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72900000006

第6章 史部(1)

(此类若古史及宋以前杂史、杂地志,多在通行诸丛书内,此举善本,若诸本相等,举易得者。)

正史第一

(事实先以正史为据。)

《钦定二十四史》。(乾隆间钦定。此二十四部皆为正史,共三千二百四十三卷,目列后。正史撰人不录。)

《史记》一百三十卷。(晋裴骃集解,唐司马贞索隐,唐张守节正义。汲古本、扫叶本无索隐、正义。)《汉书》一百二十卷。(唐颜师古注。即宋庆元附三刘刊误、宋祁校语本。明监本、汲古本、扫叶本无校语。)《后汉书》一百二十卷。(唐章怀太子贤注。《内志》三十卷,晋司马彪撰,梁刘昭注。)《三国志》六十五卷。(宋裴松之注。)《晋书》一百三十卷。(附唐何超《音义》三卷。)《宋书》一百卷。《南齐书》五十九卷。《梁书》五十六卷。《陈书》三十六卷。《魏书》一百一十四卷。《北齐书》五十卷。《周书》五十卷。《隋书》八十五卷。《南史》八十卷。《北史》一百卷。《旧唐书》二百卷。

《新唐书》二百二十五卷。(明南监本附宋董冲《释音》二十五卷。)《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目录》二卷。《新五代史记》七十四卷,《目录》一卷(宋徐无党注。)。《宋史》四百九十六卷。《辽史》一百一十六卷。《金史》一百三十五卷。《元史》二百一十卷。《明史》三百三十六卷。(武英殿附《考证》本,江宁、苏州、扬州、杭州、武昌五书局合刻本,新会陈氏覆刻殿本。明南、北监本《廿一史》,断自元止,无《旧唐》、《旧五代》。北监合刻,南监乃新旧版辏集而成,或别刻,或覆刻。毛氏汲古阁本《十七史》,至《新五代》止,亦无《旧唐》、《旧五代》。席氏扫叶山房本,与毛本同,增《旧唐》、《旧五代》。北监本、扫叶本、陈本、坊翻毛本有脱误。)

以上正史合刻本重刻明震泽王氏本《史记》一百三十卷。(武昌局本,间有依明柯校汪刻本者,王延喆、柯维熊、汪谅,有《索隐》、《正义》。)

古香斋袖珍《史氏》一百三十卷。(内府本。)

重刻殿本附《考证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新五代史》。(成都局本。卷数与殿本同。)

重刻闻人本《旧唐书》二百卷。(明闻人诠原刻。扬州岑建功重校刻本,附《逸文》十二卷、《校勘记》六十六卷。)

重刻殿本《旧五代史》一百五十卷,汲古阁本《新五代史》七十四卷。(武昌局本。)

重刻《明史》三百三十六卷。(江宁藩库本。)

《史记评林》一百三十卷,《汉书评林》一百二十卷。(明凌稚隆刻本,较胜他坊本,有《索隐》、《正义》。)

以上正史分刻本(此外若明刻之秦藩本《史记》,刘氏翻刻元中统本《史记索隐》,汪文盛本两汉书,冯梦祯刻《三国志》,皆善本。其余明刻、近人坊刻《史》《汉》甚多,不具录。)

单行本《史记索隐》三十卷。(汲古阁本,扫叶山房本。)

《史记志疑》三十六卷。(梁玉绳。原刻本。)

《史记三书释疑》三卷。(钱塘。钱坫补《史记注》一百三十卷,未刊。)

《史记三书正讹》三卷。(王元启。祇平居士集本。《律书》一卷,《历书》一卷,《天官书》一卷。孙星衍《史记天官书考证》十卷,未见传本。)

《读史记十表》十卷。(汪越。)

《古今人表考》九卷。(梁玉绳。《清白士集》本。《人表考校补》一卷,《续考校补》一卷。蔡云。自刻本。)

《汉书律历志正讹》上下卷。(王元启。祇平居士集。杭世骏《汉书疏证》、《北齐书疏证》,未见传本。)

《汉书地理志校本》二卷。(汪迈孙。杭州刻本。)

《汉书地理志稽疑》六卷。(全祖望。朱文翰刻本,粤雅堂本。)

《新斠注地理志》十六卷。(钱坫。原刻本,同治甲戌会稽章氏重刻本附徐松《集释》。又《汉书十表注》十卷,未刊。)

《汉书地理志补注》一百三卷。(吴卓信。安徽包氏刻本。)

