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606000000068

第68章

盖闻国之重者,莫先乎刑,刑之重者,莫大乎杀。且立法在于可守,用刑贵于适中。夫法不可守,则徒法不能以自行;刑不适中,****无所措手足。是以古昔之用刑,必也随世而轻重。故杀人者死,虽有定名,然殴之情至为不一。若皆置之死地,或情有可恕;欲悉为之断放,则死者何辜?照得大德十年八月,刑部郎中赵奉政牒殴杀人,轻重似少详论。本部议得:殴杀人,所犯不一,原情议罪,事各有异。若许一例断放,被死之人冤何由雪?又恐官吏乘此弄法,渐生奸弊,甚于刑政不便。如准所言,但犯殴杀人,追勘完备,依例结案详断,庶免差池。都省准拟。又照得至正五年五月,中书奏准节该:「殴以手足殴人及头撞击,或用他物于人非要害处殴损致命者;或因击非虚怯处,痛气攻心,邂逅致命者;并为本无杀心,拟合杖断一百七下,并流三千里。因用刃及他物,于人虚怯要害处殴击,登时而死;或因非争,无事而杀,并被殴者原无忿争,止辩己事,因而致命;若殴罢散,声不相接,去而又来,殴人致命身死者,以其即有害心,并从故杀之法,依例结案待报。钦此。」夫以法制平允,则永远可以奉行。如或执一,则刑狱必至淹滞。近因钦奉诏书,巡行畿甸,询民疾苦,疏涤冤滞。所历州县等处,或有杀之囚,原情比附新例,往往不克断遣,盖禁奸止暴,固宜严肃;然哀死恤刑,尤当慎重。且今村野人民,素无教养,误犯刑宪者多,而郡县官吏贪污苟且,通知法律者少。夫既不能详情审问,又复不肯追勘结解,致使狱囚淹延,一切死于囹圄,岂惟玩舞刑政,实为感伤中和。《书》曰「罪疑惟轻」。《易》曰「君子以明慎用刑,而不留狱」。宜从都省,详定其法,务使平允,庶几天下在狱之囚,幸得以生全;国家好生之德,普洽于远迩。(录自《滋溪文稿》卷二十六)

禁治死损罪囚

洪惟圣朝,奄有中夏,深仁厚泽,普洽于黎元;明罚详刑,务存乎宽大。然自近岁伊始,有司或不得人,以致刑狱滋章,重使生灵凋弊,无辜者牵连受刑,有罪者侥幸获免。舞文弄法,悉快于贪奸;肆虐逞威,尤便于皂隶。始则因事以织罗,次则受财以脱放。及闻审囚官将至,称被罪人在逃。纵欲陈告其取受,缘本宗事未绝。设计害民,无所不至。其有结案之囚,当使明正其罪,今县未尝申解于州,州未尝申解于路。或畏刑名之错,或因结案之难,不问罪之轻重,尽皆死于囹圄。断遣者既未尝有,平反者盖所绝无。夫庙堂宰辅,惟恐一人失所,而州县官吏,辄敢恣意杀人。感伤天地之和,盖亦莫重于此。

近因钦奉诏书,巡行畿甸,询民疾苦,疏涤冤滞。念国家治安既久,本欲生全其民,今中外一岁之中,死者不知其几!其在江南,犹稍知惧。结案幸达于中书,判送悉归于刑部。议拟方在吏手,囚徒已死狱中。且重罪飞申,先使知事之元发,有司月报,又欲考事之施行。今皆视为虚文,一切置之不问。夫朝廷作法如此,郡县慢令可知;京畿积弊如此,天下之事可知。故愤怨蕴于人心,异形于天变,水旱大损于禾稼,生灵日入于贫穷。闻者可以伤心,见者当为痛哭。

《传》曰:「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今海宇承平百年,正当申明刑政,感格和平。而乃********,毁 【毁《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十七作「堕」。】 废如此。欲望祯祥骈臻,黎民安心,盖亦难矣!宜从都省明白闻奏,今后内外轻重罪囚,某事一起,自某年月日到禁,某年月日申解所司,或断讫笞杖等罪,或审复结案待报。某事一起,自某年月日到禁,某年月日因患某病,某医用何药饵,竟因某病身故,年终通行开写略节情犯缘由,次年三月以 【(衷)】 【[里]】 【【(衷)】 【[里]】 据《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十七改。】 申达省部,选委刑部文资正官一员巡行,仔细披详 【「巡行,仔细披详」《历代名臣奏议》卷二百十七作「妨职子细披详」。】 。如有淹滞刑狱,遣不当,妄申急证,死损数多,皆当验事轻重,依例治罪。庶几朝廷明其政刑,天下知所警畏,有司不敢生事扰民,罪囚不至冤滥死损。(录自《滋溪文稿》卷二十六)

