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95500000042

第42章

二偈頌中十一頌分四。初一歡說者復。次一頌前所說。次三半頌前十一句所脩之行。後五半頌前行所成德。於中。初三半頌前十二句因德究竟。後二頌前守護利益。於中。前五句頌三守護。後三句頌利益中菩薩愛敬得善根長自法。餘略不頌。

第二大段正說分中二。先長行及偈頌。前中二。先歎問許說。後佛子菩薩下正答所問。前中二。先歎問。後諦聽下許說。前中二。先讚問所為。後佛子下讚問者德。前中二。先讚。後問於下結問。前中云善哉者。所為廣大善中極故。饒益者利益也。令脩善因故。安樂者令得樂果故。慧利者雙顯利安故。廣釋利安。五種差別。如前淨行品記中引佛地論第七卷說。多所者廣故大故。哀愍等者悲憐人天。戀少妄樂。失真常樂。長流轉故。後結問可知。二讚問者德中五句。一住無所住故。云住實法。二由住此實得無功用勤故。云發大精進。三由得無功勤故。不可退轉。四由不退故解脫麤重所緣等縛。五由離縛無障無智明淨故。問同佛也。

二許說中三。初明誡邪勤發聞思。二慧。次我今下顯對尊卑己離我慢故。推功於佛。

第二正答所問中二。初答前所成行體。後佛子菩薩摩訶薩下。答後行所成德。前中二。先牒前起後。後佛子下正答。前中二。初云菩薩已發一切智心者。牒前問中菩薩初發一切智心也。後應離下起後。謂菩薩既已發心自分事訖。更求後位。須起加行。加行雖有眾行。唯不放逸為本體。即精進無貪嗔癡故。云應癡暗等。守護之言。通無貪嗔也。

二正益中依問次第答即為十段。唯頌脩習屬不放逸。

就初段答脩習不放逸令佛歡憙行方便中。有五十句分二。前二十明令佛歡喜。後三十句明正令佛歡憙行。就前二十句中二。初十句正明不放逸行。後十句明由不放逸得清淨德。前中四。一總標。二徵數。三別列。四總結。初中。云各不放逸者。一釋如前。一云遠離躭著五欲。名不放逸。二徵數可知。三別列十句中。一三聚淨戒廣故云眾戒。然不放逸行持戒為本。故先舉也。二不同凡夫行故離愚。不同二乘行故淨菩提心。三好行真實。四進脩無怠。五設心欲退。即自策言。我自發心。無人勸抑。如何得退。六有兩釋。一云在家凡夫者。不求出離道。多造不善行。出家凡夫者。雖求出離。與有漏相應。一云無問在家出家。但造順流轉行。皆名凡夫。不可親近隨放逸。七所脩行唯迴向菩提。八脩大離小行。九修善相續。十常自觀量力而行。不令過分。四總結可知。

後明由住不放逸得十清淨德中四。一牒前知後。二徵可知。三列中。一言行相應。二憶識宿念故。三住深等持。四求法無倦。為成聞慧。五隨同觀察為成思慧。六依定為成修慧及通。七捨勝劣等見。八利物無漏。九敬菩提心。如下文說。彌伽聞善財已發菩提心。遽即下座。五體投地。敬禮善財。散華供養等。十恭事師友。四結可知。

第二後三十句明正令佛歡喜行中。分三。初十句結前生後。即初成行相。次十句中成行相。後十句終成行相。初中二。初句中云佛子至不放逸者。結前方便行成也。後發大下生後。並是正令佛歡喜行也。於中。一先由精進等。成不放逸。令後由不放逸更加勇悍故。云大精進。二由斂攝諸根得正念。三由心不亂勝樂現前。四由勝樂脩行不能已。五由稱理脩離著。六不以深而不動習。七證不二方便。八慈悲轉增。九順了無盡門法。十由前所行稱順佛心。故令喜也。

