帮助敌人破译出所传递的情报。

4.密写技术

在13世纪初,“密写”也是广泛应用传递情报的手段之一。1216年,蒙古军队围攻太原府,金宣抚使兼左副元帅乌古论礼,派遣间谍携带用明矾水密写的书信,抄近沿偏僻小道星夜兼程赶往金国京城汴京告急,诏发援兵,不久解围,乌古论礼遂官升两级。直至近代中国,这种“密写”方法也还是传递情报的常用方法之一。

“相关链接”

董承之死

东汉末年,曹操专权,汉献帝害怕他的权势,于是写了一封密诏,命令董承讨伐曹操。自从国舅董承接了汉献帝的讨曹操衣带血诏后,联络王子服、马腾等人共同商议讨伐曹操的事情,却无计可施。又看见曹操骄横愈甚,感愤成疾。

汉帝知道国舅染病,命太医吉平随身用药调治,昼夜不离。吉平常见董承长吁短叹,不敢动问,时值元宵,董承留吉平二人共饮,饮至半夜,董承自觉困倦,和衣而睡。梦见王子服来报,马腾、袁绍、刘表联合起兵出击曹操,曹操尽是许昌兵马,分头迎敌,城中空虚。至半夜,自己披挂绰枪上马,带领众家奴,杀入曹府内门。提剑徒走直入后堂,只见曹操正在设宴,大叫“曹贼休走?”一剑剁去,曹操随身而倒。霎时醒来,乃南柯一梦,口中犹骂“曹贼”不止。忽见吉平在旁,董承惊惧不已。好在吉平也对曹操不满,二人志同道合,又商议起杀曹的事来。

后来吉平断指为誓,表示一定要杀死曹操。于是,他在为曹操诊病时,暗下毒药,但没有成功。曹操知道后对他百般拷问,吉平也没有屈服,后被曹操杀害。

董承有一个家仆叫苗泽,他因为与董承的妾妃私通,受到董承的责罚而逃离董府,把董承密谋杀害曹操的事情告诉了曹操。曹操于是率领兵卒杀了董承、马腾。

“延伸阅读”

尊重孩子的隐私权

在我们的生活中,许多父母提到孩子的隐私问题,都会觉得不以为然,认为小小的一个孩子,没什么隐私可言,孩子在父母面前不应该存在丝毫秘密。许多父母为了能更好地了解孩子,总是千方百计地去侦察,如翻抽屉看日记、拆信件,甚至打骂训斥。殊不知这种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造成孩子沉重的精神压力,甚至产生敌意和反抗,采取全方位的信息封锁和防备措施,导致父母与孩子关系的恶化。

理智的做法是尊重孩子的隐私权,也就是尊重孩子的人格。给他们一个自由的空间,但并非放任自流,对孩子的隐私要给予充分的关注,积极的引导,在引导的过程中还要注意下列问题。

1.要有正确的态度

孩子心中有秘密,是很正常和普通的事,没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父母应以从容的态度认真仔细地对待这些问题。不要乱翻孩子的东西,强迫孩子说出他不愿说的话。父母往往越想知道孩子所有的事,其结果可能是什么事都不知道。

父母要以平等的态度与孩子多交流,谈自己与他同龄时的一些所思所想、成功和挫折,适当还可以谈一些自己的隐私,谈自己对事物的看法和想法,倾听和征求孩子的意见和建议,使自己成为孩子可以信赖的朋友。经过一段时间之后,孩子就会愿意把自己心中的秘密告诉父母,这样才能了解和掌握孩子的隐私,并给予必要的指点和教育。

2.要注意引导方法

父母要根据孩子的选择给他自由,不要干涉过多。要努力创造条件,发掘孩子的内心世界,减少神秘感,培养孩子的独立能力和创造能力。

即使发现孩子有些越轨和不良因素,也不必大惊失色、殴打辱骂,可以与孩子一起讨论理想、事业、道德、人生观、价值观等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悟出为人处世的道理,提高孩子按规范要求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

告诉孩子,哪些是属于个人的隐私,哪些是需要父母或其他人知道的。尽量帮助孩子减少不必要的秘密,以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3.长期培植孩子对父母的信任感

兑现对孩子的承诺,不能兑现也得说清理由,取得孩子的谅解。若承诺为孩子保守秘密,一定要守信。需要揭密时,应鼓励孩子自己揭,而不是父母做主包办。

“原文”

扬①人恶 既是恶 疾②之甚 祸且作③

善相劝 德皆建 过不规 道两亏④

“译文”

过分宣扬别人的恶,就等于自己作恶,如果过分地憎恶,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彼此之间行善要相互劝勉,就能建立良好的品德修养,若有了过错而彼此不相互规劝,互相都会在品行上留下缺陷 。

“注释”

①扬:宣扬。

②疾:痛恨。

③作:起。

④亏:受损失。

“评解”

看到别人有过失,出现了错误,要及时地加以劝导。如果不去规劝,让他的恶行继续下去,那他会越来越沉沦、堕落,不仅他的品德败坏了,同时也会使你的良心受到谴责,从而影响到你良好品德的建立。

在劝导的时候,一定要注意方式方法,要注意衡量对方接受的程度有多少,然后再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他,来规劝他。说话态度一定要婉转、真诚,有技巧,要照顾到对方的面子,这样别人才容易接受,也容易达到规劝的目的。

千万不要用那种生硬、教训人的口气去劝勉别人,这样做往往会适得其反,不但起不到规劝效果,还容易结下怨仇。

“国学小百科”