论近年无辜被害之家宜昭雪改正

钦惟圣天子临御天下,仁泽及于臣民,然犹遣使宣布德意,而明诏有曰:「和气未臻,眚时作。」夫政化既布于多方,而异尚轸于圣虑。盖天人之间,其理本一。故人气和平,则祯祥斯格;人心忧郁,则异迭见。东海杀一孝妇,枯旱三年,及表其墓祭之,天立大雨。斯其已往之明征,可为后世之规监。我国家承平百年,中外无事。爰自近岁,屡兴大狱,或值诬枉陷于极刑,或涉嫌疑辄被流窜,多出一时之好恶,孰思天下之至公?伏至正五年二月初四日诏书内一款:「近年无辜被害之家,仰中书省分拣昭雪改正。钦此。」中外闻之,咸曰圣天子一视同仁,无间于亲疏远迩。则臣民之家,或诬枉于人言,或横罗于非命;某家令当昭雪,某人令当改正;若家赀已散,当叙复其官职;若子孙或亡,当嗣续其宗族;或在远方,当召归于乡里;或人已没,当追赠其封谥。庶几生死之无憾,必致瑞应之鼎来。夫诏令既颁于九有,分拣责在于中书。然惟至公,可以服人心;惟至平,可以召和气。当自某年以后,其未昭雪改正者,早为从公取勘,一一仔细分拣,使圣恩普洽于幽明,公道大伸于天下。然后和气斯臻,眚不作,年谷丰稔,黎民雍熙。不胜幸甚。(录自《滋溪文稿》卷二十六)

山东建言三事

审天下之势者,当谨其微;论生民之治者,当究其本。夫审势而不谨于微,至于着则不可为矣;论治而不究其本,求其末则夫何益矣。钦惟国家布列台宪,盖以重内外耳目之寄,达远近闻见之详。惟兹山东,奄奠齐鲁,控制千里,按临百城。爰自去岁以来,诸处盗贼窃发,始则潜形涂面,犹恐人知;甚则鸣鼓树旗,不畏官捕。郡县闻风而避,弓兵望影而逃,生灵遭其涂毒,府库恣其攘夺。致烦朝廷遣官,中外始获宁息。比者各州盗窃复有,或二十为群,或七八作党,白昼杀人,劫其财物。昔人有言:「盗犹火也。」火之为,扑之于将燃,则易为力;救之于已炽,则难为功。故小盗不灭,则大盗不绝,可不豫防之乎?伏望朝廷恤民以安其生,选官以责其治,录囚以除其恶。且山东御盗之方,前后言者不一。有曰峻治城池者矣,有曰缮修兵备者矣,有曰分军镇守者矣,有曰申明赏罚者矣。夫言之甚者,人则以为张皇;言之缓者,或以为迂阔。是以言者甚难,而听者不可不审也。今兹略陈当行实事,尚冀采择焉。

