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95500000049

第49章

三雙結。

四顯可知。

第三十施舌中四。一施行菩薩。二爾時以諸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三。一標能施者。二若有下引例證成。三佛子菩薩下正顯行相。初可知。二引古中二。先明安布其心。後猶如下正引。三正顯中二。先明能施者趣中逢乞者。後菩薩爾時下明施時三業。初明意業十種心。二兩膝下明身業。慈心耎語下語業。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一同下相海品廣長舌遍覆一切世界。乃至云。佛放光中現佛演法。遍一切剎。三亦同前引相海品說所緣願。并。

三結。

四意並可知第三十一施頭中文四。同前。

初施行中三。一牒起章門。二如最勝下引例證成。又如報恩第五云。過去阿僧祇劫。波羅奈國王名大光。施婆羅門頭。云云。三佛子菩薩下正顯行相。初可知。二引例中二。先舉名數。後為欲下明施行所為。為中十種。三是佛一切智。六是佛地地位智也。七是佛一切智智。十堅固智。智為前導故。同首也。後正顯行相中二。先總辨。後於諸下別顯。前中云安住是法者。住此迴向法故。入諸佛種性者。成就道種性。餘文易了。後別中十種。一信佛長善。二施喜。三離相。四度彼。五照法。六發心。七往捨。八自悅。九善欲。十好施。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一如來頭者。此初句總相故。二無見頂相。三無能映。四得上首淨土。亦於淨土聖眾中上首。五准梵本云。頭如本那伽吒相。髮如難提迦物多相。光淨潤澤。六卍字嚴飾。准梵本中是第八云室利[革*未]瑳相嚴飾。七世所希有。八具足佛首者。同三世佛具足無缺故。九成就智首。一切世間最第一首者。梵本中。但云最第一。無復首字。十為具足首。已上總是一願。梵本云具足清淨首智圓滿成熟故。為坐道場之言。譯家謬置。以其同一曼荼聲故。

三結。

四顯可知。

第三十二施手足中三。一施行。二佛子菩薩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

初中二。先牒起章門。後如常下正顯。顯中四。一引例證成。二於諸下略明施行。三願得下明行所為。四佛子菩薩下明施時用心。初中可知。二略明施行中二。先明施處。後以信下正顯修行。三明行所為中八句。一以願力得雨寶之手施之。二施必契菩薩道。三不曾暫恡。按西域方儀。呼舒手為不慳。縮手為慳。其擬將廣慧四字。勘梵本。云恒作施心。四不怖難捨。五無少疑心。六不擬休歇。七慈悲心施故。惡道苦滅也。八智慧心施故。菩提因成也。四施時用心中二。初總。後別。別中十句。應一一皆帶總句。一為與眾生開解脫方便故。二為證佛深廣智故。七為法身無斷故。八為智身無壞故。此義云何客塵隔斷法身故。愚癡損壞智身故。十為與古今諸菩薩同此行。如前引例是也。餘文易了。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大位十願。細分有三十四願。謂初中四。二中五。三中十一。四中三。謂往諸佛土。摩諸界。持彼眾。五中二。謂妙相施光。六中三。謂覆護眾。成佛。鋼手銅爪。七中三。謂覆生。求菩提。生功德。八九十各一。其二中云自然神通者。報得神通足故。三中無邊無量者。如何僧祗品所說數。普是無盡。九是證佛所證。十是供佛成主伴善根。餘文及第三雙結並可知。

第三十三壞身出血施中三。一明施行。二以諸下明迴向行。三是名下結。

初中三。一牒起章門。二引例證成。三於諸下正辨施行。起十二種心。文顯可知。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二無功用故。三非有為色故。四有機斯應故。五出世相嚴故。六證法性而生離一切故。七身如寶光故。八身是智之藏。佛界是常。名不死界。於彼示無常。名為自在故。九見無不益。身如出寶之海。十身如虗空。世苦不及。三雙結二行中。以十種心。成施行。用迴向。欣悅是加行。慶幸是正施。歡喜是施後。餘文顯可知第三十四施身髓肉中四一。施行。二佛子菩薩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四為令下顯迴向意。