次中成行相十句內四。一標數辨相。謂前門初成。次顯中成故。云復有十法。令佛歡憙。即是行成就相。二徵數可知。三別列中。一謂前雖發勤。若不至中或容有退。令既至此。故不退。二於求法護法。拔苦眾生。不惜身命。三不求財利稱名讚美亦為供養故。四會事歸理。謂知五蘊無性故。五普證事事無[得-彳]法界。一即一切。一切即一故。六有兩釋。一約四相。謂知一切法無常苦無我寂靜。莊嚴論第十一中。名曰法印也。優陀那菩薩藏經。名四法鄔陀南。鄔陀那此名為印。亦標相。如說無常是有為法標相。苦是有漏法標相。無我是一切法標相。涅槃寂靜是無為法標相。亦可印是決定義。謂凡諸有為決定無常。凡諸有漏決定有苦。凡所執我決定無我。無為理性決定寂靜。若廣分別。如優陀那第二善戒第七地持第八瑜伽第四十六。今此為顯明為等法知無常等故。得離四倒。於常等相。心無倚著。一云此中不但離凡夫倒。亦離二滅無常樂倒法。蘊處界等本不曾生。更有何滅。若見有滅則見有生。故無常等觀亦是顛倒。以此無生印。印一切法。決定知無性故。能觀心無所倚著。七大菩提願饒益有情願。如迴向品中所有諸願及初地中十大願等。八忍謂勝解。勝解與智。照達真俗。不二而二。二而不二。名清淨光明。九觀自善法及佛眾生。不見多少有異。法性善根平等有故。十無所行而行故。四結可知。

後十句終成行相中四。一總標。由從中至終行相淳熟究竟故。云復有也。二徵數可知。三別列中。一勤及三善根。二照法實性。三無緣與樂。四無緣秡苦。五觀事行以合理。六依法性而行事。七八九十是願方便力智等四波羅蜜也。此上十句皆云安住者。顯行相至此淳熟不退故。

第二答入菩薩所住處問者。以此觀能速得入地。於中三十句分三。初十句明起入地行。二後次下十句明住地觀脩。後佛子下十句明地要勝。初中四。標徵釋結。初二可知。三釋中十句分二。前三句自分行。一具資糧。二成加行。三自悟不由師。後七勝進行。一近善友為起行緣。二須自策。三行稱佛心。為佛攝受故。云住神力。四無解緣倦。五有兩釋。一云深心鑒真徹事利智照事達理。以此鑒照為自莊嚴。一云重脩以深厚大悲磨瑩以明利智。斯即大乘自莊嚴也。六由於諸地法門心不住著故。速入地也。七無性觀門。是諸佛善根方便。此方便體與三世佛同。四總結可知。二次十句明善安住地脩觀法。文中二。先十句直辨能所觀相。後悉善下逐難重顯。前中二。先一句總明能觀。後九句別列所觀。前中二。先明脩觀時分。謂創得入地住時。不可後時方順安住法故。後正標觀心。謂善觀察應是觀向。後別列九句中。皆云隨其者。以此一一句。通顯十地。一一地中中法門相望各別故。智慧各別故。乃至所得各別故。一法門者。謂隨地相得果等法。於佛菩薩所。聞已觀察故。二甚深智慧者。謂地地中根本智故。三所脩因者。此有二種。一通行。謂十度四攝等。隨地有勝劣故。然言隨也。二別行。謂若當地淨治地行故。四所得果者。謂調柔攝報等地地別故。五境界者。所化眾生多少異故。六力用者。謂處非處等十種智力故。七示現者。謂所作及力既各不同。對彼變現故亦別也。八分別者。從前地轉入後故。九所得者。此通二種。一於佛菩薩所。得聞法故。二於地地中證說得如故。此段文。同初地中菩薩住地行故。彼云菩薩住於初地。應從諸佛菩薩善知識所。推求請問。此地行相及果。無厭足為成就。此地亦應推求請問。第二地行相及果乃至第十地相及得果。善知諸地障對治成壞相果。得脩地法。清淨轉行。處非處殊勝相不退轉淨。謂治一切菩薩地。乃至轉入如來地。由此故地行不斷。乃至入第十地不斷。如商主預須知前路安危事云云。

第二逐難重顯中二。先釋前善觀察。後如是知下明觀察利益。前中謂觀諸地法門等九句。諸法皆不離自真心所現。既不見有別體性故。云無著名善觀也。後益中三句。初句應安第二。第二應置第一。所以然者。此觀已是八地初住心故。於中。初二句牒前。後一句顯益。謂由智唯心理。則能於地善安住也。

