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82600000078

第78章

钓藤钩(二钱) 蝉壳 天麻 防风 蝎尾(去毒) 人参(各半两) 麻黄 僵蚕(炒) 甘草(炙) 川芎(各二钱五分) 麝香(五分)上为末。水煎服。虚寒,加附子一钱。

吐泻

身热泻黄多渴为热宜凉剂

曾氏云∶先吐而后泻者,乃脾胃有热,气促唇红,吐来面赤,脉洪而数,渴饮水浆,此为热也。钱氏以吐泻、身热、泻黄、多渴作热病治,在夏秋用玉露散、益黄散相间服,在春冬用白术散、大青膏相间服。

〔钱氏〕玉露散(方见前)〔李刚中〕治夏秋吐泻。

好黄连一两,入虢丹一两,炒丹焦,为细末,面糊丸,如芥子,服二三十粒,壁土姜汤吞。更量数服,不妨。

〔丹溪〕治小儿周岁,吐乳腹泻。

白术 滑石末(各三钱) 干姜(一钱) 陈皮 甘草(炙。各五分)上为粗末。煎服。

吐泻

肢冷泻青不渴为寒宜温药

曾氏云∶先泻而后吐者,乃脾胃虚冷,其候先泻白水或白冻,吐亦不多,口气缓而神色慢,额前有汗,六脉沉濡,此为冷也。钱氏以吐泻、身凉、泻青、不渴作寒病,在秋以益黄散主之,在冬春以益黄散、大青膏相间服。

〔海〕吐利,四肢胀逆,脑门低陷。四君子加藿香、丁香、芍药、等分,煎服。

钱氏益黄散(见脾) 万安膏(见吐)〔世〕和胃丸 治吐泻不止,欲生慢惊。

丁香 白术(各一两) 半夏(五钱) 藿香 蝎尾(各一钱)上为末,姜汁打糊、为丸如小豆大。二岁儿三十丸,姜汤下。

理中汤 主温脾暖胃,冷吐冷泻,及胎气虚,中寒腹痛。

人参(去芦) 白术(各一两) 干姜(炮) 粉草(炙。各二钱半)上件,锉焙为末。每服半钱或一钱,用温白汤空心调服。

理中丸 治吐利不止,米谷不化,手足厥冷。

人参 白术 干姜 甘草(炙各等分)上为末。面糊为丸,绿豆大。每服十丸,米饮下。或一二十丸,不拘时候。

金液丹 治吐利日久,脾胃虚损,手足厥冷,精神昏塞,多睡露睛,口鼻气凉,欲成慢惊风。又治大人阳虚阴盛,身冷脉微,自汗吐利,小便不禁。

舶上硫黄(十两,先飞炼去砂石,秤,研为末,用砂盒子盛,令八分满,水和赤石脂、盐泥固封,晒干,露地先埋一水罐,盛水满,坐盒子在上,又以泥固济讫,常以三斤火养三日三夜,足,加顶火一斤, 成,冷,取药)上以柳木捶乳钵研为末。每服二钱,生姜米饮调下。多服取效。大人,药末一两,蒸饼一两水浸,去水,饼和丸桐子大。晒干,每服五十丸至百丸,米饮空心下。

阎氏云∶吐泻虚极,当速生胃气,宜与理中丸,并研金液丹末,煎生姜米饮调灌之,惟多服乃效,俟胃气已生,手足渐热,然犹螈 ,即减金液丹一二分,增青州白丸子一二分同研,如上服,兼用异功散、羌活膏、温白丸、钓藤饮子之类,仍频与粥,虽至危者往往死中得生,十救八九。沈存中论金液丹,见小儿吐利剧,气已绝,服之得活者数人,须多服方验。

〔钱〕豆蔻散 治吐泻烦渴,腹胀小便少。

舶上硫黄(一钱) 滑石(五分) 丁香 豆蔻(各半分)上为细末。每服一字至半钱,米饮调下,无时。

〔张涣〕匀胃散 治三焦不调,停寒膈上,乳哺不消,胸膈痞满,甚则喘逆吐利,肌体痿黄。

甘草(炙一钱) 藿香 白豆蔻 人参(各一两) 木香 干姜(炮) 浓朴(姜炙) 丁香(各半两)上为细末。一钱,水一小盏,姜二片,煎六分,温服。

〔王氏〕治吐逆兼吐利不止。

丁香 藿香(各一分) 木香(一钱) 硫黄(半两,别研极细) 滑石(二钱,研如粉)上为末。每服一钱或半钱,米饮调下,量大小与之。如泻,即用附子一枚重半两者,炮去皮脐,为末,再用生姜汁捣成饼子,用白面裹之,慢火煨面熟,去面不用,只将附子切焙,再捣罗为末。每吐兼泻,即入附子末少许,如药三之一,更量虚实,以米饮调下,神验。

