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807600000001

第1章 評金錍

嘉禾語溪常樂教寺住持傳教苾蒭善喜因觀金錍說無情佛性義始曰不覺[穴/(爿*臬)]云(牛世反)無情有性終曰忽然夢覺所問所答都無所得前代諸師乃見始終寐語故不辨也近代有作顯性錄或為注解孟軻曰子誠齊人也知管仲晏子而已矣。

金錍云僕野客也容儀麤獷進退不恒逼前平立又云於是野客恭退昃跪。

評曰出此言是聖耶是凡耶聖必忘情情者凡夫也設有破斥當存禮樂義或可取人自服膺豈以是非情厚勝負氣高自是非彼美己惡人如賢首敘十家立教云並是當時法將英悟絕倫歷代明模階位叵測祇如思禪師及智者禪師神異感通迹參登位靈山聽法憶在於今清涼引韋虗舟傳云自佛教東流秘密斯闡思大禪師之所證智者大師之所弘故思大師一見便云昔日靈山同聽法華宿緣所追今復來矣故知作者之難寧容一家之見斥他宗為非余雖不敏當為剖陳略伸一兩令其自悟耳。

金錍云客曰僕忝尋釋教薄究根源盛演斯宗豈過雙林最後極唱究竟之談而云佛性非謂無情仁何獨言無情有性耶答以子不閑佛性進否教部權實故使同於常人疑之今且為子委引經文使後代好引此文證佛性非無情者善得經旨故三十一迦葉品眾生佛性猶如虗空非內非外若內外者云何得名一切處有請觀有之一字虗空何所不收又云非佛性者謂墻壁瓦石故知經文寄方便教說下文又云如迦葉所引三皆有者此乃涅槃帶權門說故佛順迦葉三皆是有。

評曰涅槃經云佛性者名第一義空第一義空名為智慧此二不二以為佛性然第一義空是佛性性名為智慧即佛性相第一義空不在智慧但名法性由在智慧故名佛性若以性從相則唯眾生得有佛性有智慧故墻壁瓦礫無有智慧故無佛性若以相從性第一義空無所不在則墻壁等皆第一義空云何非性故華嚴經云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起信論云以色性即智性故色體無形說名智身以智性即色性故說名法身遍一切處明體本均也今分性相故分二義如何却云教部權實耶然種性有無邪正大小權實差別不等如外道計自然為因能生萬物即是邪因若謂萬物自然而生如鶴之白烏之黑即是無因無因邪因乃成大過若小乘種性有六種第六不動中有三品上者佛種性中者獨覺性下者聲聞性雖於此中說佛一人有佛種性然非彼大菩提性以於佛功德不說盡未來際起大用等當知於小乘中除佛一人餘一切眾生皆不說有大菩提性如小乘論說若大乘初教於有為無常法中立種性故即不能遍一切有情五種性中故有一分無性種眾生顯揚論云云何種性差別五種道理謂一切界差別可得故當知一切有情有五種性第五種性無有出世功德因故永不滅度由三善根即立三乘種性若於三行隨一修行未至本位立為不定種性若於三行全未修行立為無性如涅槃經云三種人中畢竟死者喻一闡提無佛性也若大乘實教即就真如性中立種性故則遍一切眾生皆悉有性故智論云白石有銀性黃石有金性水有濕性火有熱性一切眾生有涅槃性如經說言眾生亦爾悉皆有心凡有心者定當得成阿耨菩提皆是此義聞引智論云在眾生數中名為佛性非眾生數中名為法性彼云親曾委讀細撿論文都無此說是親曾讀論文乎況自制妙樂云文義四句一有文有義常人用之二無文有義智者用之等妙樂若是金錍必非也金錍若是妙樂必非也古人云我買汝矛還刺汝盾入與不入即無詞矣若一乘教種性甚深因果無二通依及正盡三世間該通一切理事解行等諸法門本來滿足已成就訖華嚴經云菩薩種性甚深廣大與法界虗空等此之謂也況華嚴性海雲臺寶網同演妙音毛孔光明皆能說法華香雲樹即法界之法門剎土眾生本十身之正體于何非性故大經云剎說眾生說三世一切說又云一切世間諸境界皆悉能令轉法輪等其文非一也問既然如是云何在有情數中名為佛性在非情數中名為法性各唯識云雖此身土體無差別而屬佛屬法性相異故謂法性屬佛為法性身法性屬法為法性土性隨相異故云爾也彼謂大部說無情無性此乃帶權門說者此言非也設或更過涅槃最後極唱亦只此說以性隨相異故說有無相逐性生一切皆有涅槃帶權門說者深非經意。

