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94400000005

第5章

法華合論。日月燈明佛。未出家時。有八王子。隨父出家。因妙光菩薩教化。皆得成佛。而其成佛有速有遲。以示八識轉成四智。若以知見力觀。六七識則因中成佛之速者也。若五八識。則必果中所轉成佛之遲者也。然義未盡故。今言大通智勝佛未出家時有十六王子。因父成道。隨往供養。尋復出家。諸母泣送。其祖及諸眷屬。共詣親近。見其成道。蓋增所示八種識名相為十六種。以隨順親近之。而用無緣大慈。同體大悲。諸妙功德。長養成就。故十六王子之成佛。不言先後也。日月燈明佛之八王子成佛。但是妙光文殊然燈彌勒者。但見報身轉依之義。未見器界轉依之意。故今以十六王子當成佛道。隨方得名。以示器界。亦轉依隨方成佛也。

阿育王經。阿恕伽王。見一七歲沙彌。將至屏處。而為作禮。語沙彌言。莫向人道我禮汝。時沙彌前有一澡瓶。沙彌即入其中。從澡瓶復還來出。而語王言。慎莫向人道沙彌入澡瓶中。復還來出。王即語沙彌言。我當現向人說。不復得隱。是以諸經云。沙彌雖小。亦不可輕。王子雖小。亦不可輕。龍子雖小。亦不可輕。沙彌雖小能度人。王子雖小能殺人。龍子雖小。能興雲致雨。雷電霹靂。感其所小。而不可輕也。

五燈。趙州為沙彌時。參南泉。泉臥次。見師來參便問。汝近離甚處來。師曰瑞像。泉曰。還見瑞像麼。師曰不見瑞像。秖見臥如來。泉便起身問。汝是有主沙彌。無主沙彌。師曰。有主沙彌。泉曰。那個是你主。師近前曰。仲冬嚴寒。伏惟和尚起居萬福。泉器之。許其入室。

仰山慧寂智參溈山。溈問。汝是有主沙彌。無主沙彌。師曰有主。曰主在甚麼處。師從西過東立。溈異之。師問。如何是真佛住處。溈曰。以思無思之妙。反思靈燄之無窮。思盡還源。性相常住。事理不二。真佛如如。師於言下頓悟。自此執持前後。盤桓十五載囗澧州高沙彌。初參藥山。山問甚處來。師曰南嶽來。山云。何處去。師曰江陵受戒去。山云受戒圖甚麼。師云圖免生死。山云有一人不受戒。亦無生死可免。汝還知否。師云恁麼則佛戒何用。山云。這沙彌猶挂唇齒在。師禮拜而退。道吾來侍立。山云。適來有個跛腳沙彌。却有些子氣息。吾云未可全信。更須勘過始得。至晚山上堂召云。早來沙彌在什麼處。師出眾立。山問。吾聞長安甚閙。汝還知否。師云。我國晏然。山曰。汝從看經得。從請益得。師云。不從看經得。不從請益得。山曰。大有人不看經。不請益。為甚不得。師曰。不道他不得。秖是他不肯承當。山顧道吾雲巖曰不信道。

石室善道作沙彌時。長髭遣令受戒謂之曰。汝回日。須到石頭和尚處禮拜。師受戒後。乃參石頭。一日隨頭遊山次。頭曰。汝與我斫却面前樹子。免礙我。師曰。何不將刀來。頭乃抽刀倒與。師曰。何不過那頭來。頭曰。你用那頭作甚麼。師即大悟。便歸長髭。髭問。汝到石頭否。師曰。到即到。秖是不通號。髭曰。從誰受戒。師曰。不依他。髭曰。在彼即恁麼來。我這裏作麼生。師曰。不違背。髭曰。大忉忉生。師曰。舌頭未曾點著在。髭喝曰。出去。師便出。髭曰。爭得不遇於人。

