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35417900000050

第50章

尊正规序

予昔以不知自己主人公落处。忽因闻猫叫有省。复于诸祖语录。如倒刹竿青州衫等机缘。疑虑横生。返参久之。乃于一喝耳聋处豁然惊悟。始知有宗门向上关捩子。自是细究五家门庭堂奥。曲尽宾主人境功位正偏之旨。及阅华严法华诸大经论。洞见佛祖建立开张妙出言象。若不如是互换予夺。则身心性命之机不得镕通廓彻。嗣参证于博山东苑。受印记于寿昌之后。乃痛自感激曰。佛祖深恩难为酬报。独此弘扬法化绍续宗风。使不断绝庶无孤负耳。于是思之先圣以法为身。以慧为命。以微妙为食。以功德为衣。以教化为门庭。以宗旨为堂奥。以参悟为真子。以证成为法王。以丛林为场地。以众生为本根。以规矩为栽培。以薰习为雨露。以庄严为心花。以秘密为觉果。以常住为寿元。以传受为生育。是故一真法界。以舍那为生父。以弥勒为导师。以普贤为长子。以文殊为发机。以胜友为助道。以善财为初心。以众生为荡子。以华藏为家乡。夫如是含灵之种性妙尽。而佛祖之觉道圆成也。故予尝以世人不知普贤称长子何义。盖一切众生。皆有一子之分。特以舍父远逃流荡忘返故耳。自非普贤以十大愿。遍入刹尘。而接引其就路还家。指点其转身归父。安得使此众生本有性中。迸出一念初心之善财童子。而念念圆成此正觉哉。惟童子一念纯真。全无变异。始终参历。妙性如如。以故末后初心愈明。更不必成佛。而本自圆成也。不见他佛发愿。皆云愿我来世得作佛时。以如何功德智慧成就众生。独此普贤十愿。则日礼拜称赞供养忏悔随喜请法请佛随学顺生回向。是皆特作弟子以奉父师之意。始使诸子得从其后而有所趋向也。故舍那为父视子。普贤为子向父。善财为子承顺。触背俱浑如火续火。为主中主。所谓大人不失赤子之心。赤子能全大人之性是也。今之主法建丛林者。当如是住则现世当身。绍隆圣位。不待来生求证庄严也。读尊正规。知予此意。能发是愿。则报恩有全矣。崇祯十三年庚辰元旦匡山圆通寺住持沙门道盛谨题。

尊正规小序

观我大雄调御丈夫之立出世法也。必先制戒律。以教诫诸佛子。使不敢越外作犯。始得直趋正觉之道迨至历祖建立丛林。亦必因时制宜以变化其戒律。而折中为规矩。使参学之徒习知称性之法。然后循行安稳自无破律犯戒之事。所以规矩立则僧徒齐。而丛林之法化职此兴矣。今融会先圣之法为尊正规。凡住我丛林者。必先命教授。令彼熟习其规。则自无赏罚之过。与相贼之弊也。然此非徒居众者之所当尊也。即使单丁住山。旷荡行脚。能领略此中之旨。则亦脱颖于凡圣丛中矣。岂曰法门小补哉。予昔尝于本闽福州罗山结制时。叶台山相国偕曹能始诸公过访。见禅堂所立规条。乃大嗟曰。是吾相业所不及也。诸公毋忽之。此正如二程子游古刹。见僧威仪雍肃。乃相顾叹曰。不意三代之礼乐在是。呜呼。使诸佛祖师之道。不与圣帝明王之法相参赞。则又安可以西方之教。一日暂居此土哉。故历代国王宰臣之所以护持佛者。正谓有此。足以阴翼王化之所不逮也。吾徒又安可自轻而不兢兢于尊正乎。