一、恤民。夫好生而恶死,趋安而避危,人之常情也。今山东之民,往往甘就死亡、起而为盗者,盖有其由矣。始于水旱伤农,而贫穷岁无衣食饱暖之给,次则差徭频并,而官吏日有会敛侵渔之害,此其为盗之原也。昔人有言:「蜀人乐祸贪乱者。」或对曰:「蜀人积弊,实非一朝。百家为村,不过数家有食,穷迫之人,十有八九,束缚之人,旬有二三,贪乱乐祸,无足多怪。若令家畜五母(之)鸡、一母 【(之)】 【五母 【(之)】 、一母 【(之)】 豕据《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九删。】 豕,床上有百钱絮被,甑中有数升麦饭,虽有苏、张巧说于前,韩、白按剑于后,将不能使一夫为盗,贪乱乎?」然则后世民之为盗者,岂非饥寒之故欤?兹者山东田亩不加于前,户口日倍于昔;年谷既已不收,衣食至甚不足;初则典田卖屋,急则鬻子弃妻,朝廷虽有赈恤,一家能得几何?兼以去秋大水,今春疾疫,无牛者不克耕耨,下种者不克耘锄,致使田地荒芜,蒿莱满野。即日秋成,民已无食,不知来春又将若何,欲民之不为盗难矣。夫国家之设刑名,本不欲民犯法,小民至愚而神,又岂不知法之不可犯乎?盖犯法而为盗则死,畏法而不为盗则饥,饥饿之与受刑,均为一死。 【(忍)】 【[赊]】 【【(忍)】 【[赊]】 据《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九改。】 死之与忍饥,祸有迟速,****之相帅为盗,是岂得已?可不为之深念乎?惟望朝廷明示六部百司,凡山东军兵征行之苦,站赤走迎之劳,食盐办课之重,和雇和买之烦,土木不急之工役,食用无益之贡献,但是可以动役民者,皆当一一简其号令之出,量其科派之数,节其缓急之用,优其输送之期,俾民普受其实惠,皆不至为虚文,庶几生灵得以休息于田里,官吏不能大肆其奸贪!大抵安民之术,不夺其时,不伤其财,惟禁其为非,而去其为害,****皆安堵矣。

一、选官。夫官不必备,惟其人,盖言三公之选。其余庶官,各有所治之事,不可一日而缺也。山东频年水旱,盗贼窃发,民多贫穷,可不选官抚治之乎?昔汉宣帝尝曰:「庶民所以安其田里,而忘叹息愁恨之声者,政本讼理也。与我共此者,惟良二千石乎?」今国家守令之选,不为不严。但庙堂铨选有时,而各处阙官无已。即日山东见阙宣谕使二员,济南、东平、济宁、东昌、益都见阙总管五员,高唐、海宁、沂州见阙知州三员,其余佐贰之职阙者尚多有之。且年六十五以上者先行铨注,固为令典,然多系老耄疾病之人,日暮途穷,但知求公田俸禄、肥家饱妻子而已,其能洁己奉公、勤力于政务者,几何人哉?方今山东郡县达鲁花赤俱系投下守令,见阙者十居二三,老病者又居其半。然则欲治化之兴行,盗贼之屏息,其可得乎?宜从朝廷,将山东按治所属宣慰司、各路、州、县等官,下及镇店巡检捕盗之属,但是见阙、守阙、省除、部注,共为一选,作急铨注,仍须选择年力甚强、历练政务、无大过犯、附近籍居 【[见阙]】 【

【[见阙]】 据《历代名臣奏议》卷三百十九补。】 者,勿候宣,即使赴任。如此,则郡县有人,庶可责以政务。政务既修,则善民获安,恶人知惧。仍须今后但有急阙,随即申达补注,庶不阙官抚治其民矣。

一、录囚。夫刑者,诘奸禁暴,所以辅治也。近年以来,郡县或不得人,刑政因以失度,民怨伤于和气,水旱因以为。年谷不收,实原于此。且阴阳燮理,虽根本于庙堂,而政化承宣,实责任于郡县。故东海杀一孝妇,枯旱三年;及表其墓祭之,天立大雨。此一郡休咎之征,岂非守令所当责乎?今山东郡县罪囚,除宪司审理疏外,在禁常有八九十起,枷锁不下数十百人。罪状昭著者,不得明正典刑;事涉疑似者,不敢轻易释放。岂惟淹延囹圄,诚恐别生事端。且如去秋大盗王五十等,劫略开濮等处,脱放禁中罪囚,同力相济,往往得其死力。是则所系盖甚大也。宜从朝廷闻奏,选差五府通晓刑名官员,前来山东,一一审录,如果无疑,比及春分,各正其罪。庶几刑政肃清,恶党警惧。《传》曰:「国家闲暇,及是时,明其政刑,虽大国必畏之矣。」夫以战国之时,明其政刑,大国犹知畏之,今山东草窃,有不知畏者乎?(录自《滋溪文稿》卷二十六)

乞差官录囚

钦惟祖宗,混一区宇,既有民庶之,尤宜刑政之修。盖发政施仁,固朝廷之急务;戢奸禁暴,亦郡县所当为。是以司刑官吏,允贵得人。若官不得人,则乏推鞫之明;吏不得人,惟务文深之害。或无罪枉陷于刑章,或有罪侥幸以苟免,以致下有冤抑之苦,则必上干阴阳之和。故累朝以来,屡差官审,盖欲刑政肃清,臣民畏惧故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魔尊的重生狂妃