初中二。先標章略顯。後如饒下依標廣釋。前略可知。後廣中三。一引例證成。二於諸下正顯行相。三佛子菩薩下施時運心。初引可知。二行相中二。先明施處。後歡喜下正辨行施中。有十四句。十云審觀等者。有諸法從緣耶。無體可緣耶。從緣與無緣體前後耶。十四平等行不感差別果故。餘文易了。三運心中十種。一一皆有標釋。其文顯不煩解解。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三中云意生身者。此有兩釋。一依成唯識第八解云。隨意願生故名意生。二依七卷楞伽第二解云。譬如意去速疾無礙。名意生身。然此身類有其三種。一三昧樂。二覺法自性。三種類俱生。無行作。若廣分別如別行章。四中以百福成一相。計三千二百福。成三十二相故。帶說百福。已如前解三十二相。及後五中八十種好。並如別章。八中如下出現品說。一切諸佛身唯是一法身等。其義如十色藥相作十佛配十方等。廣說云云。十是三世間身。餘文及三結四意並可知。

第三十五以心施中四。一施行。二以諸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二。先牒起章門。後如無悔下明修行。行中三。一引例證成。二學自下正顯起行。三菩薩摩訶薩下明行所為。初引可知。二正顯中作十種心行施。一不為慳所礙故。三於波羅蜜慣習。四中成就是圓滿亦究竟。七於一切施慣習。八無儔伴施。餘文可知。三所為中二。先總。後為度下別。應知總句配別六句。文顯。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所謂下正顯。顯中二十願。初二中。有願一切眾生五字。餘並略無。於中。一藏是堅義。其猶樹藏。金剛亦堅。即是地智。此智非世法能壞。如下佛不思議法品中說十種廣大力大那羅延幢勇猛法。第一中云。一切諸魔天龍八部等。盡力雨大金剛。如須彌山及鐵圍山。遍三千界一時俱下。佛無驚怖等。廣如彼說。二中卍字相者。准梵本。應云室利[革*未]瑳相。次云莊嚴金剛界心者。十地品說。第十地菩薩。受智職位。坐大寶蓮華時。十方所有受職菩薩。皆於金剛莊嚴臆德相中。出大光明等云云。佛不思議法品十種大力大那羅延幢勇猛法第六中云。一切諸佛皆以德相。莊嚴胸臆。猶若金剛不可損壞等云云。離世間品說十種心中。第十名[王-十+巾]字相。金剛堅固勝藏莊嚴心。一切眾生數等魔來。乃至不能動一毛等云云。釋曰。界是性義。金剛之名。從心智立。謂佛心智。體性堅固不可損壞。然能損壞難壞惑障。其室利[革*未]瑳相。莊嚴胷臆。近心所依處故。從隣近名莊嚴金剛界心。第九迴向中說金剛界根金剛焰根者。義亦同此。所以者何。清淨心王。於無分智等。有所依增上義故。如在因位八識名根。謂同境分別染汙通依等。離世間品說十種根。於中。亦有金剛焰等二種根名同前會釋三四五六八九十一十二十四十五二十。此後十一心與前第一心。大同小異。具檢下文。皆有其相。又六云大勇猛幢者。下文七十八中云。菩提心者如猛將幢降伏一切諸魔軍故。七云得如那羅延堅固幢者。三十涅槃一云。菩薩修於定慧。如帝釋幢。不可移轉。釋曰。不可移動是堅固義。第十六云。被金剛甲冑者。是大誓願心。餘心文及三結。四意並可知。

第三十六施腸腎肝肺中四。一施行。二佛子菩薩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二行。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三。一牒起略顯。二如善施下引例證成。三行此下廣釋。前二可知。廣釋中二。先總。後以愛眼下別。別中四。一為菩提施。二不中悔施。三觀不堅施。四觀穢汙施。梵本中從作是觀下與漢經少異。彼云作是觀時。知身穢汙畢竟無常。如是思惟。知法體已。見乞者來。心生歡喜。起善知識想。謂欲易我不堅固身與堅固身。下同。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前。願一切下正顯中十願。初智藏者。此願佛身。佛身所攝無非皆智故。二亦願佛身。謂無漏福資無漏慧得此身故。任持義也。三五六七是因位。四八九十是佛果。然六七是八地已上。餘文及三結。四意並可知。