古代官吏的奖惩制度

中国古代早有官吏奖惩制度,从秦简《为吏之道》中记载的“五善”“五失”的规定,到清代的“议叙”、“处分”制度,都是封建社会“吏治”的重要内容。封建统治者深深地懂得,吏治的好坏,直接关系到政权的安危。因此,他们总是尽最大的可能来对全国官吏实行全面监控。除了建立单线垂直的监察体系之外,还推行一套自上而下的严格的考课和奖惩制度。

考课也称考绩、考核、考查,是对在职官吏的官箴政绩和功过的考核。战国以来,这种考课制度已经初具规模,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则逐渐形成有定期、有内容、有奖惩、梯次分明、分工明确的较为完整的考课体系。

秦汉实行一年一考,三年课殿最一次。年考从秋天开始进行,至年底各级官府将考课簿册集中到中央,于次年的正月初一群臣朝会时举行考课大典,然后按分工分别进行考课。魏晋基本因循此制,但是由于战乱频繁,往往不能正常实行,于是改由皇帝不定期地下诏考课百司。东晋南朝,考课与任期相结合,以三年为小满,六年为秩满。北魏孝文帝改革后,实行三载考绩、三考黜陟的制度,并与官吏任用相结合。按年月久暂定任用先后,年资成为考课的重要依据之一。

1.考课内容和标准

考课的内容和标准是根据官吏不同的职务和不同的职事分别制定的。

如县一级的主要考课内容是“户口垦田、钱谷出入、盗贼多少”,“严课农桑,罔令游堕,揆景肆力,必穷地利,固修堤防”,以此作为衡量县级官吏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准;郡一级的主要考课内容是查其是否有侵渔百姓、接受贿赂、杀赏聚敛无度等现象。以此评定治绩,并参照德行作为衡量郡级官吏是否称职的标准;州一级的主要考课内容是“班宣旧条,务尽敦课”,“督察奸枉,分别黑白”。以州所辖各郡的治绩作为衡量州级官吏是否称职的主要标准。

2.考课行政

两汉时期,由皇帝考核丞相、三公,如果皇帝不亲政事,考核由尚书负责,交皇帝核准。此外,尚书考核列卿,御史中丞考核刺史,丞相、三公、刺史考核郡国守相,郡国守相考核县令长、丞、尉,县令长考核乡三老、啬夫,实行层层考核。对于各级官府的官吏,由本部门的功曹负责考核。除此之外,中央政府部门还按职能向全国实行单项考核,诸如民事、军事、农事、工程漕运、司法断狱、学校礼仪等方面均另制定有考课制度。

3.奖惩制度

在考课中,成绩特别优异的被称为“最”。对于那些被评定为“最”的,要给予重奖,其余再按优劣排列名次。对成绩优良者的奖励大体是按口头褒奖、行文褒奖、增加俸禄、赏赐黄金、提升职务、赐爵封侯的顺序由低到高进行的,有时也数奖并行。

在考核中,成绩较差的被称为“殿”。对那些被评定为“殿”者要追究其责任,“吏有罪”为汉代“七科谪”之首处罚是相当严厉的。对不称职守或违反朝章法纪者,应视其情节轻重给予不同的处分。处分是按申诫、鞭杖、罚金、降秩、降职、罢官、判刑、抄家、处死、诛连家族等顺序由轻到重地进行,有时也数罚并行。对考课不称职和被监察人员指控的二千石以上官吏,先要由三公或尚书派遣掾史或郎吏进行核实,情况属实者,奏请皇帝加以黜免或交廷尉问罪;如情况不实,指控者也要受到处分。但对朝廷任命或经朝廷核准任职的官,主管长官则不能擅自施刑,要上奏朝廷获准后再行处置。对下属的惩处,往往在一年一度的课吏大会时与奖励同时进行。这样借课吏大会以行奖惩,是为了促进吏治。

“相关链接”

灌夫骂坐

灌夫是西汉的一名将军,勇猛善战,嫉恶如仇。但他有一个缺点,就是脾气太直,说话不分场合,不讲究方式,就是这样的性格使他得罪了不少人。

灌夫和当时的丞相隔阂很大。有一次,在丞相的婚宴上,灌夫因为一杯酒,和丞相争吵起来,于是就把丞相平时所做的坏事都说了出来,以至于搅散了宴会。丞相是皇上的舅父,当然不会放过他,最后灌夫被捕处死。

莫逆之交

南北朝时期,崔瞻和李概是一对很好的朋友。他们两人可不是一般的玩伴。他们常常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赋诗唱答,一起学习并互相勉励,如果对方有什么缺点,就会毫不客气地指出来。

后来,李概要回老家了,崔瞻十分难过,他给李概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意气用事,仗气喝酒,是我经常犯的毛病。有你在,总是毫不犹豫地教训我,如今你走了,谁可以指出我的缺点呢!”可见两个人友谊的深厚。

“延伸阅读”

培养正义感

正义是指公正的、有利于人民大众的道理。正义感不仅仅体现在行侠仗义、打抱不平,敢和坏人坏事做斗争方面,更多的是体现在人的一言一行中,体现在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和大大小小事情上。遵纪守法、尊老爱幼、文明礼貌、救死扶伤、扶贫济困、抢险救灾等行为都是正义感的表现。拥有正义感会给你带来下列好处:

1.它为你建立起信心的基础

2.它建立起深具魅力的诚挚和健全的性格

3.它不仅会吸引他人的注意,同时还提供获得真正而且永久不变之个人利益的机会

4.它使你培养出自立和自重精神

5.它强化你的道德良知,并因而使你的行动更为迅速

6.它吸引值得你交往的朋友并且击败你的对手

7.它保护你免于陷入破坏性的争议

8.它鼓励你以具有魅力的个性朝向明确目标迈进

正义感要身体力行,并在实践中取得。正义感不是表现在口头号上,不能说一套做一套,要付诸行动中。不能只要求别人不要求自己,而要处处、时时、事事都要以正义为标准来规范自己的一言一行。

有很多人是有正义感的,心地善良,疾恶如仇。但由于辨别是非的能力比较弱,往往在一些具体的事情上搞不清谁对谁错。要提高辨别是非的能力最基本的一条就是要加强学习,特别是要加强基本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的学习,知道哪些是社会提倡的,哪些是社会反对的,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以免正义感用错了地方。

要运用正义感仗义执言,这就要求我们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道德为准绳,大张旗鼓地支持和声援正义的,反对和声讨非正义的人和事。不能人云亦云,更不能见利忘义,帮着不义的人和事说话。

正义感不仅是一种获得实质利益的工具,同时还能强化各种人际关系,它驱除贪婪和自私,并使你更了解你的权益和责任,而所有其他个性也将因为有了正义感而更有力量。

“原文”

凡取与① 贵分晓 与宜多 取宜少

将加人 先问己 己不欲② 即速已③

“译文”

拿别人的东西和给别人的东西,轻重要分清楚,给人家的东西多一点,拿人家的东西要少一点。

打算怎样去对待别人,应该先问问自己,如果是自己也不愿意做的,应该马上停止。

“注释”

①与:给予

②欲:想要、希望。

③已:停止。

“评解”

在金钱、利益方面,要懂得取舍,只有舍才会有得,吃亏就是占便宜。不要为了争一己私利,不惜和朋友、亲戚、同事翻脸,闹得彼此不相往来,虽然在利益、财物方面暂时占了便宜,但却为此丧失了名誉,很是得不偿失。

在做一件事情之前,最好做一下换位思考,当你自己也不愿意别人这样来对你的时候,就要及时的停止。每一个人都不希望不好的事情、不好的言语加诸在自己的身上,以同理之心,我们就要想到别人的感受,也不应该这样加诸于别人。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俸禄

俸禄是古代皇朝政府按规定给予各级官吏的报酬,主要形式有土地、实物、钱币等。

中国古代俸禄制度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商周时期因官职同爵位相一致,并且世代相袭,俸禄实际上是封地内的经济收入(不包括上缴给政府的部分)。这一时期俸禄表现为土地形式,封地的大小是各级官吏的俸禄标准。

春秋末期至唐初主要以实物作为官吏的俸禄。春秋末年,世卿世禄制度逐渐瓦解,各诸侯国王为争霸图强,纷纷选拔任用贤能之士,以雇佣方法据其职务高低,给予不等的实物。

战国时期,实物俸禄在各国得以普遍推广,计量单位由斗改石(dàn)。石为最大的量器,所以用石表示官秩的等级。西汉初年各级官员按照不同的石规定俸禄标准,俸禄是以斛(量器名,十斗为一斛)计算的,但每月领取时,又折合成钱。东汉初年,俸禄是“半钱半谷”,九卿月领谷物72斛,钱9000,百石小吏月领谷物4.8斛、钱800.两者的俸禄在谷物上相差15倍,在钱数上相差11倍多。

至南朝梁时,官吏级别实行九品制,俸禄亦依此而推。北齐官吏级别亦行九品制,但俸禄不以粟计,而以帛计。隋代俸禄又以粟计,一年分春、秋两次发给官吏。其级别也更正规,如一品为九百石,自一品至正四品之间各级相差一百石。唐继隋制,然亦有小异:京外官吏俸禄比京官次等;于主要俸禄之外,据官吏品级给予俸食,用于雇佣警卫及庶仆人员,即统称之“俸料钱”。

唐中期至清末,俸禄以货币为主。俸料钱在官吏的全部俸禄中所占比重已超过一半之多。同时,因货币在税收结构中成分增加及商品经济的发展,唐之俸禄制度已由实物完全向货币化发展、转化。开元二十四年(736)唐玄宗正式改革俸禄制度,统一了俸禄的等级与形式。

唐代以后,基本上只实行月俸制,虽然有时仍然将实物乃至土地作为俸禄,但实行的基本是以货币为主要形式的俸禄制度。唐代官员的俸钱中不但有生活费,还包括办公费,总的趋势是数额不断增加,而且地方官的俸钱高出京官。

俸禄制度要求官吏在享受俸禄的同时履行一定的职责。若官吏违反朝廷有关法令,或有渎职行为,其俸禄便要相应扣除。早在汉代就已对官吏实行罚俸制度。唐代规定,凡文武官员在朝堂上不守礼仪,罚一月俸;举凡推荐人才不当,处理公文稽迟,科举考试泄题,无故超假等失职行为,皆处罚俸。至清代,罚俸制度更加严密,如官员在官署酗酒、赌博、推诿等,均要受罚俸处分。

“相关链接”

六尺巷

明代,在泉州市住着两位官宦人家,一家姓林,另一家姓唐,两家毗邻而居。林家有人在京,官居御史之职。唐家也有人在地方当官,任指挥使之职。两个官宦之家,平时也都礼尚往来。

后来,两家官运亨通,家业发达,姓林的当家林大舍要修建后院花园,因为当时符合“年利”,姓唐的当家唐少爷也要扩建书轩。两家择定日子,都要在双方的交界处开基筑墙,这样便引发了一场争执。为了这一墙之地,双方各有势力,互不相让。僵持之下,便都告到了官府。

