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94400000020

第20章

雪巖欽普說。是時漳泉二州。有七個兄弟。與我結甲坐禪。兩年在淨慈。不展被。脇不沾席。外有個修上座。也是漳州人。不在此數。只是獨行獨坐。他每日在蒲團上。如個鐵撅子相似。朝朝如是。日日如是。我每日要親近他。與他說話些子。纔見我東邊來。他便西邊去。纔見我西邊來。他便東邊去。如是二年間。要親近不可得。

或有道伴親情相看。堂中不得久話。相邀林下水邊。乃可傾心談論。

【箋】天性至厚。無有過於父母者。今既辭親。當以道為親也。傾心談論者。須是個人。始可盡平生工夫。與之較量。若論世諦。不啻污穢唇吻。亦恐污穢林泉。

筆飡。宏智。隰州人。座下同鄉哲魁者。潛跡十餘載。不明生緣。智知而訪之曰。父母之邦。何太絕物乎。欲招入方丈魁謝曰。己事未辦。豈假講鄉里也。曳杖而去。莫能曉之。

二板鳴。即宜早進堂。

【箋】鐘板。自百丈建立。嘗負之塗中。行持規矩不怠。叢林至今遵之。二板者。謂停一不停二。若二板既鳴。不過一茶之頃。三板止靜。禪堂掩門。內不放出。外不放入。故二板鳴。即須抽解進堂。少遲。便是門外漢也。

燈錄。道場明辨。室中垂問。板鳴因甚犬吠。

雲峰潛頌。黃河遠上白雲間。一片孤城萬仞山。羌笛何須怨楊柳。春風不度玉門關。

若看經。須端身澄心默玩。不得出聲。

【箋】眾中止靜看經。皆默識之。若形之於聲。不勝雜亂。經義無從思之。故澄靜默會。經義從此曉了。智慧從此發生。至若參禪時。把一切經書。置之高閣。一一須從自己胸中流出。葢天葢地。始得。

正身端坐。當願眾生。坐菩提座。心無所著。

【箋】四教儀光明記。端坐者。身儀也。禪波羅蜜具出坐法。須者宜檢。內以圓觀。更加讀誦。如膏助火 菩提。華言道。菩提座者。即自悟本有空王之座也。此座。人人本具。故曰當願。如蓮花不染。故曰無著。華嚴云。菩提心者。猶如種子。能生一切諸佛法故。其下有一百十八種喻。無出此一偈也。

智論。見畵跏趺坐。魔王尚驚怖。何況入道人。端身不傾動。又為正觀五種因緣。故結跏趺坐。一。由此晏坐。身心攝斂。速發輕安。最為勝故。二。由此晏坐。能住時久。不令身心速疲極故。三。由此晏坐。是不共法。他道他論。皆無有故。四。由此宴坐。形相嚴淨。令他見已極敬信故。五。由此晏坐。佛佛弟子。共所聞喜。一切賢聖。所稱讚故。

五燈。溈山問雲巖。菩提以何為座。巖曰。以無為為座。巖却問溈。溈曰。以諸法空為座。又問道吾。作麼生。吾曰。坐也聽伊坐。臥也聽伊臥。有一人不坐不臥。速道速道。乃休去。

出坐偈 從舍出時。當願眾生。深入佛智。永出三界。

【箋】孔目。三界者。一。欲界。欲有四種。謂****。****。食欲。婬欲也。下極阿鼻地獄。上至第六他化天。男女相參。多諸染欲。故名欲界。二。****。色。即色質。已離欲界穢惡之色。猶有清淨色在。始從初禪梵天。終至阿迦膩吒天。凡有十八天。並無女形。亦無欲染。皆是化生。尚有色質。故名****。三。無色界。但有心識。而無色質。始從空處。終至非非想處。凡有四天。但有受想行識四心而無形質。故名無色界 此偈。如見華嚴法界玄奧之大幅。兼貫法華譬喻之全章。然毗盧圓鏡。豈有去來。火宅窄門。能無出入。故知無火而火。歘然三界者。大火宅也。其有小智聲聞。已出此舍。暫得遊戲者。小火宅也。不知舍外之火。逮有甚焉。若非深入佛智。曷使速離火宅。頓入清涼哉。