吐如激水者亦定。吐利不止,多成慢惊,宜速疗之,如已成慢惊,兼金液丹与之。

助胃膏 治脾胃虚寒吐泻等证。

人参 白术 白茯苓 甘草(炙) 丁香(各五钱) 砂仁(四十个) 木香(三钱) 白豆蔻(十四个)干山药(一两) 肉豆蔻(四个,煨)上为末,蜜、丸芡实大。每服十丸,米饮化下。

吐泻

身温泻黄白似渴为寒热杂合病

钱氏治法,在夏秋用玉露散、益黄散相间服,在冬春用益黄散、大青膏相间服。

吐泻

补虚

四君子汤 治脾气虚损,吐泻少食。

人参 白术 茯苓 甘草(各等分)上,每服二钱,姜枣水煎。

六君子汤 即四君子加陈皮半夏,治脾胃气虚,吐泻不食,肌肉消瘦,或肺虚痰嗽,喘促恶寒,或肝虚惊搐,目眩自汗诸证,并宜服之,以滋化源。

钱氏异功散 温中和气,治吐泻不思乳食,凡小儿虚冷病,先与数服,以正其气。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 陈皮(各等分) 一方,加木香。

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一盏,生姜五片,枣二枚,同煎。(海藏云∶此方,四君子汤、补脾汤加减法也。)愚按∶前方治脾胃虚弱,吐泻不食,或惊搐痰盛,或睡而露睛,手足指冷,或脾肺虚弱,咳嗽吐痰,或虚热上攻,口舌生疮,弄舌流涎。若母有证,致儿患此者,子、母并服之。

《和剂》观音散 治小儿外感风冷,内伤脾胃,呕逆吐泻,不进乳食,久则渐至羸瘦。

大抵脾虚则泻,胃虚则吐,脾胃俱虚,则吐泻不已,此药大能温养脾胃,进美饮食。

石莲肉(去心) 人参 神曲(炒。各三钱) 茯苓(二钱) 甘草(炙) 木香 绵黄 (炙)白扁豆(炒,去皮) 白术(各一钱)上锉散。每服二钱,水一盏,枣一枚,藿香三叶煎,温服。

温中丸 治小儿泻白,胃寒故也,腹痛肠鸣,吐酸水,不思饮食,霍乱吐泻。

人参 白术 甘草(各等分)上为末。姜汁面糊丸,如绿豆大。米饮下二三十丸,无时。

和中散 和胃止吐泻,定烦渴,治腹痛。

人参 茯苓 白术 甘草(炙) 干葛 黄 (炙) 白扁豆(炒) 藿香(各等分)上为细末。每服三钱,水一盏半,枣二枚去核,生姜五片,煎八分,食前温服。

(海藏云∶和中散,四君子汤加减法。)曾氏和中散附 主久病才愈,面黄清瘦,神昏气弱,脾胃未实,食物过伤,停饮生痰,留滞中脘,耗虚真气,或成吐泻。此药性味甘平,大能调治,常服和胃气,进饮食,悦颜色,理风痰。

人参(去芦) 白扁豆(炒,去壳) 白茯苓(去皮) 川芎 缩砂仁 半夏(制) 香附子 甘草(炙。各一两) 肉豆蔻 诃子(去核。各七钱半)上锉。每服二钱,水一盏,姜三片,枣一枚,煎七分,空心温服,或不拘时。

〔毛彬〕治胃气不和,吐泻不止,痰逆不食。平胃,引行诸药。银白散半夏(一两,洗七次,焙,姜、制饼) 白扁豆(炒) 莺粟米 人参 白术(焙) 白茯苓 山药(各四钱)上为细末。每服二钱,水八分,姜二片,枣一枚,煎六分,温服。

东垣人参安胃散(脾)