    魔尊的重生狂妃

    初见她时,她满身的煞气,眼底里尽是恨意。再见她时,她血染一身,嗜杀成性。从此,他把她宠上了天,无论她做什么,总是帮她收拾烂摊子……某一天,魔尊大人看着他家的下属,问道:“本尊要给我家雪儿下聘,可她好像不大喜欢我这个身份。”某下属:“主子,夫人好像挺喜欢那个江山的。”魔尊大人大手一挥,道:“夺了,给雪儿玩玩。”场景一:魔尊大人:雪儿,那一天,我们不是第一次见吧?某女:what,what,what?你咋滴知道的?场景二:凌逸宸:顾墨祁,你咋又滥用私权?顾墨祁:“又”?凌逸宸:你这都第二次了,说好的只用一次。顾墨祁:我啥时候说过的?场景三:凌逸宸:你……顾墨祁:这真的是最后一次。凌逸宸:算了,你每次都这么说,我是真管不了你了。顾墨祁:唔,逸宸,如果可以的话,我绝对要嫁给你。凌逸宸:滚,老子的性取向是正常的!
  • 归梦再囚凰

    归梦再囚凰

    这是一本《凤囚凰》的同人小说,把女主换了,小小的满足一下对容止大大的憧憬之情,只为向原著致敬,不求其他。
  • 天魂师

    天魂师

    天才特工吴越偶然发现,这个世界真的有冥界,而且和现实世界处处相连。拜入凌天阁,他开始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冥界冒险,而他不知道的是,他已经陷入了一盘下了一千多年的棋局中,阴谋慢慢浮出水面,而他也慢慢发现,这与他的身世竟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 快穿王者之英雄,对不起

    快穿王者之英雄,对不起

    云笙死了,意外之下绑定了一个系统。系统:宿主宿主!做任务了!这次是李白啊!云笙:死开,不做
  • 一男五女在孤岛

    一男五女在孤岛

    一个男人和五个女人,无意中进入了一个荒无人烟的荒岛,在这个没有人没有科技没有一切人类熟悉事物的地方,这个男人和五个女人,会发生什么?他们竟然......而这个男人和五个女人走出荒岛后,生活还将继续,面对原来熟悉的一切,已经有了改变的六人,将会如何面对。
  • 征服游戏:早安,小娇妻

    征服游戏:早安,小娇妻

    他桎梏她,强逼她交出她给他生的孩子。“没有没有没有!”“没有?那现在就再生一个!”无数个日夜地狱般的索爱,她被他摆布得无路可逃。待孩子生下来后,她正欲逃之夭夭,却依旧被他压在墙上。“宝贝,谁说只生一个的?”【他宠她,宠到每一次心跳都是为了她,全世界,只有她这个傻瓜不知道……】
  • 陌宿末世篇

    陌宿末世篇

    一次的阴差阳错使一凯来到了这个他陌生的世界,在熟悉这里的同时也同样寻找着回去的方法,并且在这里他遇到了与他同等处境的魄红尘,经过一年的相处二人也结识了许许多多的伙伴,但对回去的方法却丝毫没有头绪。无奈的二人只好暂时放下回去的念头,以为只能这样生活下去,但很快这里的一切都变了……
  • 独掌荒神界

    独掌荒神界

    荒山从小无父无母,四处流浪,偶然遇见太初十族中冥族族长,传授无上法门,不料该族长并非真心传授,另有所图,从最开始主人公荒山的恩师,到最后主人公荒山的仇人,途中征战连连......争霸系玄幻小说
  • 盛夏诺言君勿离去

    盛夏诺言君勿离去

    她本是个正常人,却有着白色的头发;他不管不顾,仍然爱上了她。“我喜欢你……”她红着脸看着对面帅气的他,他眼里满是宠溺。“呵呵,这本来就是一个游戏,我从未喜欢过你……”她转过头对他冷冷地说,仿佛他一个陌生人。两个人的悲欢离合,到最后究竟如何结局?(其实本宝也没有想好呢)蜗牛速的我
  • 后宫谋生计

    后宫谋生计

    上辈子,有句话是这么说的,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辈子,生活告诉她——不想当皇后的妃子不是好妃子。于是,生命不息,宫斗不止。情节虚构,切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