泉州知府接到两家的呈状,左南为难,朝内官得罪不得,地方官也惹不起,不敢轻易判断。而林、唐两家,各自打通关节,对知府硬软兼施;知府也十分乖巧,双方应付,一拖就是三年。

林家便修书一封,派专差上京,请林御史亲笔来书,责成泉州知府将此地判给林家,以便将花园修好。专差果然带回一封缄封周密的御史大人亲笔信。林家人都围观,只见上面写着:千里修书为一墙,让他三尺亦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读信后家人议论纷纷。林大舍开头也有些不通。他把那四句诗一看再看,终于悟出老爷的用意,就说:“既然老爷这样交代,就退让三尺,择日兴工。”唐少爷探知林家派人上京,心怀疑虑,如今见林家后退三尺另筑花园,不知是何用意。便设法打听到林家退墙的原委。因为林家是当朝御史,反而首先退让。唐少爷感到不可理解,便亲自到其父任所去见唐指挥使,将林家让地的事一五一十地向其父禀告。林指挥使听后,认真地说:“林御史在京师为官,见识胸怀,不同一般,让地之事一经传开,岂不全城赞扬!唐家不能让人笑话,也退让三尺吧。”就这样,一条宽六尺的大巷就出现在两家宅院之间。泉州人就称之为“礼让巷”,以纪念两家礼让的美德。

白圭谈治水

大禹接受治水的任务时,刚刚和涂山氏的一个姑娘结婚。当他想到有人被水淹死时,心里就像自己的亲人被淹一样痛苦、不安,于是他告别了妻子,率领二十七万人,夜以继日地进行疏导洪水的工作。在治水过程中,大禹三过家门而不入。经过十三年的努力,疏通了九条大河,使洪水流入了大海,消除了水患,完成了流芳千古的伟大业绩。

此后,在民间流便传着这样一首《大禹治水》的民谣:大禹治水十三年,一心为民解灾难。实地观测搞调查,团结勤快听意见。三过家门而不入,废寝忘食沥肝胆。河道疏通水患灭,灌溉农田万民欢。

到了战国时候,有个叫白圭的人,跟孟子谈起这件事,他夸口说:“如果让我来治水,一定能比禹做得更好。只要我把河道疏通,让洪水流到邻近的国家去就行了,那不是省事得多吗?”孟子很不客气地对他说:“你错了!你把邻国作为聚水的地方,结果将使洪水倒流回来,造成更大的灾害。有仁德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

“延伸阅读”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孔子曾说过:“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简单地说就是推己及人,就是用自己的心推及别人;自己希望怎样生活,就想到别人也会希望怎样生活;自己不愿意别人怎样对待自己,就不要那样对待别人;自己希望在社会上能站得住,能通达,就也帮助别人站得住,通达。总之,从自己的内心出发,推及他人,去理解他人,对待他人。

这句话所揭晓的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重要原则。人应该有宽广的胸怀,待人处事之时切勿心胸狭窄,而应宽宏大量,宽恕待人。倘若自己所讨厌的,硬推给他人,不仅会破坏与他人的关系,也会将事情弄得僵持而不可收拾。人与人之间的交往确实应该坚持这种原则,这是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的体现。人生在世除了关注自身的存在以外,还得关注他人的存在,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切勿将自己不喜欢的强加给别人。

一个人首先要先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去考虑事情,如果自己都不能接受,那如何让他人去接受呢?将心比心,人不能狭隘、自私的站在自己立场上只为自己考虑,而不去考虑他人的感受,所谓种什么因就会结什么果:播种一个行动,你会收到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你会收到一个个性;播种一个个性,你会收到一个命运;播种一个善行,你会收到一个善果;播种一个恶行,你会收到一个恶果。

你有权利不公平地对待其他人,但你这种不公平的态度,将会使你自食其果。而且,进一步说,你所释放出来的每一种思想的后果,都会回报到自己身上。

“原文”

恩欲报① 怨②欲忘 报怨短 报恩长

“译文”

受人恩惠要时时想着报答,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应该宽大为怀把它忘掉。

怨恨之心停留时间越短越好,不要老放在心上。但是别人对自己的恩情,要常记不忘,常思报答。

“注释”

①报:报答。

②怨:怨恨、仇恨。

“评解”

“受人点水恩,当以涌泉报”,一个人在困难、需要帮助的时候,他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不计任何报酬,这样的恩德要牢记在心,要时时想着回报、报答。不要做那种忘恩负义的人,觉得别人帮自己是应该的,理所当然的,没有任何感激之情,那以后就不会再有人去帮助你。

当他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情,使自己受了委屈,要用一颗宽容之心,去包谅解、去容;而不要怀恨在心,伺机报复。怨恨在心里头愈结愈大,对自己的身心都有很大的伤害。因此,心里有不平衡、有怨恨,应该早早的把它忘记,才会活得轻松愉快。

“国学小百科”

古代的民族思想——华夷之辨

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向来就有所谓的“华夷之辨”。“华夷之辨”的思想在中国古代曾一再发挥过重要的社会效应,它增进了华夏民族的凝聚力,特别是当异族入侵时,成为保家卫国的精神动力,从苏武、岳飞,到文天祥、史可法,其卓绝的民族气节,便导源于此。

