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95500000057

第57章

十地品第二十六

將釋此品。四門同前。

初釋名中二囗囗囗辨品囗囗前中他化自在天會。元言他化囗樂具。具得受用。囗任同一法筵相遇。故名會等。於此天宮。說十地者。表真智證如。自他存泯。非即離故。

後辨品名中二。先總後別。總中亦二。先得。後釋。前中十地者。仁王上卷云。入理般若名為住。住生功德稱為地。本業下卷云。地名持。持百萬阿僧祇一切功德。亦名生成一切因果。成唯識云。與所脩行。為勝依持。令得生故。十地論云。復此十地生成佛智住持故。後釋名者。諸說雖異。統收不出十地論釋生成住持也。囗囗囗囗囗十是囗囗總言十地。即帶數釋。若廣分別。如別行章。後釋別名者。如後本分中顯。

二來意中二。先會來。後品來。前中二義。一前會明賢位終極。今辨囗囗入聖位。故次來也囗囗前會顯證相之因囗。此會明教相之果成故。無性攝論云。此聞熏習。雖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種子性。二品來者。前明以行迴向。今此辨迴行成證故來也。問既前會明賢。此會辨聖。何故地前尚辨圓融行願。地上乃顯行布行願者何。答圓融是行布之圓融。行布是圓融之行布。若地前說行布。地上說圓融。令受持者生二謬解。一品謂前後淺深義次第爾。二謂行布圓融各別教行。不知圓融只融行布。不知行布行彼圓融。是故當知。地囗囗囗囗囗囗囗。如說色空非即離義。法性教行。理必應爾。故世親菩薩。於六相門融教義是也三宗趣中二。先會宗者。以淨治地智斷惑證如為宗。為成佛果囗門趣。囗趣名義通於寬囗囗謂通別部會品章段義等。必不可將寬說挾用狹說寬。亦不可榮古陋今依人棄法。學者得意。詳而用之。二品宗有二種。一即同前會宗所說。以品即會故。二以隨地脩行寄位行相為宗。即此以顯圓融無[得-彳]行相為趣。或此後義亦通會宗。

四釋文中二。先料簡。後正釋。前中以晉朝經本脫十定品。其品乃是第七重會之首。離世間品還居前處。為第八會。由此古來造疏諸德。皆云此會有十一品經。今既文隨會別故。此會中唯十地一品。就此品中分二。先明此土所說十地。後爾時復以下明他方菩薩來證此說。前中二。先明此界所說十地。後如此世界下。結通十方無囗世界說此十地。

前中十地不同即為十段。依十地論別囗十地。總共有四十八分。謂初地八。二地二。三地四地九地各四。五地六地各三。七地五。八地七。十地八。所以偈不分者。由其但述前文無別相故。然古德云。此四十八分地地中通有者。此解難用。縱使准義應有。據文不通。謂初地中。不說戒故無彼二淨。不說禪枝無起厭等故。不說解法慢對治等故。不說身淨我慢對治故。不說取染淨法對治故。不說樂無作行對治故。不釋第八地各等故。無法法師方便等故。不釋第十地名等故。假令欲於初地等說慳對治等。釋地名等者。更須金剛藏重說一本十地經也。夫科截分段。本只依文。在文既無。如何融易。故難依也。今按可通者。初地八中前六。第十地八中後二。餘皆偈也。問初地說分豈不通邪。

答說分但說初地。不說餘地故。論云。已說請分。自此已後。正說初地故。若許通者。此一品經總有九分。無四十八無四十八也。以除初地八中前六并第十地八中後二。餘皆是說故。既存除分。復欲存說。義甚相違。故不可也。是故約通數之。初地十分。二地十分。三四九地各十二分。五六地各十一分。七地十三分。八地十五分。十地十四分。總一百二十分。據通雖爾。今且依論別釋其文。從此已下。引十地論。但言論云。即是十地。

就初地中八分者。一序分。二爾時金剛藏菩薩承佛下三昧分。三入是下加分。四摩頂已下起分。五普告下本分。六爾時金剛藏菩薩說此下請分。七佛子若有下說分。八佛子菩薩住此歡喜地能成下。校量勝分。

就初中。顯五種勝。以表法勝。

一教起時勝。如經爾時故。爾是也。是前始成正覺時故。此品論經云。婆伽婆成道未久第二七日故。

二教主勝。如經世尊故。於世特尊無與等故。

三教起處勝。如經在他化自在。所表已如前說。言天王宮者。王亦自在義。自在者所居處。表地智。是佛果所依生成住持故。摩尼寶藏殿者。寶顯地智可貴之極故。能隨出生世出世間善因果故。故言摩尼寶藏等。殿亦依義。與所出生。為依處故。