第三十七施支節諸骨中四。一施行。二菩薩摩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牒章略顯。後如法下廣釋。釋中二。先引例證成。後施其下正明施行。行中二。先總標。後生愛下別顯。別有九心。可知。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上。後二所謂下正顯中有二十願。一佛所化人本非骨肉故。二三四五十一是佛身。八十四十七十九通三賢位。二十唯初地。生佛家故。餘皆八地已上。三中云無繫界生者。佛果非界繫等生故。生字為異二乘。從無生忍淨法界生故。六中無散壞者。非分段故。八中具那羅延支節者。諸支節頭。鈎鎻相支結故。九十相續不斷絕者。變易無定限故。十一不空三業故。十三中有感則形。無別自住故。又亦不依內外中間根境識故。十六中有二義。一說法之身故。二如鏡面現諸法故。餘文及三結。四意可知。

第三十八施身皮中四。一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雙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明修行。後猶如下引例證成。前中二。先標章。後心生下正顯。顯中四。一歡喜施。先法後喻。二逢迎下恭敬施。三而作下難遇施。四歡喜下慰安施。引例中金脇鹿王者。菩薩本緣集經第四云。菩薩住世墮畜生中。而為鹿身。兩脇金色。背似瑠璃。餘處雜廁。種種難名。髀如車渠。角如金精。其身莊嚴。如七寶藏。身色光焰如日初出。為諸群鹿而作饒益。於大暴河見人欲溺。投身救之。其人得濟。後遂背恩。告王將兵欲煞鹿取皮。將王及兵至鹿指示。兩臂俱落。王知背恩。發心禮鹿。謝過而去。廣說如彼。

二迴向。行中二。同前。後所謂下正顯。顯中十願。皆是佛果所得。文顯。三結。四意並可知。

第三十九施手足指中四。一施行。佛子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牒起章門。後如堅下廣釋。釋中二。先引例證成。後菩薩爾時下正顯。顯中十句。一慰乞者心故。二不退轉故。三不起見故。十唯趣向大菩提故。餘。文可知。

二迴向行中二。先牒前起後。後願一切下正顯。顯中十願。皆是願得佛指。五中隨好者。十指端皆千輻輪相也。十力者十種大力也。七中。梵本云。願一切眾生得十指端。裏面皆有千輻輪相。所餘節中。裏面皆有本那伽吒及以塞嚩悉底迦相。相間莊嚴。八中。梵本云。願一切眾生得如大蓮華難提迦物多相指十力業報相好莊嚴。釋曰。十力業報者。身手營為。皆十指力。施指為因。得十大力大那羅延幢勇猛法。相好莊嚴者。好謂赤銅爪甲相。即細湧指間。餘文及三結。四意並可知。

第四十為求法施連肉爪甲中四。一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顯意。

初中三。先顯行相。次如求下引例證成。後為求下明施所為。初中二。先明施緣。後若有下正顯施行。次引例。後所為求。文顯可知。

二迴向行。文二同上。後所謂下正顯中十願。皆是佛爪。一中云赤銅相者。相是小相。以赤銅是好故。二云隨好者。即赤銅光潤故。五中云。於世無染著者。有二種。一佛爪赤色非染成故。二約智爪於境無所取故。八入一切等者。亦智爪故。九云得善生爪者。善生之言。西域語方儀語法。語之端正也。餘文及三結。四意可知。

第四十一求法入火坑文中四。一求法入火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標章略顯。後有能下正明行相。相中二。先問答顯行。輕身重法。後如求下引例同修。並文顯可知。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上。後所謂下正顯中十願。初及第九緣求法願。餘八皆緣入火願故。云離惑苦險難恐怖得樂等。中間文及三結。四意並顯可知。

第四十二為眾生求法受眾苦中四。一求法受苦行。二以此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欲下迴向意。

初中二。先舉能修行人。後為求下明所修行。修行中三。一明修行所為中十一句。初句總。次九句別。後一句結為受苦。總中為字。貫別九句。文並相顯。二如求下引例證成。三為求下正顯行相中三。初標受苦所因。次乃至下明代惡人受苦。舉重顯輕故云乃至也。三以求下結受苦所以。並可知。

二迴向行中文二同上。後所謂下正顯中十願。三云得照現身者。梵本中云。鉢攞底婆(上)娑(上)鄔簸忙。此云得如影像身。言恒受安樂者。謂八地已上得如鏡像身。隨機照現。益物為樂故。四超苦獄者。出三界故。成智行者。佛因滿故。餘文及結并意可知。

第四十三處王住求正法。能捨海內一切所有中四。一求法施行。二菩薩爾時下迴向行。三是為下結。四為令下迴向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大师兄居然有超能力