吐泻

除湿

胃苓汤 治肠胃受湿,呕吐泄泻。

白术 茯苓 泽泻 浓朴 猪苓 陈皮 甘草(炒。各等分) 桂(少许)上为末。每服二钱,姜水灯心陈皮煎汤调下。若停食吐泻,小便短少,腹胀作痛,用此以分利之。更用六君子汤以调补脾胃。

吐泻

治痰

半粟散 治小儿脾胃虚寒吐泻等疾,及治寒痰。

半夏(汤浸,切、焙,一两) 陈粟米(三分,陈粳米亦得)上 咀。每服三钱,水一大盏半,生姜十片,同煎至八分,食前温服。

白附丸(痰涎)

吐泻

宿食

钱氏云∶吐泻,乳不化,伤食也,宜下之。冯承务子五岁,吐泻壮热,不思食饮。钱氏见目中黑睛少而白睛多,面色 白,曰此子必多病,面色 白者神怯也,黑睛少者肾虚也,黑睛属水,本怯而虚,故多病也,纵长成,必肌肤不壮,不奈寒暑,易虚易实,脾胃亦怯,更不可纵恣酒欲,若不保养,不过壮年也,面上常无精神光泽者,如妇人之失血也,今吐利不食壮热者,伤食也。又虚怯不可下,下之,虚入肺则嗽,入心则惊,入脾则泻,入肾则益虚,但宜以消积丸磨化之,为微有食也。如伤甚,则可下,不下则成癖也。若实食在内,亦可下也,下毕,补脾必愈,随其虚实,无不效者。〔曾〕钱氏曰∶吐乳泻黄,是伤热乳,吐乳泻青,是伤冷乳,皆当下之,此迎夺之法也。不若伤热者用五苓散以导其逆,伤冷者用理中汤以温其中,自然平复。脾经积滞未除,再为饮食所伤,不吐则泻,不泻则吐,宜以三棱散化积,守胃散和中。