四時勝。謂初成道第二七日在如是時處。說此法者。表所說十地勝彼小乘及地前教故。論云。時處等校量顯示勝故。此法勝故。在於初時及勝處說。此處宮殿等勝是名處勝。釋曰。勝下天宮殿等故。若爾已上更勝何不彼說者。彼無機感故。論云。何故不****說此處感果故。釋曰。機為能感。果為所感也。問若二七是初表法勝者。初七最初何不表說耶。

答初七非是說法時初故。論云。何故不初七日說。思惟行因緣行故。釋曰。思惟行因行者。謂思惟昔行菩薩時所有善根迴向菩提成菩提已廣度眾生故。思惟行緣行者。謂今既成佛。依彼往願。思所化緣。欲行度行故。此如仁王上卷說思緣放光同也。論云本為利他成道。何故七日思惟不說。顯示自樂大法樂故。何故顯己法樂。為令眾生於如來所增長愛敬心故。復捨如是妙樂。悲愍眾生。為說法故。何故唯行因緣行。是因緣行。顯示不共法故。釋曰。不共法者。謂三業無失等十八種及善戒第三說相好力無畏等一百四十。此法不共菩薩及二乘故。言不共菩薩者。謂此唯是佛果所得。非菩薩有故。二乘得果。入無餘依涅槃界。身智永滅。無所利樂。佛今得果方大利樂事非預二乘故。云顯示不共法也。問此所思惟。既為利樂。何故論主乃更徵云本為利他成道。何故七日思惟不說。

答此但徵其七日不說。不徵思惟行因緣行。謂云既思惟行因緣行。何不即說。乃經七日邪。故後答云。為令於佛增愛敬故。

五眾勝中三。一簡異。二住一切下歎德。三其名曰下列名。初中四。一簡尊異卑。於中二種。一簡下位。如經大菩薩故。二簡下乘。如經菩薩故。二簡多異少。如經大眾俱故。後列名中云無數無量等是也。三其諸下簡住異退。問此中菩薩是何位地。而言於阿耨菩提不退轉耶。若依實行。既非地前。非位不退。既因位極。非證不退及無功用。又論經云皆一生得阿耨菩提者。若依示現。此諸菩薩一切悉是他方諸佛。依何說為一生不退。應作是說。文雖通二。示現為正。言通二者。且實行中。以最後身是一生故。依仁王經。此一生正得下寂滅忍。於菩提不退者。不復退入無生忍故。依本業經。得中寂滅忍故。言示現者。既此皆是他方諸佛。其身即是十身之中菩薩身故。此佛菩薩不限地位。通作一切菩薩身故。是故通諸不退。亦通一生。由此論經無自違也。若不爾者。一身具有不退一生。甚相違故。退之與轉。有差別者。彌勒問經論云。自分堅固名為不退。勝進不壞名為不轉。(勘)四簡新異舊。亦簡主異客。如經悉從他方世界來集故。

二歎德中二。先別顯。後一切下總結。前中十七句。一下遍因位。謂此眾皆是佛菩薩十身中菩薩故。故云住一切菩薩智行住境。境有二種。一理。謂所觀真性。二事。即所化眾生。二中入有二義。一以智貫達。二行彼境中二境同前。勤行不息者。意彰無聞入。非顯功用常。三隨宜轉變神境之事。故曰善能。四調化應時。五無障[得-彳]願遍時處脩。六福圓益生無闕。七巧慧至極。八權實雙行。九中二。先列德。後諸所下辨業。前中如論第五釋云。禪者四禪。解脫者四無色。三昧者四無量。三摩鉢底者五神通。釋曰。言解脫是四無色者。謂八解脫中後五。皆依無色界故。所以者何。謂空處識處無所有處非想非非想處。此四解脫。皆約離緣空等心拘[得-彳]名解脫。第五約能觀心。有勞慮過患厭之。乃至令前非非想細心種不現行。約防心不起名想受滅解脫故。具顯如章。論主今者從多分說故。云解脫者四無色也。三昧是四無量者。以慈等作意皆依定故。三摩鉢底是五神通者。以三摩鉢底此云等至。即是定根本。由加行力。伏沈掉故。至定根本故。然發五通。皆依四禪根本定故。未至中間慧多定少。四無色地慧少定多。無支相助不發此通。婆沙瑜伽亦同此說。若准論釋第三地中。無色亦有四支相助。然今但約定多慧少不發五通。非約無支助也。若依雜集。雖通四禪。多依第四明智者。無分別智斷惑照理故。又明謂三明十明。智即三智。後辨業者。謂依前禪解脫等作利眾生事。並任志成就故。云皆自在也。十無功用神力速詣諸佛會。十一上首請法。十二弘護教法。十三供事諸佛。十四勤脩勝行。十五身業普現世。十六說法遍法界。十七心照三世。

