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50700000139

第139章 新生(四)

皇帝携百官驾临,迎驾的礼仪是很繁琐的,好在经过了太监们的事先“调教”,龙凤店内众人行礼与答礼都十分符合礼仪,没落皇帝的面子。一通寒暄之后,正德南面而坐,大堂内还摆了十几张桌子,近百大臣面北围坐桌前,参加所谓的“茶话会”。

而就在大堂的正前方,一张半人高的汉白玉小案桌立在御座左前方,很是抢眼,再一细看,其上刻有“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八字。百官不知万仁又要搞什么花样,都面无表情地静坐,至于那些摆在面前的茶水点心,更是没心情动。倒是正德轻松自在,他独个儿大吃大喝,简直就是若无旁人。

等人员都已就座,正德也吃得差不多了,万仁这才站出来,向正德请示要发言。

“仁兄乃此地东道,朕是客,客随主便。”正德吃饱喝足,闲着也是无事,也想看看万仁又要搞什么花样。对正德而言,消遣百官,也是其乐无穷的。

得了正德首肯,万仁站到那个小案桌前,将一份事先写好的发言稿放在案桌上,开始发言:“圣上携百官屈尊驾临小店,小店蓬荜生辉,微臣不胜荣幸。难得圣上亲临,微臣不才,斗胆学一学翰林院大学士,在此开经设筵,将愚见奏闻于圣上。”

原来是要开经筵,底下那些大臣都下意识地松了一口气。朝廷谁不知道,自从“南巡”归来,特别刘瑾被剐之后,皇帝对万仁简直就是言听计从,他随便在宫里嚼嚼舌头,立马就会变成中旨下发有司执行,从改组内阁到开恩科,从选任阁臣到正音优先选官法,十处敲锣九处有他。虽说不是一言九鼎,七八鼎也有了。现在万一言堂居然要搞民主,开经筵让百官也参政议政,那些大臣有些怀疑今天的太阳是不是打西边出来了。

“微臣才识浅薄,不懂何为安邦定国之大计,却也知以史为鉴可以见兴替之理。微臣近来观唐书,读及贞观之治,心有所感。在座各位都是饱学之士,在此议论帝王得失不免有班门弄斧之嫌,微臣要论及的,是唐太宗修造的参天可汗路。”

开经筵不议论朝政得失,一上来就说路,百官心中多有腹诽:不懂就不要乱学人家侍讲学士开经筵,你小子自己丢人事小,丢了朝廷脸面事大。而李东阳一听到“路”这个字,心中不禁紧张起来,他是已料到万仁要干什么了。

“贞观年间,唐太宗打通一条直通西域的大道,引得西域各国来朝,此路被称为参天可汗路。唐太宗号为‘天可汗’,君临万邦,其文治武功盖于当世,此誉乃名至实归,然以微臣管窥之见,那条大道也居功至传。”

“参天可汗路,名为便利西域各邦入朝,实至不然。通过这条大道,军队可以快速集结,军需可以源源不断地运抵前线,大唐随时可以对西域各邦发动战争,各邦摄于大唐强横实力,方才俯首称臣,此为不战而屈人之兵。大明立国以来,四方各邦纷纷来朝,独独北边的鞑靼桀骜难驯,时常犯我大明边疆,兵连祸结已有百余年,使大明国力大损。以微臣浅见,厉兵秣马积极备战之余,还要效法唐太宗,修造足以震摄蛮夷的参天大道。”

“老奴以为万大人言过其实,我大明驿道早已通于四方,鞑靼深处北寒之地,难以征讨,更非一条大道可制。”没等百官说话,高凤倒是先跟万仁唱起了对台戏。

百官听了高凤此言,都连连点头称是。

万仁淡然一笑,又道:“大明驿道是通达四方,然驿道年久失修,路面坑洼不平,如遇雨雪天气,更是泥泞难行。军旅困顿于道,粮草兵器等物资从江南运到北京只能取道大运河,耗时长达月余,如若边疆有事,待得军队与物资集结到京,已耗时数月,战机早失,如何能克敌制胜?微臣有一修路良法,若以此法修路,驿道必将平坦通达,物资从扬州到北京,耗时将是数日;军旅纵横往来于北边各镇,也不过是数日。各边镇遥相呼应,一方起狼烟,四方支援,鞑靼若敢再犯,定教他们有来无回。”