金錍云云何乃以智斷果上緣了佛性以難正因如來是智果涅槃是斷果故智斷果上有緣了性所以迦葉難云如來佛性涅槃是有世人多引涅槃為難故廣引之以杜餘論子應不見涅槃之文空効世人瓦石之妨緣了難正殊不相應此即子不知佛性之進否也況復以空譬正緣了猶局如迦葉所引三皆有者此乃涅槃帶權說故。

評曰然涅槃雖非吾家所宗而正因緣因非所謂也涅槃具正因緣因其文甚顯自是立意之悞曲說緣了判為權門又為文之質礙展轉枝詞翳其正理今為略示令涅槃文義自顯涅槃二十九師子吼難云如佛所說一切諸法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緣因以第一義空為正因佛性故無所有即正因也華嚴云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於此了知即是了因明知一切眾生雖有第一義空智慧之性若無般若為了因者終不成佛涅槃二十八又云善男子因有二種一者生因二者了因能生法者是名生因燈能照物名為了因煩惱諸結是名生因眾生父母名為了因糓子名生水土名了六度名生佛性名了六度能生菩提故為菩提生因佛性能了菩提故為菩提了因又云善男子因有二種一者正因二者緣因正因者如乳生酪緣因者如酵暖等顯無緣了不見正因虗空無性故無緣因佛言善男子若使乳中定有性者何須緣因師子吼菩薩言世尊有性故故須緣因何以故欲明見故緣因者即是了因世尊譬如暗中先有諸物為欲見故以燈照了若本無者燈何所照如土有瓶故須人工水輪繩杖等而為了因是故雖先有性要假了因然後得見以是義故定知乳中先有酪性性體雖有須籍了因修之令現眾生佛性不得言定有定無涅槃三十五云說如是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是名執著若無佛性是名虗妄智者應說眾生佛性亦有亦無然佛性有四門涅槃經云一切眾生皆有佛性如乳有酪性等斯即有門也又云石無金性乳無酪性眾生佛性猶如虗空迦毗羅城空大涅槃空即空門也又云眾生佛性亦有亦無何以為有一切眾生悉同有故何以為無謂從善方便而得見故即亦有亦無門也又云眾生佛性即是中道非有如虗空非無如兔角百非斯遣此即非有非無門也若取經論唯識多明有門掌珍多辨空門中邊論多辨亦有亦無門中百論多辨非有非空門涅槃三十六又云善男子若有人言一切眾生定有佛性當知是人謗佛法僧若有人言一切眾生定無佛性當知是人謗佛法僧乃是涅槃具談正緣二因如何將緣因判為權門涅槃大旨有所未盡燈物之喻其理甚明儻有公論其諍自息也。

金錍云不覺無覺法性不成覺無不覺佛性寧立是則佛性之法性容在小宗即法性之佛性方曰大教故今問子諸經論中法界實際相真性等為同法性在無情中為同真如分為兩派若同真如諸經不見無情法界及實際等若在無情但名法性非佛性者何故華嚴須彌山頂偈讚品云了知一切法自性無所有若能如是解則見盧舍那豈非諸法本有舍那之性耶。

評曰彼云不覺無覺法性不成覺無不覺佛性寧立者法性乃目諸法差別自性就無情說覺與不覺乃就有情說故起信論云凡夫謂之不覺菩薩謂之分覺如來名究竟覺如何謂法性不成佛性寧立耶又云法界實際實相真性等為同法性在無情中為同真如分為兩派者肇公云本無實相法性性空緣會一義耳如何將實相同法性作難問也又云為同真如分為兩派起信論云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總相法門體真如法界如理虗融平等無二如何却云分成兩派又引華嚴證法性佛性為一故云豈非諸法本有舍那之性者華嚴往往非所宗經論故至率略也清涼曰情破理現則見舍那以性融相故無內外也如何却云諸法本有舍那之性孔目云佛性者據覺語時佛者覺也口稱無情復言有覺若如所謂則情變無情無情變情大同邪見。

