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95500000035

第35章

二放光中五。一放光主。謂世尊也。二放光處。謂佛足指指能令身住立。表十住成位不退故。三光數。四光相妙色。表住中慧解細密而照。五光照處。謂十方盡空世界須彌頂上佛會皆現。此則一光照一切。一切光亦爾。重褺無礙。無不互見為一法界大會也。

三偈讚中十菩薩說偈。即為十段。初一是總。餘九是別。以法慧是說法主故。通敘此會本末事意。總顯佛德。餘九別歎佛理教等。

初中十頌分二。前七敘會中事。後三舉因釋成。前中一敘此品放光。二敘前品天王請佛偈讚。三敘此品中菩薩來集。四次二頌敘集眾結通。初一敘菩薩名剎皆同。後一辨佛名同。五次二敘佛不離覺樹下而昇天等。初一明恒在一切閻浮會。後一明普在十方須彌山頂皆佛神力。

後三頌舉因結果。初一舉因。謂佛於過去。遍彼諸剎。發心求佛。常發此願。依願行滿。今成彼果。後二明依前行願得普遍大用。一身雲普遍。二慧光滅闇。可知。

第二一切慧中。十頌分四。初三明佛非妄見。次三明解真覩佛。次三明簡妄異真。後一推功歸本。就初三頌。分二。初二明迷理依我見佛雖見如盲覩。於中。初一顯因。後一辨果。其顯因頌中。梵本云盡於多百劫依我見導師。彼於救世者。不能知法理性。後一頌明順理觀蘊等唯是假名。梵本云。觀察此諸法自性不可得生滅悉皆如。但示現名字。言示現者。如幻相故。

二次三解真覩佛中。一明佛離生滅。上半真境。下半真見。二明佛泯能所。謂無所取無能見。上半初句標法體。次句泯也。下半上句明法即是佛。下句顯法體離圖度。三明見益。上半顯所知。下半辨益惑盡故。

三次三簡妄異真中。一不了相是無相相故而作有取故不見佛也。二了相是無相。不隨生住滅等大三相遷。雖住無所住故。雖遍而不動故。三由了前相無相等。所以見佛真體無礙惑也。

四後一推功歸本中。上半牒前說。下半述己聞。

第三勝慧者解佛勝智之慧故名也。十頌分四。初三明妄執不見佛。次二明了真見佛。次四喻況得失。後一推功在本。就初三中。初一總標所見能見真妄異故。妄見不到真境。上半標真境有三。一智德廣大。二不為滿德輙見三世無與等。下半標非妄境。謂可破壞故名世。墮虗偽中故名間。佛非如此思所到故。云莫能及。後二別顯。於中。初一明以相取佛故不見佛。由佛非倒根境故。梵本云愚夫思佛時。生想不如理。若於佛離見淨治一切想。後一明以體取佛故不見佛。由佛非漏蘊為體故。或取蘊幻相。不識實性。故名迷惑無知者。此二頌或前約凡夫見。後約二乘見。

二次二頌明了法實性見佛者。異前小執。兼異權大。於中。初一明了性見佛。後一釋了之行相。前中既了蘊性非品守性。則己亦乃見佛法界身雲。所以者何。由了相即性見即性根之相故。不同餘宗。後釋了行相中。上半釋前上半。下半釋前下半。就釋上半中。約前後色心相望無性。佛以無性成故。了此即為見佛。謂由前蘊滅。後蘊方生。後蘊續起。顯前開導。此則相望成緣。各無自性無性之性即是佛體。是故欲識佛體。先當觀蘊起滅也。涅槃二十九云。師子吼言。世尊。如佛所說。一切諸法有二種因。一者正因。二者緣因。以是二因體無縛解。是五陰者念念生滅。如其生滅誰縛誰解。世尊。因此五陰生後五陰。此陰自滅不至彼陰。雖不至彼。能生彼陰。如子生牙子不至牙。雖不至牙而能生牙。眾生亦爾。云何縛解。佛言。善男子。諦聽諦聽。當為汝說。如人捨命受大苦時。乃至云。眾生業果亦復如是。此陰滅時彼陰續生。如燈生闇滅燈滅闇生。善男子。如蠟印印泥。印與泥合。印滅文成。而蠟印不變在泥。文非泥出。不餘處來。以印因緣而生是文。現在陰滅。中陰陰生。是現在陰終不變為中陰五陰。中陰五陰亦非自生。不從餘來成。因現五陰。生中陰陰。如印印泥印壞文成。名雖無差。時節各異。釋曰。由緣因故。則前滅後生。成緣起相。由正因故。後緣起相無性所成。是故生滅恒相續但不相至。故中論第四云。若因前五陰。有後五陰者。應是從他生。如縷應作布然縷無布。下半釋前下半者。續成前文了性見佛也。