“哦,老奴倒想看看万大人有什么法宝,能让人神行万里。”高凤开始冷嘲热讽,这话简直就是说到了在座大臣的心里去。

一个唱白脸一个唱红脸,这是玩仁与高凤常用的把戏,屡试不爽。这不,百官开始入戏了,一个个都是一脸鄙夷,一面倒地成了高凤的支持者,他们却不知道高凤跟万仁本是一伙的,搞对台戏是为了说得他们心服口服。

“法宝没有,微臣发现了一种东西,用它和沙辅路,比青石板辅就的御道还要平整,旱天不起尘,雨天不泥泞,雪天不打滑。且辅设简单,造价低廉,结实耐用,维护简便,如果用它来辅设新马路,不论雨雪,军队商旅都可疾骋往来,满载的马车亦可日行数百里,从北京到南京,费时最多为七日。各位如若不信,可以到小店门前一观,小店门前就辅设了一小段如是马路。”

“从北京到南京只要七日?”一直在看热闻的正德突然变得兴致勃勃,又补充问道:“七日,照仁兄如此说,若是修好了马路,朕南巡江南,只要七日就可直达?”

“最多为七日,如若逢河搭桥,最多只用五日。”万仁点头道,他知道正德向往江南风月,且早有南巡打算,只是一直为廷臣反对而未能实施而已。现在,万仁提出修路一议,简直就是正中正德下怀。如果北京到南京的御路修好了,正德就可借此东风,好好地搞一次江南游,名目也是现成的:名为巡视御道。百官就算想群起反对,也没理由了:皇帝陛下主持修的御道,谁也没有理由拦住皇帝不让上。

这不,正德一脸兴奋,从御座上站起来,道:“快,快带朕去看看。”

皇帝都起身了,百官谁也不敢再高座于堂,只得起来跟着出了龙凤店到店外去列队。其实,百官早就看到店门外那一段黑乎乎的路了,除了李东阳之外,其他官员一直不知道它里边还有名堂。

“这就是仁兄用新法修的马路?”正德出了店门,那段黑乎乎的平坦大道自然也映入他的眼帘。

“昨夜才修好的,由于工期紧,用料不足,所以只修了一小段。”万仁说完,对站在一旁的万礼挥挥手,示意他在大家面前检验柏油马路的强度与硬度。

万礼向正德告了罪,又请正德站远一点,这才抡起一个大铁锤,对柏油马路乱砸一通,落锤处砰砰做响,路面只是凹陷了些,并没有开裂。紧接着,万礼又拉来一辆装满了沙石的马车,在路上来回压了几遍,所过之处只留下道道灰色的压痕,路面没有凹陷的痕迹。

百官见了这一通演示,对这**路的坚固程度不敢再有怀疑,他们沉默不语之际,高凤又跳出来跟万仁唱对台戏了,只听他皱眉问道:“万大人所修之路,果然平整结实,只是不知造价如何?如若造价太高,只怕是劳民伤财之举,非社稷之福。”

“造价的高低,取决于材料是否易取。以此法辅设马路,所用材料为沥青与粗沙,粗沙随处可见,并非难得之物;沥青却是从石油中提取,如果采出的石油多,沥青就不会少,辅路的成本就低,所以,要想广修马路,先要广采石油。”

正德听了得一头雾水,倒是高凤代为发问了:“何为沥青?何为石油?此物是否难得?”

万仁却早有准备,他从衣兜里拿出两个小瓶子,呈到正德面前,两个小瓶分别帖有石油和沥青的标签。正德接过打开一看,一股刺鼻的气味传出来,他皱了皱眉,又向万仁看去,想听万仁的详细介绍。

“石油采于地下,是一种粘稠的可燃物;将石油蒸馏之后,分离掉上层油质,剩下的就是沥青。这些石油是微臣从四川寻得,四川自贡有一处油井,当地百姓不知此物为宝,只是用来烧火煮盐,实在是暴殄天物。”

“此物产于四川一处油井,产量如此小,又离京如此远,路途遥远,只怕运价甚高。”高凤又道。

“非也,此物分布甚广,四川有,西域有,天津卫附近也有,只要寻油得法,开凿得当,完全可以就地取材。”

“老奴可没听说附近有谁打井打出此物?”高凤又道。

“圣上,微臣早有计划,打算先于四川自贡就地提炼沥青,运回京用以辅设京师附近要道;与此同时,微臣定会设法于天津卫开凿油井,如若打出石油,就可广辅马路,还请圣上御准。”万仁这才把自己的计划说了出来。

如此好事,正德自然要准的,可正当他要开金口时,李东阳出列,问道:“臣敢问修一丈路要多少沥青?所费人力财力多少?”