後總結中二。先結脩行圓。後於不可下結德量廣。並可知。

三列名中三。一列名。二如是等下結數。三金剛下顯眾首。

初中總有三十九菩薩。前三十八同名藏者。表將說地地有堅義。藏即堅故。其猶樹藏。後一名解脫月者。謂請法上首。除眾疑闇。其猶夜月獨除闇冥。此則託名表法月有脫闇之能。名解脫。

二結數中略列九數。謂於一百二十三數中。從第一百五數。至第一百二十一數。仍於中間。各隔一轉。具如下說。

三顯眾首中。名金剛藏者。表所說法故。論云一切煩惱難壞此法能破。善根堅實猶如金剛故。不異名說。又藏即名堅。其猶樹藏。人如懷孕在藏。是故堅如金剛。如金剛藏。是諸善根。一切餘善根中。其力最上。猶如金剛。亦能生成人天道行。諸餘善根所不能壞故。名金剛藏。釋曰。言煩惱難壞者。欲顯要待無分別智方能斷故。善根堅實者。無漏善法至佛果故。不異名不異所說故。一切餘善根者。謂地前菩薩及二乘等善根故。

第二三昧分中二。先釋文。後辨意。前中二。初明能入定所依。後菩薩下顯所入定名。前中云承佛力者。顯能入定。非自力故。入者心與理冥一境性故。菩薩者。簡異果定故。說因行故。菩薩名義具如上說。大智等者。謂二無我智。異二乘故。亦異地前菩薩智慧。故云大也。又力能斷惑證理生佛果。故名大也。即此決斷簡擇成斷證。故名智慧。光明三昧名義具如上說。

後辨意者。略有二種。一為受加故。如經得此三昧法如是故。釋曰。若不入定散心無能住持佛加。二為顯法離著故。論云。顯示此法非思量境界故。因定所生淨覺。方說非散尋伺。為加行故。

第三加分中三。初總明作加所因。二欲令汝下辨加所為。三善男子汝當下正顯加相。

初中三。一明佛加。二以毗盧下顯加所因。三依論問答。

初中二。先一句牒前。後即時下正顯。顯中二。先現身同名。後作如是下同讚顯加。前中六。一即時者。明正在定故。二十方者。顯教通方故。三各過等者。明來處數量故。四各有等者。顯佛數量故。望前會。加十倍以百萬為億。約第二等數故。五同名者。為令剛藏增勇悅故。六現身者。為令眾覩於法生殷重故。後同讚中三。一讚得難得定故曰乃能。二顯能加佛數。三正明作加。

二顯加所因中三。一毗盧宿願。二現在威神。三亦是下一句是剛藏自力。

三問答者。何故多佛加。為顯於法及法師增長恭敬心故。何故同名金藏加者。本願力故。何故如來作如是願者。顯示多佛故。本行菩薩時。皆名金剛藏。同說此法。今成正覺。名金剛藏故。不異名加。又是菩薩。聞諸如來同己名已。增勇悅故。何不言過無量世界者。方便顯多佛故。釋曰。言何故作是願顯示多佛故者。謂彼多佛因時同依此十地行願故。言方便顯多佛故。此中方便有二種。一者不以一二三四及至百千等數數。但數剎塵為量者。是善巧顯多也。二者不以多數顯多。但說十則顯多。是善巧顯多也。何故定言十億佛土者。為說十地故。此經多說十數故。言同名佛加以本願故者。謂十方及此佛。雖皆有本願加即同時。然以不失主伴義故。亦得說為此佛先加餘佛後加。論云盧舍那佛本願力故加。