附 不得穿堂直過 上單下單。俱當細行。勿令鄰單動念。

【箋】單者。前入眾篇詳明。茲不復贅。凡參學人乍入叢林。堂頭驗其學行。方入僧次。即以單帖書其名。與知客送入禪堂。安貼其處。所謂三條椽下。七尺單前是也。

華嚴疏。得斯意者。舉足下足。盡文殊心。見聞覺知。皆普賢行 頌。上單下單。意無兩般。伸脚縮脚。有什麼難。不嗔拾得。不贊豐干。忘人忘我。沒遮沒攔。枕邊夜夜放紅日。無字函經滿腹攤。

不得單上寫文字。除眾看經教時。不得單上相聚擺茶。夜坐雜話 不得單上縫補衣被。

【箋】禪單。為參學勤苦。故設以待中夜暫息。古人脇不著席。奮力參究。那討工夫為此。不急之務。

慈受箴規。古聖補破遮寒。縫了便休。

豈可朝昏事針線。

不得眠臥共鄰單說話動眾。

【箋】天地晝動夜靜。男女日作夜息。人情合乎天理也。論語。寢不言。葢本此意。若夫真實為道。豈可嗤嗤蠢蠢。秪圖一臥。差如小死耶。當知存默至道。栩栩焉。蘧蘧焉。有不可語人者。如高峰參無夢無想時。囗半枕子震地一聲。忽然大悟。此千古睡眠底樣子。若眠息與鄰單說話。則為眾憎怨。鬼神所訶也。

隨眾食第六

【箋】古德云。隨眾得解脫。斯言不隨眾。則不解脫可知也。今略言隨眾。有八種解脫。一。聲板即赴。不懈怠故。二。供養現成。得省力故。三作平等觀。無人我故。四。息諸戲論。存正念故。五。如法觀想。深入理故。六。不偏眾食。絕疑謗故。七甘苦同受。無揀擇故。八。起止威儀。不放逸故。

聞楗椎聲。當整衣持鉢。

【箋】楗椎者。不假言語而令自宣。故衲子纔聞。即知息務。整衣持鉢等事。羯磨疏。以椎字作地。後人悞也。至於鈔文。一宗祖教。凡楗椎字。竝改為椎。直呼為地。詣尋古本。及大藏經律。考之。方知其謬。

增益阿含。阿難請講堂擊楗椎者。此是如來之信鼓也。

五分。隨有瓦木銅鐵鳴者。皆名楗椎。

清規。聞椎聲。想念偈云。佛生迦毗羅。成道摩竭陀。說法波羅柰。入滅拘絺羅。聞三下鐘。即須息務。先宜出入。

燈錄。藥山齋時。自打鼓。高沙彌捧鉢作舞入堂。山便擲下鼓槌曰。是第幾和。高曰。是第二和。曰。如何是第一和。師桶舀一杓飯。便出。

石梯和尚。侍者拓鉢赴堂。乃喚侍者。者應諾。師曰。甚處去。者曰。上堂齋去。師曰。我豈不知汝赴齋去。者曰。除此外別道個甚麼。師曰。我秪問本分事。者曰。和尚若問本分事。某甲實是上堂赴齋去。師曰。汝不謬為吾侍者。

持鉢偈 執持應器。當願眾生。成就法器。受天人供。

唵枳哩枳哩嚩日囉吽癹吒

【箋】梵語鉢。此云應量器。即體是法本來成就故。成就法器一句。而空假中備焉。乃至制度之法。三匙五觀之旨。皆出於應量。則諸法無不具足。故能受天人供。若不知應量之法。滴水難消。況天人供。

