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606000000070

第70章

臣窃谓:水之为利,生民之所不可阙,有国之所不可无,关于利害至重矣。历代之虞衡水部,本朝之都水监,所以总天下之水而重其事也。而黄河之水,又天下之至大者。今其溢为害,下病生民,上累国家,不可视为寻常细事明矣。必也重其事,委重于大臣,旁求良策,而后可以息弭患。臣虽不敏,既图陈于前,复谓所以息弭患者,必本于理势之自然,而其要则在于浚旧河、导新河二者而已。所以能息弭患者,又必仰于人力之使然,而其要则在于专委任、优工役二者而已。故敢以四事条列于后:

一、先浚旧河。合于上流淤塞处,约以十里二十里为率,挑出沙土令深,或底下见流沙,则缚木簰平置沙面,为河水立之地。仍于两旁立桔槔长竿,提出沙土,渐淘渐洗,使水得行。上流既通,则下流自然滔滔,有建瓴之势,不待施工而自顺。若河水已循其故道,或可使之全流入淮。则于河北岸,用竹络木柜等,盛石块垒成河堤,虽非久远之计,亦可救患于一时。故不如因其自之势,分为两道,最为得宜。要在察其逆顺,审其形势,随宜量度之耳。议者莫不以为旧河沙土壅积如此之高,新河水如此之深,岂能使之复于故道?此自今日所见之势而言也。然所积沙土,高者虽有一丈以来,低者不下五七尺,皆是近年淤积,非天生坚顽之物,固可以人力去之。其下既有流沙,乃是水尚通,与河相平,故其余流浸渍,特以沙土壅隔,不得流耳。浚而治之,必有成功,是皆他日未形之势,人所未见者也。因谓龙门万仞之颠,四山皆石,禹尚以人力凿之,以通河道,今河行平地沙土之中,诸东方则东流,诸西方则西流者乎?此臣断断以为旧河有可浚之理也。

一、后导新河。浚旧河则始上流,导新河则始下流。盖旧河既浚,河流既分,泛滥之水渐平,于下流因其所穿之径,顺其势导一川,从北清河入梁山泊,合御河入海。又分一道入南清河,合泗水入淮。如此则南北闸河水增舟顺,可无启闭之劳,而国家永享其利。抑且桑土悉平,可以耕,有倍收之获,而民蒙其利。议者莫不以为大河入梁山泊,则必冲坏闸河,直趋东平,为害不小。殊不知河流既分,力弱势缓,不足为害。且以旧事证之:前宋建绍时,鲁从济宁巨野入。其时全河入于济水,下流分为两道,一道从南清河入淮,一道从北清河入海,尚且不闻其破闸河害东平也。今于上流已分半水入汴河,其一半入济水者又分为南北,则入于梁山泊者仅四之一耳。而梁山泊八百里之宽,足以渟蓄其怒波,则下流自然平缓,可保其无患矣。此臣断断以为新河有可导之理也。

一、专委任。宜选在朝明达大臣一员,充总领河防使,一应河道,合于事务,便宜行事。仍选有学识、有材干之士,以为之属,同心讲究,务在兼采长,取人为善,参酌审量,底于功成。至如董工役,备器物,司出纳,掌簿书,则各有司存。

一、优工役。宜募民择丁壮者为河夫,十人为甲。前期给散雇工钱必令稍优,使之乐从,尽力工作。其有不趋事者,罚及甲长。仍禁有司,毋得因而差发扰重困一方。其铁匠、木匠常用制造器具,不致乏用。至如医工,亦所不可缺者。或河夫疾病伤损,必官为医疗,仍给半粮优恤之。凡连年被水去处,亦须赈赡之,使得以复业。