三次四頌喻況得失中。初三喻不見失。於中一雖有因闕緣失。二雖有緣因障失。謂心有障故不淨也。又亦無淨信心故。三雖有緣闕因失。謂無見理之慧。後一喻前真見之得。謂除無明翳。離妄想色。絕諸法見。方得見佛。此無見之見。

四後一推功歸本。上半牒前。下半述己為離己我慢故。又令法成鉤鏁故。

第四功德慧者。解功德法之慧故名也。十頌分七。初一頌明凡夫迷真。妄執異法為真。即諸外道數勝論等。執冥性神我等。廣敘如前第一記中。由彼妄執。不識實性。故致輪迴。云云可見。

二次一頌明二乘學有執心外法有實自體。若說若思。皆妄非真。由此法執障真唯心也。

三次一頌明初心菩薩教學者。但謂外壞八識變現。非如來藏第一義心無不了。此將何正慧。為菩提因。慧既顛倒無惡不增長也。

四次二頌明不見佛為損。佛以法性為體。若不見法性。即是不見佛體。於中。前一頌半正明無法眼見佛故損。後半頌明觀脩法眼觀佛。

五次二頌明是佛為益。於中。前頌得了真智如佛知法性益。後頌得了真智如佛知法性益。後頌得了俗智如佛見世間益。

六次二頌釋前見法性。於中。前頌釋見行相。後頌上半釋法性體。下半釋佛覺此法性亦令眾生覺此。七末後一頌推功於先。

第五釋進慧者。以勤觀真理故名也。十頌分三。初一癡妄之失。次八明真悟之得。後一推功顯實。初中上半壞淨眼。下半由癡不見佛。

二次八中。初二明所執無相觀。前一離所取。後一離能取。前中論說遍計所執有二義。一情有。二理無。此中上半知於情有名如實不倒。下半知於理無名本真見佛。如迷木見鬼知鬼是迷有。名如實知。知鬼本無舉體是木。名知妄本真。所以者何。由見鬼者則不見鬼。見本者乃見鬼故。二離能取中。以前所取既盡。能取應息。上半明存能見。即為垢障智不見理。下半明離能見則智見理佛。如見鬼則不見木離鬼方見木。迷悟相翻。理數皆爾。次三明緣起無性觀。一遣所緣。二泯能緣。三辨觀益。初中明依他。有二義。一幻有。二無性。於中。上半緣起世間。但是言說幻妄。下半知即無生。方名見世。二中泯能緣者。初句牒前見世間。若此見見於世間。此見即是世間之想。如實言之。見與世間無異。如是知名真見。三中觀益者。初句牒前等觀。下三句顯四益。一離妄。二斷障。三證無漏。四用自在。後三明圓成無性觀。一牒前二性無。二正顯真性。三明觀益。初中。上三句明前二性皆無所有。下句辨無之性本清淨故。二中顯真性者。上半明真性體有相無。下半明離言成觀。三中明觀益者。一於法離妄想。二不樂著法。三證理不待脩。四見佛益。

三後一推功顯德可知。

第六善慧者。積眾善而見理故名也。十頌分五。初二舉佛實德。次三明佛說法。次二泯能所見。次一結知佛及法益。後二推功德結。初中。一佛德希有。二能見者難得。前中初兩句顯利他德有二種。一希現令欣。二勇健益物。下句結德歸佛。次一句明自利德。亦二種。一離所知障垢。二煩惱障解脫。下句通結二利。後見者離得中。上半述自所見。下半積智方覩如也。

二次三明佛說法相中四。初一頌明眾生即法性。初三句會相歸性。下句引說證成。前中上二句。言速歸盡等者。謂有為諸行當相即盡。不待遷壞。此盡是無盡盡德。無自性即是法性。法性體常故名無盡。如上文云。無盡平等妙法界。上下斯文。其例寔繁。勝鬘云。如來色無盡。亦此類也。次句辨體喻顯。下句引說證成。並可知。二次一頌明能說同所說。於中。上半會相。上句牒前引證能說。下句唯所說無性故亦無說。下半出因。謂能說自性是無盡法性故。得會相盡。即性其相。盡是不盡盡故。名難思也。三次兩句明法性非眾生。謂法性是常。眾生無常。前會相歸性。明性相不離。今顯不即。四末後兩句。明知此真實非即離義。則見佛也。

三次二泯能所見中。一無能所為能所。謂眾生性空故。即以無眾生而作眾生。稱此而見。見亦如彼。故以非見而為見爾。下半釋成。謂以見及眾生俱無性故。二遣能所而現真性。上半遣能所見及彼見者。下半不壞真性而現了知。