《汉书地理志图今释》七卷,《汉志水道考》一卷。(今人。广州刻本。)

《汉志水道疏证》五卷。(洪颐煊。问经堂本。)

《补汉兵志》五卷。(宋钱文子。知不足斋本。)

《汉艺文志考证》十卷。(王应麟。《玉海》附刻本。)

《汉书西域传补注》二卷。(徐松。原刻本,张琦刻本,《指海》本。)

《汉西域图考》七卷。(李光廷。同治庚午刻本。)

《班马字类》五卷,附《补遗》。(宋娄机。别下斋刻涉闻梓旧本,小玲珑馆仿宋大字本,又仿宋中字本。)

《班马异同评》三十五卷。(宋倪思。刘辰翁评。嘉庆丁酉福建刻本。倪书为考史、汉文辞异同,刘评无谓,今倪书无单行本。)

《后汉书补逸》二十一卷。(姚之骃。刻本。孙志祖补辑谢承《后汉书》五卷,未见传本。)

《补后汉书年表》十卷。(宋熊方。卢校鲍刻本。)

《后汉书补表》八卷。(钱大昭。汗筠斋本,粤雅堂本。)

《补后汉艺文志》四卷。侯康。伍氏《岭南遗书》本。钱大昭《补续汉书艺文志》二卷、《后汉郡国令长考》一卷,钱塘《续汉书律历志补注》二卷,未刊。

《后汉书补注》二十四卷。(惠栋。宝山李氏刻本,粤雅堂本,冯集梧刻本。)

《后汉书补注》一卷。(侯康。《岭南遗书》本。)

《两汉刊误补遗》十卷。(宋吴仁杰。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陈景云《两汉举正》五卷、钱大昭《两汉书释疑》四十四卷、沈钦韩《两汉书疏证》七十四卷,未刊。)

《三国职官表》三卷。(洪饴孙。道光元年李兆洛《合梁疆域志》刻本。)

《三国疆域志》二卷。(洪亮吉。卷施阁集本。)

《补三国艺文志》四卷。(侯康。《岭南遗书》本。)

《三国志补注》六卷,附《诸史然疑》一卷。(杭世骏。刻本。)

《三国志补注续》一卷。(侯康。《岭南遗书》本,《学海堂二集》本。)

《三国志辨误》一卷。(宋人阙名。聚珍本,福本,守山阁本,金壶本。陈景云《三国志举正》四卷、钱大昭《三国志辨疑》三卷,未刊。)

《三国志考证》八卷。(潘眉。嘉庆间刻本。沈钦韩《三国志补训诂》八卷、《释地理》八卷,未见传本。)

《晋书地理志新补正》五卷。(毕沅。经训堂本。)

《东晋疆域志》四卷,《十六国疆域志》十六卷。(洪亮吉。卷施阁集本。)

《补晋兵志》一卷。(钱仪吉。《幵石斋记事初稿》本。)

《补宋书刑法志》一卷,《食货志》一卷。(郝懿行。《郝氏遗书》本。)

《晋宋书故》一卷。(同上。洪亮吉《宋书音义》四卷,未刊。)

《补梁疆域志》八卷。(洪齮孙。李兆洛刻本。)

《南北史表》六卷。(周嘉猷。原刻本。章宗源《隋书经籍志考证》,未刊。)

《旧唐书校勘记》六十六卷。(罗士琳、陈立、刘文淇、刘毓崧同校。)

《旧唐书逸文》十二卷。(岑建功辑。扬州岑氏附《旧唐书》刻本。互见。)

《新唐书纠缪》二十卷。(宋吴缜。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陈黄中《新唐书误》三卷,未刊。)

《新旧唐书合钞》二百六十卷。沈炳震。海宁查氏刻本。丁小鹤新《旧唐书合钞补正》,有刻本,未见。

《新旧唐书互证》二十卷。(赵绍祖。原刻本。)

《五代史补》五卷。(宋陶岳。汲古阁本,扫叶山房本。)

《五代史记纂误》三卷。(宋吴缜。聚珍本,福本,知不足斋本。)

《五代史记纂误补》四卷。(吴兰庭。知不足斋本,《珠尘》本,单刻本。)

《新五代史记补注》七十四卷。彭元瑞、刘凤诰同撰。原刻通行本,中分子卷。

《宋辽金元四史朔闰考》二卷。(钱大昕。钱侗续成。文选楼本,粤雅堂本。)