〔丹〕小儿吐泻黄胆。

三棱 蓬术 陈皮 青皮 神曲 麦芽 黄连 甘草 白术 茯苓上为细末。生姜灯心汤调服。伤乳食吐泻加山楂。时气吐泻加滑石。发热加薄荷。

消积丸 治小儿吐泻,大便酸臭。

丁香(九个) 砂仁(十二个) 巴豆(二个) 乌梅肉(二个)上为末。面糊丸,绿豆大。温水送下。

吐泻

津液少

豆蔻散 治虚寒而渴(本条)白术散 治虚热而渴(渴)《圣惠》治渴不止。

笋箨 扁豆藤(各半两) 人参(一两)上细锉。分六服,每水一小盏,煎五分,不时,量分,稍热服。

〔张涣〕三和散 治吐利,津液燥少。

白茯苓(一两) 乌梅肉(炒干) 干木瓜各等分,为细末。一钱,水一小盏,煎五分,温,时时服。

治霍乱烦渴。香豆散藿香 肉豆蔻(各一两) 白扁豆 人参(各半两) 甘草(炙,一分)为末。每一钱,水八分盏,姜二片,煎四分,温服。

〔丁时发〕人参散 治虚热及吐利烦渴疏转后服。

人参 茯苓 桔梗 干葛(各半两) 生犀角 甘草(炙。各一分)上为末。每服一钱,水一中盏,灯心煎五分。烦渴,入新竹叶,量服。

吐泻

心腹痛

《圣惠》儿冷热不调,乳哺不节,使阴阳清浊之气相干,而变乱肠胃间,则成霍乱。而心腹痛者,冷气与真气相击,或上攻心,下攻腹,故痛。

《外台》疗霍乱心腹刺痛,吐利。

茯苓 桔梗 人参(各六分) 白术(五分) 甘草(炙) 浓朴(炙。各四分)上切片。用水二升,煮六合,温服。

人参散 治霍乱心腹痛不食。

人参 白术 芎 草豆蔻 浓朴(姜炙) 当归(炒) 陈皮(去白) 丁香 桂心(各一分)上,捣罗为散。不时姜枣米饮调半钱,量服。

治霍乱乳食不消,腹心满痛。

诃梨勒皮(半两) 木香 当归(炒) 白术 藿香 陈皮(去白。各一分)为细末。不时姜汤调半钱,量服。

肉豆蔻散 治霍乱吐泻腹痛。

肉豆蔻 桂心(各一分) 人参(去芦) 甘草(炙。各半两)上为粗末。每服一钱,水一小盏,姜少许,煎五分,不时量儿大小分减温服。

吐泻

禁忌

郑氏云∶小儿吐泻,因外伤风冷,内伤乳食,或儿啼未定,气息未调,以乳饲之,气逆于上则停滞胸膈,致令呕吐,气逆于下则伤脾胃,致令泄泻,上下气逆,吐泻俱作。凡小儿只吐不泻者逆,其吐,必有痰发惊者,十无一生。若只泻不吐,或吐泻俱发者,日久不退,亦变阴痫。治之当暂断其乳,轻者周时,重者三日,宜频与稀粥,服药速效,十全八九。或者不信是言,以小儿藉乳为命,不肯暂断,然乳固不可断也,殊不知因乳所伤得之者,若再以所伤之乳乳之,如抱薪救火,药何功之有。其间有不断服药得安者,盖轻患也,亦有因轻致重,夭横者多矣。《活幼心书》云∶小儿吐泻不止,大要节乳,徐徐用药调治必安,节者,撙节之义,一日但三次或五次,每以乳时不可过饱,其吐自减,及间以稀粥投之,亦能和胃,屡见不明此理,惟欲进药以求速效,动辄断乳三四日,致馁甚而胃虚,啼声不已,反激他证。盖人以食为命,孩非乳不活,岂容全断其乳,然乳即血也,血属阴,其性冷,吐多胃弱,故节之,医者切须知此。乳母亦宜服和气血、调脾胃、等药。愚意,不若儿大能食者全断之,待其平复。儿小不能饮食者,但节之可也。

同类推荐
  • 雕虫诗话

    雕虫诗话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安龙纪事

    安龙纪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孔子诗论

    孔子诗论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靖海志

    靖海志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 Dog's Tale

    A Dog's Tale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女人不服输

    女人不服输

    父亲的意外离开,让曾经幸福美满的家庭蒙上了一层灰蒙蒙的雾霭。从此她放弃了美好的学业,背上了行囊,开始了漫漫的而又传奇的打工路和创业之路。她不是女人,只是一个女孩子,却可以拥有成人的成熟的心智,请亲们一起期待她在事业和爱情中的蜕变。
  • 一步,你就不再平凡

    一步,你就不再平凡

    本书介绍了怎样策划自己的路,从布衣走到金领,包括怎样树立自信、怎样确立自己的位置、怎样从头做起、怎样全心投入工作等。
  • 神契之九州神降

    神契之九州神降

    以神契幻奇谭为背景,开启普通高中生与神话结缘的冒险之旅。(尊重原著设定,偏爱九州,戏份会增多。)
  • 元武者传奇

    元武者传奇

    天历2030年灾难席卷人间,在这场末世浩劫下,一部分人们掌握了一种神奇的力量——元力,他们被世人称为元武者天历2080年一切的一切都从魔都的青衍学院开始……
  • 突破自我缺陷

    突破自我缺陷

    具有猜疑性格缺陷的人,如果不能及时、主动地矫正自己的性格缺陷和心理障碍,则会因环境变化、人际关系紧张、工作生活不顺心,加上激烈的精神刺激等因素,而诱发为精神疾病,甚至对家人和社会造成损害。
  • 百里魔尘只为君

    百里魔尘只为君

    魔尊百里羽九,实力高超,只是是个冷漠的女子直到有一天,人们发现……“姐姐,你抱抱我”她抱。“徒儿,你陪我”她陪。“羽儿,你亲亲我”她:“不要,不然你会……”(女强,男强,1v1)
  • 武魅妈咪小妞别太拽

    武魅妈咪小妞别太拽

    天哪,她也太倒霉了吧!不过是一次盗墓,居然莫名其妙就怀孕了?还生了一个长着翅膀的小恶魔?OMG!六年后,她拥有双重身份,偶遇身为警察的他,竟擦出火花!黑道斗殴,军火交易,古墓探险,他们携手对敌,演绎一对传奇情侣!
  • 梁宫秋

    梁宫秋

    一个大梁,架空的历史。一个先生,现代的公子。一个故事,有笔有你我。
  • 超银河帝国之末日孤舰

    超银河帝国之末日孤舰

    陷入战争狂热的人类文明,真的会一统整个银河系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