律儀者。十戒律諸威儀也。

【箋】律有三品。一毗尼。華言善治。又言調伏。二尸羅。華言止得。止惡行善也。又名戒。戒以防止為義。三波羅提木叉。華言解脫。遠離惑業繫縛。而得自在也囗三聚淨戒。一攝律儀戒。無惡不斷。起正道行。是斷德因。修成法身。二攝善法戒。無善不積。起助道行。是智德因。修成報身。三攝眾生戒。無生不度起不住道。是恩德因。修成化身。然律儀一句。體用全彰。曰體曰用。云何一句。若體是一。用即成二。用若成二。體亦二體。二二非二。體用俱非。非之亦非。一亦不立。當斯時也。仁風和暢。慈月清涼。性相未形。罪福無位。恰恰無持。恰恰無犯。恰拾是律儀真實處。雖然一毛頭上。大須著眼。否則不為律儀所縛。則為善惡流轉。譬如這邊是火坑地獄。那邊是青蓮華池。若起一念漸染。則與無脫法中相應。

戒律門

【箋】沙彌經。有戒律威儀之文。故雲棲亦分上下二門。正顯戒律非威儀。無以見戒律之體。威儀非戒律。無以成威儀之用。門雖有二。究竟歸一。要而言之。戒律以制心為本。威儀以嚴身為重也。

佛制出家者。

【箋】文載十誦。佛制出家者。猶聖王之制度。謂在家塵勞汩汩。如奔馬無韁。縱有出塵進道之想。安可得乎。故制出家之法。俾專精入道故。華嚴賢首品偈。家是貪愛繫縛所。欲使眾生悉免離。故示出家得解脫。於諸欲樂無所受。

功德經。若能放人出家受戒。功德無邊。譬如四天下滿眾羅漢。百千供養。不如有人為涅槃故。於一日夜出家受戒。

五分律。若度人時應先問。汝為何等出家。若言為飲食故。不應度。若言為求善法。厭生老病死。憂悲苦惱者。此應度。

根本雜事。凡欲與他為出家者。先當與辦所須六物。三衣敷具鉢及水羅。

優婆塞戒經。寧受惡戒。一日中斷無量惡命根。終不畜養弊惡弟子。不能調伏。何以故。是惡律儀。殃齊自身。畜惡弟子不能教誨。乃令無量眾生作惡。能謗無量善妙之法。壞和合僧。令多眾生。罪業無間。是故劇於惡律儀罪。

馬鳴大士偈。彼師及弟子。當互審其器。若不先觀察。同得越法罪。

燈錄。崔趙公問徑山。弟子出家得否。師曰。出家乃大丈夫事。非將相之所能為。公於是有省。

宗鏡。不了一體三寶常住。不聽出家者。若不解此。戒不具足。若約觀心者。一剎那起名。名一眾生。即起即滅。名為一期。念念之中恒起三毒。即當刧盡三災。三毒貪為首。三災火為端。以不思議止觀。觀此三毒。一念貪心無有起處。即是一唾刧火而滅。了念成智。即一吹世界而成。乃至一切不思議希有之事。但達一念無明心。成諸佛智。無有不洞曉之者。若不解此。非唯不聽出家。一切萬善皆不成就。以不知佛法根本故。

五夏以前。專精戒律。五夏以後。方乃聽教參禪。

【箋】五夏者。謂數始於一。終於十。而五居其中。如春之於夏也。夏乃生長萬物之時也。言持戒操履至五夏。戒力堅固。不為境風搖奪。亦猶樹木培植五夏。根幹茂鬱。不為秋霜所殺也。戒者。萬行之首。如拮居之有地。禦船之有水。居無地無以立。船無水無以行。所以戒乃成佛作祖之實地。超生脫死之法船也。教者。三藏十二部一切修多羅。謂之教。禪者。教外別傳。謂之禪。天山老人曰。教乃禪之階梯。禪乃教之骨髓。然則禪之與教是一是二。分亦不得。不分亦不得。昔淨因一喝分五教。五教可分。而五宗獨不可分耶。古德問。祖意教意。是同是別。答曰。雞寒上樹。鴨寒下水。繇此觀之。五宗之旨可以分。可以不分。畢竟分底是。不分底是。惟具眼者辯之。