《辽金元三史国语解》四十六卷。(乾隆四十六年敕撰。殿本。《宋》、《辽》、《金》、《元》史原书译语不合者,殿本四史奉敕改正。)

《补辽金元三史艺文志》。(倪璠。抱经堂《群书拾补》之一。)

《辽金元三史拾遗》五卷。(钱大昕。《潜研堂全书》本。)

《辽史拾遗》二十四卷,《补》五卷。(厉鹗。汪刻本。杭世骏《补金史》一百卷,未刊。)

《元史氏族表》三卷。(钱大昕。潜研堂本。别有《元史稿》一百卷,未刊。)

《补元史艺文志》四卷。(同上。)

《元史备忘录》一卷。(明王光鲁。借月山房本。)

《元史本证》五十卷。(汪辉祖。家刻本。)

《诸史拾遗》五卷。(钱大昕。潜研堂本。)

《历代史表》五十九卷。(万斯同。原刻足本,初印本少末六卷。钱大昕《唐学士年表》一卷、《五代学士年表》一卷、《宋中兴学士年表》一卷,德清徐氏刻本。)

《史表》卷。(洪饴孙。李兆洛刻本。乃合编历代史目录。)

《历代帝王年表》三卷。(齐召南。文选楼本,仁和叶氏重刻本。此书最简括。)

《历代帝王庙谥年讳谱》一卷。(陆费墀。阮福刻本,仁和叶氏重刻本。)

《历代统纪表》十三卷,《疆域表》三卷,《沿革表》三卷。(段承基。自刻本。)

《廿一史世谱》五十四卷。(沈炳震。海宁查氏刻本。)

《历代建元考》十卷。(钟渊映。守山阁本,金壶本。)

《纪元要略》二卷。(陈景云。)《补注》一卷。(子黄中。《文道十书》本,《学津》本,《珠尘》本。)

《元号略》四卷,《补遗》一卷。(梁玉绳。《清白士集》本。)

《纪元通考》十二卷。(叶维庚。自刻本。此书最详。)

《历代纪元编》三卷。(李兆洛。江宁官本,粤雅堂本。此书最便。)

《历代地理志韵编今释》二十卷。(同上。江宁官本。此书最便。)

《历代沿革图》一卷。(六严。江宁官本。以上三书与《皇朝舆地韵编》、《舆地图》合刻,通称《李申耆五种》。)

《历代地理沿革表》四十七卷。(陈芳绩。道光间刻本。)

《十七史商榷》一百卷。(王鸣盛。原刻本。)

《廿二史考异》一百卷。(钱大昕。潜研堂本。李贻德《十七史考异》,未刊。)

《廿二史劄记》三十六卷。(赵翼。原刻本。)

《南史识小录》八卷,《北史识小录》八卷。(沈名荪、朱昆田同编。刻本。

钱大昕《南北史隽》一卷,未刊。)

《宋琐语》一卷。(郝懿行。《郝氏遗书》本。此二书为史钞类,附此。)

以上正史注补、表谱、考证之属(此类各书,为读正史之资粮。)

──右正史类编年第二

《资治通鉴》二百九十四卷。(宋司马光。元胡三省《音注》。胡克家仿元本,武昌局翻胡本。战国至五代。)

《通鉴考异》三十卷。(同上。《通鉴全书》附刻本,胡注本已将《考异》散附本书各条下。)

《通鉴目录》三十卷。(同上。苏州局翻宋本。体若表谱,以便寻检《通鉴》。)

《通鉴稽古录》二十卷。(同上。单行本,《学津》本,武昌局本。)

《通鉴地理通释》十四卷。(宋王应麟。《津逮》本,《学津》本,《玉海》附刻本。)

《通鉴释文辨误》十二卷。(元胡三省。胡刻《通鉴》、武昌局刻《通鉴》附刻本,《通鉴全书》附刻本。)

《通鉴胡注举正》一卷。(陈景云。文道十书本,原书十卷。)

《通鉴注辨正》二卷。(钱大昕。潜研堂本。)

《通鉴注商》十八卷。(赵绍祖。原刻本。)

《资治通鉴补》二百九十四卷。(严衍。附《刊误》二卷。童和豫。咸丰元年江夏童氏活字本,印行不多。)

《通鉴补识误》卷,《通鉴补略》卷。(张敦仁。自刻本。)

《通鉴问疑》一卷。(宋刘羲仲。《津逮》本,《学津》本。)

以上编年类司马《通鉴》之属(其书博大,故别为类,以便考证此书者以类相从。)