四次一結知佛及法益中。上半結如上所知佛及說法。下半辨知利益。謂如毗盧遮那佛光照世間。此人亦當成就此益。五後二頌推功總結。初中。上半佛示一道法。下半進慧說為多。後中上半離有無想。下半見佛住真。

第七智慧者。聞慧究竟照佛境故名也。十頌分四。初一顯自名義。次六凡愚違理不見佛。次二頌順理見佛。後一釋佛名義。以顯其至理。初中。上半聞教生慧光。光即照用。下半普照見佛。

二次六中。初一人執違理。上半明理實無人。下半橫計造業。梵本云陰處此是諸眾生苦中眾生以自性不亦於中有少許。此是假言說。迴文應云陰處諸眾生。以眾生自體於中無少物。但是假言說。二法執乖理。上半起法執。謂觀身實相。凡愚計內等法實。下半明佛超彼執故非彼見。三無二空慧眼不見。上半失益。謂以二執障翳慧眼。不覩真理。故不見佛。下半具損。謂由二執故。於生死海。多劫流轉。四釋彼生死。謂諸凡夫具惑業苦。乖理違諍故為生死。二乘之人以永斷名為涅槃。就實無故。云二俱不可得。五明二乘人執著。前二乘大乘道。六於佛執取故不能見。

三次二順理見佛中。一頌三句顯法超言。後一句明佛亦爾。

四後一釋佛名義。以顯其理。於中。上三句顯義。下句結名。謂佛既永斷分別根。根即法執。明知離妄方見佛也。

第八真實慧者。以見佛法界真實身故名也。十頌分五。初五顯佛名能益聞者。於中。初一明令知聞佛名益故寧受苦得聞。後一明昔不知不能忍苦求聞。所以至今流轉。

二次一釋前名有何義聞獲斯益。釋云。於真俗境。無倒現證。無倒現證者。照和合相即非和合相故。如是覺照究竟成滿。名無上覺。

三次二顯前名下何體立此名邪。於中。初一釋義。後一辨益。釋中。依體立名。名不異體。名詮自體。體不異名。名既無合為義。其體亦然。益中可知。

四次二重顯前名。於中。初一明能覺智稱真俗境而覺。謂於真境覺實。俗境覺不實。覺真境外無俗。俗境外無真。二境鎔融。非即非離。為究竟解。名佛也。後一明離能所覺。謂離能覺智。無別所覺境。離所覺境。無別能覺智。以一性故。一性故如此覺了方名能所覺。由二俱離。下句結云一法不可得。

五後三重顯前名體無和合義。於中。初一顯諸法無依。以一多緣和合故。離和合相也。次一明諸法無能所作。以從妄想業緣所生起故。諸業緣中。一一望餘。為一多和合作果故。無能所作。後一明諸法無住。初三句釋。以諸緣業果無能所作故。諸法名體。定安一處竟不可得。下句結成。謂諸佛住此無依無作無住畢竟不動成真體。得覺名也。

第九無上慧中。十頌分三。謂初一頌釋自名義。二次八頌顯佛勝德。三後一頌推功及結。初一可知。

二次八中。前六明佛內證德。後二外化德。前中初二明所證深。次二明能證離。後二泯能所證。就初二中。總五義。初頌初句標所證。故云佛所得處。於中四。一非緣所作。亦離所作證。以離境界相故。二非分別所及亦離差別相。三非五識得故。無麤者也。四非意識知故。無細者也。後頌初句亦標所證。於中。一義謂無為。不墮數故。正覺離數者。此以能顯所也。下句結所證。次二中。初四義。一標智及用普。二用益。謂滅眾生惑。三用無所用。照相離故。四非用而用。無照照故。滅眾惑故。後頌六義。於中。初五義釋前照相離。謂一滅惑暗時。智自反照。不取此用者自相。故不著也。二即由此不起所用有自相。故無念也。三不恃此用有功能。故不染也。四用於境無二別物相對故。無住也。五照境時不作分限相故。無處所也。後一義釋前無照照故。云不壞法性。性即體也。謂智用皆是法。皆有體故。後二泯能所證中。初頌上半正明泯能所之二。二既不立。一亦不存。以一斯二。說一還是二故。下半讚智巧證如斯之處。後頌泯無二之跡。所以者何。若存二無。還即是二。以無離有立故。無二亦泯也。三界一切空此離有無之無性空。非對有之空故。中論頌云。執有名為常。計無則為斷。若離於有無。是名真實空。執有取體相。執無著無體。不存於有無。是故真實觀。下句結益可知。上來明佛內證德竟。後二明佛外化德中。初頌教住正法。上半總教。下半令住無所住見身實體。後頌釋成見自身實體。上半釋身。謂非身為身。以緣起無性。故云非起。此釋非身也。又即此無起而起。故云現起。此釋而說身也。下半釋見。謂身既非有。見亦如身。觀身既爾。故云是佛無上身。亦可見自實體。即是見佛身也。