“华夷之辨”也就是“华夷之别”,可以说是中国古代文化思想的核心。“华夷之辨”语出《春秋》,华指华夏,夷指夷、狄,即南夷北狄,意为华夏之外的民族。

“华夷之辨”是先秦时代就已有的思想。考古资料证明,至少在商代,华夏先民们就有了“华夷之别”的民族意识。例如著名甲骨文专家胡厚宣先生已经考证出早在商代就有“中国”意义之称谓,即当时的商人就有五方、而自己居中的概念,就认为自己就是中国。而“中国”与“华夏”实际上表达的是同一个意思,它们都是与四方的“夷狄”相对立的概念,是华夏先民们将自己所属的民族集团与夷狄戎羌等异族集团区别开来的民族和地理称谓。

而在商代卜辞中频繁出现“伐羌”、“(捕)获羌”、“用羌几人”、“征鬼方”、“征犬方”以及“伐孟方”、“伐夷方”、“征夷”、“征尸方”、“伐林方”等文字也是当时的商代人已有华夷之别的最好证据。卜辞中的“鬼方”、“犬方”相当于后来的“狄”,“夷方”则指东方的“夷国”,“孟方”、“林方”分别为东方的“于夷”、“蓝夷”。至于“尸方”(古音“尸”与“夷”相通,周代金文也用“尸”称“夷”),则包括了东方的所有夷人。

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进入了一个华夏族与四邻地区的蛮夷戎狄等族的民族大融合的新时期。《公羊传》把整个社会分成两大文化集团:“夷狄”与“诸夏”。春秋之世,“南夷”与“北狄”交侵。自平王东迁,一直到狄灭邢、卫,“戎狄”的势力逐步东渐,威胁到周人的生存。对于这时的夷狄,《左传》“蛮夷戎狄”连称,《公羊传》、《榖梁传》“夷狄”连称,足以说明三传把“戎狄”置于与夷相同的地位上,并与华夏民族成对立之势。管仲、齐桓公的“尊王攘夷”及《公羊传》的“夷夏之别”正是在这样的前提上提出来的。

首先提出“华夷之别”的是管仲及齐桓公。他们在中原争霸时以“尊王攘夷”为口号。然而当时他们只针对霸业出发,而真正确立“华夷之辨”及影响后世深远的却是儒家的始创者孔子。孔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华夷之辨,后来成了儒家思想的精髓。孟子也曾说过:“吾闻用夏变夷者,未闻变於夷者也”!自古中国人、特别是读书人强调的就是用夏变夷,而不是用夷变夏。

孔子也盛赞齐桓公“救中国而攘夷狄”,称其“正而不谲”;高度评价管仲佐齐桓公“尊王攘夷”、“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孔子对他们在“中国不绝若线”之时,攘除夷狄,挽救了中国,免使中国沦为夷狄,以之为王者之事,给予了高度的评价。后世遂以此为目标,严“华夷之别”。

儒家的“华夷之辨”的主要内容是贵华夏贱夷狄,即以华夏为贵,以夷狄为贱。贵华夏,就是重视华夏的文明;贱夷狄就是鄙视、拒绝包括夷狄的服饰、发型、风俗、语言等在内的文化。由此可见,“华夷之辨”其实是一种文化中心主义,以华夏优越的文化为中心,不断把周边、外来文化同化。

“华夷之辨”的根本思想在于,它区分华夏汉族与外族的标准不仅仅是血缘或地域,还要根据其文明的程度,以其礼乐诗射书作为区分华、夷的准则。因此,华夷的地位可以互换,也就是说夷狄可以进为华夏。相反,华夏僭乱,亦可以退为夷狄。但是,有些人只根据血缘、种族或所居之地域来区分华夷,片面地宣扬“华夏中心主义”,视异族、外邦为无文化的野蛮人,这种观点实质上是一种狭隘的“民族主义”,带有明显的历史局限。

“相关链接”

心胸豁达狄仁杰

狄仁杰是武则天时的名臣,字怀英,唐代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时任宰相,是杰出的封建政治家。狄仁杰虽身居要职,却谨慎自持,从严律己。

有一次,武则天对他说:“虽然你政绩突出,可还有许多同僚说你的坏话。你想知道他们是谁吗?”

狄仁杰说:“臣本不才,别人批评臣,正是对臣的监督和爱护。如果陛下认为臣做得不对,臣愿意明白自己的过失并改正;如果陛下明察,认为臣做得对,不相信流言,那是臣的荣幸。既然如此,臣何必知道他们的姓名呢?”

武则天听后,对他坦荡豁达的胸怀深为叹服。

知恩图报

很久之前,梵施国王当政时,有一人砍柴遇狮子追赶,逃跑之中落入一深坑中,狮子因紧逼不舍,结果也同落坑堑。

当时有一条毒蛇正追赶一只老鼠,而鹞鹰又在蛇后穷追不舍,最终三只动物也跌落坑中。正当他们欲以嗔恨心互相残害时,狮子首先说道:“以我能力,我本可将你们统统杀死。但我们现在都遭遇痛苦困境,实不应再互相损害,大家理当团结合作。”

此时有一猎人恰好路过此处,他随随便便向坑里瞥上一眼,坑中众生立刻以可怜语气向他寻求帮助。猎人立即将狮子从坑中首先救出,狮子被救后于猎人脚下顶礼说道:“我定会报答你救命的恩德,不过你最好不要救砍柴人,他绝不会报答你相救之恩。”狮子说完即转身离开,而猎人又将剩余众生全部一一救出。狮子随后捕杀到一只野兽,就将尸体送给猎人作为答谢。