尊正鉴序

人之有生也须遇三种大缘始易于成立。三种者何。一生于圣明之世。而天下之化行俗美。则此生如蓬生麻中不扶自植也。二生于善德之家。而天性之伦常养育。则此身如旃林之木。无有异种也。三遇贤哲之师而教诲之明严妙密。则此身如在冶之金。日见其精也。是故君亲师之恩等于天地尤有殊胜者。故难可酬报也。人无三种之缘。又无天资之禀则亦迷堕乎无可救援之地矣。苟有天资之禀。初无三种之缘。后或遇善机之触引。或遭逆事之激成。或披佛圣之典坟。或逢知识之指示。大生惭愧创发宿因顿舍痴迷。猛发正志将勤补拙下体求人。深穷参证之功必尽性命之道。此则真自能成立之豪杰也。是岂容易而得之哉。予痛念末世法弱魔强。成人之胜缘独少。坏人之恶境偏多。或有法而不能全。或有人而不尽善。以故集先佛选圣之法为规。更汇参证肯切之语为鉴。使此六种之机缘能就。则此尊正之丛席可成千古法门。始终可以概见。天下参学。庶几可以统收而大多胜之三义。乃于此备举之矣。即不然。有能深心读此规鉴。一身准此参同。虽生来无三大缘之遭值。而末后得入先佛选圣之科。亦可谓不负此生平之奇特也。夫古人岂独异于今人也哉。盖亦称其超类拔萃。能善用心。占地步端趋向。以真参实悟佛祖心法之妙。而行事取证皆有成验者。足为现在人天之规鉴。后世师宗之权衡者也。古人亦有遇三种大缘而无天资之禀。与无惭愧自励之心。如今人之不足称者。不称何碍焉。若以言不顾行。解不考证。而亦随声称之。则将须弥卢为载籍。亦不足多也。可见古人之能善用心。妙在用佛祖之圆明妙心为本心。如投胎于帝王。生来便尊贵。无与等也。占地步妙在占佛祖之广大地步为地步。如王子才登于父位。天下之臣民皆皈命也。端趋向。妙在端佛祖之严密趋向为趋向。如王子秉政为帝主。全提其正令杀活自在也。果能承当此事则决不敢以浅小之法自欺欺人。决不敢以未悟证为已悟证。决不敢以未广大为广大。以故能超乎其类拔乎其萃。为人天之规鉴。为佛祖之权衡也。今人有能追古人之尊贵如此者。岂非法门之大幸哉。

会祖规序

予昔阅五灯。见从上佛祖始终之事。乃作法印记。有六种纲宗。一参悟。二印证。三师承。四法嗣。五家风。六付嘱。始终虽分为六。其实统于一参悟也。使无参悟何有印证及师承哉。唯有参悟。则有印证。因印证则有师承。因师承则有法嗣。因法嗣则有家风。因家风则有付嘱也。所以威音王前无师自悟则可。威音王后无师自悟而不有印证则属邪宗外道等。无所据证也。即我佛释迦亦自谓我于法无所得。故燃灯佛即为我授记。若我于法有所得。则燃灯佛即不为我授记然则佛佛相传。莫不因自悟而后有印证师承也。如释迦于贤劫为第四佛。亦尝以僧伽黎衣付迦叶尊者。转付慈氏佛出世传授将来。岂非佛祖亲相授受。而有所据证哉。故佛末后于灵山拈花独有迦叶微笑乃以正法眼藏涅槃妙心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之旨。付与迦叶。为西天第一祖。而迦叶再传阿难以至达磨始来东震为初祖传慧可。至曹溪衣钵不传独以心法传授南岳青原分为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五宗。宋元间沩仰。云门。法眼。无传。迄至昭代。只有临济曹洞二派。繁衍天下。中有提唱临济曹洞宗旨者。亦不过几人。使今日济洞二家不得其真正宗旨。安知不踵沩仰云门法眼之流弊。以致无传乎。予于是乎惧。慨然将西天东土以至五家宗师。而会其始终之旨。为会祖规以表东西密相付曾无二法脉也。或问师所会者。东西诸祖及五家之宗旨也。而五家之子孙全不会归。则何处见后世之流弊哉。予曰。若广收则有五灯矣。又何从见吾会祖。有提纲以振其目。举直以措诸枉乎。而后世之弊正以不悟上祖。及五家之真正纲宗耳。使能悟上祖与五家真正纲宗。则心心相印。法法相承。传于万古。如人之眼色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等。皆天然体用之法。无有一法能自越逾。亦无有一法能变易之也。或曰如云天然体用者。是世间有为有相之法也。是出世法。无圣凡之得失。无迷悟之是非。何可以天然体用之法而比拟哉。予曰子知心外无法。法外无心乎。佛祖出世之法。正以人不悟真如自性。而于根身器界。妄生迷悟。而自异其性相之法也。不见法华云。是法住法位。世间相常住。以不坏世相。而成法性乎。所以世尊付法偈曰。法本法无法无法法亦法。今付无法时。法法何曾法。只此一偈便是佛祖天然体用。不可变易之微妙法印也。若知此意。则知吾作会祖规。以存东西密相付之根本法印。使后世子孙能悟此根本法印则五家门庭堂奥之宗旨。不致流弊而无传也。或曰会祖规乃会五家宗旨也。今五家秪有临济曹洞二宗。而三宗之后无传。又何以会乎。予曰。夫五家之宗旨。即少林之宗旨也。既五家能悟少林之宗旨。岂有少林之宗旨不可以会五家门庭施设堂奥深微之宗旨哉。此吾深有望于具顶门眼。悬肘后符者。当使一花五叶之宗旨重重开敷于天下后世耳。或曰。近世丛林凋弊之极。不见汉官威仪久矣。况复得睹三代礼乐之犹在乎。今日吾师立此会祖图规以揭出西天东土及五家门庭堂奥之宗旨。实为天然体用不易之常法。亦乃振古所未有之奇特也。予曰。此不过窃取祖述于迦叶。达磨宪章于马石。五宗以六种纲宗。而集始终一贯之大成耳。岂别有所谓奇特之建立哉。