五燈。世尊。一日敕阿難。食時將至。汝當入城持鉢。阿難應諾。世尊曰。汝既持鉢。須依過去七佛儀式。世尊召阿難。阿難應諾。世尊云。持鉢去。密菴云。大小世尊。被阿難輕輕靠著。未免喚鐘作甕。

遯菴演頌。從來七佛儀式。慶喜何曾欠少。堪笑黃面瞿曇。無端打個之遶。

張無盡頌。鐘鼓聲沉托鉢回。巖頭一拶語如雷。果然只得三年活莫是遭。他授記來。

天山老人頌。父父子子。同鍋各爨。一齊趂出山門。惟有三峯老漢。

法昌錄。德山巖頭父子不解之禍。皆起於雪峰把定揵椎。至使老漢一肚皮不合時宜。直向鐘皷聲前托出個鉢來。太煞眼底無人。不料飯巾影裏。突出一問。只得飲氣吞聲。縮歸方丈。頗奈雪峰。東語西話。皷動巖頭。簡點道大小德山。未會末後句在。據法昌批判。老漢尚不會最初句。說甚末後句。當時聞恁麼話。只合穩踞方丈。巖頭雖有百千伎倆。也沒奈他何。秪為召問巖頭。至有密啟其意巖頭何不明言以征討之亦非好手。至明日老漢陞座後。撫掌曰且喜老漢。已會末後句。又道只得三年活。德山一生氣宇如王。運籌帷幄。何等鋒利。云何却被巖頭料定三年。果然自救不了。諸方浩浩商量。還有為他父子。雪不解之禍麼。

頌。鐘鼓聲前托鉢。老漢住持不正。大小暗使機謀。罪犯彌天條令。說甚死活三年。且喜鉢盂無病。最初末後全提。我奉太上勅命。

展鉢偈 如來應量器我今得敷展願供一切眾等三輪空寂。

唵斯麻摩尼莎訶

【箋】智論。佛名如來者。如定光佛等。行六波羅蜜。得成佛道。釋迦文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如定光佛等智。知諸法相。從如中來。故名如來。釋迦文佛亦如是來。故名如來。

金剛。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應量器者千佛授受之法器。九十六種外道悉不知名。我今所以得敷展者。為已受佛戒。故得敷展。然敷展大義。非徒自利口體。先當發願為眾。三輪空寂者。

能斷金剛經論。謂布施時。體達施者。受者。及所施之物。皆悉本空。則能摧碾執著之相。是名三輪體空。一施空。謂能施之人體達我身本空。豈有我為能施。既知無我則無希望福報之心。是名施空。二。受空。謂既體達本無我為能施之人。亦無他人為受施之者。是名受空。三。施物空。物即貲財珍寶等。謂能體一切皆空豈有此物。而為所施。是名施物空。

空鉢偈 若見空鉢。當願眾生。其心清淨。空無煩惱。

唵部林

【箋】若見此鉢。直見法界之量。及自己之量。等於真空。且不容些子。況有清淨煩惱之跡乎。

華嚴若有欲識佛境界。當盡其意如虗空。故云其心清淨。從來不與染法相應。故云空無煩惱。

滿鉢偈 若見滿鉢。當願眾生。具足成滿。一切善法。

唵。嚂

【箋】鉢飯既充滿。目前。不可徒生貪饕之想。不修梵行。當觀飯。之來處。粒粒從信施得來。一切善法。悉從此種智發生。故受施者。當梵行具足。所施者福果成滿。猶如種子發花。花復為果。滿足菩薩之梵行也。