后有一日,梵施国王与王妃一起前往乐园赏玩,梵施王玩乐当中先行睡下休息,而众王妃则将装饰品拿出后自行游历起来。结果鹞鹰将珠宝全部衔走,并奉献给猎人以报答恩德。

王妃们丢失饰品后连忙呈报国王,国王急令大臣负责调查出谁是元凶。从坑中被救上的砍柴人明白猎人身上携有珍宝,于是便急忙向国王告发。

国王抓获猎人后问道:“是你偷走王妃所戴饰品?”猎人就将前后经过完整讲述一番,同时又将珍宝交还国王,而砍柴人最终还是把猎人送进监狱。

老鼠知道后就对毒蛇说:”我们好朋友猎人正被砍柴人陷害,他已被关进监牢。”毒蛇就溜进监狱告诉猎人道:“我今日欲咬国王身体,我先教你一解毒药方与一句咒语,到时你即可凭此治愈国王被咬伤之处。”然后毒蛇就咬了国王数口。猎人则依毒蛇所传咒语与药方治好了国王的伤,国王便将他释放,还赠给了他大量的财富。

“延伸阅读”

常怀感恩之心

感恩是一种生活态度,一种处世哲学,一种智慧品德。

无论生活还是生命,都需要感恩。你感恩生活,生活将赐予你灿烂阳光;你只知怨天尤人,最终可能一无所有。

感恩之心,就是对世间所有人所有事物给予自己的帮助表示感激,铭记在心;感恩之心,是我们每个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阳光雨露,一刻也不能少。无论你是何等尊贵,或是怎样的卑微,无论你生活在何地何处,或是你有着怎样特别的生活经历,只要你胸中常常怀有一颗感恩的心,随之而来的,便会是温暖、自信、坚定、善良等这些美好的处世品格;自然而然你的生活中工作中便有了随处可见的一处处动人的风景。

全身瘫痪的英国著名物理学家霍金以一颗感恩之心,创造出一段生命的奇迹。当一位女记者不无悲悯地问:“霍金先生,卢伽雷病已将你永远固定在轮椅上,你不认为命运让你失去太多了吗?” 霍金依然恬静地微笑着,用还能活动的手指叩击键盘:“我的手指还能活动,我的大脑还能思维;我有终生追求的理想,有我爱和爱我的亲人和朋友;对了,我还有一颗感恩的心。”心灵的震颤之后,掌声雷动。人们深受感动的并不是因为他曾经的苦难,而是他面对失去还能拥有一颗感恩之心。

一个懂得感恩的人,经常想的是自己应该如何奉献;而不懂感恩的人,经常想的是别人欠自己,如何去索取。学会感恩,是立身处世的要求。感恩不同于一般的知恩图报,而是跳出狭隘的视野,追求健全的人格,坚定崇高的信仰,树立远大的理想。不但关心自我,注重个性发展,更要关心他人、社会、国家、民族和人类的进步事业。感恩需要砥砺德行,自觉培养良好的道德和高尚的情操。不仅学会如何做事,更要学会如何做人。

常怀感恩之心,人与人之间就多一些融洽,少一些隔阂;多一些团结,少一些摩擦;多一些理解,少一些埋怨。给别人掌声,自己周围掌声响起;给别人机会,成功正在向自己走近;给别人关照,就是关照自己。感恩组织、感恩社会、感恩父母、感恩他人……让我们在感恩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和境界,不断服务社会、回报人民、担当责任,做一个让他人尊敬、令亲人自豪、受社会称道的人。

“原文”

待婢仆 身贵端① 虽贵端 慈而宽②

势③服人 心不然④ 理服人 方无言

“译文”

对待家中的婢女与仆人,自己应注意以端庄的品行态度去让他们畏服;但还需要注意分寸,要显得你仁慈宽厚,没有看不起他们。

若用权势去压服人,对方虽口服心中却不服;唯有以道理说服人,才会使之心悦诚服而没有怨言。

“注释”

①端:端正。

②宽:宽厚。

③势:权势、势力。

④然:这样。

“评解”

当一个人处在领导的位置时,他的品德首先要好,处处要以身作则。因为领导的一言一行,有很多双眼睛在看着。领导对人要求要严格,但不能苛刻;要懂得体恤下属,要尊敬、关心下属,下属也会会以礼相待,忠心耿耿地为你做事。

领导如果不能以身作则,却反过来要求下属做到,下属就不会服气。虽然可以暂时用权利来压制,但久而久之便会带来意想不到的祸患。

“国学小百科”

男左女右的由来

在日常生活中,男左女右,好像约定俗成地渗透到了我们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戴婚戒,男左女右;照结婚照男左女右;夫妻二人出席某些礼仪场合等等,男的往往在左边,女的往往在右边,每每签名,必是丈夫的大名写在前,妻子如一个后缀添加其后。如果颠倒了位置,就会有人笑话,说是违反了“男左女右”的习俗。

这种习俗是怎么产生的呢?据传说,中华民族的始祖盘古氏化仙之后,他的身体器官化为日月星辰、四极五岳、江河湖泊及万物生灵。中华民族的日月二神是盘古氏双眼所化,日神伏羲是盘古氏的左眼所化;月神女娲是盘古氏的右眼所化,民间流传的“男左女右”习俗,就是由此而来。

另外,“男左女右”的习俗还和古代人的哲学观关系紧密。我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中通贯事物和人事的两个对立面就是阴阳。自然界的事物有大小、长短、上下、左右等等。古人将其归类分为大、长、上、左为阳,小、短、下、右为阴。阳者刚强,阴者柔弱。人的性格,男子性暴刚强属于阳于左,女子性温柔和属于阴于右。

“男左女右”在中医应用上也有实际的科学意义,“男左女右”在医学上是表示男女生理上的差异。中医诊脉,男子取气分脉于左手,女子取血分脉于右手,即使小儿患病观察手纹也取“男左女右”的习惯。