“以面积算,一平方米用沥青约为十斤,砂石另计,辅设时将沥青燃融与沙子相和,然后平辅到路面上,再以石牛压实,所费人工不多,一条五米宽的大道,十人一天至少可修一里。造价没有核算过,不过我们可以先试辅一段以核算造价。”

万仁说到此,又环视众官一圈,才道:“微臣知道,百官心中都以为辅路一举实属多余,劳民伤财。此举或许真的劳民,不过天下间有很多无业流民,他们居无定所无所事事,已为大明内忧,如若将他们召集起来修筑马路,流民有活干有饭吃,自然会安居乐业,此不失为救时之策。伤财?这倒不会,修路是要费钱粮,但是各位有没有想过,大道通畅,朝廷从江南运送的漕粮用时缩短,人吃马喂所耗去的钱粮将会变少,省下来的钱粮与费去的钱粮比起来,只会更多不会更少。此举行与不行,咱们用事实来说话,微臣建议优先修造通州与北京之间的驿道,以方便于通州下船的漕粮入京。”

“仁兄的建议,自然是好的,何不优先修造北京通往南京之御道?以便江南供物入京。”正德一脸期待地说着,其实在他看来,什么漕运,什么物资,都不及他下江南的大计重要。

“四川所产的石油不多,不够修这么长的御道。所谓好钢用到刀刃上,微臣认为先修通州到北京的粮道,等微臣开凿出石油,定会用以辅设南北御道。”

“仁兄何时能打出石油?”正德急问道。

“微臣说不准,只能尽力而为。”

“南北御道乃国之命脉,仁兄可得勉力寻油,若是缺财缺物,只管开口,朕都准,朕只要你早日打通此道。”正德很是豪爽,不过所谓南北御道国之命脉这种说法,只是一个冠冕堂皇的说辞,他只想打通此道,方便他时时下江南。

“微臣领命。”万仁自然知道正德心里打的是什么主意,他并没有反对这种皇权至上的享乐主义,因为御道修好了,不只是皇帝一个人可以用,臣民们也是可以沾光的嘛。就如比开通大运河的隋炀帝,世人都指责他残暴不仁好大喜功,却都在享受大运河带来的便利。当然,万仁不会任由正德向隋炀帝靠拢,有多少钱办多少事,这是他的准则之一。

同类推荐
  • 大明将军王

    大明将军王

    主人公莫名其妙的出现在明朝,在好好活着的前提下,保住汉人的血统,而在那个时候着手想建造地球村,就是他······
  • 千秋谋士

    千秋谋士

    梁武帝嘉定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凤凰坠江,青龙出世。在此之前民间就流传着一句歌谣:凤凰落,苍龙出。而这个谋定千秋的故事也是从这一天开始的……
  • 大周内卫

    大周内卫

    唐高宗晚年,武后已经成为大唐的实际权力掌控者,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和势力,武后大肆镇压政敌,以及打压李家皇族,故而在朝廷中乃至江湖上结下了众多的仇怨。尤其以李氏一族和被残害致死的上官仪后人两股巨大的势力为代表,一心想寻找机会另立新君,除掉武后。一时间武后身边危机四伏,但是武后岂是平庸无能之辈,她虎视天下,洞若观火,建立了一个忠于自己的内卫组织,与敌对势力展开一场生死角逐,本书的故事由此展开。
  • 中华国学经典(楚辞)

    中华国学经典(楚辞)

    本丛书只是选取其中部分内容分门别类进行介绍。我们约请的作者,都是各个领域的专业研究者,每一篇简短的文字背后其实都有多年的积累,他们努力使这些文字深入浅出而严谨准确。无论您是什么学历,无论您是什么年龄,无论您从事的是什么职业,只要您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爱好者,您都可以从本书中获得您想要的。
  • 宋——昌文偃武的时代