历代决河总论

臣窃谓洪水之害,莫甚于河;治水之功,莫难于河。凿龙门于上以疏其源,播九河于下以杀其流者,大禹敷治之功也。盖源疏则水性顺,流杀则水势分。臣所谓分河之说,实源于此。自禹功一立,地平天成,垂七百七十余载,无复为患。及商之祖乙始圯于耿,而河之经流固未尝改也。又九百四十余载,至周定王之五年,河徙砱砾,乃改其故渎。春秋战国,各私其地,壅防百川,以邻为壑,故葵丘之会,有曲防之戒意者。九河或湮或塞,皆在此时。以及汉之文帝,酸枣,溃金堤,尝兴卒塞之矣。武帝时徙顿邱,濮阳、瓠子,遂通淮泗,泛郡十六,害及梁楚。虽发卒十万塞之,辄复横溃。上去周定王又四百九十二年,然后益徙而东。田蚡乃狃于私田之利,以为江河之皆天事,未易以人力强塞,由是二十年置弗治。及东封泰山,临河,沉白马玉璧,率群臣负薪,填河,筑宣防,导河北,行浚屯氏,以分大河,使复禹旧迹,八十年不为害,此则分河之明效也。成帝时,冯逡奏言:屯氏河塞,灵鸣犊口又益不利,独一川兼受数河之任,虽高增堤防,终不能泄。九河今既难明,请浚屯氏河以助大河,泄暴水,备非常。而丞相御史不以为意,后果大雨,水金堤,灌四郡三十二县,百姓多垫溺,败坏官亭室庐且四万区。盖屯氏一塞,下流不利,以致为害,此其验也。寻遣王延世为河堤使者,以竹络长四丈,大九围,盛以小石,两船夹载而下之,三十二日堤成。其后李寻议以为常欲求索九河故道而穿之,今且因其自,勿塞以观水势,河欲居之,当自成川;挑出沙土,然后顺天心而图之,必有成功,而用力寡。遂止不治。朝臣以为百姓可哀,遣使者据业赈赡之,乃求能浚川者。于是贾让言治河有三策,大旨以为土之有川,犹人之有口,治土而防其川,犹止儿啼而塞其口,岂不遽止,然其死可立而待也。故善为川者,之使道;善为民者,宣之使言。宜徙民放河北流入海,出治堤之费以业所徙之民,勿与水争地。此功一立,千载无患,此上策也。多穿漕渠于冀地,使民得以溉田,分杀水怒。虽非圣人法,然亦救败之术,此中策也。若乃缮完故堤,增卑培薄,劳费无已,数逢其害,此下策也。自今观之,李寻之言,最为近理。今所谓因其自之势,顺其自然之性,别导一川者,即其说也。至如贾让之策,似若可取,熟为审之,则有未然者。其曰徙民放河,置而不治,则泛滥东西,漂泊南北,日徙其民犹不足,将何以安其生耶?其曰多穿漕渠,分杀水怒,其说近是;而又未知河之末流,有必分之势。其曰随随塞,劳费无已,为下策者,诚哉是言也。自汉而下,溢之患虽代有之,而其终流至宋又千二百五十余载,始改于巨野,寻又改于开封。由禹距今,上下三千七百余载,而河流三徙其渎,岂有不假人力之助,而遂如斯安流耶?方今明见如冯逡,材敏如王延世,谋议如李寻、贾让者,岂乏其人?我朝如马和之、郭若思引黄流由安山接御河,相地设筑堤,皆能深知水性以成事功,盖亦不为无人,举而措之,又何难焉?臣以后学戆愚,切念生际盛明,沐浴膏泽,未有涓埃之报,恒怀畎亩之忧;睹黄河之横流,哀赤子之垫溺;譬有病而必疗,宁无方之可施;庸献其一得之愚,庶或助万分之补。捧漏,沃焦釜,谓宜莫急于此时,歌瓠子,筑宣防,端可追功于前代。臣谨论。(录自《治河图略》,《丛书集成》初编本)

崔敬

迎太子归疏

文皇获不轨之愆,已彻庙祀;叔母有阶固之罪,亦削洪名。尽孝正名,斯亦足矣。惟念皇弟燕帖古思太子,年方在幼,罹此播迁,天理人情,有所不忍。明皇当上宾之日,太子在襁褓之间,尚未有知,义当矜悯。盖武宗视明文二帝,皆亲子也,陛下与太子皆嫡孙也。以武皇之心为心,则皆子孙,固无亲疏;以陛下之心为心,未免有彼此之论。臣请以世俗谕之。常人有百金之产,尚置义田,宗族困阨者为之教养,不使失所。皇上贵为天子,富有四海,子育黎元,当使一夫一妇无不得其所。今乃以同气之人,置之度外,适足贻笑边邦,取辱外国。蛮夷之心,不可测度,倘生他变,关系非轻。兴言至此,良为寒心!臣愿杀身以赎太子之罪,望陛下遣近臣迎归太后、太子,以全母子之情,尽骨肉之义。天意回,人心悦,则宗社幸甚!(录自《历代名臣奏议》卷七十七)