燈錄。雲門到江州。陳尚書請齋。纔見便問。儒書中不問。三乘十二分教。自有座主。作麼生是衲僧行脚事。師曰。曾問幾人來。曰。即今問上座。師曰。即今且置。作麼生是教意。曰。黃卷赤軸。師曰。個是文字語言。作麼生是教意。曰。口欲言而辭喪。心欲緣而慮忘。師曰。口欲言而辭喪。為對有言。心欲緣而慮忘。為對妄想。作麼生是教意。書無語。師曰。見說尚書看法華經是否。曰是。師曰。經中道。一切治生產業。皆與實相不相違背。且道。非非想天。有幾人退位。書無語。師曰。尚書且莫草草。三經五論。師僧拋却。入叢林十年二十年。尚不柰何。尚書又爭得。書禮拜曰。某甲罪過。

是故沙彌剃落。先受十戒。

【箋】寄歸傳。西域出家。具有聖制。初受五戒。名鄔波索迦。此創入佛法之基。七眾所攝也。師次為辦縵條。僧脚崎。下裙。濾羅鉢等。授十戒。名室羅末尼羅。方成應法。為五眾攝。堪消施利。不則妄負求寂之名。既不合消常住信施。負債何疑。當依教而為濟度。

清信士度人經。欲出家者。著本俗服。辭拜君親。偈曰。流轉三界中。恩愛不能脫。棄俗入無為。真實報恩者。

次則登壇受具。

【箋】受具者。比丘二百五十戒。比丘尼三百四十八戒。三師七證。事事見前無不具足。故曰受具。

今名為沙彌。而本所受戒。愚者茫乎不知。狂者忽而不學。

【箋】名為者。如法華名字比丘也。言既為沙彌。當成應法之器。若徒有其名。而無實行。非狂即愚矣。愚者資性頑鈍。不能學戒。與法轉疎。甘為下劣。狂者雖有小智。忽而不學。愚迷猶甚。或勉之學律。則曰。此不過為初學者說。禪宗何必有此。殊不知禪與律何物哉。六祖悟後。復受戒於智光。今之狂禪。豈有過於六祖者耶。余甞曰。禪師家有一個禪字在胸中。便礙塞殺人。若無個禪字在胸中。亦礙塞殺人。秖此律儀。可以辨驗狂愚。未有不礙塞者也。

便擬躐等。

【箋】躐。無好步也。學者當循序漸修。不可躐等而進。

百句譬喻經。有富者子。愚癡。載沉香精且貴。買者希。一日見市中貨炭最駛。即燒香作炭。希得應速。眾見之共笑曰。賣雖遲。獲直不少。今燒成炭。復何所得。

罔意高遠。亦可慨矣。

【箋】空腹高心。法華所謂我慢自矜高。諂曲心不實者是。罔意者。謂聽其言之狂放。雖聖賢猶有所不及。察其行之卑污。如羣小不為。而敢為之。此其所以感慨長嘆也。

因取十戒。略解數語。

【箋】即雲棲於本經中。略其要而解也。

使蒙學知所向方。

【箋】易。童蒙吉。謂先天之氣未鑿。不知有善有惡。而以先入之言為是。故須仗明師開其蒙昧。發其道機也。向方。即禪戒之要路也。此不獨為蒙學者說。其老於叢林者。亦不可不知向方也 向方。即向上一路。千聖不傳。其在學者自悟也。

楞嚴。觀方知彼去。去亦不知方。正好參取。

好心出家者。

【箋】好心者。無諂無曲。即正心誠意出家者也。若為急難。為安閑。為衣食財利。不為生死而求出家者。皆非好心。故不與出家。

切意遵行。慎勿違犯。

【箋】切。真切也。遵。謂遵佛戒。而行慎密。不敢違越也。

然後近為比丘戒之階梯。遠為菩薩戒之根本。

【箋】進比丘菩薩大戒。必從彌十戒根本始。未有越根本。而竟登大戒也。譬如古木蔭森。枝葉茂鬱。必因根而有本。因本而有枝。因枝而有華葉。又如登山自卑至高。自邇至遠。進戒階級。亦復如是。

因戒生定。因定發慧。

【箋】木叉戒源。如花之有實也。花為因實為果。因果同時。事理一貫。故沙彌律為發蕋初時。比丘戒為開花中時。菩薩戒為結菓後時。戒基既立。定慧由之而生。此三學。自性本有。不因修而得。非惟諸佛菩薩具足。一切凡夫亦未曾欠少。當知自性無善惡。無持亦無犯。是自性戒。自性無靜亂。無取亦無捨。是自性定。自性本無知。而無所不知。但諸佛菩薩知有。所得受用。一切凡夫不知有。故不得受用。知有不知有。似乎少異。戒定慧未常少異也。