    宋——昌文偃武的时代

    本书内容有:重文轻武的王朝;繁荣的社会经济;气象万千的社会风貌;包罗万象的理学;灿烂的宋代文化;空前繁荣的科技成就等。
热门推荐
  • 抛弃脱变:公主要回家

    抛弃脱变:公主要回家

    在一个炎热的暑假,一位贵族千金诞生了,同时,在这之前,另外一个集团的少爷也出生了…可是,女孩家族面临破产。亲人不得不把她送到附近的孤儿院里…最后,被男孩家族领养了。可是,男孩长大后,霸道的不得了,喜欢上了女孩。就不准别人欺负她,也不准她和别的男生说话。是不是非常讨人厌?
  • 我钻进了金字塔

    我钻进了金字塔

    本书是唐师曾于90年代末期在病床上完成的中东回忆录(作者在海湾战争中受到核辐射,罹患“再生障碍性贫血”)。1991-1993年底,唐师曾任新华社中东分社摄影记者,先后历访卡扎菲、拉宾、阿拉法特、曼德拉等军政首脑,并驾大吉普游历巴格达、金字塔、中东沙漠、苏伊士运河、耶路撒冷等地。本书就是这些所见所闻集结成的文字。字里行间皆是对传奇人物风趣而独特的演绎,对祖先、历史、文明的探索与敬畏。本书累计销量已超50万册。
  • 晨幼的梦中日记

    晨幼的梦中日记

    看到标题的你,应该明白,这个一本日记,关于梦的日记,所有的都是虚幻的,有的故事甚至是没有起因或是结尾,所以呢,这个可以当做“废话集”来概括
  • 冷妻驾到:魅世魔尊追妻忙

    冷妻驾到:魅世魔尊追妻忙

    “拂晓……柔曦,拂晓柔曦……你不如就叫晓柔吧”拂晓,不比日中烈阳,也不若黄昏晚霞,初升时的温暖柔和驱去了那盖天蔽日的阴暗,驱去了那黑暗给人带来的绝望和恐惧,给人的感觉,就像象征着希望的光明。那样的温柔且带满了希望,令人向往。初闻时只觉好听,如今想起它的含义,未免觉得可笑,拂晓之后,就真的是光明了吗?不!就如同这圣城一般,拂晓过后是暖阳融融还是狂风暴雨,也只有过后才会知晓,不是?
  • 当代大学生成才动力机制的研究

    当代大学生成才动力机制的研究

    本书在分析论述心理学有关动力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对当代大学生道德观、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习目的观、学习动机等的特点、规律进行了剖析,进而阐述了促进大学生学习动力的学校保障机制,包括道德观的培养机制、世界观的培养机制、人生观培养机制、价值观的养成机制、学习目的观的养成机制以及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等内容。本书既可以作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者进行理论研究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大学生关于励志成才的读物,同时,也可以为高校学生工作者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有益帮助。
  • 古怪的我

    古怪的我

    我嫁给了一个不爱我的人,我却一点都不难过,因为我也不爱他。本来日子就是这么一天混一天,总之这么继续凑合下去,但是有一天,我突然心血来潮,想起写日记,然后我就写了……
  • 天命九尾

    天命九尾

    【故事设定来源于网易游戏《梦幻西游》电脑版】苏小九从小就知道,身为有苏一族,她唯一的使命是赎罪。可他的出现,却像是一束光,照亮了她晦暗的人生。为了守护青丘,守护哥哥,守护他,她愿意付出一切!
  • 斐然有你

    斐然有你

    遇见你后我满眼星河。“谈恋爱吗?上户口的那种。”沈烟没想到斐然见到自己的第一眼就对自己图谋不轨。“本以为是一见钟情,没想到是日久生情。”我踩碎了迷茫走过时光,只为站在你身旁。思你成疾,宠你入骨
  • 极品最强王者

    极品最强王者

    【都市爽文】服我者,万世不倒!逆我者,万劫不复!
  • 时光不负霍先生

    时光不负霍先生

    “浅浅,浅浅。”“浅浅,浅浅。”“霍修礼,你够了,不要再叫我了。”苏浅浅一个枕头扔过去,正中某霍的脑袋。“夫人,你就再原谅我一次吧。”某霍不光不生气,反而笑脸相迎。“......”苏浅浅白眼一翻,她想要离家出走。从敌人到爱人,某霍经过二十六年的艰苦奋斗,终于抱得美人归。励志+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