古代把南视为至尊,而把北象征为失败、臣服。宫殿和庙宇都面朝向正南,帝王的座位都是座北朝南,当上皇帝称“南面称尊”;打了败仗、臣服他人称“败北”、“北面称臣”。

在东、西方向上,古人还以东为首,以西为次。皇后和妃子们的住处分为东宫、西宫,而以东宫为大为正,西宫为次为从;供奉祖宗牌位的太庙,要建在皇宫的东侧。现代汉语中的“东家”、“房东”等也由此而来。

除了东西南北之外,表示方向的前后左右也有尊卑高低之分。古代皇帝是至尊,他面南背北而座,其左侧是东方。因此就在崇尚东方的同时,“左”也随着高贵起来。三国时期的东吴占据江东,也称江左。文左武右的仪制,男左女右的观念等,都是尊左的反映,有些习俗甚至延续至今。

戴戒指也是有讲究的,这种讲究是一种约定俗成的,而不见诸文字记载。民众认为,左为上,右为下,左象征尊严和力量,右象征温柔和体贴。故民众佩戴戒指有“男左女右”之分。此外,男子戴在食指上表示求爱,戴在中指的表示正在恋爱,戴在无名指上表示已婚。而女子一般不戴在食指上,其他则与男子相类似。若有人男左女右地戴在小指上,则明确表示自己是独身。

“相关链接”

?郭子仪宽厚待人?

郭子仪戎马一生,屡建奇功,但他从不居功自傲,忠勇爱国,宽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极高的威望。

李光弼和郭子仪同为唐朝著名将领。他们曾经同在朔方镇当将军。可是两个人的关系并不太好,互不服气。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提升郭子仪任朔方节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怕郭子仪刁难他,曾想调到别的方镇去。这时朝廷要郭子仪挑选一位得力的大将,去平定河北。郭子仪出以公心,推荐了李光弼。李光弼却以为郭子仪是借刀杀人,让他去送死。可是朝廷成命又不能不服从。临行前对郭子仪说:“我赴死心甘,只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儿女好吗?”郭子仪听到他冤枉自己的话后,流着热泪对他说:“现在国难当头,我器重将军,才点你的将,愿与你共赴疆场讨伐叛贼,哪里还记着什么私忿呢?”李光弼听了非常感动。两人手扶手相对跪拜,前嫌尽释。

唐代宗大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子仪父亲的坟墓,可是盗贼却没有抓到。人们怀疑是朝中宦官鱼朝恩指使人干的,鱼朝恩一向嫉妒郭子仪,并向皇上屡进谗言,一再阻挠皇上任用郭子仪。郭子仪对于祖墓被毁的原因心里也是明白的。他入朝时,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仪哭奏道:“臣长期主持军务,不能禁绝暴贼,军士摧毁别人坟墓的事,也是有的。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谴责,不是人患所造成的。”满朝的公卿大臣原来都很忧虑,怕郭子仪闹出事端,听了他的回奏后,都对他无限钦佩。郭子仪想到的是国家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稳远比自己私事重要。

郭子仪功德越高,人们越尊重他。吐蕃、回纥称他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将也很尊重他,因为他曾施恩于很多人。安庆绪的骁将田承嗣占据魏州后,蛮横无理,飞扬跋扈。郭子仪派遣自己的——个部将去见他。田承嗣倒很规矩,还向郭子仪所在的方向遥望叩拜,指着自己的膝盖对使者说:“我这双膝盖,不向别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现在要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将军数十人,都是王侯显贵,郭子仪颐指他们进退,他们就像奴仆一样,听从他的安排和指挥。

“延伸阅读”

领导如何处理好与下属的关系

一个称职的领导只有解决好了与员工之间的问题,才会让工作无后顾之忧!如何处理好与下属的关系呢,下面提供9种简单而又有效的方法,以供参考。

1.宽待下属,正确开展批评。对下属的失礼、失误要大胆给予指出,并尽力帮助下属改正错误。对违反规章的要严格处罚,但要注意方式,避免当众责骂,要就事论事,切忌以事论人,记恨在心,挟私报复。

2.尊重有才干的下属。领导不可能在各方面都表现得出类拔萃,而下属在某些方面也必然会有某些过人之处。作为领导,对下属的长处应及时地给以肯定和赞扬。并适时适地把部下属的才能展现给他人,这样做,可以进一步激发下属的工作积极性,更好地发挥他们的才干。做为领导千万不要嫉贤妒能,压制人才,就会造成领导和下属的关系紧张,不利于工作的顺利开展。

3.对下属做出明确的授权。明确下属在哪些工作范围内具有决定权,哪些需要请示,这样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和下属的工作积极性。但授权并非倾倒工作,如果没有明确的授权,只是一古脑地将工作全部交给下属去做,那就是倾倒,下属会认为上司滥用职权,将来可能会揽功委过而失去积极性。

4.员工的利益至上。任何一个人,都无法逃脱利益的关口。领导要把员工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将自己的利益放在其次。因为,作为一名普普通通的员工来说,他们的工作动力基本上都是来自与自身密切相关的利益,只有充分考虑到他们的需求,才会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同时,他们也才会为你的工作尽心尽力给予支持。

5.尊重下属的人格。下属具有独立的人格,领导不能因为在工作中与其具有领导与服从的关系而损害下属的人格,这是领导最基本的修养和对下属的最基本的礼仪。

6.正视自己的缺点。人非圣贤,肯定每个人都或多或少的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错误不可避免,关键是要有能够直面自己的错误的勇气,一旦发觉由于自己的一些管理上的不当,要勇于将错误和盘托出,这样会得到下属们的赞赏,也会更加密切与你的关系,有利于你的工作顺利进行下去。