《御批通鉴辑览》一百二十卷。(乾隆三十二年敕撰。殿本,杭州局本,武昌局本,南昌巾箱本。伏羲迄明末。是书兼用《通鉴》及《纲目》义例。)

《通鉴外纪》十卷,《目录》五卷。(宋刘恕。苏州局本。包羲至周。宋金履祥《通鉴前编》十八卷、《举要》三卷,坊行《通鉴全书》附刻本,不如刘书。)

《汉纪》三十卷。(汉荀悦。)

《后汉纪》三十卷,(晋袁宏)。附《字句异同考》一卷。(蒋国祥。两《纪》合刻本,又明黄省曾合刻本。)

《续资治通鉴长编》五百二十卷。(宋李焘。昭文张氏爱日精庐活字版本,《四库传钞》本。北宋七代。原阙不全,此卷数乃四库馆重定。)

《续资治通鉴》三百二十卷。(毕沅。原刻苏州补印本。宋、元、明人续《通鉴》甚多,有此皆可废。)

《明纪》六十卷。(陈鹤。陈克家续成。苏州局本。)

《西汉年纪》三十卷。(宋王益之。扫叶山房本,《金华丛书》本。改窜前人史书以为著述,乃宋、明人通病,此取其有可刊正《汉书》文字之处。)

以上编年类别本纪年之属(隋王通《元经》,伪书,不录。《建炎以来系年要录》二百卷,宋李心传撰,《四库传钞》本,无刻本。)

《御批通鉴纲目》五十九卷,《首编》十八卷,《外纪》一卷,《举要》三卷,《续编》二十七卷。康熙四十六年。殿本。《纲目凡例》,宋朱子作,余赵师渊作,《前编》金履祥,《续编》明商辂。

《纲目订误》四卷。(陈景云。《文道十书》本。)

《纲目释地纠缪》六卷。(张庚。原刻本。)

《纲目释地补注》六卷。(同上。)

以上编年类《纲目》之属──右编年类纪事本末第三《绎史》一百六十卷。(马骕。通行本。)

《左传纪事本末》五十三卷。(高士奇。刻本。坊行本乃宋章冲书,与此同名,不如高书。)

《通鉴纪事本末》四十二卷。(宋袁枢。袁、陈、谷四种合刻通行本,汉阳朝宗书室活字版本,南昌局本未毕工。王延年《补通鉴纪事本末》,已进呈,未见传本。)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生死狙击之生化死神

    生死狙击之生化死神

    (本书因特殊原因已改名为《生死狙击之吾名杀神》)“我楚天以忘川死神之名在此起誓!此生必灭异族!佑我人族疆土!扬我人族之威!此誓天地共鉴,日月为证!”
  • 奚月妙旅

    奚月妙旅

    这是一场奇妙的冒险之旅,这是一个成长与蜕变的过程,这是一位普通少女穿越异时空的故事。生活平淡无味?一起来场奇妙冒险吧!
  • 万魔独尊

    万魔独尊

    魔龙九变,恨天太低!少年叶无殇吞服下一颗玄级丹药,竟是因此觉醒体内血脉,背后浮现十八翼暗黑魔龙王图纹,一鸣惊人,从此走上无上巅峰!
  • 冷王的倾世毒妃

    冷王的倾世毒妃

    她,是21世纪医学天才,为了追寻真相意外穿越。他,是霍岚大陆的腹黑王爷,在冰雪地中意外救了她。他不择手段的和她做了一笔交易,却不想爱她成殇,然而总是一次次的伤害。“龙灵,什么是情商?"“……”“龙灵,怎样追女孩子?”“……”再这样下去,龙灵快被他这个情商为负的哥哥给烦死了。
  • 永狱君王

    永狱君王

    你是愿意做一辈子的懦夫?还是当一个英雄!哪怕只有几秒钟你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做出你的选择进入永狱杀场开启你人生的地狱模式!
  • 童心

    童心

    童心会长大,但它不会变老,只是沉淀一份成熟,消散了一份幼稚;童心会变坏,但它不至于死去,只是播下了一片欲望,占据那片纯粹。学会拒绝,才能获得最真的东西,我,心有一束绿叶,挚爱一粒尘土。
  • 另眼看三国

    另眼看三国

    本书包括三国时期的政治婚姻、“三让徐州”是怎么回事、话说白帝城托孤、关于“空城计”等,从新颖和现代的视角研究了名著中的诸多典故。
  • 长短经

    长短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