三後十句明地要勝中四。一標。謂思速入地。二何以下徵。意云。地有何要念遠入邪。三釋中三句。一以入地至住。則能成前隨諸地觀察所有功德。二以具功德故能入佛地。三至佛地故能廣作佛事。謂十身三業滿法界。遍十方。盡未來。重重無盡如因陀羅。世界時處中利樂無斷。四是故下結前思惟宜應速入五句。一常勤脩。二不息。三無疲。四以所脩德自嚴。五結入地。

第三若大行清淨問中。有二十句。初十句行成出障故云清淨。後十句由行淨因。得勝法果。前中。一標起可知。二何下徵數。三者下別列十句。即是十度。一施滿足意自他俱悅。二護戒堅淨。三忍力無限。四勤脩無退。五伏沈不迷。伏棹不亂故。知得正念。心一境性也。六無分別慧。善了諸法。七善巧脩行無偏住著。八大願堅固不可動搖。九運生之力無有疲厭。十佛及眾生智了同體。此中初句五七各同十行。餘并全別不可指。復次有文。具顯十度句。佛子下總結可知。

後十句中四。一牒前起後可知。二何下徵數。三一者下別列。一多佛護念他方顯多。又他方尚護自不待言。二同類中為上首。三堪受佛加。四所在皆逢善友為怙。如倚賴父母。五常脩行勤及三善根。六了有為法實性。七住無緣拔苦。八能起思慧。九能起脩慧。十知佛化物權實善巧。四佛子下總結。

第四大願滿足問中二十句。初十句起勝淨願。後十勵志念溺。又前十起願。後十滿願。前中四同前。初二可知。三列中。一願度生無倦。二願具脩淨土行。三願重心事佛。四願護法不惜身命。五願隨智所觀淨土即能身詣其中。六願與諸菩薩。同行法性善根。互望無礙。不即不離。七願入定無相無願之門。以此了諸法。八願得不空三業。九無障[得-彳]願。徹窮未來際。利樂眾生無盡期故。又是十種如金剛大乘誓願中第八願也。又是十種願無[得-彳]用中第八於一切行菩薩行而大願不斷也。十願具生了普因。謂普賢行生因也。淨治等了因也。或行普賢行即是淨治。一切種智門門是方便義也。四總結可知。

後十令願滿中文三。謂標徵列。列中初五自行。後五利他。前中。一行心無厭令願成滿。二大誓自嚴。三念勝己者願力所作。四普願眾生生淨剎。問菩薩何故自不願淨土。願他生邪。答菩薩行法。法應如是。所以者何。若不願他生淨土。則利他行不成。若不自願生穢土。則大悲行不立。五樂脩行海長時無間。後五中。一願普成熟。二為成熟一一眾生。各經一劫不覺疲倦。三於彼一切劫。具受三惡等苦。無暫厭悔。四亦不暫起貪樂之心。五勤護法護教理行果等。

第五答護菩薩藏問中四。一結前生後。二何下徵。三所謂下別列。四佛子下結。初中謂由前行願蘊積成藏故。唯十句更無成滿也。二徵可知。三列中。一見佛。二持法。三解釋教理。四悲普。五多定。六來欲乞皆與。七辨無[得-彳]解。八護得五通變現緣境等業用皆無盡故。九住一切時。梵本中名無邊佛威神守護無盡藏。十入一切處。四結可知。

第六答隨所應化常為說法中三。一菩薩得是下結前生後。謂蘊福智攝眾生故。二佛子菩薩下徵起。三所謂下別列。於中有三十句。分二。前十五句教離過。後為說法時下十五句教起行。前中二。初十四句別說。後菩薩下一句結隨應說。前中二。初四句明知根器。一知所作者宜作何事。二宿因待何緣發。三知心行念處。四知希望所好。後十句正明教離過。一貪雖通色等一切。今此且據麤顯色。欲對治故說不淨。廣說五種。如下十藏品中說。二嗔能加害。慈能與樂。正對治故。三癡等者。癡是邪癡。觀察是思擇。謂為彼不信由惑起業由業感果者。說十二因緣。令觀察故。四為說等者。謂前三句約三毒重者。且為說對治煩惱。未堪為說成勝智法。今此等分三毒輕故。方可為說無性觀等。釋多貪等分名。具如雜集第十三說。五知三界無樂則不復受樂生死。以人天中樂皆變異受行所隨故。六處所者有二種。一身所依處。即鄉邑舍宅。乃至樂著阿蘭若處。二識所依處。即所依身。於此二處而樂著者。皆由不了空寂之理故。此為說令不樂著。七為說怠惰損勤行益。八為自高陵彼者。說一切眾生蘊處界平等無異。九易知。十為樂事寂者說理寂法。