7.善于听取下属的意见和建议。领导者应当采取公开的、私下的、集体的、个别的等多种方式听取下属的意见,了解下属的愿望,这样既可提高领导的威信,又可防止干群关系的紧张。

8.不要经常中途变卦。下属的工作需要连贯性,最讨厌上司朝令夕改,让他们感到无所适从。久而久之下属会不及时地开展工作,以等待上司的再次变卦,以免白浪费时间和精力,工作质量就会受到极大影响。

9.适当地奖励下属。每当下属圆满完成工作时,应立刻给予奖励或赞美,往往比日后的其他奖励方式更为有效。

同类推荐
  • 鬼门关

    鬼门关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今日美国

    今日美国

    本书是一本关于美国的随笔集。内容包括近年来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诸多变迁以及华裔移民生活的变迁,对奥巴马就职将要给美国带来的变革也做了描述。
  •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球类运动手册

    最新21世纪生活百科手册·球类运动手册

    本书主要讲述了以下几大球类的基本技术:足球、羽毛球、网球、保龄球、台球等。
  • 日本与日本人

    日本与日本人

    以东西方对照的眼光来研究日本和日本文化,尤其是从心理、哲学上解剖了日本人整个的内心生活;从日本人内在的和外表的,历史的和社会的,心理学的和伦理学的各方面,描摹日本的国民特性。要研究他们的全部生活,可作为一个强有力的参考。《日本与日本人》跃进日本文化的汪洋,走进日本人的内心世界。
  • 工艺美术(上)

    工艺美术(上)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热门推荐
  • 星域霸主

    星域霸主

    别人征服大陆,征服位面,我要征服整个宇宙。PS:不只是热血的英雄主义,更是唤醒全民崛起的巨作。本故事纯属虚构,如有雷同,定是你眼花,请看眼科医生。新人新书,求包养。
  • 万千山海

    万千山海

    吾崛起于山海之间,拔剑万次,可这条路到底还能再走多远。
  • 快穿之女配不攻略

    快穿之女配不攻略

    云树,由梧桐所化,洪荒上神。失去记忆辗转三千世界收复自己的力量,为守护者实现愿望。“男人,你很高冷。”云树将某人逼到角落。“你身边的烂桃花我看一朵掐一朵。”小可怜高冷道。“因为你的暗箱操作,我单身了十几万年,怎么赔?”云树颇有一种咬牙切齿的感觉。“我把我赔给你。”小可怜觉得自己有些丧国辱权,曾经是他把她养大……现在却受制于她。“我现在要去赴死。”“一起”
  • 武道的烟花

    武道的烟花

    轻松,自在,这里没有绚烂的彩虹,只是为了喜欢,武道,悟道,一切皆是道,一切皆可悟
  • 凉薄如斯

    凉薄如斯

    在得知你的爱人,他口口声声说爱你,其实,是为了另一个女人的时候,你会不会后悔爱上他?
  • 逆天嫡小姐:杀手狂妃倾天下

    逆天嫡小姐:杀手狂妃倾天下

    她,是杀手女皇,一朝穿越,竟成北冥府废柴小姐?怀有七巧玲珑心,手掌七彩通天塔,本来一路顺风顺水,谁知半路竟遇一只妖孽,从此她的格言就是:辱我者,必杀之;欺我亲者,必杀之!夺我夫君者,必杀之!他,是千夜国风华无双的妖孽王爷,亦是宠妻入骨的妻奴一只,他说,你若在神界为皇,我便在地狱为王。三世之缘,这一世终成眷属。可何人又知,六界之中,究竟谁主沉浮?(女强爽文,欢迎跳坑!ps:不会虐男主和女主的。但配们会适当虐下。。)杏子第一篇文,请多关照!么么~
  • 风云仙医

    风云仙医

    隐隐飞桥隔野烟,石矶西畔问渔船。桃花尽日随流水,洞在清溪何处边。过去的已经过去,归来重创辉煌。
  • 三国重生之玄道门

    三国重生之玄道门

    三国,蜀国、东吴战败。众位英雄不愿轮回,化作鬼雄,只为再战三国。刘备早已看破生死,又做何留恋,投轮回,转乱世。孙尚香也随他而去。且看万年后三国再现,刘备、孙权等人再战魏国。
  • 若荑

    若荑

    “丫头,记住了,我叫宁绍远。”“绍远,我,我,我喜欢你!”“曾思初见夜,萤火赴烛光。只道寻常事,何知心头燃。”“宁绍远,你是不是真的不喜欢我?呵,我知道了。”“我一祝你们百年好合,二祝你们早生贵子,三祝你们长相厮守。”“我会是你永远都忘不了的人吗?”“下辈子,还你守我。”
  • 有宠来爱:霸道首席爱

    有宠来爱:霸道首席爱

    孩子长大了,嫁给一个什么样的男人好?有钱的?有钱的男人可靠吗?有权的?有权的男人自由吗?漂亮的?漂亮的男人把握吗?那嫁给什么样的男人才能地久天长?美女雅丽从小就崇拜的是自己的父亲,父亲是个威风凛凛的男人,她下定决心,一定要嫁给一个像父亲那样霸气的人。恋人郑亮不霸气,但对她无比地关怀和深爱。就在两个人热恋的时候,雅丽遇到了霸气冲天的陈龙飞,他的霸气,他的彪悍,又一次唤醒了雅丽那压到心中的夙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