西域傳。佛鉢在乾陀國。青玉色。受三斗。諸國寶之供養終日。華香不滿。則如言滿之。

擎鉢偈 擎持鉢飯。當願眾生。志在大道。為法供養。

【箋】大道者。資養幻驅。本為修行。出世之道。故云志在大道。行願品諸供養中。法供養最所謂如法供養也。

華嚴。設於念念中。供養無量佛。未知真實法。不名為。供養。

智論。食為行道。不為益身。若得食時。先獻三寶。後施四生。

勝思惟經。不起罪業。不起福業。不起無動業者。是名供養佛。

華手經。若以花香衣食湯藥等。供養諸佛。不名為真供養。如來坐道場。所說微妙法。若能修學者。是名真供養。

思益經。問云誰能供養佛。佛言能通達無生際者。

文殊般若經。佛問文殊。汝云何供養佛。文殊答言。若幻人心數滅。我則供養佛。

台教。供養佛者。只是隨順佛語。今順佛教。修三觀心。即為供佛。為破五住得解脫故。即供養法。三諦理和。即供養僧。

供養 清淨法身毗盧遮那佛。

【箋】佛身無為。故曰清淨。法名可軌。諸師成之。而得成佛。以法為身。故名法身。梵語毗盧遮那。華言徧一切處。以真如平等。性相常然。身上無礙故。梵語佛。此云覺者。

起信。所言覺義者。謂心體離念。離念相者。等虗空界。即是如來平等法身。則以無念名之為佛。

圓滿報身盧舍那佛。

【箋】修因感報。名之為報。然有自報。他報。之別。自報。則理智如如。他報。則相好無盡。是名報身。

華嚴疏。覺有之義。一自覺覺知。自心本無生滅。二。覺他。覺一切法。無不如是。三。覺滿。二覺理圓。稱之為滿。盧舍那。此云淨滿。謂諸惑淨盡。眾德悉圓。又云。光明徧照。謂內以智光。照真法界。即自報身也。外以身光。照應大機。即他報身也。

千百億化身釋迦牟尼佛。

【箋】智與體真。能起大用。隨機普現。說法利生。故名化身。

宗鏡。釋迦。此云能仁。牟尼。此云寂默。能仁者。即心性無邊。含容一切。寂默者。即心性本寂。動靜不干。故號釋迦牟尼。

當來下生彌勒尊佛。

【箋】彌勒。漢云慈氏。當來龍華教主也。布袋和尚頌。彌勒真彌勒。化身千百億。時時在世間。世間人不識。

極樂世界阿彌陀佛。

【箋】彌陀經。爾時佛告舍利弗。從是西方。過十萬億佛土有世界名曰極樂。其土有佛號阿彌陀。今現在說法。舍利弗。彼土何故。名為極樂。其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故名極樂。梵語阿彌陀。此云無量壽。亦名無量光。

十方三世一切諸佛。

【箋】四方。四維。上下。曰十方。過現未來曰。三世。若論往古劫海之現在諸佛。即今稱為過去。即今現在。乃過去之未。來。亦為未來之過去。所以出息入息。一剎那間。而成三世。諸佛者。謂盡東方。過不可說不可說世界。不可說諸佛。悉皆現前。受我供養。餘方亦然。

大智文殊師利菩薩。

【箋】文殊六名。一。妙德。大經。了了見佛性。猶如妙德等。二。妙首。無行經。滿殊師利。此云妙首。三。名普首。觀察三昧。大淨法門經。四。濡首。出阿目佉。并普超經。五經首。出無量門微密經。六。妙吉祥。梵語曼殊室利。

大行普賢菩薩。

【箋】行無不遍曰普。佑上利下曰賢。以周遍佑利。故名普賢。

大悲觀世音菩薩。

【箋】能所圓融。有無兼暢。照窮正性。察其本末故。稱觀世音者是所觀之境。萬象流動。隔別不同。類音殊唱。俱蒙離苦。菩薩大悲。一時普救。皆令解脫。故曰觀世音。

諸尊菩薩摩訶薩摩訶般若波羅蜜。

【箋】菩薩。具云菩提薩埵。華言覺有情。謂覺悟一切眾生也。以六度為乘。運諸眾生出三界。而到涅槃彼岸也。梵語摩訶此云大。梵語般若。此云智慧。梵語波羅蜜。此云彼岸到。謂總歸贊嘆諸聖功德。為供養之結詞也。