金錍云余欲開導子之情懷更以四十六問而問於子子若能曉余之一問則眾滯自消法界融通釋然大觀洞見法界生佛依正一念具足一塵不虧者。

評曰然佛性要義不可不知今此涅槃宗於法性故以法性而為佛性則非內非外隨物迷悟強說昇沉宗法性者以無障礙法界為宗則法性即佛性知一切法即心自性若以心性無佛性者無法非心性則不隔內外而體非內外內外屬相性不同相何有內外然迷一性而變成外外既唯心何有非佛所變無實故說墻壁言無佛性以性該相無非性矣如煙因火煙即是火如水成波波即是水境因心變境不異心心若有性境寧非有況心與境皆即真性真性不二心境豈乖若以性從相不妨內外若以外境而例於心令有覺知修行作佛即是邪見外道之法故須常照不即不離不一不異無所惑矣。

金錍云最初一問問佛性之名從因從果從因非佛果不名性。

評曰涅槃經云佛性有因有因因有果有果果因者即十二因緣因因者即是智慧果者謂大菩提果果者謂大涅槃既有四種皆名佛性前二本有後二當有文理昭然如何難云從因非佛果不名性此言悞矣。

金錍末後一問問行者觀心心佛眾生因果身土法相融攝一切同耶。

評曰華嚴經云心佛與眾生是三無差別心是總相悟之名佛成淨緣起迷作眾生成染緣起染淨雖殊心體一耳此說心徧融攝一切何以用證身土法相一切同耶。

金錍云客曰何故不多不少唯四十六余曰攻惑攻疑攻行攻理通教通義通自通他一問亦足為對鈍根故有四十六應知一問亦皆能攻。

評曰但破初後中亦可破則四十六問皆可破也何者彼以一念三千以伸四十六問該取因果依正色心生佛等一切諸法以至後文皆是此義故不評議也然但得以相從性一義而未曉以性從相說也故以墻璧瓦礫抑在權門矣學者當去情思之然聖旨幽遠隨智取會各伸己見共讚大猷。

建長五年八月二十二日(巳時)於花洛之邊栂尾之菴染紫毫於清瀧川浪打白麻於高雄山嵐為散後學疑朦書寫新渡唐書迴向無貳只為興華嚴佛法願念非他偏為遂兜率上生也願一宗三寶垂哀愍二世善願令成就而已。

沙門釋心海(俗齡三十二戒度一十七)

文化十一甲戌年九月偶得此珍篇不耐蹈舞令學生臨寫自手挍合了此編鳳潭德門未見處可秘藏可秘藏。

高野山日光院潮音窟主輝潭識

文政二己卯年四月十八日(巳時)書寫於洛陽第五橋頭天照山極樂寺中喜雲窟了緣山蔡華樓主杜多連常。

同类推荐
  • 闲居编

    闲居编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通玄真经缵义

    通玄真经缵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大丹直指

    大丹直指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端溪砚谱

    端溪砚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樵史演义

    樵史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传道末世

    传道末世

    大道无形,生育天地;大道无情,运行日月;大道无名,长养万物;吾不知其名,强名曰道。末法年代,天道将崩,吾等炼气之士,应顺天行事,不可逆之。末日来临,你是想拯救世界,还是想安稳而自私的活下去?还是在你战中成长?不一样的末日,不一样的修真,2012已经过去几年了,世界末日这个话题渐渐在人们世界里淡忘,突然一日,一场波及全世界的陨石雨之后,未知病毒席卷地球并且开始在全世界范围内蔓延。全世界八十亿人口中七成以上被感染。于是,大厦将倾,天翻地覆。而在大劫到来的前三天,青松观小道士雷鸣,执玉帝神位,渡仙、渡神、渡凡人,立信仰,开天庭,逍遥与末世。并且还获得九级科技文明物品寄宿,不想寄宿的科技物品被其体内灵宝炼化,从此可以用功德和信仰还有能量兑换各种物品。
  • 模拟文明游戏