庶幾成就聖道。不負出家之志矣。

【箋】法界次第。八聖道。亦名八正道。謂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 此八聖道。乃千聖共由之大道也。言之似易。行之實難。學者毋視其難而却步。亦毋視其易而忽諸。譬夫登萬仞之山。自一步始。步步不間。到頂可期。故曰庶幾。若徒言不行。是猶說美饌而無從知味。羨輕裘而終不及身。如斯操履。寧不自負。所以策發初地。奮志直前。則二地三地。乃至十地。彈指可證。

若樂廣覽。自當閱律藏全書。

【箋】世尊成道三十八年。赴王舍城國王齋。食訖。令羅睺羅洗鉢。因失手破為五片。是日諸比丘白佛。佛言。我滅後。初五百年。諸惡比丘。分毗尼藏為五部也。後優波毱多。果有五弟子。各執一見。遂分如來一大律藏為五部。一。曇無德部。華言。法密。隱覆之義也。又云法藏。即四分律也。大集經。我涅槃後。有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書寫讀誦。顛倒宣說。故隱覆法藏。是為曇無德部。二薩菩多部。華言一切有。即十誦律也。此部計三世實有之法。大集經。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復讀誦外典。善能論議。凡所問難。悉能答對。是為薩菩多部。三。迦葉遺部。華言重空觀。即解脫律也。大集經。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無有我。及以受者。轉諸煩惱。猶如死屍。是為迦葉遺部。四。彌沙塞部。華言不著有無觀。即五分律也。大集經。我涅槃後。我諸弟了。受持如來十二部經。不作地水火風相。虗空識相。是為彌沙塞部。五。婆蹉富羅部。華言犢子。因上古有仙。染犢生子。自後種姓。皆名犢子。其部中。計我非即五蘊。亦不離五蘊。而有實我。律本不來此土。大集經。我涅槃後。我諸弟子。受持如來十二部經。皆說有我。不說空相。是為婆蹉富羅部。

一曰不殺生

【箋】華嚴經。菩薩住離垢地。性自遠離一切殺生。不畜刀杖。不懷怨恨。有慙有愧。仁恕具足。於一切眾生有命者。常生利益慈悲之心。是菩薩尚不惡心惱諸眾生。何況於他起眾生想。故以重意而行殺害。

。楞嚴。阿難。又諸六道眾生。其心不殺。則不墮其生死相續。汝修三昧。本出塵勞。殺心不除。塵不可出。縱有多智禪定現前。如不斷殺。必落神道。上品之人。為大力鬼。中品則為飛行夜叉。下品為地行羅剎。

大涅槃。眾生佛性。住五陰中。若壞五陰。名曰殺生。即墮惡道。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喂,那男孩是我的!

    喂,那男孩是我的!

    鸟仙二:素琴为了能与唐天再度重逢穿越现代。素琴演变成现代的富家女张美依,唐天变成富家男蒋乐乐,牡丹(碧莲)变成现代的李娇,初阳一名现代转学生,珊珊是美依的发小兼大学同学兼好朋友故事主要讲的是美依刚开始讨厌蒋乐乐,但是同时她也狂追丝娃,没想到后来直到暑假都没看到丝娃,反而暑假期间遇到了李娇,和蒋乐乐的疯狂追求。返校后,美依终于知道了丝娃离开的真相和蒋乐乐为什么停止追求美依的真相,并和蒋乐乐成为朋友,后面因为一个转学生的到来,,,,,,(精彩绝伦)
  • 因为只会打架才只能做保安的亚人

    因为只会打架才只能做保安的亚人

    一个人创作的,有瑕疵望联系改正
  • 本源之书

    本源之书

    回眸时间,世界之中,神话是否终究无法与科技想并存?大西洲畔,发达至极的亚特兰蒂斯为什么无法逃脱覆灭的结局,北欧极地,希腊海滨,埃及荒漠,传说之中的众神究竟何处!东方九州,神秘印度,为什么势力咋衰!?遥远美洲,太阳之神宠信的地方,黄金堆砌的土地,为什么却消散在大炮火枪声之中。在这里,一个不小心进入另一个世界的小人物,将为你揭开另一个不同的时间史!欢迎大家投票收藏点击支持,谢谢大家!
  • 女人一生的旅游计划