粥有十利。饒益行人。果報無邊。究竟常樂。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鬼王之封印

    鬼王之封印

    神、人、妖、魔,顺应天道出现在大地之上。神灵泽被天下,立于云端之上,受人供奉;人类崇拜神灵,行于大地之上,供奉神奉;妖魔魅惑众生,存于天地之间,视为妖邪;鬼,那是神秘的存在.鬼王莅临人间究竟会带来什么,让我们拭目以待......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要以大橘为重啊

    要以大橘为重啊

    谁的青春不迷茫,不彷徨。刚刚进入高中校园的我在最孤独的时候遇到了一只胖嘟嘟的橘猫——大橘。于是我和我的大橘开启了三年的高中生活。
  • 与星空对话

    与星空对话

    右耳失聪的武当少女受师傅所托下山寻找师叔论教,却被师叔赶鸭子上架临时闯荡娱乐圈的故事
  • 华夏之帝国

    华夏之帝国

    王朝争霸,烽火华夏。《华夏龙王朝》系列不是正史,不是野史,而是一部华夏文明幻想史。另类的玄幻时空,却演绎着华夏人一脉相承的精神。战国末年,七国争霸。秦国凭借龙骑军团无与伦比的战斗力,横扫华夏大陆,建立了威震八荒的龙王朝。龙始皇执天问而治天下,号令四海,莫敢不从。终南山下,龙骑之塔,这是天下热血男儿修行圣地!
  • 男神住隔壁:99次深情告白

    男神住隔壁:99次深情告白

    小别胜新婚,这五个字倒是给了唐虹晨一些提醒,苏先生现在对自己不热不冷的,她暗示了也没用,那就离家出走几天好了!到达酒店,唐虹晨洗了个澡,然后发了条微信告诉苏先生今天不回家睡,便把手机关机,看起了电视。两个小时后,门铃响起
  • 药香天下:嫡女传奇

    药香天下:嫡女传奇

    重生异世第一天,无良爹爹扶正了姨娘,第二天,正室嫡女就被赶出了家门。你宠妾灭嫡,可以。庶姐姨娘想上位,也行。从此带着温柔娘亲忠心婢女,一手携空间发财致富,一手与美男共创幸福人生!开金矿,嫁豪门!爹爹想来认女儿,庶姐姨娘想来套近乎,冷血亲戚也想来打秋风,没门!
  • 失去的众神

    失去的众神

    一个架空世界:欧姆大陆。这是一个不允许使用魔法的奇幻世界。魔法被禁止,众神被遗忘,甚至连提起他们的名字都是禁忌。但一切都无法阻止命运的齿轮转动不息。诸神虽然老去,但永远会有少年踏上旅途。他们将见证魔法的复兴,书写一部横跨东西方的史诗篇章。
  • 锋尸

    锋尸

    远古时代,僵尸的出现差点毁灭全人类,幸好李峰得到了一本修炼的书,教会了人们修炼,拯救了人类,至此僵尸危机算是过去了,但是这并没有完。几万年后,李萧痕拜入李峰所创锋尸派,现在的锋尸派已然没落,他被认定为千年来第一个适合传承的人,但却被僵尸老祖所咬。之后僵尸开始蠢蠢欲动。阴差阳错下他可以尸道同修。
  • 穿越好事近

    穿越好事近

    女主穿越的当夜,便成功地制造一起恶性谋杀案,将一位长相和她相似的太监秦熙砸死,女主乘夜色黑暗,四周僻静无人,毁尸灭迹。<br/>女主装模作样的做起兼职太监,与皇帝同二位侍卫大哥再三纠缠!此文是慢热文,读者请耐心!<br/>主角是欠扁的腹黑皇帝和少抽的小白女主。嬉笑怒骂,小白,温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