後一推功及結中。上半推所說。下半結聞益。

第十堅慧者。了佛境界淨慧增固故名也。十頌分三。初六顯佛大悲德。次三明慶遇見聞。後一結讚無盡。初中一總標。謂上半能救。上句智光廣大。下句悲願勇健。下半為物出興。二別顯大悲見物流轉。三唯佛能救。四佛及菩薩方能與樂。五佛及弟子亦爾。六標見聞獲益。

次三慶遇中。一慶己見聞益。二同會菩薩同斯見聞宿緣力。三慶重見佛增淨信喜。而得讚說佛智無盡。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那时候,憧憬未来

    那时候,憧憬未来

    那时候,我们憧憬未来;这时候,我们怀念过去;终究不过过眼云烟。当我们回头时,才发现,原来一直不是一个人。这一次,我们不再犹豫,手牵手走向未来。
  • 权倾天下之王妃

    权倾天下之王妃

    因为母亲的卑微,她被父亲作为政治礼物交给了法庭上的同事,他们正试图聚在一起!她,美丽而冷酷,是一段时间以来最冲动的杀手,但她在一次任务中失败了,成为一个平民女孩几千年!从二十一世纪寒冷而华丽的杀手身上,她成了一个受欢迎的棋子凌晓首相的女儿。谁知道里面的酸味?她是这样一个顺从的女人吗?这取决于她如何逆转时空
  • 九幽邪魔

    九幽邪魔

    【玄幻火爆新书。】末法时代。地球的传奇人物莫无道,携带道家符箓之术,降临神魔大陆。练《九天神魔决》,骑九幽冥龙,杀进神域,证得神魔之位!
  • saygoodbye再见叶山

    saygoodbye再见叶山

    是另一种90后的生活,可是却是一批人的曾经生活。这是一批人最后的乡村,最后的少年,他们面对时代,在城市和乡村,梦想和现实,挣扎着选择。
  • 上古世纪之诺亚战记

    上古世纪之诺亚战记

    兽灵族拥有无可匹敌的战斗力,狡诈的哈里兰人背后指引。诺亚人勇敢正直拥有不言弃的心,精灵族的热情奔放两族相辅相成。战争带来了无数的牺牲,也许只有在结束之后才能明白,战争背后只有阴谋。埋骨地下埋的不光是尸骨,还葬有野心。
  • 成功必修十二堂课

    成功必修十二堂课

    细论人生,其实上帝先天赋予每一个人的一切都是相同的,但在后天的个人奋斗历程中则各有不同。当一个人确立一个远大理想之始,就要为之做出不懈努力,直至使理想成为现实,拥有自己的成功的人生。但一个人要想真正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取得非同凡响的成功人生,是需要多方面的因素相辅助的。本书经过长时间精心打造,对一个成功者必须具有的综合素质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分析,用最新最具操作性的成功理念,以十二堂课的形式呈献给每一个渴望成功的有志之士。
  • 诸天最强学院

    诸天最强学院

    道传诸天,所有大佬都是我学生。诸天学院一家连通诸天万界的学院,招收来自诸天万界的学生。炎帝一生传奇,掌控天下异火,他是我学生。叶天帝平定生命禁区,宇宙共尊,他是我学生。盘古开天辟地,身化洪荒,他是我学生。·······这是沈文获得诸天学院系统,建立诸天最强学院的故事。--------PS:书友群:341118145
  • 查理九世之鬼影森林

    查理九世之鬼影森林

    【正文已完结,请放心入坑,番外不定期更新】传说,在小镇深处,有一个神秘的地方——鬼影森林。进入森林的路危机重重,当你踏足时,它会被无限延长——只许前进,不能后退!古怪的红发男孩儿,纯真的大姐姐,一朵被遗弃的花,神秘使者的警告……幽暗的鬼影森林里,究竟隐藏了多少秘密?几年前的往事能否重见天日?危机来临,终将如何抉择?馥郁芬芳的百花谷,久久回响着不变的歌!
  • 青少年植物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青少年植物常识必读(青少年必读常识)

    每一朵花,都是一个春天,盛开馥郁芬芳;每一粒沙,都是一个世界,搭建小小天堂;每一颗心,都是一盏灯光,把地球村点亮!借助图书为你的生活添一丝色彩。这是一套包罗生活万象的、有趣的书,向读者介绍了不可不知的中的常识。包括文学常识、地理常识、历史常识、安全常识、文化常识、动物常识、植物常识、科技常识、天文常识、生活常识等。这些都是一些生活常识性的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因为零散,平时想了解又难以查找,我们将这些你们可能感兴趣的、富有趣味的日常生活中日积月累的宝贵经验搜集并编辑成册,以便您在遇到问题时随时查询,轻松解决生活中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