    女人一生的旅游计划

    本书将世界著名的旅游胜地集中起来向读者展示,内容包括:浪漫之旅——在动容中放飞生命的渴望;时尚之旅——在潮流中接受经典时尚的洗礼;人文之旅——在不老风物中追忆流水过往;奇妙之旅——在新奇中领略灵感的逸动。
  • 哎呀我马甲掉了

    哎呀我马甲掉了

    【典型御姐XTVB小鲜肉】监系少女【大型掉马】月雨靖:妹,回来吧,我养你。时语:不用了小舅,她有钱帅总爸爸:我女儿有的是钱,而她的钱就是养时语的,谁都不能抢。影后妈妈:好幸福哦,有三个帅气男人围着我酷总爸爸:不,老婆,你只能看着我。——黑粉:女表,白莲,每天穿的那么漂亮。装给谁看?月雨雅:我心情好,你管得着黑粉:每次都带着口罩,一定是个丑八怪影后妈妈:你在否认我们家的基因?黑粉:不敢不敢,只不过女表子的文化呢……时语:用着你说吗,教育局荣誉局长,能不高吗?白舟:主子,你不要生气了,柏林爷说有一场大手术需要你博士生:老师,回来吧时语:老婆,我们什么时候能官宣黑粉:……
  • 花都鬼友

    花都鬼友

    奇特能力的林浩无意间看到了恐怖的一幕,让他惹上了不该惹的事
  • 三嫂子上山

    三嫂子上山

    尹守国,2006年开始小说创作,发表中短篇小说70多万字,作品多次被《新华文摘》、《小说选刊》、《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等选载,中国作家协会会员,辽宁省作协签约作家。
  • 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黑塞文集)

    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黑塞文集)

    “德国浪漫派最后一位骑士”、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黑塞新版10卷本文集,名家名译,收入长篇小说、中短篇作品、诗歌、散文、童话与画作,全面展示黑塞创作生涯。《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收录黑塞共11则中短篇作品:《小孩的心思》《克莱因与瓦格纳》《内与外》《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南方的一座外国城市》《郊狼》《纪念品》《拜访诗人》《乔迁时的遐想》《我的传略》和《中断的课时》。《克林格梭尔的最后夏天》是黑塞创作于1919年的中篇小说。彼时一战刚刚结束,世界尚未从混乱中恢复,千万士兵、战俘和民众,从多年僵化统一的顺服中,回归既向往又恐惧的自由。有些年轻人在童年时被战争拖走,现在“回归”了,却必须面对一个完全陌生的现实世界。而对于黑塞这样的“老人”,那些曾被高度认同的世界观已成了可笑荒唐的明日黄花。一切都变得可疑,令人不安惶恐。在这样一个夏天,一个告别的夏天,充满力量与光芒、诱惑与魅力,弥漫南方阳光与葡萄酒香气的日子,画家克林索尔化身李太白,与他的好友杜甫、路易、亚美尼亚占星师,一同漫游,饮酒,辩论。最终在夏末,用尽生命所有的燃料,完成了最终的画作。
  • 那一年,我们各奔东西

    那一年,我们各奔东西

    学英语不再枯燥无味——吴文智编著的《那一年我们各奔东西》内文篇目均取自国外最经典、最权威、最流行、最动人的篇章,中英双语,适于诵读,提升阅读能力;学英语不再沉闷辛苦——优美的语言、深厚的情感、地道的英文,让我们在阅读这些动人的绝美篇章时,不仅能够提升生活质量,丰富人生内涵,更能够轻松提升英文领悟能力,体味英……
  • 冰剑奇魂

    冰剑奇魂

    他,觉醒百益一害的冰属性魂力,他,领悟不曾出现的冰属性剑气。他,从千年后穿越而来。可惜!他大部分记忆被仇敌封印,更惨的是那四位强大的仇敌也一同穿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