郑玉

为丞相乞立文天祥庙表

臣窃惟纲常乃国家之大本;忠义为人事之先猷。故武王灭商,首表比干之墓;高祖立汉,即斩丁公之奸。盖忠邪虽在于前朝,而劝戒实关于后世也。此皆圣主贤君所以维持世教、扶植人心之要道也。

伏至元十三年,国家渡江取宋,其君后既就臣虏,宗社已为丘墟,独丞相文天祥,以亡国之遗俘,立当时之人极,从容就死,慷慨不回,义胆忠肝,照耀日月,清风高节,荡涤寰区,岂惟作轨范于一时,实可为仪刑于千古。盖自生民以来,一人而已。世祖皇帝天纵圣神,既不屈之于未死之前,又复惜之于已死之后,周王、赵祖之心,何以过于此哉?累朝承继,乐举褒封,四海观瞻,以为叙典。臣窃观亡金忠臣赵,在世祖皇帝时,已尝敕中书传旨翰林学士王盘撰文刻庙,以褒宠。其于亡宋,岂有异制?则知本非朝廷吝夫礼秩,自是臣下失于敷陈。臣比以罪戾,流窜江西,所居南安,与吉安相密迩,每与父老谈及此事,无不咨嗟涕洟。臣亦为之感发兴起。盖懿德者,人心之所同好;名节者,国家之所必崇,岂有古今之殊,初无遐迩之异。兹者伏遇皇帝陛下,德如天地之大,人无不受其恩;泽如雨露之均,物无不被其化。虽臣愚鲁之极,亦在陶铸之中,赦其已往之愆,开以自新之路,召还魏阙,复置要途。每竭忠诚,图思补报,实以此事系于纲常,欲自我朝着为令典。如蒙特降圣旨,宣谕中书,俾吏行封,太常议谥,于吉安路立庙,长吏以时致祭,赏罚既明,纲常自定,人心以之而振,世道由是而兴,天地人神同有依赖,其于国家,岂小补哉?臣干冒天威,无任战栗之至。谨昧死奉表以闻!(录自《师山先生全集》卷一,清钞本)

让官表

臣闻高祖开汉,不屈四皓之心;光武中兴,终全子陵之志。夫所谓隐士者,或因忿世疾邪,或欲廉顽立懦,故以恬退为事,高尚为风,未必皆有康济之才,经纶之学也。从昔贤圣之君,所以特加宠异者,盖欲养成廉,激励风俗,为天下劝耳。臣幼以樗栎之资,深爱山林之趣,躬耕亩,留情著述,初无过人之才、忘世之意也。兹者伏遇皇帝陛下,以天地为心,亿兆为念,求贤不及,从谏如流,谓臣遯迹丘园,特赐尊酒束帛,以翰林待制召臣。闻命恐悚,神识飞扬,循墙扣天,趋避无所。臣窃惟迩年以来,士大夫贪得患失,尸位素餐,廉日丧,风俗日坏,养成今日之祸,以致盗贼蜂起,生民涂炭,遂使陛下宵衣旰食,忧形辞色,累下哀痛之诏,布宽大之恩,而天下犹未定也。今臣复蹈前辙,贪冒恩荣,不知退避,岂惟负陛下知人之明,抑亦有妨朝廷进贤之路,非臣所以报陛下,亦非陛下所以望于臣也。盖臣学问之浅深,德量之大小,非他人之所能知,而臣自知之。所谓吾斯之未能信者,岂敢炫石为玉,以自欺其心哉?然酒与帛,天下所以奉陛下者,陛下得以私与人,臣不敢辞也。名与器,祖宗所以遗陛下,使与天下之贤者共之,陛下不得私以与人,臣不敢受也。伏望天慈特赐俞允,收回恩命,容臣以布衣赴阙,入觐清光,摅其一得之愚,以为涓埃之助,然后退处山林,咏歌尧舜,以乐太平,实臣之至幸也。而使者坐驿,有司临门,迫臣就道,必欲令臣亲诣辞免。臣累更忧患,素抱羸疾,道路劳役,至于海上,复感风痹,不能前进。谨奉表以闻,伏听圣旨。臣干冒天威,下情无任激切屏营之至!(录自《师山先生全集》卷三,清钞本)