    模拟文明游戏

    秦钧玩了一个游戏,在异界打造文明的游戏。从原始部落,到王朝争霸、工业革命、星辰大海……在那个世界的不同历史阶段,他经历了一次次不同的人生。在历史的长河里,他留下了一个个传奇。他是文明始祖、是至圣先师、是探索者、是征服者……他塑造了文明。然后,成为了文明的主人。
  • 只是庄妍

    只是庄妍

    初恋,果然是晦涩的,因为都不懂。不懂对方情出自何处,又归于何方。于是,很多人的初恋最终只留在了记忆里......
  • 惊仙策

    惊仙策

    他没有重生,她重生了。一直跟着师傅在山中采药的林泽,在被人当做饲雷之奴带回仙门后,轮回,就此洞开……宇内亘古流传,世间存数卷惊仙策,得之,可策仙机,算古今。通仙人之不晓,明岁月之变化……
  • 丹南的守望

    丹南的守望

    诗人这种蠢货,就应该写一本这样的书。书名叫:《爱情是永恒的信仰和一切平凡的人通过音乐、舞蹈、戏剧、电影、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所创造的如小说世界里玄幻期天马行空的胡思乱想,仙侠期蜂飞蝶舞的美好憧憬,和都市期尘埃落定的无可奈何的如浮萍般难以预料的不平凡》而内容是:如果当初没有遇到她,那么这一切的一切都不会发生。
  • 洞天之主

    洞天之主

    山外山,天外天!渺渺寰宇之中,洞天不可计数。远观之,有的洞天形如宣纸、江河、落日、晚霞、渔舟;象似渔夫、鸬鹚、大鱼、海鸥,俱是各放光华,将星海点缀的如梦似幻。只因洞天所衍规律不同,故而所孕种族恰如繁星,就连生死轮回亦是各有玄妙。只晓得每有生灵成就洞天之主,便会想方设法凿通毗邻洞天,捕获其内生灵,以此反哺洞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旧爱成瘾:狂少独爱冰雪美人

    旧爱成瘾:狂少独爱冰雪美人

    娇纵一世的王氏集团的独生子王子恒,在白雪纷飞的明镜湖畔遇到了一袭红裙浅笑盼兮的艾芷灵,他的心他的眼在那一刻深深为她着迷。在对情敌任立诚进行秘密调查的过程中,发现对方竟是父亲的私生子,任立诚在抱得美人归的时候,王子恒的事业、爱情输得一败涂地,当他准备出国逃离伤心地时,一个电话让他明白了一切······“这只是一场游戏,你输了。我从一出生就帮你背着野种的骂名,我受够了!现在你的两个女人都在我的手上,你的亲生母亲和你爱的女人!”“你想怎么样?”“我要你死。”死亡,也是重生,王子恒在落下悬崖的时候,心中念着:芷灵······
  • 大佬她终于翻车了

    大佬她终于翻车了

    (1v1双洁男强女强男重生傲娇偏执大佬vs人美路野大佬)初见,苏菀茗拿走了唐锦寒的玉佩,后来啊两个大佬都在互相找,结果找着找着就找到一起了。某天,唐锦寒看着正在写字的娇妻,问:“老婆,你到底还有多少身份是我不知道的?”苏菀茗:“到时候你就知道了。”“你是我老婆,我想知道你的身份还要我自己去发现?”唐锦寒心里有些不舒服。等苏菀茗所有的身份都扒出来了,唐锦寒又郁闷了,他的老婆真是厉害,连他自己都自愧不如,他感觉自己快配不上她了,他还要继续努力才行。晚上,苏菀茗连夜冲出卧室:“唐锦寒,你个衣冠禽兽。”
  • 逆袭苍茫

    逆袭苍茫

    本来很平常,无奈被愚弄。你若愚弄我,我就逆袭天。一路杀过去,苍穹任我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