会祖规小序

或问师着尊正规。以佛菩萨及诸宗祖。出世为人。种种经律论藏。净土。止观。忏法等。门庭施设。堂奥深微始终本末。折入禅宗为集佛祖大成。已无余蕴矣。兹又作会祖图。独以禅宗为一丛林之式。今天下诸家学人。见尊正规之妙。正恨其集会之未能而师倏然复先折出禅宗。自作一家。无乃方招之欲入。而又直拒之远去乎。予曰非然。予所制选圣场会诸家为一者。使知佛菩萨与诸祖无二道也。如孔子当时删诗书。定礼乐。述易经。作春秋。使此五经为一内圣外王之道。为万古不易之宗也。今予重作宗门会祖图式又如孔子述易之上下经为之十传以集伏羲文王周公创制之旨。而明周易之大成。使后世之宗易者则得其大全。如五经虽共为大全。而诗书礼乐春秋亦不妨各于本经有大全也。予今不特以宗门会祖别作一统为大全。即经。律。论。观。亦各有统为一大全也。如禅自有五宗为统经。自有五教为统律。自有五部为统论。自有五摄为统。而吾经律论禅净等而大统于佛者。正如诗书礼易春秋之大统于儒也。使经律论禅净等各无统纪。则选圣诸堂所学何事。所宗何旨。而诸堂又何足以成此大统于选圣场哉。故吾作会祖图则知经律论净止观忏法等皆当各会其宗以成其大全。则殆可谓我佛始终一贯之大全也。知吾此意则随宗随处皆可建立。如治一经不妨会通五经。治五经不妨会通一经也或又问。如一经为会通五经与一宗之会通诸宗。亦可以取譬发明。而会通之乎。予曰。我昔尝以五经喻一岁之四时。如吾五宗与诸宗之相配。亦然也。五经之喻为何。夫书经有体仁之旨。足以长人春也。诗经有嘉会之旨。足以合礼夏也。春秋有利物之旨。足以和义秋也。礼记有贞固之旨。足以干事冬也。易经则统此四德。如乾元亨利贞以冒天下之道。一岁之统四时也。分而言之则五经各秉一时之正令合而言之。则一经各具乾元亨利贞之四德也。使五经各不具此四德。则圣人之一言有不足为天下法也。此盖论教之大端如此耳。若但以大易能定天地别尊卑以化成天下将谓诗书礼春秋。皆不足以定天地别尊卑。与化成天下也耶。若于此会得圣人述大易之意。实是发挥四经之意。则知吾作会祖图之意正所以发明选圣场诸家之大宗旨也即如经律论观禅以一岁四时配之经则勃然开发春也。律则灿然敷陈夏也。论则凛然精核秋也。观则冥然清彻冬也。禅则浑然通洽如岁运无言而四时行也。单以禅宗配之沩仰则如春之生育。临济则如夏之明露。云门则如秋之严峭法眼则如冬之精纯。曹洞则如四季之统化也。此亦拟其大概有如此折摄耳。岂沩仰临济曹洞云门法眼之宗旨。有优劣同异乎。然必须悟此宗旨之妙密始可会通诸祖为一大成。庶使此宗传之万古而不可昧灭。亦无有非人能破坏以篡乱之也。予于是先为是说。使阅吾规者。有以鉴于言象之外云耳。