董抟霄

平寇议

淮安为南北襟喉、江淮要冲之地,其地一失,两淮皆未易复也。则救援淮安,诚为急务。为今日计,莫若于黄河上下,并濒淮海之地,及南自沭阳,北抵沂、莒、赣榆诸州县,布连珠营,每三十里设一总寨,就三十里中又设一小寨,使斥堠烽燧相望,而巡逻往来,遇贼则并力野战,无事则屯种而食。然后进有援,退有守,此善战者所以常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也。

同类推荐
  • 诸真歌颂

    诸真歌颂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笔梦叙

    笔梦叙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Yellow God

    The Yellow God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冥通记

    冥通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The Rights Of Man

    The Rights Of Man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圣诞的魔法城之魔镜谜踪

    圣诞的魔法城之魔镜谜踪

    《圣诞的魔法城》由中国作家赖尔和加拿大作家麦克菲利普斯联合著作。带你展开一段充满魔法的热血穿越之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

    苦才是人生,做才是得到

    从人类呱呱坠地的那一声啼哭开始,伴随而来的各种痛苦也就应运而生。生活之苦、疾病之苦、对死亡的惧怕、对财富的贪恋、内心的烦恼、情感的波折等等,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我们,让我们殚精竭虑,叫苦不迭,挣扎在悲喜之间。每当痛苦到来的时候,很多人都是怨声载道、脆弱不堪甚至万念俱灰。其实,人生皆苦,苦就是人生。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们就能够学会接纳痛苦,增强战胜苦难的动力和信心,以及寻找到解脱痛苦、获得快乐的方法和智慧。
  • 低调老公是总裁

    低调老公是总裁

    领奖台上,苏瑾拿着奖杯,深情的说到:“能拿到这个奖,我要谢谢我的儿子,是他给了我灵感。”说完,脸上尽是幸福。台下,某男不高兴了。晚餐后,苏瑾被某男质问:“没有我,哪来的他?!”苏瑾无语,她能说他太小气吗?深情不及久伴,只有深爱才会彼此包容。没有时间流逝,没有爱恨纠缠,有的只是不愿放开彼此的执念。
  • 薰衣草的衣嫁

    薰衣草的衣嫁

    床前的风铃被岁月的风吹动,于是压在箱底的青春被吵醒,关于成长,关于爱情。
  • 剧本里的bug是也

    剧本里的bug是也

    说来话长,长话短说,总而言之,言而总之就是披着攻略的皮,不做任务天天自己去享乐的故事。
  • 白狐情歌

    白狐情歌

    白狐为报十年前救命之恩,到处寻找恩人,遇到种种磨难,终找到自己的恩人,为恩人进地府,入魔界,闯天庭
  • 化作妖卿觅愿图

    化作妖卿觅愿图

    他第一次面世,她恰逢成妖之时。一人一妖初相见,是命运的垂青还是造化弄人,这一切不得而知。而他们的故事,才刚刚开始...“我与你本就不同一路,为何要跟你走?而且你还是神棍术士,我还是妖,术士和妖互看不对眼!”“我一没骗,二没混,三我正经抓妖,我哪里神棍!你最好说清楚!”“问归问,还靠那么近,小心我吃了你!”
  • 每夜一个鬼故事

    每夜一个鬼故事

    每夜都有一个诡故事!收录了百十个发生在乡村城市的离奇故事。风门灵异事件,根据鬼村风门村事件改编,凶宅事件,根据某地十几年前的三大悬案改编,真实还原当年悬案,灵宠物语,生活中那些动物,发生在我们身边的故事!或离奇古怪,或感人!
  • 一品心计

    一品心计

    她童桑做事向来随心所欲每次挑选任务攻略男配全凭兴趣深谙人心性情装的了无辜扮得了高冷上的了单纯正太搞得定成熟大叔(此文可狗血可深情画风变化多端)病娇弟弟前期忠犬后期黑化禁欲老师前期高冷后期无赖暴虐少年前期狂躁后期忠犬...防火防盗防女主专业助攻十三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