    大师兄居然有超能力

    道玄宫大弟子李渊玄,丰神俊朗,性格温和,是师弟师妹们心中最好的大师兄。而他,在斗法之时,更是被称之为“诡异莫测”,无人知他真实实力。人人只知,他,破法指下,万法皆可破;剑虽未出,可败天下魔;任天下何等大能,几乎都在他手上摔过跟头,几令所有人为之忌惮。但事实上,他只是会一些简单的超能力而已……“哎!别这么讲嘛,【时间暂停】很厉害的,我其实出了剑,还有,那不叫破法指,明明就是【能量湮灭】啦!”李渊玄如是谦虚道。只是在暗地里…………“唉,【时间剥离】【法则制定】……这些超能力我什么时候才能有啊,系统,下次抽奖你让我运气爆发一下呗!”
  • 终极一班之辜战袭来

    终极一班之辜战袭来

    重生为辜战为12时空除魔的故事
  • 查理九世之颖梦月缘

    查理九世之颖梦月缘

    你,会为那些早已被遗忘的错误,赎罪吗?如果那一切都是假的,那又怎么确定,遗忘的是真正的记忆,不是错觉呢?所谓的【既视感】什么的,所谓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都是源自于大脑的【错觉】吧?那你觉得,这一切是否是错觉呢?试着想一想吧。【永远的七日之都】【一般情况每天进行更新!!一天一章或两章!!(σ¬?¬)σ】
  •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史(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楚人以祝融为始祖,其历史的起点,原本在神话与传说之中。历经筚路蓝缕的岁月之后,楚国得以崛起于南方。楚人有着“蜚将冲天”、“鸣将惊人”的雄心,“抚有蛮夷”、“以属诸夏”的气魄,终于在春秋中期跻身五霸之列。然而在取得这样的成就后,政变与内乱让楚国招致了吴师入郢的巨大外患,实力大损。战国时代,楚国用吴起变法以求打破困局,为国家带来起色,楚国一度达到了强大和繁荣的顶点。但在怀王时代,遭遇连番挫折,势力顿衰。此后,郢都沦陷,半壁河山被秦人占领。楚人虽亡羊补牢,但已经无法改变“六王毕,四海一”的趋势。秦末起义中,“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又给八百余年的楚国史留下了一个长长的尾声。
  • 一世烟火三生迷离

    一世烟火三生迷离

    圣医族医女小七与大泽国少帅楚少寒的爱恨纠缠。小七终于明白人在尘世中漂浮着,就是为了等待有那么一个人,给自己安定。
  • 逆天路吾不孤

    逆天路吾不孤

    一个对腐朽的现实世界绝望的人,他认为现实世界的一切都是虚伪的,世界在堕落并逐渐走向毁灭。想要改变着腐朽的世界却无能为力,像一个活死人一样完成每天的工作——吃饭、睡觉、上学......活着。他喜欢看恐怖片、恐怖小说,而实际上他的胆子并不大。他需要那一份刺激来告诉自己,他还活着。也许......这就是他被选中的原因。——————————————————————————————————十三鬼叫门、群尸玩过界、婴灵恶泣、惊变28周,死寂。在恐怖片中轮回,从一开始的只想活下去,到探索“主神”的秘密,主角和他的伙伴们一起踏上了逆天之路。最重要的:新书求收藏,求推荐票
  • 捡了个判官

    捡了个判官

    一个看上去只是个刚会走的孩子,究竟拥有怎样的能力?为何九旬高僧会对他顶礼膜拜?现代都市中为何出现了古装片中的公堂?他是夜间幽魂的天敌,白天阴损的婴儿,出入地府无人阻拦。这一切究竟是天意安排?还是有人故意为之?到底是什么样的阴谋?说实话,作者也不知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松风依旧

    松风依旧

    江枫渐老,汀蕙半凋,满目败红衰翠。楚客登临,正是暮秋天气。引疏砧、断续残阳里。对晚景、伤怀念远,新愁旧恨相继。?
  • 探墓特遣队

    探墓特遣队

    神秘的商汤遗迹,未知的上古文明,凶险的浮云神兵,诡异的暗湖魅影,远古的天火族人,,身为当代大学生的我,因为老家一个奇异的青铜碎片,和几个神秘铭文,我的生活从此发生天翻地覆的改变,一场惊心动魄的冒险之旅即将展开,,诸位且看我慢慢讲述我一生之中,所遇到的匪夷所思,离奇古怪的诸般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