後教起行十五句中亦二。先五句明說法儀軌。一文有位次。二義無差錯。三於前後理皆以智照。四於無性印或法殟柁南。皆審稱順。五行位徵著次第為說。後十句正教起行中。一令於所說行門生信。三簡知根性令入佛教。三令證理。四令斷法愛。由貪相應故。五令除二執。六令識真佛不離自心。即是常念。七令知說法聲實性。八令悟名句文如彩畫空九。令知法喻相應。十令悟佛果智大用。

同类推荐
  • 琉璃王经

    琉璃王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ACROSS THE PLAINS

    ACROSS THE PLAINS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乐府传声

    乐府传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太上导引三光九变妙经

    太上导引三光九变妙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五国故事

    五国故事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黑暗又绝望的末世

    黑暗又绝望的末世

    2123年1月7号16:45。由于北户伞公司的研究失败将丧尸病毒泄露,将天阳号发射出地球上空。天阳号在天空爆炸病毒散播到世界各地。。末世开启了……
  • 许你十里红妆作嫁

    许你十里红妆作嫁

    路佳颖和冷易寒本是青梅竹马,郎才女貌天造地设的一双。14岁生日那天,冷易寒表白,路佳颖答应。本是所有人都喜闻乐见的金玉良缘。冷易寒却在第二天离开。为了寻找冷易寒,路佳颖进了她最不愿去的娱乐圈。五年摸爬滚打,她成了乐坛天后;同样是为了寻冷易寒,路佳颖在最火的时候选择了乐转影,一切从头来过…路佳颖寻寻觅觅,冷易寒杳无音讯。十年后归来,她该如何选择?是原谅还是放下?【男主很帅女主很酷,马甲也好爱!女主放荡不羁爱自由,男主外冷内热宠妻无度。】【男主很强全靠女主护着,女主很行全靠男主宠着】
  • 真巧我也喜欢你啊

    真巧我也喜欢你啊

    [温芸生不知道在她二十岁那年会有这么一个男孩风风火火的闯入他的生活成为她枯燥乏味的生命中的那一抹光]宠妻无度欢乐逗趣甜宠暖文你值得拥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星球之起源圣战

    星球之起源圣战

    因为宇宙的再一次爆炸,让时空错乱、灵气爆发,使蓝色星球——地球,提前觉醒了它的自我意识。文明的战争开始了,许多侵略者来到了这里,掠夺我的赖以生存的星球。为了自我保护,全球进入数据化,让“合格”的人类进入各个未知的空间历练、变强,这种人,便是契约者,而极少数天赋好的人,则成为了不被常人所知的灭杀者。凑巧,我重生至十几天前,成为了一名优秀的灭杀者。
  • 玄冥引路人

    玄冥引路人

    从古到今,世间分阴阳、黑白,人魔妖仙,花开花落,不变的是灵魂的共鸣,魂为天,魄为地,且看万千魂魄如何演绎一段段离奇曲折、感人肺腑的故事。。。
  • 再见青尾狐

    再见青尾狐

    从古至今狐狸精的传说有很多,有好的也有坏,他们是否真实存在,那么多的传说全是人们的幻想么?
  • 武道之神仙血

    武道之神仙血

    姚景烈在一次偶然的随家族出行执行任务,却意外的被一道奇异的白光带入海底,得到了神秘血脉传承,甚至莫名其妙的解封了他体内另外一种神秘血脉,是碰巧?还是有人特意安排?
  • 林场那些事

    林场那些事

    描写到如今,林场那些年发生的故事,真实事件的记忆,都有真实的原形人物,
  • 魔中歌

    魔中歌

    人道如尘,情若迷离。天道至公,因得果尝。古道万生,万世我生。前世执念和今生灵魂的结合称之为灵宿,世间万物的能力来源。当一个少年拥有了前世的执念,灵宿如魔,在这个无边古道会闯出怎样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