会祖鉴序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这不单是武侠

    这不单是武侠

    你以为这是武侠吗?不不不,这绝不单单是武侠。这是一个器灵与兽灵并存,武道与玄幻并立的世界。家族弃子,没落门派。心怀各异的江湖众生,且看我仗剑而来,踏青鸾,斩蛟龙。剑气纵横三万里,一手缔造属于我的武林盛世。
  • 重生:千金狠嚣张!

    重生:千金狠嚣张!

    她冰冷绝魅,只要她喜欢,便可以随意安排任何人的命运,甚至是生死。她嗜血残魅!一旦惹上她,便会提前让你体验到地狱里煎熬的那种滋味!她嚣张至极!将贱男人视同蚂蚁一般狠狠地踩下脚底下,碾碎!她是豪门千金,也嚣张至极!
  • 冥帝爆宠妖娆宫主

    冥帝爆宠妖娆宫主

    第一次见面,小女孩便趁着小男孩练功时偷偷亲了他一口,小男孩差点走火入魔,于是恼羞成怒的一掌拍过去……第二次见面,小女孩只能在高台之下仰望着上方的小男孩,内心有一丢丢的失落……等长大后,曾经的女孩已经成了美丽妖娆的候选宫主,在外历练时,与长大的男孩结识,可是她却没有认出来,男孩想尽办法靠近她,她却以为男孩喜欢的是她的好朋友,简直是可忍孰不可忍……
  • 幻世彼岸

    幻世彼岸

    三千大世界,空间轴交错,无数位面林立,界分八界,诸天万神,君临世间,一念之下,天地臣服,万道交织,万法相融,九天之上,演绎出传奇的成神之路。众生轮回,缘起缘灭,一人一剑一吊坠,随缘而行,闯荡向精彩绝伦的众神之界,苍天之上,只手遮天!
  • 我老公世界第一甜

    我老公世界第一甜

    随缘更,慎重跳坑!一见钟情和初恋情人,同样优秀帅气的男人,白玫瑰与红玫瑰的较量!生活不易,贝贝叹气!本文有各种沙雕名场面,以及火葬场!成长型女主!前期小白兔后期大杀四方!(不行就当我没说)
  • 给鬼照张相

    给鬼照张相

    一相一离合,一哭一天地若为鬼相师,心善道为先你们只听过给人照相的摄影师,难道你们就没想过给鬼照相的摄影师吗?而我却是一个专门给鬼照相的摄影师。来给你解密鬼相师经历的故事,你可以怀疑鬼相师的存在,但是不要否定它的存在!
  • 侯门之复仇王妃

    侯门之复仇王妃

    被皇上惦记是什么滋味?从小美女吃成小胖猪,她只为不再步娘亲后尘。当年那个信誓旦旦说不会嫌弃她的家伙,却在父亲被重新任命为宰相前,居然同权倾天下的皇亲国戚联姻,她一定要问问他,当日的许诺是否是放屁?赵春空很无奈,这个连人都认错的傻女人,还需要他各种表演陪伴保护,无所谓,反正他的一生都准备献身给这个叫做宦颜的肥女人啦,可是等等,为什么她看着他的目光里尽是嫌弃,敢瞧不起本王爷,看本王爷怎么收拾你这个不识好歹的女人……
  • 灵幻辰

    灵幻辰

    天下以枪械为尊,李肯以身体技巧为勇,求缘巧会中弹身亡却得到魂级枪械。碍不于展示,转而以开始自己不认同的以枪械为尊的方式称霸世界,最后战败而亡,重塑肉身。
  • 武林攻略

    武林攻略

    月升卿独醉,日出人复往。回恋旧时景,以有新来人。