第二明加所為中二。先總顯。後所謂下別辨。

前中云欲令等者。總明加所為意。言為一切菩薩者。是所被機。論云謂住信行地菩薩此通二種。一者三賢菩薩自來證如。一向依教生信脩行故。二者大地菩薩雖聞此教。然是自證見如生信修行故。言說不思議佛法者。分別出世間道品故。出世間是無漏義。道是智。品是流類。謂等流無漏教法從佛無漏智所流。名不可思議佛法。地前菩薩聞已還生見道無漏智。地上菩薩聞此教已智更增明。此智是佛無漏智品類等流。故名道品。言光明者。論云。見智得證故。遠法師云。見智得證。義一名異。其猶眼目別。則見智是其觀解。得證是行。解有始終。見始智終。推求名見。決斷名智。行有始終。得始證終。法顯在心。名得心。冥合如名證。今釋此文。宜總相說。若摘字解。便失本意。謂光明有破闇合空二義。似無分別智有斷惑證理二義故。以法釋喻故。云光明者。智見得證。智見即是斷障。得證即是契如。若依解深密第三。智為總緣。見為別緣。此中論意顯二種機聞教利益。若地前菩薩聞此教已能生見道無分別智。斷惑證理故云入者。信樂得證。如無性攝論云。此聞熏習。雖是有漏。而是出世心種子性。若地上菩薩。聞此法已。地證增明。斷惑證理故。云明者見智得證。今為說此地上見智得證法故。云說不思議等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总裁的霸气小可爱

    总裁的霸气小可爱

    因小时的绑架之交,成为了朋友。还给那个女孩取名字叫‘梁伊然’一梦醒来,怀里还抱着她送的小熊,但身边却没了她的身影。等他强大了,成为了商业界帝王,听命丧胆的人物时,她就跟人间蒸发一样,消失了。身边只有那个小熊,证明她在他身边存在过。忽然有一天,他被一帮杀手围在中间,她突然出现,救了他。他问她叫什么名字,她说“我叫梁伊然”
  • 探索未知丛书-农业科学

    探索未知丛书-农业科学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地理世界、动物乐园、海洋与天空、化学天地、计算机王国、历史趣闻、美术沙龙、农业科学、少年楷模、物理城堡、艺术天地、音乐之声、幼儿教育、语文大观、植物之谜、走遍天下、祖国在我心中等书籍。
  • 易烊千玺:万丈光芒

    易烊千玺:万丈光芒

    柠檬千楠,易烊千玺。玺楠之恋,情投意合。
  • RED毁灭危机

    RED毁灭危机

    “仇人必将手刃!待我吞日噬月,一统十星三十盟,宇宙之中各个空间内所有生灵都要臣服于我的足下!”——噬灭星帝羽炎
  • 雪亭丽影梅飘零

    雪亭丽影梅飘零

    一段意外的初恋,一个友善加名利的高考志愿更改;失恋的打击,愤而缀学;各种打击,各种机遇,美女总经理把他当成了初恋复生;亿万富豪小妹决定臣服他!而他,心里却总是忘不了曾经的初恋......
  • 边界使者

    边界使者

    我们所在的世界,即此世,并不是唯一的世界。灵魂,时间,命运,这三大元力,构筑起此世和彼岸的边界。边界使者掌控着边界的启合,让世界免于混乱。生死往复,过去未来,因果决断,我们会走向怎样的未来?
  • 铁骑雄兵

    铁骑雄兵

    赵铁旗穿越到一个陌生的世界里,这里战火纷飞,外敌肆虐,赵铁旗用身体里的游戏系统,从一个小铁匠逐渐成长为一个大魔王。
  • 打算爱你一个世纪

    打算爱你一个世纪

    13.4岁的年纪两人因游戏结缘,欧阳昊多次抢了慕容萌天的人头,加了好友,后来发现是同校,网吧第一次见面。女主跆拳道运动员,男主娱乐圈人士。后来“媳妇儿,陪我去参加个节目呗!”慕容萌天翻了个白眼儿“滚,我还没打算公开!”某男戳了戳慕容檬天的孕肚,委屈道“猴子都有了!”两人活到一百零几岁,相爱了整整一个世纪。无白莲,无小三,偶尔会虐虐渣,主线就是宠宠宠。
  • 安全教育高二(下)

    安全教育高二(下)

    《安全教育》系列编写的是孩子安全教育的图书。本书主要讲述的是自我保护能力是孩子们快乐健康成长的必备能力。只有学会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我们的孩子才能拥有幸福,享受美好的生活。
  • 冷总裁的小厨娘

    冷总裁的小厨娘

    “你爱不爱我?”莫小喵问。“········”司徒彦“你不爱我,我要离家出走!”莫小喵鼓着腮帮子瞪着他。五年后。“我爱你。”司徒彦。“可是我已经不爱你了。”莫清月回答。一年后。“彦,不要走,不要结婚。”莫清月拉着他的衣袖。“我根本不认识你,放开!”司徒彦。一个月后。“小喵,小喵·······”司徒彦坐在椅子上抚摸着一只黑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